大學生就業指導電子教案_第1頁
大學生就業指導電子教案_第2頁
大學生就業指導電子教案_第3頁
大學生就業指導電子教案_第4頁
大學生就業指導電子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大學生就業指導大學生就業指導一、就業大環境1、高等教育大眾化時代大學畢業生就業面臨的新形勢(1)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由“精英”走向“大眾”自 1999年開始,我國普通高等教育學校招生數量逐年擴大,使高等教 育從精英化階段邁進了大眾化階段。其所帶來的一個后果就是,使青年接受高 等教育的機會逐漸增多, 2004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人數達到 400萬,增量部分 主要是本科生。 2004年全國有 94.5 萬人報考碩士研究生, 2006年 430萬人畢 業,比 2005年凈增 75萬人,教育部部長周濟在兩會時指出:中國高校學生已 經超過 2000萬人,毛入學率超過 19%(世界平均水平是 15%),已經名副

2、其實 邁進大眾化時代。(2)大學畢業生就業市場進一步由“賣方”走向“買方”1997 年以前考上大學的大中專畢業生國家負責分配工作,之后國家實 行畢業生就業堅持公開、公正、擇優、自愿的原則。其就業機制為“市場導 向,學校推薦,學生和用人單位雙向選擇”。原來大學生是緊俏的,皇帝的女 兒不愁嫁,是賣方市場,現在是買方市場,雙方自愿選擇。(3)高校畢業生就業向第三產業傾斜2004 年我國第三產業在經濟中的比重約 29%,而美國高達 74%,馬來 西亞、印度等國也都達到了 40%以上,由于第三產業的就業彈性系數高,因此 能吸納大量勞動力,有力緩解失業壓力。但是我國的第三產業比例較小。但有 逐年擴大的趨勢

3、。(4)大學生畢業初期失業率相對較高據估算,全國至少有 80萬名畢業生要面對“一畢業,即待業”的窘 境,在未來相當長時間內,我國將有大量青年勞動力源源不斷地進入勞動力市 場,而就業崗位的增加速度與青年勞動力的增加速度之間將有較大的差距,這 種差距意味著勞動力供應遠遠大于需求的現實,在短期內難以迅速改變。二、當今特殊的就業環境有專家坦言 ,受金融危機等多重不利因素影響 , 今年的校園招聘卻來得慢一 些、少一些 , 很多企業還在觀望之中。然而今年的應屆畢業生的數量再創新高 , 就業形勢的嚴峻可想而知。往年 10 月, 各大企業都早早地啟動了校園招聘計劃 ,各大高校內也因此呈現 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4、但是由于遭受金融風暴的影響 , 就業市場整體不景氣 ,企 業裁員風潮不斷涌現 , 而今年的校園招聘在起動期便寒意陣陣。然而 10 月底了, 有些高校的校園招聘顯得冷冷清清 , 部分往年的招聘大戶和積極分子非但不見了 身影, 甚至有企業宣布取消了校園招聘計劃。中小企業校招萎縮明顯要了解今年校園招聘的動態 , 高校的就業指導中心掌握的信息應該最能說明 情況。 “今年的就業壓力的確要比往年大 ”,中山大學就業指導中心副主任王 爾新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坦陳 , “不過從目前來看 ,今年的全球 500 強企業和 行業的領軍企業等大型企業給出校園招聘計劃的已經有近百家 , 與去年同期基本 持平。”不過記者

5、從廣東另一所知名高校了解到 , 往年金融、地產、消費類和流通類 的知名企業往往是從校園中選拔大量應屆畢業生人才的中流砥柱 , 但是今年卻遲 遲不見這類企業的身影。 “從截止到 11月底的排期來看 , 計劃來宣講的證券公 司僅有一家 , 保險公司方面提供的職位數量也銳減。 ”此外, 中山大學就業指導中心的另一位負責人表示 , “今年受金融風暴的影 響, 往年吸納畢業生最多的中小型企業來的明顯比往年要少 , 而且招聘規模也有 所減少。”而據智聯招聘公關部經理吳凡透露 , 今年一些行業的二三線品牌企業的校園 招聘萎縮得厲害 , 尤其是金融證券、進出口行業以及房地產行業的三線企業縮減 甚至取消校園招聘

6、的情況比較明顯。 中華英才網廣東分公司總經理畢德才在接 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 “受金融危機的影響 , 企業的招聘需求明顯萎縮 , 而今年 很多企業的校園招聘來得慢一些、少一些 , 很多企業目前還在觀望之中。 ”部分企業取消校招計劃更讓人感到心寒的是 , 一些已經公開公布校園招聘計劃的企業竟然宣布取消 招聘計劃。據了解,最先公開掀起“退招”風波的是家樂福 (中國), 成都家樂福超市宣 布取消原定于 11 月 6 日在西南財經大學的 2008-2009 年度的全國校園招聘宣講 會。對于取消的原因 ,該公司解釋為“由于受到全球經濟危機影響 ,家樂福(中國) 總部通知全國范圍內的招聘活動取消。 ”

7、形勢嚴峻原因2008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達到 550 萬人,比 2007年增加 50 萬人。在全社 會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高校畢業生依然面臨比較嚴峻的就業形勢。原因主 要有三個:首先,是全國勞動力總量供大于求。未來 20 年,中國 16 歲以上人口將以年均 550 萬人的規模增長,到 2020 年 勞動年齡人口總規模將達到 9.4 億人。今后幾年全國城鎮每年新增勞動力 1000 萬人,另外還有 1400 萬下崗失業人員,每年需要安排就業人員 2400 萬人,而 社會新增就業崗位約 900 萬,每年勞動力供大于求的缺口在 1300萬1400萬 人左右,整個社會就業形勢比較嚴峻。而“十一五”時

8、期,全國將有 2500 萬以上 的普通高校畢業生需要就業。其次,是社會有效需求趕不上畢業生規模增長的速度,高校畢業生供需矛 盾突出。根據全國的調查,社會對高校畢業生的有效需求僅占新增崗位的22,高校畢業生總人數增加 22,而社會對高校畢業生的需求卻降低 22。“三個 22”將影響到畢業生的就業。這里我想給大家提供兩個案例,一是研究生畢業 賣豬肉事件。經濟不景氣就業艱難,一度令人唏噓的“北大才子陸步軒賣豬 肉”,眼下正被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所接受。近日,廣州一家豬肉連鎖店年薪 8 萬聘 15 名“豬肉榮”,竟引來包括中大、華工在內的 1500 多名應屆碩士研究生 前往競聘。另一個就是大學生零工資

9、就業現象。每到年底我們隨處可見民工為討工資 四處奔波的身影,而今許多大學畢業生為了就業機會索性不要工資,這種“零工 資”就業看上去很美,但它折射出社會的就業壓力,并且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和隱 患,則是我們需要關注的。近年來,面對就業壓力,南京的一些大學畢業生求 職者,采取了一種“務實”的態度他們為落實單位,采取“零工資”就業的方 式,在用人單位邊工作邊積累經驗和積攢資歷,期望最終獲得用人單位的認最后,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的結構性矛盾可能進一步加劇。三、就業率2008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 495萬,比 2007年增加 82 萬,同比 增幅達 19.9%。根據國家勞動保障部統計, 2008 年的

10、就業狀況很不理想。人力 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張麗賓表示 2008 年畢業大學生實際就 業率不到 70%。權威統計顯示,今年中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又將再創新高 達到 610 萬 人,還有 100 多萬歷年沒有就業的大學生,加之金融危機導致部分企業發展失 利,求職人數的激增、經濟增長的放緩,使得今年中國應屆畢業生在就業問題 上面臨著不同以往的難題。待就業的畢業生數量不斷增長,而招聘崗位呈現萎 縮。盡管今年求職之路才剛剛開始,但畢業生所面臨的就業形勢顯然不容樂 觀。據中國社會調查所最新在北京、上海、深圳、石家莊、鄭州、成都、沈 陽、武漢、廈門、哈爾濱、西安等地抽取一千位應屆大學生進行調查

11、顯示,到 目前( 2009年 2月)為止應屆生整體就業率為 30%。調查樣本顯示,已就業者總體滿意度為近 38%,有 35%的人認為工作一般, 僅有約 27%的人表示對工作滿意。對現有工作不滿意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工作性 質及內容、薪金待遇、人際關系三方面。此外,約 70%一受訪者認為當前就業形勢嚴峻不好找工作。對于對未來的就業前景是否存在焦慮情緒的提問,有 56%的受訪者表示非常焦慮。年份)%(率業就就業率( %)今年大學生就業率統計年分畢業生數(萬)就業率( % )200211480200314580200421275200528073200633872.6200741372.62008495

12、70四、土木各專業就業方向土木工程專業大體可分為道路與橋梁工程與建筑工程兩個不同的方向,在 職業生涯中,這兩個方向的職位既有大體上的統一性,又有細節上的具體區 別。總體來說,土木工程專業的主要就業方向有以下幾種:工程技術方向代表職位:施工員、建筑工程師、結構工程師、技術經理、項目經理等。代表行業:建筑施工企業、房地產開發企業、路橋施工企業等。就業前景:就像我們看到身邊的高樓大廈正在不斷地拔地而起、一條條寬 闊平坦的大道向四面八方不斷延伸一樣,土木建筑行業對工程技術人才的需求 也隨之不斷增長。 2004 年進入各個人才市場招聘工程技術人員的企業共涉及到 100 多個行業,其中在很多城市的人才市場

13、上,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業的人才 需求量已經躍居第一位。隨著經濟發展和路網改造、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的 不斷深入,土建工程技術人員在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內需求量還將不斷上升。 再加上路橋和城市基礎設施的更新換代,只要人才市場上沒有出現過度飽合的 狀況,可以說土木工程技術人員一直有著不錯的就業前景。典型職業通路:施工員 /技術員-工程師/ 工長、標段負責人 -技術經理 -項目 經理/ 總工程師。年薪參考:施工員 /技術員: 1.5 萬2萬元;工長: 2萬 3萬元;技術質 量管理經理: 3.5 萬4 萬元;項目經理: 5萬7 萬元;專家建議:隨著我國執業資格認證制度的不斷完善,土建行業工程技術人 員不

14、但需要精通專業知識和技術,還需要取得必要的執業資格證書。工程技術 人員的相關執業資格認證主要有全國一、二級注冊建筑師、全國注冊土木工程 師、全國一、二級注冊結構工程師等。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執業資格認證均需 要一定年限的相關工作經驗才能報考,因此土木工程專業的畢業生即使走上工 作崗位后也要注意知識結構的更新,盡早報考以取得相關的執業資格。想要從 事工程技術工作的大學生,在實習中可選擇建筑工地上的測量、建材、土工及 路橋標段的路基、路面、小橋涵的施工、測量工作。設計、規劃及預算方向代表職位:項目設計師、結構審核、城市規劃師、預算員、預算工程師 等。代表行業:工程勘察設計單位、房地產開發企業、交通或

15、市政工程類機關 職能部門、工程造價咨詢機構等。就業前景:各種勘察設計院對工程設計人員的需求近年來持續增長,城市 規劃作為一種新興職業,隨著城市建設的不斷深入,也需要更多的現代化設計 規劃人才。隨著咨詢業的興起,工程預決算等建筑行業的咨詢服務人員也成為 土建業內新的就業增長點。典型職業通路:預算員 -預算工程師 -高級咨詢師。年薪參考:預算員: 1.5 萬2 萬元;預算工程師: 2.5 萬4萬元;城市 規劃師: 4萬6 萬元建筑設計師: 3萬7 萬元; 專家建議:此類職位所需要的不僅是要精通專業知識,更要求有足夠的大 局觀和工作經驗。一般情況下來說,其薪酬與工作經驗成正比。以建筑設計師 為例,現

16、代建筑還要求環保和可持續發展,這些都需要建筑設計師擁有扎實的 功底以及廣博的閱歷,同時善于學習,并在實踐中去體會。目前,市場上對建 筑設計人才大多要求 5 年以上的工作經驗,具有一級注冊建筑師資質,并擔任 過大型住宅或建設工程開發的設計。此類職位也需要取得相應的執業資格證 書,如建筑工程師需要通過國家組織的注冊建筑師的職業資格考試拿到注冊 建筑師資格證書才能上崗,預算工程師需要取得注冊造價師或預算工程師資 格。另外,從事此類職業還需要全方面地加強自身修養,如需要熟悉電腦操作 和維護, 能熟練運用 CAD繪制各種工程圖以及用 P3編制施工生產計劃等,有的職位如建筑設計師還需要對人類學、美學、史學

17、,以及不同時代不同國家的建筑精華有深刻的認知,并且要能融會貫通,鍛造出自己的設計風格。這些都需要從學生時代開始積累自己的文化底蘊。實習時應盡量選取一些相關的單位和 工作,如房地產估價、工程預算、工程制圖等。質量監督及工程監理方向代表職位:監理工程師代表行業:建筑、路橋監理公司、 * 工程質量檢測監督部門。就業前景:工程監理是近年來新興的一個職業,隨著我國對建筑、路橋施 工質量監管的日益規范,監理行業自誕生以來就面臨著空前的發展機遇,并且 隨著國家工程監理制度的日益完善有著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典型職業通路:監理員 資料員 項目直接負責人 -專業監理工程師 -總監 理工程師。年薪參考:現場監理員:

18、 1.8 萬2萬元;項目直接負責人: 2.5 萬4萬 元;專業監理工程師: 3萬5 萬元;總監理工程師: 4萬8 萬元。專家建議:監理行業是一個新興行業,因此也是一個與執業資格制度結合 得相當緊密的行業,其職位的晉升與個人資質的取得密切相關。一般來說,監 理員需要取得省監理員上崗證,項目直接負責人需要取得省監理工程師或監理 員上崗證,工作經驗豐富、有較強的工作能力。專業監理工程師需要取得省監 理工程師上崗證,總監理工程師需要取得國家注冊監理工程師職業資格證。木 土工程專業的大學生想要進入這個行業,在校期間就可以參加省公路系統、建 筑系統舉辦的監理培訓班,通過考試后取得監理員上崗證,此后隨工作經

19、驗的 增加考取相應級別的執業資格證書。在實習期間,可選擇與路橋、建筑方向等與自己所學方向相一致的監理公司,從事現場監理、測量、資料管理等工作。公務員、教學及科研方向代表職位:公務員、教師代表行業:交通、市政管理部門、大中專院校、科研及設計單位。就業前景:公務員制度改革為普通大學畢業生打開了進入 * 機關工作的大 門,路橋、建筑行業的飛速發展帶來的巨大人才需要使得土木工程專業師資力 量的需求隨之增長,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些行業的競爭一般較為激烈,需要求 職者具有較高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年薪參考:高校教師: 2萬 3.5 萬元;中等專業學校教師: 1.5 萬2 萬 元;普通公務員: 2 萬3.5

20、萬元。專家建議:想要從事此類行業,一方面在校期間要學好專業課,使自己具 有較高的專業水平,另一方向特別要注意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個人綜合素質的培 養,使自己具備較高的普通話、外語、計算機水平和較好的應變能力。五、如何成功就業對策 1:降低期望值,開闊思路就業高等教育大眾化帶來了就業的大眾化。龐大的群體,日益大眾化的薪資, 已經越來越明顯地揭示了一個現實,大學生不再是社會傳統意義上的精英了, 而只是一群素質比較高的普通勞動者。在市場經濟下,名牌大學的畢業證不是 一張王牌,大學生也不是高薪和上層精英的代名詞,這個群體的存在,標志著 社會整體素質的提高大學生對社會不了解,對自己的價值也沒有正確認識,對就

21、業期望值高是很自然的。但大多數在不斷的碰壁中都會慢慢調整自己的目標,這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自覺的降低期望值本身是一種進步,說明大學生已經開始讓自己適應市場了。在工作中發現自己的優勢,腳踏實地的不斷進步,在任何崗位都能 做出成績。對策 2:思考 “認識”自己才能“認識”工作現實挑戰著社會的“大學生情結”和“精英觀念”,也挑戰著身處于這一群體中 的大學生個人如何正確地看待自己。對于就業,學生的自我定位是很重要的。首先是待遇定位。我們不是用錢來衡量自己,而是要把自己的期望值與自己的水平和能力相結合,避免好高騖遠,眼高手低。這一點上,逐漸適應,降低自己的就業底線,是很正確的。很簡單的一個道理,如果畢業

22、后我們沒有工 作,生存都出問題的情況下,還如何談發展、談未來?我們應認識到當前的形 勢,給自己一個合理、合適的待遇定位。其次是地區定位。客觀上講,大城市的就業機會確實很多,但同樣就業的 人數也很多。高學歷的人才躋身激烈的就業市場,所謂萬軍難過獨木橋。因此 我們不妨拓寬自己的眼界,著眼一些其他城市的就業崗位。很多地方都有著廣 闊的發展空間等我們去開拓,國家的政策對這些工作崗位的扶持也是很大的。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職業定位。大學生想提高自己的競爭能力,必須要解決的問題是求職方向和求職目標。大學生要善于用自己的優勢去和別 人競爭。我們應擺脫盲目的狀態,了解自己的優勢何在,自己適合哪類工作, 哪些

23、崗位。投放簡歷前,我們應問問自己,我期望找到一份什么樣的工作?我 為什么要找這份工作?我的能力、性格等是否勝任這項工作?明白了這些問 題,很自然的就會有目的、有選擇地去應聘,也會大大地提升我們的競爭力,因為是有明確方向的,去應聘的是自己最期望得到,且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當然,想弄清楚這些問題要花些心思,還需要對所應聘的工作崗位本身做些了解。在畢業前的最后一年,就是大學生最好的實踐年,選擇的實習和兼職要和自己未來的就業相結合,效果事半功倍。這之前的幾年,就是大學生做職業選擇的時間,如果一個學生能在入學時就明確自己的發展方向,那么他肯定會有 明確的努力方向。課余時間看什么書、社會實踐參加哪些類別都會很清楚。因 此,職業的定位是大學生找到自己優勢和興趣愛好的最直接的方式,也是提高 競爭力的手段之一。對策 3:先就業求生存,后擇業謀發展即使有諸多不利消息,從大學生的就業結構來看,這一撥畢業生中也有 可以安心的因素。國民經濟充滿活力,基本面良好,經濟發展帶來的就業崗位 總量是增加的。同時,政府投入 4 萬億元拉動內需,為廣大基層崗位帶來了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