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倒春寒凍害-河南省種子協會河南農業種子河南省種子_第1頁
小麥倒春寒凍害-河南省種子協會河南農業種子河南省種子_第2頁
小麥倒春寒凍害-河南省種子協會河南農業種子河南省種子_第3頁
小麥倒春寒凍害-河南省種子協會河南農業種子河南省種子_第4頁
小麥倒春寒凍害-河南省種子協會河南農業種子河南省種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z.小麥倒春寒凍害及其預防措施*省農科院小麥所趙虹 黃淮麥區的凍害可分為冬季凍害和春季凍害,冬季凍害通過品種選擇和播種期調整多數年份是可以防止的,但春季凍害單靠品種是難以防止的。一、春季霜凍類型春節低溫對小麥的危害是由晚霜低溫引起的,實質上是小麥生長發育過程中受到的低溫傷害。1、根據地溫度降低的原因,可將霜凍分為平流霜凍、輻射霜凍和混合霜凍。平流霜凍:由于寒潮大量入侵時引起的低于或接近零度的劇烈降溫所致。低于或接近于0,34天,地勢較高、鳳坡面凍害重;輻射型霜凍:通常是在晴朗無風的夜晚,地外表由于輻射冷凍而大量失熱,溫度驟然降低而產生的。這種霜凍對低洼、谷地、盆地小麥凍害重;混合型凍害:

2、一般是由于在天空濃云密霧或含水量很大時,由于地表散失的熱量反射回來,減少地面熱的散失,當寒潮過后天氣轉晴時,夜晚地面溫度驟然降低而形成的。2、春季凍害對小麥生育的影響,按時間可分為小麥返青至拔節期的早春凍害,小麥拔節期至孕穗期的晚霜凍害。早春凍害在*省及黃*片麥區發生的機率較小。據記載,*省僅1966年2月2124日、3月5日發生過兩次低溫凍害。小麥晚霜凍害發生次數多,危害嚴重。歷史上比擬嚴重的晚霜凍害是1953年4月12日、19日全省凍害面積達47.8%,1954年4月20日,全省霜凍面積也很大*小麥栽培學。二、春季凍害發生的時期及危害程度我省的小麥拔節期一般在3月份。在此期間日平均最低氣溫

3、0的終期,除豫東的虞城、夏邑、永城、鹿邑、睢縣,豫北的林縣、*,豫西的盧氏、澠池和豫中的滎陽等為4月上旬外,全省大局部地區均在3月中、下旬。因此,我省各地在小麥拔節期間都會遇上0的低溫,使小麥受到不同程度的凍害。在個別年份,在豫北、豫東和豫西3月上中旬還可能遇到10的低溫,使拔節后的小麥受到嚴重凍害。據氣象部門的觀察,我省晚霜發生的時間多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中旬。一般平原地區完畢較早,山區晚霜完畢期有所推遲*小麥栽培學。春季晚霜凍害的危害程度,主要取決于降溫幅度、持續時間及霜凍的降臨與解凍是否突然。一般降溫的幅度愈大,霜凍持續的時間愈長,危害的情況也愈嚴重*小麥栽培學。小麥完成春化階段發育后

4、抗寒能力顯著降低,在通過光照階段開場拔節時,完全失去抗御 0 以下低溫的能力。此時假設寒潮降臨,夜間晴朗無風,地表溫度驟降至0 以下,便會發生春季凍害。特別是小麥拔節后,幼穗發育進入雌雄蕊形成至藥隔前期對低溫極為敏感,幼穗的抗霜凍能力驟然下降。在雌雄蕊分化期之前以及藥隔期之后,抗霜凍能力的下降趨勢較為平緩。春季凍害的病癥:小麥早春發生,主要是主莖、大分蘗幼穗受凍,形成空心蘗,外部病癥表現不太明顯,葉片輕度枯槁。幼穗凍死順序為主莖穗大分蘗穗小分蘗穗,凍害嚴重時,幼穗全部凍死,分蘗節上的潛伏芽會再生分蘗,凍害更重時全株死亡。春霜凍害會頻繁發生,即春霜凍害不僅僅出現一次,嚴重年份會出現屢次。有些麥苗

5、在早春第一次出現寒潮時未受凍害,但在以后連續發生的春霜過程中,卻受到了凍害,尤其是早播的春性品種更易發生凍害,減產更為嚴重。低溫冷害:低溫冷寒指小麥生長進入孕穗階段時,因遭受 0 以上低溫,致使幼穗和旗葉遭到的傷害,氣象上稱之為冷害。此時穗分化處于花粉母細胞減數分裂時期,時間多在 4 月上中旬。由于小麥拔節后至孕穗挑旗階段,含水量較多、組織幼嫩,因而抵抗低溫能力大大削弱。小麥幼穗發育至四分體形成期孕穗期前后,要求日平均氣溫為 1015 。此時,小麥對低溫和水分缺乏極為敏感,尤其對低溫特別敏感,一般 4 以下就可能對其造成傷害,致使小穗枯死等。小麥發生低溫冷害時,莖葉局部無異常表現,受害部位多為

6、穗。主要表現為:形成啞巴穗,幼穗干死在旗葉葉鞘內;出現白穗,抽出的穗只有穗軸,小穗全部發白枯死;出現半截穗,抽出的穗僅有局部結實,不孕小花數大量增加,減產嚴重。小麥幼穗分化不同時期發生春霜凍害的最低溫度指標穗分化時期二棱末二棱末護穎分化雌雄蕊分化藥隔形成四分體花粉粒形成凍害時段生育期返青期2月中旬返青期2月下旬起身期3月上旬拔節期3月中旬第三節伸長3月下旬孕穗期4月上旬挑旗期4月中旬重型凍害最低氣溫-10-9-9-8-8-7-6-5-5-4-4-3-4-3輕型凍害最低氣溫-6-5-5-4-4-3-2-1-100101品種抗霜凍力與幼穗發育進程關系密切。品種不同,進入溫度敏感期的時間不同,同一品

7、種主莖與分蘗、分蘗之間、甚至同一分蘗穗的不同部位也可能不同,因此,春凍后田間會出現主莖受凍而分蘗正常,一局部小穗受凍而其他局部正常的現象,春季凍害受春季氣溫上升早晚、低溫持續時間等因素影響,年度間會出現較大差異。無論任何品種,如果穗分化對低溫最敏感的時期遇上寒流襲擊,凍害就嚴重。不能說那個品種就抗倒春寒。如黃*片麥區2007年倒春寒發生在3月56日,春季起身拔節早發育快的早中熟品種凍害重,晚熟品種凍害輕。2008年倒春寒發生在3月30日和4月7日,晚熟品種凍害相對較重。2009年,因為春季溫度低,拔節期比往年推遲了一周左右,3月28日出現的倒春寒又對早熟和中熟品種造成了較嚴重的凍害。2010年

8、4月13-15日黃淮麥區罕見的倒春寒,有些地區中熟偏晚類型品種受凍重,有些地方則是晚熟品種凍害重,穗粒數減少很明顯。從多年的生產實踐調查結果看,在黃淮冬麥區春凍一般發生在3月中下旬到4月上旬,不同地區出現春凍的時間和程度有較大差異。一般是弱春性品種和春季發育快的半冬性早熟品種受凍的機率相對較大,在春季凍害較重的區域,應盡量防止選用這類品種。而冬性越強的品種,幼穗發育進程越慢,其幼穗抗霜凍能力越強,有些冬性偏強的晚熟品種,春季品種發育緩慢、拔節晚、避開霜凍發生的時期,本身并不具有抗霜機制。從多年的生產實際看,黃*片麥區出現春季凍害較多的地區有*省的*東部、*東部,*省的*、宿遷、*等地區,*的*

9、、亳州、*等地區,*膠東半島和魯南地區,*省*盆地等,這與春季寒流運動的路線有關。入侵黃*片麥區的寒流有兩條線,如下列圖:北部路線較強西部路線較弱對黃淮麥區危害最大的是北線北部頻繁南部嚴重非最高頻危害區可能是危害最嚴重區三、2013年春季霜凍成因分析1、屢次極端冷暖異常天氣交替造成凍害2013年的春季凍害有其特殊性。3月份-4月22日極端最低溫度不明顯,但3月9-11日、3月18-20日、4月6-7日和4月19-22日黃淮麥區出現了劇烈的溫度變化,正在孕穗期的小麥發生大*圍春季凍害,局部地區部地塊凍害嚴重。據前段時間各地反映情況和局部地區實地考察結果,大局部地區的大局部品種均有凍害。不同區域、

10、不同品種、不同地塊凍害程度差異很大。3月下旬和4月上旬的倒春寒引起的凍害較重,黃*片麥區凍害較重的區域是*地區的*、亳州、*市,*東部虞城、夏邑、永城西部、睢陽區、柘城、寧陵等縣、*東南部鹿邑、淮陽、鄲城、項城、沈丘、太康等地,*的東南部等地區,該路線為倒春寒常發多發帶。13月19日-21日高溫突遇大幅度降溫降溫幅度10度左右,最低2度,時值小麥幼穗發育到藥隔形成期,此階段小麥幼穗抗凍能力最弱,造成局部麥田出現小麥不抽穗或幼穗死亡現象。24月6-7日高溫突遇大幅度降溫降溫幅度9度左右,最低溫度4以下,有些地方4月7日溫度在零下1-2,時值小麥幼穗發育到四分體形成期,此階段小麥幼穗抗凍能力較弱,

11、造成局部麥田出現小麥整個穗子或局部小穗凍死,只剩下穗軸和芒。凍害輕的田塊凍穗率缺乏1%,嚴重凍害田塊凍穗率達50-80%,多數在5-15%*圍。34月15日黃*片麥區大局部地區最高氣溫到達30以上,4月19-22日再次出現極端低溫降雨天氣降溫幅度15左右,最低溫度2以下,有些地區的最低溫度0以下,時值小麥幼穗發育到抽穗期,此階段造成大局部麥田出現小麥花藥敗育,穎殼開*現象,有些品種的局部田塊花粉敗育率在70-80%,預計將會出現局部品種缺粒、缺位、穗頂部或基部不育現象,結實率下降。2、種植管理原因造成無論發生凍害較重還是發生較輕的區域,均有較輕或較重的麥田,一般肥力高,冬前形成壯苗,春季澆水追

12、肥的麥田或地勢高的麥田凍害較輕。弱苗麥田凍害重。多地反映的情況看,播種時間偏早,發育進程快的麥田、播種偏晚,冬前苗小的麥田、或播量過大,苗勢弱的麥田、返青拔節期干旱缺肥的麥田、以及多年旋耕,秸稈還田土層蓬松,犁耙質量差播種深,苗勢差的麥田的凍害都偏重。3、品種間的凍害差異據*省*、,*省*、*市等地反映的情況看,凍害發生面積較大、程度較重品種的大局部是起身拔節快,穗分化進程快的早熟和中熟半冬性品種穗分化敏感期與低溫降臨時間相吻合或抗旱能力偏弱的品種凍害偏重。抽穗早的弱春性品種及抽穗很晚的冬性偏強的品種受凍害較輕穗分化敏感期躲過了低溫。總之,今年的春季凍害有多方面原因造成,最主要的原因是低溫和干

13、旱,長達70多天的春旱加劇了凍害的嚴重程度。四、春季凍害的防御及補救措施1、培育壯苗,增強小麥抗寒、耐旱能力預防小麥冬季凍害、春季凍害和倒伏,提高小麥耐旱能力的最根本措施是培育壯苗,從整地、播種環節抓起。種業推廣品種時要宣傳好,做到良種良法一起推。1整好地,提高播種質量:旋耕和秸稈還田的地塊一定要耙好、壓實,提高播種質量和出苗率。2合理施肥:底肥氮磷鉀配合,春季追肥最好耬施磷酸二胺。3適時播種:根據品種特性選擇適宜是播種期,特別是弱春性品種和春季發育快的半冬性品種播種期要適時晚播,切忌為搶墑或搶時早播。4控制播量:在整好地的根底上將播種量控制在10-12公斤/畝,最多不能突破15公斤/畝。2、

14、倒春寒發生前的防御技術在生產中應著重防御小麥拔節中期小麥雌雄蕊時期至藥隔期的晚霜凍害,因為這個時期的凍害彌補措施有限,損失嚴重。1合理化控:對小麥起身期群體大于80萬/畝的麥田,用15%多效唑30克/畝,兌水2530公斤/畝進展葉面噴灑,提高小麥抗寒能力,噴灑時一定注意不漏噴、不重噴。2適時灌水追肥:在寒流降臨前及時灌水,調節近地面層小氣候,防御早春凍害;假設小麥早春遭受凍害,立即結合澆水追施速效氮肥。3葉面噴肥:起身期噴灑0.3%磷酸二氫鉀溶液30公斤/畝,促進植株強健生長,提高抗寒性。3、倒春寒發生后的管理技術一定要在低溫后23天及時觀察幼穗受凍程度,發現莖蘗受凍死亡的麥田要及時追肥,促其恢復生長。一般莖蘗受凍死亡率在10-30的麥田,可結合澆水畝施尿素4-5公斤;莖蘗受凍死亡率超過30的麥田,畝施尿素8-12公斤,以促高位分蘗成穗,減少產量損失。4月上中旬的晚霜凍害,無法再促分蘗成穗,可以葉面噴肥尿素、磷酸二氫鉀或麥鍵等促進結實率和籽粒灌漿。就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