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下冊期末考試卷及答案【最新】_第1頁
七年級《歷史》下冊期末考試卷及答案【最新】_第2頁
七年級《歷史》下冊期末考試卷及答案【最新】_第3頁
七年級《歷史》下冊期末考試卷及答案【最新】_第4頁
七年級《歷史》下冊期末考試卷及答案【最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七年級歷史下冊期末考試卷及答案【最新】(時間:60分鐘 分數:100分)班級: 姓名: 分數:一、選擇題(共25個小題,每題2分,共50分)1、宋時,“狀元登第,雖將兵數十萬,恢復幽薊,凱歌而還,獻捷太廟,其榮 亦不及矣”。這反映了當時政府()A.渴望奪回幽薊地區B.崇武抑文C.委派文官主持軍務D.重文輕武2、如以下圖為五禽戲動作圖。在抗擊新冠疫情的過程中五禽戲起到了康復醫療、 防疫袪病、增強免疫力的效果。編創五禽戲的名醫是()A.張仲景 B.華佗C.賈思勰 D.祖沖之3、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社會急劇變化的時期,這些“變化”表現在()王室衰微諸侯爭霸民族融合變革創新思想勃興A. B. C. D.

2、4、考古發現是研究歷史的重要證據,陜西西安半坡遺址出土的以下石器說明半坡原始居民()石鏟(翻土)石刀(收割)石磨盤(谷物加工)A.已從事農業生產B.以捕魚狩獵為主C.住半地穴式房屋D.會人工種植水稻5、有人將中國傳統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樹,認為洋務運動只是剪短了其枝葉,辛亥革命是砍斷了樹干,但樹墩還在,還會萌發。為了不讓“樹墩萌發,陳獨秀、李大釗等人掀起了()A.戊戌變法B.新文化運動C.五四運動D.北伐戰爭6、他為中華民族的歷史開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他治理洪水,開展生產,使人民安居樂業,結束了中國原始社會的部落聯盟狀態,創造了奴隸制國家,他還劃 TOC o 1-5 h z 定中國幅員為九州,這里的

3、“他”是指()A.黃芾B.舜C.禹D.啟7、水滸傳中有這樣一個情節:梁山好漢“黑旋風”李速與“浪子”燕青 逛東京大街,這條街上有人說書、唱曲、賣飲料、相面算卦、雜耍、表演 等。請問,他們走到的地方當時被稱作()A.坊B.市C.瓦舍D.夜市 8、孔子曾經編了一部記載當時魯國歷史的史書,名叫春秋,而這部史書中 記載的時間跨度與東周的前期大體相當,所以后人就將東周的前期稱為春秋時期,該時期始于()A.國人暴動B.周平王東遷洛邑C.齊桓公成為霸主D.韓趙魏三家分晉9、著名文化學者王立群這樣評價古代一位帝王:“烽火燃,五十年,陳橋驛站 披褫冕。披旅冕,定江山,杯酒之間銷兵權還一個,盛世繁華,文煌武 烈。

4、”他評價的是()A.楊堅B.李世民C.武那么天 D.趙匡胤10、唐末農民戰爭最突出的特點是()A.沉重地打擊了地主階級B.占領長安,建立了政權C.瓦解了唐朝的統治D.起義軍進行流動作戰11.唐太宗、武那么天與唐玄宗前期的統治都推動了社會經濟的開展,其治國舉措的主要共同之處是()A.重用人才 B.戒奢從簡C.重視地方吏治D.虛心納諫12、禮記禮運認為,在“天下為公”的“大同”之世之后,社會進入“天下為家”的“小康”之世。“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 為紀。”中國最早具備以上“小康”之世特征的王朝是()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13、早在六七千年前,生活在黃河和長江流域的半坡氏族

5、和河姆渡氏族都已經 進入到農耕文化的時代。以下表述符合這兩個氏族農耕文化特征的是() A.開始使用鐵制農具B.逐步推廣牛耕技術C.飼養家畜制造陶器D.確立土地私有制度14、“北通涿郡之魚商,南運江都之轉輸。”這那么材料說明隋朝大運河A.鞏固了隋朝對全國的統治B,是古代世界上最長的運河C.促進了我國南北經濟交流D.給人民帶來沉重負擔15、在“朝代接龍”的游戲中,按照時間順序排列正確的選項是()A.元一宋一唐B.唐一元一宋C.唐一宋一元D.宋一元一唐16、對以下圖所反映東漢朝政情況的準確理解是()A.諸侯強大威脅中央B.社會局面比擬安定C.外戚宦官交替專權D.母后主政皇帝無權17、南宋詩人林升在題

6、臨安邸中寫道:“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 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這首詩表達了南宋統治者怎樣的心 態?()A.立志北伐,收復中原B. 一心求和,與金對峙C.偏安江南,不思進取D.開展經濟,向往和平18、宋朝某大臣,其職責是與知州共同簽書以裁決兵民、戶口、賦役等事,分散知州的權力,并對其進行有效監督。由此可知他所任官職是()A.通判B.樞密使C.轉運使D.市舶使19、我國的歷史是由整個中華民族共同創造的。在其開展長河中,出現了許多 由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其中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起來的全國性統一封建政權是()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20、唐朝時期,既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

7、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會的是( )A.洛陽B.揚州C.長安D.成都21、據孟元老記載:“市井經紀之家,夜市直至三更盡,才五更又復開張。如 耍鬧去處,通曉不絕,蓋都公私營干,夜深方歸也。”材料所反映的現象最可 能發生在( )A.秦都咸陽 B.隋都長安 C.唐都長安 D.宋都東京 TOC o 1-5 h z 22、歸納階段特征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遼、宋、夏、金時期的階段特 征是()A.國家統一 B.政權并立C.三國鼎立 D.和平共處23、化石是研究人類起源的主要證據。以下圖是根據化石復原的原始人頭像示意 圖,這種猿人曾經居住于現在的()A.云南境內B.北京境內C.陜西境內D.浙江境內24、”朕選

8、儒臣于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落(節度使轄區),即使他們都貪濁,也不及武臣一人為害之大。”為此宋太祖采取的重要措施是()A.建立刺史制度B.分化事權,削弱相權C.派文臣擔任各地州縣的長官D.設立御史臺25、某歷史興趣小組在探究“文景之治” “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等封建 社會的治世局面的出現原因時,發現共同點有()國家統一、社會安定是治世出現的前提統治者善于用人,注重科舉選才 統治者重視農業生產,注意減輕百姓負擔統治者推行墾荒政策A.A.B. C. D.二、非選題(第1題18分,第2題15分,第3題17分,共50分)1、民族獨立,國家統一是歷朝歷代君王不懈的追求,請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 題材料一秦

9、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古風李白 材料二如圖皇帝皇帝圖一材料三 ”及至始皇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粟名城, 殺豪杰;收天下之兵以弱天下之民然陳涉斬木為兵,揭竿為旗, 天下云合響應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矣。”過秦論賈誼(1)寫出這位“秦王”的姓名。“秦王掃六合”有什么歷史意義?“秦王掃六合”后,為了加強統治,首創了材料二圖一所示的君主專制中 央集權制度,圖例中的A、B處分別設立了什么官職?(4)材料二中圖二、圖三的兩項措施分別是什么?這些措施產生了什么影響?(至少寫出兩點)(5)結合上述材料,你如何評價這位秦王。2、我國隋唐時期呈現出相對和諧開展的局面,經濟繁榮,民

10、族關系開展,與外 國交流頻繁,出現開明開放的社會風氣。請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以下有關唐朝歷 史主題的探究。材料一:兩幅歷史圖片困一國二材料二: 貞觀十五年(641年)正月贊普親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 蕃后,他對親近的人說:“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國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為幸 實多。”摘編中華上下五千年材料三:隋唐對外交往比擬活躍,與亞洲以至非洲、歐洲的一些國家, 都有往來。一一人教版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1)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材料一圖一中的大運河開通的作用是什么?圖二中的 生產工具叫什么名稱?(2)材料二中的“公主”是誰?從該事件可以看出唐朝實行怎樣的民族政策?(3)根據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說說唐

11、朝實行了怎樣的對外政策?試舉一例 唐朝時對外交往的事例。(4)通過上述探究,可以看出我國隋唐時期呈現出相對和諧開展的局面,請結 合材料與所學知識談談和諧社會需要具備的因素。(至少一點)3、春秋戰國是社會大動亂的時期。這一時期戰事連綿,干戈不息,社會經歷了 巨大的變革。這一時期學術思想非常活躍,各種學說蓬勃興起。請你完成下面 問題。材料一材料二 春秋戰國時期,涌現出了孔子、孟子、老子、莊子、墨子等一大 批杰出的思想家。諸子百家的各個學派、各種思想交錯碰撞,相互批評排 斥,又相互吸收交融,形成了后世所稱道的“百家爭鳴”盛況,在中國古代思 想史上寫下了最為絢爛的一筆。中國通史(1)根據材料一中圖一的

12、編號順序填寫戰國七雄的名稱。(2)據材料一中圖一及所學知識,指出戰國時期政治上的主要特點。(3)秦國通過商鞅變法,一躍成為實力最強的諸侯國。請寫出改革的具體措 施。(4)材料一中圖二和圖三說明當時我國農業生產領域出現了什么新現象?這導致了社會上什么新興階級的出現?(5)材料二中的百家爭鳴和材料一之間有什么內在聯系?說明百家爭鳴對后世 所產生的會影響。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25個小題,每題2分,共50分)1、D2、B3、D4、A5、B6、C7、C8、B9、D10、D11、A12、A13、C14、C15、C16、C17、C18、A19、C20、C21、D22、B23、B24、C25、C二、非選題(

13、第1題18分,第2題15分,第3題17分,共50分)1 (1)嬴政(2)秦的統一全國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長期征戰混亂的局面,建立起我國歷史 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3) A:太尉;B:御史大夫。(4)統一貨幣;統一文字。影響:文字的統一,使政令能夠在全國各地順利推 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夠順暢溝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與開展。貨幣的統 一,改變了以往幣制混亂的狀況,有利于國家對經濟的管理,促進各地經濟的 交流。(5)言之有理即可2、(1)加強了南北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曲轅犁(2)文成公主;開明的民族政策(3)開放的對外政策;玄奘西行或者鑒真東渡(4)經濟繁榮、民族關系開展、與國外交流頻繁等3、(1)齊;楚;秦;燕;趙;魏韓。(2)不斷進行兼并戰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