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心臟病中風_第1頁
糖尿病心臟病中風_第2頁
糖尿病心臟病中風_第3頁
糖尿病心臟病中風_第4頁
糖尿病心臟病中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糖尿病心臟病中風消 渴 一、概念消渴是以多尿、多飲、多食、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疾病。其重癥表現常可并發多種疾病,如白 內障、雀目、耳聾、瘡癤癰疽、中風 偏癱、水腫。相當于西醫的糖尿病。二、病因病機1、病位:在肺、胃、腎,尤以腎為關鍵。2、病因:稟賦不足、飲食失節、情志失調、 勞欲過度。3、基本病機:陰津虧損,燥熱偏勝,而以 陰虛為本,燥熱為標。4、病理性質:本虛標實。三、診斷依據1、病史:家族史2、臨床表現:(1) 三多一少;尿有甜味。(2)有的患者初起時“三多”癥狀不著, 但若于中年之后發病,且嗜食膏 粱厚味、酗酒,以及病久并發眩 暈、肺癆、胸痹心痛、中風、雀 目、瘡癰

2、等病癥者,應考慮消渴 的可能性。四、辯證要點1、辨病位上消肺燥多飲中消胃熱多食下消腎虛多尿標燥熱本陰虛2、辨標本3、辨本證與并發癥六、分證論治:1、上消肺熱津傷證癥狀:煩渴多飲,口干舌燥,尿頻量多, 舌邊尖紅,苔薄黃,脈洪數。病機:肺臟燥熱,肺失治節。治法:清熱潤肺,生津止渴。主方:消渴方 五、治療原則清熱潤燥,養陰生津 2、中消(1)胃熱熾盛證 癥狀:多食易饑,口渴,尿多,形體消瘦, 大便干燥,苔黃,脈滑實有力。 病機:胃火內熾,胃熱消谷,傷津耗液。 治法:清胃瀉火,養陰增液。 主方:玉女煎(2)中氣虧虛證 癥狀:口渴引飲,能食與便溏并見,或飲 食減少,精神不振,四肢乏力,舌 淡,苔白而干,

3、脈弱。 病機:中氣不足,脾失健運。 治法:益氣健脾,生津止渴。 主方:七味白術散3、下消(1)腎陰虧虛證 癥狀:尿頻量多,渾濁如脂,或尿甜, 腰膝酸軟,乏力,頭暈耳鳴,口 干舌燥,皮膚干燥,瘙癢,舌紅 苔少,脈細數。 病機:腎陰虧虛,腎失固攝。 治法:滋陰固腎 主方:六味地黃丸(2)陰陽兩虛證 癥狀:小便頻數,渾濁如膏,甚至飲 一溲一,面容焦悴,耳輪干枯, 腰膝酸軟,四肢欠溫,畏寒肢 冷,陽痿或月經不調,苔淡白 而干,脈沉細無力。 病機:陰損及陽,腎陽虛衰,腎失固攝。 治法:滋陰溫陽,補腎固澀。 主方:金匱腎氣丸糖尿病定義糖尿病是指由于自身胰島素分泌相對或絕對不足引起的以糖代謝紊亂為主的一種慢

4、性、進行性、綜合性、不易治愈的疾病。臨表三多一少,血糖值不穩定或持續偏高。血糖值空腹血糖值十二小時未進食早上空腹,經脈血血糖值:餐后兩小時血糖從吃第一口飯開始計算到兩小時血糖值:隨機血糖值:任何時候都應小于以上所述為正常血糖值前期表現1、三多一少2、潰瘍不宜愈合3、皮膚瘙癢、內外陰瘙癢4、視力進行性下降糖耐量試驗確診糖尿病應在正規醫院確診常用方法為糖耐量試驗糖尿病的分型1型糖尿病胰島素依賴型,多為遺傳先天性,年紀小,壽命短,依靠外源性胰島素。2型糖尿病非依賴型。胰島素失活型受體、信號、疲累、等。病因1、各種原因導致的內分泌紊亂2、情緒導致3、飲食問題4、壓力5、肥胖代謝6、其它并發癥1、眼病2

5、、腳病3、腎病4、心腦血管疾病5、總則為血管的損傷治療1、盡量使用胰島素2、2型應積極使用受體激活劑3、為什么使用胰島素飲食、運動、水果1、飲食要科學規律符合糖尿病要求2、運動要達到時間和嚴格掌握飯后40分或一小時運動3、水果選多糖,量少、哎兩餐之間4、如沒必要患者在睡前4小時不應飲食權健產品1、三多一少為我產品治療范疇病初或病中】2、吃我產品初期不減少原藥物使用3、減藥應在服用我產品20天左右,檢測血糖逐漸減少4、服用我產品期間應注意低血糖的發生5、治療結束后應加服三個月【六味地黃丸】心 悸一、定 義 心悸包括驚悸和怔忡,是指病人自覺心中悸動、驚惕不安,甚則不能自主的一種病癥,臨床一般多呈陣

6、發性,每因情志波動或勞累過度而發作。常與失眠、健忘、眩暈、耳鳴等癥同時并見。類證鑒別驚悸與怔忡鑒別怔忡每由內因引起,并無外經驚,自覺心中惕惕,稍勞即發,病來雖漸,但全身情況較差,病情較為深重。驚悸常由外因而成,偶受外來刺激,或因驚恐,或因惱怒,均可發病,發則心悸,時作時止,病來雖速,但全身情況較好。辨證論治1.心膽虛怯癥狀: 心悸,善驚易恐,坐臥不安,少寐多夢,舌苔薄白或如常,脈象動數或虛弦。治法:鎮驚定志,養心安神。保健方: 安神定志丸加琥珀、磁石、朱砂治之。2.心血不足癥狀:心悸頭暈,面色不華,倦怠無力,舌質淡紅,脈象細弱。治法:補血養心,益氣安神。保健方:歸脾湯。3.陰虛火旺癥狀:心悸不

7、寧,心煩少寐,頭暈目眩,手足心熱,耳鳴腰酸,舌質紅,少苔或無苔,脈象細數。治法:滋陰清火,養心安神。保健方:天王補心丹。4.心陽不振癥狀:心悸不安,胸悶氣短,面色蒼白,形寒肢冷,舌質淡白,脈象虛弱或沉細而數。治法:溫補心陽,安神定悸保健方:桂枝龍骨牡蠣湯加減。5.水飲凌心癥狀:心悸眩暈,胸悶痞滿,形寒肢冷,小便短少,或下肢浮腫,渴不欲飲,惡心吐涎,舌苔白滑,脈象弦滑。治法:化氣行水,振奮心陽。保健方:苓桂術甘湯加減。6.心血瘀阻癥狀:心悸不安,胸悶不舒,心痛時作,或見唇甲青紫,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脈澀或結代。治法:活血化瘀。保健方:桃仁紅花煎加減。結 語 掌握心悸發生的時間長短及服藥后病情的轉歸

8、,極為重要。 治療期間避免精神上的刺激,給予良好的安靜環境,充分休息,加強生活護理。 少食辛辣食物。胸 痹一、定義 胸痹是指胸部悶痛,甚則胸痛徹背,短氣、喘息不得平臥為主癥的一種疾病,輕者緊感胸悶如窒,呼吸欠暢,重者則有胸痛,嚴重者心痛扯背,背痛徹心。 相當于現代西醫學的冠心病心絞痛等。(二)病因1.寒邪內侵 素體陽衰,胸陽不足,陰寒之邪,乘虛 侵襲,寒凝氣滯,痹阻胸陽,而成胸痹。2.飲食不當 飲食不節,如過食肥甘生冷,或如過食肥甘生冷,或嗜酒成癖,以致脾胃損傷,運化失健,聚濕成痰,痰阻脈絡,則氣滯血瘀,胸陽失展,而成胸痹。3.情志失調 憂思傷脾,脾虛氣結,氣結則津液不得輸布,遂聚而為痰;郁怒

9、傷肝,肝失疏泄,肝郁氣滯,甚則氣郁化火,灼津成痰。無論氣滯或痰阻,均可使血行失暢,脈絡不利,而致氣血瘀滯,或痰瘀交阻,胸陽不運,心脈痹阻,不通則痛,而發為胸痹。4.年邁體虛 本病恒見于中、老年之人,年過半百,腎氣漸衰,如腎陽虛,或腎陰虛等,均可在本虛的基礎上形成標實,導致氣滯、血瘀,而使胸陽失運,心脈阻滯,發生胸痹。以上病因病機可以二者或三者并存,或交互為患。如病情的進一步發展,瘀血痹阻心脈,可使心胸猝然大痛,而發為真 心痛。類證鑒別1.懸飲懸飲與胸痹相似,但胸痹為當胸悶痛,并引及左肩背或左臂內側,常于勞累、飽餐、受寒、情緒激動后突然發作,歷時短暫,休息或服藥后得以緩解。懸飲胸脅脹痛,持續不解

10、,且多伴有咳唾、轉側,呼吸時疼痛加重,肋間飽滿,并有咳嗽、咯痰等肺系疾病。2.胃脘痛胸痹不典型者,其疼痛可發生在胃脘部,而易與胃脘痛混淆,但胃脘痛多伴有噯氣、呃逆、泛吐酸水清涎等脾胃癥候。3.真心痛胸痹的進一步發展,癥見心痛劇烈,甚 則持續不解,伴有汗出、肢冷、面白、 唇紫、手足青至節、脈微細或結代等危 重癥候。四、辨證論治(一)特征胸部憋悶疼痛,甚則胸痛徹背,短氣喘息、不得安臥。(二)病位主要在心,但與脾腎也有一定關系。(三)辨病性辯證首先掌握虛實,分清標本標實應區別陰寒、痰濁、血瘀本虛區別陰陽氣血虧虛的不同。(四)臨床表現胸痹心痛以胸骨后或心前區發作性悶痛為主,亦可表現為灼痛、絞痛、刺痛或

11、隱痛、含糊不清的不適感等,持續時間多為數秒鐘至15分鐘之內。若疼痛劇烈,持續時間長達30分鐘以上,休息或服藥后仍不能緩解,伴有面色蒼白,汗出,肢冷,脈結代,甚至旦發夕死,夕發旦死,為真心痛的證候特征。(五) 分證論治1.心血瘀阻癥狀: 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入夜更甚,時或心悸不寧,舌質紫暗,脈象沉澀。治法:活血化瘀,通絡止痛。保健方:血府逐瘀湯2.痰濁壅塞癥狀: 胸悶如窒而痛,或痛引肩背,氣短息促,肢體沉重,形體肥胖,痰多,苔濁膩,脈滑。治法:通陽泄濁,豁痰開結。保健方:栝蔞薤白半夏湯。3.心腎陰虛癥狀:胸悶且痛,心悸盜汗,心煩不寐,腰酸膝軟,耳鳴,頭暈,舌紅或有紫斑,脈細代數或見細澀。治法:滋

12、陰益腎,養心安神。保健方:左歸飲4.氣陰兩虛癥狀: 胸悶隱痛,時作時止,心悸氣短,倦怠懶言,面色少華,頭暈目眩,遇勞則甚,舌 偏紅或有齒印,脈細弱無力或結代。治法:益氣養陰,活血通絡。保健方:生脈散合人參養營湯5.陽氣虛衰癥狀: 胸悶氣短,甚則胸痛徹背,心悸,汗出,畏寒,肢冷,腰痠,乏力,面色蒼白,唇甲淡白或青紫,舌淡白或紫暗,脈沉細或沉微欲絕。治法:益氣溫陽,活血通絡。保健方:參附湯合右歸飲不 寐一、定 義 不寐亦稱失眠。是指經常不能獲得正常睡眠為特征的一種病癥。不寐證情輕重不一,輕者有入寐困難,有寐而易醒,有醒后不能再寐,亦有時醒時寐等,嚴重者整夜不能入寐。二、文獻簡介1.早在素問逆調論調

13、中,就有“胃不和則臥不安”的記載。2.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中有“虛勞虛煩不得眠”的論述。三、病因病機(一)病因1.思慮勞倦太過,傷及心脾。心傷則陰血暗耗,神不守舍;脾傷則食少納呆,生化之源不足,營血虧虛,不能上奉于心,以致心神不安。2.陽不交陰,心腎不交 素體虛弱,或久病之人,腎陰耗傷,不能上奉于心,水火不濟,則心陽獨亢;或五志過極,心火內熾,不能下交于腎,心腎失交,心火亢盛,熱擾神明,神志不寧,因而不寐。3.陰虛火旺,肝陽擾動 情志所傷,肝失調達,氣郁不舒,郁而化火,火性上炎,或陰虛陽亢擾動心神,神 不安寧以致不寐。4.心虛膽怯,心神不安 心虛膽怯,決斷無權,遇事易驚,心神不安,亦能導致不寐。

14、5.胃氣不合,夜寐不安 飲食不節,腸胃受傷,宿食停滯,釀為痰熱,壅遏于中,痰熱上擾,胃氣不和,以致不得安寐。(二)病位 總的在心,與肺脾肝腎有關。(三)病理變化 陽盛陰衰,陰陽失交。四、辨證論治(一)特征入寐艱難,或寐而不酣,或時寐時醒,或醒后不能再寐,或整夜不能入寐。(二)病性分清虛實。虛證多屬陰血不足,則在心肝脾腎。實證多因肝郁化火,食滯痰濁,胃腹不和。(三)治療原則 補虛泄實,調整陰陽。 (四)分證論治 實證1.肝郁化火 癥狀: 不寐,性情急躁易怒,不思飲食,口渴喜飲,目赤口苦,小便黃赤,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脈弦而數。治法:疏肝泄熱,佐以安神。保健方:龍膽瀉肝湯。2.痰熱內擾癥狀: 不

15、寐頭重,痰多胸悶,惡食噯氣,吞酸惡心,心煩口苦,目眩,苔膩而黃,脈滑數。治法:化痰清熱,和中安神。保健方:溫膽湯虛證1.陰虛火旺癥狀: 心煩不寐,心悸不安,頭暈,耳鳴,健忘,腰酸夢遺,五心煩熱,口干津少,舌紅,脈細數。治法:滋陰降火,養心安神。方藥:黃連阿膠湯。2.心脾兩虛癥狀: 多夢易醒,心悸健忘,頭暈目眩,肢倦神疲,飲食無味,面色少華。舌淡,苔薄,脈細弱。治法:補養心脾,以生氣血。保健方:歸脾湯。3.心膽氣虛癥狀:不寐多夢,易于驚醒,膽怯心悸,遇事善驚,氣短倦怠,小便清長,舌淡,脈弦細。治法:益氣鎮驚,安神定志保健方:安神定志丸五、結 語注意精神因素,勸病人解除煩惱, 消除思想顧慮,避免情

16、緒激動。睡前不吸煙,不喝酒濃茶等。參加適當的體力勞動,加強體育鍛煉, 增強體質。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冠心病定義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主要病理為動脈硬化冠心病臨表氣短、胸悶、心悸、心律失常、心絞痛,紫紺等為缺血性臨床表現心絞痛左心前區窒息性、較窄性、壓榨性疼痛可放射到左肩、左脊柱側、左臂、左手指放射痛為針刺樣疼痛平時可見手指麻木心絞痛的分類平穩型情緒波動、體能、與疼痛程度基本無關勞力性情緒波動、運動勞力、等發作靜息型無誘因情況下發作心絞痛與心肌梗死1、心絞痛時間在幾秒到15分左右,吃藥一次或兩次后能快速緩解2、心肌梗死疼痛時間較長,吃藥不能緩解冠心病分類 1、心絞痛型冠心病2、心

17、率失常及心力衰竭型冠心病3、無癥狀型冠心病4、心肌梗死型冠心病5、猝死型冠心病病因為六高癥1、高血壓2、高血脂3、高血糖4、高血粘度5、高肥胖6、高壓力相互關系六高癥是導致動脈硬化的主要因素飲食、情緒、環境、壓力、各種因素是導致六高癥發生的原因一、定義 中風又名卒中。因本病起病急驟、證見多端、變化迅速,與風性 善行數變的特征相似,故以中風名之。本病是已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斜,半身不遂,言語不利,或不經昏仆而僅以僻不遂為主癥 的一種病癥。二、文獻簡介有關于中風的記載,首見于內經。對卒中、昏迷有仆擊、大厥、薄厥等 描述。對半身不遂有偏枯、偏風、身偏不用、痱風等名稱。三、病因病機(一)病位 心

18、肝腎三臟(二)病因1.積損正衰 年老體虛,肝腎陰虛,肝陽偏亢,或因思慮煩勞過度,氣血虧損,真氣耗散,復因將息失宜,致使陰虧于下,陽化風動,氣血上逆,上蒙元神,突發本病。2.飲食不節 嗜酒肥甘,饑飽失宜,或形盛氣弱, 中氣虧虛,脾失健運,聚濕生痰, 痰瘀化熱,阻滯經絡,蒙蔽清竅。 或肝陽素旺,橫逆犯脾,脾運失司, 內生痰濁;或肝火內熾煉液成痰,以 致肝風夾雜痰火,橫竄經絡,蒙蔽清 竅,突然昏仆,而致僻不遂。3.情致所傷 五志過極,心火爆盛,或素體陰虛,水不涵木,復因情志所傷,肝陽暴動,心火相煽,氣血上逆,心神昏冒,遂至卒倒無知。4.氣虛邪中 氣血不足,脈絡空虛,風邪乘虛入 中經絡,氣血痹阻,肌肉

19、筋脈失于 濡養;或形盛氣衰,痰濕素盛,外 風引動痰濕,閉阻經絡,而致僻 不遂。(三)病機 中風為本虛標實之證,在本為陰 陽偏勝,氣機逆亂;在標為風火相煽,痰濁壅塞,瘀血內阻。 四、類證鑒別與癇癥、厥癥、痙癥鑒別。中風: 昏迷時可見口眼斜,半身不遂,清醒后多有后遺癥。癇癥: 昏迷時有四肢抽搐,多吐涎沫, 或發出異常叫聲,醒后一如常人。厥癥: 昏迷時多見面色蒼白,四肢厥冷,無口眼斜,手足偏廢,亦無四肢抽搐等癥。痙癥: 項背強直,四肢抽搐,角弓反張,或見昏迷,但無口眼斜及半身不遂。五、辯證論治(一)辯證 分輕重輕者:局限于血脈經絡中經絡無神志改變重者:波及臟腑中臟腑神志不清(二)分證論治中經絡 1.絡脈空虛,風邪入中。癥狀:肌膚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口眼斜,言語不利,口角流涎,甚則半身不遂。或兼見惡寒發熱,肢體拘急,關節酸痛等癥。苔薄白,脈浮數。治法:祛風、養血、通絡。保健方:大秦艽湯。2.肝腎陰虛,風陽上擾癥狀: 平素頭暈頭痛,耳鳴目眩,少寐多夢,突然發生口眼斜,或手足重滯,甚則半身不遂等癥。舌質紅或 苔膩,脈弦細數或弦滑。治法:滋陰潛陽,熄風通絡。保健方:鎮肝熄風湯。中臟腑 表現突然昏倒,不省人事1.閉證 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關緊閉,口噤不開,兩手固握,大小便閉,肢體強痙。根據有無熱象,又分為陰閉和陽閉。陽閉癥狀:除上述癥狀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