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廣東高考理綜生物試題及答案詳解_第1頁
2013年廣東高考理綜生物試題及答案詳解_第2頁
2013年廣東高考理綜生物試題及答案詳解_第3頁
2013年廣東高考理綜生物試題及答案詳解_第4頁
2013年廣東高考理綜生物試題及答案詳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2013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廣東卷)理科綜合生物試題一、單選題有關糖的敘述,正確的是()葡萄糖在線粒體中合成B.葡萄糖遇碘變為藍色C.纖維素由葡萄糖組成D.胰島素促進糖原分解1.【答案】C【解析】葡萄糖是在葉綠體和細胞質基質內合成,故A錯誤,淀粉遇碘變藍,故B錯誤;纖維素是多糖,起單體是葡萄糖,故C正確;胰島素通過抑制糖原的分解,促進組織細胞對葡萄糖的吸收利用從而降低血糖的,故D錯誤。2.1953年Watson和Crick構建了DNA雙螺旋結構模型,其重要意義在于證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發現DNA如何存儲遺傳信息B.C.【答案】D確定DNA是染色體的組成成分為DNA復制機構的闡

2、明奠定基礎D.【解析】噬菌體侵染細菌的試驗證明了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故錯誤,Watson和Crick構建了DNA雙螺旋結構模型之前,就已經明確了染色體的組成成分嗎,故錯誤,結構決定功能,清楚DNA雙螺旋結構,就可以發現DNA如何存儲遺傳信息,故正確;清楚了DNA雙螺旋結構,就為DNA復制機構的闡明奠定基礎,而且Waston和Crick也對DNA復制進行了描述,故正確。3從某海洋動物中獲得一基因,其表達產物為一種抗菌體和溶血性均較強的多肽P1。目前在P1的基礎上研發抗菌性強但溶血性弱的多肽藥物,首先要做的是A.合成編碼目的肽的DNA片段B.構建含目的肽DNA片段的表達載體C.依據P1氨基酸序

3、列設計多條模擬肽D.篩選出具有優良火性的模擬肽作為目的肽【答案】C【解析】該題目屬于蛋白質工程,已經獲得該目的基因片段,不需要合成編碼目的肽的DNA片段,故A錯誤,是需要構建含目的肽DNA片段的表達載體,但這不是第一步,故B錯誤;蛋白質工程的第一步是根據蛋白質的功能,設計P1氨基酸序列,從而推出其基因序列,故C正確;該基因表達產物為一種抗菌體和溶血性均較強的多肽P1,目前在P1的基礎上研發抗菌性強但溶血性弱的多肽藥物,而目的多肽是抗菌性強但溶血性弱,所以必需對其改造,保持其抗菌性強,抑制其溶血性,故D錯誤.【考點定位】本題綜合考查了蛋白質工程和基因工程的相關內容,屬于中等偏上難度題.罔I圖1為

4、去頂芽對擬南芥主根生長影響的實驗結果,分析正確的是()去頂芽能促進主根生長去頂芽植株不能合成生長素生長素由頂芽向下非極性運輸外源生長素能替代頂芽促進主根生長4.【答案】D【解析】根據實驗的原理以及題目中的信息,去頂芽是抑制主根的生長,故A錯誤;實驗沒有信息可以證明去頂芽植株不能合成生長素,故B錯誤;實驗沒有信息可以證明生長素由頂芽向下非極性運輸,故C錯誤;根據正常植株與去頂芽但施以外源生長素后,二者主根長度相當,可以說明外源生長素能代替頂芽促進主根生長,故D正確。5圖2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網,其中魚a、魚b為兩種小型土著魚,若引入一種以中小型魚類為食的鱸魚,kt大型浮游動檢小型浮游動物圖2浮游植物

5、二將出現的情況是鱸魚的產量不能彌補土著魚的減少量土著魚在與鱸魚的競爭中處于劣勢浮游動物總量銳減后再急升浮游植物總量急升后再銳減【答案】A【解析】猶豫鱸魚以魚a、魚b為食,鱸魚產量增加,但魚a、魚b為兩種土著魚減少,根據能量傳遞逐級遞減,鱸魚的產量不能彌補土著魚的減少量,故A正確;土著魚在與鱸魚是捕食關系,不是競爭,故B錯誤;根據營養關系,浮游動物總量應該是先增加,而后減少故C正確;根據營養關系,浮游植物總量應該先減少后增加,故D錯誤。【考點定位】本題綜合考查了事物群落的營養關系的相關知識點和信息的加工處理能力,屬于容易題。以下為某興趣小組獲得的實驗結果及其分析,正確的是1桂貴色!1黃也111葢

6、縁邑IV黃竦邑濾液細線汗維擊培養基剛果紅染電)明圏繭11令解if維素能力彘強C酶里涼專一濁AB6.【答案】B【解析】III是葉綠素a,W是葉綠素b,故A錯誤;透明帶越大,說明分解纖維素的能力越強,故B正確;由圖中染色體分布在細胞中央可知,該細胞處于分裂中期,故C錯誤;根據圖中信息,該數據說明了酶的高效性,故D錯誤。【考點定位】本題綜合考查了教材的相關實驗內容,屬于容易題。二、雙選題下憲為四種不同細胞的比較結果,正確的是選項細胞細胞壁光合作用染色質細胞全能性A藍藻細胞有有有無B洋蔥根尖細胞有無有有C兔成熟紅細胞無無有有D蛙受精卵無無有有24.【答案】BD【解析】藍藻是原核細胞DNA裸露,沒有染色

7、質,故A錯誤;洋蔥根尖細胞沒有葉綠體,所以不能光合作用,故B正確;兔成熟紅細胞沒有細胞核,所以沒有染色質,也沒有全能型,故C錯誤;蛙受精卵是動物細胞所以沒有細胞結構和功能的相關內容.屬于容易題.【考點定位】本題綜合考查了教材的相關實驗內容,屬于容易題。果蠅紅眼對白眼為顯性,控制這對性狀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果蠅缺失1條W號染色體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確實2調則致死。一對都缺失1條W號染色體的紅眼果蠅雜交(親本雌果蠅為雜合子),F中A.白眼雄果蠅占1/4B.紅眼磁果蠅占1/4C.染色體數正常的紅眼果蠅占1/4D.缺失1條W號染色體的白眼果蠅占1/425.【答案】AD【解析】根據題意,自由組合定律,紅

8、眼雌蠅(雜合子)的基因型為XaXaB(代表缺失)紅眼雌雄蠅基因型XaYB,根據一對基因遵循基因分離定律,子代中白眼雄果蠅XaY占1/4,紅眼XAY雄果蠅占1/4,紅眼雌果蠅XAXa占1/4,紅眼雌果蠅XAXA占1/4,由于果蠅缺失1條W號染色體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2條則致死,所以W號染色體正常的BB占1/3,所以W號染色體缺失一條的B占2/3,故A正確;紅眼雌果蠅占1/4+1/4=1/2,故B錯誤;染色體數正常的紅眼果蠅占1/3,故C錯誤;根據自由組合定律,缺失缺失1條W號染色體的白眼果蠅占1/4*2/3(W號染色體缺失一條的B占2/3)=1/6,缺失1條W號染色體的紅眼果蠅占3/4(紅眼

9、XAY雌果蠅占1/4,紅眼雌果蠅XAXa占1/4,紅眼雌果蠅XAXA占1/4)*2/3(W號染色體缺失一條的B占2/3)=1/2.所以缺失1條W號染色體白眼果蠅占1/6(1/6+1/2)=1/4,故D正確。三、非選擇題26(16分)污水處理廠的污泥富含有機質和無機成分,可用作肥料,但其多環芳烴(PAHs)等有機污染物含量通常較高,施入土壤會帶來二次污染。生物質炭是由作物廢棄秸稈等炭化而成。將污泥、含7%生物質炭的污泥均堆放一段時間后用于盆栽實驗,研究它們對黑麥草生長及PAHs遷移的影響,結果見下表。測定項目紅壤紅壤+污泥紅壤牛含7%生物質炭的污淀土壤PAHs含量(fig/kg)52710797

10、65黑麥草葉録素含覽(mg/g)2.0212,3黑麥単:每盆干重(呂)L72.32.7黑麥罩F血含量(醐/灶)40i65i4281)生物質炭孔隙結構發達,能改善土壤的通氣狀況,使根系細胞加強,注:社電頻爭即單位時間產土的斗務;史數C凈敏抻經無.合成增加,從而促進根系對土壤養分的吸收。(2)有表可知,施用含生物質炭污泥,從而促進黑麥草生長;污泥的施用使土壤和黑麥草的PAHs含量.,但生物質炭的輸入國10_,從而降低PAHs污染的風險。由此可見,生物質炭有望用作污泥改良劑,促進污泥的推廣應用。污泥的應用符合生態工程的.原理。【答案】1)有氧呼吸ATP(2)無機營養物質含量豐富升高能夠吸附污泥中的P

11、AHs物質循環再生原理【解析】(1)根據題目的信息,生物質炭孔隙結構發達,能夠改善土壤的通氣狀況,所以促進的有氧呼吸,導致ATP合成增多,根細胞主要以主動運輸吸收無機鹽,需要消耗能量,ATP供應增多從而促進根系對土壤養分的吸收。(2)根據題目及表格中的信息,盆栽試驗表明,污泥。含7%生物質炭的污泥盆栽黑麥草比單純紅壤葉綠素含量及干重都高,表明施用含生物炭的污泥,污泥富含無機成分能促進作物生長。表格中的數據信息可知,單純紅壤PAHs含量527,紅壤+污泥PAHs含量是1079紅壤+7%生物炭污泥PAHs含量是765,黑麥草的PAHs含量分別是401、651、428,都有所升高,僅對比紅壤+污泥P

12、AHs數據和紅壤+7%生物炭污泥PAHs數據可以發現生物炭能夠吸附污泥中的PAHs,從而降低PAHs污染的風險,污水處理后的無機物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符合生態工程的物質循環再生原理。【考點定位】本題以信息題的形式綜合考查了細胞呼吸作用與ATP,及生態系統的原理等相關的知識點及其內在聯系,而且具有一定的時代性和實踐性,題目綜合屬于中等難度。(16分)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的冷敏神經元和熱敏神經元放電頻率因體體溫變化而相應改變如圖10正常情況下C、W曲線交于點S,此點對應的溫度為正常溫度。(1)由圖可知,當體溫低于正常值時,冷敏神經元的放電頻率熱敏神經元的放電頻率,此時人體感覺到冷,隨即通過調節,增加

13、減少,使體溫回升至正常.人體感染流感病毒后點S右移,出現發熱。如體溫持續偏高會導致內環境穩態,需要采取降溫措施。通乞聞也通n=Si洋韋一無背棉12%木薯淀務晦解物發酵培養果(PH5.0)t3L,25T人體初次感染流感病毒后,免疫系統隨即啟動,裂解被病毒人侵的宿主細胞和清除血液中的病毒.請用文字和箭頭描述此免疫過程.【答案】高于(大于)神經體液調節產熱散熱失調(失去平衡)(3)裂解被病毒入侵的宿主細胞過程;T細胞在接受病毒的刺激后分化成效應T細胞和記憶細胞小影T細胞接觸病毒入侵的宿主細胞使病毒入侵的宿主細胞裂解釋放被入侵的病毒。病毒在血液中被清楚過程:病毒一吞噬細胞處理一刺激T細胞一T細胞分泌淋

14、巴因子一B細胞一漿細胞和記憶細胞一漿細胞分泌和病毒特異性結合的抗體一抗體和病毒特異性結合一被吞噬細胞吞噬處理。解析】根據題目中圖像的信息可知,當體溫低于正常值時,冷敏神經元的放電頻率熱敏神經元的放電頻率,此時人體感覺到冷,由于下丘腦是體溫調節中樞,它通過神經核體液共同調節,增加產熱量、減少散熱量,從而使體溫回升至正常。根據題目中圖像的信息可知,人體感染流感病毒后點S右移,出現發熱。內環境保持穩態是生物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如體溫持續偏高會導致內環境穩態失調,需要采取降溫措施。人體初次感染流感病毒后,免疫系統隨即啟動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及時清除人體內環境和進入細胞內的病毒,裂解被病毒入侵的宿主

15、細胞的過程;T細胞在接受病毒的刺激后,分化成效應T細胞和記憶細胞,效應T細胞接觸病毒入侵的宿主細胞,使病毒入侵的宿主細胞裂解,釋放被入侵的病毒,病毒在血液中被清除過程,病毒經過吞噬細胞處理后,其抗原刺激T細胞,T細胞分泌淋巴因子作用于B細胞,同時B細胞在接受抗原直接刺激后,分裂分化為漿細胞和記憶細胞。漿細胞分泌和病毒特異性結合的抗體,抗體和病毒態體液內特異性結合,而后被吞噬細胞吞噬處理【考點定位】本題綜合考查了內環境穩態,神經,體液,免疫調節等相關知識點及其內在聯系和運用,綜合屬于中等難度。(16分)地中海貧血癥屬于常染色體遺傳病。一堆夫婦生有一位重型3地中海貧血癥患兒,分析發現,患兒血紅蛋白

16、B鏈第39位氨基酸的編碼序列發生了突變(C-T)。用PCR擴增包含該位點的一段DNA片段1,突變序列的擴增片段可用一種限制酶酶切為大小不同的兩個片段m和s;但正常序列的擴增片段不能被該酶酶切,如圖11(a)。目前患兒母親再次懷孕,并接受了產權基因診斷。家庭成員及胎兒的PCR擴增產物酶切電泳帶型示意圖見圖11(b)。(終止密碼子為UAA、UAG、UGA。)序列祐錄桎扳鋰二突變序府轉錄槿擬鏈&蠱舞孔=m!-!$-在獲得單鏈模板的方式上,PCR擴增與體內DNA復制不同,前者通過解開雙鏈,后者通過解開雙鏈。據圖分析,胎兒的基因型(基因用A、a表示)。患兒患病可能的原因是的原始生殖細胞通過過程產生配子時

17、,發生了基因突變;從基因表達水平分析,其患病是由于O研究者在另一種貧血癥的一位患者3鏈基因中檢測到一個新的突變位點,該突變導致3鏈第102位的天冬酰胺替換為蘇氨酸。如果,但,則為證明該突變位點就是這種貧血癥的致病位點提供了一個有力證據。【答案】(1)解旋酶加熱Aa母親的減數分裂患兒的白細胞內合成了不正常的血紅蛋白除了第102位氨基磺酸外,其他氨基酸都正常但患者表現為貧血癥【解析】DNA在細胞內復制是通過解旋酶的作用打開雙鏈的。PCR不需要提供ATP,體系中有正反向引物,模板,酶,緩沖液,Dntp,水緩沖液中有金屬離子等,反應經過變性,復性,延伸,在變性過程中通過加熱溫度升高到94C左右,打開雙

18、鏈。根據圖11(b)電泳圖譜的信息,母親只有的一條1帶,說明基因型是AA,沒有突變位點,不被限制酶切割,父親的一條1帶還有一條s帶和m帶,說明父親是雜合子,基因型是Aa,患兒只有s帶和m帶,沒有1帶,其基因型是aa,胎兒和父親一樣因型是Aa,患兒是aa,一個是a來自父親,另一個來自母親,而母親是AA,所以患兒發病的可能原因是母親的卵原細胞在減數分裂是發生突變,患兒發病的原因從基因表達來看,是基因的突變導致mRNA變化,從而使合成的血紅蛋白異常。(3)研究者在另一種貧血癥的一位患者B鏈基因中檢測到一個新的突變位點,該突變導致B鏈第102位的天冬酰胺替換為蘇氨酸。如果除了第102位氨基酸外,其他氨

19、基酸都正常,但患者表現為貧血癥,唯一原因就是B鏈第102位的天冬酰胺替換為蘇氨酸所致,可以證明該突變位點就是這種貧血癥的致病位點。【考點定位】本題以信息題的形式綜合考查了per,DNA復制,基因突變,減數分裂等相關知識點及其內在聯系和應用,而且第三問則考察學生發散性思維的能力,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創新性。題目個別問題難度較大。29(16分)某新能源研究興趣小組嘗試用木薯塊根的淀粉制備燃料酒精。他們用酶將木薯淀粉講解成單糖。查閱資料后,安裝的酒精發酵裝置、采用的發酵條件如圖12。(1)向發酵瓶中加入5g酵母菌開始試驗,發酵初期,通氣閥需要偶爾短時間打開,并在A通氣口處打氣,以利于;

20、實驗過程中,通氣閥需要偶爾短時間打開,但目的是。(2)第3天,取出少量發酵液,滴加含有的濃硫酸永夜來檢測酒精。(3)檢測后發現,盡管酵母菌菌種合適、淀粉酶解物充足、操作正確、發酵溫度和PH值適宜,但酒精含量(+)比預期低,我們展開了討論,認為還有其它影響因素,如,請設計試驗對此因素進行探究并預測實驗結果(用表格形式呈現;用“+”表示酒精量,最高含量為“+”)。(4)請對預測的結果進行分析,并得出結論。【答案】(1)使酵母菌進行有氧呼吸,以便其增值排出部分co2保持裝置內氣壓平衡(2)重絡酸鉀3)酵母菌數量組別加酵母菌種的量三天后酒精含量15g+27g+39g+411g+513g+3)如果隨著酵

21、母菌種數量增加,酒精含量也增加,則酵母菌數量是影響發酵的因素。如果隨著酵母菌種數量增加,酒精含量沒有增加,則酵母菌數量不是影響發酵的因素【解析】(1)圖中的發酵裝置是選修一果酒制作裝置的一個改變,通氣閥1是進氣口,發酵初期,通氣閥需要偶爾短時間打開,并在A通氣口處打氣,以利于酵母菌進行有氧呼吸,代謝快,增殖快,繁殖大量酵母菌利于后期發酵;實驗過程中,酵母菌進行酒精發酵,產生,裝置內氣壓升高,通氣閥需要偶爾短時間打開,排出部分保持裝置內氣壓平衡。重絡酸鉀在酸性條件下與酒精發生顏色反應,用來鑒定有酒精生產。影響酵母菌發酵的因素除了菌種、淀粉酶解物充足、操作正確、發酵溫度和PH值外,還有酵母菌數量等

22、因素,可以通過以加入的酵母菌種數量為自變量,以生產的酒精含量為因變量設置實驗進行探究,在表格設計中要注意對照原則,等量原則和單一變量原則。(4)根據實驗探究過程,其結果應該有兩種情況,即如果隨著酵母菌種數量增加,酒精含量也增加,則酵母菌數量是影響發酵的因素。如果隨著酵母菌種數量增加,酒精含量沒有增加,則酵母菌數量不是影響發酵的因素。【考點定位】本題綜合考查了實驗探究以及綜合應用。題目綜合屬于中等偏上難度。化學試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糖類化合物都具有相同的官能團B.酯類物質是形成水果香精的主要成分C.油脂的皂化反應生成脂肪酸和丙醇D.蛋白質的水解產物都含有羧基和羥基【答案】B【命題透析】本題考查的是

23、常見有機物的性質。【思路點撥】糖類是多羥基的酮或多羥基的醛,所含的官能團不一定相同,A項錯誤;水果香精的主要成分是酯類,B項正確;油脂的皂化反應生成的是硬脂酸和丙三醇,C項錯誤;蛋白質的水解產物是氨基酸,所含的官能團是氨基和羧基,D項錯誤。水溶解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組離子是A.Na+、Al3+、Cl-、CO32-B.H+、Na+、Fe2+、MnO4-C.K+、Ca2+、Cl-、NO3-B.K+、NH4+、OH-、SO42-【答案】C【命題透析】本題考查的是離子共存問題【思路點撥】AI3+與CO32在水溶液中發生雙水解而不能大量共存,A項錯誤;H+、Fe2+、MnO4-在水溶液中因氧化還原反應而不能

24、大量共存,B項錯誤;NH4+、OH-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D項錯誤。9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數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常溫常壓下,8gO2含有4nA個電子ILO.ImolL-1的氨水中有nA個NH4+標準狀況下,22.4L鹽酸含有nA個HCI分子ImoINa被完全氧化生成Na2O2,失去個2nA電子【答案】A【命題透析】本題考查的是阿伏加德羅常數。【思路點撥】解析:常溫常壓下,8gO2為0.25mol,1molO2含有的電子數為16mol,故8gO2含有4nA個電子,A項正確;氨水是弱電解質,1L0.1molL-1的氨水中有NH4+小于nA個,B項錯誤;鹽酸在標況下是液態,C項錯誤;1molN

25、a被完全氧化生成Na2O2,Na從0價升高到+1價,失去個nA電子,D項錯誤。10.下列敘述I和II均正確并且有因果關系的是匱項敘述【敘述uA為強酸弱堿鹽用加熱法除去如。屮的NlljC!B+化性用KSCN溶液可旦鑒別陀C溶解度:CaCO3Ca(HCOOi溶解度:Xa2COkc(HCO3-),B項錯誤;飽和食鹽水中:c根據電荷守恒,有(Na+)+c(H+)=c(Cl-)+c(OH-),C項正確;由于題干給的溫度不是常溫下,所以pH=12的純堿溶液中c(OH-)無法計算,D項錯誤。二、雙項選擇題:本大題共9小題,每小題6分,共5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兩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6

26、分,只選1個且正確的得3分,有選錯或者不答的得0分。質在22.元素R、X、T、Z、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對位置如下表所示暗處與h2劇烈化合并發生爆炸。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非金屬性:ZTXR與Q的電子數相差26氣態氫化物穩定性:RTQ【答案】BD【命題透析】本題考查的是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思路點撥】“R單質在暗處與H2劇烈化合并發生爆炸”,則R為F元素;根據圖中元素的關系,則X為S元素,T為Cl元素,Z為A元素,Q為Br元素。Z為惰性氣體元素,故非金屬性的大小比較為FClAr,A項錯誤;Br的原子序數為35,F的原子序數為9,原子序數只差為26,B項正確;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為HFHC卜HBr,

27、C項錯誤;HC1O4的酸性大于HBrO4,D項正確。23下列實驗的現象與對應結論均正確的是選項操作現象結論A將濃硫酸滴到蔗糖表面固體變黑膨脹濃硫酸有脫水性和強氧化性B常溫下將AI片放入濃硝酸中無明顯變化AI與濃硝酸不反應C將一小塊Na放入無水乙醇中產生氣泡Na能置換出醇羥基中的氫D將水蒸氣通過灼熱的鐵粉粉末變紅鐵與水在高溫下發生反應答案】AC【命題透析】本題考查的是實驗的基本操作與現象分析。【思路點撥】濃硫酸的脫水性和強氧化性,能與蔗糖固體變黑,A項正確;Al在常溫下與濃硝酸反應發生鈍化,鈍化也是化學反應,B項錯誤;Na與無水乙醇反應得到H2,反應原理是Na置換出醇羥基中的氫,C項正確;水蒸氣

28、通過灼熱的鐵粉,得到的是黑色的Fe3O4,D項錯誤。三、非選擇題:本大題共11小題,共182分。按題目要求作答。解答題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16分)脫水偶聯反應是一種新型的直接烷基化反應,例如:TOC o 1-5 h z00OH_CHsC-CHCOOCHjCH,Ia化合物I的分子式為,1mol該物質完全燃燒最少需要消耗molO化合物II可彳溶液(限寫一種)褪色;化合物111(分子式為JH/l)可與NaOH水溶液共熱生成化合物II,相應的化學方程式為.1011化合物III與NaOH乙醇溶液工熱生成化合

29、物IV,IV的核磁共振氫譜除苯環峰外還有四組峰,峰面積之比為為1:1:1:2,IV的結構簡式為.由CH3COOCH2CH3可合成化合物I化合物V是CH3COOCH2CH3的一種無支鏈同分異構體,碳鏈兩端呈對稱結構,且在Cu催化下與過量O2反應生成能發生銀鏡反應的化合物W.V的結構簡式為,可的結構簡式為C=CH也可以發生類似反應的反應,有機產物的(5)一定條件下,TOC o 1-5 h z結構簡式為.【答案】30.(1)C6H10O37(2)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或溴水褪色)6103/-C1A/=+NaOH+NaCI。ch=chch=ch4)CH2OHCH=CHCH2OHOHCCH=CHCHO3)命

30、題透析】本題考查的是【思路點撥】(1)根據題給化合物I的結構簡式,數出其分子式為C6H10O3,根據ImolCxHyOz消耗02為6103yz(x+丁-懇)mol,計算含有1mol該物質完全燃燒最少需要消耗7mol0。(2)化合物II含有碳碳雙鍵,可422/=f?H,可推知化合物III為CH=CHCHCH3以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和溴水褪色。根據化合物II的結構簡式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11=CHCHCH3+NaOH+NaCl。(3)NaOH乙醇溶液中發生消去反應生成,該有機物分子內除苯環外含有四種氫原子,個數之比為1:1:1:2,即四組峰,峰面積之比為1:1:1:2。(4)由V的結構特征可推知其為

31、CH2OHCH=CHCH2OH,其在銅做催化劑的作用下與過量氧氣發生催化氧化反應生成OHCCH=CHCHO0(5)根據題給信息只能是脫去羥基和碳碳三鍵的氫原子生成Hi(16分)大氣中的部分碘源于O3對海水中I-的氧化。將O3持續通入NaI溶液中進行模擬研究.(1)O3將I-氧化成12的過程由3步反應組成:I-(aq)+O3(g)=I0-(aq)+02(g)AHiI0-(aq)+H+(aq)HOI(aq)H(3)HOI(aq)+1(aq)+H(aq)-13(aq)+H2O(1)總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其反應AH二TOC o 1-5 h z在溶液中存在化學平衡:1,叫)+廠(旳h(旳,其平衡常數表達

32、式為.為探究Fe2+對氧化I-反應的影響(反應體如圖13),某研究小組測定兩組實驗中13-濃度和體系pH,結果見圖14和下表。I組實驗中,導致反應后pH升高的原因是.圖13中的A為由Fe3+生成A的過程能顯著提高I-的轉化率,原因是.第2組實驗進行18s后,I-下降。導致下降的直接原因有雙選.3A.C(H+)減小B.c(I-)減小C.I2(g)不斷生成D.c(Fe3+)增加據圖14,計算3-13s內第2組實驗中生成l3-的平均反應速率(寫出計算過程,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QQ(g)+2I飛旳)+2H+値=O/g)+I,兩)+HQWAH+出+H(2)K=c(13)123c(12c(I-)(3

33、H+被消耗,其濃度降低;Fe3+結合氫氧根生成氫氧化鐵沉淀,增大了氫離子濃度,使0血)+21伽)+2于悶=6(或+1畑)+比0(7)向右移動,使c(I-)減小;bd(4)8.3mol/Lv=0.55mol-L-1-s-1(I3-)15s【解析】本題考查了蓋斯定律、化學平衡常數,化學平衡的移動以及化學反應速率的計算等知識。(1)根據題給信息,總反應為O3氧化I-生成I2,將所給的三個反應:+可得0個+21伽)+2于悶=0他)+1畑)+HM)ah=AH+AH+AH。根據化學反應方123程式寫出平衡常數表達式。(3)該反應消耗H+,隨反應進行c(H+)濃度降低,pH升高。見答案(也有認為該轉化是二價

34、鐵與三價鐵的轉化,故A為Fe2+,Fe3+氧化I-生成12,使c(I-)減小;但是解釋不了為什么氫離子濃度減小。c(Fe3+)增加,c(I一)減小都會使c(13-)急劇減小。(4)318s內,v(I3-)=0.55molL-111.8molL-1一3.5molL-115s32.銀銅合金廣泛用于航空工業。從切割廢料中回收銀并制備銅化工產品的工藝如下的:空氣電薛揩煉冷礙(含少量銀)過注1-濾洼a|弟;浪*過濾稀NuOH點解精練銀時,陰極反應式為濾渣A與稀HNO3反應,產生的氣體在空氣中迅速變為紅棕色,TOC o 1-5 h z該氣體變色的化學方程式為一固體混合物B的組成為;在省城固體B的過程中,余

35、姚控制NaOH的加入量,若NaOH過量,則因過量引起的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完成煅燒過程中一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4)若銀銅合金中銅的質量分數為63.5%,理論上5.0kg廢料中的銅可完全轉化為molCuAIO2,至少需要1.0molL-1的Al2(SO4)3溶液L.CuSO2溶液也可用于制備膽磯,其基本操作時、過濾、洗滌和干燥。(1)Ag+e-=Ag2NO+O2=2NO2(2)Al(OH)3和CuO的混合物Al(OH)3+OH-=AlO2-+2H2O(3)424O2(4)5025(5)蒸發濃縮、冷卻結晶【解析】本題考查了工藝流程問題。(1)電解精煉時,陰極上Ag+得電子生成金屬銀,電極反應式為A

36、g+e-=Ag;氣體迅速變紅是因為生成的NO氣體被空氣氧化為NO2,2NO+O2=2NO2。Al2(SO4)3和Cu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后得到的固體為Al(OH)3和Cu(OH)2的混合物,但是煮沸后,氫氧化銅在80度即分解,故應該為氫氧化鋁和氧化銅的混合物;在該過程中加入的NaOH過量后會使生成的Al(OH)3溶解,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Al(OH)3+OH-=AlO2-+2H2O。在該未完成的方程式中,產生的氣體只能是氧氣,故配平后的方程式為4CuO+2Al2O3=4CuAlO2+O2仁4)根據銅守恒可知n(CuAlO2)=5.0 x103x63.5%63.5=50mol;因為n(Al

37、)=n(Cu)=n(CuAlOJ=50mol,故需要溶液的體積為25L。(5)從硫酸銅溶液中得到晶體的過程為,蒸發濃縮、冷卻結晶、過濾、洗滌、干燥33.(17分)化學實驗有助于理解化學知識,形成化學觀念,提高探究與創新能力,提升科學素養。(1)在實驗室中用濃鹽酸與MnO2共熱制取Cl2并進行相關實驗。列收集Cl2的正確裝置時。DCB.將Cl2通入水中,所得溶液中具有氧化性的含氯粒子是。設計實驗比較Cl2和Br2的氧化性,操作與現象是:取少量新制氯水和CC14于試管中,。(2)能量之間可以相互轉化:點解食鹽水制備Cl2是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而原電池可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設計兩種類型的原電池,探究

38、其能量轉化效率。限選材料:ZnSO4(aq),FeSO4(aq),CuSO4(aq);銅片,鋅片和導線。完成原電池的裝置示意圖(見圖15),并作相應標注。要求:在同一燒杯中,電極與溶液含相同的金屬元素。銅片為電極之一,CuSO4(aq)為電解質溶液,只在一個燒組裝原電池乙,工作一段時間后,可觀察到負極一。甲乙兩種原電池中可更有效地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是,其原因是0(3)根據犧牲陽極的陰極保護法原理,為減緩電解質溶液的腐蝕,在(2)的材料中應選作陽極。【答案】中鐵片杯中命題透析】思路點撥】(1)CCl2、HClO、ClO-用膠頭滴管向試管中滴加溴化鈉溶液、震蕩使其充分反應,發現溶液出現分層現象,

39、下層溶液變為橙紅色。(2);電極逐漸溶解;裝置甲,可以避免鐵和銅離子的接觸,從而避免能量損失,提高電池效率,提供穩定電流;(3)Zn。【解析】本題考查化學實驗基本操作、非金屬性的比較、電化學原理(原電池和電解池)等知識(1)氯氣的密度比空氣大,應采用向上排空氣法,氯氣有毒,必須有尾氣處理裝置,故只有C合適;氯氣溶于水后有一部分生成了具有強氧化性的HC1O,故溶液中具有氧化性的含氯粒子有Cl2、HC1O、ClO-三種;比較Cl2和Br2的氧化性可以通過兩種單質之間的置換反應來實現o(2)根據電子的流向可知,左邊的燒杯中的電極為負極,右邊燒杯中電極為正極,在原電池中活潑金屬做負極,故左邊燒杯中盛有

40、ZnS04溶液,插入鋅片,右邊燒杯中盛有CuSO4溶液,插入銅片;由所給的電極材料可知,當銅片做電極時,銅片一定是正極,則負極是活潑的金屬(失電子發生氧化反應),反應的現象是電極逐漸的溶解;以Fe和Cu做電極為例,如果不用鹽橋則除了電化學反應外還發生Fe和銅的置換反應,反應放熱,會使化學能以熱能的形式轉化掉,使其不能完全轉化為電能,而鹽橋的使用,可以避免鐵和銅離子的接觸,從而避免能量損失,提高電池效率,提供穩定電流;(3)根據犧牲陽極的陰極保護法,可知被保護的金屬作陰極,即Zn作為陽極。物理試題13.某航母跑道長200m.飛機在航母上滑行的最大加速度為6m/s2,起飛需要的最低速度為50m/s

41、.那么,飛機在滑行前,需要借助彈射系統獲得的最小初速度為(B)A.5m/sB.10m/sC.15m/sD.20m/s如圖3,甲、乙兩顆衛星以相同的軌道半徑分別繞質2M的行星做勻速圓周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的向心加速度比乙的小甲的運行周期比乙的小甲的角速度比乙的大甲的線速度比乙的大噴墨打印機的簡化模型如圖4所示,重力可忽略墨汁微滴,經帶電室帶負電后,以速度v垂直勻電場飛入極板間,最終打在紙上,則微滴在極板電場中(C)向負極板偏轉電勢能逐漸增大運動軌跡是拋物線運動軌跡與帶電量無關甲信號輸人圖4量為M和16.如圖5,理想變壓器原、副線圈匝數比n1:n2=2:1,Q,AB端電壓二-sin100

42、n(V).下列說法正確的是(D)電流頻率為100HZ的讀數為24V的讀數為0.5A和図均為理想電表,燈光電陰R=6D.變壓器輸入功率為6W二、雙項選擇題:本大題共9小題,每小題6分,共5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兩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6分,只選1個且正確的得3分,有選錯或者不答的得0分。17.軸核裂變是核電站核能的重要來源,其一種裂變反應是下列說法正確的有(AC)A.上述裂變反應中伴隨著中子放出B.鈾塊體積對鏈式反應的發生影響C.鈾核的鏈式反應可人工控制D.鈾核的半衰期會受到環境溫度的影響18.圖6為某同學設計的噴水裝置,內部裝有2L水,上部密封1atm的空氣0.5L,保持

43、閥門關閉,再充入1atm的空氣0.1L,設在所有過程中空氣可看作理想氣體,且溫度不變,下列說法正確的有(AC)充氣后,密封氣體壓強增加充氣后,密封氣體的分子平均動能增加打開閥門后,密封氣體對外界做正功打開閥門后,不再充氣也能把水噴光19.如圖7,游樂場中,從高處A到水面B處有兩條長度相同的光滑軌道。甲、乙兩小孩沿不同軌道同時從A處自由滑向B處,下列說法正確的有(BD)甲的切向加速度始終比乙的大甲、乙在同一高度的速度大小相等甲、乙在同一時刻總能到達同一高度甲比乙先到達B處20.如圖8,物體P靜止于固定的鞋面上,P的上表面水平。現把物體Q輕輕地疊放在P上,則(BD)P向下滑動P靜止不動P所受的合外

44、力增大P與斜面間的靜摩擦力增大21.如圖9,兩個初速度大小相同的同種離子a和b,從O點沿垂直磁場方向進人勻強磁場,最后打到屏P上。不計重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有(AD)a、b均帶正電a在磁場中飛行的時間比b的短a在磁場中飛行的路程比b的短a在P上的落點與0點的距離比b的近工作頻率為50H紙帶上計數點的間距如圖16(b)所示,七中每相鄰兩點之間還有4個記錄點未畫出。部分實驗步驟如下:(18分)(1)研究小車勻速直線運動的實驗裝置如圖16(a)所示其中斜面傾角0可調,打點計時器的測量完畢,關閉電源,取出紙帶接通電源,待打點計時器工作穩定后放開小車將小車依靠在打點計時器附近,小車尾部與紙帶相連把打點計時器固定在平板上,讓紙穿過限位孔上述實驗步驟的正確順序是:(用字母填寫)圖16(b)中標出的相鄰兩計數點的時間間隔T=s計數點5對應的瞬時速度大小計算式為V5=。為了充分利用記錄數據,減小誤差,小車加速度大小的計算式應為a=(2)圖17(a)是測量電阻RX的原理圖。學生電源輸XL豐n1torr&:lgKM出電壓可調,電流表量程選0.6A(內阻不計),標有長度刻度的均勻電阻絲ab的總長為30.0cm根據原理圖鏈接圖17(b)的實物圖斷開S2,合上S;調節電源輸出電壓為3.0V時,單位長度電阻絲為電壓u=V/cm.記錄此時電流表A1的示數。保持S閉合,合上S2;滑動c點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