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琵琶“彈”的聲學特性_第1頁
淺析琵琶“彈”的聲學特性_第2頁
淺析琵琶“彈”的聲學特性_第3頁
淺析琵琶“彈”的聲學特性_第4頁
淺析琵琶“彈”的聲學特性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淺析琵琶“彈的聲學特性淺析琵琶彈的聲學特性摘要:本文采用實驗分析的方法對琵琶演奏時的彈進展分析,提取了26個音的時長、能量、頻譜的聲學參數,結果顯示:1)倍高音、高音、中音、低音、倍低音的時長依次增加;2)整體能量衰減速度減慢,并提出周期型、弧線形、直線型三種能量的衰減形式;3)對頻譜進展研究,并分析出琵琶的諧波振動周期性形式。本文首次將實驗語音學研究方法引入琵琶的研究中,為琵琶演奏和教學提供理論根據。關鍵字:琵琶;樂器聲學;能量;時長;頻譜Abstrat:Thepaperainlyusetheexperientalethdanalysisthelutesplukingperfrane(nef

2、fingering).Extrating26tnesduratin,energy,spetrufaustiparaeters:1)Tiefdubletreble,treble,alt,bass,dublebassinreasednsequently;2)Energydereasesslsdnandextratingthreekindsfdeayde:yletype,ar-shaped,lineartype;3)Reahingspetruandangliizingharnivibratindeflute.Itisthefirsttietusephysilgialphnetisresearheth

3、dsinlutesresearh-ing.Prvidethetheretialbasisfrlutesplayingandteahing.Keyrds:lute;instruentalausti;energy;duratin;spetru一、引言聲學是音樂聲學的根基,也是中國古代科學中最為興隆的學科之一。宋代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中首先使用聲學一詞,而有關音樂聲學的理論那么散見于經、史、子、集之中,歷代史書中的律歷制或音樂制,其中關于律學、樂器制造、音樂演奏和演唱技巧等的記述也多涉及音樂聲學范疇。1戴念祖(中國物理史的專家),在他的?中國聲學史?(1994)中系統地表達了音樂對于聲學開展的重

4、要性。中國古代音樂聲學的研究中注重樂律的理論研究。早在春秋戰國時代,中國已出現了成熟的樂律計算理論和樂器調音工具,可視為中國早期音樂聲學的誕生。十九世紀下半葉,隨著西方聲學理論著作的傳入,中國的音樂聲學開始融入具有現代科學意義的研究成分。在1893年出版的?聲學揭要?一書中,除介紹了聲學根本原理外還論及樂音和樂器發聲原理等內容。當代也有一些論著,對音樂聲學產生了影響,系統地介紹了現代音樂聲學的開展歷程。龔鎮雄的?音樂聲學音響、樂器、計算機音樂、l、音樂廳聲學原理及應用?(1995)是一本全新構造的音樂聲學專著。另外,韓寶強的專著?音的歷程現代音樂聲學導論?(2022),唐林等著?音樂物理學導論

5、?(1991)、朱起東著?音樂聲學基捶(1988)、胡澤著?音樂聲學?(2022)等都是針對音樂聲學研究做出了相關的研究。2樂器聲學是音樂聲學的一種,本文對樂器中的琵琶進展分析,以琵琶中的簡單指法彈作為研究對象,提取時長、能量等聲學參數,進展分析總結,通過對頻譜的分析,研究琵琶演奏時的振動方式。琵琶聲學分析的研究為音樂學研究提供客觀數據,同時為樂器演奏和教學提供了理論根據。二、琵琶的簡介及發音特色1.琵琶的簡介琵琶已經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最早被稱為琵琶的樂器大約在中國秦朝時期出現的。琵琶這個名稱來自所謂推手為枇,引手為杷所以名為枇杷(琵琶)。琵琶被稱為民樂之王,其音域廣闊、表現力豐富。圖1琵琶的

6、構造圖琵琶音箱呈半梨形,四弦,頸與面板上設有用以確定音位的相和品。經歷了幾代演奏者的改進,至今形制已經趨于統一,成為六相二十四品的四弦琵琶。32.琵琶的發音特色琵琶發聲非常特殊,它的泛音不但音量大,而且音質清脆亮堂。同時,琵琶發出的基音中又伴有豐富的泛音,這種泛音能使琴聲在傳播中衰減,具有較強的穿透力。琵琶之所以發音響亮,是因為琵琶的面板和反面之間有一個共鳴箱的存在,并在復手下方有一出音孔。當用手撥動琴弦時,琵琶的音響發生有以下的規律:弦的振動復手的振動面板的振動,從出音孔中最終把音發出來。4用手指撥弦時,弦的振動假設可以最大限度地使復手和面板與共鳴箱產生共振,其發出的音無疑是飽滿、渾厚的。可

7、以這樣認為,由弦帶動復手和面板的振動是由演奏者的手指撥動琴弦決定的。手指不觸弦,復手、面板自然不會振動,當然也就不會發出音響,手指觸弦的角度、方向,決定著復手、面板振幅的大小及弦的振動聲波的改變,因此產生音色上的變化。以下圖為琵琶的琴體聲譜圖5圖2琴體的聲譜圖三、彈的聲學分析彈是琵琶中較為重要的指法,用右手食指指甲端(一般用與拇指相鄰側的指甲端)觸弦,將弦向左彈出發音。本文研究所使用的為六相二十四品的琵琶,音色反響靈敏。琵琶的音域廣,近四個八度,從四弦到一弦,從相到品,音從倍低音到低音、中音、高音、倍高音依次增高。高音區域堅實清脆。最高音區緊張,鋒利;中音區柔和,亮堂;低音區消沉,有彈性。本文

8、采用Praat語音分析軟件對時長、能量以及頻譜進展三方面分析。錄音內容包括倍高音(小字三組)3個、高音(小字二組)7個、中音(小字一組)7個、低音(小字組)7個、倍低音(大字組)2個,共26個音。1.時長分析人耳可聽聲音頻率范圍:20Hz20000Hz,即空氣每秒振動的次數在20次到20000次人耳能聽到。本文以此作為能量統一的標準,對時間進展歸一化處理,將琵琶彈指法的26個音分別進展了時長計算,并進展曲線擬合,如以下圖所示:圖3彈的各音的時長其中橫坐標從倍低音到倍高音各個類型的音,縱坐標為各類型音的時長。由上圖可以看出高音的發音時鋒利,弦緊張,因此振動頻率快,時長短。而低音發音時消沉、渾厚,

9、振動頻率較慢,因此時長較長。從倍高音到高音、中音、低音再到倍低音,時長逐漸增長。2.能量分析對琵琶彈指法的26個音提取能量參數,對琵琶進展能量衰減形式以及能量變化形式的分析。從而分析琵琶的振動形式,對今后的研究奠定基矗(1)衰減形式采用ATLAB中的plyfit命令對彈指法的26個音的能量值進展擬合,求出各個音的能量曲線的斜率,從而反映能量的衰減的速度。如圖4所示。圖4能量衰減斜率圖一般來說,高頻的能量衰減較快,低頻能量衰減慢,由上圖中可以看出,琵琶的衰減形式遵循了一般的規律。圖中的斜率按照從高到低的順序排列,斜率值依次減低,曲線呈下降形式。倍高音re的斜率最高,能量的衰減速度最快;倍低音s的

10、衰減速度較慢;其他音的斜率衰減速度介于re和s之間。(2)能量變化形式文章對26個音的能量數據進展統計分析,提出了琵琶的三種能量變化形式,反映了弦樂琵琶的諧波在衰減過程中的變化形態。(a)周期性變化形式(b)弧線型變化形式()直線型變化形式圖5能量變化形式曲線圖5中的(a)、(b)、()分別為中音la(a1),低音re(d)和倍高音d(3)的能量衰減時的變化形式曲線,分別代表了周期性變化形式、弧線型變化形式以及直線型變化形式。琵琶的部分音周期性的能量變化形式反映出在能量衰減的過程中,諧波的變化規律是成周期性質的。直線型以及弧線型的能量變化形式說明諧波變化的非周期性。3.頻譜分析文章采用praa

11、t軟件以及演奏琵琶彈七省音階的方法分析琵琶的聲頻譜。圖6(a)給出了a弦的第三個把位的第一品音(2)的語譜圖。(a)2的語譜圖(b)2在0.03s時的頻譜圖()2在0.95s時的頻譜圖圖6高音d的頻譜分析圖6(b)選擇2開始階段時的頻譜片段,此時第一、二、三等各諧波能量較高,最高位43db,平均在15db左右。圖6()之所以選擇0.95s時的頻譜圖,原因在于,此時的共振峰發生變化,即諧波發生變化,從頻譜圖中可以看出,第一、二諧波能量較高,在20db左右,第三諧波的為-21db左右,之后的各諧波能量相對較弱。3.4小結表1給出了彈指法的26個音的聲學參數,包括時長參數、基頻參數、能量參數等。表1

12、聲學參數表由上表可以看出:1)琵琶的時長與音上下成反比,音越高,琵琶的弦越緊,振動頻率快,時長越短,反之越長;2)能量斜率值隨著音階的依次升高而增加;3)琵琶的基頻與音高成正比,音越高,基頻值越大。四、完畢語本文采用了praat語音分析軟件提取了琵琶彈指法中的26個音的時長參數、能量參數以及頻譜,對琵琶樂器進展了聲學分析。對弦樂器的能量衰減的變化形式給出分析,將能量的變化形式分為周期性變化形式、弧線型變化形式以及直線型的變化形式,能量的變化形式反響了琵琶振動時的諧波變化方式。同時,通過頻譜的研究初步分析了琵琶的諧波振動形式。但本文所做出的研究是初步的,在今后的研究當中,琵琶的頻譜分析以及能量的變化形式還需要深化研究,為分析琵琶等弦樂器的振動形式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矗另外,樂器聲學的研究也為樂器設計與制造提供理論和標準,為音樂學研究提供客觀數據以及樂器演奏和教學提供理論根據。參考文獻:1韓寶強.我國近代音樂聲學研究概覽J.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2,第一期,p70-72.2莊元.當代中國音樂聲學研究述要J.中國音樂學,2022,第二期,p114-116.3莊永平.琵琶手冊.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4劉石.琵琶的噪音分析J,?藝范?音樂版(季刊)1996.1,p56-58.5陳通,鄭敏華,蔡秀蘭.琵琶的聲學特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