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yngyng)第一章 管理系統與信息技術應用(yngyng)(一)信息時代的企業(qy)與管理1.識記:(1)電子商務:在英特網等相關技術的支持下,產品、服務及信息的買賣交易和支付過程可以通過電子化和數字化方式實現的商務運營方式。(2)摩爾定律:單塊微處理器芯片上所集成的晶體管數目大約每兩年增加一倍。(3)移動商務:指利用智能手機、PDA、掌上電腦等無線終端設備,借助移動通信平臺開展的電子商務業務。2.領會:(1)信息時代的特點: 信息時代是一個知識成為生產力的時代,信息取代資本成為社會財富創造和經濟發展的關鍵要素,信息產業成為促進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的
2、價值迅速提升,信息活動遍布全社會。在這個時代,信息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行為方式和價值觀念;個人、企業及各種社會經濟組織對信息的依賴程度也逐步提升。(2)信息技術對企業的作用:提高企業的生產率 減少浪費,降低成本 改善和提高決策質量 改善客戶關系 開發新的戰略性應用 構建更為有效的商業模式。(3)信息對企業的價值(4)企業中的信息類型:按穩定性分類(靜態信息、動態信息)、按決策層次分類(戰略信息、戰術信息、業務信息)、按其他方式分類:依附載體(文獻信息、口傳信息、電子信息、生物信息)從加工程度看(原始信息和二次信息)與組織比那家相聯系:(內部信息、外部信息)(5)COBIT的含義:專門
3、從事信息技術管理的國際性組織ISACA設計了一個信息技術管理的理論框架。(6)電子商務的功能和類型:B2B、B2C、C2C、C2B、G2C(政府對企業)、SNS-EC(社交電子商務)。功能:推動企業的業務流程全面實現電子化和數字化、推動各個行業的經營運作流程轉向電子化和數字化、使電子化及數字化應用延伸到經濟活動中的所有主體。(7)企業(qy)的組織變革:(二)計算機系統在管理(gunl)中的作用1.識記(sh j):(1)數據:是對事物狀態和特征的表述符號,是信息的載體。(2)信息:是對事物的狀態、特征、運動及變化的描述, 是對數據的解釋,是數據含義的體現(3)管理信息:對人們所從事的社會經濟
4、活動有用的、可影響和控制生產、服務或經營活動的信息。(4)信息生命周期:經歷從最初的捕獲、組織、處理、使用、最終消亡這樣的周期。(5)基于計算機的信息系統(CBIS): 可用來對信息管理的各個環節提供支持,包括數據采集、數據存儲、數據加工、數據傳輸數據提供等。(6)知識(7)數據處理:從數據到信息的轉換過程。2.領會:(1)管理信息的性質:正確性、完整性、及時性、可靠性、相關性、層次性、簡單性、經濟性、安全性、可處理性、可訪問性、可檢驗性。管理信息的特點:數據來源的廣泛性 信息資源的共享性 信息形式的多樣性 信息發生,處理,使用在時空上的不一致性信息價值的不確定性信息生命周期的主觀性。(2)管
5、理信息的可用性:管理信息至少應當包括及時性、準確性、適用性、經濟性四個方面。(3)計算機作為信息處理工具的優越性:支持數據的自動化采集、高速度,高質量地完成海量數據的存儲,查詢和運算,并迅速輸出結果、使半自動化的業務流程和手工處理的任務自動化、借助通信技術的支持,以較低的成本實現海量數據安全,快速傳遞,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以多種方式和途徑生動表現信息內容,超過人們的想象力。(4)傳統(chuntng)行業的信息化3.簡單應用(yngyng):用實例說明某計算機應用系統的作用(三)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yngyng)的發展1.識記:(1)電子數據處理階段(EDP):人們用計算機數據文件保存數據
6、,用專門的應用程序實現數據的運算,幫助企業完成庫存控制、物資采購等管理工作。(2)管理信息系統階段(MIS):幫助企業及時采集和迅速處理來自基層的、零散的業務數據;生成中高層管理人員所需要的管理報表,并自動打印出來,便于他們隨時了解組織的業務動態。(3)決策支持系統階段(DSS):以數據庫、決策模型庫和方法庫為基礎,將計算機的運算能力和決策者的分析能力有機的結合,利用人機對話方式,提供決策者所需要的信息和運算結果。(4)網絡化應用階段:(5)電子商務(6)全球定位系統:利用GPS定位衛星,在全球范圍內實時進行 HYPERLINK /view/24492.htm t _blank 定位、 HYP
7、ERLINK /view/425408.htm t _blank 導航的系統,稱為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簡稱 HYPERLINK /view/7773.htm t _blank GPS(7)定位服務(LBS): 又稱基于位置的服務, 通過電信移動運營商的無線電通訊網絡或外部定位方式,獲取移動終端用戶的位置信息,在GIS平臺的支持下,為用戶提供相應服務的一種增值業務(8)移動商務:借助無線通信設備開展的電子商務活動(9)物聯網:是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泛在網絡,聯網的對象從專門的計算機設備擴展到了所有常規物品。2.領會:(1)計算機系統應用的發展線索:(2)目前的前沿性應用:新型處理器和智能終端、第三代移
8、動通信網、分布式計算、全球定位系統、定位服務、云計算(3)代表性應用領域:手機銀行服務、手機購物、掌上商城(四)計算機系統應用普及對用戶的要求P49-P501.識記:(1)計算機系統應用普及(2)計算機系統用戶的含義2.領會:(1)信息系統安全使用的必要性:可避免用戶的損失、是系統功能正常發揮的基礎。(2)信息資源管理的意義(yy)(3)用戶在信息系統改善(gishn)中的作用:1信息系統要融入到企業運營(ynyng)管理之中需要經歷一定的過程,這是一個與用戶逐步貼合、逐步改進的過程2用戶支持是參與項目成功的基礎,甚至是由用戶主導和發起的3系統開發的過程都需要在用戶的參與下完成4高質量的信息系
9、統都是信息技術專家和用戶相互學習、溝通和配合的結果。3.簡單應用:說明什么是信息時代的合格用戶:了解信息系統的作用,掌握正確的操作技能,能夠使用信息系統完成所需的服務,減少人為損失、積極保護信息系統的使用環境,防止各種危害行為、能夠識別系統的輸出和結果,正確的接受和使用信息。 第二章 應用信息系統(一)信息系統的概念1.識記:(1)系統:系統是由彼此關聯與環境相關聯的元素組成的集合。(2)信息系統:指以信息處理服務為主要活動的、人機交互型計算機應用系統,也稱為基于計算機的信息系統。(3)信息系統的多樣性:超市的首付款系統、庫存管理系統、客戶管理系統、銀行績效分析系統、醫院的掛號系統、產品數據管
10、理系統、人員培訓管理系統、B2B電子商務網站系統2.領會:(1)系統的特性:整體性:1系統是多元的,每個系統至少由兩個以上的元素組成。 2相關性:組成系統的各個元素不是簡單加和的,而是穩定及有序的。3目的性:系統的存在是有理由的,它表現為系統在與外部環境的聯系中具有獨特的性質和功能。4環境適應性:系統是有邊界的,存續運行于環境之中。、系統無處不在。(2)信息系統的目標:支持或反映管理活動的內容。(3)信息系統的功能(gngnng):信息的采集(cij)、存儲(cn ch)、處理、輸出、控制功能。(4)信息系統的分類:一般根據組織關系進行縱向和橫向分類。1不同層次的信息系統(橫向):運行操作層-
11、業務處理系統TPS、管理控制層-管理信息系統MIS、戰略規劃層-決策支持系統DSS,2不同部門的信息系統(縱向):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生產制造、市場營銷。縱向:分為不同職能部門的信息系統;橫向:戰略層系統、管理層系統、操作層系統(分別稱為業務處理系統TPS、管理信息系統MIS、決策支持系統DSS)(5)不同類型應用系統的主要功能P56操作層系統主要負責基層數據采集、日常業務處理和管理監測等,支持個人或團體用戶的常規業務操作。管理層系統負責支持企業中層崗位的管理人員,幫助他們完成日常的計劃、管理監控等活動。戰略層系統主要供企業的高層管理者使用,用來處理綜合性的、比較復雜的決策問題。3.簡單應用:
12、比較不同類型應用系統,說明主要差別和應用領域P55信息系統基本功能超市的收付款系統條碼掃描、前臺收銀、錢箱管理、小票打印、業務數據匯總、報表制作等庫存管理系統對貨品入庫、出庫、庫存進行全面管理,包括統計盤點、分類報表制作、圖形分析等客戶管理系統客戶關系定義、檔案管理、潛在客戶分析、客戶服務跟進、銷售機會預測及管理、銷售提醒等銀行績效分析系統基于數據倉庫,用多維度全面績效分析模型,從機構、部門、客戶經理、產品、渠道等不同維度分析和評價銀行的管理績效醫院的掛號系統為醫院的網絡和電話預約掛號提供支持產品數據管理系統PDM制造企業中對所有與具體產品相關的信息,以及相關的過程進行集成化管理人員培訓管理系
13、統支持企業在線方式的培訓,包括培訓計劃制訂、用戶管理、在線課程學習、考核管理、培訓跟蹤與信息收集等B2B電子商務網站系統支持企業才能夠使電子商務的基本功能(二)信息系統與組織的關系 1.識記:(1)部門級信息系統(2)企業級信息系統:系統整合了整個組織信息的自動化采集和傳遞。(3)組織(zzh)間信息系統:實現了不同企業之間信息流的管理(gunl)和集成,使不同組織間的產品和服務數據能夠自動交換。(4)虛擬化:即信息化和網絡化在某種程度上消除(xioch)了地理分隔的障礙,改變了原有的時間、空間和距離概念2.領會:(1)企業的網絡化:企業不再受傳統組織資產、部門實體或辦公場所的約束,而已網絡為
14、基礎,形成了以分工合作關系為紐帶,依市場原則組合的虛擬化運作機構。(2)組織創新與管理創新(3)虛擬化的特點:企業沒有總部辦公室或多層組織結構成員分別隸屬于不同的廠商,顧客,甚至同行對手主要以整合資源及能力、共享技術、分攤費用、滿足市場機會為目的3.簡單應用:識別不同組織中常用的應用信息系統(三)業務處理系統(TPS)1.識記:(1)業務處理系統的概念:服務于企業的操作和執行層面,主要處理企業的日常事務,實現基本業務處理環節的自動化和規范化。2)聯機事務處理(OLTP):是一種對系統可用性要求很高的TPS。2.領會:(1)業務處理系統應用:商業銀行的柜臺儲蓄業務、中間業務處理系統,郵局的快件處
15、理系統、同城速遞系統,醫院的掛號系統,交通管理機構的違法處理系統,超市的收付款系統,鐵路的售票系統,學校的課程注冊系統等P58(2)業務處理系統的構成:輸入層面、業務處理層面、數據存儲層(3)業務處理系統的發展:1、覆蓋全業務 2、聯機事務處理3.簡單應用:說明業務處理系統的功能:(主要功能)支持基層,或前端業務機構的具體管理事務。P58業務處理系統的作用:1、可根據所處理事務的要求和特點,提供高度自動化的處理流程;2、高效率的完成結構化數據的捕獲、生產、存儲和傳遞過程; 3、有效的數據編輯能力,可保證業務數據的正確性、完整性和時效性; 4、可迅速有效的處理大量業務數據的輸入輸出,支持大量用戶
16、同時操作(cozu)操作和查詢 5、具備系統可靠性和安全防護能力,保證業務處理(chl)流程和相關數據的安全性4、聯機事務處理系統(xtng)(OLTP)的主要特點:OLTP是實時性系統 大量客戶可遠程接入系統,提交服務申請,系統能夠正確處理多客戶申請的并發操作 系統會快速捕獲數據并立即做出響應,完成該項事務的處理 系統及時保存和更新數據文件后,立即向客戶返回信息 OLTP能夠保證系統業務處理和響應的時間符合用戶需要,并保證操作流程的順暢。(四)管理信息系統1.識記:(1)管理信息系統的概念:是一個以人為主導,利用計算機硬件,軟件、網絡通信設備以及其他辦公設備,進行信息收集、傳輸、加工、存儲、
17、更新和維護,以企業戰略競優、提高效率為目的,支持企業高層決策、中層控制、基層運作的集成化的人機系統。2)職能部門系統:財務管理信息系統 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 生產管理信息系統 市場營銷信息系統(4P:產品、促銷、渠道、價格)2.領會:(1)管理信息系統的應用:MIS向企業管理部門提供規范化報表,幫助管理者及時了解業務狀態MIS可以與運作層的業務處理系統相銜接P62(2)管理信息系統的構成:業務處理系統 業務數據的數據庫 外部數據 財務、人資、生產、市場營銷信息系統 周期性報表、例外報表、需求報告、推式報告(3)管理信息系統的發展:1、企業內部應用和管理的集成,出現了跨越多個職能部門的企業級應用
18、系統 2、外部集成:逐漸向與客戶、供應商、業務伙伴、員工(yungng)和其他利益相關者協作的集成應用體系發展3.簡單應用:說明管理信息(xnx)系統的功能:(核心功能)高質量生成職能部門所需的信息報表。P63(五)決策支持系統1.識記(sh j):(1)決策支持系統:即用來描述為組織中高層管理者服務的,以數據分析為特點的、有高度靈活性的信息系統。(1971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安東尼.戈里和斯科特.莫頓提出)(2)商業智能:隨著萬維網、企業內部網、數據倉庫和數據挖掘等技術的發展,DSS(決策支持系統)的資源基礎和應用方式更加多元化,出現了智能化查詢和服務支持系統,這種普及化的應用被稱為商業智能
19、(3)聯機分析處理:OLAP,以實時方式提供查詢需求,并執行在線任務,系統快速響應并返回查詢結果 P662.領會:(1)決策支持系統的作用:能為決策者提供決策所需要的數據,信息和背景材料,有效的幫助管理者發現問題,選擇決策目標,構建分析模型,提供備選方案,并能夠對各種方案進行比較、評價和優選,為決策者的正確決策提供幫助。(2)決策支持系統的構成:DSS是以數據管理,模型管理和知識管理三部分為基礎,加上人機回話界面構成的,數據管理功能可從企業數據庫和數據倉庫中提取和復制資源到DSS,數據管理功能可保存和管理DSS運算方法和模型,對模型的選擇和使用等需要有專門的知識管理能力,會話界面是用戶與DSS
20、之間溝通的接口。(3)決策支持系統的發展:商業智能、主管信息系統、專家系統、群決策支持系統。3.簡單應用:說明決策支持系統的功能P66.例如:銷售經理受到了MIS生成的常規銷售報表,他可以利用DSS進一步分析這些數據。他可以對不同產品線、不同地區或人員的銷售情況進行具體觀察,與往年數據進行對比,觀察某項銷售促進活動的效果,看相關的促銷費用和銷售人員津貼等對銷售的增長有沒有作用,更為深入的了解銷售活動的實施效果,以便決定如何改進以后的銷售策略。(六)流程(lichng)整合型系統1.識記(sh j):(1)流程(lichng)整合型系統:能整合不同職能部門和組織內部機構的信息,并協調企業與供應商
21、合作伙伴的關系系統。(2)企業資源規劃系統(ERP):整合組織內部流程的系統。(3)供應鏈管理系統(SCM):是一種組織間信息系統,可跨越組織邊界傳遞信息(4)客戶關系管理系統(CRM):以外部資源客戶為中心而建立,旨在提高企業對客戶的關注程度,改善企業與客戶之間的關系2.領會:(1)ERP的作用:可以從企業整體層面管理內部資源,包括人,財,物和產、供、銷等各個方面,解決各部門系統分割狀態下導致的狀態低下問題。主要功能:使業務信息在銷售、生產、財務、人力資源等多個部門間無縫流動,實現企業內部信息的高度共享和及時傳遞,有效控制企業中各個業務環節的銜接過程,消減低效流程,增強管理的有序性和透明化。
22、(2)ERP的結構P71(3)SCM的作用和特點:主要作用是幫助企業管理和供應商的關系,使規劃、貨源組織、生產過程、產品流通和服務最優化。信息系統對供應鏈的支持表現如下:1可以決定生產,存儲和運送的具體產品和精確時間,2快速傳遞訂單,跟蹤訂單狀態,3監視庫存水平,核對庫存狀態,減少庫存和運輸成本,4對產品的形成過程,物流流向、運輸過程進行跟蹤,5根據顧客的需求安排生產,快速追蹤產品設計變化,6減少工作中人為的錯誤,提高SCM整體的運行效率。(4)CRM的作用(zuyng)和特點P73:CRM與企業中市場營銷、銷售、服務與技術支持等面向客戶的部門聯系最為密切,使原本由多個部門各自負責的諸多客戶服
23、務流程實現了集成化和自動化。CRM是整合型系統,采用(ciyng)基于Web的軟件工具和集成數據庫,可搜集、追蹤和分析每一個客戶的信息,知道客戶需要什么,并能夠利用多種通信渠道,以協調一致的調度和風格與客戶交流。為客戶提供更加快速和周到的服務,改善企業與客戶的關系,實現企業利潤的優化。四、本章重點(zhngdin)、難點1.重點:業務處理系統、管理信息系統、決策支持系統的概念。2.難點:(1)部門級信息系統、組織級信息系統和組織間信息系統的異同(2)ERP的概念和主要功能。第三章 管理系統的信息化平臺計算機之父:馮.諾依曼 1946年 ENIAC(一)信息處理的基礎平臺1.識記:(1)信息處理
24、:人類社會利用各種方法、工具進行信息收集、傳輸、加工和利用的過程(2)資源:信息、物質、能源一起構成人類賴以生存與發展的三大資源(3)硬資源:計算機系統平臺、通信及網絡平臺、數據庫平臺等資源(4)軟資源:與信息處理相關的理論、方法、標準、規則、制度、正常等。(5)信息處理基礎平臺:為進行信息處理提供技術支持的各種資源的總和。2.領會:(1)信息處理基礎平臺的構成:包括計算機系統平臺、通信及網絡平臺、數據庫平臺等硬資源以及相關的理論、方法、標準、規則、制度、政策等軟資源。(2)信息處理基礎平臺的發展趨勢;計算機發展平臺、通信網絡平臺、C/S與B/S模式、數據庫系統、集中式平臺與分布式平臺。(二)
25、計算機系統平臺1.識記:(1)計算機的體系結構:輸入設備、存儲器、運算器、控制器、輸出設備五大基本組成部件(2)計算機系統:分為(fn wi)硬件和軟件。硬件是組成計算系統的各物理部件的總稱(主要包括中央處理器、存儲器和外部設備);軟件是一系列按照特定順序組織的計算機數據和指令的集合(jh)(可分為計算機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3)媒體:存儲(cn ch)信息的實體或載體。(4)多媒體技術的特點:多樣性、集成性、交互性、實時性。(5)計算機發展的過程:第一代(電子管)第二代(晶體管)第三代(中小規模集成電路)第四代(大規模集成電路)第五代(高性能微處理器)。(6)計算機發展的方向:巨型機、大型機
26、、中型機、小型機、微型機。2.領會:(1)馮 諾依曼計算機的功能:1把需要的程序和數據輸送至計算機中、2必須具有長期記憶程序、數據、中間結果及最終運算結果的能力、3能夠完成各種算術、邏輯運算和數據傳輸等數據加工處理的能力、4能夠根據需要控制程序走向,并能根據指令控制機器的各部件協調操作、5能夠按照要求將處理結果輸出給客戶。(2)程序存儲體系結構的改進:增加浮點數、字符串等新的時間類型;采用了虛擬存儲器;支持多機處理;采用自定義數據表示等。(3)計算機的軟硬件系統:硬件是組成計算系統的各物理部件的總稱,主要包括各種電子器件和幾點裝置。硬件系統是計算機系統快速、可靠、自動工作的物質基礎,是計算機系
27、統的執行部分。如見是一系列按照特定順序組織的計算機數據和指令的集合,是用戶與硬件之間的接口,用戶通過軟件與計算機進行交流(4)數據壓縮與編碼技術:多媒體技術的關鍵技術之一。在處理音頻及視頻信號時,經過壓縮再進行數字化編碼,從而大大縮小其容量的技術。(靜態JPEG和動態MPEG)(5)數字圖像技術:P83對圖像進行采集和數字化,按照一定的要求對數字圖像進行處理,并將處理后的數字圖像通過顯示、打印等方式表現出來。(輸入、處理、輸出)(6)數字音頻技術:P83聲音采集及回放技術 聲音識別技術 聲音合成技術計算機硬件“聲卡”將模擬的聲音信號進行數字化,并可轉換成模擬音頻信號進行回放。計算機軟件進行數字
28、聲音的處理、識別(shbi)和合成功能。(7)數字(shz)視屏技術P83:視頻(shpn)采集及回放 視頻編輯 三維動畫視頻制作(AVI和 MPG文件格式兩種,MPG文件的存儲量最大越為AVI文件的1/51/10.聲頻帶寬20KHz,視頻帶寬6MHz)(8)多媒體通信技術P84(9)多媒體數據庫技術P84:MDBMS多媒體數據庫管理系統(10)虛擬現實技術P84:VR,又稱人工現實或靈境技術。本質是人與計算機之間或人與人借助計算機進行交流的一種方式(11)信息處理基礎平臺與計算機應用系統的關系:P82(三)通信系統平臺1.識記:(1)數據通信:是依照一定的通信協議,利用數據傳輸技術在兩個終端
29、之間傳遞數據信息的一種通信方式和通信業務。(2)通信系統的構成:源點、發送器、傳輸系統、接收器、終點。(3)數據通信的方式:單向通信、雙向交替通信(半雙工通信)、雙向同時通信(計算機與計算機之間的并行和串行通信)。(4)模擬信號:指因變量完全隨連續消息的變換而變化的信號。(5)數字信號:指表示信息的因變量是離散的,自變量時間的取值也是離散的信號。(6)編碼方式:數據轉換為信號的過程稱為編碼,編碼方式包括模擬數據的模擬信號編碼、模擬數據的數字信號編碼、數字數據的模擬信號編碼、數字數據的數字信號編碼。(7)傳輸媒體的分類:導向和非導向兩類。(8)藍牙技術:一種低功率短距離的無線連接技術標準的代稱。
30、(9)帶寬:信號可以使用的最高頻率和最低頻率間的差值。(10)信道:在兩點之間用于收發信號的單向或雙向通路。(11)多路復用:讓多個通信的雙方共享數據鏈路的帶寬容量。2.領會:(1)數據通信系統的基本功能:傳輸系統的利用、接口及信號產生、同步、差錯檢測與糾正、尋址與路由、網絡管理、安全保證。(2)并行(bngxng)通信與串行通信的設備及功能特點:P87并行通信傳輸速度快,消耗材料多,造價(zoji)高,不適用于長距離傳輸。一般只在計算機內部元器件之間采用。串行通信節省設備線路開銷,但速度相對并行通信慢,一般應用于長距離數據傳輸。如計算機與鍵盤、鼠標、打印機等外圍設備(wi wi sh bi)
31、間數據傳送,以及更遠距離的通信。(異步串行通信和同步串行通信)(3)光纖具有的主要優勢:容量更大、體積更小、衰減更小、隔絕電磁場、成本低廉。(4)微波與藍牙:P91微波波長在1mm1m之間 ,具有較好的方向性,適用于點對點通信。(地面微波通信和衛星微波通信)。藍牙:最大傳輸距離10m,最高數據傳輸速度1Mbps。工作頻率在2.4GHz(5)異步傳輸與同步傳輸:P93同步技術是指通信系統中實現收發兩端動作統一,保持收發步調一致的過程。異步數據傳輸:以字符為單位獨立進行發送,一次傳輸一個字符,每個字符用5-8比特來表示,在每個字符前面加一個起始碼,以指明字符的開始,每個字符后面增加一個停止碼,以指
32、明字符的結束;無字符發送時,發送方就一直發送停止碼。接收方根據起始碼和停止碼判斷字符的開始和結束,并以字符為單位接受數據。異步傳輸不需要在收發兩端建傳輸時鐘信號,所以實現起來比較簡單,但是傳輸效率較低,只適用于低速系統。同步數據傳輸以數據塊為單位進行發送,每個數據塊內包含多個字符,每個字符可用5-8比特表示,在每個數據塊前加一個起始標志。同步傳輸的效率高,開銷小,但收發雙方需建立同步時鐘。實現和控制較復雜。適用于高速系統。傳輸媒體: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纖(光纜)、無現傳輸介質(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藍牙)3.簡單應用:(1)數字數據的模擬信號編碼類型分析:幅移鍵控、頻移鍵控、相移鍵控幅移鍵控
33、:將數字數據的二進制碼1和0分別用載波信號振幅的保持和中止來表示,數字1保持載波,數字0中止載波。頻移鍵控:由載波信號不同的兩個(lin )頻率分別表示0和1.數字為1時提高載波頻率,數字為0時降低載波頻率相移鍵控:由載波信號不同的相位偏移來表示(biosh)0和1.以數字0變成1時,相位角移動180度實現調制。 (2)三種數據交換技術(jsh)的分析:數據交換種類優點缺點電路交換傳輸延遲小、不會發生用戶沖突建立時間比較長、帶寬容易浪費報文交換(包交換)建立時間短延遲較大、不適合交換式數據通信分組交換適用于交互式通信有時間容量限制(四)計算機網絡平臺1.識記:(1)計算機網絡:是數據通信技術與
34、計算機系統相結合的產物。(2)計算機網絡的特點:信息傳遞、資源共享、增加可靠性、提高系統處理能力。(3)OSI七層參考模型:應用層、表示層、會話層、傳輸層、網絡層、數據鏈路層、物理層。網絡協議:用于規定信息的格式以及如何發送和接收信息的一系列規則三要素:語法:定義協議中所使用數據塊的格式;語義:規定各數據塊格式的作用;定時:規定數據塊的交換順序和定時器的使用。(4)網絡分類方式:網絡種類分布范圍局域網 (主要總線結構和環形結構)10m-1km城域網1km-10km廣域網10km-100km互聯網100km-1000km(5)TCP/IP協議(xiy)的層次:應用層FTP,Telnet,http
35、,SMTP傳輸層TCP,UDP網絡層 (網際協議是這一層中最重要的協議)IP,ARP,RARP網絡連接口Ethernet,Token-ring.FDDI,X.25,ATMIP協議(xiy)是TCP/IP協議簇網絡層的核心,是因特網能夠有效運行的基礎。IP協議最基本的功能是實現IP編址IP層給傳輸(chun sh)的數據包標記出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每個地址包含網絡號和主機號兩部分。根據用途和安全性級別的不同,IP地址還可以分為公共地址和私有地址IP路由:完成在不同網絡間的數據收發選擇路徑連接功能的設備成為IP路由器(6)IPv6:IP協議的新版本,其地址長度為128位,能夠提供1128 -
36、1個地址 (7)物理端口:主機、集線器、交換機、路由器與其他網絡設備相連的接口(如RJ-45端口、Serial端口)與邏輯端口:特指TCP/IP協議中邏輯意義上的端口,與TCP/IP協議簇中應用層協議緊密聯系,是區分不同應用類型的標識號。一個端口對應一個特定的因特網應用或服務,由端口號加以區分。端口號范圍是介于:0-65535的整數(8)局域網:范圍在幾百米到十幾千米內辦公樓群或校園內的計算機相互連接所構成的計算機網絡城域網:所采用的技術與局域網相類似,是指規模上要大一些。城域網既可以覆蓋相距不遠的幾棟辦公樓,也可以覆蓋一個城市,既可以是私人網,也可以是公用網。廣域網:采用交換技術,通過若干相
37、互連接的交換結點,將分布在各地的主機或局域網連接起來。跨越的物理范圍很大,如一個或幾個國家。(9)物聯網:是通過傳感器,視頻識別技術、全球定位系統、紅外感應器、激光掃描器氣體感應器等信息傳感設備,并按照一定協議,將各種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以實現對物品進行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形式。(10)物聯網(lin wn)的用途:P103(11)云計算:是一種基于(jy)因特網的超級計算模式。2.領會(ln hu):(1)網絡協議的三要素:語法、語義、定時。(2)局域網的特點:網絡所覆蓋的物理范圍10m10km網絡所使用的傳輸技術共享通道網絡的拓撲結構總線結構和環形結構
38、(3)IP協議最基本的功能:實現IP編址。(4)IP路由:完成在不同網絡間的數據收發選擇路徑連接功能的設備成為IP路由器(5)TCP和UDP:TCP是面向連接的傳輸協議,UDP是面向非連接。(6)物聯網的必要條件:1具有信息接收和發送器件、2具有一定的存儲功能、3具有中央處理器、4具有操作系統、有可被識別的唯一標號、5遵循物聯網的通信協議。(7)物聯網與互聯網的關系:物聯網是互聯網的拓展和延伸,其技術的基礎和核心仍然是互聯網(8)物聯網的層次架構:感知層、網絡層、應用層。(9)云計算的特點:虛擬化技術、安全性和可靠性、靈活方便的獲取服務、高性價比。(10)云計算的服務模式:基礎設施服務IaaS
39、、平臺服務PaaS、軟件服務SaaS。3.簡單應用:分析廣域網與互聯網的異同(五)數據庫平臺1.識記:(1)數據處理技術的發展:人工管理階段、文件系統階段、數據庫系統階段。(2)數據庫及數據庫系統的概念(ginin):數據庫:以一定組織方式(fngsh)將特定組織各項應用相關的全部數據組織在一起并存儲在外存儲器上所形成(xngchng)的、能為多個用戶共享的、與應用程序彼此獨立的一組相互關聯的數據集合。數據庫系統:指以計算機系統為基礎,以數據庫方式關聯大量共享數據的綜合系統。(3)數據庫系統的特點:數據結構化、高度共享化、冗余度低、程序與數據相互獨立、易于擴充、易于編制應用程序等。(4)數據庫
40、技術的發展:面向對象的方法和技術對數據庫的發展 數據庫技術與多科學技術的有機結合的發展面向應用領域的數據庫新技術數據倉庫(5)數據倉庫的基本概念:面向主題的、集成的、與時間相關且不可修改的數據集合(6)數據集市:為了特定的應用目的或應用范圍,而從數據倉庫中獨立出來的一部分數據(低成本、小規模的數據倉庫)2.領會:(1)數據庫系統的組成與結構:組成:數據庫、硬件支持系統、軟件支持系統、數據庫管理員、用戶。結構:子模式、模式、物理模式。(2)數據庫管理系統的作用和使用方式:P108(3)常用的數據庫管理系統:ACCESS、SQL Server、 Oracle、MySQL、FoxPro和Sybase
41、等(4)數據庫與數據倉庫的聯系和區別:數據庫是面向事務的設計,數據倉庫是面向主題設計的。數據庫一般存儲在線交易數據,數據倉庫存儲的一般是歷史數據。數據庫是為捕獲數據而設計,數據倉庫是為分析數據而設計。數據倉庫的出現,并不是要取代數據庫。目前,大部分數據倉庫還是用關系數據庫管理系統來管理的。可以說,數據庫、數據倉庫相輔相成、各有千秋3.簡單應用:熟悉常見數據庫管理系統的操作界面四、本章重點、難點1.重點(zhngdin):(1)信息處理平臺(pngti)的構成(2)重要通信與網絡(wnglu)技術術語的含義(3)信息技術和數據技術的新發展(4)平臺如何對組織的計算機應用提供支持(5)數據庫管理系
42、統組成與功能2.難點:(1)多媒體計算機的關鍵技術(2)幅移鍵控、頻移鍵控和相移鍵控(3)TCP/IP協議體系(4)數據庫系統的結構(5)數據倉庫第四章 數據庫系統(一)數據庫系統的概述1.識記:(1)數據模型:數據特征的抽象表示。(2)概念模型:(也稱為信息模型。)是從人對現實世界的認識出發,根據建模的需要將具體的事物抽象便于理解和研究的模型。(3)邏輯模型:是用戶通過數據庫管理系統看到的現實世界,它描述了數據庫結構。(4)物理模型:用來描述數據物理存儲結構與存儲方法。(5)關系模型:是一種新的數據模型,建立在集合論和謂詞演算公式的基礎上。(6)關系數據庫:在數據庫中的數據結構如果依照關系模
43、型定義,就是關系數據庫。(7)范式:關系的層次。(8)規范化:關系模式不斷提高的過程(9)概念模型的常用術語:實體、屬性、碼、域、實體型、實體集、聯系。(10)關系模型的基本條件:1表格中每一數據項不可再分,這是最基本項、2每一列數據有相同的類型,即屬性、3每列的順序是任意的、4每一行數據是一個實體諸多屬性值的集合,即元組。5各行順序是任意的2.領會:(1)數據模型的分類:邏輯數據模型、物理數據模型。(2)概念數據模型的要素(E-R模型):實體、屬性、聯系。(3)數據庫安全性的概念:數據庫具有的防止非法用戶闖入,或合法用戶非法使用造成數據泄露、更改或破壞的功能。(4)數據(shj)規范化的過程
44、:建立(jinl)一范式、解決(jiju)的方法 建立二范式、建立三范式。(5)關系模型的結構與術語:關系、屬性、元組、框架、域、候選碼、主碼、主屬性、非碼屬性、外部碼、參照關系、被參照關系 P121(6)關系的完整性:實體完整性 參照完整性 用戶定義的完整性(7)基本關系運算:傳統集合運算(并、交、差三種)和專門的關系運算(選擇、投影、連接)3.簡單應用:(1)E-R模型的表示方法描述概念數據模型的主要工具是E-R模型,也稱E-R圖。利用E-R圖實現概念結構設計的方法稱為E-R方法。P118(2)實體之間的聯系:1:1;1:n;m:n 1一對一聯系2一對多聯系3多對多聯系。P117(3)實體
45、內部的聯系:實體內部也存在著一對一、一對多和多對多的聯系 P118(4)用實例描述關系規劃的過程: 1一對一聯系2一對多聯系3多對多聯系。P117(二)數據庫管理系統的SQL語言1.識記:(1)SQL語言的特點:SQL是高度非過程化的語言,其中沒有基本程序結構語句,每一條命令功能強大、操作簡單。完全不需要告訴系統如何完成任務,只要說明需要系統完成什么任務。由于關系模型中實體之間的聯系也用關系表示,這種數據結構的單一性使得數據操作完全統一,數據查找、插入、刪除和修改等每一種操作都只需要一種操作符(2)SQL數據庫中的術語:表 數據庫 索引 關鍵字 視圖(3)基本SQL語句命令: SELECT 數
46、據查詢 CREATE、DROP、ALTER 數據定義 INSERT、UPDATE、DELETE 數據操縱 GRANT、REVOKE 數據控制2.領會:(1)數據庫定義與管理P133149定義:CREATE DATABASE ON PRIMARY(NAME=數據庫邏輯(lu j)文件名,FILEMANE=數據庫文件(wnjin)么后綴及存取路徑,SIZE=初始(ch sh)容量值,MAXSIZE=最大容量值|UNLIMITED,FILEGROWTH=增加值),LOG ON(NAME=數據庫邏輯文件名,FILENAME=數據庫文件名后綴及存取路徑,SIZE=初始容量值,MAXSIZE=最大容量值|
47、UNLIMITED,FILEGROWTH=增加值),FOR LOAD|FOR ATTACH數據庫的管理:顯示數據庫信息:SP_HELEDB數據庫名 配置數據庫 :SP_DBOPTION數據庫名,選項名,值 重新命名 :SP_RENAMEDB 原名,新名 刪除數據庫:DROP DATABASE 數據庫名(2)數據表定義與管理P136-141(3)索引定義與管理P146(4)視圖定義與管理P148(5)SQL命令格式3.簡單應用:(1)創建用戶數據庫及數據表(2)創建表索引(3)創建視圖4.綜合應用:對用戶數據表進行各種查看、編輯、修改、更新或刪除操作(三)SQL語言的數據查詢功能1.識記:(1)
48、SQL語言的查詢命令(2)SQL Server2000中或是Visual FoxPro中查詢命令的異同2.領會:(1)單表查詢與多表查詢(2)選擇查詢(3)條件查詢(4)排序查詢(5)分組查詢(6)統計查詢(7)模糊查詢(8)限定范圍查詢(9)連接查詢(10)嵌套查詢(11)聯合查詢3.簡單應用:(1)按給定條件和要求對單個表進行簡單查詢(2)按給定條件和要求對多個表進行簡單查詢4.綜合(zngh)應用:(1)按給定條件(tiojin)和要求對單個表進行高級查詢(2)按給定條件和要求對多個表進行高級(goj)查詢四、本章重點、難點1.重點:(1)關系模型的結構(2)關系的完整性(3)數據庫安全
49、性(4)SQL語言的特點(5)SQL命令格式及使用方法2.難點:(1)數據規范化過程(2)SQL語言的查詢第五章 信息系統的建設規劃(一)信息系統規劃概述1.識記:(1)信息系統規劃的意義:保證信息系統開發的有效性、使企業對未來技術與業務的結合過程有所準備。(2)信息系統規劃的類別:從規劃范圍上看:戰略性規劃和執行性規劃、從規劃主體上看:企業級規劃和部門級規劃、從規劃內容上看:針對多個項目的綜合規劃和針對單一項目的開發規劃等。(3)信息系統規劃書:幫助企業制定信息系統規劃的模板工具。(4)信息系統規劃的內容:企業需要哪些信息系統、 如何獲得這些系統、現有管理和管理環境的變化、 系統應急計劃。2
50、.領會:(1)不同信息系統規劃之間的聯系P175信息技術的影響和潛力企業業務戰略業務發展趨勢及其原因1、業務決策; 2、目標和方向業務支持 業務方向信息系統戰略都需要什么1、對各項業務的支持; 2、需求導向可行性 最優可行方案信息技術戰略該如何提供和傳遞1、對各項活動的支持; 2、供給導向(2)系統規劃(guhu)作用:可避免(bmin)投資浪費(lngfi)和資源損失、 可對企業運作提供一致性支持、可避免企業進入投資陷阱、 避免企業后期付出高昂代價。(3)制定信息系統規劃的流程:戰略規劃、需求分析、資源分配、項目規劃。(二)信息系統的戰略規劃1.識記:(1)戰略性規劃:是比較宏觀的指導性規劃
51、,規劃期一般為35年或更長。(2)執行性規劃:是對戰略規劃的落實和細化。(3)諾蘭模型:萌芽、擴散、控制、集成、數據管理和成熟階段P177(4)關鍵成功要素法:關系到企業的生存與組織成果與否的重要因素。威廉扎尼 1970年提出(5)企業系統規劃法P179:BSP : 是一種結構化的方法論,其基本出發點是:必須讓企業的信息系統支持企業的目標,讓信息系統戰略表達出企業各個管理層次的需求,向整個企業提供一致性的信息,并且在組織機構和管理體制改變時保持工作能力。 IBM公司20世紀70年代提出(6)價值鏈分析P178:企業的價值鏈指的是創造價值的一系列活動,而這些價值都是顧客愿意支付的。P178(價值
52、鏈是邁克爾波特提出咱略分析工具)(7)情景法: 是一種權變的分析方法,它承認客觀存在的不確定性。P1812.領會:(1)信息系統規劃的主要類型:戰略性規劃、執行性規劃。(2)戰略性規劃方法:諾蘭模型、關鍵成功要素法、企業系統規劃法、價值鏈分析(fnx)、情景法。(3)執行性規劃(guhu)的方法: P176(4)情景法的作用(zuyng):可以有最大限度的靈活性,有利于企業應對未來的變化。(三)信息系統建設的可行性分析1.識記:(1)技術可行性分析:即該項目是否能實現 1對方案所用技術的成熟性、技術風險等進行考察2對技術的選擇及獲取方式進行考察3考察企業是否具備有效的資源或技術能力來實現項目目
53、標。(2)經濟可行性分析:即該項目何時能收回成本。對項目的整體投資和所產生的經濟效益進行計算和比較(3)管理可行性分析:即該項目在企業中能否獲得支持。 信息系統項目實施的環境條件,如用戶是否愿意接納該系統系統的核心設計是否與組織的管理基礎相匹配 系統所需的各種數據是否有保障業務基礎是否牢固企業對系統所引發的變革能夠妥善處理(4)法理可行性分析:即該項目有何潛在的風險。(5)可行性分析的結論:1可以立即開發使用2需要推遲到某些條件具備后才能進行開發3需要對目標進行某些修改后才能進行系統開發4項目不可行,應立即終止工作。2.領會:(1)可行性分析的必要性:避免企業承擔過大的風險。(2)可行性分析的
54、過程:確定可選方案進行可行性分析和研究得出結論并撰寫可行性分析報告3.簡單應用:簡單的可行性分析 (四)信息系統的建設方式1.識記(sh j):(1)開發的方式:即信息系統建設需從分析設計起步,經過編程實現(shxin)后得到最終可用的系統。(自行開發(kif)、合作開發和委托開發)(2)購買的方式:即購買現成的商品軟件。(3)外包的方式:企業有基本的軟硬件和網絡通信平臺,就可以用租賃的方式得到應用系統,或者用交服務費的方式直接購買信息服務。(4)各類開發方式的含義:自行開發:信息系統的開發過程完全由用戶企業負責合作開發:由用戶企業與其他開發組織協作,按合同分工或共同完成開發任務的方式委托開發
55、:用戶企業與開發組織簽訂委托合同,將信息系統開發項目承包出去;用戶作為委托方一般只負責經費等資源投入,受委托方承接系統開發任務,用戶只接收最終的“成品”。(5)終端用戶開發(EUC):ECU的開發者不是信息中心的專業人員,而是普通的業務人員和知識員工,開發的系統一般比較簡單,大多供自己或本部門的員工使用。2.領會:(1)各類不同方式的利與弊:建設方式利弊開發方式1可以最大限度地與組織的需求和環境相吻合2有可能憑借獨特設計獲得競爭優勢3在需求漸變的場合下,系統可以方便地調整、更新及擴展1系統標準化程度不高2軟件錯誤概率較高3容易延續原有的低效流程4若管理不力,會導致服務成本提升購買方式1可以減少
56、開發的不便2成本低1軟件產品的客戶化能力有限外包方式1可以使信息技術實力不強的企業直接享受標準化、專業化的服務2可以做到按需付費,有效降低了企業信息技術投資,非常有利于那些服務需求有波動的企業3具有質量穩定、成本透明、技術更新及時等優點4有利于企業關注核心業務5軟件服務市場的發展,會推動軟件服務商主動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1企業可能失去某些控制權2企業可能面臨信息泄露的風險3企業對外包服務商的依賴性增強4更換服務商會付出代價5對信息技術優勢的企業而言,外包的優勢不明顯(2)各類不同方式的管理(gunl)要點: P1863.簡單應用(yngyng):系統開發方式的選擇(五)信息系統開發(kif)的方
57、法P190結構化方法、生命周期法、原型法、面向對象方法、快速應用開發方法、基于構件的開發方法、聯合應用開發方法1.識記:(1)系統開發的生命周期法(也稱作瀑布模型)借助嚴格的過程約束和完備的文檔管理,實現了軟件開發過程的規范化(2)系統開發的原型法:在復雜應用系統開發的前期,開發者一般會制作各種原型,用來收集用戶反饋意見,逐步明確系統需求的方法(3)結構化開發方法:以系統開發的生命周期為依據,依次完成信息系統的結構化分析、結構化設計和結構化編程等各項任務(4)對象、類、消息和繼承機制P193-P192對象:是面向對象模型的基本單元類: 是具有相同結構、屬性、操作和約束條件的對象形成的集合消息:
58、對象之間的通信機制繼承性:不同層次的對象類可以繼承所有上層類的屬性、結構和行為,并加上一些獨特的屬性和行為。繼承性是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語言區別于其他類語言的重要標志之一(5)開發文檔的名稱(6)構件和基于構件開發的流程:發現評估已有構件 調整與架構不相符的接口 組裝所選的構件 擴展和升級構件2.領會:(1)面向對象開發的目的:1提高軟件的可用性、擴充性和可維護性2使軟件系統向通用性方向發展3逐步使軟件的生產像硬件組裝那樣用“軟件集成模塊”來構筑。(2)基于構件開發的特點:P195大型軟件系統中有相當的部分會重復出現,可通過構件組合起來,沒必要重做系統整合成為整個開發過程的核心,決定構件重用(zh
59、ngyng)的關鍵在于它能否與其他構件整合開發過程從需求分析開始,經過構件選取、調整、組裝及更新過程搭建(d jin)完成只有那些無法通過已有構件滿足的需求,才會用結構化方法(fngf)或面向對象的方法去開發四、本章重點、難點1.重點:(1)可行性分析(2)結構開發與面向對象開發的比較(3)外包方式和定制方式2.難點:(1)經濟可行性分析(2)法理可行性的判斷第六章 系統分析(一)系統分析概述1.識記:(1)系統分析階段:系統開發的第一個階段(2)系統開發的特點:復雜性高、集體的創造性活動、質量要求高、產品無形、技術更新快,開發經驗不足。2.領會:(1)系統分析階段的任務:是要對現有系統進行詳
60、細調查,充分掌握現有系統的作用環境和真實情況,完成用戶需求分析,在此基礎上建立新的邏輯模型。(2)系統分析團隊的組成與任務:組成:系統分析師、業務人員、計算機技術專家。系統分析師:通過調查理解各種業務邏輯,研究用戶需求,評價該項計算機應用系統的可行性,完成信息系統需求規格說明書,完成系統邏輯模型的構建工作業務人員:關注和監督信息開發工作的質量,促進系統開發成功;同時了解新系統對本領域業務的影響,做好必要的管理基礎準備計算機技術專家:有些項目需要聘請專門的計算機技術專家參與系統分析(3)系統開發的指導原則:系統開發的目的性系統的環境適應性文檔化管理(gunl)、用戶(yngh)參與。(二)系統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新房購房合同范本2
- 2025版權轉讓合同書模板
- 2025裝飾裝修工程勞務分包合同【裝飾裝修分包合同】
- 2025船舶租賃及購買合同范本
- 2025電氣設備安裝合同模板
- 2025年高強2號玻璃纖維紗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5年種植施肥機械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5年三異丙醇胺合作協議書
- 2025年藥品批發零售合作協議書
- 2025年雷達、無線電導航及無線電遙控設備項目建議書
- 臺球助教培訓流程
- 樓板結構開洞施工方案
- 鋰電行業異物管控
- 生態管理考試題及答案
- 安置房收樓合同協議
- 2025春季學期國開電大本科《人文英語3》一平臺在線形考綜合測試(形考任務)試題及答案
- 2025-2030中國養老服務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前景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
- 2024年吉林省高職高專單招考試數學卷試題真題(含答案)
- (一模)2025年廣東省高三高考模擬測試 (一) 歷史試卷(含官方答案及詳解)
- 龍門吊安裝、拆卸工程安全監理實施細則
- 中醫康復理療師職業道德試題及答案引導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