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朱元思書說課課件(PPT 29頁)_第1頁
與朱元思書說課課件(PPT 29頁)_第2頁
與朱元思書說課課件(PPT 29頁)_第3頁
與朱元思書說課課件(PPT 29頁)_第4頁
與朱元思書說課課件(PPT 29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與朱元思書吳均第1頁,共29頁。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學法分析教學過程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學法分析教材分析教法分析教學過程學法分析教材分析教法分析第2頁,共29頁。(一)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與朱元思書是節選自作者寫給友人的一封信,它以鮮明生動的筆觸描述了富陽至桐廬一百余里秀麗的山水景物。文章從行船游江的實見實感出發,著重寫了“奇山”和“異水”兩個方面,抒發了作者寄情山水,厭惡世俗官場的清高思想。 說教材第3頁,共29頁。(二)學習重難點積累文言詞語,掌握本文的寫作特色,學會文章中的寫景方法 把握課文的主旨,理解作者的志趣及情懷 重點難點第4頁,共29頁。 本文位于語文版九年級下冊,是本冊的第二篇古文。

2、文章內容并不深奧,對于已經有過古文學習經驗的九年級學生而言,難度不會太高。本課的語言精美流暢,聲律和諧,能夠容易引起學生學習古文的興趣,為后面的學習開啟良好的開端。說學情第5頁,共29頁。說教法教創設情境法講授法對話法第6頁,共29頁。說學法學自習法朗讀法合作探究法復述法第7頁,共29頁。(一)(二)(三)(四)創設情境,導入課文疏通文意,把握課文合作探究,研討課文總結拓展,練習鞏固教學過程第8頁,共29頁。(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第9頁,共29頁。與朱元思書吳 均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元吳桓贊) 第10頁,共29頁。錢塘江盡到桐廬,水碧山青畫不如。 (唐韋莊)第11頁,共29頁。三吳行

3、盡千山水,猶道桐廬景情美。(宋蘇軾)第12頁,共29頁。一折青山一扇屏,一灣清水一條琴。無聲詩興有聲畫,須在桐廬江上尋。(清劉嗣綰)第13頁,共29頁。作者簡介和體裁吳均(469520),字叔庠,吳興故鄣(今浙江安吉縣)人,南朝梁文學家、史學家。出身貧寒,好學,有俊才,通史學,善詩文。其詩清新,且多反映社會現實之作。其文工于寫景,文辭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稱為“吳均體”。梁武帝天監初,為郡主簿。天監六年(507年),被建安王蕭偉引為記室。后又被任為奉朝請(一種閑職文官)。因私撰齊春秋,觸犯梁武帝,被免職。不久奉旨撰寫通史,未及成書即去世。書-書信,一種文體。本文是一篇駢體文,講究對仗和

4、聲律,多用偶句,少用散句。設計意圖:通過對作家的生平介紹,了解寫作背景,有利于學生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對難點的突破起到關鍵的作用。第14頁,共29頁。反復朗讀,感知課文 示范朗誦 同學自由朗讀 單獨朗讀,同學互評設計意圖:“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文言文的誦讀是極其重要的,誦讀是文言文教學的基本方法也是基本任務 。第15頁,共29頁。(二)疏通文意,把握課文1.同學通過注釋和工具書,自行疏通文意。2.老師進行指導和講解。3.師生共同翻譯全文。設計意圖:教會學生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引導學生養成查工具書看課文注釋的習慣,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的習慣,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第16頁,共29頁。 風煙俱凈,天

5、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同樣的顏色表約數,相當于“光景”,“左右”。獨特(乘船)隨著江流飄蕩。從,順、隨全,都名詞活用為動詞,向東向西第17頁,共29頁。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青白色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無障礙。動詞活用為名詞,飛奔的馬、馬一般飛奔厲害湍急的江流。湍,急流。第18頁,共29頁。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向高處和遠處伸展。形容水聲的清越互相和鳴停止,消失陰森森的樹、使

6、人看了有寒意的樹美麗“轉”通“囀”,鳥鳴聲虛指,成千上百,形容很多。名詞活用為動詞,向上。爭著憑依第19頁,共29頁。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至平息熱衷于功名利祿的心籌劃,治理流連忘返;“反”同“返”名詞活用為狀語,在上面。好像,如同互相掩映樹木的枝干看第20頁,共29頁。(三)合作探究,研討課文1.設置問題,啟發引導(分組討論)(1)試找出全文的中心句。文章在結構上的突出特點是什么?寫景順序和詳略上有何特點?(結構美)(2)山水到底“奇”在哪里,“異”在哪里?你從泉聲、鳥聲、蟬聲、猿聲中聽到了什么?(意境美)(3)本文在語言上有什么

7、特點?(語言美)(4)文章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從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得出來?(志趣美)設計意圖:“一切景語皆情語”,引導學生將情和景結合起來,通過對內容的分析,結合作者的背景資料來理解文中包含的情,這樣就突破文章的難點。第21頁,共29頁。2.再次回顧,復述課文嘗試復述課文 拋出問題:同學們,假如我們是富春江漂流公司的導游,我們應該怎樣向游客介紹“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的山水風物呢? 設計意圖:主要考察學生對文章的整體把握情況。第22頁,共29頁。(四)總結拓展,練習鞏固1.比較閱讀 我首先讓學生集體背誦三峽,熟悉文章的內容。然后讓學生從內容和形式等方面談談兩篇文章的異同。鼓勵學生放開談,隨

8、意談。2.課堂練習設計意圖:字詞的積累是文言文學習的重點,故設計第2題作業。而設計第一題的作業主要是培養學生知識的遷移能力以及口頭表達能力。第23頁,共29頁。 解釋文言詞語:從( )流飄蕩 天下獨絕( )爭高直指( ) 千轉不窮( )百叫無絕( ) 疏條交映( )負( )勢競( )上 橫柯上蔽( )( ) 順、隨獨一無二聳入盡,停歇停止掩映 憑借爭著枝干遮蔽第24頁,共29頁。 理解詞類的活用:任意東西 東西( );猛浪若奔 奔( );負勢競上 上( );互相軒邈 軒邈( );橫柯上蔽 上( )。動詞名詞,飛奔的馬形容詞動詞,向高處遠處伸展名詞狀語,在上面名詞動詞,向上名詞動詞,向東向西第25頁,共29頁。下列對句子翻譯有誤的一項是( )。A從流飄蕩,任意東西。(我泛著小船)隨著江流飄浮蕩漾,聽任它時而向東,時而向西。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急流猛浪,比箭還飛得快,又像奔馬一樣。C好鳥相嗚,嚶嚶成韻。美麗的鳥兒在相互對叫著,鳴聲嚶嚶,和諧動聽D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D蟬鳴叫了千次也不停歇,猿啼叫了百次也不斷絕。第26頁,共29頁。下面對選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是作者給友人的一封書信,描繪了富陽至桐廬富春江雄奇秀麗的景色。B.“奇山異水,天下獨絕”八個字概括了富春江的總體特點。C.本文層次清楚,先寫山,后寫水,表達了避世的志趣。D.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