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勸學優秀課件 (2)_第1頁
孫權勸學優秀課件 (2)_第2頁
孫權勸學優秀課件 (2)_第3頁
孫權勸學優秀課件 (2)_第4頁
孫權勸學優秀課件 (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資治通鑒司馬光字君實,陜州夏縣人,北宋政治史學家。歷時十九年完成了資治通鑒 。資治通鑒是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間的史事。書名“資治”,說明本書編撰的目的是為封建統治階級提供政治借鑒。2、給下列字詞注音: 邪 涉 獵 孰 更 遂ysh lishgngsu 三、辨析古今異義1、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五、辨析一詞多義1、當窗理云鬢但當涉獵2、蒙乃始就學指物作詩立就3、但當涉獵4、孤常讀書二、通假字:涂 邪 5、即更刮目相待一、人稱代詞:卿 孤詞語:四、基本詞語:涉獵、就、過、見事、孰若3、大兄何見事之晚乎歸來見天子2、見往事耳(當時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學位的一種)(

2、知道、了解看見、看到)(只是但是,表轉折)(古代王侯自稱孤單)(重新更加)(對著應當)(靠近完成)(知道拜見)理解下列句子的含義(1)蒙辭以軍中多務。 (注意語序)(2)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注意“邪”,表反問,相當于“嗎”)(3)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4)大兄何見事之晚乎!(注意“乎”,表感嘆) (1)呂蒙用軍中事務多推托。 (4)長兄認清這件事太晚了啊! (3)士別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2)我難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經典當學官嗎?問題探究: 1、孫權勸誰學? 又是如何勸的? 2、勸學的結果怎樣? 課文是如何表現的? 一讀讀準字音和停頓二讀結合注釋,了解文意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

3、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你當道,當權推托難道研究儒家經典專管經學傳授的學官粗略的閱讀了解誰比得上我(事務多)?于是,就從事 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 大 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 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 蒙母,結友而別。到了的時候到才干和謀略重新認清事物于是,就讀出語氣和感情三讀孫權的話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 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魯肅的話: “卿今者才

4、略,非復吳下阿蒙!”呂蒙的話 “士別三日, 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孫權勸學提出目標:涉獵見往事呂蒙就學魯肅贊學板書:力陳必要:當涂掌事,不可不學現身說法:多務孰若孤先:辭軍中多務后:就學有小成今日才略,非吳下阿蒙(堅決果斷鄭重嚴肅 )(驚異、贊嘆)知識積累吳下阿蒙原指三國時期吳國大

5、將呂蒙。 意思是說人沒有學問的意思。現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轉變方面,凡學識大進,或地位從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窮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語。 (例句)你還不知道嗎?小黃已貴為經理,可不再是吳下阿蒙了。 、你學了這一課從中受到了什么啟發?2、你收集有關學習的名言有哪些?遷移練習:(開卷有益 手不釋卷 活到老學到老) 知識積累刮目相待 意思是用新的眼光來看待。 表示不要用老 眼光看待別人, 要估計到別人的進步。 (例句)聽了少管所的“現身說法”報告后, 小明像變了一個人似的, 你對他可要刮目相待。 勸學格言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6、)知識象燭光,能照亮一個人,也能照亮無數人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書籍是橫渡時間大海的航船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做舟自以為大有所益見往事耳路轉溪頭忽見。何,見事之晚手。以辭以軍中多務見當卿今當涂掌事但當涉獵乃乃不知有漢蒙乃始就學 一詞多義譯文:當初,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當權管事了,不可不學習!”呂蒙以軍中事務多來推辭。孫權說:“我難道想要你鉆研經書當博士嗎?只應當粗略地閱讀,了解以往的事情罷了。你說事務多,誰比得上我事務多呢?我經常讀書,自己認為大有益處。”呂蒙于是開始學習。到了魯肅來到尋陽的時候,魯肅和呂蒙議論,十分驚奇的說:“以你現在在政治上和軍事上的才干、謀略來看,你不再是原來那個吳下阿蒙了!”呂蒙說:“有才能的人離別幾天,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長兄知道這件事太晚了啊!”魯肅于是叩拜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為朋友,然后分別了。學習本文的啟示(1)孫權勸學的角度(2)呂蒙變化的角度(3)魯肅贊學的角度(4)聯系自己實際(5)寫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