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AGE 主備人: 備課時間: 20 年 月 日 課題與朱元思書(第一課時)授課模式展評學習教學目標1了解課文中的文言知識,積累一些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句式。2感受文中所描寫的富春江獨特的自然美景。教學重難 點重 點1把握本文景物描寫的特點。2理解作者創設的意境,體會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懷,把握課文的主旨。難 點通過教讀本文,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教學準備多媒體板書設計eq avs4al(與朱元思書)eq blc(avs4alco1(總寫奇山異水,天下獨絕,分寫blc(avs4alco1(異水blc(avs4alco1(千丈見底水之清,急湍猛浪
2、水之急),奇山blc(avs4alco1(高山寒樹山之高,負勢軒邈山之勢,泉鳥蟬猿山之韻,息心忘反山之美,橫柯蔽日山之幽)教學環節教學過程教師活動二次備課新課導入古人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與自然融為一體是文人學士的共同追求。他們用心靈觀察體會自然萬物之美,賦予山水靈性、情感乃至生命。吳均的與朱元思書為我們留下了獨具特色的富春江景,讓我們悉心體味、盡情觀賞。作者簡介吳均(469520),字叔庠,吳興故鄣(現在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學家。工于寫景,詩文自成一家,“均文體清拔有古氣,好事者或學之,謂為吳均體”。著有齊春秋三十卷、廟記十卷、十二州記十六卷、注釋范曄后漢書九十卷等,皆已亡佚。吳均善
3、于以駢文寫書信,今存與施從事書與朱元思書與顧章書三篇,皆以寫景見長。文本鏈接1背景知識與朱元思書是南朝山水小品中的名作,原是作者寫給朋友的一封信,但這里看到的不是當時的完整信件。文中生動細膩地描繪了富春江從富陽到桐廬一段沿途百里的秀美風光,如詩如畫,引人入勝,歷來被人們當做獨立成篇的山水佳作。本文是作者給友人朱元思信中的一段話,寫的是浙江境內富春江的秋景;原信中應當另有所述,但已散軼,亦無其他資料可考,只留下這看似隨興所至而寫下的一段文字。雖然只是片段,但這段文字無論從內容還是結構上看,都有相對的完整性,是一篇優秀的山水小品。2“駢體文”的有關知識。本文是一篇駢體文,全篇以偶句為主,講究對仗和
4、聲律。駢體文也有一個發展過程。初期的駢體文,多數是偶句,亦稱駢句,個別地方也有散句;有的偶句,字數整齊劃一,但并非對仗。到后來發展成“四六文”(亦稱“駢四儷六”),對字數和對仗的要求就變得嚴格起來。本文開頭的“風煙”兩句、“從流”兩句、“急湍”兩句以及“泉水”以下直至篇末,都是駢句;其余都不是,可以視為初期的駢體文。四、整體感知教師領讀,學生跟讀,劃分句子停頓。五、課文精講1實寫語句講解。(1)寒樹:常綠的樹。這里形容樹綠而密,讓人心生寒意。(2)負勢競上:高山憑借(高峻的)的地勢,爭著向上。(3)軒邈:軒,高。邈,遠。這兩個字在這里作動詞用,意思是這些高山仿佛都在爭著往高處和遠處伸展。(4)
5、泠泠:擬聲詞,形容水聲清越。(5)相鳴:相向和鳴。(6)戾天:到天上;戾,至、到達。2虛寫語句講解。(1)息心:指平息名利之心。(2)忘反:流連忘返;“反”同“返”,返回。(3)經綸:籌劃、治理。(4)橫柯上蔽:橫斜的樹枝在上邊遮蔽著。上,在上邊,名詞作狀語。(5)猶:好像,如同。(6)交映:互相掩映。(7)見:同“現”,顯現,顯露。3重點句子的翻譯。(1)風煙俱凈,天山共色。(風塵和霧氣全部消散,一片明凈,晴空和青山呈現同樣的顏色。)(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飛騰的急流,比箭更快;洶涌的浪濤,與快馬無異。)(3)夾岸高山,皆生寒樹。(緊貼兩岸的山上,長滿了常青(陰森森)的樹木。)(4)鳶飛
6、戾天者,望峰息心。(那些像老鷹極力攀高的人,看到這些山峰也平息了熱衷功名利祿的心。)(5)橫柯上蔽,在晝猶昏。(橫斜的大樹枝遮蔽著天空,即使是白天,也與黃昏無異。)(6)疏條交映,有時見日。(稀疏的小樹枝交織的地方,有時還漏出點陽光。)4學生結合課文注釋和老師講解的內容,翻譯全文。5根據文章想象富春江美景,把握各段的寫景重點及景物特征,體會文章整體布局的巧妙。學生分六組交流,每組在統觀全篇的基礎上重點負責一個語段,然后各組選一位代表進行全班交流。(1)從“風煙俱凈”到“天下獨絕”寫自己游覽的地點及對桐廬一帶山水總的印象。“風煙俱凈,天山共色”是說沒有一絲兒風,煙霧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呈現同樣
7、的顏色。這八個字四種景物,組成一幅天朗山清、秋高氣爽的清秋風物圖,勾勒出廣闊的空間境界。“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作者乘船隨著江流飄飄蕩蕩,時而偏東,時而偏西,從富陽到桐廬一百多里的水路上,奇山異水,獨一無二。“奇山異水”表明這一帶山水不同凡響,“獨絕”二字,強調此處山水為天下之冠。這一段總領全篇,結構上綱舉目張,脈絡分明。學生齊讀這一段,想象作者乘舟順流而下,盡興觀賞的情形。(2)從“水皆縹碧”到“猛浪若奔”寫水,突出“異”。“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是說水都是青白色的,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水底的游魚和細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
8、楚楚。這兩句突出水之清。“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是說湍急的江流比箭還要快,那驚濤駭浪勢若奔馬,這兩句突出了水之急。作者從兩個側面來寫水,把靜態的色和動態的形都描摹得異常形象。學生齊讀這一段,想象富春江水的秀美與壯闊。(3)從“夾岸高山”到最后寫山,突出“奇”。“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兩岸高山,夾江而立,全都生長著蒼翠的樹,透出一派寒意。重重疊疊的山巒各仗著自己的地勢爭相向上,由此形成無數的山峰。寫樹之“寒”反襯山之“奇”,以“競上”“軒邈”正面烘托山之奇,勾勒出峰峰相接、層巒聳翠的景象。“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
9、。”寫清越的泉聲、悅耳的鳥聲、延宕的蟬聲、清厲的猿聲,是以聲音反襯山林之寂靜,以動寫靜,寓視于聽,動靜相生。“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具有一飛沖天雄心的人,看見這樣的高峰,也要沉迷山景而不作非分之想;為世俗之事所纏繞的人,望見這樣的山谷也要流連忘返。這一句從側面著筆,通過襯托的手法,凸顯了山水的魅力。“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樹枝縱橫交錯擋住了上面的天空,雖在白晝,林間仍顯得昏暗;在枝條稀疏的地方,有時還能見到陽光。這可算作是文章的補充,補寫群峰中林深葉茂以突出作者的喜不自勝、流連忘返。學生齊讀此段,想象富春江兩岸山上樹木峰峰相接、層巒聳翠的景象。教 學
10、 后 記 主備人: 備課時間: 20 年 月 日 課題與朱元思書(第二課時)授課模式展評學習教學目標1了解課文中的文言知識,積累一些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句式。2感受文中所描寫的富春江獨特的自然美景。教學重難 點重 點1把握本文景物描寫的特點。2理解作者創設的意境,體會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懷,把握課文的主旨。難 點通過教讀本文,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教學準備多媒體板書設計eq avs4al(與朱元思書)eq blc(avs4alco1(總寫奇山異水,天下獨絕,分寫blc(avs4alco1(異水blc(avs4alco1(千丈見底水之清,急湍猛浪
11、水之急),奇山blc(avs4alco1(高山寒樹山之高,負勢軒邈山之勢,泉鳥蟬猿山之韻,息心忘反山之美,橫柯蔽日山之幽)教學環節教學過程教師活動二次備課復習提示在上一節課里,我們一起疏通了課文,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內容,感受了作者在信中所寫的從富陽到桐廬的航程中所見到的富春江上的“奇山異水”。在這山水的描寫中寄寓著作者怎樣的情懷呢?下面我們一起繼續深入課文,看一看“奇山異水”下的情懷。二、閱讀第一段,回答問題1.文中哪一句話最能概括課文所寫景色的特征?圍繞哪兩個字做文章?“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全文都圍繞著“奇”和“異”這兩個字在做文章。2.寫江上放舟自由情態的語句是什么?它寫得好在哪里?“從
12、流飄蕩,任意東西。”寫出了江流宛轉,隨山形而變;江上小舟,順流而下、隨流飄蕩的情形,更表現了作者陶醉于美好大自然的閑適隨意心情。3.第一段運用了什么表達方式?有寫景,有敘事,有抒情寫景:風煙俱凈,天山共色。敘事:從流飄蕩,任意東西。抒情:奇山異水,天下獨絕三、閱讀第二段,回答問題作者從哪幾個方面描寫異水?用了什么方法?1.清澈 水色水皆縹碧 正面描寫 水深千丈見底 夸張 靜(詳) 水中游魚細石,直視無礙 側面描寫2.湍急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夸張、比喻 動(略)本段小結:這部分以簡練傳神的筆法從靜態和動態兩方面描寫富春江的異水。水色,水清,水深,水急都突出了“異”之特點。四、閱讀第三段,回答問
13、題1.作者從哪兩個方面描寫奇山?作者有什么感受?視覺 聽覺2.作者為什么發出“望峰息心”“窺谷忘反”的感慨呢?因為作者此時可謂陶醉于大自然的絕美景色之中,人世間爭名奪利、官場角逐的一切,都變得了無趣味了。另外,作者被這奇偉、瑰麗、美妙、和諧的山光水色所陶醉,人變得更奮發,精神得到洗滌而變得高尚,境界超出世俗的追求了。這里的一切是那么恬美而和諧、幽靜而美妙,作者置身于大自然的懷抱之中,自然暫時忘記了塵世的角逐和俗務的纏身。3.作者用“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寫山,這樣寫好在哪里?以動寫靜,使靜止的景物富有動感,更能生動形象地描繪出兩岸山勢的陡峭與壯美,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給讀者留
14、下深刻印象。4.“鳶飛戾天者”和“經綸世務者”分別指什么人?指追逐名利的人和熱衷于官場的人。5.寫山時,作者都寫到了哪些聲音?作用是什么?清越的泉聲、悅耳的鳥聲、延宕的蟬聲、凄厲的猿聲以聲音反襯山林之寂靜,寓視于聽,動靜相生第三段小結:這部分以細膩的筆觸詳寫了富春江夾岸的奇山,并抒發了人在此山中的感受。在這里,作者既從側面烘托出山水之美,也抒發了對世俗官場和追求利祿之徒的蔑視之情,含蓄地流露出愛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志趣。五、合作探究1.文章的3個自然段分別寫什么?3段之間是什么結構關系?第1段:總寫富春江奇特秀麗的景色。 總第2段:描寫異水。 第3段:描寫奇山。 分2.作者描寫景物時流露出怎樣的情感和志趣?“從流飄蕩,任意東西”享受自由、無拘無束、無牽無掛的輕松愜意,流露了作者恬靜的心境,展現了作者曠達的情懷。“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負勢競上,互相軒邈”表現作者對自然、自由的熱愛,對生命力的贊頌。“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傳達出作者對功名利祿的鄙棄,對官場政務的厭倦。六、寫作特色1.本文兼從視覺和聽覺兩方面寫景2.抓住了景物的特點,突出了“奇山異水”。3.按地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棉花種植農業氣象服務研究考核試卷
- 紡織機械的智能生產流程考核試卷
- 電子產品銷售數據分析考核試卷
- 木樓梯生產流程優化考核試卷
- 核子儀表在核材料管制中的技術發展考核試卷
- 管道工程歷史文化保護與利用考核試卷
- 電機在電力行業能源科普宣傳與教育活動策劃的應用考核試卷
- 緊固件行業企業戰略聯盟與合作考核試卷
- 石油開采業的人力資源管理與培訓考核試卷
- 山西大學《工程造價案例分析(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水電工程環境影響評價規范》(NB-T 10347-2019)
- 問題解決過程PSP-完整版
- 立式注塑機操作指導書
- 系統撥測方案
- 輸配電線路防火應急預案
- 基樁高應變動力檢測作業指導書
- 預防性侵害和性騷擾
- 《影視藝術鑒賞》課件
- 資產管理辦法培訓課件
- 公司網絡優化方案
- 一例胸痹病人的護理查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