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學2022年中考語文全真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1頁
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學2022年中考語文全真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2頁
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學2022年中考語文全真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3頁
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學2022年中考語文全真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4頁
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學2022年中考語文全真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1-2022學年中考語文模擬試卷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條形碼區域內。2答題時請按要求用筆。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4作圖可先使用鉛筆畫出,確定后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描黑。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積累與運用1下列字形和加點字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鞭撻(t) 寒噤(jng) 關隘(i) 眼花瞭亂(1io)B狡黠(ji) 聯袂(mi) 蜿蜒(wn) 炯然不同(jing)C句讀(du) 絲縷(1) 驟然

2、(zu) 拾級而上(sh)D連翹(qio) 狼藉(j) 作揖(y) 果實累累(li)2下列有關文學常識及課文內容的表述,有錯誤的一項是( )A托物言志是散文常用手法,如茅盾的白楊禮贊借白楊樹歌頌了中華民族奮發向上的精神,宗璞的紫藤蘿瀑布在寫花中抒發了積極的人生情懷,高爾基的海燕借對海燕戰斗英姿的刻畫,歌頌了俄國無產階級革命先驅者堅強無畏的戰斗精神。B先秦諸子百家的作品啟示深遠,如孟子的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啟示人們要有憂患意識,莊子逍遙游借鯤鵬的形象啟示人們要積極進取、奮力拼搏。C“序”“說”“書”都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如送東陽馬生序是一篇贈序,馬說是借千里馬闡述人才被埋沒的議論性文體,與謝中書書是

3、陶弘景回復謝中書的一封信。D許多小說中的人物形象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清代吳敬梓范進中舉中的胡屠戶,法國都德最后一課中的小弗朗士,俄國契訶夫變色龍中的奧楚蔑洛夫。3下列各組詞語中,書寫全部正確的一組是()A凌駕 睥睨 閑情逸致 陰謀詭計B剽悍 滄茫 銷聲匿跡 誠惶成恐C生涯 愜意 通霄達旦 顧明思義D秀頎 蓬篙 粼次櫛比 春寒料峭4下列對名著有關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瑣記描述了當時的江南水師學堂和礦務鐵路學堂的種種弊端和求知的艱難,批評了洋務學派辦學的“烏煙瘴氣”,記述了最初接觸進化論的興奮心情和不顧老輩反對,如饑似渴地閱讀海國圖志的情景。B保爾在堅強戰士朱赫來的影響下走上了革命道

4、路,幾經生死,最后在完全癱瘓,雙目失明情況下,完成了小說牛虻的創作。C格列佛在飛島國看到各種荒誕現象,如在拉格多大科學院,科學家們忙著從黃瓜中提取陽光、將糞便還原成食物,把冰燒成火藥等。D西游記中,師徒四人走進由妖怪變化的“小雷音寺”拜佛,悟空被合在金鐃之中,唐僧、八戒等人也被擒。玉帝命亢金龍用角沿鐃縫鉆入,救出悟空。5下列句子語言表達得體的一項是A爺爺給孫女一包花生,疼愛地說:“乖,多吃點,你外婆家的花生不如咱們家的好吃!”B市里最大的中醫藥店門口懸掛著這樣一副對聯:“但愿世間人無恙,寧可坐聞百草香?!盋激烈的比賽結束了,校園電視臺的小記者采訪亞軍:“請問剛才的比賽你盡力了嗎?”D小張考砸了

5、,同學小王安慰他:“不要難過,你上次考試不也一樣是班上的倒數嗎?”6 權威發布“世界讀書日”剛剛過去。日前,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布了第十五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報告數據顯示,11116年我國成年國民包括書報刊和數字出版物在內的各種媒介的綜合閱讀率為13%,較11113年的29%有所提升。報告數據還顯示,11116年我國成年國民各類數字化閱讀方式接觸率均有所上升。我國成年國民各類數字化閱讀方式接觸率年份網絡在線閱讀手機閱讀電子閱讀器閱讀平板電腦閱讀11113年33%41%1618%1313%11116年716%1610%93%1018%數字化閱讀方式越來越普及,人們通過數字化媒介閱讀的時間也在

6、增長。報告發現,雖然11116年我國成年國民人均紙質圖書、期刊的閱讀時長有所增加,但紙質媒介的閱讀時間整體較短,人均每天讀書、讀報和讀期刊的時間總和不及人均每天手機閱讀時長的一半。我國成年國民各類媒介人均閱讀時長(單位: 分鐘/每天)年份紙質媒介數字化媒介圖書報紙期刊互聯網手機平板電腦電子閱讀器11113年112122131316162164412 9161611116年11410013913016141013181在我國成年數字化閱讀方式接觸者中,23周歲以下中青年群體是主要人群,其中,118-29周歲人群占1913%,30-39周歲人群占2131%,40-23周歲人群占212%。117-7

7、周歲人群僅占1313%。(資料來源:中國青年報11118年4月21日)廣州調查廣州全民閱讀指數調查研究報告(11118)數據顯示:11116年度廣州市民綜合閱讀率達90%,廣州市民日均綜合閱讀時長達到91611分鐘,遠超11113年度全國成年國民161416分鐘的閱讀時長。未成年人以紙質閱讀為主,日均紙質閱讀時長為23418分鐘,日均數字閱讀時長為3181分鐘。而成年人在數字閱讀上花費了更多時間,日均數字閱讀時長為1613216分鐘,日均紙質閱讀時長為26132分鐘。廣州市民的數字閱讀率達到2711%,其中成年人達到916163%,未成年人相對較低(1813%),而市民日均數字閱讀時長達到16

8、341分鐘。另一方面,盡管廣州市民的數字閱讀已經相當普遍,但數據顯示,部分廣州市民仍然偏好紙質閱讀,如就廣州成年人的紙質報紙(1302%)、雜志(161818%)的閱讀率而言,這一數字遠超全國平均水平。(資料來源:廣州文明網)各抒己見中國圖書館學會副理事長陳力:有人說,數字閱讀是“碎片化閱讀”,因而對此憂心忡忡。我以為,“碎片化閱讀”也是一種有益的閱讀方式。倘若人們能夠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時間來獲取知識與信息,我們應該為此感到高興,更何況,有誰聽說詩經三百篇、唐詩三百首是一口氣讀完的?我們在讀一首詩、一首詞、一篇文章的時候難道不是在進行“碎片化閱讀”?重要的不是閱讀的形式和工具,而是閱讀與否和閱讀

9、的內容。國民閱讀研究與促進中心主任徐升國:數字閱讀基本以淺閱讀、碎片化閱讀為主體,閱讀的主要內容并不是電子圖書,而是一些相對輕松娛樂、篇幅較短的文章等。這跟數字閱讀主要載體手機自身限制有關,屏幕小,相對而言很難進行深度、長篇的閱讀。綜合起來看,紙質書能提供系統的、體系化深度閱讀,目前并沒有好的數字閱讀載體可以實現替代。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嚴鋒:數字閱讀時代后,所有過去閱讀不能發生的地點和時間,現在都被閱讀搶占過來,所以整體來看,人的閱讀的時間是增加的,只是媒介變了。電子閱讀不僅在量上迅速擴展,在質上同樣是提高的,它走出了過去傳統、封閉的閱讀空間,人更容易接觸到關于書的推薦信息,專家薦書、社交媒體

10、薦書也都開始成為日常。電子閱讀使得人在不同閱讀材料、對象間穿梭跳躍,完全打破了書的物理形態的局限。人民大學新授郭英劍:我想表述的一個觀點是,以電子閱讀、手機閱讀為特征的數字化閱讀,更多改變的是人們的閱讀方式而不是閱讀內容,所以,我認為以“深閱讀”和“淺閱讀”來劃分傳統閱讀方式與數化閱讀方式是不準確的;而且,我也并不認為數字化閱讀一定會導致膚淺化。閱讀是否膚淺化,既取決于閱讀者是否(愿意)思考以及思考的深度,也取決于作品本身是否能夠引人深思,即作品本身是否膚淺。換句話說,不能用媒介載體的不同而只能根據作品的內容去界定閱讀的“深”和“淺”。32下列說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11116年我國成年

11、國民的各種媒介綜合閱讀率在上年基礎上有所提升,數字化閱讀方式接觸率也在提升。B11116年我國成年國民數字化閱讀方式接觸率調查顯示:手機閱讀占比最大,電子閱讀器閱讀占比提升幅度最大。C11116年成年國民各類紙質媒介的人均每天閱讀時長都有所提升,但其總時長遠遠低于人均手機閱讀時長。D11116年我國成年數字化閱讀方式接觸者的調查數據顯示:年齡越大的人群占比越小,年齡越小的人群占比越大。310下列對材料中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陳力對碎片化閱讀持肯定態度,他認為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閱讀也是合理的,人們大可不必對數字閱讀憂心忡忡。B徐升國認為數字閱讀的內容受到載體的限制,因此深度

12、、長篇閱讀很難進行,目前數字化閱讀還無法替代紙質書閱讀。C廣州全民閱讀指數調查研究報告(11118)數據顯示部分廣州市民在數字閱讀相當普遍的今天仍偏好紙質閱讀。D郭英劍認為數字化閱讀改變人們的閱讀方式,數字化閱讀不會導致閱讀的膚淺化。閱讀的深和淺應由作品內容界定。33你對數字化閱讀與紙質閱讀的發展趨勢有怎樣的預測?請根據文本內容和自身閱讀經歷談談你的看法。7在下列各小題的橫線上,寫出相應的詩文名句。蒹葭萋萋,_。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詩經蒹葭)_,自將磨洗認前朝。 (杜牧赤壁)最愛湖東行不足,_。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_,只有香如故。 (陸游卜算子詠梅)_,西北望,射天狼。 (蘇軾江城子密

13、州出獵)香遠益清,亭亭凈植,_。 (周敦頤愛蓮說)默而識之,_,_,何有于我哉! (論語)人固有一死,_,_。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8班級開展“暢游幻想世界,感受科學精神”名著閱讀活動。下面是同學們搜集到的兩則材料,根據要求完成任務。材料一:海底兩萬里插圖圖(1) 圖(2)材料二:我國自主研發的載人潛水器“蛟龍號”,其性能基本接近“鸚鵡螺號”。“蛟龍號與2017年5月23日完成在世界最深處下潛,潛航員在水下停留近9小時,海底作業時間3小時11分鐘。而當時距離凡爾納創作海底兩萬里已有149年。1現代的潛水艇、潛水服在凡爾納的筆下就已經有了影子。請從材料一中任選一幅圖片,說說海底兩萬里中與之相關的

14、情節。2天體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預言:人類有望駕駛宇宙飛船做時光旅行,屆時從地球到銀河系邊緣的漫長路程僅需八十年。結合材料一和二,談談你對這個預言的看法。3為了讓同學們關注科幻作品閱讀,小雨寫了一份建議書草稿,請你修改。(1)行文要圍繞中心,不旁生枝節。請刪去建議書中一句與中心無關的話。(2)請你再補寫一條建議,不超過30字。二、閱讀9閱讀下面兩首詩,回答問題。客發苕溪葉燮客心如水水如愁,容易歸帆趁疾流。忽訝船窗送吳語,故山月已掛船頭。漓江舟行俞安期桂楫輕舟下粵關,誰言嶺外客行艱?高眠翻愛漓江路,枕底濤聲枕上山。請簡要賞析(甲)詩“客心如水水如愁”一句。兩位詩人都是舟行江上,尾句“故山月已掛船頭

15、”和“枕底濤聲枕上山”表達的心情是否一樣?請簡要分析。10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貞觀三年,太宗謂侍臣曰:“君臣本同治亂,共安危,若主納忠諫,臣進直言,斯故君臣合契,古來所重。若君自賢,臣不匡正,欲不危亡,不可得也。君失其國,臣亦不能獨全其家。至如隋煬帝暴虐,臣下鉗口,卒令不聞其過,遂至滅亡,虞世基等,尋亦誅死。前事不遠,朕與卿等可得不慎,無為后所嗤!貞觀六年,太宗謂侍臣日:“聯聞周、秦初得天下,其事不異。然周則惟善是務,積功累德,所以能保八百之基。秦乃恣其奢淫,好行刑罰,不過二世而滅。豈非為善者福祚延長,為惡者降年不永?朕又聞桀、紂帝王也,以匹夫比之,則以為辱;顏、閔匹夫也,以帝王

16、比之,則以為榮。此亦帝王深恥也。朕每將此事以為鑒戒??植淮槿怂Α!焙掀酰簩戏?,這里引申為符合,投合。鉗口:閉口不言。可:豈,哪。福祚(zu):福祿,福分。降年:天賜予的年齡,壽命。顏、閔:指孔子的兩個學生顏回和閔子騫,他們以德行修養著稱。1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朕 每 將 此 事 以 為 鑒 戒 常 恐 不 逮 為 人 所 笑2解釋文中加點的詞。 若主納忠諫(_)尋亦誅死(_)無為后所嗤(_)然周則惟善是務(_)3下列句子與 “不過二世而滅”中“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愛蓮說)B溪深而魚肥(醉翁亭記)C朝而往,暮而歸(醉翁亭記)D強飲三大白而

17、別(湖心亭看雪)4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君失其國,臣亦不能獨全其家。5選文中唐太宗對侍臣說的話體現了哪些治國理政的思想? (用自己的話概括)11閱讀下文,完成小題大腦也能永葆青春就在此刻,一個新的神經細胞正在你的大腦里生成。不管你是14歲、30歲還是70歲,這個神經細胞都在變成熟。它的樹突和軸突不斷延伸,樹突接收神經信號,軸突則傳出神經沖動成了,讀完上面幾句話,新生成的神經細胞已經并入了你的神經網結。讀完這篇文章,又會有十幾個新的神經細胞并入神經網絡參與積累新數據,包括這篇文章所傳達的主要信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神經學教授約翰曼的最新研究成果似乎為20世紀中葉以來人們激烈爭論的一個問題畫

18、上了句號:在人的一生當中,大腦會持續不斷地生成新的神經細胞,不論年齡。此前,科學家一直認為:在胚胎發育和孩童階段,人的大腦迅速發育而一旦過了青少年時期,就不再生成新的神經細胞了,最后我們的大腦無可避免的老化與僵化。事實果真如此嗎?20世紀下半葉,憑借一項繁復而精細的技術,科學家就已觀察到相反的現象。他們將胸苷的放射性相似物導入實驗動物大腦內,這樣形成的新神經細胞會攜帶這種放射性標記,在動物死后也可識別。這項技術證明,在多種成年動物大腦的不同區域,神經細胞的生成一直在進行著。然而這種技術在人類身上實驗有局限性。約翰曼和他的團隊借助標注神經細胞的抗體,嘗試在剛去世的人的海馬體中尋找處于成型不同階段

19、的神經細胞。對14歲到79歲不等的28名死者大腦進行實驗,終于在2018年5月公布重大研究成果。首先,與在其他物種身上的所見相同,人類的神經細胞生成并未隨著年齡增長而減弱。約翰曼說:“或許我們出生時都攜帶著固定數量的神經前體細胞,若非疾病導致,這一儲備可能要到80高齡以后才會枯竭。”其次,新神經細胞生成和活躍的位置,正是在海馬體的齒狀回(在學習時發揮作用的大腦構造)區域。研究證明,在人腦兩側的齒狀回中,每天約生成1400個新的神經細胞。在形成后的第一個月,新的神經細胞對海馬體的各種功能都產生重要影響,并參與認知再塑,之后就與原有神經細胞一同保障大腦的穩定,例如維持長期記憶。在生命的每一秒,這一

20、過程都在持續發生,不知疲倦地應對著變化不休的環境,可見神經細胞特續生成能提高我們學習和適應能力再者,實驗進一步探究出,影響神經細胞生的因素很多,但是持續學習與充滿刺激的外部環境,更有利于神經細胞的產生。除此以外,比如壓力、體力勞動或飲食結構等,也會影響神經細胞的生成。因此,年長者雖然多幾條皺紋,只要樂于接受外界信息,不斷學習,他們的大腦一樣永葆青春。1第段在文中的作用是:(1)_(2)_2依據上文內容,完成下表??茖W家原有的認識新技術實驗過程 科學研究新成果(1)將胸苷的放射性相似物導入實驗動物大腦內,形成的新神經細胞會攜帶標記,在動物死后也可識別。人類的神經細胞生成并未隨年齡增長而減弱。(3

21、)(2)(4)3第段中加點詞“或許”不能刪去的理由是_4以下內容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閱讀文章時新的神經細胞已經在你的大腦中生成并逐漸成熟。B科學家此前認為人的大腦發育一旦過了青少年時期就會停滯。C技術證明多種動物大腦不同區域的神經細胞生成一直在進行。D齒狀回中生成新神經細胞可以維持長期記憶,應對環境變化。12閱讀下面文章,完成各題。碎片化閱讀正令你越來越愚蠢昨天下午,我掏出Kindle準備看金字塔原理,這時,有兩件非??膳碌氖虑榘l生了。第一件事,我發現自己的大腦竟然像轉不動了一樣!這本書的內容并不算過于的晦澀,但我理解起來非常的吃力,有些句子反復讀了兩三次仍然理解不了,仍然記不住。第二

22、忤事,我發現自己的注意力渙散得可怕!看了兩三段之后不由自主地就跑神了,等我回過神來,前面看的部分早已忘記,只得再看一遍。我變得非常地浮躁,只想一目十行地盡快往下掠過,像要尋找著什么。僅僅是在三四年前,我還是有著非常良好的閱讀習慣,能平心靜氣的反復閱讀很多好書。那在這幾年間,是發生了哪些因素嚴重損害了我的閱讀習慣呢?我的答案是“碎片化閱讀”。誠然,碎片化閱讀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我們多元化攝取資訊的需求,但無論從何種意義上來說,就目前的碎片化閱讀環境,絕對是弊大于利。形成閱讀惰性,令我們不愿意再在讀書時進行主動的學習和理解。所有碎片化閱讀的內容提供方,天然就有一個核心的需求,就是獲取更多的用戶。因此

23、,那些調動情緒的,打色情擦邊球的內容大行其道,各個平臺彩絞盡腦汁化為標題黨,只為了能讓你點進去,向下滑動,再點進下一篇,再向下滑動??慈魏挝恼露际且荒渴?,文章看了三分之一就認為自己完全理解了,標題不夠“震驚”的,點都懶得點。最終的結果是,你的大腦就像我一樣,被養得越來越懶,越來越不愿意動,越是不愿意動,就越是只能去看那些不需要動腦的內容,由此就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_非系統性的知識會損害你原有的邏輯體系,造成價值觀混亂。所有的碎片化閱讀幾乎都無法令你獲得深入的、完整的理解,而往往只有一條簡單粗暴的建議。而現在又是信息爆炸的時代,也是憑借價值觀出位和吸粉的時代,所以你總會不停地看到,今天有人叫你

24、往東,明天他又建議你往西,后天又聽到說你哪兒也不去才是最好的。這些沖突的、矛盾的建議和觀點,你剛吸收了之后可能會產生一種學到了知識的幻覺。但實質上,這些膚淺的、矛盾的觀念只會令你不斷地在原地打轉,或者是陷入偏激。你不可能僅從一些碎片化的觀點中獲得成長,這些觀點帶給你的自我矛盾、自我沖突、自我內耗,可能遠遠大過它能教給你的知識。變得越來越浮躁,注意力渙散。我現在已經沒有辦法在碎片時間不打開手機了。我們的注意力由于手機的影響,已經無時無刻不處于一種高度緊張的、不斷試圖尋找刺激的狀態。而手機作為各種強剌激源,朋友圈,王者榮耀,各個媒體平臺,無數的app占據了你的心智空間,隨時隨地試圖誘惑你。當你的心

25、中填滿了各種剌激源的時候,注意力不渙散、整個人不浮躁那反倒稀奇了。產生一種獲得了知識的錯覺。碎片化閱讀在本質上有兩個作用:首先是快速的、多元化的獲取資訊。在你已經建立了自己的知識體系的前提下,通過碎片化閱讀作為拓展和補充。一個殘酷的現實是,幾乎3%以上的人都不具備最基本的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所以試圖通過碎片化閱讀獲取知識,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其次是獲取了資和信息,不等于獲取了知識。你知道了“碎片化閱讀弊大于利”,這只是獲取了一條信息。你理解了什么是碎片化閱讀的內涵,你能對這條信息產生疑問或者思考,你能夠自己有選擇的從這篇文章中選擇對你有效的建議,這才叫獲取了知識。關于碎片化閱讀,你必須保持理智

26、的認識,不被別人的言論忽悠,不為了偷懶而自欺欺人。人最可怕的就是無意識之中逐漸被環境所改變,只有當潮水退去的時候,才知道誰是在裸泳的傻瓜。(文章有刪改)1下列對文章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作者意識到碎片化閱讀讓自己的注意力渙散,理解力下降了。B碎片化閱讀能讓讀者獲得知識點的拓展和補充,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C碎片化閱讀會損害讀者原有的邏輯體系,造成價值觀混亂。D這篇文章意在告訴人們在面對碎片化閱讀時,要保持理智。2文章從“我”閱讀的經歷開始寫起,有什么好處?3下面文字來源于文中的劃線處,在修改文章時,編輯刪去了此句,你認為他這樣做合適嗎?請說說你的理由。碎片化閱讀就像吸毒一樣,你體會到了毒品非

27、常輕松的帶給你的強烈刺激,那么那些有干貨但是平淡的內容你當然沒辦法、也沒有耐心再看下去了。4初三(2)班召開以“碎片化時代,我們該如何閱讀”為主題的班會,請你結合文章內容,對同學提一些建議。13課內閱讀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新華社長江前線二十二日二十二時電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從一千余華里的戰線上,沖破敵陣,橫渡長江。西起九江(不含),東至江陰,均是人民解放軍的渡江區域。二十日夜起,長江北岸人民解放軍中路軍首先突破安慶、蕪湖線,渡至繁昌、銅陵、青陽、荻港、魯港地區,二十四小時內即已渡過三十萬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時起,我西路軍開始渡江,地點在九江、安慶段。至發電時止,該路三十五萬人民解放軍已渡

28、過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這一路現已占領貴池、殷家匯、東流、至德、彭澤之線的廣大南岸陣地,正向南擴展中。和中路軍所遇敵情一樣,我西路軍當面之敵亦紛紛潰退,毫無斗志,我軍所遇之抵抗,甚為微弱。此種情況,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軍英勇善戰,銳不可當;另一方面,這和國民黨反動派拒絕簽訂和平協定,有很大關系。國民黨的廣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聽見南京拒絕和平,都很泄氣。戰犯湯恩伯二十一日到蕪湖督戰,不起絲毫作用。湯恩伯認為南京、江陰段防線是很鞏固的,弱點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線。不料正是湯恩伯到蕪湖的那一天,東面防線又被我軍突破了。我東路三十五萬大軍與西路同日同時發起渡江作戰。所有預定計劃,都已

29、實現。至發電時止,我東路各軍已大部渡過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處敵軍抵抗較為頑強,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戰中,我已殲滅及擊潰一切抵抗之敵,占領揚中、鎮江、江陰諸縣的廣大地區,并控制江陰要塞,封鎖長江。我軍前鋒,業已切斷鎮江、無錫段鐵路線。1這則消息的“電頭”是_,“導語”部分是第_句(只填序號)。主體部分是第_句。導語中揭示我軍所向披靡、戰績輝煌的詞語是_。主體部分中記錄我軍節節勝利的史實的一個四字成語是:_。2結合全文,理解句子。第句能否改為:“現在,該路三十五萬人民解放軍已渡過一大半,剩下的二十三日可渡完?!睘槭裁??請從語言運用的角度賞析文中畫線的句子。3本文的主體部

30、分,著重報道人民解放軍渡江的戰斗情況,為什么把中路軍和西路軍放在一起寫?最后才寫東路軍?4“我西路軍當面之敵亦紛紛潰退,毫無斗志,我軍所遇之抵抗,甚為微弱”,其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語言概述。(30字以內)5這篇新聞中屬于議論的句子是哪幾句?這些議論的作用是什么?三、語言表述14陳爺爺家住溫嶺市體育場路附近(7路公交車有??空荆瑴蕚淙ナ械谝蝗嗣襻t院體檢,但并不清楚市一院搬遷事宜,請你根據公告中的相關信息告知,使其順利前往體檢。要求表述清楚、語言得體,120字左右。四、寫作15作文。時光的流逝,世事的變遷,讓我們的生活里有太多的“再也沒有”。“再也沒有”,也許是一份不再擁有的遺憾,也許是一種成長

31、中的美好?!霸僖矝]有”里,有對往事的追念,有對現實的感懷,有對未來的期盼請以“再也沒有”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除詩歌、戲劇外,文體不限;要有真情實感,突出自己的體驗和感悟,不得抄襲;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校名、人名。參考答案一、積累與運用1、D【解析】試題分析:A.寒噤(jng)(jn)、眼花瞭亂眼花繚亂;B.狡黠(ji)(xi)、炯然不同迥然不同;C.驟然(zu)(zhu)、拾級而上(sh)(sh);D.正確。據此,答案為D。2、A【解析】A高爾基的海燕是散文詩。不是散文。散文詩是一種現代文體兼有詩與散文特點的一種現代抒情文學體裁。它融合了詩的表現性和散文描寫性的某些特點。從總

32、體上看來,散文詩是抒寫心靈或主觀情緒的文體。3、A【解析】B項,滄茫蒼茫,誠惶成恐誠惶誠恐;C項,通霄達旦通宵達旦,顧明思義顧名思義;D項,蓬篙蓬蒿,粼次櫛比鱗次櫛比。故選A。4、A【解析】A錯誤,如饑似渴地閱讀天演論的情景。5、B【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語言是否得體的把握。A.“爺爺”的話含有對“外婆家”的輕視,表達不得體;C.“小記者”的訪問含有懷疑“亞軍”的努力之意,不尊重他人;D.“小張”的語言有挖苦諷刺之意,表達不得體。故選B。6、32C310D33【參考答案一】我認為紙質閱讀目前并不會被數字化閱讀完全替代,紙質閱讀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現在學校教材、合同、公文等都不能脫離紙質閱讀。其

33、次部分人對紙質閱讀的偏愛也將穩定紙質閱讀在人群中的占比,紙質書更便于做筆記和保存,很多書籍也具有寶貴的收藏價值,這些都是數字化閱讀所不具備的特點?!緟⒖即鸢付课艺J為紙質閱讀運漸會被數字化閱讀替代。隨著科技的發展,出現如KINDLE等電子閱讀器,以及各類閱讀app,數字化閱讀變得越來越普遍,各個年齡層接觸數字化閱讀的人也在逐漸增多,數字化閱讀的時間也在隨之增加。而且數字化閱讀的信息容量也在逐漸增大,獲取信息越來越方便,人們可以在短時間內找到自己需要的閱讀內容?!窘馕觥?2A正確,由第段可知。B正確,由表1對比數據可知。C錯誤,由表2“我國成年國民各類媒介人均閱讀時長”可知,“報紙”的閱讀時長1

34、16年較113年比有所下降。D正確,由第段對比數據可知。310A正確,由原文【各抒己見】第段可知。B正確,由原文【各抒己見】第段可知。C正確,由原文【各抒己見】第段可知。D不正確,由原文【各抒己見】第段“我也并不認為數字化閱讀一定會導致膚淺化”可知原觀點并沒有肯定“數字化閱讀不會導致閱讀的膚淺化”。33科技與傳統的對比和討論在近幾年的考試中十分常見,學生平時需要對此類知識進行積累,關注生活中的科技發展與其帶來的變化,自己也要對各種現象有所思考。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闡述觀點的能力,需要學生結合實際找到適合的論據來支撐自己的觀點,難度不算大。如認為紙質閱讀目前并不會被數字化閱讀完全替代,可從紙質閱讀有

35、不可替代性和人們對紙質閱讀的偏愛等角度作答。如認為紙質閱讀運漸會被數字化閱讀替代,可從電子閱讀器的普及和接觸數字化閱讀的人也在逐漸增多、獲取信息越來越方便等角度作答。7、白露未晞 折戟沉沙鐵未銷 綠楊陰里白沙堤 零落成泥碾作塵 會挽雕弓如滿月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學而不厭 誨人不倦 或重于泰山 或輕于鴻毛 【解析】這是考查學生默寫古詩文的能力。復習古詩文名句,首先是要熟練背誦古詩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實,默寫中不能出現錯別字、更不能丟字添字;第三是要正確理解古詩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內容。默寫時,要注意晞、戟、銷、碾、褻、誨幾個易錯的字形。寫完之后,要重新讀一下詩句,看有沒有張冠

36、李戴的現象發生。8、1選圖一,相關情節是:在大西洋留卡斯群島附近的海域,遭到章魚的襲擊。潛水艇“鸚鵡螺號”被迫浮出海面,眾人在尼摩船長的帶領下,用斧子刀叉和章魚展開血戰。戰斗中一名船員慘死,尼德蘭也遭遇危險,幸為尼摩船長所救。經過持續一刻鐘的戰斗,終于打敗了章魚。選圖二,相關情節是:在阿龍納斯教授與尼德蘭等人漫步海底平川(海底森林),欣賞海洋奇物時,提到了一種用橡膠做成的潛水服,能承受巨大的壓力。2霍金的預言有可能實現,因為科技的進步可以將人類的想象變為現實。海底兩萬里中以電力做動力的潛艇發展為現在的核動力潛艇、用空氣壓縮的槍發射帶電的子彈發展為現在的電擊槍,還有潛水艇、電能、完善的潛水設備等

37、都可以看出。3(1)刪去“劉慈欣作品就獲得了國際雨果獎,好厲害呀”。(2)示例:成立社團,構成科幻閱讀的社群和社區。邀請專家開設講座,開拓我們的心胸視野。編輯科幻雜志,讀寫結合,擴大我們成長的空間和平臺。(與科幻作品閱讀有關,語言簡明)【解析】1首先要仔細觀看圖片,可從周圍環境、人物穿著、人物行為等推斷圖片中的人物名字。進而推斷所描繪的故事情節的內容和名著的名字。如圖一,在大西洋遭到章魚的襲擊。潛水艇“鸚鵡螺號”被迫浮出海面,眾人在尼摩船長的帶領下,用斧子刀叉和章魚展開血戰。可參考原著的相關描寫,如“尼德蘭的叉每一下都刺入槍烏賊的海色眼睛中,把眼珠挖出來??墒?,我的勇敢同伴不可能躲開,突然被一

38、條怪物的觸須卷住掀倒在地。槍烏賊的厲害可怕的嘴對著尼德蘭張開來。這個不幸的人要被咬為兩段了。我急急跑去救他,但尼摩船長走在我的前面,先我動了手。他的斧子砍入兩排巨大齒牙里面了,加拿大人出人意料的得救了,站起來,把整條叉刺入章魚的三個心臟中”。2對霍金的“人類有望駕駛宇宙飛船做時光旅行,屆時從地球到銀河系邊緣的漫長路程僅需八十年”這個預言的看法。首先要結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相關內容,再生發合理的聯想。如霍金的預言可以實現,從海底兩萬里中以電力做動力的潛艇發展為現在的核動力潛艇,“我國自主研發的載人潛水器蛟龍號,其性能基本接近鸚鵡螺號”,這些科技的進步可以將人類的想象變為現實。3(1)要求刪去建議書

39、中一句與中心無關的話。此段講的是閱讀科幻小說的意義。所以“劉慈欣作品就獲得了國際雨果獎,好厲害呀”一句與這一中心無關,需刪掉。(2)要求補寫一條建議。建議的針對性要強。建議要具體明白,可操作性強,切實可行。還要注意仿照例句的建議方法,建議內容與科幻作品閱讀有關,不能與例句重復,還要注意字數要求。如邀請專家開設講座、編輯科幻雜志等。最好要把意義也概括出來。二、閱讀9、(1)詩句運用了比喻、頂真的手法,將客愁比成源源不斷的流水,又將客愁與流水相比,突出客愁的綿長。(2)不一樣?!炯住吭姳磉_的是詩人突然看到家鄉月色、急盼歸家的愉悅激動之情;【乙】詩表達的是對江山美景的贊美之情,以及不畏艱難、樂觀豁達

40、的豪放心態?!窘馕觥浚?)欣賞詩句?!翱托娜缢笔潜扔鳌!翱托娜缢迸c“水如愁”有構成了頂真的修辭手法。比喻的作用:將客愁比成源源不斷的流水,又將流水比客愁,可見思鄉的愁緒時時縈懷。頂真的作用:前后對照,構思別致,更顯出思鄉之情的深摯動人。(2)比較閱讀??疾閮墒自姼杷惆l情感的不同之處。讀懂詩句是作答的基礎?!昂鲇牬八蛥钦Z,故山月已掛船頭”:忽聞家鄉話傳進了船窗,詩人頓感無比親切,精神為之一振,只覺得故鄉的明月已掛在船頭,人已到達家門口似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前后對照,構思別致,更顯出思鄉之情的深摯動人?!案呙叻瓙劾旖?,枕底濤聲枕上山”:在船中,喜歡高臥觀景,最喜歡的是漓江這段路。枕下

41、是濤聲,枕上是山峰,猶如人間仙境。有聲有景,用句美妙,不但贊美了沿途風光,還有不畏艱難的意志,樂天知命的心態。10、1朕每將此事以為鑒戒/常恐不逮/為人所笑2 接受 不久 后人 只 3D4君主要是失掉了江山, 臣子也就不能保全自己的家族。5君主能接受忠言,虛心納諫,臣子能直言進諫,要施行仁政,關愛百姓。(圍繞這幾方面答題即可)【解析】1本題考查學生劃分文言句子節奏的能力。劃分句子節奏時,除了要考慮句子的意思,還要考慮句子的結構。此題較容易,根據文意即可推斷出正確答案:朕每將此事以為鑒戒/??植淮?為人所笑。譯為:我時常用這些事對照自己的行為并經常告誡自己,擔心自己哪里做得不好,被人恥笑。此題要

42、注意把相關的幾個意思劃開。2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內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據句意和對文言常用詞的掌握來判斷字詞義。解釋時要注意辨析詞義和用法的變化,根據語境判斷字詞義。此題多古今異義詞,如“尋”:不久。所以千萬不要以今釋古。而“惟”在現代漢語中也有“只”的意思,所以說理解好上下文內容是作答的關鍵。3D句子中的“而”與 “不過二世而滅”中“而”字用法相同。都表順承。A表轉折。B表并列。C表修飾。4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句子的翻譯能力。翻譯文言語句是文言文閱讀的必考題。直譯講究字字落實,特別是關鍵詞語的意思必須要呈現出來。文言語句的翻譯首先要知道文言詞語的意思,把詞語放到語境中,根據上下文推斷也不失是一種較

43、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詞的翻譯,如“其”:他的。“獨”:唯獨?!叭保罕H?本題考查的是對文本內容理解與分析能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在理解原文內容的基礎上,根據題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內容,找出相關的語句,概括即可。唐太宗的治國之道是,從文中“太宗謂侍臣曰:“君臣本同治亂,共安危,若主納忠諫,臣進直言,斯故君臣合契,古來所重。”可以看出治國必須君主能接受忠言,虛心納諫,臣子能直言進諫;從文中“然周則惟善是務,積功累德,所以能保八百之基。秦乃恣其奢淫,好行刑罰,不過二世而滅。”可以看出治國以民為本(重視民生),讓老百姓安居樂業,國家才能長治久安?!军c睛】譯文:貞觀三年,唐太宗對侍臣說:“無論國家

44、安定還是混亂,安全還是危險,君臣都應該同舟共濟。如果君主能接受忠言,臣子能夠直言進諫,那么君臣之間就會非常默契,這是自古以來治國所重視的方法。如果君主賢明,而臣子卻不匡正輔佐,想要不亡國,是不可能的。君主要是失掉了江山,臣子也就不能保全自己的家族。像隋煬帝,他為人非常暴虐,臣下不敢進言,這使他不知道自己的過失,最后國破家亡,大臣虞世基等人不久也被殺死。這個慘痛的教訓離我們并不遠,我和各位大臣能不謹慎嗎?我們不能被后人所恥笑啊?!必懹^六年,唐太宗對侍臣說:“我聽說周朝與秦朝剛得到天下的時候,治理國家的方法是一樣的。但是周朝推行仁政,積累功德,所以能夠將自己的基業保持八百年。而秦朝恣意妄為,驕奢淫

45、逸,所以只經歷了兩代帝王就滅亡了。這難道不是行善可以延長福祚,作惡可使國運衰敗嗎?我又聽說桀、紂是帝王,但是凡夫俗子都對他們的行為感到羞恥,顏回、閔損是普通百姓,但帝王卻以他們的言行為榮耀。這也是帝王應該感到羞慚的。我時常用這些事對照自己的行為,并經常告誡自己,擔心自己哪里做得不好,被人恥笑。”11、1 增強文章的趣味性。 引出說明對象:大腦會持續不斷地生成新的神經細胞,不論年齡。 2人的大腦一旦過了青少年時期,就不再生成新的神經細胞了,最后老化僵化。在剛去世的人的海馬體(大腦)中標注神經細胞的抗體,尋找處于成型不同階段的神經細胞。新神經細胞生成和活躍的位置及作用。影響神經細胞生成的因素多。3

46、或許,表示推測(不確定,猜測),在文中說明了約翰曼對“出生時都攜帶著固定數量的神經前體細胞”這一結論不確定,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4C【解析】1考查語段的作用,要考慮到語段在文章位置上的意義。語段正好是文章的開頭,所以在結構上就有引出說明對象的作用。從內容上看,運用引用的說明方法說明“在人的一生當中,大腦會持續不斷地生成新的神經細胞,不論年齡”這一事理。同時這個開頭還有增強文章的趣味性的作用。2提取概括類的題目,首先要在審題后確定提取答案的范圍,即在文章中尋找段落。然后從前向后精讀文章,抓住其中切題的信息,將它們提取出來。最后根據這些語句組織成切題的合乎要求的答案。如(1)空,可提取第2段“

47、人的大腦迅速發育而一旦過了青少年時期,就不再生成新的神經細胞了,最后我們的大腦無可避免的老化與僵化”作為答案。(2)空,可提取第2段“借助標注神經細胞的抗體,嘗試在剛去世的人的海馬體中尋找處于成型不同階段的神經細胞”作為答案。(3)空,可提取第6段的“新神經細胞生成和活躍的位置”等句作為答案。(4)空,可提取第7段“影響神經細胞生的因素很多”作為答案。3考查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的特點。“或許”本義:可能但不肯定;也許;不一定。表示推測,不確定,猜測。語境義:說明了約翰曼對“出生時都攜帶著固定數量的神經前體細胞”這一結論不確定。一定要注意說明文限制性詞語的使用,這些限制性的副詞往往都能準確地說明事

48、物或事理。解題時,從使用的恰當以及刪除后的不準確,一正一反兩個方面來說明這個詞語的重要性。4C內容不符合文意。注意第4段的首句“然而這種技術在人類身上實驗有局限性”。說明“技術證明多種動物大腦不同區域的神經細胞生成一直在進行”這種觀點不成立?!军c睛】說明文語言的特點:一、簡潔性。說明文的遣詞造句,應簡潔平實、通俗易懂。二、準確性。說明文以傳授知識為目的,這就要求它必須用準確的語言,如實地反映事物的特征、本質、規律。說明文的語言的準確性是說明文語言的先決條件。表示時間、空間、數量、范圍、程度、特征、性質、程序等,都要求準確無誤。三、科學性。介紹科學知識的說明文,要特別注重科學術語的準確使用。四、

49、嚴密性。為了使讀者對較復雜的事物、較深奧的事理有明晰確切的理解,說明文常常恰當地使用修飾和限制詞語,講究語言的周到嚴密。五、條理性。任何事物都具有它本身的條理,我們說明事物就要按照它本身的條理來安排說明順序,使之眉目清楚,有條不紊。六、邏輯性。有的說明文,要從事物的內在聯系上進行說明,語言邏輯性強。七、趣味性。葉圣陶先生說:“說明文不一定就是板起面孔來說話,說明文未嘗不可帶一點風趣?!睘榱税咽挛锏奶攸c說得更加生動形象,增強文章的啟發性和感染力,說明文要適當地采用生動的說明。12、1B2用自己的經歷引出對“碎片化閱讀”的弊端的思考,能夠引發讀者的共鳴,激發閱讀興趣;用事實引出作者的觀點“碎片化閱

50、讀正令你越來越愚蠢”。3不合適。這句話講的是碎片化閱讀的危害;前文已經很透徹地分折了碎片化閱讀讓我們形成閱讀惰性,也是危害,己經用事實論證得很充分了,所以不需要再重復論述。合適。前文己經很透徹地分析了碎片化閱讀使我們形成閱讀惰性;這句話運用了比喻論證的方法,把碎片化閱讀比作吸毒,讓讀者形象地體會到碎片化閱讀的危害性,從而有力地論證了論點。4參考建議:減少低價值的碎片化閱讀,重新建立認識,我們必須明確碎片化閱讀的意義所在;減少刺激源,卸載手機上的多個資訊類軟件,不看混雜性的平臺上無聊的話題,取關無意義的公眾號;進行時間管理,每天抽出固定12個小時的閱讀時間,雷打不動的、用來啃那些有深度的、專業性

51、的、需要你動腦子的書籍;制造無干擾環境,記住,當你在閱讀一本書的時候做了任何閱讀以外的事情,都會毀掉你的深度閱讀;強迫自己做讀書筆記和思維導圖,只有主動參與的閱讀才是有價值的,有意義的。【解析】1此題考查的是對文章內容的感知。B;碎片化閱讀只能“在你已經建立了自己的知識體系的前提下,通過碎片化閱讀作為拓展和補充”,而且“試圖通過碎片化閱讀獲取知識,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故選B。2此題考查的是開頭的作用。文章開頭從自身經歷寫起,使材料更真實,激發讀者閱讀,同時引出中心論點。據此理解作答。3此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理解。對于此類試題,首先分析材料論證了什么觀點,然后結合文章內容,看材料對論證的作用在決

52、定去留。此處的材料如果認為合適,就結合材料的作用來談,它能使論證更有力更形象。如果認為不合適,就從上下文來談,因為前面對碎片化閱讀的危害已經寫的很多了,所以可以刪去,據此理解作答。4此題考查的是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把握。對于“碎片化時代,我們該如何閱讀”為主題的班會,可以結合選文內容來談談碎片化閱讀的利與弊,在把握時需要注意的地方等。例如,碎片化閱讀可以“在你已經建立了自己的知識體系的前提下,通過碎片化閱讀作為拓展和補充”,所以我們要先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澳阒懒恕八槠喿x弊大于利”,這只是獲取了一條信息。你理解了什么是碎片化閱讀的內涵,你能對這條信息產生疑問或者思考,你能夠自己有選擇的從這

53、篇文章中選擇對你有效的建議,這才叫獲取了知識?!币簿褪钦f要有所取舍,要學會思考。“關于碎片化閱讀,你必須保持理智的認識,不被別人的言論忽悠,不為了偷懶而自欺欺人”,據此理解作答。13、1 這則消息的“電頭”是新華社長江前線二十二日二十二時電, “導語”部分是第句(只填序號)。 主體部分是第句。 導語中揭示我軍所向披靡、戰績輝煌的詞語是沖破敵陣、橫渡長江。 主體部分中記錄我軍節節勝利的史實的一個四字成語是:銳不可當。 2(1)不能這樣更改?!艾F在”與“至發電時止”比,不如后者概念確切;“一大半”與“三分之二”比,表達含混,模糊不清;“剩下的”所指不明(是人?是物?),“余部”是軍事術語,更貼切,得體。(2) “殲滅”“擊潰”“占領”“控制”等動詞的連用,使語言雄健有力,表現出我軍英勇善戰、銳不可當、所向無敵的氣概。尤其是“控制”這個動詞的運用,十分準確地表明江陰要塞不僅是被占領,而且被我軍操縱,正因為如此,長江才能被“封鎖”,達到了意想不到、震撼人心的效果。3因為中路軍和西路軍所遇敵情一樣,敵軍抵抗甚為微弱,而東路軍所遇敵軍抵抗較為頑強,這樣安排,更能使文章涌起高潮。4我軍英勇善戰,銳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