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一輪復習模擬試卷及答案_第1頁
高考語文一輪復習模擬試卷及答案_第2頁
高考語文一輪復習模擬試卷及答案_第3頁
高考語文一輪復習模擬試卷及答案_第4頁
高考語文一輪復習模擬試卷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考語文一輪復習模擬試卷及答案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論述20世紀最初三十年中國小說轉型中傳統文學的創造性轉化所起的作用,面臨的第一個難題就是,研究對象不只很少提供可資直接引用的論據,反而冒出許多反面的證詞。也就是說,新小說家不大論及他們接受西洋小說的影響,而強調其與傳統中國小說的聯系;反之,“五四”作家則大都否認他們的創作與傳統小說有直接的聯系,而突出域外小說的影響。關鍵不在于對吳趼人、林紓或者魯迅、葉圣陶的說法加以辯證,而是必須說明,為何那么多真誠而且精明的作家,會同時產生這么一種顯而易見的“錯覺”。除了策略的考慮,作家們之所以不大談論傳統的創造性轉化

2、,主要原因在于,這種“轉化”,是在作家不自覺的狀態下完成的。對于“五四”作家來說,幼年時代熟讀經史、背誦詩詞,以及明里暗里翻看三國水滸,只是一種必要的人文修養,或無功利的娛樂,并沒想到從中學習什么寫作技巧。而青年時代如癡如醉地啃讀域外小說,卻頗具學習借鑒之心。這就難怪他們創作小說時,理直氣壯地以域外小說為榜樣。偶爾也會師法“傳統”,但有意無意間將其西洋化進而合理化。一方是無意中接受,一方卻是有意去模仿。盡管后世的研究者可能對那無意中接受的觀念如何歪曲模仿的對象、限制模仿的效果更感興趣,“五四”作家則大多只意識到后者而忽略了前者。還不只是前者“得來全不費工夫”,故視而不見,后者“踏破鐵鞋無覓處”

3、,故彌足珍貴;更因為傳統文學更多地作為一種修養、一種趣味、一種眼光,化在作家的整個文學活動中,而不是落實在某一具體表現手法的運用上。無疑,具體而可視的“手法”,比起抽象而隱晦的“趣味”,更容易為作家和讀者所感知。新小說家的情況恰好相反。梁啟超、吳趼人、劉鶚等人的實際創作,已經突破了舊的格局,可仍喜歡使用傳統的批評術語。大家似乎都有“以中化西”的愿望,只不過不像林紓表達得那么直白而已。在借鑒域外小說技巧的同時,盡量在傳統文學中尋找對應物;一旦證明古已有之,用起來自然更得心應手。接受外來文化,本來就有重新選擇、解釋傳統的權利,“以中化西”也無可厚非,只要不過于離譜。可這么一來,很容易造成一種錯覺,

4、似乎并沒接受什么新東西,只不過是“出土文物”。殊不知“文物”之所以“出土”,也必須借助新的眼光。不理解這一點,單從言論及術語判斷,新小說可能顯得很舊。也許更重要的是,新小說家和“五四”作家接受的不僅僅是中國古典小說,而是整個中國文學傳統的影響。單從小說的承傳,確實無法說清從儒林外史到狂人日記的嬗變。只有將其置于20世紀初整個文化變遷的大背景下,才能糾正上述并不輕微的“錯覺”。在東西方文化碰撞與交匯中演進的中國小說,既不可能完全固守傳統,又不可能被西方小說同化,而是在諸多個平行四邊形的合力作用下蹣跚前進。(選自陳平原中國散文小說史,有刪改)1.下列各項中,不屬于“不大談論傳統的創造性轉化”的原因

5、的一項是()A.作家們之所以對傳統的創造性轉化談論得少:從自身層面講,有出于策略的考慮;從受傳統影響層面講,主要是這種“轉化”是在其不自覺的狀態下完成的。B.對于“五四”作家來說,他們對待傳統小說與域外小說的態度截然不同:一個是無功利性的娛樂,無意中接受;一個是帶有功利性的借鑒,有意去模仿。C.作家們通過不斷地熟讀、背誦、翻看等方式將傳統文學變成了自身的一種人文修養、趣味、眼光,并將其化在整個文學活動中,變成了下意識的行為。D.相對于域外小說在“手法”上的具體且可視而言,傳統文學則顯得過于抽象而隱晦,這使得作家和讀者不容易感知,而作為后世的研究者也未能幸免。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

6、一項是()A.在對待傳統小說與西洋小說的問題上,新小說家與“五四”作家的表現恰恰相反,前者強調其與傳統中國小說的聯系,而后者則突出域外小說對其的影響。B.梁啟超等人的實際創作雖已突破了舊的格局,但仍喜歡使用傳統的批評術語,這種表現是他們“以中化西”的愿望的體現,只不過不像林紓表達得那么直白。C.新小說家在借鑒域外小說的技巧時,是有所選擇的,D般選擇那些在傳統文學中存在對應物的技巧,而在證明其古已有之后,用起來也更得心應手。D.在接受外來文化時,新小說家有重新選擇、解釋傳統的權利,但不可過于離譜地“以中化西”,即便這樣其作品也容易給人造成“出土文物”一樣的錯覺。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

7、正確的一項是()A.研究對象不只很少提供可資直接引用的論據,反而冒出不少的反面證詞,這些是在論述20世紀初中國小說轉型中傳統文學的創造性轉化所起的作用時面臨的第一個難題。B.對新小說家和“五四”作家產生重要影響的不僅僅有像三國水滸這樣的中國古典小說,還有包括經史、詩詞等在內的整個中國文學傳統。C.雖然單從小說的承傳,無法說清從儒林外史到狂人日記的嬗變,但只要將這個嬗變置于20世紀初整個文化變遷的大背景下,就能將其說清楚。D.在20世紀初東西方文化碰撞與交匯中,中國小說的演進,既離不開傳統小說,也離不開西方小說,準確地說,是以兩者為代表的合力作用促成的。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一)文言文閱讀

8、(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蔣貴,字大富,以燕山衛卒從成祖起兵。積功至昌國衛指揮同知。從大軍征交n及沙漠,遷都指揮僉事,掌彭城衛事。宣德二年,四川松潘諸番叛,充右參將,從總兵官陳懷討之。募鄉導,絕險而進,薄其巢。一日十數戰,大敗之。進都指揮同知,鎮守密云。七年復命為參將,佐懷鎮松潘。明年進都督僉事,充副總兵,協方政鎮守。又明年,諸番復叛,政等分道進討。貴督兵四千,攻破任昌大寨。會都指揮趙得、宮聚兵以次討平龍溪等三十七寨,斬首一千七百級,投崖墜水死者無算。捷聞,進都督同知,充總兵官,佩平蠻將軍印,代政鎮守。英宗即位,以所統皆極邊地,奏增軍士月糧。正統元年召還,為右都督。阿臺寇甘、涼,

9、邊將告急。命佩平虜將軍印,帥師討之。賊犯莊浪,都指揮江源戰死,亡士卒百四十余人。侍郎徐劾貴,朝議以貴方選軍甘州,勢不相及。而莊浪乃所統,責委罪。置貴不問。明年春,諜報敵駐賀蘭山后。詔大同總兵官方政、都指揮楊洪出大同迤西,貴與都督趙安出涼州塞會剿。貴至魚兒海子,都指揮安敬言前途無水草,引還。鎮守陜西都御史陳鎰言狀,尚書王驥出理邊務,斬敬,責貴立功。貴感奮,會朵兒只伯懼罪,連遣使入貢,敵勢稍弱。貴帥輕騎敗之于狼山,追抵石城。已,聞朵兒只伯依阿臺于兀魯乃地,貴將二千五百人為前鋒往襲。副將李安沮之,貴拔劍厲聲叱安曰:“敢阻軍者死!”遂出鎮夷。間道疾馳三日夜,抵其巢。阿臺方牧馬,貴猝入馬群,令士卒以鞭擊

10、弓驚馬,馬盡佚。敵失馬挽弓步斗貴縱騎蹂擊指揮毛哈阿奮入其陣大敗之復分軍為兩翼別遣百騎乘高為疑兵轉戰八十里。會任禮亦追敵至黑泉,阿臺與朵兒只伯以數騎遠遁,西邊悉平。十四年正月,貴卒,年七十。贈涇國公,謚武勇。(選自明史蔣貴傳)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敵失/馬挽弓步斗貴/縱騎蹂擊指揮毛哈阿/奮入其陣大敗/之復分軍為兩翼別遣/百騎乘高/為疑兵/轉戰八十里B.敵失馬挽弓/步斗貴縱騎/蹂擊指揮毛哈阿/奮入其陣/大敗之/復分軍為兩翼/別遣百騎/乘高為疑兵/轉戰八十里C.敵失馬挽弓/步斗貴/縱騎蹂擊指揮毛哈阿/奮入其陣/大敗之/復分軍/為兩翼/別遣百騎乘高為疑兵/轉戰八

11、十里D.敵失馬/挽弓步斗/貴縱騎蹂擊/指揮毛哈阿奮入其陣/大敗之/復分軍為兩翼/別遣百騎乘高為疑兵/轉戰八十里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遷”在古代稱調動官職,一般指升職,如“升遷”。也指貶謫,放逐,如“遷謫”指貶官遠地,“遷客”指流遷或被貶謫到外地的官。B.“宣德”是年號。習慣上,唐朝以前對歿世的皇帝一般簡稱謚號,如漢武帝、隋煬帝,而不稱廟號;唐朝以后,由于謚號的文字加長,則改稱廟號,如唐太宗、宋太祖等,到了明清兩代才用年號來稱呼,文中的年號還有“英宗”。C.“明年”指“第二年”,而在現代漢語中,“明年”指“今年的后一年”,古今意義不同。D.“謚”

12、是謚號。古代王侯將相、高級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稱號叫謚號,一般根據他們的生平事跡與品德修養,進行一種褒揚的評價,也有表貶抑的評價。如稱陶淵明為靖節征士,歐陽修為歐陽文忠公,王安石為王文公,范仲淹為范文正公。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蔣貴出身低微,作戰勇猛。他以燕山衛一名士兵的身份隨從成祖起兵,因為作戰勇猛,不斷累積軍功,從昌國衛指揮同知一路升官,曾經升至總兵。B.蔣貴身經百戰,深受朝廷信賴。阿臺侵犯莊浪時,侍郎徐為了推卸自己的責任而彈劾了蔣貴,但是朝廷明察秋毫,追究了徐,并沒有問責蔣貴。C.蔣貴身處高位,心系士兵。因為所管轄的都是非常偏遠的地方,

13、所以他向英宗皇帝奏請增加軍士的月糧。英宗很生氣,于是他被召回擔任右都督。D.蔣貴智勇雙全,立功邊塞。在征討阿臺時,他不僅分兵為兩翼,而且還派一百名騎兵登上高處布為疑兵迷惑敵人,迫使敵人遠遁,從而平定西部邊境。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充右參將,從總兵官陳懷討之。募鄉導,絕險而進,薄其巢。譯文:(2)間道疾馳三日夜,抵其巢。阿臺方牧馬,貴猝入馬群,令士卒以鞭擊弓驚馬,馬盡佚。譯文:(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89題。和通判弟隨亨書感韻南宋柴望風沙萬里夢堪驚,地老天荒只此情。世上但知王義,人間惟有伯夷清。堂前舊燕春何處,花外啼鵑月幾更。莫話凄涼當日事

14、,劍歌淚盡血沾纓。注 弟弟隨亨寫了書感一詩,詩人以此詩和之,作于南宋亡后。王(zh):齊國賢者。燕破齊,王不事齊,自縊而亡。8.詩的頷聯主要運用的表現手法是_。頸聯的上句化用了劉禹錫的詩句“_,_”。(5分)9.請結合全詩分析詩中寄托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6分)答:參考答案1.D答非所問,且“作為后世的研究者也未能幸免”的表述有誤,應為“后世的研究者可能對那無意中接受的觀念如何歪曲模仿的對象、限制模仿的效果更感興趣”。見第3段。2.C“新小說家在借鑒域外小說的技巧時,是有所選擇的”在文中無依據。3.C“只要就”表述有誤,應為“只有才”;還有“將其說清楚”的表述有誤,應為“糾正上述并不輕微的錯

15、覺”。4.D5.B“英宗”是廟號,不是年號。6.C“英宗很生氣”屬于無中生有。7.(1)(蔣貴)擔任右參將,跟隨總兵官陳懷討伐叛軍。招募向導,越過險要的地形進軍,接近了敵人的巢穴。(2)(他)從小路疾馳了三天三夜,抵達了叛軍的巢穴。阿臺正在放馬,蔣貴突然沖入馬群,命令士卒用鞭子擊打弓,讓馬受驚,馬都跑散了。參考譯文 蔣貴,字大富,作為燕山衛的士兵跟隨成祖起兵。靠累積功勞升職到昌國衛指揮同知。跟隨大軍征討交n及沙漠,提拔為都指揮僉事,負責彭城衛的軍務。宣德二年,四川松潘的少數民族叛亂,(蔣貴)擔任右參將,跟隨總兵官陳懷討伐叛軍。招募向導,越過險要的地形進軍,接近了敵人的巢穴。一天打了十多仗,大敗

16、叛軍。升任都指揮同知,鎮守密云。宣德七年,又被任命為參將,幫助陳懷鎮守松潘。第二年,升任都督僉事,代理副總兵,幫助方政鎮守松潘。又過了一年,各少數民族又叛亂,方政等人分路進兵討伐。蔣貴率領兵力四千,攻破了任昌的大寨。會合都指揮趙得、宮聚的隊伍,依次平定了龍溪等三十七寨,斬首一千七百級,投崖墜水死的人沒法計算。捷報傳到朝廷,升任都督同知,代理總兵官,佩平蠻將軍印,代替方政鎮守松潘。英宗即位以后,(蔣貴)因為所統領的地方都是非常偏遠的邊境地區,上奏請求增加軍士每個月的糧食供應。正統元年,召蔣貴回到朝廷,任右都督。阿臺侵犯甘州、涼州,邊疆的守將向朝廷告急。朝廷命令蔣貴佩戴平虜將軍的大印,統帥軍隊討伐

17、。叛軍進犯莊浪,都指揮江源戰死,陣亡士卒一百四十余人。侍郎徐彈劾蔣貴,朝廷開會討論認為蔣貴剛選兵出發去甘州,勢必來不及救援。而莊浪歸徐所統率,追究徐推脫罪責的責任。把蔣貴的事情放在一邊,不予追究。第二年春天,諜報敵軍駐扎在賀蘭山的后面。皇帝下詔命令大同總兵官方政、都指揮楊洪出大同向西,蔣貴與都督趙安出涼州長城關口會合圍剿。蔣貴到了魚兒海子,都指揮安敬說前面的路上沒有水草了,率兵返回。鎮守陜西都御史陳鎰上奏告狀,尚書王驥出京負責處理邊疆事務,斬了安敬,責令蔣貴立功免罪。蔣貴感動振奮,正好朵兒只伯害怕罪責(被追究),接連派使者入京上貢,敵人的勢頭稍稍減弱。蔣貴率領輕騎兵在狼山擊敗叛軍,追到石城。戰斗停止了,聽說朵兒只伯去到兀魯乃地依附了阿臺,蔣貴帶領二千五百人為前鋒前往突襲。副將李安勸阻他,蔣貴拔劍厲聲斥責李安說:“敢阻擋進軍者死!”于是出了鎮夷。(他)從小路疾馳了三天三夜,抵達了叛軍的巢穴。阿臺正在放馬,蔣貴突然沖入馬群,命令士卒用鞭子擊打弓,讓馬受驚,馬都跑散了。敵人失去了戰馬,帶著弓箭,步行和明軍戰斗。蔣貴放開騎兵,踐踏攻擊,指揮毛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