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 國 海 洋 大 學 命 題 專 用 紙 (首頁)2006-2007學年第 1學期 試題名稱: 地震資料數字處理 共 1 頁 第 1 頁專業年級 學號_ 姓名_ 授課教師名_ 分數_ 一、 名詞解釋(20分)1 道平衡 2數字信號 3最小相位 4反射波 5 共深度點 6 疊加速度 7 解編 8 偽門效應 9 DMO 10 假頻二、 將中文譯成專業英語(10分)1地球物理勘探 2地震反射法 3地震波傳播 4自動增益控制 5帶通濾波器6觀測系統 7信噪比 8脈沖響應 9相關分析 10高程校正三、 簡答題(48分)1 什么是地震資料數字處理? 地震資料的現場處理主要包括哪些內容?2 什么是速度譜?
2、它有幾種方式?速度譜資料用在那些方面?3 簡述預測反褶積應用中算子長度、預測步長和白噪系數的影響。4 什么是動校正和靜校正?它們的異同點是什么?5 應用數字濾波方法,如何消除地震記錄上的規則干擾波和隨機干擾波?6 反褶積的作用有哪些?若已知海水層濾波器的濾波特性N()=(R為海底面反射系數,為海平面到海底的雙程垂直旅行時),求其消除海底鳴震干擾的反濾波器A()和對應的時間函數a(t)。7 水平疊加主要有哪些方法? 8 波動方程偏移方法主要有哪些?并簡述其方法原理?四、 論述題(22分) 通過在地震資料數字處理課程的學習和體會,試述一種地震資料數字處理的方法或技術。提示:包括方法或技術原理、效果
3、分析、結論及建議等 授課教師劉懷山命題教師或命題負責人簽 字院系負責人簽 字 年 月 日中 國 海 洋 大 學 試 卷 答 案 (首頁)20062007學年第 1 學期 試題名稱:地震資料數字處理(A卷) 課程號:081304101259專業年級_04勘工、地信 共 4 頁 第 1頁一、 名詞解釋(20分,每個2分)1. 道均衡:是指在不同或同一地震記錄道建立振幅平衡。2. 數字信號:相對于模擬信號,記錄瞬間信息的離散的信號。3. 最小相位:能量集中在序列前部。4. 反射波:在波速突變的分界面上,波的傳播方向要發生改變,入射波的一部分被反射,形成反射波。5. 共深度點:CDP。地下界面水平時,
4、在共中心點下方的點,界面傾斜時無共深度點。6. 疊加速度:在一般情況下,都可將共中心點反射波時距曲線看作雙曲線,用一個同樣的式子來表示:t2=t02+x2/V2,其中,V就是疊加速度。7. 解編:地震數據是按各道同一時刻的樣點值成列排放的,解編就是將數據重排成行。8. 偽門:對濾波因子離散化采樣造成。在原來門外兩側周期性重復出現許多側門,稱偽門。9. DMO:傾斜時差校正。10. 假頻:一個連續信號用過大的采樣得到的離散序列實際上含有連續信號中高頻成分的貢獻。這些高頻成分折疊到離散時間序列中較低的頻率。這種現象是由連續信號采樣不足引起的,稱作假頻。二、將中文譯成專業英語(10分,每個1分)1.
5、 地球物理勘探Geophysical prospecting2. 地震反射法Seismic reflection method3. 地震波傳播Seismic wave propagation4. 自動增益控制Automatic gain control5. 帶通濾波器Band pass filter6. 觀測系統Geometry/layout7. 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8. 脈沖響應Impulse response9. 相關分析Correlation analysis10高程校正Elevation correction三、簡答題(48分,每題6分)1. 地震資料數字處
6、理,就是利用數字計算機對野外地震勘探所獲得的原始資料進行加工、改造,以期得到高質量的、可靠的地震信息,為下一步資料解釋提供可靠的依據和有關的地質信息(2分)。地震資料數字處理主要流程:輸入定義觀測系統數據預處理(廢炮道、預濾波、反褶積)野外靜校正速度分析動校正剩余靜校正疊加偏移顯示(2分)。地震資料的現場處理主要有:預處理、登錄道頭、道編輯、切除初至、抽道集、增益恢復、設計野外觀測系統、實行野外靜校正、還可以進行頻譜分析、速度分析、水平疊加等(2分)。2. 速度譜:速度V與反射時間to關系的圖形。包括疊加速度譜和相關速度譜;(3分)主要應用:(1)確定疊加速度;(2)用于檢查疊加剖面的正確性(
7、3)識別多次波(4)求地層的層速度(5)制作等速度剖面。(3分)3.更長的算子使譜進一步白化,使它進一步靠攏尖脈沖響應譜,但增到一定算子長度后,更長的算子不能改善結果。為了選擇算子長度,理想的情況是應用未知地震子波的自相關。(2分)隨著預測步長增加,輸出譜的寬度愈來愈窄。在理想的無噪音條件下,預測反褶積對輸出的分辨率可通過調節預測步長來控制。單位預測步長意味著最高的分辨率,而較大的預測步長意味著較小的分辨率。脈沖反褶積應用于野外資料得到的結果常常是不理想的,因為它提高了資料中的高頻噪音。非單位預測步長的最大優勢是壓制譜的高頻端,并保持了輸入資料的總體譜形(2分)。 隨著預白百分比的增加,譜的寬
8、度都減小。預白使譜變窄而不怎么改變譜的平坦特征;而較大的預測步長使譜變窄并改變它的形狀,使它看起來更像輸入地震子波的譜。預白得到一個限帶輸出。但是與改變預測步長相比,它的影響較不易控制。通過改變預測步長,我們對輸出帶寬有了一定的了解,它與預測步長有關(2分)。4. 對正常時差校正,即把非零炮檢距的反射時間都校正成零炮檢距的反射時間 稱為“動”校正,對由表層不均勻性引起時差的校正稱為“靜”校正。(2分) 相同點:1)在地震記錄上,為了使反射波到達時間盡可能直觀、精確地反映地下構造形態,必須將這些時差從觀測時間中去掉2) 不進行都影響多次疊加結果,使水平疊加剖面質量降低。(2分) 不同點:1)“動
9、”校正是校正反射波的到達時間中包含了炮檢距引起的正常時差;“靜”校正是校正表層不均勻性引起的時差 2)對非零炮檢距的地震記錄道上的任意一個采樣時間,都要計算出一個動校正量,計算量和儲存量大;校正量是個動態變化的量,即在一道地震記錄中,正常時差是隨著t0的增大而減小的。 “靜”字的含義是指校正量不隨而變化。這是因為靜校正的假設條件是,低速帶的速度遠遠小于基巖速度,使地震波在低速帶內是垂直傳播的,與各層反射波入射到基巖面的方向無關,致使在一道記錄中所有采樣點的靜校正值都是相同的,這個值是由爆炸點和接收點表層條件決定的一個常數。3)靜校正方法一般分為野外(一次)靜校正和剩余靜校正。野外(一次)靜校正
10、:它是直接利用野外觀測的高程、井深、低速帶的厚度和速度及基巖速度計算靜校正量并校正的。其實質是把爆炸點和接收點都校正到統一的海拔高度平面上來,這個平面稱為“基準面” 剩余靜校正:由于低速帶的速度和厚度在橫向上的變化,使野外表層參數測量不準,或無法測量,故使野外靜校正后,爆炸點和接收點的靜校正量還殘存著或正或負的誤差,這個誤差稱為“剩余靜校正量”。 (2分)5.地震記錄上的規則干擾有面波、多次波、導波、折射波、側面反射、電纜干擾等,不規則干擾包括環境噪音等。(2分)對于規則干擾,可以將信號變換到其他域,針對該域中干擾信號與有效信號的差異,設計相應的濾波器,將規則干擾消除。如面波的特點是低頻、低速
11、、能量強,可以在頻率域設計高通濾波器加以消除,也可以變換到FK域,根據其低頻低速的特點,將其濾掉;(2分)對于非規則干擾,可以在某個域中如FX域中將相干的有效信號提取,達到濾掉干擾的目的;疊加也是一種有效的去除非規則干擾的濾波方法。(2分)6. 反濾波的作用主要是壓縮地震反射脈沖的長度,提高反射地震記錄的分辨能力,并進一步估計地下反射界面的反射系數;反濾波還可以消除短周期鳴震和多次波等干擾波,提高信噪比。(3分)根據,則,變換到時間域,則(3分)7. 一般水平疊加:一般水平疊加就是將共中心點反射記錄經動校正以后疊加起來。(2分)自適應水平疊加:地震記錄道的質量在空間和時間上都會有差異,可以根據
12、它們在空間和時間上質量的差異來控制它們參與疊加的成分,這可以通過在每個記錄道上隨時間乘上不同的加權系數來達到。用最小二乘法原理去求加權系數。(2分)超級疊加:超級疊加是一種反復多次疊加的方法。(2分)8.目前,在生產實踐中廣泛使用的波動方程偏移有三種方法:克希荷夫積分法,有限差分法和頻率波數域中的波動方程偏移(2分) 1).克希荷夫積分法波動方程偏移原理克希荷夫積分法波動方程偏移的原理是建立在波動方程的克希荷夫積分解的基礎上的。克希霍夫積分法偏移仍然是沿著繞射雙曲線做振幅疊加。(1分) 2)有限差分法:是對波動方程進行座標變換并略去波場對深度(或相應的時間)的二階導數,得到變換后的簡化的波動方
13、程,然后,再用有限差分法求解波動方程,使反射層偏移歸位到反射界面空間真實位置。(1分)3) 相位移波動方程偏移 (2分)四、論述題(22分)通過在地震資料數字處理課程的學習和體會,試述一種地震資料數字處理的方法或技術。方法或技術原理(8分)、效果分析(8分)、結論及建議(6分)等。中 國 海 洋 大 學 命 題 專 用 紙 (首頁)2006-2007學年第 1學期 試題名稱: 地震資料數字處理 B卷 共 1 頁 第 1 頁專業年級 學號_ 姓名_ 授課教師名_ 分數_ 五、 名詞解釋(20分)1增益 2模擬信號 3最大相位 4 折射波 5 水平疊加 6 疊加速度 7共中心點 8 AVO 9 吉
14、卜斯現象 10 繞射六、 將中文譯成專業英語(10分)1吸收系數 2 波阻抗 3數字記錄 4地震資料處理 5 折疊頻率6真振幅恢復 7層速度 8自相關函數 9反褶積 10時間剖面七、 簡答題(48分)1 地震資料數字處理主要流程有哪些?2 什么是疊加速度?疊加速度在不同地層模型時的含義?3 什么是數字濾波?一維頻率域數字濾波有哪些步驟?4 動校正和靜校正的異同點是什么?5簡述低降速帶的調查方法,并說明低降速帶資料對數據處理的意義。6什么是反褶積?它的作用有哪些?若已知海水層濾波器的濾波特性N()=(R為海底面反射系數,為海平面到海底的雙程垂直旅行時),求其消除海底鳴震干擾的反濾波器A()和對應
15、的時間函數a(t)。7 簡述無干擾時時最小平方反濾波的原理及步驟? 8 分析觀測系統對偏移成像的影響?八、 論述題(22分) 通過在地震資料數字處理課程的學習和體會,論述應用數字濾波方法,如何消除地震記錄上的規則干擾波和隨機干擾波。提示:包括方法或技術原理、效果分析、結論及建議等 授課教師劉懷山命題教師或命題負責人簽 字院系負責人簽 字 年 月 日中 國 海 洋 大 學 試 卷 答 案 (首頁)B卷二、 名詞解釋(20分,每個2分)1. 增益:擴大地震信號的過程叫做增益。2. 模擬信號:隨時間連續變化的信號3. 最大相位:能量集中在序列后部。4. 折射波:滑行波在傳播過程中也會反過來影響第一種
16、介質,并在第一種介質中激發新的波。這種由滑行波引起的波,叫折射波。5. 水平疊加:將不同接收點受到的來自地下同一反射點的不同激發點的信號,經動校正疊加起來。6. 疊加速度:在一般情況下,都可將共中心點反射波時距曲線看作雙曲線,用一個同樣的式子來表示:t2=t02+x2/V2,其中,V就是疊加速度。7. 共中心點:野外采用多次覆蓋工作方法時,如果界面水平,則每次都能接收到來自界面上同一個點的反射。該點在地面的投影成為共中心點。8. AVO:振幅隨炮檢距的變化規律。9. 吉卜斯現象:數字頻率濾波的有限性造成的頻率特性曲線的傾斜波動。10. 繞射:地震波在傳播過程中,如果遇到一些地層巖性的突變點,這
17、些突變點就會成為新震源,再次發出球面波,向四周傳播,稱為繞射。二、將中文譯成專業英語(10分,每個1分)1吸收系數 absorption coefficient2 波阻抗 acoustic impedance3數字記錄 digital recording4地震資料處理 seismic data processing5 折疊頻率 the Nyquist frequency6真振幅恢復 true amplitude recorvery7層速度 interval velocity8自相關函數 auto correlation function9反褶積 deconvolution10時間剖面 time
18、 profile三、簡答題(48分,每題6分)1.地震資料數字處理主要流程:輸入定義觀測系統數據預處理(廢炮道、預濾波、反褶積)(3分)野外靜校正速度分析動校正剩余靜校正疊加偏移顯示(3分)。2. 在一般情況下,都可將共中心點反射波時距曲線看作雙曲線,用一個同樣的式子來表示:t2=t02+x2/V2,其中,V就是疊加速度。(3分)(1)在地下介質為水平層狀介質時,疊加速度為均方根速度;(1分)(2)在地下介質不是水平層狀介質時,疊加速度不等于均方根速度,但是它與均方根速度的關系比與平均速度更加密切;(1分)(3)對傾斜界面均勻覆蓋介質的情況,疊加速度就等于有效速度。(1分)3. 數字濾波就是指
19、用數學運算的方式用過數字電子計算機來實現濾波。對離散化后的信號進行濾波,輸入、輸出都是離散數據(3分)。基本步驟包括對已知地震信號進行頻譜分析,設計合適濾波器,進行濾波計算,對輸出 信號譜進行付氏反變換(3分)。4. 相同點:1)在地震記錄上,為了使反射波到達時間盡可能直觀、精確地反映地下構造形態,必須將這些時差從觀測時間中去掉2) 不進行都影響多次疊加結果,使水平疊加剖面質量降低。(3分)不同點:1)“動”校正是校正反射波的到達時間中包含了炮檢距引起的正常時差;“靜”校正是校正表層不均勻性引起的時差(1分)。2)對非零炮檢距的地震記錄道上的任意一個采樣時間,都要計算出一個動校正量,計算量和儲
20、存量大;校正量是個動態變化的量。“靜”字的含義是指校正量不隨而變化。這個值是由爆炸點和接收點表層條件決定的一個常數(1分)。3)靜校正方法一般分為野外(一次)靜校正和剩余靜校正(1分)。5. 低降速帶的調查方法有小折射、微測井、小反射、地質雷達等(3分)。低降速帶的存在對地震波能量有強烈吸收作用和產生散射及噪音,并會使反射波旅行時顯著增大(3分)。6. 反濾波就是反褶積。為提高縱向分辨率,去掉大地濾波器的作用,把延續幾十至100ms的地震子波b(t)壓縮成原來的震源脈沖形式,地震記錄變成反映反射系數序列的窄脈沖組合(2分)。作用:消除多次波,提高性噪比。壓縮反射脈沖長度,提高地震剖面的縱向分辨
21、率(2分)。根據,則,變換到時間域,則(2分)。7. 最小平方反濾波是以這樣的最佳準則來設計濾波器的:使濾波器的實際輸出與期望輸出的誤差平方和為最小。(2分) 已知輸入為地震子波b(t), 現要求設計一個濾波器a(t), 使得濾波后的實際輸出c(t), 期望輸出-窄脈沖d(t)。在最小平方意義下最接近,即需選取適當的a(t),使實際輸出c(t)與期望 輸出d(t)的誤差平方和為最小,得 左邊的系數矩陣是地震子波的自相關,右邊的列矩陣是期望輸出與子波的互相關。如若反射系數序列是白噪聲系列,就可以由地震記錄x(t)的自相關來代替子波的自相關。 然后求解方程,做褶積,即可得到實際輸出。(4分)8.如
22、果波的傳播速度不變,自激自收剖面的輸入剖面的偏移脈沖響應為半圓形構造(2分)。道理很簡單,地下界面如果是圓心在地面的一個半圓形構造,采用自激自收觀測系統進行觀測,反射波將會聚焦在圓心處,在時間剖面上呈現為一個脈沖波。如果輸入剖面是用非零炮檢距觀測系統測得的(有炮檢距剖面),則速度v不變時,其輸入剖面的偏移脈沖響應為橢圓(2分)。當采用自激自收觀測方式,且地下介質的地震波傳播速度不變時,其輸入剖面的偏移脈沖響應響應為一繞射雙曲線。若使用非零炮檢距系統(例如共炮點觀測系統)其脈沖響應仍為雙曲線(2分)。四、論述題(22分)通過在地震資料數字處理課程的學習和體會,論述應用數字濾波方法,如何消除地震記
23、錄上的規則干擾波和隨機干擾波。方法或技術原理(8分)、效果分析(8分)、結論及建議(6分)中 國 海 洋 大 學 命 題 專 用 紙(首頁)2006-2007學年第 2學期 試題名稱 :地震勘探資料數據處理(A) 共 1 頁 第 1 頁專業年級 學號 姓名 授課教師 分數 一、名詞解釋(20分,每個2分)1 地震波 2 切除 3 混合相位 4 相關 5 惠更斯原理6 模擬信號 7 環境噪音 8 反射系數 9 假頻 10 AVO二、將中文譯成專業英語或專業英語譯成中文(10分,每個1分)1反褶積 2真振幅恢復 3 波阻抗 4 折疊頻率 5 地震資料處理6 digital recording 7
24、time profile 8 interval velocity9 auto correlation function 10 absorption coefficient三、簡答題(56分,每題8分)1 地震勘探資料數據處理流程包括哪些內容?2 地震資料處理中所謂的“三高”處理是指什么?3 簡述一維頻率域數字濾波的實現步驟。4 反褶積目的和作用有哪些?若已知海水層濾波器的濾波特性N()=(R為海底面反射系數,為海平面到海底的雙程垂直旅行時),求其消除海底鳴震干擾的反濾波器和對應的時間函數。5 動校正和靜校正在實現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6簡述地震資料數據中有哪些目標處理方法?7 簡述波動方程偏移方
25、法主要有哪些方法?四、論述題(14分) 通過在地震勘探資料數據處理課程的學習和體會,論述應用水平疊加方法,如何消除地震記錄上的規則干擾波和隨機干擾波。提示:包括方法或技術原理、效果分析、結論及建議等中 國 海 洋 大 學 試 卷 答 案 (首頁)20062007學年第 2 學期 試題名稱:地震勘探資料數據處理(A卷) 課程號:081304101259一、名詞解釋(20分,每個2分)1 地震波:地震波是在巖石中傳播的彈性波。2 切除:地震信號經動校正后被拉伸畸變,目前處理動校正拉伸畸變的方法是切除,即把拉伸嚴重部分的記錄全部充零。3 混合相位:能量集中在序列中部。4 相關:定性的研究兩個函數信號
26、之間的相似程度的一種方法。5 惠更斯原理:介質中波所傳到的各點,都可以看成新的波源。6 模擬信號:隨時間連續變化的信號。7 環境噪音:交流電、人、風吹草動等環境因素所引起的對地震波有干擾的信號。8 反射系數:反射振幅與入射振幅的比值。9 假頻:一個連續信號用過大的采樣得到的離散序列實際上含有連續信號中高頻成分的貢獻。這些高頻成分折疊到離散時間序列中較低的頻率。這種現象是由連續信號采樣不足引起的,稱作假頻。10 AVO:振幅隨炮檢距的變化。二、將中文譯成專業英語或專業英語譯成中文(10分,每個1分)1反褶積Deconvolution 2真振幅恢復True amplitude recovery 3
27、 波阻抗Acoustic impedance 4 折疊頻率Nyquist frequency 5 地震資料處理Seismic data processing 6 digital recording數字記錄 7 time profile時間剖面 8 interval velocity層速度9 auto correlation function自相關函數 10 absorption coefficient吸收系數三、簡答題(56分,每題8分)3. 地震勘探資料數據處理,就是利用數字計算機對野外地震勘探所獲得的原始資料進行加工、改造,以期得到高質量的、可靠的地震信息,為下一步資料解釋提供可靠的依據和
28、有關的地質信息。地震勘探資料數據處理主要流程:輸入定義觀測系統數據預處理(廢炮道、預濾波、反褶積)野外靜校正速度分析動校正剩余靜校正疊加偏移顯示(4分)地震資料的現場處理主要有:預處理、登錄道頭、道編輯、切除初至、抽道集、增益恢復、設計野外觀測系統、實行野外靜校正、還可以進行頻譜分析、速度分析、水平疊加等。(4分)2 地震資料處理中所謂的“三高”處理是指高分辨率(3分)、高信噪比(3分)和高保真度(2分)。3 一維頻率域數字濾波的實現步驟包括對已知地震信號進行頻譜分析(2分),設計合適濾波器(2分),進行濾波計算(2分),對輸出信號譜進行付氏反變換(2分)。4 反褶積目的為提高縱向分辨率,去掉
29、大地濾波器的作用,把延續幾十至100ms的地震子波b(t)壓縮成原來的震源脈沖形式,地震記錄變成反映反射系數序列的窄脈沖組合(2分)。作用:消除多次波,提高性噪比。壓縮反射脈沖長度,提高地震剖面的縱向分辨率(2分)。若已知海水層濾波器的濾波特性N()=(R為海底面反射系數,為海平面到海底的雙程垂直旅行時),求其消除海底鳴震干擾的反濾波器和對應的時間函數。根據,則,變換到時間域,則(4分)5 動校正和靜校正在實現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相同點:1)在地震記錄上,為了使反射波到達時間盡可能直觀、精確地反映地下構造形態,必須將這些時差從觀測時間中去掉。2) 不進行都影響多次疊加結果,使水平疊加剖面質量降
30、低。(4分)不同點:1)“動”校正是校正反射波的到達時間中包含了炮檢距引起的正常時差;“靜”校正是校正表層不均勻性引起的時差。2)對非零炮檢距的地震記錄道上的任意一個采樣時間,都要計算出一個動校正量,計算量和儲存量大;校正量是個動態變化的量。“靜”字的含義是指校正量不隨而變化。這個值是由爆炸點和接收點表層條件決定的一個常數。3)靜校正方法一般分為野外(一次)靜校正和剩余靜校正。(4分)6地震資料數據中目標處理方法有高分辨率地震資料處理、三維地震資料處理、疊前深度偏移處理、井孔地震資料處理(4分)、多波多分量地震資料處理、時間推移地震資料處理等(4分)。 7 波動方程偏移方法主要有克希荷夫積分法
31、(3分)、有限差分法(2分)和頻率波數域中的波動方程偏移(3分)。四、論述題(14分) 通過在地震勘探資料數據處理課程的學習和體會,論述應用水平疊加方法,如何消除地震記錄上的規則干擾波和隨機干擾波。主要論述要點:簡述水平疊加方法原理(6分)分析地震記錄上的規則干擾波和隨機干擾波(4分)消除地震記錄上的規則干擾波和隨機干擾波過程(2分)該論述應用水平疊加方法結論及建議等(2分)2006-2007學年第 2學期 試題名稱 :地震勘探資料數據處理(B) 共 1 頁 第 1 頁 專業年級 學號 姓名 授課教師 分數 一、名詞解釋(20分,每個2分)1 多次波 2 數字信號 3最大相位 4自相關 5 共
32、中心點 6 增益 7 面波 8吉卜斯現象 9繞射 10 DMO二、將中文譯成專業英語或專業英語譯成中文(10分,每個1分)1 自動增益控制 2 高程校正 3 觀測系統 4 地震波傳播 5 地球物理勘探6 correlation analysis 7 seismic reflection method 8 signal to noise ratio 9 impulse response 10 band pass filter三、簡答題(56分,每題8分)1 地震勘探資料數據處理中的預處理主要包括哪些內容?2 簡述預測反褶積原理,并說明在預測反褶積應用中算子長度、預測步長和白噪系數對數據處理的影響
33、。3 簡述應用數字濾波方法,如何消除地震記錄上的規則干擾波和隨機干擾波?4 簡述海上海底鳴震干擾的形成過程?若已知海水層濾波器的濾波特性N()=(R為海底面反射系數,為海平面到海底的雙程垂直旅行時),求其消除海底鳴震干擾的反濾波器和對應的時間函數。5 動校正后,深淺層的動校拉伸情況是否相同?并說明原因。6 簡述地震資料數據中有哪些特殊處理方法?7 簡述波動方程偏移成像原理?四、論述題(14分) 通過在地震勘探資料數據處理課程的學習和體會,論述低降速帶的調查方法,并說明低降速帶資料對地震勘探資料數據處理的意義。提示:包括方法或技術原理、效果分析、結論及建議等中 國 海 洋 大 學 試 卷 答 案
34、 (首頁)20062007學年第 2 學期 試題名稱:地震勘探資料數據處理(B卷) 課程號:081304101259一、名詞解釋(20分,每個2分)1 多次波:在地下經過多次反射接收到的波叫多次波。2 數字信號:相對于模擬信號,記錄瞬間信息的離散的信號。3最大相位:能量集中在序列后部。4自相關:一個時間信號與自身的互相關。5 共中心點:野外采用多次覆蓋工作方法時,如果界面水平,則每次都能接收到來自界面上同一個R點的反射。該點在地面的投影成為共中心點。6 增益:擴大地震信號的過程叫做增益。7 面波:沿地層分界面傳播橫波,且只有在界面附近的薄層中才有適當強度的波稱為面波。8吉卜斯現象:數字頻率濾波
35、的有限性造成的頻率特性曲線的傾斜波動。9繞射:地震波在傳播過程中,如果遇到一些地層巖性的突變點,這些突變點就會成為新震源,再次發出球面波,向四周傳播,稱為繞射。10 DMO:傾斜時差校正。二、將中文譯成專業英語或專業英語譯成中文(10分,每個1分)1 自動增益控制Automatic gain control 2 高程校正Elevation correction3 觀測系統Geometry/layout 4 地震波傳播Seismic wave propagation5 地球物理勘探Geophysical prospecting 6 correlation analysis相關分析7 seismi
36、c reflection method地震反射法 8 signal to noise ratio信噪比9 impulse response脈沖響應 10 band pass filter帶通濾波器三、簡答題(56分,每題8分)1 地震勘探資料數據處理中的預處理主要包括登錄道頭、廢炮道編輯、切除初至、抽道集(4分)、增益恢復、預濾波、反褶積等(4分)。2 預測反褶積原理:根據已知的過去數值和當前數值,設計一個預測算子(因子),對已知信息進行處理來獲得未來時刻的預測數值。(4分)在預測反褶積應用中算子長度更長的算子使譜進一步白化,使它進一步靠攏尖脈沖響應譜,但增到一定算子長度后,更長的算子不能改善
37、結果。為了選擇算子長度,理想的情況是應用未知地震子波的自相關。隨著預測步長增加,輸出譜的寬度愈來愈窄。在理想的無噪音條件下,預測反褶積對輸出的分辨率可通過調節預測步長來控制。單位預測步長意味著最高的分辨率,而較大的預測步長意味著較小的分辨率。脈沖反褶積應用于野外資料得到的結果常常是不理想的,因為它提高了資料中的高頻噪音。非單位預測步長的最大優勢是壓制譜的高頻端,并保持了輸入資料的總體譜形。隨著預白百分比的增加,譜的寬度都減小。預白使譜變窄而不怎么改變譜的平坦特征;而較大的預測步長使譜變窄并改變它的形狀,使它看起來更像輸入地震子波的譜。預白得到一個限帶輸出。但是與改變預測步長相比,它的影響較不易
38、控制。通過改變預測步長,我們對輸出帶寬有了一定的了解,它與預測步長有關。(4分)3 數字濾波就是指用數學運算的方式用過數字電子計算機來實現濾波方法(4分)。對地震記錄上的規則干擾波和隨機干擾波進行頻譜分析,設計合適濾波器,進行濾波計算,輸出消除地震記錄上的規則干擾波和隨機干擾波的記錄。(4分)4 海上海底鳴震干擾的形成過程:由于海水和空氣之間是個平的強反射界面,反射系數接近-1,而海底也是個強反射界面,當地震波進入海水層內時,在這海水層的兩個強反射界面之間來回多次反射,形成海底鳴震干擾。(4分)若已知海水層濾波器的濾波特性N()=(R為海底面反射系數,為海平面到海底的雙程垂直旅行時),求其消除
39、海底鳴震干擾的反濾波器和對應的時間函數。根據,則,變換到時間域,則(4分)5動校正后,深淺層的動校拉伸情況不相同。(2分)原因:1)在地震記錄上,為了使反射波到達時間盡可能直觀、精確地反映地下構造形態,必須將這些時差從觀測時間中去掉。2) 不進行都影響多次疊加結果,使水平疊加剖面質量降低。3)“動”校正是校正反射波的到達時間中包含了炮檢距引起的正常時差。4)對非零炮檢距的地震記錄道上的任意一個采樣時間,都要計算出一個動校正量,計算量和儲存量大;校正量是個動態變化的量。(6分)6地震資料數據中特殊處理方法有亮點及AVO分析、高精度地震資料反演、地震屬性分析(4分)、地震資料相干體數據處理、地震資
40、料可視化數據處理等(4分)。 7 波動方程偏移成像原理:1)爆炸反射界面成像原理是最常用、最簡單的一種成像原理,適用于疊后的地震資料的偏移處理。水平疊加剖面可以看成是這樣形成的:設想把一系列爆炸震源安置在反射界面上,其產生波的強度、極性與界面反射系數的大小和極性一致,測線的每個共中心點上放置一個檢波器,假定在時刻,所有的震源同時啟爆激發出地震波,波沿界面法向方向向上傳播直到被地面的檢波器接收形成疊加剖面。這種形成疊后地震剖面的模型稱為爆炸界面模型(3分)。2)測線下延成像原理,將測線下延,直到達到反射點A時,波的旅行時間為零,炮檢距也為零(3分)。3)波場延拓的時間一致性成像原理,可表示為反射
41、界面存在于地下這樣的一些地方,下行波d的到達或產生與上行波u的產生和到達在時間上是一致的(2分)。四、論述題(14分) 通過在地震勘探資料數據處理課程的學習和體會,論述低降速帶的調查方法,并說明低降速帶資料對地震勘探資料數據處理的意義。主要論述要點:簡述低降速帶的調查方法(6分)分析低降速帶資料對地震勘探資料數據處理過程(4分)消除低降速帶資料對地震勘探資料數據處理影響(2分)該方法結論及建議等(2分)中 國 海 洋 大 學 命 題 專 用 紙(首頁)2007-2008學年第 2學期 試題名稱 :地震勘探資料數據處理(A) 共 1 頁 第 專業年級 學號 姓名 授課教師 分數 一、名詞解釋(2
42、0分,每個2分)1 速度譜 2 模擬信號 3 疊加速度 4混合相位 5 偽門效應6 數字濾波 7 DMO 8 假頻 9反射系數 10 隨機噪音二、將中文譯成專業英語或專業英語譯成中文(10分,每個1分)1 應用地球物理學 2 亮點技術 3 面波 4 反射系數 5 臨界角6 diffracted wave 7 reflecting interface 8 digital recording9 normal moveout correction 10 frequency domain三、簡答題(56分,每題8分)1什么是動校正和靜校正? 它們的異同點是什么?2速度譜主要有哪幾種形式? 它主要應用在
43、哪些方面?3簡述地震勘探資料數據處理流程。4 簡述一維時間域數字濾波的實現步驟。5簡述波動方程偏移主要有哪些方法。6簡述水平疊加主要有哪些方法。7簡述反褶積目的和作用。 若已知海水層濾波器的濾波特性N()=(R為海底面反射系數,為海平面到海底的雙程垂直旅行時),求其消除海底鳴震干擾的反濾波器和對應的時間函數。四、論述題(14分) 通過在地震勘探資料數據處理課程的學習和體會,論述應用頻率域數字濾波方法,如何消除地震記錄上的規則干擾波和隨機干擾波。提示:包括方法或技術原理、效果分析、結論及建議等中 國 海 洋 大 學 試 卷 答 案 (首頁)20072008學年第 2 學期 試題名稱:地震勘探資料
44、數據處理(A卷) 課程號:081304101259一、名詞解釋(20分,每個2分)1速度譜:反映速度V與反射時間to之間關系的圖譜。2模擬信號:隨時間連續變化的信號。3疊加速度:在一般情況下,都可將共中心點反射波時距曲線看作雙曲線,用一個同樣的式子來表示:t2=t02+x2/V2,其中,V就是疊加速度。4混合相位:能量集中在序列中部。5偽門效應:對濾波因子離散化采樣造成,在原來門外兩側周期性重復出現許多側門現象,稱偽門效應。6數字濾波:數字濾波就是指用數學運算的方式用過數字電子計算機來實現濾波。對離散化后的信號進行濾波,輸入、輸出都是離散數據。7 DMO:傾斜時差校正。8假頻:一個連續信號用過
45、大的采樣得到的離散序列實際上含有連續信號中高頻成分的貢獻。這些高頻成分折疊到離散時間序列中較低的頻率。這種現象是由連續信號采樣不足引起的,稱作假頻。9反射系數:反射振幅與入射振幅的比值。10隨機噪音:交流電、人、風吹草動等隨機因素所引起的對地震波有干擾的信號。二、將中文譯成專業英語或專業英語譯成中文(10分,每個1分)1 應用地球物理學 applied geophysics 2 亮點技術 bright spot technique3 面波 surface wave 4 反射系數 reflection coefficient5 臨界角 critical angle 6 繞射波diffracted
46、 wave 7 反射界面 reflecting interface 8 數字記錄 digital recording9 正常時差校正 normal moveout correction 10 頻率域 frequency domain三、簡答題(56分,每題8分)1 對正常時差校正稱為“動”校正,對由表層不均勻性引起時差的校正稱為“靜”校正。(2分) 相同點:(1)在地震記錄上,為了使反射波到達時間盡可能直觀、精確地反映地下構造形態,必須將這些時差從觀測時間中去掉。(2)不進行都影像多次疊加效果,使水平疊加剖面質量降低。(2分) 不同點:(1)動校正是校正反射波的到達時間中包含了炮檢距引起的正常
47、時差。靜校正表層不均勻性引起的時差。(2)對非炮檢距的地震記錄到上的任意一個采樣時間,都要計算出一個動校正量,計算量和儲存量大;校正量是個動態變化的量,即在一道地震記錄中,正常時差是隨著to的增大而減小的。“靜”字的含義是指校正量不隨to而變化。(3)靜校正方法一般分為野外(一次)經校正和剩余靜校正。野外(一次)靜校正:它是直接利用野外觀測的高程、井深、低速帶的厚度和速度及基巖速度計算凈校正量并校正的。其實只是把爆炸點和接收點都校正到統一的海拔高度平面上來,這個平面成為“基準面”。剩余靜校正:由于低速帶的速度和厚度在橫向上變化,是野外表層參數測量不準,或無法測來那個,故使野外靜校正后,爆炸點和
48、接收點的靜校正量還殘存著或正或負的誤差,這個誤差叫做剩余靜校正。(4分)2 速度譜主要包括疊加速度譜和相關速度譜。(2分)主要應用:(1)確定疊加速度;(2)用于檢查疊加剖面的正確性(3)識別多次波(4)求地層的層速度(5)制作等速度剖面。(6分)3地震勘探資料數據處理,就是利用數字計算機對野外地震勘探所獲得的原始資料進行加工、改造,以期得到高質量的、可靠的地震信息,為下一步資料解釋提供可靠的依據和有關的地質信息。(4分)地震勘探資料數據處理主要流程:輸入定義觀測系統數據預處理(廢炮道、預濾波、反褶積)野外靜校正速度分析動校正剩余靜校正疊加偏移顯示。(4分)4 一維時間域數字濾波的實現步驟包括
49、對已知地震信號進行頻譜分析(2分),設計合適濾波器(2分),進行濾波計算(2分),對輸出信號譜進行付氏反變換(2分)。5波動方程偏移方法主要有克希荷夫積分法(3分)、有限差分法(2分)和頻率波數域中的波動方程偏移(3分)。6地震資料數據中水平疊加主要有常規水平疊加、自適應疊加、逐道疊加(6分)、共反射面元 (CRS) 疊加、無動校拉伸疊加等(2分)。 7反褶積目的為提高縱向分辨率,去掉大地濾波器的作用,把延續幾十至100ms的地震子波b(t)壓縮成原來的震源脈沖形式,地震記錄變成反映反射系數序列的窄脈沖組合(2分)。作用:消除多次波,提高性噪比。壓縮反射脈沖長度,提高地震剖面的縱向分辨率(2分
50、)。若已知海水層濾波器的濾波特性N()=(R為海底面反射系數,為海平面到海底的雙程垂直旅行時),求其消除海底鳴震干擾的反濾波器和對應的時間函數。根據,則,變換到時間域,則(4分) 。四、論述題(14分) 通過在地震勘探資料數據處理課程的學習和體會,論述應用頻率域數字濾波方法,如何消除地震記錄上的規則干擾波和隨機干擾波。主要論述要點:簡述頻率域數字濾波方法原理(6分)分析地震記錄上的規則干擾波和隨機干擾波(4分)消除地震記錄上的規則干擾波和隨機干擾波過程(2分)該論述應用頻率域數字濾波方法結論及建議等(2分)中 國 海 洋 大 學 命 題 專 用 紙(首頁)2007-2008學年第 2學期 試題
51、名稱 :地震勘探資料數據處理(B) 共 1 頁 第 專業年級 學號 姓名 授課教師 分數 一、名詞解釋(20分,每個2分)1 切除 2 增益 3吉卜斯現象 4互相關 5 繞射6 最大相位 7 AVO 8有效信號 9共深度點 10 亮點技術二、將中文譯成專業英語或專業英語譯成中文(10分,每個1分)1 自相關函數 2 直達波 3 時距曲線 4 瞬時速度 5 均方根速度6 synthetic seismogram 7 event 8 geological interpretation 9 weathered zone 10 stack三、簡答題(56分,每題8分)1應用時間域數字濾波方法如何消除地
52、震記錄上的規則干擾波和隨機干擾波?2 簡述有干擾時最小平方反褶積的原理和步驟。3地震勘探資料數據處理中的現場資料處理主要包括哪些內容?4偏移成像方法分類及其主要特點是哪些?5 靜校正后,深淺層的靜校正量是否相同?并說明原因。6 簡述水平疊加原理,并說明水平疊加存在哪些缺陷?7 海上海底鳴震干擾是如何形成的?若已知海水層濾波器的濾波特性N()=(R為海底面反射系數,為海平面到海底的雙程垂直旅行時),求其消除海底鳴震干擾的反濾波器和對應的時間函數。四、論述題(14分) 通過在地震勘探資料數據處理課程的學習和體會,論述在地震資料采集中野外進行低降速帶的調查方法,并說明低降速帶資料在地震勘探資料數據處
53、理中是如何應用的。提示:包括方法或技術原理、效果分析、結論及建議等中 國 海 洋 大 學 試 卷 答 案 (首頁)20072008學年第 2 學期 試題名稱:地震勘探資料數據處理(B卷) 課程號:081304101259一、名詞解釋(20分,每個2分)1切除:地震信號經動校正后被拉伸畸變,目前處理動校正拉伸畸變的方法是切除,即把拉伸嚴重部分的記錄全部充零。2 增益:擴大地震信號的過程叫做增益。3 吉卜斯現象:數字頻率濾波的有限性造成的頻率特性曲線的傾斜波動。4互相關:一個時間信號與另一個時間信號的相關。5 繞射:地震波在傳播過程中,如果遇到一些地層巖性的突變點,這些突變點就會成為新震源,再次發出球面波,向四周傳播,稱為繞射。6 最大相位:能量集中在序列后部。7 AVO:振幅隨炮檢距的變化。8有效信號:能為我們所利用的信號就叫有效信號。9共深度點:野外采用多次覆蓋工作方法時,如果界面水平,則每次都能接收到來自界面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濰坊職業學院《基礎朝鮮語》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武漢工程科技學院《俄語聽譯》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酒泉職業技術學院《建筑表現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如皋市達標名校2024-2025學年下學期第一次大考物理試題含解析
- 山東省濟寧兗州區七校聯考2024-2025學年初三下學期月考試卷(一)化學試題含解析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地理與文化》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工程項目管理軟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科技大學《體育鍛煉指導(三)》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內蒙古自治區根河市2025屆第二學期初三年級期末統一考試物理試題含解析
- 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心理統計與SPSS》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2030年中國小麥加工產業運行動態及發展可行性分析報告
- 乾坤未定皆有可能-2025屆高三百日誓師班會課件
- 化工原理完整(天大版)課件
- 2024年心理咨詢師題庫附參考答案(達標題)
- 夜間城市背景光污染對生物的影響分析
- 混凝土橋梁預應力鋼筋銹蝕的研究進展
- 傳染病培訓知識課件
- 多動癥行為治療
- 2025年杭州市能源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艾滋病知識培訓課件
- 專題07 等差數列與等比數列(考點清單+知識導圖+ 13個考點清單-題型解讀)(原卷版)-25學年高二數學上學期期末考點大串講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