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采區車場軌道設計ppt課件_第1頁
2.1采區車場軌道設計ppt課件_第2頁
2.1采區車場軌道設計ppt課件_第3頁
2.1采區車場軌道設計ppt課件_第4頁
2.1采區車場軌道設計ppt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三篇第三篇 開采設計開采設計1.1.軌道線路設計基礎知識軌道線路設計基礎知識(軌道、道岔、曲線、線路施工、(軌道、道岔、曲線、線路施工、線路聯接點)線路聯接點)2.2.采區車場軌道采區車場軌道線路設計線路設計(采區下部、中部、上部車場)(采區下部、中部、上部車場)本章要點本章要點第一節第一節 軌道線路設計基礎軌道線路設計基礎n一、軌道線路設計基本知識n(一采區軌道線路分類n1、線路位置與作用n(1軌道上山n(2采區車場n(3工作面軌道平巷n2、線路空間狀態n(1水平:n下部車場:大巷裝車站、區段軌道平巷n(2傾斜:上山 中部車場 斜面線路。2457631n(進行采區車場施工設計,必須進行線路

2、設計,為巷道線路施工提供準確數據。)n(1確定車場形式n(2繪制車場平面布置草圖n(3進行線路連接點、線路參數設計計算n(4計算線路平面布置總尺寸n(5繪制線路布置圖(二采區車場線路設計步驟1.軌道軌道在巷道底在巷道底板鋪設道板鋪設道床道床道砟)、軌砟)、軌枕、鋼軌枕、鋼軌和聯結件和聯結件等組成。等組成。(三礦井軌道(三礦井軌道n以單位長度質量表示 /kgm-1, (kg/m)n礦井使用的軌型系列值:n現采用標準軌型:n15、22、30、38、43新設計礦井使用)n原使用的軌型:n11、15、18、24生產礦井使用)1軌型:軌型:新設計礦井軌型選用要求新設計礦井軌型選用要求使用地點運輸設備軌型

3、(kg / m)運輸大巷10t,14t電機車7t,8t電機車3038(24) 2230(1824)上下山3 t礦車1t,1.5t礦車2230(18)1522(1115)區段平巷3t,礦車1.5t礦車2230(18)15(11)2 2軌距軌距(1軌距:單軌線路是有兩根軌道組成,兩根軌道上軌頭內緣的距離為軌距。 礦用標準軌距:600mm;900mm (762mm)(2軌距選用: 根據礦井生產能力大小和礦井運輸方式選用。大型礦井:一般選用 900mm軌距 使用 3t、5t礦車 (輔運和主運)中、小型礦井:多選用 600mm軌距 使用1t、3t礦車 (輔運和主運)雙軌線路中心線間距雙軌線路中心線間距S

4、(1直線段:直線段: S B ,mm。式中:式中:B 機車寬度,機車寬度,mm; 兩列車對兩列車對開時最突出部開時最突出部分之間的距分之間的距離,離,/mm, 200mm。3軌道線路中心距:軌道線路中心距:(3軌中心距選用:軌中心距選用: 線路中心距一般取線路中心距一般取100mm為單位的整數。為單位的整數。例:使用例:使用3t礦車,機車運輸,機車寬度礦車,機車運輸,機車寬度1360mm,軌距軌距 900 mm,直線段:直線段: S = B+ =1360+200=1560mm 1560 1600曲線段:曲線段: S1 =S+ S = 1600 + 300 = 1900mm。礦井軌道軌中心距系列

5、值:礦井軌道軌中心距系列值:600mm軌距軌距(1300、1400、1600、1700、1900)900mm軌距軌距(1600、1800、1900、2200、2500)n(2 2彎曲段:彎曲段:S 1S 1 B B + + S Sn SS曲線巷道線路,由于車輛的外伸和內伸軌曲線巷道線路,由于車輛的外伸和內伸軌道中心線必須加寬道中心線必須加寬n 機車運輸:機車運輸:S = 300mm S = 300mm n 其它運輸:其它運輸:S = 200mmS = 200mmn 煤礦安全規程煤礦安全規程2323條規定條規定: :n 裝裝 車車 點:點: 700mm 700mm,n 摘掛鉤點:摘掛鉤點: 10

6、00mm 1000mm4線路表示方法:線路表示方法: 兩根軌道以中心線作為線路的標志,兩根軌道以中心線作為線路的標志,(進行線路施工設計時。圖中采用單線表示)(進行線路施工設計時。圖中采用單線表示)單軌線路單軌線路 單線細實線);單線細實線);雙軌線路雙軌線路 雙線細實線)。雙線細實線)。 道岔:使車輛由一線路轉運到另一線路的裝置道岔:使車輛由一線路轉運到另一線路的裝置煤礦常用道岔(煤礦常用道岔( 新的標準:新的標準: MT/T2-95)(1) 單開單開 ZDK (2) 對稱對稱 ZDC (3) 渡線渡線 ZDX (增加(增加 Z 代表窄軌道岔)代表窄軌道岔)標準道岔共有七個系列標準道岔共有七

7、個系列600軌距:軌距:615、622、630、643、900軌距:軌距:915、930、938 2.道岔道岔1單開道岔基本結構單開道岔基本結構道岔特征:道岔是一個剛性整體裝置道岔特征:道岔是一個剛性整體裝置 1 尖軌;尖軌;2 轍叉;轍叉;3 轉轍器;轉轍器;4 曲軌;曲軌;5 護輪軌;護輪軌;6 基本軌。基本軌。2道岔類別及參數道岔類別及參數 (1ZDK-單開道岔單開道岔在線路圖中,道岔在線路圖中,道岔以單線表示。以單線表示。道岔主線與岔線用道岔主線與岔線用粗實線繪出粗實線繪出 主要參數:主要參數:a、b 外形尺寸,外形尺寸, 轍叉角。轍叉角。(M:2、3、 4、5、6)道岔參數:道岔參數

8、: a、b 外形尺寸,外形尺寸, 轍叉角。轍叉角。(M:2、34)1(2ZDC-對稱道岔對稱道岔a a、b b 外形尺寸外形尺寸 S1 S1 線路中心距線路中心距L L 道岔總長度道岔總長度 轍叉角轍叉角 (4 4、5 5、6 6)baabs1Lxbbaas1L(3ZDX渡線道岔道岔參數:渡線道岔道岔參數:n 3道岔轍岔號 與轍岔角關系n 新計算方法 原計算方法BCAC tantan M1 tan 2tan OBAO212M21道岔角度對照表M新標準角度值226335426.565318260618.435414021014.036511183611.3106927449.462M原標準角度值

9、228043828.077318553018.9254141514.25511251611.4216931389.5274道岔型號含義道岔型號含義 (單開、對稱道岔)(單開、對稱道岔) 道岔類別代號道岔類別代號 轍叉號轍叉號 曲率半曲率半徑徑 ZDK (ZDC)9 22 / 3/ 15 軌距軌距 軌型軌型 道岔曲軌的曲線半徑,單位為:道岔曲軌的曲線半徑,單位為:/m。(曲率系列值)(曲率系列值) (6、9、12、15、20、25、30、40)/m。 (渡(渡 線線 道道 岔)岔) 道岔類別代號道岔類別代號 轍叉號轍叉號 軌中心距軌中心距 ZDX 9 30/ 5 /20 19 ZDX 9 30/

10、 5 /20 19 軌距軌距 軌型軌型 曲率半徑曲率半徑 軌中心距,單位為:軌中心距,單位為:dmdm。 1616表示表示1600mm 1600mm ; 1919表示表示1900mm1900mm。ZDK、ZDX道岔的方向性道岔的方向性 分左向、右向。分左向、右向。道岔手冊中所列型號均為右向道岔。道岔手冊中所列型號均為右向道岔。如:如:ZDK622/4/12未注明未注明左、右,均為右向道岔。左、右,均為右向道岔。右向道岔右向道岔 岔線在行進岔線在行進方向由方向由a b的右側。的右側。左向道岔:必須在尾數后注上左字。左向道岔:必須在尾數后注上左字。如:如:ZDK622/ 4 / 12左)左)岔線在

11、行進方向岔線在行進方向(由(由a b) 的左側。的左側。 新型道岔型號與參數值MT/T295)型號abLTL0ZDK615/2/4263354167819223600ZDK930/4/15140210394248588800ZDC622/3/9182606220028004964ZDC930/4/20140210230048587122ZDX622/5/1516111836376842321553716008000ZDX938/5/2019111836455160491860219009500n(1軌距一致軌距一致n(2軌型相符軌型相符n(3與行駛車輛相適應與行駛車輛相適應n(4符合行駛車輛速

12、度要求符合行駛車輛速度要求n(5和線路要求相符和線路要求相符5道岔選擇基本原則道岔選擇基本原則(1與基本軌距一致。與基本軌距一致。 如如 ZDK622 /4 /12,只用于,只用于600mm軌距。軌距。(2與基本軌相符,可相同或高一級,不能低一級。與基本軌相符,可相同或高一級,不能低一級。 如基本軌型是如基本軌型是22 k g /m, 道岔軌型選道岔軌型選22kg /m或者或者30kg /m。(3與行駛車輛相適應與行駛車輛相適應 ZDK:通過機車:通過機車: M必須大于必須大于3號道岔,號道岔, ZDC:通過機車:通過機車: M必須大于必須大于2號道岔。號道岔。 R 9m, 182606的道岔

13、只允許通過礦車。的道岔只允許通過礦車。 (4與行駛車輛速度相適應與行駛車輛速度相適應 通過礦車的道岔,其行車通過礦車的道岔,其行車v 1.5m / 秒,秒,可選可選2、3號道岔。(號道岔。(R小,小, 大,行車大,行車v 低)。低)。 通過機車道岔必須在通過機車道岔必須在4號以上,號以上,v較大。較大。(5道岔要和線路要求相符:道岔要和線路要求相符: 要注意道岔左向、右向和線路一致性。要注意道岔左向、右向和線路一致性。 合理選用單開和對稱道岔。合理選用單開和對稱道岔。 渡線道岔要和軌中心距一致。渡線道岔要和軌中心距一致。提示:(道岔轍岔尖和線路岔心是不同的)提示:(道岔轍岔尖和線路岔心是不同的

14、)二、平面線路聯接二、平面線路聯接n線路聯接基本類型線路聯接基本類型n1.巷道轉彎:巷道轉彎:n直線直線曲線曲線直線直線n2.巷道平移線路平移)巷道平移線路平移)n直線直線曲線曲線直線直線曲線曲線直直線線n3.巷道分岔:巷道分岔:n直線直線道岔道岔曲線曲線直直線線BcTSLTOcOFDRAEmtpkc1410點起軌本基Ma21OdbmTnH43RKOfb1、單軌曲線巷道轉彎中間必須加入曲線段;1曲線參數知:巷道轉角 選用:曲線半徑R 計算:切線長T: 圓弧長K: mmRT2tanmmRRK3 .571802曲線半徑確定:車輛進入曲線后,前軸外軌輪,后軸內軌輪碰撞軌道。根據行車速度,限定碰撞沖擊

15、角,確定曲線半徑。BBRACDEO行車方向S :曲線沖擊角:曲線沖擊角 和行車速度有關和行車速度有關 V1.5m/s 4 c 7 人力推人力推車車 V1.5m/s 3 c 10 V3.5m/s 2 c 15 機車牽機車牽引引 SB:軸距:軸距:1t 礦車礦車 SB =880 mm 3t 礦車礦車 SB=1100 mm煤礦軌道曲線系列值:煤礦軌道曲線系列值: 4、6、9、12、15、20、25、30、40 /m 舉例:3t礦車,列車運行速度18Km/h; 40計算曲線半徑及參數。 V=5m/s 取 C= 20 Rmin=CSB =201100 =22000 mm 選R=25 mn例:計算曲線參數

16、n單軌曲線n40n R=25000 (mm)nK、T參數計算:nK 17452 (mm)nT9099 (mm)n注:曲線半徑是軌中心距的半徑。n軌道線路進入曲線線段后,為保證車輛安全運行,必須進行外軌抬高和軌距加寬。n (也為施工參數,現場施工人員需要掌握)n(1外軌抬高n和軌中心距大小、曲率半徑與車輛運行速度有關。3曲線線路外軌抬高和軌距加寬 計算原理分析計算原理分析 abo OBA ( ACO) ab/OB=ob/G 實際施工中外軌抬高值:實際施工中外軌抬高值: 900軌距軌距 :一般取值:一般取值 h=1035mm; 600軌距軌距 :一般取值:一般取值 h=525mmSgACaOhGO

17、BGvgR2bn進入曲線如不加寬,車輛將無法通行。n加寬值與曲率半徑和軸距有關ns:取值1020mmn加寬方法:外軌不動,內軌向內移動。n要求:線路在進入曲線段以前,進行外軌的抬高和軌距加寬。n超前距離X計算nX=(100300) hn = X104 / mmRSgV2(2曲線軌距加寬曲線軌距加寬Sg21SBB2LL1C2L2RR11DA1CB12CD2AC2(3)曲線處巷道加寬曲線處巷道加寬車輛進入曲線由于車輛內伸和外伸車輛進入曲線由于車輛內伸和外伸 ,( (巷道必須加寬巷道必須加寬) )車輛外伸車輛外伸 1=c1-c2車輛內伸車輛內伸 2 =c2 單軌巷道曲線段要確保人行道符單軌巷道曲線段

18、要確保人行道符合安全規程的規定值,巷道需要合安全規程的規定值,巷道需要加寬。加寬。 巷道采用機車運輸,曲線段巷道巷道采用機車運輸,曲線段巷道加寬加寬 S = S = 1 + 1 + 2 2 外伸外伸 1= 1= 200mm200mm, 內伸內伸 2= 2= 100mm100mm。4線路的平行移動線路的平行移動 (1特點:單軌線路異向特點:單軌線路異向曲線聯接,即在兩個反向曲曲線聯接,即在兩個反向曲線之間加一緩和直線線之間加一緩和直線C,將,將軌道平移一定距離。軌道平移一定距離。 C = SB + 2 X (2 2確定確定C C值考慮的原則:值考慮的原則: a.a.線路外軌線路外軌 內軌,內軌內

19、軌,內軌 外軌,車輛不能同時受異向外軌,車輛不能同時受異向曲線兩根軌道外軌抬高的影響。曲線兩根軌道外軌抬高的影響。b.b.車輛離開第一個曲線的車輛離開第一個曲線的X X之后,經過一個之后,經過一個SBSB直線段后再進直線段后再進入第二曲線的入第二曲線的X X。 C = SB + 2 X L= 2Rsin+Ccos m = S /sin cosarcsinCPSB軸距軸距X 外軌抬高遞外軌抬高遞增增遞減直線段長度遞減直線段長度 一般取整數值一般取整數值實際中多選實際中多選30 、45 、60 整角度整角度導入的輔助角導入的輔助角tan =CR2(3曲線轉角理論計算曲線轉角理論計算1軌中心距加寬:

20、軌中心距加寬:車輛相對運行,考慮車輛外伸、內伸,車輛相對運行,考慮車輛外伸、內伸, 軌中心距需加寬軌中心距需加寬 加寬值:加寬值:S = 1 + 2 軌中心加寬一般取值:軌中心加寬一般取值: 通過機車:通過機車: S = 300 mm, 其他車輛:其他車輛: S = 200mm。(如巷道斷面較大,軌中心距已經考慮加寬值的要求,(如巷道斷面較大,軌中心距已經考慮加寬值的要求,軌中心距則不需進行加寬)軌中心距則不需進行加寬)2.雙軌巷道雙軌巷道n(1內側軌道不動,將外軌線路向外平移內側軌道不動,將外軌線路向外平移S距離距離n使用異向曲線聯接方法平移外軌)。使用異向曲線聯接方法平移外軌)。n(2加寬

21、范圍加寬范圍L0n雙軌線路中心距加寬必須在直線段進行雙軌線路中心距加寬必須在直線段進行 。n在直線段在直線段L0 長度內加寬,軌中心距由長度內加寬,軌中心距由S S。n在加寬軌距同時,還要進行外軌抬高在加寬軌距同時,還要進行外軌抬高n抵消離心力的影響,避免擠壓外軌抵消離心力的影響,避免擠壓外軌n 900mm軌距時,軌距時,h =10 35mmn 600mm軌距時,軌距時,h = 5 25mm2軌中心距加寬方法及范圍軌中心距加寬方法及范圍雙軌巷道軌中心距加寬雙軌巷道軌中心距加寬L0RR121SS2Ss內側軌道內側軌道正常正常外側軌道外側軌道外移外移S 巷道需加巷道需加寬寬2 S L0值選取值選取

22、(提前加寬、抬高長度(提前加寬、抬高長度 )機車運輸:機車運輸: L0 5m3t礦車:礦車:L0 =2.50m 1t礦車:礦車:L0 = 2 5m L0RR121SS2Ss軌中心距加寬設計與施工的要求軌中心距加寬設計與施工的要求 線路設計時,作圖線路設計時,作圖SS,兩點用直線相聯。,兩點用直線相聯。 施工時,必須利用異向曲線聯接,使之兩端曲施工時,必須利用異向曲線聯接,使之兩端曲 線相線相切,以利于行車。切,以利于行車。三、軌道線路聯接點計算三、軌道線路聯接點計算 軌道線路聯接基本方式軌道線路聯接基本方式 平面線路聯接平面線路聯接 道岔曲線聯接道岔曲線聯接 縱面線路聯接縱面線路聯接 豎曲線聯

23、接豎曲線聯接 (一平面線路聯接(一平面線路聯接 1 1、ZDKZDK道岔非平行線路聯接道岔非平行線路聯接 1 1特點:特點:(1 1用用ZDKZDK道岔道岔 曲線聯接系統變單巷為雙巷曲線聯接系統變單巷為雙巷, ,聯結兩條不同巷道。聯結兩條不同巷道。(2 2道岔是一剛性結構,本身既不能抬高外軌,道岔是一剛性結構,本身既不能抬高外軌,也不能加寬軌距;也不能加寬軌距; (3采用道岔岔線與彎道曲線直接相連,采用道岔岔線與彎道曲線直接相連, (取消了緩和直線取消了緩和直線C;) (4曲線轉角曲線轉角等于巷道轉角等于巷道轉角 -。M基本軌 起點bmbdO12aKR34HnTfO sinsin,2Tbamt

24、gRTcoscossinRMHRdMbdn = H/sinn = H/sin, f = a + f = a + b bcoscosR Rsinsin(1道岔基本參數:道岔基本參數:a、b、(選定);(選定);(2曲線線路參數曲線線路參數及計算方法:及計算方法:點起軌本基Ma21OdbmTnH43RKOfb2、ZDK道岔平行線路聯接道岔平行線路聯接 1線路聯結接特點:線路聯結接特點: (1) 在同一巷道中,用在同一巷道中,用ZDK道岔和一道岔和一段曲線變單軌為雙軌;段曲線變單軌為雙軌; (2線路參數主要受軌中心距影響。線路參數主要受軌中心距影響。mnbaBLTTcSKmnbaBLTTcSK2聯結

25、參數計算:聯結參數計算:知:道岔參數知:道岔參數a、b、;聯接曲線參數:聯接曲線參數:R、,軌中心距軌中心距S。計算聯接系統的輪廓尺計算聯接系統的輪廓尺寸:寸: m = Scsc ; B = S tan -1, n = m T , c = n b L=a+B+T2tan RT3、在、在ZDC道岔平行線路聯接道岔平行線路聯接1特點:用特點:用ZDC道岔道岔和兩段曲線變單軌為雙和兩段曲線變單軌為雙軌;軌;2參數:知:道岔參數:知:道岔a、b、(b1的水平投影的水平投影) ; 3)曲線:曲線:R、S、轉角、轉角 / 2aBbb1TTcb1cTnmKSKSSLRaBbb1TTcb1cTnmKSKSSL

26、R4,22tgRTctgSBTmnSm2csc2bbnCb11,2cosL=a+B+T C 0ZDC道岔平行線路參數計算道岔平行線路參數計算bbnCb11,2cos(二縱面線路的豎曲線聯接和坡度(二縱面線路的豎曲線聯接和坡度 ABTKCR11、縱面線路的豎曲線聯接、縱面線路的豎曲線聯接1豎曲線豎曲線 在斜面線路與平在斜面線路與平面線路相交時,為保證車輛平面線路相交時,為保證車輛平緩運行,設置的過渡曲線。緩運行,設置的過渡曲線。A 豎曲線上端;豎曲線上端;C 豎曲線下端,豎曲線下端,起坡點起坡點落平點);落平點);B 斜面線路與水平面夾角;斜面線路與水平面夾角; 平面線路與斜面線路的平面線路與斜

27、面線路的夾角,即豎曲線轉角知)夾角,即豎曲線轉角知)R1 豎曲線半徑,豎曲線半徑,豎曲線切線豎曲線切線T,圓弧長圓弧長K 豎曲線半徑選擇的原則:豎曲線半徑選擇的原則:1.串車提升時,相鄰兩車串車提升時,相鄰兩車上沿不碰撞;上沿不碰撞;2.提升長材料時,材料兩提升長材料時,材料兩端不觸地。端不觸地。在線路設計時在線路設計時R1取值:取值: R1 =(12 13SB 1.0t、1.5t礦車礦車 R1:9、12、15m; 3t 礦車:礦車: R1:12、15、20m。 ABTKCR12、線路縱斷面坡度、線路縱斷面坡度線路坡度:線路坡度: 很小,很小,coscos = 1 = 1 HBHAL1000c

28、ostgiLHHABAB1000Lhi1線路坡度的確定線路坡度的確定(1線路等阻力坡度設計,即:重列車3 5)下行;空列車3 5)上行。(2礦車自動滾行 特點:i大、單向運行。3噸空礦車 93噸重礦車 71噸空礦車 111噸重礦車 9 第二節 采區下部車場線路設計n采區下部車場由裝車站、繞道、軌道、上山下部平車場和煤倉等硐事組成n一、大巷裝車式下部車場n(一裝車站線路設計n與調車方法有關:n(1調度絞車調車n(2礦車自動滾動調車1.1.調度絞車調車時的裝車站線路調度絞車調車時的裝車站線路n(1 1線路布置及調車方法線路布置及調車方法圖17-21 調度絞車調車時裝煤車場線路布置(a通過式;(b盡

29、頭式1機車;2調度絞車;3煤倉;4空車儲車線;5重車儲車線;6裝車點道岔;7、8渡線道岔;9通過線(2 2裝車站線路參數的確定。裝車線路總長度裝車站線路參數的確定。裝車線路總長度LDLDn通過式:LD=2LH+3 LX+ L1n盡頭式:LD=2LH+ LK+ L1n式中:LH空、重車線長度,各不小于1.25列車長度,mnLX渡線道岔線路聯接點長度,m;nLK單開道岔線路聯接點長度,m;nL1機車加半個礦車長度,m。2.2.自動滾動行調車時裝車站線路自動滾動行調車時裝車站線路n(1 1調車方法調車方法圖17-22 自動滾行調車時裝煤車場線路1通過線;2阻車器;3煤倉;4空車儲車線;5重車儲車線;

30、6、7渡線道岔;8調車線(2 2裝車站線路參數裝車站線路參數n空車存車線分為兩段:LH1段長度為0.5列車長,線路坡度i1,目的是把線路上抬到一定高度,造成空列車能自動滾行的條件。一般取1823;i2為空列車自行滾行的坡度,一般取911裝車點中心線至阻車器的距離裝車點中心線至阻車器的距離l1l1,如圖,如圖17-2317-23a a所示。所示。 圖17-23 裝車點與阻車器相對位置(a1t礦車時一次裝載);(b3t礦車時二次裝載)1阻車器;2溜口 為避免列車對阻車器沖撞,此段坡度i0=0平坡) 重車存車線分為兩段:LH3與LH4。LH3線段長度為1列車長,i3為重列車自動滾行的坡度,一般取79

31、。LH4不宜超過0.5列車長,i4為重列車上坡段坡度,用它來補償高差,并防止列車沖過儲車線終點,一般不超過5。裝車站線路總長度為LD。143212lLLLLLLLHHHHXdDn主要運輸大巷與軌道上山下部平車場想連接的水平主要運輸大巷與軌道上山下部平車場想連接的水平巷道稱為采區下部車場的繞道巷道稱為采區下部車場的繞道n1.1.繞道位置及與裝車站線路的關系:繞道位置及與裝車站線路的關系:n繞道繞道2 2位于大巷位于大巷1 1的頂板,稱為頂板繞道,如圖的頂板,稱為頂板繞道,如圖17-17-2424a a)n(1 1當軌道上山傾角為當軌道上山傾角為20202525不需變坡,直不需變坡,直接設豎曲線落

32、平。接設豎曲線落平。n(2 2當傾角當傾角2525時,可使上山上抬時,可使上山上抬角,使角,使起坡角達到起坡角達到2525左右,如圖左右,如圖17-2417-24b b)n(3 3上山角度較小,可以下扎上山角度較小,可以下扎角,使起坡角角,使起坡角達到達到2525左右,如圖左右,如圖17-2417-24c c)n繞道位于大巷底板稱為底板繞道,如圖繞道位于大巷底板稱為底板繞道,如圖17-2417-24d d),),它適用在煤層傾角小于它適用在煤層傾角小于1010左右的情況。左右的情況。n(一繞道線路設計(一繞道線路設計圖17-24 大巷裝車式下部車場繞道的位置(a)(b)(c頂板繞道;(d底板繞

33、道1大巷;2繞道;3繞道上山 n采用頂板繞道時,為了不影響上山的運輸,繞道線路應與裝車站下幫一側的通過線相聯接,裝車站儲車線,煤倉放煤口應設在大巷上幫一側,如圖17-25所示。圖17-25 繞道布置n采用底板繞道時,儲車線、煤倉放煤口與通過線采用底板繞道時,儲車線、煤倉放煤口與通過線的相對位置與上述相反。裝車站中各渡線道岔的的相對位置與上述相反。裝車站中各渡線道岔的方向也恰好相反,如圖方向也恰好相反,如圖17-2617-26所示。所示。圖17-26 繞道布置 n2、繞道方向n繞道方向是指繞道出口朝向井底車場還是背向井底車場。n設計中一般采用繞道朝向井底車場方向布置。n3、繞道線路布置n(1立式

34、布置n圖17-27a)、(c所示。n特點是儲車線直線與大巷線路相垂直。n(2斜式布置,如圖17-27b)、(d所示,這種布置的儲車線路與大巷線路夾角一般可在4590。17-27 繞道線路立式和斜式布置圖17-28 頂板繞道線路布置 第二節第二節 采區下部車場線路設計采區下部車場線路設計n設繞道交岔點道岔始端至煤倉中心線的距離為X,那么SkpHGLmRCLCKLRSX)(211如圖17-29所示,設底道起坡點至大巷通過線的垂直距離為y,y值可近似按下式計算。圖17-29 頂板繞道起坡點位置DTehhysincos21通過線與軌道上山下部平車場儲車線內側通過線與軌道上山下部平車場儲車線內側線路的距

35、離:線路的距離:RCyS1n底板繞道臥式布置圖底板繞道臥式布置圖17-3017-30),),X X和和Y Y值按下值按下式計算:式計算:LmnCTTCLCKLRSXKPHGcos)()(2211圖17-30 頂板繞道線路布置n由于S值較小,繞道轉角一般可取45。n當S及確定后,便可進行下列計算:nTSCsin1CRSy(三輔助提升車場線路設計(三輔助提升車場線路設計圖圖17-31 線路坡度示意圖線路坡度示意圖n1、斜面線路:3號對稱道岔n2、儲車線線路n(1儲車線線路平面布置。n(2儲車線線路縱斷面坡度。n高道線路坡度iG為:n底道線路坡度iD為:n高道線路坡度角 為:n底道線路坡度角為:zi

36、G/KiD/GrGGirarctanDrDDirarctan(3 3高低道線路的有關參數高低道線路的有關參數n高低道起坡點的合理位置。高低道起坡點超高低道起坡點的合理位置。高低道起坡點超前低道起坡點的水平距離為。前低道起坡點的水平距離為。n一般。一般。n高低道的最大高低差。兩起坡點的垂直高差高低道的最大高低差。兩起坡點的垂直高差H H稱為最大高低差。稱為最大高低差。n高低道線路中心距高低道線路中心距2LmL0 . 25 . 1DHDGHGiLiLH3 3、豎曲線參數及相對位置的確定、豎曲線參數及相對位置的確定n(1 1豎曲線參數。豎曲線參數。n豎曲線半徑。一般取豎曲線半徑。一般取9m9m、12

37、m12m、15m15m、20m20m。n豎曲線線路轉角。(圖豎曲線線路轉角。(圖17-3217-32)n高道豎曲線線路轉角高道豎曲線線路轉角n低道豎曲線線路轉角低道豎曲線線路轉角GGrDDr(a同半徑一次變坡法;同半徑一次變坡法;(b變半徑一次變坡法;變半徑一次變坡法;(c同半徑甩車線上抬法;同半徑甩車線上抬法;(d同半徑提車線下扎法;同半徑提車線下扎法;(e同半徑提車線下扎甩同半徑提車線下扎甩車線上抬法車線上抬法 圖圖17-32 下部車場高低道起坡點間距的限定辦法下部車場高低道起坡點間距的限定辦法n高低道豎曲線兩端點高差及高低道豎曲線兩端點高差及n高道豎曲線兩端點高差高道豎曲線兩端點高差n低

38、道豎曲線兩端點高差低道豎曲線兩端點高差GhDh)cos(cosGGGrRh)cos(cosDDDrRh高低道豎曲線水平投影長度DGll 和圖17-33 豎直線兩端點高差及水平段投影長(a高道;(b低道n高道豎曲線水平投影長度:高道豎曲線水平投影長度:n低道豎曲線水平投影長度:低道豎曲線水平投影長度:)sin(sinGGGrRl)sin(sinDDDrRl(2 2高低道豎曲線相對位置的確定。高低道豎曲線相對位置的確定。圖圖17-34 豎曲線及平車場線路各參數剖面示意圖豎曲線及平車場線路各參數剖面示意圖sin1HhhLDGGDLLLLcos12二、石門裝車式下部車場二、石門裝車式下部車場圖17-3

39、5 石門裝車站線路布置(a一個裝車點;(b兩個裝車點 (1雙向繞道機車頂推調車雙向繞道機車頂推調車7-36 雙向繞道機車頂推調車雙向繞道機車頂推調車 (2單向繞道機車牽引調車單向繞道機車牽引調車圖圖17-37 17-37 單向繞道機車牽引調車單向繞道機車牽引調車 (3環形繞道環形運行調車。環形繞道環形運行調車。圖圖17-38 17-38 環形繞道環形運行調車環形繞道環形運行調車 一、單道起坡甩車式車場一、單道起坡甩車式車場n(一甩入平巷的單道起坡甩車場(一甩入平巷的單道起坡甩車場圖17-39 甩入平巷的單道起坡甩車場 1、斜面線路n(1斜面線路的布置方式。圖17-40 斜面線路回轉方式(a一次

40、回轉;(b二次回轉 (2 2斜面線路聯接系統參數。斜面線路聯接系統參數。圖圖17-42 17-42 回轉角及偽傾角的計回轉角及偽傾角的計算算 2、豎曲線豎曲線參數3 3、平面線路、平面線路n當線路轉入平巷后,平行移動了當線路轉入平巷后,平行移動了S S距離距離n平移距為平移距為S S時,異向曲線中緩和直線段時,異向曲線中緩和直線段為為eTCTS)90sin()(/11/2C2/22sinTSC4 4、平面線路的平面圖及坡度圖、平面線路的平面圖及坡度圖各點標高分別為:各點標高分別為:點相對標高為點相對標高為0 0D D點:點:A A點:點:C C點:點: DDhh0)(0ADDAhhh)(0CAADDChhhh圖圖17-45 線路坡度圖線路坡度圖(二甩入繞道的單道起坡甩車場(二甩入繞道的單道起坡甩車場圖圖 17-46 17-46 甩入繞道式中甩入繞道式中部車場部車場(a a平面圖平面圖 (b b繞道底板至軌道機繞道底板至軌道機上山底板高度上山底板高度 (三甩入石門的單道起坡甩車場(三甩入石門的單道起坡甩車場圖圖17-47 甩入石門的單道起坡甩車場甩入石門的單道起坡甩車場二、雙道起坡甩車式車場二、雙道起坡甩車式車場n在斜面上設兩個道岔甩車道岔和分車道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