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在冷陰極燈管生產線的設計應用畢業論文_第1頁
PLC在冷陰極燈管生產線的設計應用畢業論文_第2頁
PLC在冷陰極燈管生產線的設計應用畢業論文_第3頁
PLC在冷陰極燈管生產線的設計應用畢業論文_第4頁
PLC在冷陰極燈管生產線的設計應用畢業論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三 江 學 院本科畢業設計(論文)課題名稱 PLC在冷陰極燈管生產線的設計應用 電氣工程 系 電氣工程自動與其自動化 專業學 號 Z04071013 學生 房櫻燕 指導教師 熊田忠 起訖日期 2008.02.25 2008.06.04 工作地點 實驗樓L408 - 42 - / 46摘 要目前,在冷陰極燈管(CCFL)生產線上,大多使用手工生產。由于冷陰極燈管細小且易碎,人工生產工作量大,導致生產效率低,同時也會產生生產質量上的問題。本文的目標是:采用西門子S7-300 PLC對CCFL的后續生產工序進行自動化改造,以提高產品的生產效率。文中分析了CCFL后續的大致生產工藝。進行了生產線的硬件

2、設計,包括PLC、SM輸入/輸出模塊、MM420變頻器與電機等部分。軟件設計利用STEP-7編程,主要有變頻器控制電機運轉、機械手控制產品上線傳送、功能檢測、清潔、計數與移位、自動包裝等六個部分。所有程序在S7-PLCSIM中仿真并下載至硬件進行調試。仿真和硬件調試的結果符合CCFL生產工藝要求,自動化程度大為提高,具有很好的應用價值。關鍵詞:CCFL生產線;PLC;軟件編程;仿真;調試AbstractAt present, owing to the thinness and fragileness, the 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 (CCFL) on as

3、sembly lines mostly depends on manual work which consumes much labor and results in low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poor product quality. The target of this paper is that the automated modification by using the Siemens S7-300 PLC in the CCFLs subsequent production process will improve the efficiency.T

4、his paper analyzed the CCFLs subsequent production process and designed the hardware of the assembly lines, including PLC, SM Input/Output Module, MM420 Frequency Conversion and Motor, etc. The design of the software used STEP-7 to program, including such six parts as motor control by frequency inve

5、rter, workpiece-supply-manipulator control, functional check, cleaning, counting and transfer, automatic packing.All the programs were simulated in S7-PLCSIM and loaded down to the hardware to debug.The result of the simulation and the hardware debugging matched the demand of the CCEFs production pr

6、ocess and brought great improvement in the automatization, showing that the design had great value on the application.Key words:CCFL assembly line;PLC;software program;simulation;debug目 錄第一章緒論- 1 -1.1 課題的工程背景- 1 -1.1.1 可編程序控制器(PLC)的誕生背景與意義- 1 -1.1.2 冷陰極燈管(CCFL)的概念與現狀- 2 -1.2 目的與意義- 3 -1.2.1 課題的研究目的-

7、 3 -1.2.2 課題的研究意義- 3 -1.3 論文的主要容- 4 -第二章 CCFLassly工藝過程分析- 5 -2.1 CCFL的原理- 5 -2.2 CCFLassly的大致生產過程- 5 -2.2.1 線材裁切- 6 -2.2.2 線材組立- 6 -2.2.3 燈管前置- 6 -2.2.4 燈罩前置- 6 -2.2.5 燈管焊接- 6 -2.2.6 燈管組裝- 7 -第三章控制系統硬件設計- 8 -3.1 PLC類型的選擇- 8 -3.1.1 西門子S7-300系列PLC的基本結構- 8 -3.1.2 PLC的物理組成部分- 8 -3.2 變頻器(MM420)與電機- 10 -3

8、.2.1 MM420變頻器的概況- 10 -3.2.2 MM420變頻器的特點- 10 -3.2.3 MM420變頻器的典型應用- 11 -第四章控制系統軟件設計- 12 -4.1 STEP-7- 12 -4.1.1 STEP-7的概述- 12 -4.1.2 STEP-7的硬件組態- 12 -4.1.3 設置PLC下載方式- 13 -4.1.4 STEP-7的軟件編程- 14 -4.2 PLC控制CCFL后續生產工序- 15 -4.2.1 變頻器(MM420)控制傳送電機(KM0)運轉- 15 -4.2.2 機械手(KM1)控制產品上線傳送- 15 -4.2.3 CCFL功能的檢測- 20 -

9、4.2.4 CCFL的清潔- 22 -4.2.5 CCFL的計數與機械手KM2移位- 22 -4.2.6 CCFL的自動包裝- 24 -第五章實驗測試結果- 25 -5.1 第三部分CCFL功能檢測的仿真測試過程- 25 -5.2 第三部分CCFL功能檢測的硬件測試過程- 27 -第六章實驗結論與展望- 30 -6.1 結論- 30 -6.2 展望- 30 -參考文獻- 31 -致- 32 -附錄- 33 -附圖1 程序變量與符號- 33 -附圖2 第二部分順序功能圖- 34 -附圖3 PLC程序流程圖(第三部分第六部分)- 35 -附錄4 PLC控制程序- 36 -第一章 緒論1.1 課題的

10、工程背景1.1.1 可編程序控制器(PLC)的誕生背景與意義1PLC誕生的時代背景上世紀70年代,繼電器控制系統廣泛應用于工業控制領域,特別是制造業。然而由于繼電器控制系統自身的不足使得其在應用過程中,面臨了許多挑戰。當時,計算機已經在很多科研機構、高等學校和大型企業開始應用,但主要用于數值運算。由于計算機本身的復雜性,編程難度高,難以適應惡劣的工業環境以與價格昂貴等原因,未能在工業控制中廣泛應用。 2. PLC的定義PLC即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是指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的新型工業控制裝置。在1987年國際電工委員會頒布的PLC標準草案中

11、對PLC做了如下定義: “PLC是一種專門為在工業環境下應用而設計的數字運算操作的電子裝置。它采用可以編制程序的存儲器,用來在其部存儲執行邏輯運算、順序運算、計時、計數和算術運算等操作的指令,并能通過數字式或模擬式的輸入和輸出,控制各種類型的機械或生產過程。PLC與其有關的外圍設備都應該按易于與工業控制系統形成一個整體,易于擴展其功能的原則而設計。”3PLC誕生的過程1968年美國GM通用汽車公司(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根據“多品種小批量、不斷翻新汽車品牌型號”的戰略提出這樣的設想:試圖尋找一種新型控制器,以盡量減少重新設計和更換繼電器控制系統的硬件和接線,減少

12、維護與升級時間,減低成本。希望將計算機功能完備、靈活、通用等優點與繼電器控制系統簡單易懂、操作方便、價格便宜等優點相結合,設計一種通用的控制裝置以滿足生產需求。因此提出十項技術指標(有名的GM10條):1)編程簡單方便,可在現場修改程序; 2)硬件維護方便,最好是插入式結構; 3)可靠性要高于繼電器控制裝置; 4)體積要小于繼電器控制裝置; 5)可將數據直接送入管理計算機; 6)成本上可與繼電器競爭; 7)輸入可以是交流115V; 8)輸出為交流115V,2A以上,能直接驅動電磁閥; 9)擴展時,原有系統只需做很小的改動; 10)程序存儲器容量至少可擴展到4KB。1969年美國DEC數字設備公

13、司(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生產出第一臺符合十項技術要求的可編程序邏輯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簡稱PLC,并在美國通用汽車自動裝配線上應用成功,從而開創了工業控制的新局面。 4PLC的意義PLC在現代工業控制領域中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PLC投入運行后,通過計算機顯示與控制,提高了過程自動化的程度,可實現無人調節操作,減少了操作環節,降低了運行成本,使系統的管理和控制上了一個新臺階。以PLC的控制功能而言,具有嚴謹、方便、易編程、易安裝、可靠性高等優點。它通用性強,適應面廣,特別在數字量輸入/輸出等邏輯控制領域有

14、無可比擬的優點。39年來,PLC從無到有,實現了工業控制領域接線邏輯到存儲邏輯的飛躍;其功能從弱到強,實現了邏輯控制到數字控制的進步;其應用領域從小到大,實現了單體設備簡單控制到勝任運動控制、過程控制、與集散控制等各種任務的跨越。今天的可編程控制器正在成為工業控制領域的主流控制設備,在世界各地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1.1.2冷陰極燈管(CCFL)的概念與現狀 1CCFL的基本概念 冷陰極燈的全稱是冷陰極熒光燈,是一種低氣壓輝光氣體放電燈。我們日常使用的普通熒光燈,是一種低氣壓弧光熱陰極放電燈。它兩端的電極比較熱,也叫熱陰極燈。而冷陰極燈兩端電極的溫度相對較低,俗稱冷陰極燈。它的英文全稱是Col

15、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簡稱為CCFL,意思是冷陰極熒光燈,這是相對于我們日常使用的熒光燈而言的,熒光燈的全稱為Hot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簡稱為HCFL。2CCFL的特點1)由于采用輝光放電,因此電極的溫度低,陰極濺散相對緩慢,燈的壽命長。一般可以達到 30000 小時上下。 可以根據使用場合的形狀彎曲,良體裁衣。 2)燈頭接觸處可以直接挨上,沒有陰影。 3)不需要預熱電極,多次開關對燈的壽命沒有影響。 4)調光容易。燈電亮后,維持燈亮度的維持電壓比較低,容易實現平滑調光。 5)顯色指數高。一般在 85 以上,最高可以達到 99 ;

16、 6)高亮度、高功效、高壽命、低功耗; 7)有良好的耐震動性; 8)能在低溫時快速啟動; 9)色溫控制準確; 10)體積小,重量輕; 11)發熱小。 3CCFL的現狀 在現今所有種類的顯示器中,液晶顯示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s)已經成為主流產品;而作為其背光源的材料中,則是以CCFL為關鍵零組件(Key component)。背光源用CCFL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開始在日本面世以來,由于其具有燈管細小、結構簡單、燈管表面亮度高、燈管溫升小,便于加工成各種形狀、壽命長等等優異的特性,迅速在各種類型的背光源、掃描器中得到廣泛的使用。隨著CCFL自身技術的發展和信息技

17、術、辦公設備、日用產品的迅猛發展,CCFL的應用圍也越來越廣,需求量也急劇增長,尤其是近二年來通信設備向高性能化、多機能化和精細化發展和LCD背光源用燈管向大尺寸、長壽命發展,對CCFL提出了各種各樣的特殊要求,促進了CCFL性能的提高,反過來又促進了應用的擴大。目前全世界CCFL的月產量已達到2500萬支以上并仍在迅速地增長。因此,將PLC應用到CCFL生產線上已經成為一個必然的趨勢。1.2 目的與意義1.2.1 課題的研究目的 在CCFL的生產過程中,有很多瑣碎的操作環節,如果采用傳統的人工生產,不僅產品產量上不去,工人勞動量大,而且產品質量也很成問題。本文是將現今自動生產中多用的PLC控

18、制技術運用到CCFL生產當中去,力求達到提高產品生產量,節約勞動力,進而提高生產效率的目的。1.2.2 課題的研究意義 在現今這個電子信息時代,電子器件的發展一日千里,市場對于作為一般電子產品必不可少的零部件之一的CCFL的需求量可想而知了。那么只要提高CCFL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就可以成為這個市場的很好的占據這個有利的市場,而且發展前景不可限量。然而,將PLC自動控制與CCFL生產線相結合無疑是一個很好的辦法。 本文就是研究如何將PLC與CCFL的后續生產相結合的。PLC作用于CCFL生產的好處:自動生產流水線使產品的生產量得到了相當大的提高;PLC能夠代替人工從事大部分的生產工作,節約了大

19、部分的人力勞動;還可以通過程序參數的改變來調整生產,大大提高了產品生產的靈活性;自動控制生產細致準確,能夠保證產品的生產質量。1.3 論文的主要容本文主要研究了CCFL的生產工藝,利用PLC控制CCFL后續的生產工藝過程,解決了生產傳送,質量檢測和清潔包裝等問題。除本章緒論外,本文主要容如下: 第二章是對CCFLassly(冷陰極燈管組裝)大體工藝過程的分析。另外,講述了每一個生產環節的操作步驟。第三章對PLC控制系統硬件進行分析,包括各控制部件型號的選擇。第四章簡述了STEP7的使用過程與硬件組態的步驟,還分了六個部分來講述PLC控制CCFL生產的具體軟件編程。第五章是仿真測試和硬件調試的結

20、果,并列舉了第三部分的仿真和硬件測試的經過。第六章對全文進行了總結,同時對今后的研究作了展望。第二章 CCFLassly工藝過程分析2.1 CCFL的原理CCFL是屬于熒光燈的一種,其發光原理非常類似日光燈。在有涂布熒光體的玻管中封入惰性氣體(Ne-Ar混合氣)與微量的活性金屬氣體,并于玻管兩端的電極間外加一高壓電場(高頻率),使其產生氣體放電現象;自由電子從陰極發射,經過一長串的能量搬運(與惰性氣體碰撞),蓄積了相當程度的動能,最后和低壓的活性金屬原子相撞,電子將動能傳給原子使其激發。這受激原子返回基態時,所吸收的能量被以紫外線(253.7nm)的形式釋放,而熒光體吸收此光能后,再轉變成可見

21、光放射出來。自由電子不斷地被外電場加速,上述的過程也就不斷地在燈管中進行。圖2-1 CCFL發光原理圖2.2 CCFLassly的大致生產過程燈管組裝線材裁切線材組立燈管前置燈罩前置燈管焊接圖2-2 CCFLassly的大致生產流程圖2.2.1 線材裁切 線材裁切的基本操作步驟如下:裁線剝皮打端子打圈拉力測試(抽驗)2.2.2 線材組立線材組立的基本操作步驟如下:穿HousingCCD檢測測線長穿rubber&tube全檢2.2.3 燈管前置燈管前置的基本操作步驟如下:燈管打電燈管剪腳穿/分O-ring2.2.4 燈罩前置 燈罩前置的基本操作步驟如下:撕膠膜貼導電鋁箔2.2.5 燈管焊接 燈管

22、焊接的基本操作步驟如下:燈管焊接焊接全檢2.2.6 燈管組裝 燈管組裝的基本操作步驟如下:烘焊點套管回rubber測長/分O-ring回壓組燈罩組coverHi-pot測試點燈測試全檢清潔總檢包裝第三章 控制系統硬件設計3.1 PLC類型的選擇3.1.1 西門子S7-300系列PLC的基本結構PLC實質是一種專用于工業控制的計算機,其硬件結構基本上與微型計算機一樣,如圖所示:圖3-1 PLC基本結構圖 S7-300系列PLC則是模塊化結構設計的PLC,各個單獨模塊之間可進行廣泛組合和擴展。它以CPU為核心,通過總線擴展輸入/輸出模塊、通信模塊和閉環控制模塊等其他模塊組成系統。其實際的物理系統組

23、成主要由以下幾部分組成:中央處理器(CPU)、負載電源模塊(PS)、信號模塊(SM)、通信處理模塊(CP)、功能模塊(FM)、接口模塊(IM)。3.1.2 PLC的物理組成部分 1中央處理單元(CPU)S7-300系列PLC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型號的CPU:CPU312,CPU312C,CPU313C,CPU313C-2DP,CPU313C-PtP,CPU314C-2DP,CPU315C等。每種CPU有其不同的性能,例如:型號中含有“C”的表示帶有計數器;型號中含有的“2DP”的表示帶有PROFIBUS DP主站/從站接口;型號中含有“PtP”的表示帶有15針PtP接口。本次課程設計所選用的CPU

24、的型號是CPU313C-2DP。2負載電源模塊(PS) 負載電源模塊用于將120/230V交流電源轉換為24V直流電源,供其他模塊使用。它與CPU模塊和其他信號模塊之間通過電纜相連。額定輸出電流有2A、5A和10A三種。本次課程設計所選用的PS的額定輸出電流是5A。3信號模塊(SM) 信號模塊是數字量輸入/輸出和模擬量輸入/輸出模塊的總稱,它們使不同的過程信號電平和PLC的部信號電平相匹配。信號模塊主要有SM321(數字量輸入模塊)、SM322(數字量輸出模塊)、SM331(模擬量輸入模塊)、SM332(模擬量輸出模塊)。每個模塊都帶有一個背板總線連接器,用于與PLC和其他模塊間的數據通信。本

25、次課程設計所選用的是SM323(DI16DO16DC24V0.5A)模塊。圖3-2 CPU313C-2DP實物圖3-3 SM模塊實物4通信處理模塊(CP) 通信處理模塊用于PLC之間、PLC與計算機和其他智能設備之間的通信,用于實現點對點連接等。它可以減輕CPU處理通信的負擔,并減少用戶對通信功能的編程工作。5功能模塊(FM) 功能模塊主要用于對實時性和存儲容量要求高的控制任務。6接口模塊(IM) 接口模塊用于多機架配置時連接主機架(CR)和擴展機架(ER)。 3.2 變頻器(MM420)與電機3.2.1 MM420變頻器的概況MM420變頻器用于驅動普通應用對象的情況下,只要對它進行簡單的組

26、態,就可以滿足您對特定傳動系統的控制要求。在功率較小時,單相電源和三相電源都可作為MM420變頻器的供電電源,而且,由于變頻器采用的是模塊化設計,您可以選用各種選件,非常方便地對傳動裝置進行擴展,從而實現多種標準功能。所以,這種變頻器是在常規情況下通用的。MM420變頻器還有其他一些特點,例如:插入式模板和不用螺絲的接線端子,它們在插入、拔出、接線和拆線時都非常方便,變頻器的配置真的就像孩子玩游戲一樣。3.2.2 MM420變頻器的特點結構緊湊,體積小便于安裝多用途的輸入和輸出FCC(磁通電流控制)控制功能保證驅動系統具有很高的控制品質,即使是在負載出現變化時也是這樣有多種調試方法:可以用操作

27、面板進行調試,也可以通過免費提供的軟件調試工具進行調試模塊化系統,可用選件加以擴展可對加速和減速時間進行設置(0-650秒)復合制動功能可實現可控的快速制動允許設置4個跳轉頻率,可以在驅動系統出現諧振時把機械所受的應力降低到最小自動再起動功能增加了設備的利用率當變頻器與正在轉動的電動機接通時,電動機所受的沖擊應力最小可以接入IT網絡中使用置的各種保護和過載保護功能變頻器具有多種型號(帶有集成的EMC濾波器或不帶集成的EMC濾波器),可供用戶選用MM420通用型變頻器,優點很多,性能卓越。3.2.3 MM420變頻器的典型應用MM420變頻器可作為傳送帶系統、物料運輸系統、水泵、風機、機械加工設

28、備的傳動裝置。表3-1 MICROMASTER 420變頻器的技術數據電源電壓和額定功率200-240V10%,1AC,0.12至3 kW (0.16至4 HP);200-240V10%,3AC,0.12至5.5 kW (0.16至7.5 HP);380-480V10%,3AC,0.37至11 kW (0.5至15 HP);運行溫度-10 C至+50 C工藝參數的控制具有置的PID控制器控制方式FCC(磁通電流控制),多點特性(可編程的V/f特性控制),線性V/f控制輸入3個數字輸入,1個模擬輸入輸出1個模擬輸出,1個繼電器接點輸出與自動化系統的本變頻器是組成自動化系統的理想驅動裝置,可以與S

29、IMATIC S7-300,或集成到SIMATIC和SIMOTION的TIA系統中圖3-4 硬件連接示意圖第四章 控制系統軟件設計4.1 STEP-74.1.1 STEP-7的概述 STEP 7是用于SIMATIC可編程序控制器組態和編程的標準軟件包,其用戶接口是基于當前最新水平的人機控制工程設計,可以輕松方便地使用。STEP 7編程軟件適用于SIMATIC S7,是供其編程、監控和參數設置的標準工具。 STEP 7是一個強大的工程工具,用于整個項目流程的設計。從項目實施的計劃配置、實施模塊設置、集成測試調試到運用維護階段,都需要不同功能的工程工具。STEP 7工程工具包含了整個項目流程的各種

30、功能要求:CAD/CAE支持、硬件組態、網絡組態、仿真、過程診斷等。 STEP 7標準軟件包提供一系列的應用程序(工具): 1)SIMATIC管理器 2)Symbol Editor(符號編輯器) 3)診斷硬件 4)編程語言 5)硬件組態 6)Netpro(網絡組態)4.1.2 STEP-7的硬件組態STEP 7軟件中的硬件組態就是模擬真實的PLC硬件系統,將電源、CPU和信號模塊等設備安裝到相應的機架上,并對PLC硬件模塊的參數進行設置和修改的過程。當用戶需要修改模塊的參數或地址,需要設置網絡通信,或者需要將分布式外設連接到主站的時候,都要做硬件組態。其基本組態步驟如下: 1)首先在STEP7

31、中新建一個項目,輸入項目名稱,并選擇項目的存儲位置。 2)在出現的項目名上右擊選擇插入一個“SIMATIC 300 station”。 3)選擇插入的300站,雙擊右側窗口中的Hardware圖標,打開硬件組態窗口。 4)逐一在窗口中添加容。首先在右側的硬件目錄“SIMATIC 300/RACK-300”中雙擊“Rail”插入機架;接著在機架的第一行放置電源模塊(PS),本次設計在該處放置的是PS 307 5A;機架的第二行放置CPU模塊,本次設計在該處放置的是CPU 313C-2 DP(6ES7 313-6CE00-0AB0);第三行放置接口模塊,用于擴展更多的機架,本次設計無須擴展機架,故

32、此處空置;第四行之后放置其他模塊,如信號模塊、通信模塊等。本次設計在第四行放置了SM323 DI16/DO16DC24V/0.5A (6ES7 323-1BL00-0AA0)。通過以上四個步驟,硬件組態就基本完成了。最后根據需要進行一些參數的修改,完成后保存編譯就可以退出了。圖4-1 STEP7硬件組態窗口4.1.3 設置PLC下載方式 在控制面板的“Set PG/PC Inetrface”處,Access path 選擇“S7online(STEP7)PC Adaper(MPI),如圖所示:圖4-2 設置下載方式窗口4.1.4 STEP-7的軟件編程 在SIMATIC管理器窗口中,選擇項目結

33、構中的“Blocks”,則在右視圖中單擊右鍵打開快捷菜單,執行菜單命令“Insert New Object”插入Function(功能)。雙擊出現的FC程序塊即可打開程序編輯器界面。程序編輯器使用的語言有STL(語句表)、LAD(梯形圖)和FBD(功能塊圖)。梯形圖是使用的最多的PLC圖形編程語言,所以本次課程設計也是采用LAD編程。4.1.5 S7-PLCSIM 1S7-PLCSIM的介紹 PLCSIM是自動嵌套在STEP7中的一個非常實用的軟件。我們可以把它作為一臺仿真的PLC,用于運行和調試用戶程序。因為這種仿真完全是用STEP7軟件進行的,因此無須連接任何S7硬件,就可以在PG/PC上

34、仿真一個完整的S7-CPU,包括地址和I/O。 仿真PLC主要運用在以下場合:無硬件PLC時的調試程序;有硬件PLC,但在實際調試時由于情況復雜可能會損壞PLC等。2S7-PLCSIM的使用方法 S7-PLCSIM提供了一個簡便的操作界面,可以監視或者修改程序中的參數。S7-PLCSIM的使用步驟如下: 1)打開S7-PLCSIM 2)插入“View Object”(視圖對象) 3)下載項目到S7-PLCSIM 4)選擇PLC運行的方式 5)調試程序 6)保存文件圖4-3 PLCSIM基本操作窗口4.2 PLC控制CCFL后續生產工序4.2.1 變頻器(MM420)控制傳送電機(KM0)運轉要

35、求:啟動按鈕和停止按鈕控制傳送電機啟動和停止,調節調速旋鈕R可以改變傳送帶運轉速度。圖4-4 傳送帶運行示意圖 相關變量: 啟動按鈕 RUN I0.0 停止按鈕 STOP I0.1 KM0運轉指示燈H1 Q0.0 KM0調速旋鈕 R控制過程:按下按鈕RUN,電機KM0得電,傳送帶開始運轉,KM0運轉指示燈H1亮;調節KM0調速旋鈕R,可以改變傳送帶運轉的速度;按下按鈕STOP,電機KM0失電,傳送帶停止運轉,KM0運轉指示燈H1熄滅。4.2.2 機械手(KM1)控制產品上線傳送要求:通過機械手將產品從貨框中吸附并移動到傳送帶上釋放。啟動和停止按鈕控制機械手啟停。圖4-5 機械手(KM1)控制產

36、品上線傳送示意圖 相關變量: 啟動按鈕 RUN I0.0 停止按鈕 STOP I0.1 KM1上限位開關SX I0.2 KM1下限位開關XX I0.3 KM1左限位開關ZX I0.4 KM1右限位開關YX I0.5 KM1下降 DOWN Q0.1 KM1上升 UP Q0.2 KM1吸附 X Q0.3 KM1右移 RIGHT Q0.4 KM1左移 LEFT Q0.5 KM1吸附定時 DSX T33(3s) KM1釋放定時 DSF T34(3s)控制過程:KM1初始位置在左上方,按下啟動按鈕RUN,KM1得電,開始下移,當到達KM1下限位開關XX時,KM1開始吸附(置位),吸附定時3s。定時結束后

37、,KM1上升,當到達KM1上限位開關SX時,KM1開始右移,當到達KM1右限位開關YX時,KM1開始釋放(復位),釋放定時3s。定時結束后,KM1開始左移,直到到達KM1左限位開關ZX,依次反復執行操作。 注:該部分是利用結構化編程,所以需要利用變量表給M0.0進行一次性置位。方法如下:在SIMATIC管理器窗口中,選擇項目結構中的“Blocks”,則在右視圖中單擊右鍵打開快捷菜單,執行菜單命令“Insert New Object”中的“Variable Table”,打開變量表屬性對話框,建立一個新的變量表,如圖所示。圖4-6 STEP7建立變量表 雙擊打開變量表,并輸入變量,監視變量,對變

38、量的修改數據進行一次立即刷新。在地址(Address)中輸入M0.0,在修改值(Modify Value)中輸入1。然后點擊,對M0.0的數值進行一次立即刷新,點擊,對M0.0的修改數據進行一次立即刷新,再點擊,對M0.0的數值進行一次立即刷新。4.2.3 CCFL功能的檢測要求:當工件通過檢測器時,功能檢測開始并延時;檢測不合格時,擋板動作將不合格品推下。圖4-7 CCFL功能檢測示意圖 相關變量: 工件通過1號檢測器 B1 I0.6 檢測結果 A I0.7 擋板1號限位開關 L1 I1.0 擋板2號限位開關 L2 I1.1 不合格品計數清零 Q I1.2 檢測指示燈 H2 Q0.6 檢測定

39、時 DS1 T35(1s) 不合格指示燈 H3 Q0.7 擋板動作 M1 Q1.0 擋板收回 M2 Q1.1 不合格品計數 JS1 C0 控制過程:當工件通過1號檢測器時,1號檢測指示燈亮,檢測延時1s。當檢測結果為不合格時,1號檢測不合格指示燈H3亮,1號擋板動作推下不合格品,同時JS1計數開始,當到達1號擋板下限位開關L2時,1號擋板收回。此外,可以通過Q手工清零不合格品計數。4.2.4 CCFL的清潔 要求:當工件通過檢測器時,氮氣吹掃清潔開始并延時。圖4-8 CCFL清潔示意圖 相關變量: 工件通過2號檢測器B2 I1.3 氮氣吹掃 C Q1.2 吹掃定時 DS2 T36(5s) 控制

40、過程:當工件通過3號檢測器時,氮氣吹掃清潔開始,吹掃延時5s。4.2.5 CCFL的計數與機械手KM2移位要求:當工件通過的檢測器數量達到20時,機械手就動作將這20個工件移走。圖4-9 CCFL計數與機械手KM2移位示意圖 相關變量:工件通過3號檢測器B3 I1.4 工件計數器 JS2 C1(初值20) KM2移位動作 M3 Q1.3 KM2移位動作定時 DS3 T37(3s) 控制過程:當工件通過3號檢測器時,工件計數器JS2開始計數,計數到20時,KM2動作一次,當KM2動作延時3s后,將KM2電磁鐵切斷,同時將JS2復位,JS2復位后,M3和DS3也復位。4.2.6 CCFL的自動包裝

41、要求:當檢測器檢測到有工件到達時,自動包裝開始運行并延時。圖4-10 CCFL自動包裝示意圖 相關變量: 工件通過4號檢測器 B4 I1.5 自動包裝運行 M4 Q1.4 自動包裝定時 DS4 T38(5s)第五章 實驗測試結果本課程設計研究CCFL尾部生產工序設計的PLC控制。主要利用STEP-7軟件,先依照各個部分的控制要求分析控制過程,建立控制變量與符號;接著在功能塊FC中編程(第二部分是采用結構化編程的方法),并用S7-PLCSIM仿真PLC,在OB1中調用FC進行調試,接著下裝到PLC硬件中進行調試。最終的調試結果顯示,所編程序已基本實現PLC控制變頻器控制傳送電機運轉、機械手控制產

42、品上線傳送、功能的檢測、清潔、計數與移位、自動包裝等生產步驟。5.1 第三部分CCFL功能檢測的仿真測試過程 1)給I0.6一個信號,功能檢測就開始進行,Q0.6亮,并啟動定時器T35時,1S后功能檢測停止,Q0.6熄滅。圖5-1 第三部分仿真結果1 2)檢測結果不合格時,即給I0.7一個信號,計數器C0加1,Q1.0亮,即擋板開始動作。(注:只要檢測到有不合格品,Q0.7就亮,直到手動清零計數器CO,即給I1.2一個信號。)計數器計數值送至MW10,接數碼管顯示。圖5-2 第三部分仿真結果2 3)當擋板動作到2號限位開關I1.1時,Q1.0熄滅,Q1.1亮,即擋板開始收回。圖5-3 第三部分

43、仿真結果3 4)當擋板收回到1號限位開關I1.0時,Q1.1熄滅,即擋板停止動作。圖5-4 第三部分仿真結果45.2 第三部分CCFL功能檢測的硬件測試過程 1)產線運行時,Q0.0亮,給I0.6一個信號,Q0.6亮,即功能檢測就開始進行,并啟動定時器T33時,1S后功能檢測停止,Q0.6熄滅。實驗采用三江學院電氣與自動化工程學院西門子自動化示實驗室PLC綜合實驗臺進行。圖5-5 第三部分硬件調試結果圖1 2)檢測結果不合格時,即給I0.7一個信號,Q0.7和 Q1.0亮,即擋板開始動作。(注:只要檢測到有不合格品,Q0.7就亮。)圖5-6 第三部分硬件調試結果圖2 3)當擋板動作到2號限位開

44、關I1.1,即2號限位開關I1.1有信號時,Q1.0熄滅,Q1.1亮,即擋板開始收回。圖5-7 第三部分硬件調試結果圖3 4)當擋板收回到1號限位開關I1.0,即1號限位開關I1.0有信號時,Q1.1熄滅,即擋板停止動作。圖5-8 第三部分硬件調試結果圖4 5)按下I1.2,手動清零計數器C0,Q0.7熄滅。圖5-9 第三部分硬件調試結果圖5第六章 實驗結論與展望6.1 結論通過本文對PLC控制CCFL的后續生產部分的研究表明,仿真和調試的結果都符合CCFL生產工藝要求。只要針對生產各部分過程進行分析編程,仿真調試通過后,再經過硬件組態下裝至PLC中,就可以實現相應的控制過程了。利用PLC實現

45、的自動控制電子產品的生產,既可以大幅的減少工人的工作量,提高產品的生產量,并且還能保證產品的生產質量,具有很好的利用價值。另外,基于PLC編程語言易掌握,而且PLC的使用壽命長、體積小、重量輕,安裝工作量小,適應性強,可靠性高,控制靈活等多方面的因素,最終會實現幫助客戶在投資階段和整個系統服務周期里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的目的。當然,在CCFL生產的過程當中要全部實現生產過程的自動化還是具有相當大的難度的。因為產品本身是屬于易碎品,在裝配燈罩前的生產工序需要細致地加工處理,如果要實現自動化生產,在生產控制強度上就要特別處理。此外,在傳統的手工CCFL生產線上有部分環節還是機械暫時無法替代的。并且,實現PLC控制生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