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答題技巧及中考中主要的實詞和虛詞匯總_第1頁
中考文言文答題技巧及中考中主要的實詞和虛詞匯總_第2頁
中考文言文答題技巧及中考中主要的實詞和虛詞匯總_第3頁
中考文言文答題技巧及中考中主要的實詞和虛詞匯總_第4頁
中考文言文答題技巧及中考中主要的實詞和虛詞匯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文言文閱讀答題技巧第一局部:讀懂文言文口訣:務求甚解,又不求甚解一、怎么去讀1先讀最后一道題目,了解大致容和主要事件。此題如果要求“選擇正確的一項則除外2然后帶著“何人.、“何時何地做何事.、“結果怎樣.、“為什么.等問題對文段用心地默讀文章,以“事件為依據對文章分層,理清文章思路。3遇到實在不懂的字詞,不必著急,同時必須用.或其他記號來提示自己放放先讀下文,也許過后聯系上下文進展推導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題目中去找答案。二、官位變遷及官吏行為詞:1.表被任以官職的:征、辟、察、舉、召、薦、進、稱、補、作、表、為、就2.表官職變化的: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遷

2、。3表調動的:調、徙、轉、改、放、出、出官;4表降職的:左遷、遷謫、謫、逐、貶、詘黜5表罷免的:奪、黜、罷、免、去、廢、蠲;6表恢復的:復、還7表兼代的:兼表兼任;領兼代;權,行,假,署代理;8表辭去的:辭、致政、告退、退、歸故里9跟俸祿有關的:俸、祿、秩、餉10知(典、主)、視事、用事、下車伊始、掾丞、洗沐、乞骸骨、致仕三、其它出現頻率較高的詞語1人稱代詞:第一人稱余吾予;第二人稱爾而女汝乃假設;第三人稱之其彼渠厥2疑問代詞:誰孰何曷胡焉安奚惡3謙敬詞語:請謹竊忝辱敢幸4修辭詞句:更衣山陵崩社稷中道崩殂5兼詞:諸焉盍旃叵第二局部:如何答題一、文言實詞釋義題:此題往往考察多義實詞,古今異義詞,

3、通假字,偏義詞及詞類活用等知識點。答題技巧:實詞理解題不完全在于考你是否記得實詞意思,更主要是考你是否會利用上下文進展推測。掌握常見的理解和推斷實詞在文中含義的方法:第一種:從語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詞性第二種:從語義搭配的角度推測詞義第三種:從語境暗示的角度推斷詞義第四種:從字形構成的角度推測詞義第五種:從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等用法的角度判斷詞義第六種:從句子構造對稱的角度推斷詞義第七種:從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斷詞義【相關知識】一詞多義的產生: 的本義。如“解狐乃引弓送而射之拉開弓。 的引申義。如“我君景公引領西望伸長,成語有“引吭高歌。 的比喻義。如“金城湯池比喻牢不可破。 的借代義。如“徒以口

4、舌為勞代言辭。 的假借義。如“將軍禽操宜在今日通“擒。附錄:考綱規定的120個常見文言實詞:根據義項之間的以上5種在關系識記1愛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2曾乘誠除辭從殆當道得. z-3度非復負蓋故顧固歸國4過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5假間見解就舉絕堪克類6憐彌莫乃期奇遷請窮7去勸卻如假設善少涉勝識8使是適書孰屬數率說私9素湯涕徒亡王望惡微悉10相信興行幸修*許陽11要宜遺貽易陰右再造知12致質治諸賊族卒走左坐二、容歸納題找出文段中與選項解釋相對應語句,一一對應。選項的表達或分析的錯誤只在*一小點,主要是:個別實虛詞成心譯錯;人物的事跡冠戴;事件發生的時間和地點錯位;人物性格述不恰當;憑空添加,無中生有;強

5、加因果關系。三、文言翻譯題方法:做好“換、留、刪、補、調“。一定要直譯,不要意譯,要字字落實,忠實于原文。賦分點:1譯準詞義:實詞含詞類活用、通假、偏義詞,修辭語句及虛詞和固定構造。2譯準句式被動句,判斷句,省略句,倒裝句。3譯準句子語氣述疑問感慨祈使語氣和句間關系并列轉折因果等復句關系備查知識1:常見文言詞類活用:1名詞的活用:1名詞活用為動詞:如“左右欲刃相如(刃:殺)。2名詞活用為使動:有“使成為的意思,如:“先破入者王之。3名詞活用為意動:有“把-當作-的意思,如:“稍稍賓客其父、“糞土當年萬戶侯4名詞活用做狀語:A.表特征狀態,如“一狼犬坐于前、“常以身翼蔽沛公。B>表態度、方

6、式,如“吾得兄事之。C.表工具,如“有好事者船載以入。D.表處所,如“相如廷斥之。E.表趨向,如“操軍破,必北還。F.表頻率,如“歲賦其二。2形容詞的活用:形容詞活用做名詞:如“斫其正,養其旁條、“四美具,二難并。形容詞活用做動詞:如“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頃襄王、“敵人遠我,欲以火器困我也。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認為-怎么樣。形容詞使動用法:“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使明顯;3動詞的活用:動詞的使動用法:“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使-來動詞活用為名詞,如“則其至又加少焉、“燕之收藏,之經營。備查知識2:常見文言特殊句式:一判斷句1用“者,也表判斷:“者,也、“者也、“也

7、、“者;2“為、“乃、“即、“則或否認詞“非,未,弗等表判斷。3名詞做所謂語直接表判斷備,天下梟雄。二被動句:1單獨用“于“受“見或組合成“見于,“受于表判斷。如:“惑于袖,外欺于儀、“徒見欺于王2“為、“為所、“為所表判斷;如:“臣聞如姬父為人所殺3“被后起用法,如:周公之被逮。4意念被動無詞語標志:兵挫地削三省略句:1省略主語:如:“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2省略賓語:“權起更衣,肅追于宇下。3省略介詞:“將軍戰,臣戰。注意:“以,與,從,為,因五介詞常省略賓語。四賓語前置:1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如:“沛公安在?疑問代詞如:誰、何、奚、曷、胡、惡、安2否認句中,代詞做賓

8、語,賓語前置。如:“時人莫之許也。3用“之或“是把賓語提前取動詞前,以突出強調賓語。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如:“唯利是圖等。4方位詞、時間詞做賓語時,有時也前置。例如:“業文南向坐。?史記·項羽本紀?五定語后置:1者:如:“求人可使報者,未得。;2之: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3之者:“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六介詞構造做狀語后置:1用介詞“于組成的介賓短語,翻譯時要移到動詞前作狀語。如:“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2介詞“以組成的介賓短語,翻譯時前置做狀語。如:“具告以事。?鴻門宴?。備查知識3:常見固定構造熟記黑體字局部一、表示疑問何以?(憑什么?)何所?(所是什么?)奈何

9、?(怎么辦?為什么?)如何;奈何?(把怎樣呢?)孰與?(與比,哪個更?)獨耶?(難道嗎?)二、表示反問何哉(也)?(怎么能呢?)何為?(干什么呢?)何之有?(有什么呢?)如之何?(怎么能呢)豈(其)哉(乎,耶)(哪里呢?哪里呢?)安哉(乎)?(哪里呢?)不亦乎?(不是嗎?)非歟?(不是嗎?)寧耶?(哪里呢?)(10)顧哉?(難道嗎?)(11)獨哉?(難道嗎?)三、表示感慨何其也!(怎么則啊!)直耳!(只不過罷了!)惟耳!(只罷了!)一何(多么啊!)亦哉!(也真是啊!)何如哉!(該是怎樣的呢!)四、表揣度無乃乎(歟)(恐怕吧?);得無(微)乎?(該不吧?)其歟?(不是嗎?)(兼表反問)庶幾歟?(

10、或許吧?)五、表示選擇與其孰假設?(與其,哪如?)歟耶,抑歟(耶)?(是,還是呢?)其?其?(是呢?還是呢?)六,其它否則:如果不就。何乃:豈只是;為什么竟。、既而:隨后,不久。既且:又又乃爾:竟然如此,這樣。然而:這樣卻;但是。,然則:既然這樣,則;如果這樣,則。雖然:雖然如此,但;即使如此,但所謂:所說的,所認為。謂之:稱他是,說他是;稱為,叫做。無有以:沒有有用來的東西、方法。無庸:不用,無須。無由:不可能,無法,無從。相率:竟相,一起。向使:假使,如果。之謂:說的就是。之于:對的態度,同相比初中文言實詞歸類整理愛 1愛惜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安

11、 1.安閑,安逸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2.反問。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安求其能千里也。被 動詞,通“披。將軍身被堅執銳同舍生皆被綺繡本 1.事物的根本,最主要的此之謂失其本心。請循其本。2.副詞,原本,本來。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臣本布衣,躬耕于鄙 1.鄙陋。肉食者鄙,未能遠謀。2.身份卑微,見識短淺。先帝不以臣卑劣。兵 1.兵器,武器兵革非不堅利也,2,軍隊上使外將兵。3,士卒,兵士。當此時,楚兵數千人為聚者,不可勝數。察 1.審查,考察咨諏善道,察納雅言2,明察,了解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朝而往,暮而歸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朝3朝見燕、聞之,皆朝于齊。曾 1動詞,通“增。所以動心忍

12、性(13),曾益(14)其所不能。2,竟然,簡直,還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以殘年馀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而計其長曾不盈寸。乘 1動詞,駕車公與之乘。2,一車四馬為一乘車六七百乘,騎千余,卒數萬人。3,動詞,駕車,引申為“坐,騎。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誠 2,真誠,真心實意。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朔南。3,表示假設,相當于“如果真的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項燕除 去除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辭 1,言語,辭令。未嘗稍降辭色。2,辭別,告辭。停數日,辭去。3,推辭,絕。蒙辭以軍中多務。道 1.道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道路會

13、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得 1,得到,取得爭而不得,不可謂強。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 2,通“德,感恩。所識窮乏者得我歟.3,表示反問,可譯為“莫非,是不是覽物之情,得無異乎.度 1,推測,估計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2,衡量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大非 副詞,不是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非獨賢者有是心也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自非亭午夜不見曦月。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復 1副詞,又,再而復問其妾曰孤之有孔明

14、,猶魚之有水也。愿諸君勿復言。復行數十步不復出焉余人各復延至其家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復到舅家問焉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2,恢復攘除奸兇,興復漢室3,答復不敢出一言以復負 1,用脊背背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至于負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樹,故 1,緣故,原因。楚王問其故3,成心,特意將尉醉,廣故數言欲亡,4,原來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顧 1,拜訪將軍宜枉駕顧之。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固 1,從來,素來吾義固不殺人。2,穩固固國不以山溪之險,3,本來,原來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歸 1,歸附

15、微斯人,吾誰與歸. 2,聚集云歸而巖穴暝,3,返回,回來朝而往,暮而歸,太守歸而賓客從也。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居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過 1,犯錯誤人恒過,然后能改。2,經過于是鴟得腐鼠,鵷鵮過之及魯肅過尋陽3,過失,錯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4,過分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6,超過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恨 1,怨,不滿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2,遺憾,抱憾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胡 1,作狀語,可譯為“為什么“怎么然胡不已乎.胡不見我于王.患 1,災難,禍害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出則無敵國外患者,故患有所不避也。2,憂慮,擔憂又患無研師、名人與游,或 3,或者而或長煙一

16、空,4.大概,或許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5,表假設,相當于“如果或王命急宣,疾 1,缺點,毛病“必為有竊疾矣。2,病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3,迅速,敏捷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及 1,比得上*公何能及公也!2,到,到達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及魯肅過尋陽3,到時候及下船,舟子喃喃曰即 1,就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余幼時即嗜學。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即書詩四句,士別三日,即當刮目相待即公大兄無奕女既 2,不久既而漸近既而盡奔騰分合五陣之勢,既而兒醒,大啼。假 1,借每假借于藏書之家以是人多以書假余2,虛假,不真實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間 1,參與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2,間或

17、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3,暗中,悄悄地又間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4,一定時間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5,一定的空間駢死于槽櫪之間6.離開,隔離遂與外人間隔。7.夾雜著中間力拉崩倒之聲,見 1,會見見公輸盤。2,使見胡不見我于王.3,拜見子墨子見王莊子往見之。劌請見。乃入見。于是入朝見威王4,召見于是見公輸盤5,顯露。食不飽,力缺乏,才美不外見,6了解,見識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解 1,解開,脫下子墨子解帶為城解衣欲睡2,解釋,解答先主解之曰3,理解,懂得好讀書,不求甚解。4,解凍于是,冰皮始解,波色乍明舉 2舉行,施行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絕 1,盡,完雖殺臣,不能絕也。3,停頓

18、,連續猿則百叫無絕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5,斷絕沿溯阻絕6,消失,盡,完哀轉久絕。群響畢絕。湖中人鳥聲俱絕。7,極點,非常以為妙絕。克 類 1,依類相推的道理不可謂知類2,類型臣以王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佛印絕類彌勒莫 1,不宋莫能守時人莫之許也2,沒有什么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3,沒有人朝廷之臣莫不畏王4,不要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期 1,滿一年期年之后2,期限度已失期。3,期望造飲輒盡,期在必醉。4,相約與人期行奇 2,奇才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3,表零數,余數,零頭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遷 1,降職遠調的人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請 3,請教俯身傾耳以請窮 2窮盡子子,無窮匱也四時之景不同,而樂

19、亦無窮也。欲窮其林。3,深冬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勸 1,勉勵權勸學如 1,及,比得上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又弗如遠甚2,如果,假使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3,像,如同思賢如渴誠如是,親舊知其如此,聞水聲,如鳴佩環悉如外人手指卷,如有所語庭下如積水空明,而兩狼之并驅如故假設 1,及,比得上*公不假設君之美也!2,像,如群臣進諫,門庭假設市3,人稱代詞,你假設為傭耕,何富貴也善 2,善行,優點假設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3,好的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少 1,少數人義不殺少而殺眾,2,年輕涉少時,嘗與人傭耕3,不多閑靜少言,不慕榮利。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4,缺少但少閑人如

20、吾兩人者耳。5,稍微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勝 2,盡不可勝數。3,經得起臣不勝受恩感謝。4,優美的予觀夫巴陵勝狀識 認識未嘗識書具所識窮乏者得我歟.使 1假使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2,讓,叫不宜偏私,使外異法也。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不使學3,出使唐雎不辱使命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前面的使是“讓的意思3,派遣,命令王使人謂安陵君曰扶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是 1,這,這樣當是時,婦手拍兒聲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是天時不如地利也。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2,表判斷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晉。書1,文書,公文上書諫寡人者,

21、受中賞2,寫即書詩四句乃丹書帛曰“勝王3,書信得魚腹中書,答中書書屬 1,類,種類忠之屬也。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2,部屬召令徒屬曰3,囑托屬予作文以記之。4,類似神情與、黃不屬。數 1,幾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車六七百乘,騎千余,卒數萬人。停數日,辭去。2,屢次扶以數諫故,將尉醉,廣故數言欲亡3,計算珠可歷歷數也。 率 1,率領遂率子荷擔者三夫,2,勉勵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說 1,講解請說之。2,快樂,愉悅王不說。私 1偏愛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素 1,平素,向來吳廣素愛人湯 1,熱水媵人持湯沃灌涕 1,眼淚臨表涕零,不知所言。徒 1,門徒召令徒屬曰2,光著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爾。3,只

22、,只是徒以有先生也。4,步行風力雖尚勁,然徒步則汗出浹背。亡 1, 滅亡,亡國國恒亡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2,通“無,沒有河曲智叟亡以應。3,逃亡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將尉醉,廣故數言欲亡4,喪失暮而果大亡其財望 1,遠看,向遠處看登軾而望之2,名聲,名望先達德隆望尊,惡 1,厭惡死亦我所惡微 1,輕比于袁紹,則名微而眾寡2如果沒有,表假設微斯人,吾誰與歸.3稍微,略微東坡現右足,魯直現左足,各微側微聞有鼠作作索索悉 1,全部,全都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此悉貞良死節之臣1,抱歉,罪王色撓,長跪而之曰信 1,誠信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2,相信忌不自信3

23、,伸欲信大義于天興 1興盛,復興大楚興,勝王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行 1,行走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2,品行,德行將軍向寵,性行淑均修 1,長鄒忌修八尺有余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2,治理南撫夷越,外結好權,修政理;3,修建乃重修樓,增其舊制許 1,容許安陵君其許寡人!時人莫之許也。遂許先帝以驅馳。2,表概數,左右,上下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潭中魚可百許頭高可二黍許3,地方先生不知何許人也要 1,通“邀邀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宜 1,應當,應該誠宜開圣聽,牡丹之愛,宜乎眾矣。遺 1,遺留,留下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誠宜開圣聽,以光先帝遺德2給予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貽 1,贈送嘗貽余核舟一,

24、蓋大泛赤壁云。知 1,知道知而不爭,不可謂忠。義不殺少而殺眾,不可謂知類。吾知子之所以距我,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2,了解子非魚,安知魚之樂.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致 1,招納,引來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2得到家貧,無從致書以觀,質 1詢問,質詢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治 1,懲治不效則治臣之罪2,治理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諸 1,相當于“之于投諸渤海之尾2,各諸郡縣苦吏者族 1,宗族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卒 1,士兵愛士卒,走 1,跑錄畢,走送之,夸父與日逐走2,逃跑兩股戰戰,幾欲先走。坐1,坐著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2,通“座滿坐賓客無不伸頸中考文言文虛詞用法 之 一、代詞 1

25、、人稱代詞,譯作“他、“她、“他們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劌論戰? 勝佐之,并殺兩尉。?涉世家? 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論語>十則? 醒侯故使之問之。?扁鵲見蔡醒公? 2、指示代詞,指代事物,譯作“它、“它們或直譯事物名稱。 學而時之,不亦說乎.?<論語>十則? 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狼?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十則? 鬼問:“汝復誰.定伯誑之。?宋定伯捉鬼? 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二、助詞: 1、構造助詞,譯作“的君之病在腸胃,不治將益深。?扁鵲見蔡桓公? 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26、?樓記? 南面而制,尚何取雞鳴狗盜之力哉.?讀孟嘗君傳? 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2、構造語氣助詞,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扁鵲見蔡桓公? 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扁鵲見蔡桓公? 雖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日月之行,假設出其中。?觀滄海?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愛蓮說? 3、語氣助詞,湊足音節。 公將鼓之。?劌論戰? 久之,目似暝,意暇甚。?狼? 悵恨久之。?涉世家? 頃之,賊二十余騎四面集,步行負弓矢從者百許人。?大鐵椎傳? 4、構造助詞,提前賓語的標志。 菊之愛,后鮮有聞。?愛蓮說? 何陋之有.?陋室銘? 宋何罪之有.?墨

27、子.公輸? 而 一、連詞 1、表示并列關系的連詞,可譯為“又“而且“也等,有時也可不譯。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十則? 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捕蛇者說? 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核舟記? 2、表示承接關系的連詞,譯作“然后“就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十則? 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扁鵲見蔡桓公? 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涉世家? 3、表示轉折關系的連詞,譯作“但是“然而“卻“可是。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十則?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愛蓮說?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馬說? 4、

28、表示遞進關系的連詞。譯作“而且“并且或不譯。 以三保勇而多藝,推為長。?婉貞? 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亭記? 敏而好學。?<論語>十則? 5、表示修飾關系,可譯為“地“著或不譯。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吾恂恂而起,視其缶。?捕蛇者說? 睨之,久而不去。?賣油翁? 6、表示因果關系的連詞,譯作“因此“所以“因而。 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記? 備天下梟雄,與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惡其能而不能用他。?資治通鑒.赤壁之戰? 非夫人之物而強假焉,必慮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黃生借書說? 以 一、介詞 1、介紹動作行為發生的時間,可譯為“在“從等。 介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至于。?登泰山記? 2、介紹動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