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穴位取穴方法_第1頁
常用穴位取穴方法_第2頁
常用穴位取穴方法_第3頁
常用穴位取穴方法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常用穴位取穴方法穴位又叫腌穴,是人體臟腑經絡氣血輸注于體表的特定部位。腌是轉輸、輸注的意思;穴是孔隙、聚集的意思。腌穴是按摩重點施術的作用點,傳統記載的361個穴位分別歸屬于人體主要的14條經脈,分布在14條經脈上的穴位稱為“經穴”未列入14經系統的稱為“奇穴”;沒有一定的名稱和位置的壓痛點或其他反應點叫“阿是穴”。穴位具有運輸氣血,溝通臟腑等作用。在按摩治療過程中,準確地選取穴位非常重要。經穴、奇穴的分布都有一定的位置,在取穴時應當采取正確的方法。腌穴的定位方法有以下4種。骨度分寸定位法體表解剖標志法手指同身寸取穴法簡便定位法1 .骨度分寸法骨度分寸法,古稱“骨度法”,是以骨節為主要標志測量

2、周身各部的大小、長短,并依其尺寸按比例折算作為定穴的標準。如腕橫紋至肘橫紋為12寸,也就是把這段長度分成12等份,取穴就以它作為折算的標準。常用的骨度分寸以表說明如下。部位起止點度量法法頭部前發際正中至后發際正中12直寸眉間至前發際正中3直寸大椎至后發際正中3直寸耳后兩乳突(完骨)之間9植、兩前額發角(頭維)之間9植、_胸腹部胸骨上窩(天突)至胸劍聯合中點(歧骨)胸劍聯合中點(歧骨)至臍中98直寸直寸濟中至恥骨聯合上緣(曲骨)5直寸兩乳頭之間8植、_放窩頂點至11肋游離端(章門)12直寸背腰部肩胛骨內緣至后正中線3植、肩峰緣至后正中線8植、上肢部掖前紋頭(腋前皺裳)至肘橫紋(平肘尖)9直寸肘橫

3、紋(平肘尖)至腕掌(背)側橫紋12直寸下肢恥骨聯合上緣至股骨內上牌上緣18直寸徑骨內側牌卜方至內踝尖13直寸段骨大轉子至胭橫紋19直寸騎橫紋至外踝尖外踝尖至足底163直寸直寸2 .體表解剖標志法體表標志可分固定標志和活動標志兩類。固定標志是指利用五官、毛發、爪甲、乳頭以及骨節凸起和凹陷、肌肉隆起等部位作為取穴標志而言。如兩眉中間取印堂,兩乳中間取膻中,腓骨小頭前下緣取陽陵泉等。活動標志是指利用關節、肌肉、皮膚,隨活動而出現的孔隙、凹陷、皺紋等作為取穴標志而言。如曲池必屈肘于橫紋頭處取之,取陽溪穴時應將拇指翹起,當拇長、短伸肌腱之間的凹陷中是穴,取耳門、聽宮、聽會等應張口,取下關應當閉口等。3

4、.手指同身寸取穴法法手指同身寸是在分部折寸的基礎上,用手指比量取穴的方法,又稱“指寸法”。因人的手指與身體其他部分有一定的比例,所以可用患者本人的手指來測量定穴。以患者的中指屈曲時,中節內側兩端紋頭之間作為1寸,稱中指同身寸。適用于四肢及脊背作橫寸折算;以拇指指關節的橫度作為1寸,稱拇指同身寸。適用于四肢部的直寸取穴;將食、中、無名、小指相并、以中指第二節為準,量取四指之橫度作為3寸,稱橫指同身寸。多用于下肢、下腹部和背部的橫寸。中指同身寸拇指同身寸橫指同身寸4,簡便定位法它是一種簡便易行的取穴方法。如兩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在食指端到達處為列缺穴;垂肩屈肘取章門;兩耳角直上連線中點取百會等等。取穴方法大致有以上4種,在按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