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高新技術與研發費_第1頁
蘇州高新技術與研發費_第2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二)高新技術企業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摘自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八條)1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是指擁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并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企業:(1)在中國境內(不含港、澳、臺地區)注冊的企業,近三年內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式,或通過5年以上的獨占許可方式,對其主要產品(服務)的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2)產品(服務)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3)具有大學??埔陨蠈W歷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30%以上,其中研發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10%以上;(4)企業為獲得科學技術(不包括人文、社會科

2、學)新知識,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產品(服務)而持續進行了研究開發活動,且近三個會計年度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于5,000萬元的企業,比例不低于6%;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0,000萬元的企業,比例不低于4%;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0,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于3%。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于60%。企業注冊成立時間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計算;(5)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當年總收入的60%以上;(6)企業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轉化能

3、力、自主知識產權數量、銷售與總資產成長性等指標符合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另行制定)的要求。(摘自國科發火【2008】第172號關于印發<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的通知)2認定(復審)合格的高新技術企業,自認定(復審)批準的有效期當年開始,可申請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企業取得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機構頒發的高新技術企業證書后,可持“高新技術企業證書”及其復印件和有關資料,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辦理減免稅手續。手續辦理完畢后,高新技術企業可按15%的稅率進行所得稅預繳申報或享受過渡性稅收優惠。3納稅年度終了后至報送年度納稅申報表以前,已辦理減免稅手續的企

4、業應向主管稅務機關備案以下資料:(1)產品(服務)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的說明;(2)企業年度研究開發費用結構明細表;(3)企業當年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總收入的比例說明;(4)企業具有大學??埔陨蠈W歷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說明、研發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說明。以上資料的計算、填報口徑參照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的有關規定執行。4. 未取得高新技術企業資格、或雖取得高新技術企業資格但不符合企業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以及本通知有關規定條件的企業,不得享受高新技術企業的優惠;已享受優惠的,應追繳其已減免的企業所得稅稅款。(摘自國稅函【2009】第203號

5、關于實施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有關問題的通知)5. 高新技術企業應在資格期滿前三個月內提出復審申請,在通過復審之前,在其高新技術企業資格有效期內,其當年企業所得稅暫按15%勺稅率預繳。本公告自2011年2月1日起施行。(摘自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4號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高新技術企業資格復審期間企業所得稅預繳問題的公告)咼新技術企業1、咼新技術企業證書復印件;2、產品(服務)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咼新技術領域規疋的范圍的說明3、企業年度研究開發費用結構明細表(表式見國稅函2009203號文件)4、當年度本企業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總收入的比例、企業具有大學??埔陨蠈W歷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

6、工總數的比例、研發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等指標說明。企業所得稅法第28條;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93條;國科發火2008172號;國科發火2008362號3、高新技術企業例1: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中,人員、工資、收入的口徑如何把握?(蘇所便函201014號)回復意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中,人員、工資、收入的口徑,凡認定辦法及工作指引沒有特殊規定的,按關于企業工資薪金及職工福利費扣除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3號)以及企業所得稅年度申報表的相關填報掌握。對稅收政策沒有明確規定的,可按企業會計制度或會計準則的有關口徑掌握。例2: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中,高新技術企業產品收入是否可按通過“高新技術產品認定

7、”的產品口徑掌握?(蘇所便函201014號)回復意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中的高新技術產品收入不能簡單等同于通過“高新技術產品認定”的產品收入。各地對申請認定或已經通過認定的企業的產品(服務)收入是否屬于規定的領域范圍存在疑問的,可以根據認定辦法及指引的有關規定按程序提交認定小組。例3:國科發火2008第172號文件規定,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銷售收入總額應達到的比例,以最近一年的銷售收入為標準,“最近一年”如何確定?(省局四季度問題解答)回復意見:如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資格認定,對應申報資料所屬期為2008-2010年,則“最近一年的銷售收入”所指“最近一年”為2010年。相應的

8、,如果該企業通過認定,則優惠期間為2011、2012、2013納稅年度。例4:已經取得高新技術企業資格的企業,在資格有效期內申請享受相應優惠,相關比例的口徑應如何掌握?(省局四季度問題解答)回復意見:已經取得高新技術企業資格的企業,在資格有效期內申請享受相應優惠,年度相關指標的比例應當按照國稅函2009203號文件的規定辦理,口徑為“當年度”。如果主管稅務機關提請對已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資格的企業進行復核的,應按照認定辦法及指引的規定辦理。即采用企業自認定前三個會計年度(企業實際經營不滿三年的,按實際經營時間計算)至爭議發生之日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與同期銷售收入總額之比是否符合認定辦法第十條(四)款

9、規定,判別企業是否應繼續保留高新技術企業資格和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備注:研發費用備案指標口徑為“當年度”。開發費未能達標的高新技術企業能享受15%的優惠政策嗎?問題內容:我公司被評定為高新技術企業,享受15%,期限從2008-2010年,2008-2009年都符合高新技術認定標準,2010年由于新產品銷售大增,造成我公司技術開發費不能達到規定標準,其他都符合高新技術認定標準,請問,我公司2010年能享受高新技術企業15%的優惠政策嗎?回復意見: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實施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203號)第六條規定;“未取得高新技術企業資格、或雖取得高新技術企業資格但不符

10、合企業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以及本通知有關規定條件的企業,不得享受高新技術企業的優惠?!币虼耍愎驹?010年不能享受高新技術企業15%的優惠政策。國家稅務總局2010/09/174、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例1:可以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的范圍應當如何把握?(省局四季度問題解答)回復意見:企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如果屬于國稅發2008116號文件規定的可以加計扣除的范圍,且核算準確,應允許按規定進行加計扣除。主管稅務機關對企業申報的研究開發項目有異議的,可要求企業提供政府相關部門的鑒定意見書。主管稅務機關在執行政策中應當注意區分可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口徑、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中研發費用口徑、財務會計核算規定三者

11、之間的差異。關于研發費用,企業在進行財務核算時對研發費用的賬務處理主要依據(財企2007194號),企業申辦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主要依據科技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的通知(),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主要依據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扣除管理辦法(試行)()。三個文件規定各有異同,根據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扣除管理辦法(試行)(國稅發2008116號以下簡稱辦法)的有關規定,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需要注意以下問題:(一)非居民企業以及財務核算不健全或不能準確歸集研究開發費用的居民企業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不得加計扣除辦法第二條規定:“本辦法適用于財務核算健全并能準確歸集研究開發費用的居

12、民企業”。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居民企業是指依法在中國境內成立(包括依照中國法律、行政法規在中國境內成立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或者依照外國(地區)法律成立但實際管理機構在中國境內的企業。也就是說,財務核算不健全或不能準確歸集研究開發費用的居民企業不得加計扣除;對非居民企業納稅人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也不得享受加計扣除的優惠政策。關于核算要求,省局在轉發辦法時明確:自2009年度起,企業申請技術開發費加計扣除,應按國家統一會計制度及下列要求進行相關會計核算:(一)對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的發生建立明細帳,將有效憑證和明細賬對應;(二)對不同的研究開發項目要設立專賬進行管理,

13、實行以項目為成本費用歸集對象的會計核算;(三)對企業同時研究開發多個項目,或研究開發項目和其他項目共同使用資源的情況,有關費用要在項目間進行合理分攤。金額較大的要在實際發生前后及時與主管稅務機關聯系。(二)不符合規定的研發活動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不得加計扣除符合規定的研究開發活動是指,企業為獲得科學與技術(不包括人文、社會科學)新知識,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工藝、產品(服務)而持續進行的具有明確目標的研究開發活動。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工藝、產品(服務),是指企業通過研究開發活動在技術、工藝、產品(服務)方面的創新取得了有價值的成果,對本地區(省、自治

14、區、直轄市或計劃單列市)相關行業的技術、工藝領先具有推動作用。因此,對非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非實質性改進技術、工藝、產品(服務)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不得加計扣除。還有需要注意的是,可享受加計扣除的研發活動不包括企業產品(服務)的常規性升級或對公開的科研成果直接應用等活動(如直接采用公開的新工藝、材料、裝置、產品、服務或知識等)。(三)不屬于專門或直接用于研發活動的研究開發費用不得加計扣除辦法列舉了企業可享受加計扣除的八類研究開發費用,這些費用都強調相關性原則,即與研發活動直接有關的費用才能加計扣除:(一)新產品設計費、新工藝規程制定費以及與研發活動直接相關的技術圖書資料費、資料翻譯費;(

15、二)從事研發活動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動力費用;(三)在職直接從事研發活動人員的工資、薪金、獎金、津貼、補貼;(四)專門用于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的折舊費或租賃費;(五)專門用于研發活動的軟件、專利權、非專利技術等無形資產的攤銷費用;(六)專門用于中間試驗和產品試制的模具、工藝裝備開發及制造費;(七)勘探開發技術的現場試驗費;(八)研發成果的論證、評審、驗收費用。值得注意的是辦法強調了“直接”“專門”的研發費用支出,對相關費用的列舉沒有加“等”或“其他”來表述,企業應嚴格歸集這八類費用,不能擅自擴大范圍,不能將文件沒有列舉的費用列入研究開發費。由于所依據的文件不同企業在財務核算、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16、和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費用范圍差異很大,具體差異如下:1、人工費用范圍企業在進行財務核算時根據財企2007194號文件的規定,“企業在職研發人員的工資、獎金、津貼、補貼、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等人工費用以及外聘研發人員的勞務費用”可列入“研發費用”科目。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根據文件規定,研發費用中的人工費用主要指“從事研究開發活動人員(也稱研發人員)全年工資薪金,包括基本工資、獎金、津貼、補貼、年終加薪、加班工資以及與其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支出”。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根據文件規定,研發費用中的人工費用指“在職直接從事研發活動人員的工資、薪金、獎金、津貼、補貼”。比較上述文件規定可以看出,高新審計的研發

17、費用更接近企業財務核算中研發費用的內容,而匯算對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規定范圍比前者小。2、直接投入費用內容三類研發費用都包括直接投入費用一項。在對直接投入費用的政策規定中,財務核算與所得稅加計扣除審計內容基本一致,而高新審計的范圍要比前者大。財務核算中研發費用涉及的直接投入費用主要包括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動力費用;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中涉及的直接投入費用包括從事研發活動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動力費用。這二者的內容基本相似。而高新企業認定中研發費用涉及的直接投入費用范圍要比前兩者的范圍大得多,主要包括企業為實施研究開發而購買的等相關支出。比如,有水和燃料(包括煤氣和電)使用費,用于中間試驗和產品試制

18、達不到固定標準的模具、樣品、樣機及一般測試手段購置費、試制產品的檢驗費,用于研究開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的簡單維護費以經營方式租入的發生的租賃費等。3、其他直接費用規定在三類研發費用中,涉及其他直接費用的規定也有詳有略。財務核算和加計扣除對研發費用的規定很詳細,而高新專項審計對此規定有比例限定。在財務核算中,研發費用涉及的其他直接費用主要包括,與研發活動直接相關的技術圖書資料費、資料翻譯費、會議費、差旅費、辦公費、外事費、研發人員培訓費、培養費、專家咨詢費、高新科技研發保險費用等。而在加計扣除中,可以加計扣除的研究開發費用并不包括會議費、差旅費、辦公費、外事費、研發人員培訓費、培養費、專家咨詢費、高

19、新科技研發保險費用等費用。企業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對于這些財務規定與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不一致的,應當依照稅收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調整。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在對研發費用的規定中,明確為研究開發活動所發生的其他費用,如辦公費、通訊費、專利申請維護費、高新科技研發保險費等。對其他直接費用的扣除金額不得高于研發總費用的10%。要注意這一比例的限制。4、折舊費、長期待攤費用三類研發費用都涉及折舊費用和長期,但對這兩種費用是否列入研發費用進行扣除的規定有區別。在財務核算中,研發費用的扣除范圍不僅包括機器設備的折舊費,還包括房屋的折舊費;及研發費用的加計扣除時則只包含機器設備的折舊費;高新認定中

20、關于折舊費的規定與財務核算中的相關規定基本相同,但還增加了長期待攤費用的費。(四)委托外單位進行開發,委托方已按規定加計扣除的,受托方不得再加計扣除企業可以委托外單位進行研發活動,但委托方根據規定已享受加計扣除的優惠政策后,受托方不得再次加計扣除。也就是說,委托方、受托方不得重復享受稅法規定的加計扣除政策。需要注意的是,對委托開發的項目,受托方應向委托方提供該研發項目的費用支出明細情況,否則,該委托開發項目的費用支出不得實行加計扣除。(五)未按規定報備的研究開發費用不得加計扣除企業必須對研究開發費用實行專賬管理,同時按照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扣除管理辦法(試行)附表的規定項目,準確歸集填寫年度可

21、加計扣除的各項研究開發費用實際發生金額。企業應于年度匯算清繳所得稅申報時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本辦法規定的相應資料。企業在一個納稅年度內進行多個研究開發活動的,應按照不同開發項目分別歸集可加計扣除的研究開發費用額。對納稅人申報的研究開發費用不真實或者資料不齊全的,不得享受研究開發費用加計扣除。也就是說,研究開發費用的減免屬于備案式減免,納稅人未按規定報備不得享受加計扣除的優惠政策。企業申請研究開發費加計扣除時,應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如下資料:自主、委托、合作研究開發項目計劃書和研究開發費預算;自主、委托、合作研究開發專門機構或項目組的編制情況和專業人員名單;自主、委托、合作研究開發項目當年研究開發費

22、用發生情況歸集表;企業總經理辦公會或董事會關于自主、委托、合作研究開發項目立項的決議文件;委托、合作研究開發項目的合同或協議;研究開發項目的效用情況說明、研究成果報告等資料。(六)企業集中研究開發所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未提供項目協議或合同的,不得加計扣除企業集團根據生產經營和科技開發的實際情況,對技術要求高、投資數額大,需要由集團公司進行集中開發的研究開發項目,其實際發生的研究開發費,可以按照合理的分攤方法在受益集團成員公司間進行分攤。企業集團采取合理分攤研究開發費的,企業集團應在申請加計扣除時,向稅務機關提供集中研究開發項目的協議或合同,該協議或合同應明確規定參與各方在該研究開發項目中的權利和

23、義務、費用分攤方法等內容。如不能提供協議或合同,研究開發費不得加計扣除。需要注意的是,對于母子公司之間的費用分攤,應按照()規定執行并開具符合規定的發票。(七)研究開發費用劃分不清的,不得享受加計扣除實際工作中,有些企業的研發活動并不是由專門的內部研發機構承擔,或者即使成立專門的研發機構,但該機構同時承擔生產經營任務。對這種情況下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能否加計扣除,稅法也作出了明確規定,即對企業未設立專門的研發機構或企業研發機構同時承擔生產經營任務的,企業應對研發費用和生產經營費用分開進行核算,準確、合理地計算各項研究開發費用支出,對劃分不清的,一律不得實行加計扣除。另外,對不允許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24、的費用和支出項目,均不得計入研究開發費用。如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八條規定:“企業的不征稅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費用或者財產,不得扣除或者計算對應的折舊、攤銷扣除”。如果企業將財政撥款(財政撥款屬于不征稅收入)用于研究開發費用的支出,則不得享受加計扣除優惠政策。(八)超過5年仍未扣除的,不再進行扣除企業所得稅法第十八條規定,企業納稅年度發生的虧損,準予向以后年度結轉,用以后年度的所得彌補,但結轉年限最長不得超過5年。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十條規定,企業所得稅法第五條所稱虧損,是指企業依照企業所得稅法和本條例的規定將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和各項扣除后小于零的數額。國稅函

25、200998號文件明確規定:“企業技術開發費加計扣除部分已形成企業年度虧損,可以用以后年度所得彌補,但結轉年限最長不得超過5年?!庇纱丝梢姡髽I不論當期是否虧損,都應當按實際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依法加計扣除,加計扣除后如果當期的應納稅所得額小于零,可以用以后年度實現的所得彌補,但結轉年限最長不得超過5年。企業連續5年后仍未彌補完的,不論未彌補完的是加計扣除還是非加計扣除所產生的虧損,均不允許繼續扣除。備注: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操作規程(試行)附件4歸集表內容有誤,按國稅發2008116號文件規定的范圍掌握。例2:企業申報的研發費用,包含試生產、小批量生產的費用,是否可以加計扣除?(省局二

26、季度問題解答)回復意見:如果根據企業正常的工藝流程,試生產、小批量生產屬于規模化生產之前的必經階段,且相關費用符合國稅發2008116號文件的規定,可以加計扣除。例3:企業研發活動中產生廢品,廢品變價收入是否需要沖減研發費用?(蘇所便函201014號)回復意見:在總局另有規定前,研發活動中產生的廢品、次品、等外品、下腳料等變賣產生的收入不需要沖減研發費用。例4:江蘇省國家稅務局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管理辦法(試行)(蘇國稅發200993號)規定,研究開發費用加計扣除備案資料包括,“7、研究開發項目的效用情況說明、研究成果報告等資料,包括知識產權證書、生產批文,新產品或新技術證明(查新)材料、產品質

27、量檢驗報告,以及其他相關證明材料?!贝祟愘Y料是否應該由第三方出具,企業自己出具的新產品材料說明是否有效?部分行業如藥品生產企業,研發活動、產品產生效能所需過程較長,企業只能提供新型藥品的生產批文,應如何處理?(省局四季度問題解答)回復意見:蘇國稅發200993號文件要求企業報送資料的第7項,是指企業應當提供能夠說明研究開發的實際效果的相關資料。企業可自行提供效果說明、成果報告,也可以提供第三方證明材料。是否要求企業提供知識產權證書等第三方材料應當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如,企業的研究開發未形成知識產權的,則不得要求企業提供知識產權證書。研發費用享受加計扣除優惠并不要求企業研發必須成功、或必須取得成果

28、。對于尚未完成的研發項目,可提供研發成功后的預計效果說明。例5:企業實際申請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時所申報的研發人員,是否限于項目立項時報送的“自主、委托、合作研究開發專門機構或項目組的編制情況和專業人員名單”中列明的人員?(省局四季度問題解答)回復意見:企業實際申請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時所申報的研發人員,不應限于項目立項時報送的人員名單所列明的人員。主管稅務機關對研發人員真實性有疑問的,應當查閱企業人事部門有關資料、直接詢問相關人員,或采取其他調查方式。例6:國稅發2008116號文件中明確,研發費用資本化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但無形資產的形成往往需要較長時間。如企業自主研發新技術,經過

29、三年時間形成無形資產,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如何計算?(省局四季度問題解答)回復意見:研發項目未跨年度、形成無形資產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按現行規定處理??缒甓鹊难邪l項目形成無形資產的,對計入無形資產成本、以前年度已經享受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支出,不得重復計算。例7:納稅人提供資料稱研發項目符合“兩個領域”但沒有第三方證據,稅務機關如何判別?(省局四季度問題解答)回復意見:根據國稅發2008116號文件第十三條的規定,主管稅務機關對企業申報的研究開發項目有異議的,可要求企業提供政府有關部門的鑒定書。四、研究開發費用加計扣除情況歸集表注意事項對有研究開發費用加計扣除的納稅人,應先填寫本表,然后自動帶入到附表五稅收優惠明細表中10行。本表格式今年暫不做調整,但填寫時應注意(見下表):研究開發費用加計扣除情況歸集表(已計入無形資產成本的費用除外)年度金額單位:元序號費用項目發生額合計項目項目1一、研發活動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動力費用2:1.材料32.燃料43.動力費用56二、直接從事研發活動的本企業在職人員費用71.工資、薪金82.津貼、補貼9:3.獎金101112三、專門用于研發活動的有關折舊費(按規定一次或分次攤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