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_ ' 、/,、f/.、Ir、文學常識本文選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頤,字茂叔,北宋哲學家。元公是周敦頤 的謚號三、語音甚蕃( ) 淤( )泥濯( )清漣( )而不妖褻玩( )四、通假字五、古今異義詞六、詞類活用七、一詞多義八、重點詞語解釋1、可愛者甚蕃 蕃:多,蕃”在中文的近義詞是眾,反義詞是鮮(獨)。2、香遠益清 益: 副詞,更。3、亭亭凈植 植:樹立。4、陶后鮮有聞 鮮:少。5、濯清漣而不妖 濯:洗滌。妖:6、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而:卻褻:親近而不莊重。7、宜乎眾矣 宜:應當8、晉陶淵明獨愛菊 獨:只,僅九、特殊句式1、蓮,花之君子者也(判斷句)十、朗讀節奏1 水陸草木 /之/花
2、,可愛者 / 甚蕃2、自/李唐/來,世人 /甚愛/牡丹3、予/獨愛/蓮之出淤泥 /而不染4、牡丹,花 / 之富貴者也一、理解性默寫1、描寫蓮花高潔質樸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2、全文的中心句是:花之君子者也。3、周敦頤愛蓮說 :詠蓮名句: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4、公園花展,觀賞牡丹的人總比觀賞其它花的人多 ,用愛蓮說中的話來 說,就是:牡丹之愛,宜乎眾矣。5、表現主人不受世俗羈絆,對世俗生活厭棄的句子是:蓮之愛,同予者何 人6、描寫蓮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香遠益清
3、,亭亭靜植。7、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對比,集中表現蓮高潔品質,現在人們常用 來比喻某些人不與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潔自好的句子是: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 不妖。8、比喻君子美名遠揚的語句是:香遠益清。9、最能概括蓮花高貴品質的句子是(主旨句):蓮,花之君子者也。10、寫君子行為方正,通達事理,不攀附權貴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十二、重點語句翻譯1、蓮之愛,同予者何人2、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4、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5、噫 ! 菊之愛,陶后鮮有聞。6、蓮,花之君子者也。7、牡丹之愛,宜乎眾矣。十三、課文內容理解1、文中的蓮花比喻
4、君子(道德高尚的人),寫 “菊花”和“牡丹”的作用是突 出君子的高尚氣節。2、“牡丹之愛,宜乎眾矣”一句照應了上文的“世人甚愛牡丹”。結尾這一句 感嘆表達了作者對追求逐利(追求富貴、貪慕富貴)、趨炎附勢 的世風的鄙棄。3、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寫法。課文中的 “牡丹”、 “菊”、“蓮”分別象征什么樣的人作者對蓮的描述和贊美寄寓著他怎樣的思想感情(1)牡丹-“花之富貴者“象征:追求功名、富貴的人。(2)菊-“花之隱逸者”象征:不趨炎附勢的隱士。(3)蓮-“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尚的賢能之士。(思想感情) *不慕名利、潔身自好,要在污濁的世間保持高潔的品格和堅 貞的節操。4、請用自己的話
5、概括蓮“不染”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凈植”不“ 可褻玩”的特征所代表的可貴品質。蓮花代表的可品質是:質樸、高潔,胸懷豁達,品行無邪;不拘繁文茍禮,美德廣布四方,獨立自主,威嚴不可褻瀆。5、本文所用的修辭有:排比、設問、比喻 表達方式有:記敘、描寫 表現 手法有:象征、襯托本文運用了襯托的手法,用菊正襯蓮,用牡丹反襯蓮。文章的最后一段運用 了多種句式:分別有感嘆句(噫 ! 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設問句(蓮之愛, 同予者何人)陳述句(牡丹之愛,宜乎眾矣。)6、作者將蓮與壯丹作對比,表達了作者對潔身自好(或正直、高潔)品行的追求,對追名逐利世風的厭惡。7、陶淵明獨愛菊,表明他追求隱
6、逸的生活態度;世人甚愛牡丹,表明世人 貪慕富貴的生活態度;周敦頤獨愛蓮,表明他不慕名利 (潔身自好 )的生活態度。8、.下面這段話蘊含了君子哪些品質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既不與惡濁的世風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許;通達事理,行為方正,美名遠揚;志潔行廉,儀態端莊,令人敬重而不敢輕侮。(意思對即可)9、下面對選文內容和寫法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D)(3 分)A選文以愛蓮之情來表達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以及對追 名逐利、趨炎附勢的惡濁世風的鄙棄。B、在文中作者從蓮的生長環境、形態香氣、風度氣質等方面描寫了蓮花的 超
7、凡脫俗。D、C文中以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來比喻君子通達事理,行為端 正,因而美名遠揚。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表達了作者對雍容華貴的牡丹的贊美之情。十四、開放性試題1、短文贊揚蓮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貴品質,實則是作者思想情懷的抒發, 可現實生活中,有人卻認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對這兩種觀點,你是怎樣看 待的請簡述理由。(提示:針對某一種觀點或將兩者結合起來談均可, 但必須扣住 “人與環境 ” 的關系)2、作者認為,菊是 “花之隱逸者 ”,你是否同意這種看法為什么.、_ ' 、/,、f/.、Ir文學常識北宋朝。 愛“太本文選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頤,字茂叔,世稱 濂溪先生”
8、 哲學家、理學家。謚號 “元公”,有太極圖說、 通書、周元公集 蓮說是他托物言志的一篇名文。他被公認為理學的重要創始人,他提出的 極”和“無極 ”等哲學范疇和思想,在中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體裁是 “說”,說,是一種文體。既可以說明議論,也可以用來抒發感 情,還可以敘事,都是為了說明一個道理。駢句,相接的兩句話,字數相同,意思相對,叫做駢句。駢句和排比句以 外,統稱散句。愛蓮說的寫作特點是:托物言志,立意高遠,巧妙運用襯托和比喻; 駢散相間愛蓮說的結構,我們可以概括為:一條線索,即以愛蓮為線索;兩個 陪襯,即以草木之花為蓮的總陪襯, 以菊花和牡丹作為蓮的旁襯和反襯; 三種類 型,即以寫三
9、種花來寫三種人:隱逸者 富貴者 君子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 托物言志的寫法。 作者對蓮的描述和贊美寄寓著他不慕名利,潔身自好,要在污濁的世間保持高潔的品格和堅貞的節操思想感情。二、給下列黑體字注音甚蕃(f d n淤泥(y u濯(Zhu o清漣(li d枝蔓(ma n)褻玩(xi e隱逸(y)i頤(y)i噫(y i)三、解釋重點實詞甚蕃 (很多) 陶淵明獨愛菊 (惟獨 ) 世人盛愛牡丹(非常)余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惟獨)( 表示轉折 )( 沾染污穢)濯清漣而不妖 (洗滌 )( 清水 ) (美麗而不莊重 )不蔓不枝 (蔓延)( 分枝)香遠益清 (更加 )( 清香 )亭亭凈植 (聳立的樣子 )(
10、立)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觀賞 ) (親近而不莊重 )余謂菊 (我)( 認為)花之君子者也 (品德高尚的人 )陶后鮮有聞 (少) 宜乎眾矣 (應當)(多)中通外直 (暢通 挺直 )四、成語與名句。出淤泥而不染: 從污泥中生出來, 卻不沾染污泥。 比喻在污泥的環境里能 保持純潔,不受影響。不蔓不枝:比喻言談或文章簡潔明快,不拖泥帶水。五、寫作手法:一是巧用比喻,把菊花比為 “隱士”,把牡丹比作 “富貴人 ”, 把蓮花比喻成 “君子”二是用襯托的寫法突出主題。全文三次用菊花、牡丹襯托蓮 花。第一次襯托表明自己的喜愛與眾不同; 第二次襯托表現蓮花的品格高出百花; 第三次襯托慨嘆世上沒有幾個人和自己的
11、愛好相同。六、結合文意,自擬對聯周氏愛蓮比君子 陶公喜菊勝群芳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七、填空題。通外直 ”通達事理,行為方正 益清”大名遠揚; “亭亭凈直, 人敬重(清高)。本文寫作順序是先總后分,的體現。含蓄地說明, 喜愛哪一種花, 是人的思想感情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蓮而不妖 ”不與惡濁的世風同流合污 (高潔);“中 正直); “不蔓不枝 ”不攀附權貴; “香遠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志潔廉行,儀態端正,令作者開篇從生長環境、 體態香氣、 清高風度等各方面, 賦予蓮花以美好的 品格。晉陶淵明獨愛菊,結合所學,寫出一句其描寫菊花的詩句:采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我們曾學過桃花源記文中重在
12、使用襯托的手法: 眾多可愛的花是一般襯托, 菊和牡丹是重點襯 托,菊是正襯,牡丹是反襯。作者以蓮花自況, 表現他不慕名利、 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 婉曲的批判了 崇尚富貴、追名逐利的世風。文章前后照應, “予獨愛蓮 ”和“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一句照應,“牡丹之愛, 宜乎眾矣 ”和“世人盛愛牡丹 ”一句照應, “宜乎眾矣 ”的“眾”和“獨”一詞形成反照 應。在文中找出一句駢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本文的線索是以 “愛”這一主觀感情為線索。短文以蓮為寫作對象,寫菊,牡丹的目的是:襯托蓮花的高潔可愛。”應放在(11) 從上、下文連貫的角度看,第二段結尾句 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蓮之愛,同予者
13、何人”的前面,作者將它放在結尾的目的是:引人注意和思考, 突出作者的寫作目的。(12)第二段文字從句子的用途看,采用了陳述句、反問句、疑問句。從修辭手 法看,采用了排比、反問、比喻修辭手法。(13) 文中作者把 蓮”比作君子,那么作者認為君子應該是品格高尚的人。本文采用托物言志的寫法,在蓮的形象上寄予了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操守和情 操。)文中有一對反義詞是蕃和鮮。(15)第一段的表達方式以描寫為主,第二段的表達方式以議論為主。 議論,文 中謂”能集中體現出來。抒情,文中 噫”作了提示。(16) 愛蓮說主要采用的表達方式是:記敘、描寫、議論、抒情。作用是開 篇記敘引題,寫世態炎涼;繼而描寫,
14、突出形象;卒章議論,在于贊美。抒情貫 穿全篇,意在明志(17) 牡丹之愛”宜乎眾矣”從字面的角度而言,是說愛牡丹的多而愛蓮者少, 作者的言外之意是愛慕富貴的人多,這句話諷刺的社會世態是作者的知己少(18) 牡丹,作者把它比作富貴人,對于世人都貪慕富貴,作者流露出的又是 鄙 視”的情感。而蓮,作者則把它比作君子,流露出的是對蓮的 贊美”的情感.(19)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一句中運用的修辭方法是對偶和比喻八、主題思想。本文通過對蓮可貴品格的贊美,含蓄地表達了作者的人生態度:既不愿象 陶淵明那樣消極避世,又不愿象世人那樣追逐功名富貴,他要在污濁的世間獨立 不移,永遠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15、愛蓮說分段:第一段,寫“我”愛蓮的原因和蓮的美好的品格。第二段,表明自己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十、用原文回答問題描寫蓮花高潔質樸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全文的中心句是:蓮,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頤愛蓮說:詠蓮名句: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公園花展,觀賞牡丹的人總比觀賞其它花的人多 ,用愛蓮說中的話來 說,就是:牡丹之愛,宜乎眾矣。表現主人不受世俗羈絆, 對世俗生活厭棄的句子是: 蓮之愛, 同予者何人描寫蓮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 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與近朱者赤,
16、近墨者黑”相對比,集中表現蓮高潔品質,現在人們常用來 比喻某些人不與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潔自好的句子是: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漣而不 妖。比喻君子美名遠揚的語句是:香遠益清。最能概括蓮花高貴品質的句子是(主旨句):蓮,花之君子者也。寫君子行為方正, 通達事理, 不攀附權貴的句子是: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11)愛蓮說中用來比喻君子既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12) 比喻君子通達事理,行為方正,美名遠揚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遠益清。(13)比喻君子志潔行廉,莊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 可褻玩焉(14) 人們甚愛牡丹的原因是:
17、牡丹,花之富貴者也(15) 同范仲淹岳陽樓記的 微斯人,吾誰與歸”意境相同一句是:蓮之愛, 同予者何人(16)魯迅青年時期在蓮蓬人中寫道:掃除膩粉呈風骨,褪卻紅衣學淡妝它的立意和語言受益于愛蓮說中的名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17)隱寓趨炎附勢之風極盛的語句是:牡丹之愛,宜乎眾矣!一、問答題1、陶淵明為什么 “獨愛蓮”答:位隱士,2、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 ”,這句話揭示了什么問題答:揭示了自唐朝以來,崇尚富貴,追名逐利的社會風氣。因為菊花在秋天開放,不與百花爭艷,是花中的隱士,而陶淵明也是 菊與陶淵明的品格相似3、作者是從哪些方面描寫蓮花的并賦予了蓮花哪些品格答:生長環境: “出淤泥
18、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生性高潔,不與世俗同 流合污體態香氣: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 ”正直,通達事理,行為方正風度氣質: “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志潔行廉,體態端莊,令 人敬重而不敢輕侮4作者描寫蓮花,為什么要先寫陶淵明愛菊,世人愛牡丹這樣寫有什么作用答:作者用 ”菊”和”牡丹”來作正襯和反襯,表達自己潔身自好,不摹名利的生活態度,含蓄而突出地表達了文章的主旨。5、愛蓮說一文運用借物喻人的寫法,旨在托物言志。文中牡丹、蓮花 各比喻生活中的什么人你怎樣看待拜金主義者信奉 “有錢能使鬼推磨 ”的“牡丹之 愛”答:“牡丹 ”比喻富貴的人。 “蓮花”比喻品德高尚的人看法:對有些拜金
19、主義者的貪圖富貴追名逐利行為表示鄙夷和厭惡, 他們的 有錢能使鬼推磨 ”是造成世風日衰的禍根,這種 “牡丹之愛 ”要受到批評和否定。6、為什么人們對 “花”的愛好不同呢兩個 “獨”字,有什么作用答:喜愛哪一種花,表明人們的不同的思想感情和氣節。兩個 “獨”字,表現了作者既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又表明了自己不同于陶淵明的生活態度。7、作者以物喻人,抒情言志。把菊花比作什么作者對陶淵明的這種隱逸的生活態度是不是完全贊賞呢他也愿意隱逸嗎作者更多的則流露出什么情感答:隱士。不愿意,因為作者贊賞的只是陶淵明這種不茍同于世俗的人格, 而對于他的隱逸卻不贊賞, “惋惜 ”8、請用自己的話概括蓮 “不染”不“妖”
20、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凈植 ”不“ 可褻玩 ”的特征所代表的可貴品質。*蓮花代表的可品質是:質樸、高潔,胸懷豁達,品行無邪;不拘繁文茍禮, 美德廣布四方,獨立自主,威嚴不可褻瀆。9、本文所用的修辭有:排比、設問、比喻表達方式有:記敘、描寫 表現手法有:象征、襯托本文運用了襯托的手法, 用菊正襯蓮, 用牡丹反襯蓮。 文章的最后一段運用 了多種句式:分別有感嘆句(噫 !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設問句(蓮之愛,同予者何人)陳述句(牡丹之 愛,宜乎眾矣。)10、下面這段話蘊含了君子哪些品質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漣而不妖,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香遠益清, 亭亭凈植,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既不與
21、惡濁的世風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許;通達事理,行為方正,美名遠揚;志潔行廉,儀態端莊,令人敬重而不敢輕侮。(意思對即可)11、從作者對蓮的贊美來看,這種 “君子 ”應具備怎樣的品格答:鄙棄貪圖富貴,追求名利的世風;潔身自好,保持堅貞氣節和高尚的品 德。12、“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一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予獨愛蓮 ”的 獨”字表現了作者什么態度答:表達了作者知音甚少的無限感慨 逐流。獨字表現了作者遺世獨立,決不隨波13、你怎樣理解 “蓮之愛,同予者何人予獨愛蓮 ”,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對人答:這是一個反問句。一方面照應上文生世事的感嘆,慨嘆當時與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潔的人少。1
22、4、“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答:這個感嘆句,是作者對那時一些士大夫追求名利,求取富貴的處世態度的強烈諷刺。15、作者對這三種花的態度又是怎樣的呢答:嘆惋菊花,為了潔身自好而逃避現實,超然物外,處世態度未免有些消 極。鄙薄牡丹:追名逐利,攀附富貴,未免有些庸俗。贊美蓮花: "出淤泥而不染 ",立身污濁塵世卻能永葆高潔本色,十分難得。16、請為第 2 段文字作個評注。答:作者將菊花、牡丹和蓮花一一人格化,賦予他們不同的道德情操,借花 喻人,通過人們對這三種花的不同態度, 譏諷了崇尚富貴、 追名逐利的社會風氣。 展現了作者品性的高潔。17、“菊之愛,陶后鮮有
23、聞 ”,從這句話能看出什么問題答:揭示了陶淵明以后的社會風氣, 對社會不滿的隱士少了, 與世同流合污 的人多了。18 本文的語言運用上有何特色這樣有什么好處答:駢散結合.使人讀起來鏗鏘有力 ,頓挫有致 .十二、拓展延伸發揮題:1、短文贊揚蓮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貴品質,實則是作者思想情懷的抒發, 可現實生活中,有人卻認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對這兩種觀點,你是怎樣看 待的請簡述理由。*略(提示:針對某一種觀點或將兩者結合起來談均可,但必須扣住 “人與環 境”的關系)2、你喜歡哪種花請簡要說明喜歡的原因。答 :荷花,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 而不妖,為歷代文人所喜愛 ;梅花,你傲立雪中的高潔 ,
24、堅忍不拔的毅力 ,卓爾不群的 品格,深深的感動著我 ,激勵著我 .3、在我們中學生中 , ”出淤泥而不染”的學生太少 ,而隨波逐流的人太多 ,即不 明辨是非,跟著厭學,淘氣打仗的同學廝混在一起 ,不是喝酒抽煙 ,就是惹是生非 ,你 如何看待這種現象談出你的想法 .答:中學生應該珍惜易逝的青春年華 ,努力學習 ,不要為將來的遺憾而飲恨終 身.4作者認為“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 ” 你同意作者的觀點嗎說說理由。答: 不同意,我認為牡丹才是花中君子,它不為惡勢力屈服,雖遭貶,仍不 改其志,按照自身的規律開花。嬴得花中美譽5同學們,我們學完了課文后有哪些收獲呢答:從中
25、我們懂得了蓮花高潔脫俗、正直純真的品格。寫作上明白了作者托 蓮花抒情言志的寫法。此外,這篇文章比喻、擬人、排比修辭手法的運用,襯托、 對比手法的運用,陳述、疑問、感嘆句式的變化,記敘、議論、抒情的有機結合, 文字的洗練而又一字不可易等,都值得我們借鑒。6 愛蓮說中滲透著幾種人生觀結合現實生活,談談你的人生觀。答: 三種: 1隱逸的人生觀; 2貪圖富貴的人生觀; 3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潔 身自好的人生觀。談自己的人生觀,只要積極向上,聯系實際,言之有理即可。7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常用來比喻什么現象請你結合實際就 ”染” 與不染問題從正反兩方面聯系現實生活舉例 ,談談感受 .答:比喻人在渾濁
26、不良的環境中能一塵不染 ,潔身自好的現象 ,主觀試題答案 自擬.8 用”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來鞭策自己 ,談談做人的道理 答:答案自擬愛蓮說復習題、文學常識1愛蓮說選自2.本文體裁是_,作者,這是一代家,字。號的文體。、詞語淤泥清漣隱逸者君子、- 、-亭亭 三、原文填空(1) 愛蓮說中比喻君子既與與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許的句子是:出 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2) 愛蓮說中比喻君子能通達事理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3) 愛蓮說中比喻君子美名遠揚的句子是:香遠益清。(4) 愛蓮說中比喻君子志潔行廉、莊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亭亭凈植,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5) 愛蓮說點明文章中心的
27、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6) 愛蓮說寫蓮高潔質樸的句子是(文中最能概括蓮的高貴品質的一句話) 蓮,花之君子者也是(7) 愛蓮說寫蓮正直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8) 愛蓮說寫蓮端莊、雅致的句子是: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9) 愛蓮說中寫蓮能堅守操守,既不因處逆境就隨波逐流,也不因處境優 越就炫耀忘形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10)公園花展,觀賞牡丹的人總比觀賞其它花的人多,用周敦頤愛蓮說中 的話說就是:牡丹之愛,宜乎眾矣。(11)在商品經濟的今天,許許多多的科學家能夠甘于寂寞,致力科研。這正如 古人所言:“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表現了他們對高潔的
28、志趣和人格 的堅持。(12)最能表現蓮潔身自好的名句是:出淤泥而不染。(13) 表明世人貪慕富貴的生活態度的句子是:世人甚愛牡丹。四、文章探究1、作者描寫蓮花,為什么要先寫陶淵明愛菊,世人愛牡丹這樣寫有什么作用答:作者用”菊”和”牡丹”來作正襯和反襯,表達自己潔身自好,不摹名利的生活態度,含蓄而突出地表達了文章的主旨。2、本文贊揚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比喻君子不與惡濁世風同流 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許。 但在我們生活中常聽到人們說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 你是怎樣看待這兩種觀點的呢答:言之成理即可。例如:同意第一種觀點,只要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 品德,即使身處惡濁的環境也能獨立
29、不移。3、愛蓮說在寫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種事物來抒發情感,我們稱這種寫法為:借物抒情(托物言志)。4、文中對蓮花的描寫有什么作用12、答:通過描寫蓮的形象,賦予蓮以美好的品質,進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不 慕名利,潔身自好的品質。獨愛蓮”,“獨愛菊”兩個“獨”字,表現了他們怎樣的生活態度答:表現出他們遺世獨立, 決不隨波逐流的態度, 同時又相對表明周敦頣不 同于陶淵明的生活態度。6、用自己的語言概括作者贊揚的蓮花的高貴品質。答:正直、通達、莊重、潔身自好、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清高而美名遠揚。7、第二段用了怎樣的表達方式和上一段關系怎樣答:議論、抒情。第一段描寫“蓮”的形象,第二段點明“蓮”的含義,揭 示
30、中心。8. 本文將花的形象比擬人的品質,蓮、菊、牡丹各比擬怎樣的生活態度答:蓮比擬不慕免得,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菊比擬隱逸的生活態度;牡丹 比擬貪慕富貴的生活態度。9. “蓮之愛,同予者何人”表達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答:知音甚少的無限感慨。10. “牡丹之愛,宜乎眾矣。”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答:作者對追求勢力、追求富貴的庸俗世風的鄙棄。11. 文章結尾處,修辭和表達上有什么特點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答:運用排比修辭,反問句式;表達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污,不追求富貴的 思想感情。12. 文中作者對“牡丹”與“菊花”的態度是否相同談談你的理解。因為它是追求名利,貪圖富貴的象征,所以作者對它的態度是1
31、3. 文中說: 怎樣的社會現象。答:不同,文中“菊”是正襯,盡管作者不愿意隱逸,但也不反對。文中的 “牡丹”是反襯, 非常鮮明的反對。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和“牡丹之愛宜乎眾矣”說明當時答:趨炎附勢,追求富貴的社會現象。14.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說明蓮花有什么特點答:莊重而高雅。15.出淤泥而不染”寫出了蓮花什么相的品格答:不與世俗同流合污。16、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常用來比喻什么社會現象請你結合社會實際就“染”與“不染”問題從正反兩方面聯系現實生活舉例,談談感想。答:比喻人在混濁不良的環境中能一塵不染、 潔身自好的現象。 提示:“染” 自己私欲膨脹像成史杰那樣沾染社會不良習氣而墮
32、落腐敗走向犯罪道路。 “不染” 要不貧不占像汪洋湖那樣清正廉潔,成為對人民有用的人。17、用“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來鞭策自己,談談做人的道理。答:提示,做人要胸懷坦蕩,光明磊落,正直積極向上。不滋生私欲的枝 杈,做益于人民的人。18、文中作者把“蓮”比作君子,那么作者認為君子應該是怎么樣的人答:提示,可答“品德高尚的人”,或具體答出君子的品格。19、作者借本文表達了怎樣的人生志趣你認為這種思想的現實意義是什么答:潔身自好,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面對是否隨波 逐流的選擇,學習作者的君子之風, 高潔而莊重, 可讓我們的人生之路上多一些 高尚之舉。20、用一組駢句來描寫你熟悉的一種花
33、:風定梅花香 ,月寒只影俏。21、魯迅有詩:“掃除膩粉呈風骨,褪卻紅衣學淡妝。好向濂溪稱凈植,莫隨殘 葉隨寒塘。”這首詩稱頌的是什么花(蓮花)22、作者以(蓮)自況;表明了他(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婉曲地批判了(趨 炎附勢、追求富貴)的世風。23、“陶后鮮有聞”中的“陶”指(陶淵明),課本中學過他的作品(桃花源 記),與“鮮有聞”的“鮮”字構成反義詞的是(眾)。八年級下冊愛蓮說知識點梳理作家作品本文作者(),說,),字(是古代一種文體),()朝()家,本文選自)解釋詞語可愛者甚番()清漣)褻玩()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原文填空)君子()鮮有聞((1)第一段中寫蓮高潔質樸的句子是:(2)突出蓮正直磊落的句子有:(3)文中比 喻君子不同流合污又不孤芳自賞的句子是:(4)比喻君子美名遠揚的句子是:(5)文中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兩句話是:00(6) 能概括蓮的高尚品質的句 子:,(7) 作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貨架買賣合同協議書
- 文檔媒介公關技巧講座
- 2025年高純氮化鋁粉體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5年特種大型鋁合金型材項目發展計劃
- 2025年分級設備地礦勘測設備:鉆探機項目建議書
- 中醫操作護理質控體系構建
- 兒童保健口腔護理
- 跨國公司股權證書及員工持股計劃交接協議
- 高標準廢舊電池回收處理項目委托經營協議書
- 影視劇主題歌版權授權及版權保護協議
- 租賃電瓶合同范文
- 空氣能合同模板
- 智能家居系統設計方案四篇
- 2025年醫院院感知識培訓計劃
- 伊犁將軍府課件
- 中醫護理不良事件
- 2023版設備管理體系標準
- 《城市公園配套設施設計導則》
- 安徽省江南十校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5月階段聯考化學A試題
- 第六單元 資本主義制度的初步確立 復習課件 2024-2025學年統編版九年級歷史上冊
- 弘揚偉大長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長征路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