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媒介生物種群的生態因子分析與動態模擬_第1頁
城市媒介生物種群的生態因子分析與動態模擬_第2頁
城市媒介生物種群的生態因子分析與動態模擬_第3頁
城市媒介生物種群的生態因子分析與動態模擬_第4頁
城市媒介生物種群的生態因子分析與動態模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城市媒介生物種群的生態因子分析 與動態模擬        摘要目的:掌握城市媒介生物種群密度的影響因子與種群的動態變化規律,以指導防制工作。方法:應用灰色關聯分析方法,對城市媒介生物種群密度與月最高溫度、月最低溫度、月溫度變化和雨天數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研究,并利用傅立葉級數模擬了媒介生物種群的時間序列模型。結果:雨天數和月溫度變化是影響蜚蠊種群消長的最重要的因子,其次是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影響蚊蟲種群密度的最重要的因子是最低溫度,然后依次是最高溫度、月溫度變化

2、和雨天數。模擬的上海地區19961997年的蜚蠊和19961998年鼠類種群動態的時間序列模型結果較好。結論:可以充分利用生態因子對媒介生物的影響作用,并提高模型的預測預報能力,更加有效地進行媒介生物的綜合防制。關鍵詞媒介生物生態因子灰色關聯分析傅立葉級數 種群動態模型 Ecological Factor Analysis and Dynamic Model of Vector Population in UrbanMa QianZhu Longbiao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ast China Normal

3、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AbstractWhen the population dynamic of urban vector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has been well known, it will act a great instructing effect on the management of urban vector. This research has selected the standard variance as the index of month temperature change. Based

4、 on the Grey Relative analysis, the research has been mad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pulation density of urban vector and the month highest temperature, the month lowest temperature, the month temperature change and the month precipitation days. The result shows that precipitation days and m

5、onth temperature change are two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influencing cockroach population, second the highest temperature and lowest temperatur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influencing mosquito population is the lowest temperature, and then the highest temperature, month temperature change and prec

6、ipitation days. Based on the Fourier Series, the research simulates the dynamic change of cockroach from 1996 to 1997 and rodent population from 1996 to 1998, and the simulated result is coincident with the practical investigation.Key wordsVectorEcological factorsGrey relative analysisFourier Series

7、Population dynamic model處于城市這個特殊環境中的媒介生物,在不考慮人為因子的情況下,影響其種群數量的生態因子主要是氣候,尤其是溫度。溫度變化不僅可影響其生殖、存活,而且對其行為活動亦有密切關系。溫度的影響最直接的體現是種群數量的季節消長(seasonal change in number),種群季節消長的特點主要受環境的季節性變化和動物生活史的適應性變化所調節1。有關影響媒介生物的生態因子的研究已有報道2-4,結果均表明降雨和溫度對媒介生物種群的密度有著較強的影響作用。闡明種群在時間空間兩個方向上數量變動的法則屬于種群動態理論的范疇。種群的時間序列,一方面表現為時間的順

8、序性或不可逆性,另一方面還表現在時間作為種群動態(population dynamics)的一個因素,它不僅影響種群的現在,而且還反映種群的過去和影響著種群的將來。1材料與方法1.1生態因子的選取根據19961998年的每日天氣記錄,統計出每月最高溫(X1)、最低溫(X2)和平均溫度的標準差(X3),作為媒介生物種群密度的一個影響因子。其中月平均溫度的標準差,是作為溫度月變化的指標。另外,統計出每月中雨天的天數(X4),也將它作為媒介生物種群密度(X0)的一個影響因子。1.2灰色關聯分析應用灰色關聯分析方法(Grey relative analysis)5,可以研究媒介生物種群消長與環境因子的

9、相互關系。通過對各生態因子的灰色關聯度的計算,比較各種不同的生態因子對媒介生物種群密度的影響。取X0(k)為種群密度數列,Xi(k)為m個環境因子的數列(i=1,m)。數據經過無量綱化后,得數列X0(k)、Xi(k),以下式計算其相關系數Ri(k)與相關度ri。Ri(k)一般取=0.5。ri越大,說明Xi與X0的相關度越高。1.3種群動態模型采用傅立葉級數(Fourier Series),可以模擬種群動態的時間序列模型:取N=4,/2=1/12=0.083為頻率,t是時間,ak、bk是常數,采用最小二乘法估計。2結果2.1降雨及溫度對蜚蠊種群密度的影響根據1996和1997年上海市監測的蜚蠊密

10、度指數與記錄的每月最高氣溫、最低氣溫、月平均溫度標準差及每月的降雨天數,進行了灰色關聯度分析。結果顯示,降雨狀況和溫度月變化是影響蜚蠊種群消長的最重要的因子,其次是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表1)。表1生態因子與蜚蠊種群密度的灰色關聯度生態因子19961997最高溫度0.80960.8423最低溫度0.59160.5486溫度月變化0.95170.9673雨天數0.93780.96602.2溫度及降雨對蚊蟲種群密度的影響根據19961998年上海市監測的蚊蟲種群密度與上述因子的灰色關聯度的分析,發現對蚊蟲種群密度影響最大的是最低溫度,然后依次是最高溫度、溫度月變化和雨天數(表2)。 表2生態因子與蚊

11、蟲種群密度的灰色關聯度生態因子199619971998最高溫度0.52710.70960.7214最低溫度0.52990.71580.7306溫度月變化0.52490.69560.7016雨天數0.52230.69190.69902.3蜚蠊、鼠類的種群動態模型利用傅立葉級數,可以確定并建立19961997年的蜚蠊和19961998年鼠類的種群動態模型。1996年蜚蠊:Y1.58170.0763cos(0.5236t)0.0635sin(0.5236t)0.0322cos(1.0472t)0.0432sin(1.0472t)0.0612cos(1.5708t)0.0308sin(1.5708t)

12、0.0202cos(2.0944t)0.0376sin(2.0944t)1997年蜚蠊:Y1.72070.1628cos(0.5236t)0.1207sin(0.5236t)0.0697cos(1.0472t)0.0530sin(1.0472t)0.0333cos(1.5708t)0.0774sin(1.5708t)0.0656cos(2.0944t)0.0611sin(2.0944t)1996年鼠類:Y0.87670.0575cos(0.5236t)0.1165sin(0.5236t)0.0487cos(1.0472t)0.0646sin(1.0472t)0.0426cos(1.5708t)

13、0.0175sin(1.5708t)0.0828cos(2.0944t)0.0751sin(2.0944t)1997年鼠類:Y0.88250.0231cos(0.5236t)0.0432sin(0.5236t)0.1513cos(1.0472t) 0.0224sin(1.0472t)0.0862cos(1.5708t)0.0561sin(1.5708t)0.1517cos(2.0944t)0.0114sin(2.0944t)1998年鼠類:Y0.90190.0035cos(0.5236t) 0.0180sin(0.5236t)0.1305cos(1.0472t) 0.0208sin(1.047

14、2t)0.0303cos(1.5708t) 0.0283sin(1.5708t) 0.0179cos(2.0944t)0.0059sin(2.0944t)從19961997年的蜚蠊種群密度監測值及19961998年鼠類種群密度監測值與模型擬合值的比較中可以看出,模型的擬合結果較好(1)。1蜚蠊和鼠類種群動態模型擬合值與實際監測值的比較3討論關于溫度與媒介生物種群密度之間的關系,不少學者進行了研究。但是大多數的研究都是以平均溫度作為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卻沒有進一步探討最高溫度以及最低溫度對于媒介生物種群密度的影響2-4。本研究選取了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作為兩個因子進行比較,此外還選取了平均溫度的標

15、準差作為溫度月變化的指標,研究其對媒介生物種群的影響。因為,如果兩個月的平均溫度相同,而在這兩個月中的溫度變化不同,比如說出現極端的最高溫與極端的最低溫,那么這兩個月中溫度對媒介生物的影響顯然是不一樣的。結果發現,對于有些媒介生物,例如蜚蠊,月溫度變化對其種群密度的影響明顯高于最高溫度與最低溫度對其的影響。此外,對于降雨因素,沒有選取月平均降雨量作為影響因子,而是以能夠更加直接影響某些媒介生物棲息與繁殖的雨天天數作為降雨的指標。根據上述結果,對可能出現種群密度的高峰稍前時間,采取各種有效措施,抑制種群密度上升的速度,降低蟲口基數,將對控制全年的種群數量增長速度及壓低蟲口密度峰值有重要作用。在種群密度的時間序列模型中,采用傅立葉級數進行了模擬,模型的擬合結果較好。因而,在今后種群動態模型的研究中可以進一步考慮根據已有的資料,進行未知數據的預測。這樣,根據種群密度的時間序列模型,通過計算機模擬,可以充分掌握媒介生物種群密度有明顯上升的月份,提前增強除害措施,使消殺取得更大的成效。作者單位:華東師范大學環境科學與技術系(上海 200062)參考文獻1孫儒泳編著. 動物生態學原理.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2,1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