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污水生物處理研究(1)_第1頁
油田污水生物處理研究(1)_第2頁
油田污水生物處理研究(1)_第3頁
油田污水生物處理研究(1)_第4頁
油田污水生物處理研究(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油田污水生物處理研究1 概述在石油和天然氣開發(fā)生產(chǎn)過程中,將產(chǎn)生大量的油田污水。主要包括采油污水、鉆井污水、洗井污水和采氣污水。目前我國陸上油田開發(fā)已基本進入高含水期開采,油田綜合含水率超過80%。這些大量的污水一般是經(jīng)過處理,達到油田注水水質(zhì)標準后,回注油層。但隨著石油勘探開發(fā)活動的增多,所產(chǎn)生的污染物總量隨之增加,對環(huán)境造成的污染也日趨嚴重。有效地控制和治理在油田開發(fā)和使用石油、天然氣過程中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已成為世界各國面臨的重大課題。就原油性質(zhì)來說,我國各油田原油大多屬于中質(zhì)原油、重質(zhì)原油,其中的長鏈芳香烴、多環(huán)芳香烴和環(huán)烷烴比例相對較高,給石油污水處理帶來較大難度。特別是近年來各油田

2、重油、稠油開采比例進一步增加,使污水中難降解污染物增多,對環(huán)境危害尤其嚴重。油田污水處理和回注已成為油田開發(fā)的主題之一,這不僅可以節(jié)約寶貴的新鮮水資源,而且從根本上解決了污水污染問題。目前,油田污水處理工藝基本上采用物化工藝為主,即采用沉降、隔油、混凝和浮選等工藝,這些工藝對污水中的懸浮物、部分乳化態(tài)和部分溶解化合物有一定的去除效果,但對污水中的大多數(shù)溶解性石油污染物如各類烷基酚、少量的溶解烷類、環(huán)烷烴、多環(huán)和雜環(huán)芳烴及其衍生物等污染物去除效果差。而這些污染物帶來的COD、BOD及其他污染指標如氨氮、硫化物、揮發(fā)酚等往往是油田污水外排超標的主要原因。 近年來,隨著國內(nèi)外對環(huán)境質(zhì)量要求的提高,油

3、田污水的排放標準也受到嚴格控制,常規(guī)物化處理工藝運行費用高,加之采油過程中高聚物的使用,污水水質(zhì)惡化以及污水處理設施老化等原因,常規(guī)處理后水質(zhì)達不到回注或排放標準。這種現(xiàn)象幾乎存在于大部分油田的污水處理站。因此,尋找一種既能解決污水達標排放,又能降低污水處理費用,運行操作簡單的油田污水處理方法成為當務之急。生物處理工藝因其對污染物處理徹底,無二次污染,運行費用低等眾多優(yōu)勢備受關注。根據(jù)各油田水質(zhì)特點和投資、占地、運行費用、自動化程度等要求不同,可選用常規(guī)活性污泥工藝、SBR工藝、A/O工藝、PACT工藝、硫化床工藝、接觸氧化工藝等生物技術。這些工藝在污水處理中的應用已較成熟。生物處理工藝作為油

4、田污水外排的最終保證已在國內(nèi)外得到廣泛認可,利用微生物高效除油生物技術不僅可以完成油田污水的終端處理,同時,在油田污水預處理中可代替絮凝、浮選及過濾除油等高成本物化工藝,具有優(yōu)越條件。生物處理工藝的采用,已成為油田污水處理的先進性標志之一,在處理油田污水中具有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和廣闊的市場前景。2 油田污水生物治理技術活性污泥工藝在污水處理中的運用已有悠久的歷史,是傳統(tǒng)的生物處理工藝之一。活性污泥中的細菌分泌胞外多糖,相互粘結(jié)形成絨粒,微生物利用污水中物質(zhì)持續(xù)增殖,絨粒相互結(jié)合形成蓬松的絮體,成為處理污水的基本單元,在不同的生物處理階段,絮體中的生物相組成也發(fā)生相應的變化。接觸氧化工藝是生物膜工藝

5、的一種。生物膜工藝能較好地保持系統(tǒng)內(nèi)的生物量,微生物以生物膜的形式完全淹沒在污水中, 同時進行人工供氧,膜上形成由細菌、真菌、藻類、原生動物及后生動物等組成的復雜且穩(wěn)定的生態(tài)體系,對污水的凈化發(fā)揮綜合作用。已應用到油田污水處理領域的主要有接觸氧化工藝、生物轉(zhuǎn)盤工藝(RBC)、硫化床工藝、PACT工藝、浮動填料生物膜工藝、生物濾床(塔)工藝等,這些工藝各有特點。接觸氧化工藝具有占地面積小、投資和運行費用低、自動化程度要求低、易操作管理、系統(tǒng)內(nèi)生物量大(可達10mg/L)以上、處理負荷高(可達24 kgCOD/m3d)、抗沖擊負荷能力強的特點,兼具生物膜和活性污泥工藝的優(yōu)點。在傳統(tǒng)的生物處理工藝中

6、,往往一種活性污泥用于不同的污水處理中,利用不同的污水從同一微生物群體中篩選所需菌群,很少考慮菌種的針對性和高效性。即使是生物膜工藝,也多是活性污泥的掛膜利用。我們知道,生物處理污水中的各類有機物時,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反應多而復雜,其中最重要的是能量代謝和合成代謝。微生物需要將污水中結(jié)構(gòu)復雜的有機物大分子進行酶解,釋放出其分子結(jié)構(gòu)中固有的自由能,再將這些化學能轉(zhuǎn)變?yōu)槲⑸锬芾玫纳锬芪镔|(zhì)三磷酸腺苷(ATP),微生物利用能量代謝所產(chǎn)生的ATP進行生物合成反應,不斷增加生物體的數(shù)量。通過這一系列的過程,高效優(yōu)勢微生物能將污水中呈溶解態(tài)和膠體狀態(tài)的有機物轉(zhuǎn)化為穩(wěn)定的無害化物質(zhì),從而使污水達標排放。因

7、此,生物處理的關鍵在于獲得有高降解效率的高效功能微生物菌種。由于油田污水中難降解有機物多,自然生長的細菌難以達到理想效果,目前國內(nèi)少見將生物技術用于油田采出水的工業(yè)化報道。強化油田污水的可生化性,篩選、培養(yǎng)、馴化高效優(yōu)勢菌群是生物處理油田污水的關鍵。目前,我們在油田污水生物處理基礎研究和工藝研究方面已做了大量的工作。通過一系列物理化學處理技術以及分子育種等手段,改變細菌的遺傳基因,再經(jīng)過長時間的定向培養(yǎng)和馴化,分離、篩選了一大批石油烴降解微生物。對石油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規(guī)律進行了初步研究,其中對芳香烴、單環(huán)芳烴和雙環(huán)芳烴及其含氧、氮、硫的衍生物的生物降解研究較為深入。近年來,針對石油行業(yè)中污水

8、高度乳化、現(xiàn)有工藝處理成本高、效率低、污水超標排放嚴重等問題,通過環(huán)境生物學手段,較為系統(tǒng)地進行了石油降解微生物研究、油田污水生物處理實驗小試研究、現(xiàn)場中試和生產(chǎn)性試驗研究,從來自國內(nèi)幾大代表性油田(大慶、勝利等)的石油污染物樣品中分離出一批優(yōu)勢菌株,并分別篩選出具有較高降解效率、耐特殊生境條件的功能微生物。對部分微生物進行了生長條件和降解特性的工藝研究,在此基礎上,利用功能微生物菌群進行油田污水的生物處理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渤海石油公司渤西油氣處理廠石油污水現(xiàn)有處理工藝進行高效生物處理技術改造工程已經(jīng)完成。3 大慶水質(zhì)概況(略)4含油污水的生物處理試驗本次實驗室小

9、試即是結(jié)合大慶油田含油污水水質(zhì)及環(huán)境特點,借助篩選出的對各種石蠟烴、芳烴、環(huán)烷烴及各類烷基酚、破乳劑具有較高降解能力且可耐受各種極端環(huán)境條件(溫度、鹽度、PH等)的微生物菌種,用生化的方法處理含油污水,使其達標排放。4.1試驗目的4.1.1通過調(diào)整工藝運行參數(shù),使含油污水經(jīng)生物處理后達到國家二級排放標準,并確定最佳處理工藝。4.1.2找出最佳工藝運行參數(shù),為將來工業(yè)試驗或?qū)嶋H應用做準備。4.1.3考察生物處理系統(tǒng)對各種沖擊負荷(污染因子、環(huán)境因子、生物因子等)的耐受力。4.2試驗工藝流程含油污水厭 氧水解池生 物 接 觸 氧 化 池二 沉 池排放鼓 風污泥處理 活 性 污 泥 池二 沉 池排放

10、鼓 風污泥處理圖4-1 含油污水生物處理試驗工藝流程示意圖試驗流程設計同時對普通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接觸氧化法兩種工藝進行考察。來自自然沉降罐的含油污水首先進入?yún)捬跛獬兀?#),通過厭氧微生物初步處理去除部分有機物和懸浮物。出水分別進入活性污泥池(2#)和生物接觸氧化池(3#),曝氣供氧,對剩余有機污染物進行好氧微生物降解,出水經(jīng)二沉池沉降后排放。二沉池的污泥需定期回流或處理。整個系統(tǒng)溫度在2540之間調(diào)整,以模擬油田現(xiàn)場污水狀況。4.3 試驗條件4.3.1試驗用污水情況試驗用含油污水來自大慶油田采油二廠南29站,油水氣混合液經(jīng)三相分離器分離后,含油污水打入試驗室自然沉降罐,沉降去除部分油、懸浮

11、物及其他污染物,出水進入生物處理試驗系統(tǒng)。由于試驗用水量很小,考慮到污水長時間放置水質(zhì)變化,每次沉降罐進滿水供生物處理系統(tǒng)使用約一周,即換進新水。4.3.2 試驗設備表4-1 主要試驗設備設計參數(shù)序號裝置名稱主要參數(shù)備注1厭氧水解池(1#)外型尺寸 mm400×400×700有效容積 m3100×10-3填料種類復合型填料填料體積m3約15×10-32活性污泥池(2#)外型尺寸 mm500×300×500有效容積 m380×10-3氣泵功率 w8曝氣量 L/min103接觸氧化池(3#)外型尺寸 mm500×300

12、×500有效容積 m380×10-3填料種類復合型填料和硬性填料填料體積m3約60×10-3氣泵功率 w12曝氣量 L/min154二沉池外型尺寸 mm250×200×6002和3后的尺寸相同有效容積 m320×10-3設計試驗規(guī)模:每天處理水量50100L。試驗用氣泵為養(yǎng)魚用小泵,粗砂石制曝氣頭,氣泡很大且集中,造成氧轉(zhuǎn)移率很低,不能據(jù)此確定實際氣水比。試驗用管道為DN15mm膠皮管,用閘閥或針型閥控制流量,用加熱棒和溫控儀控制水溫。4.3.3試驗數(shù)據(jù)檢測表4-2 試驗數(shù)據(jù)檢測方法及頻率序號項目方法頻率1CODcr(化學需氧量)重鉻

13、酸鉀法12次/日2石油類紫外分光光度法不定期送檢3PHPH試紙或PH計1 次/日4溫度溫度計實時5流量量筒和秒表實時4.4 試驗步驟及運行情況本次試驗大體可分三個階段:微生物培養(yǎng)、馴化階段;厭氧、好氧單獨運行階段;厭氧+好氧運行階段。實際試驗中,進水CODcr和石油類含量隨每次換水及放置時間在變化,調(diào)節(jié)流量操作困難。為節(jié)約試驗時間,當進水情況及出水結(jié)果較為穩(wěn)定時,我們直接改變系統(tǒng)狀態(tài)(如進水流量、溫度等),對其進行沖擊負荷試驗。4.4.1試驗用高效優(yōu)勢菌群來源A、 菌種:選用BC系列、LH系列、SL系列、SX系列、SXM系列、DJ系列菌種68株,共同接入細菌培養(yǎng)基,備用。B、 活性污泥:已馴化

14、好的含高效微生物菌群的厭氧、好氧活性污泥。4.4.2微生物的接種及馴化F 試驗操作過程在生物接觸氧化池和活性污泥池內(nèi)分別加入好氧活性污泥和菌液,厭氧池內(nèi)加厭氧污泥和菌液,而后各池注滿含油污水,恒溫35,兩個好氧池曝氣,培養(yǎng)3648小時。接入的菌種利用采油污水中的有機物進行自身增值,同時釋放聚-羥基丁酸相互凝聚成菌膠團。在生物膜池中以生物膜的形式固著在填料上,在活性污泥池中,菌膠團相互結(jié)合形成懸浮生長的微生物絮體。生物膜和活性污泥微生物絮體形成后,經(jīng)沉降,放掉上清液,再注入含油污水馴化,重復三天。第6天起,厭氧池保持間斷進水,約4天換一次水;好氧池連續(xù)進水,流量控制在4L/h左右,停留時間20h

15、(示意圖2-2)。含油廢水厭 氧 水 解 池 生 物 接 觸 氧 化 池 二 沉 池排放 鼓 風污泥處理 活 性 污 泥 池 二 沉 池排放鼓 風污泥處理含油廢水排放(間斷)圖4-2 含油污水生物處理試驗流程示意圖(微生物培養(yǎng)階段)F 試驗運行情況現(xiàn)場試驗微生物的培養(yǎng)約歷時15天(9.2110.4),進入生物處理系統(tǒng)的為低污染物濃度(CODcr 150250mg/L)的含油污水,灰黑色、渾濁,具有強烈刺激性油味,PH約為7。處理出水無色無味,經(jīng)歷了一個由濁變清的過程,二沉池表面有時可見油膜。比較而言,接觸氧化池出水要清澈透明一些;活性污泥池出水經(jīng)常可見少量灰白色懸浮物。活性污泥池污泥沉降性良好

16、,污泥沉降比(SV) 23%。這一時期活性污泥和生物膜中的生物相均經(jīng)歷了一個漸變過程: 第12 天,生物相以細菌占優(yōu)勢,量很大且非常活躍,逐漸形成均菌膠團; 第34天,菌膠團體積增大,細菌生命力旺盛;鞭毛蟲類原生動物出現(xiàn),并逐漸成為優(yōu)勢種群; 第5天以后,菌膠團邊界清晰,較為致密,細菌活躍,游動型和固著型纖毛蟲先后出現(xiàn),代替鞭毛蟲類成為優(yōu)勢種群。 最終系統(tǒng)內(nèi)形成以鐘蟲類占優(yōu)勢,與游動型纖毛蟲、鞭毛蟲及細菌共同組成的微生物群落。4.4.3 厭氧、好氧單獨運行階段F 該階段試驗的主要目的使生物處理系統(tǒng)的微生物生態(tài)體系更加成熟穩(wěn)定。考察厭氧和好氧工藝的單獨處理效果,工藝流程能否進一步縮短。初步進行污

17、染物負荷試驗。F 試驗操作過程低負荷運行狀態(tài)(10.510.11)維持系統(tǒng)運行狀況不變(圖4-2)控溫在35左右,流量控制在45L/h之間,進水CODcr在150250mg/L之間。每日檢測系統(tǒng)進水和出水CODcr指標。高負荷運行狀態(tài)(10.1210.23)維持系統(tǒng)運行狀況不變(圖4-2)控溫在35左右,進水CODcr在300400mg/L之間。流量分三步調(diào)整(見表4-3)以初步確定系統(tǒng)工藝參數(shù),每日檢測系統(tǒng)進水和出水CODcr指標,不定期送檢石油類含量。表4-3 高負荷運行階段好氧池運行參數(shù)序號處理方法流量 L/h停留時間(HRT)h運行時間d1活性污泥池(2#)44.518202(10.1

18、410.15)接觸氧化池(3#)2活性污泥池(2#)55.415163(10.1610.18)接觸氧化池(3#)3活性污泥池(2#)5.45.714165(10.1910.23)接觸氧化池(3#)66.61213 該階段厭氧池(1#)始終為間斷進水狀態(tài),進水CODcr在300400mg/L之間,約34天進一次水,控溫在35左右。F 試驗運行情況低負荷運行狀態(tài)下,活性污泥池和接觸氧化池出水均較清澈透明。活性污泥池污泥量沒有明顯增加(污泥沉降比 3%左右),日回流污泥量23L,污泥沉降性良好。接觸氧化池運行后期,由于營養(yǎng)不足,有生物膜非正常脫落現(xiàn)象。高負荷運行狀態(tài)下,隨流量增加,活性污泥池污泥流失

19、現(xiàn)象嚴重,污泥沉降性變差。接觸氧化池運行較為穩(wěn)定。厭氧池出水為黑灰色,有黑色懸浮顆粒,有時可聞到淡淡的油味。試驗結(jié)果及數(shù)據(jù)分析詳見4.5.1。這一時期,活性污泥和生物膜的生物相中,細菌活躍,菌膠團性狀良好且較為穩(wěn)定,原生動物仍是以鐘蟲類占優(yōu)勢,水質(zhì)波動時可見游動型纖毛蟲類增多。4.4.4 厭氧+好氧運行階段F 試驗操作過程 本階段將厭氧池和好氧池連接起來,系統(tǒng)按圖4-1狀態(tài)運行,經(jīng)過短期適應期(即使好氧微生物適應來自厭氧池的經(jīng)厭氧處理的含油污水)后,系統(tǒng)進行了一系列的溫度和負荷試驗。具體過程見表4-4。 由于活性污泥池的污泥量始終增殖緩慢,于是取生活污水處理廠二沉池污泥,加入菌種進行馴化培養(yǎng)3

20、天后,于11月3日添加在活性污泥池內(nèi)(約5 L),再經(jīng)含油污水3天馴化,使污泥沉降比達到10%左右,。表4-4 好氧+厭氧運行階段各裝置運行參數(shù)序號厭氧池(1#)運行狀態(tài)活性污泥池(2#)運行狀態(tài)接觸氧化池(3#)運行狀態(tài)運行時間d溫度流量 L/h停留時間h溫度流量 L/h停留時間h溫度流量 L/h停留時間h1308911123544.518203544.518203 (10.2410.2623510119103555.415163555.614163 (10.2710.29)3351112894055.415163566.612133 (10.3011.1)4409128113545.4#1

21、5203066.612135 (11.211.6)5401112893055.415164066.612134 (11.711.10)6401112893555.415163566.612135 (11.1111.15)7401010354.518355.7144 (11.1611.19)注:由于試驗條件所限,表中所列流量為該段時期的平均流量或盡力調(diào)節(jié)到的范圍,實際系統(tǒng)流量波動很大。# 所示該段時間活性污泥池新添加了菌種和馴化的污泥,為調(diào)整適應階段。F 試驗運行情況活性污泥池在添加菌種和馴化的污泥前,運行不穩(wěn)定,二沉池出水經(jīng)常可見大量懸浮物,污泥沉降性較差。后來通過減少活性污泥池的曝氣量,使污

22、泥沉降性有所好轉(zhuǎn),但活性污泥池內(nèi)出現(xiàn)污泥沉積現(xiàn)象,實際發(fā)揮生物降解作用的生物量減少,處理出水水質(zhì)較差。添加菌種和馴化的污泥后,增加曝氣量,污泥沉降比達到10%左右,日回流污泥量45L,污泥沉降性較好,處理出水較清澈透明,懸浮物明顯減少。接觸氧化池一直運行正常,出水清澈透明。運行兩個月,二沉池底幾乎沒有污泥沉淀。試驗結(jié)果及數(shù)據(jù)分析詳見4.5.2。試驗后期,活性污泥和生物膜生物相中均出現(xiàn)草履蟲、輪蟲類后生動物,從側(cè)面反映出生物處理系統(tǒng)已相當成熟穩(wěn)定。另外,在11月11日,生物處理系統(tǒng)由于外界原因停止進水24h后,由混凝沉降罐引入含油污水,黃褐色、渾濁,有輕微油味及鐵銹味。該水的進入對生物處理系統(tǒng)沖

23、擊較嚴重,活性污泥池和接觸氧化池內(nèi)水面出現(xiàn)大量白色泡沫,出水呈黃色,水質(zhì)較差。但系統(tǒng)兩天后即恢復正常狀態(tài)。4.5試驗結(jié)果及數(shù)據(jù)分析4.5.1 好氧、厭氧單獨運行階段試驗結(jié)果F 好氧池單獨運行處理效果表4-5 好氧池單獨運行階段處理結(jié)果序號進水活性污泥池(2#)接觸氧化池(3#)CODcrmg/LCODcrmg/LCODcr去除率%污泥沉降比SV %CODcrmg/LCODcr去除率%低 負 荷 運 行 階 段116813917.33411929.2215913912.6210434.6311234.9110041.9418911539.2187.953.5527212055.911657.46

24、16211529.03496.440.5716213019.611330.28160112301210733.1916613121.13412127.11017312527.7212328.9高 負 荷 運 行 階 段1138820447.4315460.31239319650.1214662.81339018752.1319151.01438219150216457.11536420543.7315058.81636617651.9215059.01737419547.9214760.71836818549.7114062.01932220337.0214355.62034419842.42

25、14159.0由上表所示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在低負荷(進水CODcr160200mg/L)運行狀態(tài)下,活性污泥法處理出水CODcr在 110140mg/L之間,達標率(CODcr 120mg/L)50%,平均去除率28.7%,波動范圍12.6%55.9%,處理效果不很穩(wěn)定。污泥沉降比14%(回流污泥前后測定的差異),污泥量很低。接觸氧化法處理出水CODcr在 80125mg/L之間,達標率(CODcr 120mg/L)80%,平均去除率37.6%,波動范圍27.1%57.4%,處理效果較為穩(wěn)定。在高負荷運行(進水CODcr320400mg/L)狀態(tài)下,活性污泥法處理出水CODcr在 170210mg

26、/L之間,平均去除率47.2%,波動范圍37.0%52.1%。隨處理量增加(4L/h增至5.7L/h),污泥量降至2%,處理效率略有下降。接觸氧化法處理出水CODcr在 140190mg/L之間,平均去除率58.6%,波動范圍51.0%62.8%。后期隨處理量增至6.5L/h(HRT約12h),處理出水CODcr穩(wěn)定在140150mg/L,說明系統(tǒng)的微生物生態(tài)體系已較為成熟,且可以承受該運行負荷。F 厭氧池間斷進水處理效果表4-6 厭氧池間斷進水處理結(jié)果序號進水出水溫度PHCODcrmg/L溫度PHCODcr mg/L停留24 h去除率%停留48h去除率%115739535825834.724

27、238.72157.93373358.3730418.520844.2316.87.71388388.2627628.94137.44364357.7531314.024233.55133683527026.622439.1注:出水溫度及PH為停留24 h時測定值上面的試驗結(jié)果表明,厭氧微生物處理含油污水,停留24h可使CODcr下降50100mg/L,平均去除率24.5%;停留48h可使CODcr下降130170mg/L,平均去除率38.9%。4.5.2好氧+厭氧運行階段試驗結(jié)果F 好氧+厭氧工藝處理效果分析表4-10 厭氧+好氧工藝處理含油污水試驗結(jié)果序號進水CODcrmg/L厭氧池(1#

28、)活性污泥池(2#)接觸氧化池(3#)CODcrmg/LCODcr去除率%CODcrmg/LCODcr去除率%CODcr總?cè)コ?CODcrmg/LCODcr去除率%CODcr總?cè)コ?130025116.318127.939.712351.059228823618.116430.543.111153.061.5327721920.915230.645.111647.058.1437825233.316733.755.812550.466.9540324439.519619.751.413743.966.0639722742.816925.657.413142.367.0727417436.5

29、12654.0836323136.412247.266.4931723027.412047.862.11036418150.311238.169.21134919444.414326.359.011938.765.91236219147.213131.463.811042.469.61337719049.61144069.899.247.873.71438219349.511739.469.496.350.174.81535920642.611842.767.110847.669.91634019742.111143.767.410347.769.71732619939.011542.264.

30、711044.766.31833118444.410940.867.195.248.371.21932618942.011837.663.898.647.869.82031919339.511540.463.995.350.670.12123520413.210548.555.310150.557.02224419520.211242.654.198.249.659.82331221132.414929.452.214630.853.22429719036.014026.352.913827.453.52566917973.211635.282.710740.284.02675218974.9

31、10842.985.686.354.388.52737816356.910635.072.082.349.578.22832918444.111040.266.690.650.772.52932517546.110440.66888.649.472.73030017043.393.145.269.079.453.373.53131914554.585.840.873.174.148.976.83228313353.082.937.770.772.345.674.53329813754.083.239.372.170.448.676.43434912963.061.452.482.452.559

32、.385.03533213260.266.949.379.855.458.083.3從上面的試驗結(jié)果可看到,厭氧+活性污泥法處理含油污水,當污泥沉降比達到10%左右時,系統(tǒng) CODcr平均總?cè)コ?7.7%,波動范圍52.285.6%,其出水CODcr穩(wěn)定在60110mg/L;厭氧+接觸氧化法處理含油污水,系統(tǒng) CODcr平均總?cè)コ?9.6%,波動范圍53.288.5%,其出水CODcr穩(wěn)定在50100mg/L。CODcr總?cè)コ手饕苓M水污染物濃度影響,而工藝參數(shù)(溫度、污染負荷)的變化對系統(tǒng)處理效果影響不大(詳見后面分析)。表4-11 生物法對污水中石油類的處理結(jié)果序號采樣時間進水石油類

33、mg/L活性污泥池(2#)接觸氧化池(3#)石油類mg/L石油類去除率%石油類mg/L石油類去除率%110.169.3455.55640.53.39763.6210.1713.825.74458.42.36682.9310.1911.733.54669.83.22972.5410.227.2783.24655.42.04971.8510.247.0735.01729.13.37152.3含油污水經(jīng)一級好氧處理,活性污泥法處理出水石油類含量在36mg/L,平均去除率50.6%,波動范圍29.169.8%;接觸氧化法處理出水石油類含量在24mg/L,平均去除率68.6%,波動范圍52.382.9%

34、,去除率主要受進水石油類含量影響。F 不同運行狀態(tài)對厭氧池處理效果的影響表4-7 厭氧池連續(xù)進水在不同運行狀態(tài)下處理結(jié)果序號進水CODcrmg/L出水序號進水CODcrmg/L出水CODcrmg/LCODcr去除率%CODcrmg/LCODcr去除率%A 溫度30 流量89L/hC 溫度40 流量11.5L/h133422831.7133118444.4233927120.1232618942.0332122729.3331919339.5430025116.3466917973.2B 溫度35 流量11L/h575218974.9128823618.1637816356.9227721920

35、.9732918444.1337825233.3D 溫度40 流量10L/h440324439.5132918444.1539722742.8230017043.3636323136.4331914554.5731723027.4428313353.0534912963.0上面的數(shù)據(jù)分析及對比曲線表明,厭氧池對含油污水的處理效果在污染負荷相同的條件下隨溫度變化,3035時,處理出水CODcr在220250mg/L之間,去除率2040%;40左右時,處理出水CODcr在130190mg/L之間,去除率4060%。溫度相同時,處理效果隨處理量變化不明顯。F 不同運行狀態(tài)對活性污泥池處理效果的影響表

36、4-8 活性污泥池在不同運行狀態(tài)下處理結(jié)果序號進水CODcrmg/L出水序號進水CODcrmg/L出水CODcrmg/LCODcr去除率%CODcrmg/LCODcr去除率%A 溫度35 流量5L/h SV 3%D 溫度35 流量5.3L/h SV 10%122719812.8120611842.7225118127.9219711143.7323616430.5319911542.2421915230.6418410940.8B 溫度40 流量5L/h SV 3%518911837.6125216733.7619311540.4224419619.7720410548.5322716925.

37、6819511242.6427417436.5E 溫度35 流量4.5L/h SV 10%C 溫度30 流量5.3L/h SV 10%118411040.2119011440217510440.6219311739.4317093.145.2317911635.2414585.840.8418910842.9513382.937.7516310635.0613783.239.3712961.452.4813266.949.3從上面的數(shù)據(jù)分析及對比曲線可以看到,在污泥沉降比SV=3%左右時,活性污泥池出水CODcr在150200mg/L之間,去除率2035%;污泥沉降比SV=10%左右時,活性污

38、泥池出水CODcr在80120mg/L之間,去除率3550%。活性污泥池處理效果隨污染負荷及溫度的變化略有波動。在溫度35,流量4.5L/h(HRT約18h)時,出水CODcr在80100mg/L之間,去除率4050%,效果最佳。溫度降至30或流量提高到5.3L/h左右( HRT=15h),出水CODcr在100120mg/L之間,去除率3545%,效果有所下降,與微生物活性下降及污泥的流失有關,但出水仍可達到國家二級排放標準。F 不同運行狀態(tài)對接觸氧化池處理效果的影響表4-9 接觸氧化池在不同運行狀態(tài)下處理結(jié)果序號進水CODcrmg/L出水序號進水CODcrmg/L出水CODcrmg/LCO

39、Dcr去除率%CODcrmg/LCODcr去除率%A 溫度30 流量6.3L/hB 溫度35 流量6.3L/h127412654.0120410150.5223112247.2219598.249.6323012047.8317910740.2418111238.1418986.354.3519411938.7516382.349.5619111042.4C 溫度40 流量6.3L/hD 溫度35 流量5.7L/h119099.247.8118490.650.8219396.350.1217588.649.4320610847.6317079.453.3419710347.7414574.148.9519911044.7513372.345.6618495.248.3613770.448.6718998.647.8712952.559.3819395.350.6813255.458.0由上面的數(shù)據(jù)及曲線可以看出,接觸氧化池處理效果較穩(wěn)定,溫度在3540之間變化,處理量在5.76.6L/h(HRT 1214h)之間變化,出水CODcr在70110mg/L之間,去除率4555%。在溫度降至30左右時,出水CODcr在110120mg/L之間,可達標排放。4.6結(jié)論“大慶油田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