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史(明清)期末考試復習考案_第1頁
中國文學史(明清)期末考試復習考案_第2頁
中國文學史(明清)期末考試復習考案_第3頁
中國文學史(明清)期末考試復習考案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百度文庫-讓每個人平等地提升自我簡答題1、明代文學的論爭有何特點?(1)文學流派之間各有一套較為明確的文學主張,其結合不是停留在創作實踐上的趣味相投,而是趨向理論觀點上的人以群分,完成了從文學實踐的流派向文學理論的流派的過渡。(2)各文學流派不論高喊 復古”的口號,還是打著 反復古”的旗幟,主觀上都有比較強烈的革新意識,希望 能革除前弊,使文學創作符合各自心目中的規范。2、前七子”的文學復古有何主張?前七子文學復古的實質是借助復古手段而欲達到變革的目的,廓清其時臺閣體的流弊。(1)李夢陽論文推重秦漢,論詩古體宗漢魏,近體宗盛唐,而七古兼及初唐。所作詩歌多蹈襲前人,少數作 品反映社會現實,抒發政

2、治感慨,筆力雄健,境界開闊。(2)何景明主張復古而又力倡變革,不贊成李夢陽機械模擬的觀點。所作詩歌形式多樣,有一定的現實內容,詩風清新,擬古而能有所變化。3、李東陽的茶陵派有何文學主張?(1)針對臺閣體卑冗委瑣的風氣,李東陽提出詩學漢唐的復古主張。/(2)在對待如何學古的問題上,李東陽強調較多的是對法度聲調的掌握,如他提出學古樂府應往復諷詠,久而自有所得。”這些主張都是從文學本身立場出發去探討文學的藝術審美特征。(3)李東陽的復古論點對當時的文壇產生過很大的影響,如明代中葉崛起的以李夢陽、何景明為代表的前七子”,在詩歌師古問題上就繼承了李東陽軼宋窺唐”的主張。4、什么叫 八股文”?它的體裁特征

3、是什么?對文學創作的影響如何?八股文:小股文也稱 時文“制議”六比文工 題中每篇的起股到束股四個部分,都有兩股互相排比對偶的文字,共為八股,所以叫八股文。八股文是明清考試制度所規定的一種特殊文體。明清時科舉”考試時寫的八股文對內容有諸多限制,觀點必須與朱圣人”朱熹相同,極大地制約了豐富內容的出現。若有與之不同的觀 點則無法通過考試。文章的每個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面,連字數都有一定的限制,尤其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的部分要求嚴格對仗,類似于駢文,書寫難度甚高。【來源百度百科】八股文的一個重要體裁特征是它的對偶性。【袁行需版教材P63-65八股文對文學創作的影響:(1)積極的一面,八股文作為一

4、種特殊文體而存在,本是無可厚非的。它的一些表現手法及理論曾對明清兩代的散文、詩歌,乃至小說、戲曲的創作產生過深刻的影響。(2)從總體上來說,它在內容上要求貫穿代圣人立說”的宗旨,刻板地闡述所謂圣賢的僵化說教,形式上又有嚴格的限制,加上它以官方規范文體的面目而出現,嚴重束縛了作者的創作自由,同時給文學的發展帶來 負面的影響,造成委靡不振的創作風氣。5、簡說宋濂散文的成就。宋濂專長散文,論文主張文道合一,文章頗有波瀾變化。開國文臣之首”(1)以傳記文最為出色,深得史記筆法,寓褒貶于自然敘述之中,生動形象,傳神寫照。如秦士錄、王冕傳等,生動形象,文學性很強,刻畫人物多通過具體的故事情節和對話突出人物

5、的性格,有較強的感染力。(2)寫景文筆力求簡潔清秀,往往不落俗套,特別是有些局部的描繪頗具藝術欣賞價值。如環翠亭記。(3)議論性散文,行文從容,于章法變化中透出一股雍容典雅的氣度。如送東陽馬生序。6、簡述李贄 童心說”的具體主張。【袁行需版教材P172】(1)李贄在著名的 童心說中稱: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所謂 童心就是 真心”,即是 絕 假純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絕假純真”,指不受道學等外在 聞見道理”的蔽障和干擾; 最初一念”,指人生固有的私欲。因而,天下的 至文”,都必須真實坦率地表露作者內心的情感和人生的欲望。(2)在李贄看來,要保持 童心”,使文學存真去假,就必須割斷與道學

6、的聯系。他將那些儒學經典大膽斥為與 童心之言”相對立的偽道學的根據,這在當時的環境中自有它的進步性與深刻性。7、晚明小品文的創作有何特色?(1)趨于生活化、個人化,不少作家喜歡在文章中反映自己日常生活狀貌及趣味,滲透著晚明文人特有的生活情調。公安派袁氏三兄弟以及張岱的作品在這方面具有代表性。例如袁宏道的西湖二、張岱的西湖七月半和湖心亭看雪等。(2)率真直露,注重真情實感,不論是描寫個人日常生活,表達審美感受,還是評議時政,抨擊穢俗,時有胸臆直露之作。例如張岱的自為墓志銘以坦露的筆法寫出自己年輕時極愛繁華”的生活經歷,且不論這種生活態度的是與非,客觀上他在作品中塑造出了一個真我的形象,不帶虛浮習

7、氣。8、簡析清遺民詩人作品的共同特點。/(1)能夠堅持民族氣節,揭露清兵罪行,頌揚抗清英烈,寄托故國哀思。很多作品表現了民眾在明清戰亂中 的流離之苦和失國之痛。(2)詩歌呈現出慷慨蒼涼、激昂悲壯的藝術風格。(3)與明末詩歌相比,他們的詩歌顯然有回歸詩騷和漢魏風骨傳統的傾向,表現出詩歌服務與社會的道統文學觀念。9、簡述吳偉業的詩歌創作的特點。(1)推崇前后七子,卻又不排斥公安派所提倡的性靈,取法唐詩卻又能吸收宋詩精華。/(2)早年詩歌華艷綺麗,藻采風流;明亡后則蒼涼凄楚,風骨遒勁。后期作品代表了詩歌創作的成就。(3)詩歌從不同角度反映了明清易代之際社會的動蕩局勢和亡國之痛、各色人等的不同處境和心

8、態等,有代詩史”之譽。圓圓曲為其代表作。(4)他的詩歌多為五言七言古體,尤長七言歌行,時有梅村體”之稱。其歌行體詩歌在敘事方面受到白居易新樂府的影響,但在用事和辭藻方面則接近李商隱,形成沉郁蒼涼、氣勢磅礴、語言華麗、律度嚴整的特色。(5)在清人宗法唐人的詩路中,吳偉業為開導先路者。10、清詞的中興的具體表現是什么?清代詞壇開始了全面的中興,表現為:(1)詞的創作數量不僅超過元明兩代,而且也超過了宋代;(2)詞學理論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出現了朱彝尊詞綜、張惠言詞選、萬樹詞律等一大批詞學著作;在詞作的整理和編輯方面也有很大的成就。11、方苞主張的 義法”內涵是什么?(1)義”即言有物; 法”即言有

9、序。言有物,是說文章要有內容;言有序,是說文章要有條理、有層次、有技巧,也就是指形式。(2)二者的關系是義決定法,而法體現義,偏重文法而義在其中。(3)方苞主張要寫好文章,必須學習古文的法則,必須向古代學習,這既是道統又是文統,是道統和文統相 結合的完整的體系。12、簡述姚鼐的散文理論。/(1)論文強調義理、考證、文章三者兼備。主張用乾嘉學派的考據工夫為義理和辭章服務。(2)他提出八要”將三者的融合落到實處。八要”即神、理、氣、味者,文之精也;格、律、聲、色者,文之粗也”。只有徹底領會了 精”,才會用工粗”將其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3)他總結了前人關于藝術風格的各種歸納,將多種文風歸結為陽剛

10、”和 陰柔”兩種。姚鼐的文章比較重視形象、意境和辭藻所顯示的內在意蘊。著名的登泰山記融入作者的獨特感受(義理所在),顯示出淵博的考據功夫,透露出作者的古樸清雅情趣(考證所在)/ 。文章語言簡凈、明潔,而又描摹生動,色彩鮮明。(辭章所在)。三者相得益彰,是桐城派散文的標本。13、簡述清初傳奇創作流派。/(1)以李玉為代表的蘇州派,其身份和作品都具有較強的市民色彩。(2)以吳偉業、尤侗為代表的文人派,其作品有較強的案頭化傾向。(3)以李漁為代表的形式派,將講求戲曲娛樂功能和形式技巧作為最高目標。14、簡述李漁的戲劇創作特色。(1)李漁強調劇本創作要適合場上演出的目的,是為了突出戲曲為市民階層服務的

11、娛樂消遣功能。因此他的 劇本創作將戲曲的娛樂和消遣功能放在首位。(2)他的劇本充滿了喜劇色彩。大多情節曲折、關目新穎、引人入勝,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很好地體現 了他自己提出的理論主張。比如他的代表作風箏誤、比目魚、奈何天都是如此。(3)李漁的喜劇作品善于使用偶然性、意外性,以及冒充、誤會、錯認、逆轉等藝術手法,使關目情節出人 意料、變化莫測,常使觀眾被劇中懸念吸引,同時又被作品無處不在的幽默、滑稽和詼諧所陶醉,真正得到 了娛樂的享受。15、孔尚任的桃花扇最后張瑤星道士喝斥國破家亡后的侯方域和李香君說:呵呸!兩個癡蟲,你看國家哪里?家在哪里?君在哪里?父在哪里?偏是這點花月情根, 割它不斷么?

12、 ”這番話的意義是什么?【袁行需版教材P245】 孔尚任借張道士之口說的這番話,實際上也就是孔尚任觀照南明興亡的基本點,這對晚明崇尚情欲的思潮是 一個反撥、修正,但也不是回歸到以君臣之義為首要的封建倫理中,而是把國家放在了人倫之最上,以國家 為君、臣、民賴以立身的根本。這同黃宗羲在明夷待訪錄中所發表的關于君、臣與天下萬民之關系的意 見,角度雖然不同,而精神是一致的。因此,桃花扇的藝術世界所展示出的國家與君、臣、民的關系,由張瑤星說出的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道理,其意義也就超越了明清易代的興亡之悲。【國破家亡,卿卿我我已無意思 ”,緊扣歷史興衰與個人命運、國家與個人關系的角度來簡述即可,上述

13、是教材原文,也可用自己的話表述。】16、桃花扇中 扇子”喻意何在?桃花扇是侯方域與李香君的定情之物,孔尚任以此記錄著男女主人公的沉浮命運,又用它勾連出形形色色的 人物活動。一把纖巧的扇子,在孔尚任手中不僅串絡這紛亂的歷史人物與事件,也雄辯地展示出他們的破滅 的必然性。17、長生殿的思想內容。(1)展現帝、妃情緣,宣揚李、楊摯愛。作者例言說:念情之所鐘,在帝王家罕有,馬嵬之變,已違、夙誓,而唐人有玉妃歸蓬萊仙院,明皇游月宮之說,因合而用之,專寫釵盒情緣。”(2)穿插朝政事件,寄寓垂戒之意。自序:古今來逞侈心而窮人欲,禍敗隨之。 ”樂極哀來,垂戒來世,意即寓焉。”圍繞李楊愛情的一系列軍國朝政事件,

14、生動反映了皇帝昏庸腐敗、不理朝政,楊家挾勢弄權、釀 成禍亂的社會現實,表現出樂極哀來、荒淫誤國等垂戒”之意,寓有深沉的民族意識和興亡之感。(3)情緣總歸虛幻”,點出全劇主旨。自序:雙星合作,生忸利天,情緣總歸虛幻;清夜聞鐘,夫亦可 以遽然夢覺矣”。長生殿既宣揚帝妃罕有之情,又寄寓垂戒來世之意。忘我愛情與社會角色的矛盾,使李、 楊歷盡悲歡離合,終于大徹大悟,跳出愛河情海,在仙境以精神 長生”消解現實 長恨”。情緣總歸虛幻”的主 旨除開頭自序開宗明義之外,終場水團圓”曲更是卒章顯志。(4)對忠臣義士的贊美和對權貴奸佞的揭露和抨擊。/18、簡述長生殿中愛情描寫與政治批判的關系。/(1)從愛情角度熱情

15、的歌頌和贊美李隆基和楊玉環的生死不渝之戀。如作者在第一出傳概中說:今古情場,問誰個真心到底?,、借太真外譜新詞,情而已。”劇中作者對李楊愛情的描寫,都說明作者對李楊的情緣充滿了同情和贊賞,要借助這個愛情故事歌頌人間真摯的愛情。(2)作者對他們因 逞侈心而窮人欲”所造成的國家和社會的災難、危害,充滿了不滿和抨擊的態度,并沒有 因為肯定李楊的愛情而原諒他們對國家災難應當承擔的責任。(3)作者對愛情主題和政治主題相互對立的描寫,并不是藝術安排的敗筆,而恰恰是匠心獨運之所在。(4)長生殿劇作中李楊 占了情場”與 誤了朝綱”的矛盾,只是作者探索人生哲理的一個外顯層次。它的 內在追求是從這一對表面的矛盾中

16、去挖掘內在的哲理蘊含,那就是忘我的愛情與其社會角色的矛盾是永遠難 以克服和彌合的。此基礎上,長生殿主張對這個永恒的遺憾用佛家出世的思想進行頓悟和超越。19、簡述才子佳人小說的藝術特征。【回答|四個關鍵句+每句后的簡要分析|即可】(1)三段式的公式化結構。才子佳人小說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模式,成為這一小說流派的 顯著特征。其結構模式大致將情節分為明顯的三段。第一階段是一見鐘情,吟詠唱和。才子佳人會面方式也 有多種,或是邂逅相遇,如金重踏青的時候在劉淡仙墓遇到翠翹、翠云姊妹(金云翹傳),或是慕名拜見, 多是才子主動。如燕白頷專程進京與山黛考較詩才( 平山冷燕),或是久居生情。如廉清長

17、住幸府,結識昭 華(麟兒報)等。或是英雄救美,如鐵中玉營救水冰心( 好逑傳)。不論以何種方式見面,必是一見傾心, 如有聯系角色,多為婢女,有時是媒婆或朋友,約會地點一般在后花園。第二階段是姻緣阻隔,矢志不移。姻緣阻隔的情形也不盡相同。最常見者是設一二俗子撥亂其間。如定情人中的赫炎等。有的則是佳人父 母囿于禮法或嫌貧愛富而橫生枝節。如炎涼岸中馮國士因為嫌貧愛富而毀婚。有的是世事紛爭,造化弄 人。金云翹傳中險惡的世態與澆薄的人情,使王翠翹落入火坑,這部分是小說的中心情節。第三階段是金 榜題名,終得團圓。小說煞尾,多要交代才子官運亨通,佳人育子繁多,家業興旺,子孫科甲不絕。(2)才貌雙全的概念化形象

18、。小說中的才子和佳人形象也有固定模式,一言以蔽之,即才貌雙全。才子相貌 基本雷同,都是面如敷粉,目似朗星,如臨風玉樹,風度翩翩,故令佳人心旌搖蕩,一見傾心。許多才子能 男扮女裝而不為人識破,如吳江雪中的江潮,兩交婚中的甘頤等,他們的文才是小說表現的重點,多通過詩賦和功名予以表現。相貌和詩才是雙方一見鐘情的基礎,在小說發展過程中,才子形象也有一些變化, 或以武藝見長,或以軍功入仕,如快心編中的柳俊,畫圖緣中的花天荷等。佳人品貌都是國色天香,傾國傾城,她們同樣以詩才見長,這是令才子心折而鐘情的重要因素。有些佳人,不僅貌美,且有膽識,如 水冰心(好逑傳),等。才子佳人尚有一共同特征,體現在籍貫和家世

19、上,籍貫絕大部分為南方,其中尤其 以江浙兩省居多。究其原因,一是作者多是江浙人,二是江浙在明清的確多才士,由此可見小說形象模式的 形成與社會現實不無關系。(3)曲折奇巧的故事情節。作者擅長編織奇巧的故事,作品具有篇幅短、可讀性強的特點。這是作家頗為自 覺的藝術追求。為了增強作品的可讀性,作者有意翻空出奇,極力在情節的奇與巧上下功夫。煙水散人賽 花鈴題辭里說:予謂稗家小史,非奇不傳。然所謂奇者,不奇于憑虛駕幻,談天說鬼,而奇于筆端變化,跌宕波瀾。”小說的奇與巧主要表現在非常注重情節的戲劇性效果,善于靈活運用巧合、誤會、意外、計謀等 手法展開情節,增強故事的吸引力。這也是才子佳人小說對古代小說藝術

20、的有益貢獻。(4)花嬌月媚”的美學風貌。才子佳人小說風格清麗典雅,文人色彩較濃重,體現出 花嬌月媚”的美學風貌。20、簡述醒世姻緣傳的思想意義。20題和21題可以綜合在一起回答,兩題有互通性】(1)它說明了封建婚姻制度,特別是一夫多妻制的罪惡,這是產生這種家反宅亂”的惡姻緣”的根本原因;(2)作品反映了封建社會趨向解體時綱常不振”的人倫關系,妾虐妻,妻虐夫,說明封建禮教已開始失去維系人心的力量。21、醒世姻緣傳有何認識價值?【 游國恩版本教材P254-255(1)作品中部分故事情節暴露了現實政治的黑暗腐朽。如晁思孝通過行賄,走閹臥門路,得到北通州知州的 肥缺,到任之后便大肆貪贓枉法,其子晁源也

21、就借著他的財勢,無惡不作。他和妾珍哥逼死計氏后,計家告 官,他以大量錢財買通縣令衙役,逍遙法外。后來珍哥被判處死刑入獄,他又賄賂典史、在死囚牢中蓋起福 堂,大擺壽筵。晁源死后,刑房書手張瑞風看上了珍哥,竟在監中放火,燒死另一個婦人,而把珍哥換回家 中作妾。這些事情雖然那樣駭人聽聞,卻是封建社會的真實寫照。(2)小說也在客觀反映了封建社會末期金錢勢力的逐漸上升。金錢至上的觀念已經在撕裂封建家庭的倫理和感情,所以晁源父子死后,族眾就來搶奪財產,素姐怕公公的妾生了兒子,奪了他的家私 ”,竟想要閹割公公。金錢至上也滲透到一切社會關系中,作官的污穢狼藉是為了貪財,衙役鄉約為非作歹是為了詐財,三姑六婆裝神

22、弄鬼是為了騙財,銀匠裁縫摻假賺布是為了發財。在社會生活中,也確是錢能通神”,只要有銀子,不論賢愚善惡,都可以弄到官做;也不管罪惡萬端,都可以逢兇化吉。所以作者無可奈何地說:靠山第一是 財,第二才數著 勢就是 勢也脫不過要 財去結納。若沒了 財,這 勢也是不中用的東西。”【簡單地回答】這是一部有影響的婚姻問題小說,寫一個怨仇相報的兩世姻緣故事。作者宣揚封建道德觀念 和因果迷信思想,想用此來警世,維持封建的綱常,但客觀上暴露了封建社會后期政治的黑暗和封建道德的 虛偽,有一定的認識意義。22、簡論蒲松齡的生平經歷對他創作的影響。/11)蒲松齡個人的科場蹭蹬不幸使他對科舉考試的制度有了深切的體驗,促使

23、他把揭露和抨擊科舉制度作為聊齋志異的重要內容。并塑造出一系列栩栩如生的應試士子形象。(2)三十多年的農村教書生活對他創作聊齋也極為有利:一方面,東家畢際友家有林泉之勝,可以陶冶 性情,豐富的藏書可供他研習學問,豐富知識;另一方面,又使他有較為充裕的時間和恰當的機會搜集民間傳說,整理加工聊齋故事。(3)去南方一年的幕僚生活為創作聊齋作了一定準備:南方的自然山水和風俗民情開闊了他的眼界;幕 僚的身份使他有機會接觸社會各階層人物,特別是官僚縉紳和下層歌妓,為他在聊齋中塑造各種官僚豪 紳和眾多女性形象打下重要基礎。(4)蒲松齡從小就喜愛民間文學,喜好搜集奇聞異事,這是他采用充滿奇幻色彩的花妖狐魅故事來反映現實 的重要原因。23、聊齋志異的結構模式是什么?【袁行需版教材P266-268(1)人入異域幻境,其中有入天界,入冥間,入仙境,入夢,入奇邦異國,例如仙人島、夢狼等,其中最為明顯的是幽冥世界的形式化,對冥界的描寫其實反映的是現實的生活和政治面貌;(2)狐鬼花妖和精怪幻化進入人世間。聊齋志異中的異類,尤其是女性的,是以人的形神、性情為主體,只是將異類的某種屬性特征融入或附加在其身上。例如花姑子篇,花姑子是獐子精,所以讓她身上有香 氣。這種幻化、變形不是神秘的,而是藝術的幻想。狐鬼形象更只是寫其為狐為鬼,帶有些非人的特點,性 情完全與常人無異。所有異類形象又多是在故事進展中或行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