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期末綜合檢測題1(川教版)_第1頁
八年級上冊期末綜合檢測題1(川教版)_第2頁
八年級上冊期末綜合檢測題1(川教版)_第3頁
八年級上冊期末綜合檢測題1(川教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初中歷史八年級上冊綜合檢測(一)一、選擇題1、蘇州某初級中學九年級(1)班同學為某期黑板報的出刊,收集整理了如下資料:“南昌起義”、“井岡山會師”、“紅軍長征”、“西安事變”。據此,你可以判斷,本期黑板報的主題是( )A國民革命,洪流奔涌 B十年內戰(zhàn),烽火綿延 C八年抗戰(zhàn),同仇敵愾 D解放戰(zhàn)爭,革命勝利2、“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竟折腰,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這是毛澤東在1936年寫的沁園春·雪中的著名詞句。此時,中國工農紅軍( ) A實現了井岡山會師 B到達了吳起鎮(zhèn)C完成了二萬五千里長征D渡過了金沙江3、某歷史學習小組在研究性學習中搜集到下列口號:“打倒列強,除軍閥”“星星之火

2、,可以燎原”“停止內戰(zhàn),一致抗日”“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他們研究的主題是( )A工農武裝割據 B新民主主義革命 C抗擊外來侵略 D推翻國民政府4、東北地區(qū)曾流傳著這樣的民謠:“苦難十四年,日本與漢奸,壓迫老百姓,有苦不敢言”“苦難十四年”應開始于( )A.一二八事變    B.九一八事變 C.七七事變D.八一三事變5、2009年9月,楊虎城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他的特別偉大之處是1936年同張學良聯合發(fā)動了( )A南昌起義 B秋收起義 C西安事變 D百團大戰(zhàn)6、近年來隨著國共兩黨互信的加深,隨著海峽兩岸三通的

3、實現,隨著兩岸同胞交往的增多,可以樂觀地預見兩黨再次合作的希望。歷史上體現國共合作的事件有( )黃埔軍校的創(chuàng)建 北伐戰(zhàn)爭 南昌起義 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A B C D7、1937年7月8日,中共通電全國,指出“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zhàn),才是我們的出路”,在此前一天的夜晚,北平爆發(fā)A.百日維新 B.九一八事變 C西安事變 D.盧溝橋事變8、永州市某校初二(1)班同學準備舉行“1919 l949 年歷史圖片展”。小軍找到一幅中國軍隊血戰(zhàn)盧溝橋的圖片,你認為它應該歸入的欄目主題是( )A.國民革命 洪流奔涌 B.十年對峙 烽火綿延C.八年抗戰(zhàn) 同仇敵愾 D.解放戰(zhàn)爭 革命勝利9、有一首歌唱到:“你手持漢陽造

4、血染臺兒莊/我手握大刀片喋血平型關/在戰(zhàn)中你我分享著一口干糧/在青紗帳里你我一同擦拭刀槍”歌詞所反映的史實發(fā)生于( )A.國民革命時期 B.局部抗戰(zhàn)時期 C.全民族抗戰(zhàn)時期 D.解放戰(zhàn)爭時期10、在央視“非常6+1”知識競答中,一選手對屏幕提示(如下)所反映的歷史事件難以決斷。若給你打求助電話,你應該選擇( )彭德懷1940年、華北粉碎日軍“囚籠政策”A平型關大捷B臺兒莊戰(zhàn)役C百團大戰(zhàn)D淞滬會戰(zhàn)11、1938年,田漢為慶祝某一戰(zhàn)役的勝利寫了一首歌詞。詞中寫道:“將士的喊聲,震動了南部山東,榴彈擲處血光紅,敵人如鼠我如龍。”這一戰(zhàn)役是( )A賀勝橋戰(zhàn)役 B平型關大捷 C臺兒莊戰(zhàn)役 D百團大戰(zhàn)12

5、、中國共產黨經過二十多年革命探索后,提出“把中國建設成為一個獨立、自由、民主、統(tǒng)一、富強的新中國。”最早提出這個政治主張是在(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13、某電視臺組織了一次“追尋歷史足跡”活動,途經盧溝橋和山東的臺兒莊等地,是為了紀念( )A北伐戰(zhàn)爭 B紅軍長征 C抗日戰(zhàn)爭 D解放戰(zhàn)爭14、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復興之路有一段誓詞:“為了民族,為了國家,為了同胞,為了子孫,血戰(zhàn)到底!”誓詞反映的情境應出現在下列哪一歷史時期( ) A國共十年內戰(zhàn)時期 B抗日戰(zhàn)爭時期15、歷史上蔣介石與毛澤東“歡笑言和”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C重慶談判簽署了“雙十協定” D重返聯大揚眉吐氣16、“淮海戰(zhàn)役是人民用小推車

6、推出來的。”陳毅的這句話說明人民解放戰(zhàn)爭勝利的原因是( ) A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 B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17、奠定了解放長江以南各省基礎的戰(zhàn)役是( )A遼沈戰(zhàn)役   B淮海戰(zhàn)役   C平津戰(zhàn)役   D渡江戰(zhàn)役18、右圖中的建筑物是東北解放紀念碑,它位于沈陽市和平廣場。碑文記載了東北三省軍民浴血奮戰(zhàn)解放全東北的業(yè)績。下列與東北解放相關的戰(zhàn)役是( )A遼沈戰(zhàn)役 B淮海戰(zhàn)役19、三大戰(zhàn)役中,由于中國共產黨的爭取,和平解放的城市是A.北平 B. 南京 C. 沈陽 D. 天津20、文獻紀錄片走近毛澤東中有這樣一個情節(jié):毛澤東

7、打趣地說:“打了三個勝仗,白了一根頭發(fā),值得!”這“三個勝仗”是指_。 平津戰(zhàn)役 遼沈戰(zhàn)役 淮海戰(zhàn)役 臺兒莊戰(zhàn)役A B C D21、右圖是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復興之路的一個片段,這一片段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A遼沈戰(zhàn)役B淮海戰(zhàn)役C平津戰(zhàn)役D渡江戰(zhàn)役22、圖片是形象的史料。下列圖片反映的歷史事件按發(fā)生的先后順序,正確的是 重慶談判 南昌起義 五四運動 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總統(tǒng)府A B C D23、“民族工業(yè)的黃金時代在近代中國經濟發(fā)展中占有特殊地位,是轉瞬即逝的沒有前途的經濟奇跡。”材料中的“黃金時代”主要發(fā)生在( )A.洋務運動期間 B.戊戌變法期間 C.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 D.解放戰(zhàn)爭期間24、古

8、代有“投筆從戎”報效國家的班超,近代有中過狀元后來走上實業(yè)救國道路的( )A張謇 B孫中山 C周學熙 D榮宗敬25、下列有關近代前期社會生活的描述,不符合史實的一項是( )A.周某在申報上讀到馬關條約簽訂的消息,非常氣憤B.戊戌變法期間,鄭某在商務印書館擔任編輯C.吳某乘坐火車,沿京張鐵路進京,參加科舉考試D.辛丑條約簽訂后,王某一家被迫從世代居住的東交民巷搬出26、衣食住行等作為社會文化的載體,展現了時代特有的精神風貌。在1925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現的社會生活場景是( )A報童在街上叫賣         B汽車在馬路上穿梭

9、C人們用手機相互問候      D西裝革履的男子在吃西餐27、“剪發(fā)興,辮子滅;陽歷興,陰歷滅;鞠躬禮興,跪拜禮滅”。“陽歷興”開始于( )A.1898年 B.1912年 C.1919年 D.1949年二、填空題(1)以“自強”、“求富”為口號,開辟了中國近代化道路的運動_(2)旨在變法圖強,挽救中華民族危亡的資產階級改革_(3)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帝制的革命_(4)以“民主”、“科學”為旗幟,中國近代一次空間的思想大解放運動_(5)標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開始的運動_三、材料題1、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國共兩黨的關系很大程度上與中華民族的

10、命運息息相連。材料一、閱讀下面這首體現國共兩黨關系的歌謠:除軍閥,兄弟聯手為統(tǒng)一;恨獨裁,武裝反抗在八一;抗外侮,捐棄前嫌共對敵;要和平,陪都談判展大義;慶解放,南京城頭懸凱旗;盼統(tǒng)一,偉人構想定大計。材料二、 圖一圖 二                       (1)寫出這首歌謠中提及的重大史實。(2)圖一報道的歷史事件是什么?報紙上日期是“中華民國二十五年十二

11、月十三日”,該事件發(fā)生在哪年哪月哪(1)圖一報道的歷史事件是什么?報紙上日期是“中華民國二十五年十二月十三日”,該事件發(fā)生在哪年哪月哪日?周恩來稱張學良為中華民族的“千古功臣”,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2)請寫出圖二照片拍攝的時間和地點?圖二反映了哪一重大歷史事件?這次談判取得了什么樣的成果?國共兩黨進行這次談判的目的各是什么?毀壞了這次談判成果的事件是什么?(3)國共之間曾經有哪兩次合作?目的是什么?取得了哪些成就?(4)標志國共第一次合作的國民黨一大在什么地方召開?你知道這次合作國共雙方的領導人是誰?它掀起的國民革命的高潮是什么?(5)中國近代史上,國共兩黨兩次分裂造成了怎樣惡果?在中國近代

12、史上,國共關系變化呈現什么特征?出現這一特征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你得出什么啟示?2、近代以來,日本曾經單獨發(fā)動了兩次侵略中國的戰(zhàn)爭,對中國人民進行了瘋狂的大屠殺,給中華民族帶來深重的災難。材料一:2007年4月11日,溫家寶指出,中日有過50年不幸的歷史。日本軍國主義者發(fā)動的侵華戰(zhàn)爭,給中國人民帶來深重災難,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材料二 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義一在給天皇的奏折中聲稱:“欲征服支那(即中國),必先征服滿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材料三:1945年8月,重慶新華日報發(fā)表社論指出:“八年間的死亡流涉,苦難艱辛,在這一天獲得了報酬。” (1)材料一中的“甲午戰(zhàn)敗”是指清政府在哪一

13、戰(zhàn)爭中的失敗?“空前未有的亡國條約”是指哪一條約?“甲午戰(zhàn)敗”和該條約對中國社會性質產生了什么影響?你認為中國屢次被打敗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2)材料二中為“征服滿蒙”,日本制造了那一次事變?材料二中為“征服支那”, 日本制造了那一次事變?(3)“50年不幸的歷史”中“日本軍國主義者”發(fā)動了哪兩次侵華戰(zhàn)爭?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原因是什么?兩次侵略戰(zhàn)爭結果各對中國產生過什么深遠影響?從兩次戰(zhàn)爭的結果中你得到什么啟示?(4)各舉一例說明“日本軍國主義發(fā)動者發(fā)動的侵華戰(zhàn)爭,給中國人民帶來深重災難,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展望“中日友好合作的新道路”,請給日本中學生寫一句寄語。3、近代以來,中國的仁人志士不斷汲取先進思想,最終探索出一條民族復興之路。(1)簡要說明魏源編著海國圖志的歷史背景?圖一著作的作者是誰?他編寫這本書的目的是什么?作者的主張與中國近代哪一政治派別的主張最相似?有些事件是對魏源思想的實踐,請舉兩例?(2)圖二譯著提出了哪些進步觀點?請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