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SEDGE技術應用與配置總體介紹_第1頁
GRSEDGE技術應用與配置總體介紹_第2頁
GRSEDGE技術應用與配置總體介紹_第3頁
GRSEDGE技術應用與配置總體介紹_第4頁
GRSEDGE技術應用與配置總體介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GRSEDGE技術應用與配置總體介紹nGPRS/EDGE介紹nBSCV2的GPRS業務實現方式nGPRS/EDGE開通配置方法 nGPRS:英文全稱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中文名稱是通用分組無線業務。nGPRS是在GSM Phase2+階段引入的分組型數據業務,為用戶提供端到端的基于分組交換和傳輸技術的移動數據業務。可有效地利用無線資源和網絡地面資源,特別適合于長時間、小流量的突發數據業務。 n與IP網無縫連接n高速率n時時在線,流量計費n技術成熟BSCMSC/VLRSMCPCU計費網關功能(CGF)計費系統HLR信令和GPRS用戶數據信令分組數據網絡SGSN

2、Gs接口Gd接口Gr接口Gc接口Gn接口Gn接口Gi接口Ga接口Ga接口Gb接口SGSNGGSNUm接口NSGTPAppIP / X.25SNDCPLLCRLCMACGSM RFSNDCPLLCBSSGPL1bisBSSGPL1bisRelayL2L1IPL2L1IPGTPIP / X.25Gb接口Gn接口Gi接口MSBSSSGSNGGSNUDP /TCPRelayMACRLCNSUDP /TCPGSM RF 名詞解釋名詞解釋nRLC:Radio Link Control無線鏈路控制n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媒體訪問控制nLLC:Logic Link Control邏

3、輯鏈路控制nBSSGP:BSS GPRS ProtocolBSS GPRS協議nBVC:BSSGP Virtual ConnectionBSSGP虛擬連接nBVCI:BSSGP Virtual Connection IdentifierBSSGP虛擬連接標識符nNSEI:Network Service Entity Identifier網絡業務實體標識符n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EDGE)調制與編碼形式nPDP:Packet Data Protocol包數據協議nSGSN: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GPRS服務支持節點nTBF

4、:Temporary Block Flow臨時塊流nTLLI:Temporary Logical Link Identity臨時鏈路標識nUSF:Uplink State Flag上行鏈路狀態標志 n物理信道和CS部分相同n分組數據信道(PDCH)上邏輯信道的映射都是基于這樣的復幀結構 B0B1B2B3TTB4IB5B6B7B8B9B10B11I52復 幀B0B11:BLOCK; T: 用 于 PTCCH的 幀 ; I: 空 閑 幀 分組公共控制信道PCCCH分組隨機接入信道PRACH(上行)分組尋呼信道PPCH(下行)分組接入準予信道PAGCH(下行)分組通知信道PNCH(下行)分組廣播控制

5、信道PBCCH(下行)分組傳輸信道分組數據傳輸信道PDTCH(PDTCH/U,PDTCH/D)分組專用控制信道分組隨路控制信道PACCH分組時間提前量控制上行信道PTCCH/U分組時間提前量控制下行信道PTCCH/D信道組合新增GPRS后,將新增3種邏輯信道組合:nPBCCH + PCCCH + PDTCH + PACCH + PTCCHnPCCCH + PDTCH + PACCH + PTCCHnPDTCH + PACCH + PTCCHn其中,PCCCH = PPCH + PRACH + PAGCH + PNCH。 GPRS信道編碼 nEDGE(Enhanced Data Rates Fo

6、r GSM Evolution )代表的是增強數據速率的GSM演化,包括EGPRS(增強通用分組無線業務)和ECSD(增強電路交換數據)。EDGE是提高GSM的無線連接中數據傳輸速率的一種方法。n從根本上來講,EDGE僅僅是一種新的調制技術和新的信道編碼,可以用于傳輸分組交換(PS)和電路交換(CS)數據/語音。作為一個從GPRS到UMTS的演進方案,EDGE使現有的網絡運營商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現有的無線網絡設備,在第三代移動網絡商業化之前,提前為用戶提供個人多媒體通信業務。 n8PSK調制方式nMCS1MCS9新的信道編碼方案n鏈路質量控制方式LA和IRn快速測量上報nRLC窗口動態改變n基

7、于UMTS QoS的資源分配方案方案調制方調制方式式最大速率最大速率kbpsRLC/MAC編碼速編碼速率率頭碼率頭碼率塊塊/20ms族族MCS-9 8PSK59.21.00.362AMCS-8 59.20.920.362AMCS-744.80.760.362BMCS-6 29.60.491/31AMCS-5 22.40.371/31BMCS-4 GMSK17.61.00.511CMCS-3 14.80.850.511AMCS-2 11.20.660.511BMCS-18.80.530.511CnABIS接口n1.原有16kbit/s的帶寬已經不夠n2.動態Abis口n對基站的影響n1.8PSK

8、對功率的影響n對模塊容量的影響n對于ZXG10-BSC(V2.97),如果要支持GPRS/EDGE功能,需要增加一個單機柜。該機柜可包括1個BGIU機框和最多2個BPCU機框。nBPCU機框支持兩種配置:n1BPCU機框背板采用BPCU 001202,單板采用PUC、BRP和FRP,此時支持GPRS;n2BPCU機框背板采用062BPCU_040500,單板采用PUC、EBRP和EFRP,此時支持GPRS/EDGE。 TICTICBOSNM PBIPP#1(28 M )#2BIPP#1#2#6TCPPTCPP#1#nDRTDRT#1#2#8E1 4Abis接 口M PM PM TPM ONPE

9、PDSYCKBSC硬 件 系 統 基 本 結 構 框 圖TC單 元 TCU系 統 控 制 單 元SCUAIPPTICTIC#1#8E1 4網 交 換 單 元M PSMEMM PPPM PM PLAPDM PSMEMA 接 口無 線 管 理 模 塊kRM Mk=8n=15無 線 資 源 管 理 單 元1RRUA接 口 單 元AIUAbis接 口 單 元BIU無 線 管 理 模 塊1RM M系 統 控 制 模 塊SCMTICTICGb接接 口口E1 4PUCFRP1FRPnSPCU 1BRP1BRPm100M以以 太太 網網LAN SWn+m 10GIPPGIU單單 元元時時 鐘鐘 模模 塊塊TI

10、CM PDRTPCU單單 元元SPCU 8 n在GPRS/EDGE機柜中共用到2種功能機框,分別為:BGIU機框和BPCU機框。n1BGIU機框n實現Gb物理接口功能;n2BPCU機框n完成分組業務處理功能。 n采用BPCU 001202背板時BPCU機框滿配置圖 n采用062BPCU_040500背板時BPCU機框滿配置圖 12 345 678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POWBFRPPUCPUCPUCPUCFRPFRPBRPBRPBRPBRPPOWBBRPBRPBRPBRPFRPBRPBRPFRPBRPFRP

11、BRPBRPBRPnPUC板主要完成以下功能。n一個PCU單元內各個業務板與T網時隙的接續。n各個業務板以太網集中并與以太網交換單元進行包交換。n實行網管。n因此在PUC板中必須包含一個電路時隙交換單元及一個10 M/100 M以太網交換單元(BRP/FRP單板使用10M口,EBRP/EFRP單板使用100M口),和一個可以與外部100 M快速以太網交換機連接的100 M端口。n目前ZXG10-BSC(V2.97)中用到兩個版本的PUC:nPUC020601nPUC050501n注意,現場使用中不允許將兩種PUC板混插n完成BSSGP RLC/MAC協議處理 n每塊BRPP板有兩個外部接口:一

12、個8 Mbps HW電路交換接口,一個10 Mbps Ethernet分組交換接口。 n每塊EBRP板有兩路外部接口:一路8 M HW電路交換接口,一路10/100 M Ethernet分組交換接口。n主要完成幀中繼協議的處理。 nFRP板有兩個外部接口:n1個8 M HW電路交換接口;n1個10 BASE-TX以太網分組交換接口。nEFRP板有兩個外部接口:n1個8 M HW電路交換接口;n1個10/100BASE-TX以太網分組交換接口 nBGIU機框滿配置圖BGIU結構示意圖 12 345 678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3、 25 26 27POWBTICTICTICTICTICTICTICTICPOWBGIPPGIPPHMSHMS第N條8M第1條8MTICTIC.GIPP42M42M.第1條8M第N條8Mn12路差分8 Mbps HW輸入與T網連接,GIPP_2根據左、右板位固定處理其中1條HW,左板0HW輸出,右板1HW輸出。n28路單極性8 Mbps HW輸入輸出分別與8塊TIC連接。n38路差分8 Mbps HW輸入輸出分別與8塊AUC連接。n41路單極性8 Mbps HW輸入輸出與本單元另一塊GIPP連接,為同一單元兩塊GIPP之間提供1路HDLC作主、備板通訊通路。n5與T網連接的1路8 Mbps H

14、W中提供提供2路MP-PP(2路64Kbps HDLC)通信信道用于本板維護和管理8塊TIC板。n6與T網連接的1路8 Mbps HW用于轉發RMM中MP和AUC之間的信令,GIPP_2在轉發RMM中MP和AUC之間的信令時采用負荷分擔的方式,根據系統設計每塊GIPP處理的信道數:8+28=24(24路128 Kbps HDLC)。n7由CPU的QMC來處理2路MP-PP通信HDLC、24路MP和AUC之間的信令和1路主備板HDLC通信。因此在GIPP_2板上CPU的QMC需處理27路HDLC。n8為本單元的8塊TIC板提供時鐘。n9通過RS485總線管理8塊TIC板。n10提供主備用板切換功

15、能,支持主備用。nHMS在EDGE/GPRS系統中主要承擔SPCU單元MP之間的數據交換。支持21路10 M/100 M以太網交換。 n上行方向,Abis接口的數據先經過BOSN網,再通過PUC板的電路時隙交換電路接續到BRP板,分別進行RLC/MAC和BSSGP協議的處理,然后通過以太網發送到相應的FRP板進行NS協議處理,經PUC板的時隙交換電路送往GIPP,通過GIU單元發往SGSN。n下行方向,從SGSN來的數據先經過GIU單元,再經PUC板的時隙交換電路傳送到FRP板進行NS協議處理,然后通過以太網發送到BRP板的RLC/MAC處理單元,最后經過與上行相反的過程,發送數據到Abis接

16、口。RMMRMMBOSN.SCMGIUSPCUSPCU.Gb接口32xE14x8M4x8M2x8M1x8M1x8M1x8M1x8MPCU幀PCU幀MPPPPCU幀+MPPPPCU幀+MPPPMPPP幀中繼數據幀幀中繼數據幀n設備硬件安裝n電纜連接n配置數據準備n數據配置n軟件裝載n狀態檢查測試n電纜連接n1 BNET到BPCU的電纜n2 BNET到BGIU的電纜n3 BPCU到BGIU的HW電纜n4 PCU單元的網線電纜n5 MP到BGIU的網線n6 相鄰兩層電源485電纜n7 同層電源485電纜n8 BCTL(SCU)層中MON板到DSNI、POWB的電纜需要SGSN提供的是NSEI、NSV

17、CI、DLCI(數據鏈承載標識)、BRCH、RAC五項數據。nNSEI (Network Service Entity Identifier):網絡服務實體標識號nNSVCI(Network Service Virtual Connection Identifier):網絡服務虛連接標識號,標志BSS到SGSN的網絡服務虛連接nBRCH(Bear Channel):幀中繼承載信道,中繼電路的使用時隙號nDLCI(Data Link Connect Identity):據鏈路連接標識號,幀中繼的概念。nRAC路由區編碼同GSM系統用位置區來管理一組小區方式相似,GPRS將管理的層次更細化了一層,

18、將一個位置區劃分為若干個路由區,以RAI(MCCMNCLACRAC)標識n注意了解GB口傳輸校驗方式n集成配置環境下進行物理配置n1 增加機架n2 增加單板n3 TIC需要配置BRCHn4 配置NSVCn集成配置環境進行無線配置(如配置EDGE要求先配置TRME載頻)n1 配置GPRS小區,是否支持GPRS/EDGEn2 配置GPRS小區選項中的相關數據n3 配置靜態和動態信道n4 CS3/4與EDGE開通中配置輔時隙 n按照用服部的要求,使用正確的版本n開通GPRS要求BSC版本為2.52以上版本n開通EDGE要求BSC版本為2.90以上版本n開通EDGE要求BTS版本在5.95及以上版本n目前現場使用比較多的版本均支持GPRS和EDGE的開通n注意軟件裝載中要指定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