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上冊知識點基礎練習(全冊含答案)_第1頁
八年級物理上冊知識點基礎練習(全冊含答案)_第2頁
八年級物理上冊知識點基礎練習(全冊含答案)_第3頁
八年級物理上冊知識點基礎練習(全冊含答案)_第4頁
八年級物理上冊知識點基礎練習(全冊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第一章 機械運動第一節 長度和時間的測量1、測量的目的是:獲得 精確 的數據,作出 準確 的判斷。2、長度的測量工具叫 刻度尺 。常用的長度測量工具有: 直尺 、 三角板 、 皮尺 、 卷尺 、 游標卡尺 、 螺旋測微器 。 3、刻度尺上每一個小格的長度叫 分度值。敘述分度值是要有 數字 和 單位 。4、使用刻度尺測量前要三看:一看量程 ;二看 分度值 ;三看 0刻度線是否磨損 。5、刻度尺按照厚薄不同可分為 厚 刻度尺和 薄 刻度尺。6、刻度尺按照分度值不同可分為 厘米 刻度尺、 毫米 刻度尺、 分米 刻度尺和 米 刻度尺。7、記錄的長度測量結果必須要有 數字 和

2、單位 。8、使用刻度尺測量時必須注意:(1)刻度尺要與被測物體 平行 或者 重合 ;(2)要用 零 刻度線或 整 刻度線對準被測物體的前邊緣;(3)刻度必須要 緊貼 物體。(4)記錄數據時,必須記錄到分度值的 下一 位。(5)讀數時,視線要與刻度尺 垂直 。9、長度的單位從大到小有: 千米km 、 米m 、分米dm、厘米Cm 、毫米mm、微米µm 、 納米nm 等。長度的國際主單位是 m 。10、判斷記錄的測量結果是否正確,我們就看倒數第 1 位的 單位 和分度值的 單位 是否一致,如果一致是 正確 的,如果不一致是 錯誤 的。11、在我們記錄的正確長度測量結果中,所有各位都是 有效

3、 數字, 最末 一位數字是估計數字,除最末一位外的其他各位數字都是 精確 數字。12、誤差是 測量值 與 真實值之間 的差異。13、 任何 人,用 任何 工具,使用 任何 方法都會有誤差。14、誤差是 不可 避免的。但誤差可以 減小 。15、誤差的產生與測量的 人 有關,與測量的 工具 有關。16、由于測量方法 不正確 而產生的叫錯誤。測量錯誤 可以 避免。17、 改正了錯誤的測量方法只能避免錯誤 ,不能避免 誤差 ,也不能減小 誤差 。18、長度測量需要達到的準確程度與 要求 有關;能夠達到的準確程度與 分度值 有關。19、分度值越小,長度測量越 準確 。刻度尺的分度值為多少,測量長度時所能

4、達到的準確程度就是 多少 。20、減小誤差的方法有:(1) 多次測量求平均值 ;(2) 用精密儀器測量 ;(3) 用先進方法測量 。21、用同一把刻度尺多次測量同一個物體的長度時,記錄的測量結果除了要記錄到分度值的 下一位 外,還必須滿足除 最末一 位可以不同,其余各位必須 相同 。22、多次測量求平均值時,只能用 正確 的測量結果來求平均值,錯誤的測量結果 不能 用來求平均值。24、求平均值時,應當用 四舍五入 法保留小數位數和原小數位數 相同 。25、時間用 鐘或表 來測量。古代測量時間用 日晷 和 沙漏 。26、時間的國際單位有:小時h 、 分min 、 秒s 。時間的國際主單位是 s

5、。27、1h= 60 min= 3600 s。1min= 60 s。28、要會讀停表。第二節 運動的描述1、一個物體相對另一物體的 位置改變,叫機械運動。或者說物體間的 位置改變 叫機械運動。2、位置改變是指一個物體相對于另一個物體的:(1)方位不變,距離 改變 ;(2)距離不變,方位 改變 ;(3)距離和方位都 改變 。3、在研究機械運動時,被選作為比較對象的物體叫 參照物 。一個物體被選作為參照物后,不管它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我們就認為這個物體是 靜止不動 的。4、我們可以選擇 任何 物體作為參照物,但原則上不選擇 研究物體自己 。5、如果選擇不同物體做參照物,同一個物體的運動情況 不一定

6、 相同。(選填:一定、不一定、一定不)6、物體是做機械運動、還是靜止都必須相對于 參照物 來說,所以運動和靜止都是 相對 的,具有 相對 性。7、兩個物體沿同一方向運動,如果兩個物體速度相同,以其中一個物體作為參照物,那么另一個物體是 靜止 的。如果兩個物體速度不相同,以速度小的物體作為參照物,那么速度大的物體向 原方向 運動;以速度大的物體作為參照物,那么速度小的物體向 反方向 運動(選填:原方向、反方向)。8、甲、乙、丙三臺都在下降的電臺梯,甲電梯上的人看到乙電梯在上升,乙電梯上的人看到丙電梯在上升。那么,丙電梯上的人看到甲電梯在 下降 ;下降最快的是 甲 電梯;下降最慢的是 丙 電梯。9

7、、一列火車向正南方向以10m/s的速度運動,鐵路邊的人看到火車冒出的煙是豎直向上的。那么,這時正在吹 北 風,風速為 10 m/s。10、湖邊的人家正在做午飯,湖邊的人看到炊煙向東邊飄去,湖中的甲船上的紅旗向西飄動,乙船上的紅旗向東飄動。那么,甲船 一定 向東行駛;乙船 不一定 向西行駛。(選填:一定、不一定、一定不)11、同步地球衛星(通訊衛星),相對于 地球 是靜止,相對于 太陽 是運動的。12、空中加油時,戰斗機相對于加油機是 靜止 的,加油機相對于戰斗機是 運動 的。第三節 運動的快慢1、物理上用 速度 來表示物體運動快慢。2、觀看比賽的觀眾,用運動員跑 相同 的時間通過的 路程 多少

8、來判斷運動員跑的快慢。3、計時員用運動員跑 相同 路程所用的 時間 長短來判斷運動員跑的快慢。4、物體通過 路程 與 時間 的比值叫速度。速度大小等于 單位 時間通過 路程 的多少。速度用字母 V 表示。5、速度的計算式為:V=。V是 速度 ,S是 路程 ,t是 時間 。6、速度的國際主單位是 m/s 。國際常用單位是 km/h ,它也是 交通運輸 上常用的速度單位。7、1m/s= 3.6 km/h,1km/h=m/s,60m/min= 1 m/s。8、運動按照通過的路徑來分可分為: 直線 運動和 曲線 運動。9、直線運動按照速度是否發生改變來分可分為: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10、做 直

9、線 運動的物體,如果 相等 時間內通過路程 相等 (或者說:速度大小 不變 )(或者說運動快慢 不變 ),叫勻速直線運動。11、勻速直線運動的條件是:(1) 做直線運動 ;(2) 相等時間通過路程相等 。12、一列火車在平直的軌道上運動,第一小時行駛100km,第二小時行駛100km,第三小時行駛100km,以后每小時都行駛100km。那么火車 不一定 做勻速直線運動。(選填:一定、不一定、一定不)13、做 直線 運動的物體,如果 相等 時間內通過路程 不相等 (或者說:速度大小 改變 )(或者說運動快慢 改變 ),叫變速直線運動。14、變速直線運動的條件是:(1)做直線運動;(2)相等時間通

10、過路程不相等。15、速度時間圖象,是以時間為橫軸,速度為縱軸。速度時間圖象在時間軸上,表示物體 靜止 ;速度時間圖象平行于時間軸,表示物體作 勻速直線運動 ;速度時間圖象為斜直線或者曲線,表示物體作 變速直線運動 。16、速度時間圖象與時間軸夾角的大小表示了物體速度 變化快慢 。夾角越大,表示速度變化越 變 。17、路程時間圖象,是以時間為橫軸,路程為縱軸。當路程時間圖象在時間軸上或者平行于時間軸,表示物體 靜止 ;路程時間圖象為斜直線表示物體作 勻速直線運動 ;路程時間圖象為曲線,表示物體作 變速直線運動 。18、路程時間圖象與時間軸夾角的大小表示了物體速度 大小 。夾角越大,表示速度越 大

11、 。第四節 測量平均速度1、平均速度是用來表示物體 平均運動 快慢的。2、平均速度是 總路程 與 總時間 的比值。3、測量平均速度 不能 直接測量,只 間接 測量(選填:能、不能)。平均速度的測量原理是V=。4、測量平均速度需要測量出的物理量有 路程S 和 時間t ,需要的測量工具有 刻度尺 和 表 。5、前半路程平均速度V1、,后半路程平均速度V2,全程平均速度V=。9、前半時間平均速度V1、,后半時間平均速度V2,全程平均速度V=。10、 > 。(選填:>、<、=)11、一個小球自由地從斜面頂端滾到底端,滾到斜面中點處速度V1,滾到滾完全程一半時間時的速度V2,那么V1

12、> V2。(選填:>、<、=)第二章 聲現象第一節 聲音產生和的傳播1、聲音是由于物體的 振動 而產生的。2、振動的物體 一定 在發聲;發聲的物體 一定 在振動。(選填:一定、不一定)3、振動物體發出的聲音,我們 不一定 能聽到(選填:一定、不一定)。因此,我們 不能 用我們是否聽到了聲音來判斷物體是否在發聲(選填:能、不能)。4、聲源是 自己 能 發聲 的物體。5、人的說話聲,是由于人的 聲帶 振動而產生的;蜜蜂從我們身邊飛過時的“嗡翁”聲,是蜜蜂 翅膀 的振動而產生的;打鼓時的的鼓聲是由于 鼓面 的振動而產生的;蟬的鳴叫聲是由于發聲器的振動而產生的;吹笛子時笛聲是由于笛子

13、中 空氣 的震動而產生的;拉小提琴時,小提琴的聲音是 琴弦 的振動發出的。6、我們能聽到老師的講課聲,說明聲音能在 氣體 中傳播。在金魚缸邊拍手,金魚會受到驚嚇,說明聲音除了可以在氣體中傳播外,還能在 液體 中傳播。地道戰中的游擊隊員通過一根細鐵絲就能聽到另一個地道中游擊隊員的說話聲,說明聲音能在 固體 中傳播。在月球上的宇航員相互距離很近也不能直接對話,而要通過無線電通話,這說明聲音不能在 真空 中傳播。7、聲音能在 固體 、 液體 和 氣體 中傳播,不能在 真空 中傳播。所以聲音的傳播 需要 介質。8、放一個手機在密閉的玻璃球內,當我們給手機發信息時,我們 能 聽到手機鈴聲, 能 看到指示

14、燈的閃爍(選填:能、不能);當我們用抽氣機抽出玻璃球內的過程中,我們聽到的鈴聲會越來越 小 。而把空氣抽完后,我們就 不能 聽到手機的鈴聲了,這是因為 真空不能傳聲 。9、聲音是以 波 的形式向外傳播的,所以聲音又叫 聲波 。10、聲音的傳播 需要 時間,所以聲音有 速度 叫 聲速 。11、聲音在 固體 中傳播速度最快,在 氣體 中傳播速度最慢。古時候,遠征的戰士們晚上睡覺時,常常“枕戈待旦”就可以很快地發現敵人夜間偷襲,這是因為固體傳聲比氣體傳聲 快 的原因。鐵道游擊隊員常常用耳朵貼著鐵軌聽,敵人的火車還離得很遠就知道了,這是因為固體傳聲比氣體傳聲 快 的原因。夜間狗睡覺時,總是把一只耳朵貼

15、著地面,來人離人家很遠,人還沒有感覺到,狗就會叫起來,也是因為固體傳聲比氣體傳聲 快 的原因。12、有一根足夠長的鐵水管,一個人在鐵水管的一端用鐵錘敲擊一下,另一個人在鐵水管的另一端一耳貼著鐵水管,一耳放在空氣中。如果水管中無水,他會 2 次聽到敲擊聲;如果水管中有水,他會 3 次聽到敲擊聲。他聽到的第一次敲擊聲是由 鐵水管 傳到人耳的,他聽到的最后一次敲擊聲是由 空氣 傳到人耳的。13、聲音的速度與介質的 種類 、介質的 狀態 和介質的 溫度 有關。14、聲音在150C空氣中的速度為 340m/s 。15、 任何 物體能反射聲音。被物體反射回來的聲音叫 回音 。16、人要分辯出原聲和回聲,原

16、聲和回聲必須相隔 0.1s 及以上。人要分辯出自己說話聲的原聲和回聲,人距反射物的距離必須在 17m 及以上。17、人耳主要由 耳廓 、 外耳道 、 鼓膜 、 聽小骨 和 聽覺神經 組成。18、耳廓的作用是 收集聲音 ;外耳道的作用是 傳遞聲音 ;鼓膜的作用是 產生振動 ;聽小骨的作用是 傳遞振動 ;聽覺神經的作用是 傳遞信息 。19、如果人聽覺出現的問題是由耳廓、外耳道、鼓膜、聽小骨引起的, 能 通過治療恢復聽力;如果人聽覺出現的問題是由聽覺神經引起的, 不能 通過治療恢復聽力。(選填:能、不能)20、人除了可以利用 耳朵 來感知聲音外,還可以利用 頭骨、額骨 來感知聲音,這就是 骨 傳導。

17、21、自己聽到自己的說話聲,和用錄音機錄下來后,放出來再聽自己的聲音,會覺得有很大的改變,這是因為自己聽自己的說話聲是利用 骨傳導 傳給大腦的,而放錄音聽自己的說話聲是利用 耳朵 傳給大腦的。第二節 聲音的特性1、聲音的三要素是 音調 、 響度 和 音色 。2、音調是指聲音的 高低 。音調只能說 高 或 低 ,不能說 大 或 小 、 強 或 弱 。3、頻率是用來表示物體振動 快慢 的。頻率高,物體振動得 快 。頻率低,物體振動得 慢 。4、物體 1s 振動的次數叫頻率。頻率用字母 f 表示。頻率的國際主單位是 Hz 。常用單位還有 千赫kHz 和 兆赫MHz 。1KHz= 103 Hz, 1M

18、Hz= 103 KHz= 106 Hz。5、物體音調的高低與物體振動的 快慢 或者說與振動的 頻率 有關。物體振動得快,音調 高 ;物體振動頻率低,音調 低 。6、男低音歌唱家中的“低”是指 音調 ;女高音歌唱家中的“高”是指 音調 ;音樂課上我們唱了一首F調的歌,“F”調是指 音調 。7、鼓、音叉的音調是 不能 改變的(選填:能、不能)。重敲和輕敲只能改變鼓和音叉的 響度 ,不能改變鼓、音叉的 音調 。8、人能感覺到的聲音的頻率范圍是 2020000 Hz。9、次聲波是指頻率低于 20Hz 的聲音。超聲波是指頻率高于 20000Hz 的聲音。10、蝙蝠是利用 超聲波 來覓食的,大象是利用 次

19、聲波 來交流的。蝴蝶從我們身邊飛過,我們感覺不到,是因為蝴蝶飛行時發出的是 次聲波 。11、響度是指聲音的 大小 或者說 強弱 。響度一般說 大小 或 強弱 。不說 高低 。高聲喧嘩中的“高”是指 響度 。12、響度與物體振動的 振幅 有關。振幅大,響度 大 。13、我們聽到聲音的響度大小與聲源的 振幅(響度)和我們離聲源的 距離 有關。14、音色是指聲音的 特色 。不同發聲體的音色一般 不同 。15、我們檢查:西瓜是否成熟、保溫瓶是否破損、鐵軌是否有問題、醫生拍病人的肚子判斷病情、聲控門、聲控取款機都是利用 音色 來工作的。樓道里的聲控燈是利用 響度 來工作的。16、在聲波圖象中,圖象的上下

20、高低表示了聲音的 響度大小 。圖象的稀密程度表示了聲音的 音調高低 。圖象的形狀表示了聲音的 音色 。17、樂器可分為 弦 樂器、 管 樂器和 打擊 樂器。18、打擊樂器有 鼓 、 鑼 、 沙錘 、 編鐘 等。19、管樂器有 笛 、 嗩吶 、 簫 、 單簧管 等。管樂器是靠 空氣 振動發聲。空氣柱越長,發出聲音的音調越 低 。20、弦樂器有 古箏 、 二胡 、 小提琴 、 吉他 等。弦樂器是靠 弦 振動發聲。21、弦樂器的音調高低與弦的 材料 、 長度 、 松緊 、 粗細 有關。22、弦樂器弦越緊,音調越 高 ;弦樂器弦越長,音調越 低 ;弦樂器弦越細,音調越 高 。第三、四節 聲的利用、噪音

21、的危害和防止1、聲音可以傳遞 信息 。2、聲音傳遞信息的事例有:(1)聽到 雷聲 ,知道下雨;(2)醫生用 聽診器 和 B超 檢查病情;(3)拍西瓜,判斷是否 成熟 ;(4)敲擊 鐵軌 ,判斷鐵軌有無事故隱患;(5)聲控 取款機 、聲控 門 ;(6)蝙蝠 覓食 ;(7)根據動物的異常反應判斷 自然災害 ;(8)聽保溫瓶的聲音判斷保溫瓶的 損壞 ;(9)測量海水的 深度 等等。3、能發出次聲波的有: 大象 、 地震 、 火山爆發 、 臺風 、 海嘯 等等4、回音的作用是:(1) 加強原聲 ;(2) 測量距離 。5、表面 光滑 又 平坦 的物體反射聲音的能力強,吸收聲音的能力 弱 。6、表面 粗糙

22、 又 松軟 的物體反射聲音的能力弱,吸收聲音的能力 強 。7、聲音的強弱的單位是 分貝 ,表示字母為 dB 。 8、為了保護聽力聲音不得超過 90 dB;為了不影響工作、學習聲音不得超過 70 dB;為了保證睡眠聲音不得超過 50 dB。9、醫生用聽診器檢查病情,聽診器導管的作用是 集中聲音 。向遠處喊話,把手做成喇叭狀的作用是 避免聲音分散 。10、醫生用聽診器檢查病情,聽診器的導管 不能 增大響度, 不能 提高音調, 不能 改變音色。(選填:能、不能)11、聲音還能夠用來傳遞 能量 。12、用聲音清洗鐘表是因為聲音能傳遞 能量 ;用聲音去結石是因為聲音能傳遞 能量 ;用聲音清洗精密儀器是因

23、為聲音能傳遞 能量 ;用聲音切割金剛石等堅硬物體是因為聲音能傳遞 能量 。13、根據蝙蝠覓食的原理,制成了一種測量距離的科學儀器叫 聲納 ,它 不能 用來測量地球和月球間的距離,因為地球和月球間有一段是 真空 。14、要減小噪音可以在 聲源處 減小,可以在 傳播過程中 減小,還可以在 人耳處 減小。15、從物理角度上講, 無規律 振動發出的聲音叫噪音。16、從環保角度上講,對我們 工作 、 學習 、 休息 造成影響的聲音或對我們要聽的聲音造成 干擾 的聲音。第三章 物態變化第一節 溫度1、物體的冷熱程度,我們用 溫度 來表示。溫度是用來表示物體 冷熱程度 的。2、溫度的測量工具是 溫度計 。常

24、用溫度計的原理是 液體的熱脹冷縮 。3、溫度的單位是 攝氏度 ;用字母 0C 表示。4、人們規定 冰水混合物 的溫度為00C; 1 標準大氣壓下 開水 的溫度為1000C。這樣規定的溫度為 攝氏 溫標(攝氏溫度)。5、 溫度計可分為 常用 溫度計和 醫用 溫度計(又叫 體溫 計)。6、溫度計的構造:體溫計和常用溫度計都有(1) 玻璃管 ;(2) 玻璃泡 ;(3) 有色液體 ;(4) 刻度 。體溫計和常用溫度計在構造上的不同點是:常用溫度計的玻璃管和玻璃泡是 直接 連接的;而體溫計的玻璃管和玻璃泡是靠 彎曲的縮口 (彎曲的毛細管) 來連接的,這樣做的目的是讓體溫計 能離開被測物體 讀數。7、使用

25、溫度計測量溫度時必須注意:(1) 不超過 測量范圍;(2)液泡要與被測物體 充分接觸 ;(3)要等到液柱 穩定 了才讀數;(4)常用溫度計 不能 離開被測物體讀數;體溫計 能夠 離開被測物體讀數,因為體溫計的玻璃管和玻璃泡是靠 彎曲的縮口 來連接的(前兩空選填:能、不能)。(5)常用溫度計用過后 不能 甩,體溫計用過后和用之前都 必須甩 ,目的是利用 慣性 把管內的液體甩入泡內;(6)讀數時視線要與被溫度計相互 垂直 。8、如果用常用溫度計測量時,溫度計沒有和被測物體充分接觸,溫度計的玻璃泡與容器壁、容器底接觸,溫度計離開了被測物體讀數,沒有等液柱穩定就讀數,測量結果會偏 大 或偏 小 。如果

26、外界高于被測物體的溫度,測量結果會偏 大 ;如果外界低于被測物體的溫度,測量結果會偏 小 。9、如果體溫計沒有甩就進行下一次測量,測量方法 一定 錯誤,測量結果 可能 正確、 可能 錯誤。(選填:一定、可能、一定不)10、體溫計沒有甩就進行下一次測量,如果先測量的物體溫度高,后測量的物體溫度低,后測量的溫度是 錯誤 的;如果先測量的物體溫度低,后測量的物體溫度高,后測量的溫度是 正確 的。(選填:正確、錯誤)11、體溫計沒有甩就進行下一次測量,測量的最后一個物體的溫度等于 高溫 物體的溫度。 12、溫度計讀數時,(1)先要保證溫度計的液柱在 下 方;(2)溫度計上的標數由下到上逐漸增大,讀數為

27、 正 ,溫度計上的標數由下到上逐漸減小,讀數為 負 ;(選填:正、負)(3)讀數時,要由 小 數讀到 大 數。(選填:大、小)第二節 熔化和凝固1、任何物質都有 固態 、 液態 和 氣態 等三種狀態。2、物質的三種狀態中,最高狀態是 氣態 ,最低狀態是 固態 。3、凡是物質由低狀態變為高狀態都要 吸 熱,凡是物質由高狀態變為低狀態都要 放 熱。(選填:吸、放)4、物質由 固 態變為 液 態叫熔化。物質熔化時一定 吸 熱。因為熔化是由低狀態變為高狀態。夏天吃冰糕感覺涼快,是因為冰糕 熔化 要 吸熱 的原因。5、物質由 液 態變為 固 態叫凝固。物質凝固時一定 放 熱。因為凝固是由高狀態變為低狀態

28、。6、物質根據熔化或凝固時溫度是否發生改變,可分為 晶體 和 非晶體 。7、熔化和凝固時溫度不變的一類物質叫 晶體 。熔化時溫度要升高、凝固時溫度要降低的一類物質叫 非晶體 。8、晶體有:(1) 冰 ;(2) 食鹽 ;(3) 水晶 ;(4) 石英 ;(5) 所有的金屬 ;(6) 萘 。9、非晶體有:(1) 玻璃 ;(2) 橡膠 ;(3) 塑料 ;(4) 瀝青 ;(5) 所有的油 ;(6) 棉布 。10、熔點是 晶體 熔化時的 溫度 。11、 晶體 有熔點, 非晶體 沒有熔點。不同晶體的熔點一般 不同 (選填:相同、不同)。12、熔化圖像是由 低 溫到 高 溫。晶體的熔化圖像有一段與時間軸相互

29、平行 ,這一段所對應的溫度就是 熔點 ;非晶體的熔化圖像 沒有 平行于時間軸的那一段。晶體的熔化圖像一共有 3 段。13、晶體的熔化圖像中,平行于時間軸的那一段表示 熔化 過程,此過程中物質處于 固液共存 態。14、晶體的溫度等于熔點時,物質可能全是 液 態,可能全是 固 態,也可能是 固液共存 態。15、晶體的溫度高于熔點時,物質是 液 態;晶體的溫度低于熔點時,物質是 固 態。16、晶體凝固時溫度 不變 ;非晶體凝固時溫度會 降低 。17、 晶體 凝固時的溫度叫凝固點。 晶體 有凝固點, 非晶體 沒有凝固點。18、不同晶體的凝固點一般 不同 。同種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 相同 。19、凝固圖像

30、是由 高 溫到 低 溫。晶體的凝固圖像有一段與時間軸相互 時間軸 ,這一段所對應的溫度就是 凝固點 ;非晶體的凝固圖像 沒有 平行于時間軸的那一段。20、晶體的凝固圖像中,平行于時間軸的那一段表示 凝固 過程,它所對應的溫度叫 凝固 點此過程中物質處于 固液共存 態。21、晶體的溫度等于凝固點時,物質可能全是 液 態,可能全是 固 態,也可能是 固液共存 態。22、晶體的溫度高于凝固點時,物質是 液 態;晶體的溫度低于凝固點時,物質是 固 態。23、00C的水和00C的冰的冷熱程度 相同 。把右手放在00C的水中,左手放在00C的冰中, 左 手感覺要冷一些,這是因為冰還有一個 熔化 過程要 吸

31、 熱。24、常言道“下雪不冷,化雪冷”,這是因為下雪天是一個 放熱 過程,要 放出 大量的 熱 ;而化雪天是一個 吸熱 過程,要 吸收 大量的 熱 。 25、晶體熔化的條件是(1) 達到熔點 ,(2) 吸熱 。晶體凝固的條件是(1) 達到凝固點 ,(2) 放熱 。第三、四節 汽化和液化 升華和凝華1、汽化是物質由 液 態變為 氣 態。汽化時一定要 吸 熱。因為汽化是由低狀態變為高狀態。2、液化是物質由 氣 態變為 液 態。液化時一定要 放 熱。因為液化是由高狀態變為低狀態。3、汽化的方式有 蒸發 和 沸騰 。4、蒸發是只在液體 表面 發生的 汽化 現象。5、蒸發能在 任何 溫度下進行。液體蒸發

32、時要 吸 熱,因此蒸發具有 致冷 作用。20 0C的酒精 能 蒸發(選填:能、不能)。6、蒸發的快慢與(1) 溫度 ;(2) 蒸發面積 ;(3) 通風狀況 。7、探究蒸發快慢與蒸發面積有無關系,我們應當用探究方法是 控制變量法 ,應當控制 溫度 和 通風狀況 不變,通過改變 蒸發面積 來進行探究。8、沸騰是在液體 內部 和 表面 同時發生的 劇烈 的 汽化 現象。9、沸騰只能在 一定 溫度下進行。沸點是液體 沸騰 時的溫度。10、不同液體的沸點一般 不同 。同種液體的沸點 可能 改變。11、液體的沸點與 氣壓 有關,氣壓升高,液體沸點 升高 。高壓鍋的原理是 增大氣壓,升高沸點 。12、使液體

33、沸騰的方法有(1) 加熱 ;(2) 減小壓強 。13、水沸騰前,氣泡上升時由 大 變 小 。沸騰后,氣泡上升時由小 變 大 。14、液體沸騰的條件是(1) 達到沸點 ;(2) 吸熱 。15、 任何 氣體在溫度降到 足夠低 時都能液化。16、生活中的液化現象有:(1) 露 ;(2) 霧 ;(3) 雨 ;(4) 所有的白氣 ;(5) 夏天自來水管出汗 。17、氣體液化的條件是(1) 達到液化溫度 ;(2) 放熱 。18、使氣體液化的方法有(1) 降溫 ;(2) 加壓 。19、常溫下的液化天然氣是利用 加壓 的方法制得的;常溫下的液化石油氣是利用 加壓 的方法制得的;常溫下的液化氧氣是利用 加壓 的

34、方法制得的;常溫下的液化氮氣是利用 加壓 的方法制得的。20、升華是物質有 固 態變為 氣 態。升華時物質一定要 吸 熱。因此升華具有 致冷 作用。21、凝華是物質有 氣 態變為 固 態。凝華時物質一定要 放 熱。22、生活中的升華現象有:(1) 燈絲變細 ;(2) 干冰消失 ;(3) 衛生球消失 ;(4) 加熱碘,碘消失 ;(5) 南極結冰的衣服也會干 。23、生活中的凝華現象有:(1) 霜 ;(2) 霧松 ;(3) 燈泡變黑 ;(4) 雪、冰雹的形成 ;(5) 加熱碘,瓶變黃 。24、具有制冷作用的物態變化有 熔化 、 蒸發 和 升華 。25、春天和秋天,寢室窗戶的玻璃上出現的小水珠在玻璃

35、的 內 表面,寒冷的冬天,寢室玻璃上出現的小冰花在玻璃的 內 表面。(選填:內、外)26、寢室窗戶的玻璃上出現的小水珠或小冰花一定在溫度 高 的那一面玻璃上。第四章 光現象第一節 光的直線傳播1、光源是 自身 能 發光 的物體。2、常見的光源有:(1) 太陽 ;(2) 螢火蟲 ;(3) 夜晚天上的星星 ;(4) 燈籠魚 ;(5) 虎頭魚 ;(6) 水母 。3、能看見的物體 不一定 是光源。不是光源我們不一定 能看不見。(選填:一定、不一定、一定不)4、光源可分為: 天然 光源和 人造 光源。5、光在 同一種 種 均勻 介質中沿直線傳播。6、光沿直線傳播的條件是:(1) 同一種介質 ;(2) 均

36、勻介質 。7、生活中能說明光沿直線傳播的現象有:(1) 日食 ;(2) 月食 ;(3) 小孔成像 ;(4) 影子的形成 ;(5) 射擊 ;(6) 排隊 ;(7) 木工檢查木頭是否直 ;(8) 激光引導掘進 。8、日食形成時太陽、月亮、地球在同一 直線 上,位于中間位置的星球是 月亮 。9、月食形成時太陽、月亮、地球在同一 直線 上,位于中間位置的星球是 地球 。10、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光沿直線傳播 。小孔成像的性質是 倒立 的 實 像。11、像距是 像 到 小孔 的距離,用字母 V 表示。12、物距是 物體 到 小孔 的距離,用字母 u 表示。13、小孔所成的像時,像的形狀一定與 物體 的形狀

37、相同。當像距大于物距時,像是 放大的 ;當像距等于物距時,像是 等大的 ;當像距小于物距時,像是 縮小的 。(后三空選填:等大、放大、縮小)14、光能在 固體 、 液體 、 氣體 和 真空 中傳播。光的傳播 不需要 介質(選填:需要、不需要)。15、光的傳播速度與介質的 種類 和介質的 狀態 有關。16、光在 真空 中傳播速度最大,在 固體 中傳播速度最小。17、光在真空中傳播速度用 C 表示,C= 3×108 m/s= 3×105 km/s。18、光在空氣中的速度大約為 3×108 m/s= 3×105 km/s。19、雷雨天,雷聲和閃電是 同時 發出

38、的。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是由于光速比聲速 快 的原因。20、光年是天文學上常用的 光年 單位,1光年= 3×108×365×24×3600 m= 3×105×365×24×3600 km。(要求寫出計算式即可)21、1光年的意思是光在 一年 內通過的 路程 。22、牛郎星距地球50光年,我們今天看到的牛郎星, 不是 此刻的牛郎星。(選填:是、不是)23、光線是用一根 帶箭頭 的 直線 來表示光的傳播 路徑 和 方向 。第二節 光的反射1、光射到 任何 物體 表面 都會被 反射 回來,叫光的反射。2、 任何 物體都能

39、反射光。3、入射線是指射到物體 表面 的光線;反射線是被物體表面 反彈回去 的光線。入射點又叫 反射 點,它是 入射 線與 物體表面 的交點,也是 反射 線與 物體表面 的交點,用字母 O 表示。法線是通過 入射 點并 垂直 于物體 表面 的直線,法線是一根 理想 曲線,實際上不存在。4、入射角是 入射 與 法線 的夾角,反射角是 反射線 與 法線的夾角。5、探究光的反射性質時,先把一張白紙垂直于平面鏡放置,用一束光線緊貼著白紙射到平面鏡上,我們能從白紙的另一邊 能 看到平面鏡反射的反射光,當我們沿入射點把白紙向后折,我們從白紙的另一邊就 不能 看到平面鏡反射的反射光了,這樣做的目的是探究 入

40、射 線、 反射 線、 法線 線是否在 同一平面 內。6、探究光的反射性質時,我們要多次測量入射角和它所對應的反射角,其目的是 反復驗證實驗結論是否正確,避免偶然性 。7、光的反射定律:入射線、反射線和法線在 同一平面內 (簡稱三線 共面 );入射線和反射線分居于法線 兩測 (簡稱法線 居中 );反射角 等于 入射角(簡稱兩角 相等 )。8、法線在入射線與反射線夾角的 角平分 線上。9、入射角是入射線與反射線夾角的倍。反射角是入射線與反射線夾角的倍。入射線與反射線夾角是入射角的 2 倍。入射線與反射線夾角是反射角的 2 倍。10、光在發生反射時,光路是 可逆 的。11、平行光照射到 平坦光滑 物

41、體表面時,反射光 也 平行,叫鏡面反射。12、鏡面反射只有 1 個方向上有反射光,我們只能從 1 個方向上看到物體。13、平行光照射到 粗糙不平 物體表面時,反射光 不再 平行,叫漫反射。14、漫反射在 各 個方向上都有反射光,我們能從 各 個方向上看到物體。15、走在有積水的路上,當我們迎著月光走時,我們會發現 亮 的地方有積水;當我們背著月光走時,我們會發現 暗 的地方有積水。(選填:亮、暗)16、房屋、高山、風景等等,在水中的倒影的原理是光的 反射 ;照鏡子時我們看到鏡子中的自己的像的形成原理是光的 反射 。17、 任何 反射都遵從光的反射定律。第三節 平面鏡成像1、平面鏡成像的原理是光

42、的 。2、生活中的平面鏡成像現象有:(1)看到穿衣鏡中的自己;(2) 水中的倒影 ;(3) 房屋在平板玻璃中的像 。3、表面既 光滑 又 平坦 的物體叫平面鏡。4、生活中屬于平面鏡的物體有:(1) 穿衣鏡 ;(2)平靜的水面 ;(3)地面瓷磚 ;(4) 平板玻璃窗 ;(5) 平板墻面瓷磚 。5、平面鏡成像的性質:平面鏡成 正立 、 等大 的 虛 像。6、探究平面鏡成像規律時,要用 2 根相同的蠟燭,目的是比較像和物的 大小 關系。要用刻度尺測量像距和物距,目的是判斷像距和物距的 大小 關系。要用平板玻璃而不用平面鏡,是為了便于 觀察 。7、平面鏡所成的像,像與物的連線 垂直于 平面鏡,像到鏡的

43、距離 等于 物到鏡的距離。8、平面鏡成像時,平面鏡在像與物的連線的 中垂 線上。9、平面鏡所成的像一定與物體大小 相同 ,與平面鏡大小 無關 。10、平面鏡所成的像,是反射線的 反向 延長線的 交點 。所以平面鏡所成的像是 虛 像。11、平面鏡所成的像上下 不會 顛倒,左右 要 顛倒。12、平面鏡對平行光的作用是平行 平行 。13、面鏡對光都是 反射 作用。面鏡分為 平 面鏡、 凹 面鏡和 凸 面鏡。14、平行光射到凹面鏡上,經凹面鏡 反射 后,要會聚于凹面鏡前的一個點,這個點叫 焦 點,用字母 F 表示。15、凹面鏡的焦點是 實際 光線會聚而得到的,所以是 實 焦點。凹面鏡有 1 個 實 焦

44、點。(第一空選填:不是實際、實際)16、根據光的 可逆 性,從凹面鏡焦點發出的光經凹面鏡 反射 后將成為一束 平行 光。17、凹面鏡對光具有 會聚 作用。因此凹面鏡對光的作用是平行 會聚 。18、生活中的凹面鏡有:(1) 手電筒的反光鏡 ;(2) 車燈的反光鏡 ;(3) 太陽灶 ;(4)電視的衛星接受天線 ;(5) 探照燈、投影儀、顯微鏡的反光鏡 。19、平行光射到凸面鏡上,經凸面鏡 反射 后要成為一束 發散 光線,其反向延長線要會聚于凸面鏡后的一個點,這個點叫 焦 點,用字母 F 表示。20、凸面鏡的焦點 不是 實際光線會聚而得到的,所以是 虛 焦點。凸面鏡有 1 個 虛 焦點。(第一空選填

45、:不是、是)21、根據光的 可逆 性,一束會聚光線射到凸面鏡上,如果它的延長線相交于凸面鏡的焦點處,經凸面鏡 反射 后將成為一束 平行 光。22、凸面鏡對光具有 發散 作用。因此凸面鏡對光的作用是平行 發散 。23、用凸面鏡做觀后鏡的原因是:同樣大小的平面鏡和凸面鏡比較,通過凸面鏡觀察到的范圍要 大 些。第四節 光的折射1、光從一種介質射入另一種介質,傳播方向通常會 改變 ,叫光的折射。2、光在同種不均勻介質中傳播時,傳播方向也會 改變 ,也會發生 折射 。3、光從一種介質射入另一種介質,方向發生了改變的光線叫 折射 線。4、折射角是 折射 線與 法 線的夾角。5、生活中光從一種介質射入另一種

46、介質發生折射的現象有:(1) 看到河水變淺 ;(2) 玻璃后鋼筆錯位 ;(3) 水中看到岸上的電桿變高 ;(4) 魚的位置抬高了 ;(5) 裝滿水的玻璃瓶后的手指變粗了 。6、生活中光同一種不均勻介質中發生折射的現象有:(1) 看到地平線下的太陽 ;(2) 海市蜃樓 ;(3) 雨后的彩虹 。7、光的折射的性質:(1)入射線、法線、折射線在 同一平面 內;(2)入射線和折射線分居于法線 兩側 ;(3)A、光從空氣斜射入其他透明物質,折射角 小于 入射角,B、光從其他透明物質斜射入空氣,折射角 大于 入射角,C、光從一種介質垂直射入另一種介質,傳播方向 不改變 ,此時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都為 0

47、0 。8、光從一種介質射入另一種介質發生折射的條件是 斜射 。光從一種介質射入另一種介質不發生折射的條件是 垂直入射 。9、光在空氣和其它透明物質間發生折射時,光在空氣中與法線的夾角 大于 在光在其他透明物質中與法線的夾角。(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光從一種介質射到另一種透明介質表面時,既要發生反射又要發生折射。那么,在法線的某一邊只有一根光線,它是 入射 光線;在兩種物質的分界面的一邊也只有一根光線,它是 折射 光線。11、從岸上看水中的物體看到的位置比實際的 高 ,實際的比看到的 低 。12、從水中看岸上的物體看到的位置比實際的 高 ,實際的比看到的 低 。13、我們從岸上看到的水中

48、的物體 不是 真實的物體(選填:是、不是)。而是由于光的 折射 形成的 虛 像。第五節 光的色散1、太陽光是 白 色的光。2、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后會分解成 紅 、 橙 、 黃 、 綠 、 藍 、 靛 、 紫 等七種色光。3、白光通過三棱鏡后會在光屏上出現一條彩色的光帶,這條彩色的光帶叫 光譜 。這種現象叫光的 色散 現象。4、光是以 波 的形式向外傳播的,因此光又叫 光波 。5、三原色的光是指 紅 、 綠 、 藍 。相同比例的三原色光混合在一起所得到的光是 白 光。6、三原色的顏料是指 紅 、 黃 、 靛 。相同比例的三原色顏料混合在一起所得到的顏料是 黑色 顏料。7、生活中的光的色散現象有:(

49、1) 雨后的彩虹 ;(2) 五顏六色的肥皂泡 。8、單色光是指只有 1 種顏色的光;復色光是指由 多 種顏色的光混合而成的光。9、白光通過三棱鏡后會發生色散現象說明三棱鏡對不同顏色的光的折射能力是 不同 。(選填:相同、不同)10、不透明物體的顏色由它 透過 的色光決定。它能反射什么顏色的光,物體就是 什么 顏色。物體是什么顏色,就只能反射 什么 顏色的光。11、黃色物體只能反射 黃 色光,其它顏色的光都被它 吸收 了。12、白色物體能反射 所有 的色光, 不 吸收任何光。13、黑色物體能吸收 所有 的色光, 不 反射任何光。14、綠色的植物最不喜歡 綠 光,最喜歡 除綠光外的其他 光。15、透明物體的顏色由它 透過 的 色光 決定,它能透過紅光,它就是 紅 色的。什么顏色的透明物體就只能透過 什么 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