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建筑結構抗震理念設計有哪些 建造結構抗震理念設計有哪些?有什么需要留意的地方?請看建造網編輯的文章。 一、關于建造結構抗震概念設計的概述 我國結構計算理論經受了閱歷估算、容許應力法、破損階段計算、極限狀態計算,到目前普遍采用的概率極限狀態理論等階段。現行的建造結構牢靠度設計統一標準(GB50068-2022)則采用以概率理論為基礎的結構極限狀態設計準則,以使建造結構的設計得以符合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平安適用的原則。概率極限狀態設計法更科學、更合理,但該法在運算過程中還帶有一定程度近似,只能視作近似概率法,并且僅憑極限狀態設計也很難估算建造物的真正承載力。事實上,建造物是一個空間結構,各種構件以
2、相當復雜的方式共同工作,并非是脫離結構體系的單獨構件。 地震具有隨機性、不決定性和復雜性,要精確預報建造物所遭受地震的特性和參數,目前是很難做到的。而建造物本身又是一個浩大復雜的系統,在遭遇地震作用后其破壞機理和破壞過程非常復雜。且在結構分析方面,因為未能充分考慮結構的空間作用、非彈性性質、材料時效、阻尼變化等多種因素,也存在著不決定性。因此,結構工程抗震問題不能徹低依靠“計算設計”解決。應立足于工程抗震基本理論及長期工程抗震閱歷總結的工程抗震基本概念,從“概念設計”的角度著眼于結構的總體地震反應,根據結構的破壞過程,靈巧運用抗震設計準則,全面合理地解決結構設計中的基本問題,既留意總體布置上的
3、大原則,又顧及到關鍵部位的細節構造,從根本上提高結構的抗震能力。 二、抗震概念設計的基本原則與要求 1.抉擇有利場地。造成建造物震害的緣由是多方面的,場地條件是其中之一。因為場地因素引起的震害往往特殊嚴峻,而且有些狀況僅僅依賴工程措施來彌補是很困難的。因此,抉擇工程場址時,應舉行具體勘察,搞清地形、地質狀況,挑選對建造抗震有利的地段,盡可能避免對建造抗震不利的地段,任何狀況下均不得在抗震危急地段上建筑可能引起人員傷亡或較大經濟損失的建造物。 對建造抗震有利的地段,一般是指位于開闊平坦地帶的堅硬場地土或密實勻稱中硬場地土。建筑于這類場地上的建造一般不會發生因為地基失效導致的震害,從而可從根本上減
4、輕地震對建造物的影響。對建造抗震不利的地段,就地形而言,一般是指條狀突出的山嘴、孤立的山包和山梁的頂部、高差較大的臺地邊緣、非巖質的陡坡、河岸和邊坡的邊緣;就場地土質而言,一般是指脆弱土、易液化土、故河道、斷層破裂帶、暗埋塘浜溝谷或半挖半填地基等,以及在平面分布上成因、巖性、狀態顯然不勻稱的地段。 2.采用合理的建造平立面。建造物的動力性能基本上取決于其建造布局和結構布置。建造布局容易合理,結構布置符合抗震原則,就能從根本上保證房屋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閱歷表明,容易、規章、對稱的建造抗震能力強,在地震時不易破壞;反之,倘若房屋體形不規章,平面上凸出凹進,立面上凹凸錯落,在地震時簡單產生震害。
5、而且,容易、規章、對稱結構簡單精確計算其地震反應,可以保證地震作用具有明確直接的傳遞途徑,簡單實行抗震構造措施和舉行細部處理。 3.抉擇合理的結構形式。抗震結構體系是抗震設計應考慮的關鍵問題。按結構材料分類,目前主要應用的結構體系有砌體結構、鋼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鋼-混凝土結構等;按結構形式分類,目前常見的有框架結構、剪力墻結構、框架剪力墻結構、簡體結構等。結構體系確實定受到抗震設防烈度、建造高度、場地條件以及建造材料、施工條件、經濟條件等諸多因素影響,是一個綜合的技術經濟問題,需舉行周密考慮決定。 抗震規范對建造結構體系主要有以下規定:結構體系應具有明確的計算簡圖和合理的地震作用傳遞途徑;
6、結構體系宜具有多道抗震防線,應避開因部分結構或構件破壞而導致囫圇體系喪失抗震能力或對重力荷載的承載能力;結構體系應具有須要的抗震承載力,良好的變形能力和耗能能力;結構體系宜具有合理的剛度和承載力分布,避開因局部減弱或突變形成薄弱部位,產生過大的應力集中或塑性變形集中,對可能消失的薄弱部位,應實行措施提高抗震能力;結構在兩個主軸方向的動力特性宜相近,在結構布置時,應遵循平面布置對稱、立面布置勻稱的原則,以避開質心和剛心不重合而造成扭轉振動和產生薄弱層。 4.提高結構的延性。結構的延性可定義為結構在承載力無顯然降低的前提下發生非彈性變形的能力。結構的延性反映了結構的變形能力,是防止在地震作用下崩塌
7、的關鍵因素之一。 結構良好的延性有助于減小地震作用,吸收與耗散地震能量,避開結構崩塌。而結構延性和耗能的大小,取決于構件的破壞形態及其塑化過程,彎曲構件的延性遠遠大于剪切構件,構件彎曲屈服直至破壞所消耗的地震輸入能量,也遠遠高于構件剪切破壞所消耗的能量。因此,結構設計應力求避開構件的剪切破壞,爭取更多的構件實現彎曲破壞。一直遵循“強柱弱梁,強煎弱彎、強節點、弱錨固”原則。構件的破壞和退出工作,使囫圇結構從一種穩定體系過渡到另外一種穩定體系,致使結構的周期發生變化,以避開地震卓越周期長時光持續作用引起的共振效應。 5.確保結構的整體性。結構是由很多構件銜接組合而成的一個整體,并通過各個構件的協調工作來有效地抵擋地震作用。若結構在地震作用下喪失了整體性,則結構各構件的抗震能力不能充分發揮,這樣簡單使結構成為機動體而崩塌。因此,結構的整體性是保證結構各個部分在地震作用下協調工作的重要條件,確保結構的整體性是抗震概念設計的重要內容。 為了充分發揮各構件的抗震能力,確保結構的整體性,在設計的過程中應遵循以下原則: 結構應具有繼續性。結構的繼續性是使結構在地震作用時能夠保持整體的重要手段之一。 保證構件間的牢靠銜接。提高建造物的抗震性能,保證各個構件充分發揮承載力,關鍵的是加強構件間的銜接,使之能滿意傳遞地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四川應用技術職業學院《文學翻譯賞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天津生物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醫學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武漢工程科技學院《地域史研究方法與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南京玄武區六校聯考2025屆初三考前搶分(三)語文試題含解析
- 宜春市樟樹市2024-2025學年三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檢測試題含解析
- 江西省景德鎮市名校2025屆中考仿真模擬沖刺卷(一)生物試題含解析
- 室內設計合同書訂立
- 簡單的合伙協議書
- 二零二五版鴨場租賃合同書
- 二零二五房屋建筑保修合同書
-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龍泉驛區中考數學二診試卷(含答案)
- MOOC 感測技術-武漢理工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2024年陜西新華出版傳媒集團新華書店分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鐵路機務知識培訓課件
- 人工智能在制造業中的應用2024年智能工廠的新范式
- (高清版)TDT 1037-2013 土地整治重大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規程
- 呼氣一氧化氮檢測技術
- 礦山運輸及安全
- 鋁加工(深井鑄造)企業重點事項解讀(米)
- 鉛鋅礦的選礦工廠自動化控制技術
- 體育賽事管理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