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現場總平面布置方案_第1頁
施工現場總平面布置方案_第2頁
施工現場總平面布置方案_第3頁
施工現場總平面布置方案_第4頁
施工現場總平面布置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目 錄施工現場總平面布置方案第一節 施工現場平面布置原則及依據1.1布置原則根據本工程所處的地理位置和工期要求,并結合工程實際特點,施工現場布置原則:規劃合理、整潔美觀、滿足現場動態管理;合理布置施工道路和加工場區,保證運輸方便通暢,減少二次搬運;施工區劃分和場地的確定符合工藝流程,減少施工中的相互干擾;各種臨時設施的布局和設置滿足整個施工期間的管理和生產的需要。1.2布置依據1、現場紅線、已有圍墻、水源、電源位置,以及現場勘察成果;2、總平面圖、建筑平面、立面圖;3、總體部署和主要施工方案;4、安全文明施工及環境保護要求;第二節 施工現場臨時設施平面布置2.1圍墻及

2、大門施工現場南向木蓮沖路臨街面業主己制作安裝全封閉的4.0m高巨型宣傳彩噴;西向則新砌2.5m圍墻雙面水泥砂漿抹灰;北向則沿用原有老圍墻;根據原場地實際情況,東面圭塘路緊鄰營銷中心處作施工現場主入口,因施工場地內土方施工單位、基坑支護施工單位等多家單位同時施工,在東面我部設置1處入口,土方施工單位則設置一進一出兩扇大門,出口處設置沖車裝置,所有車輛出門必須清洗,防止污染場外道路。各出入口設門衛。圍墻外表面圖案定期清理保持整潔,并按照業主和行政管理部門意見及相關規定進行涂刷。大門詳圖如下圖:2.2施工道路施工現場東側大門入口處設4.5米寬施工道路,大門入口至辦公樓路段路面采用200厚C15混凝土

3、硬化,辦公樓至基坑底路段路面采用滿鋪路基箱成型。2.3生活區生活區設在現場東側新建營銷中心正后方,與營銷中心平行間距1.2m。新建2棟輕鋼結構活動板房,占地720m2 (18×40×二層)。設有民工宿舍、民工食堂、農民工學校、男女衛生間及浴室等。根據施工勞動力數量各階段分布情況,施工工人居住按照高峰期240人設置,按每人至少2m2的原則建設工人宿舍。生活區具體布置如下圖:2.4現場辦公區緊鄰生活區北向與生活區活動板房平行間距4.5m設兩層辦公用房,內設辦公室、會議室、材料室、管理人員小食堂等。辦公室為兩層輕鋼結構活動板房,墻體采用復合夾芯板,雙面白色鋼板,內填防火巖棉板。占

4、地141.96m2 (6.5×3.64×6×2層)。具體布置如下圖:2.5材料加工區 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材料加工區擬布置在東側基坑內,基底標高39.2m。該區域后續施工需待一期工程地下室封頂后再進行土方工程施工。2.5.1鋼筋加工區鋼筋加工區包括鋼筋原材堆放區、鋼筋加工棚和鋼筋半成品區、,鋼筋加工棚采用鋼管搭設加工棚,瓦楞鐵蓋頂,鋼筋加工區用地面積約為600m2。2.5.2木工加工區木工房在現場內設置,用地面積約為60m2,采用鋼管搭設加工棚,瓦楞鐵蓋頂。2.6材料倉庫、試驗室及輔助用房材料倉庫及輔助用房采用頁巖磚砌筑,面積為30m2。現場試驗室設在現場,包括標養

5、室、試件制作間、工具存放室及試驗員辦公室2.7廁所現場設廁所,設在職工生活區,墻面和地面貼面磚,面積為70.98m2。2.8門衛室現場出入口緊鄰大門處設門衛室,門衛室采用彩鋼制作,每個門衛室面積。第三節 主要機械布置3.1塔吊布置1、平面布置(1)平面布置的依據保證塔吊吊裝、安裝、拆卸的方便要;在滿足上述要求的前提下,考慮節約成本。(2)塔吊位置與數量的確定本工程總建筑面積38000m2,地下部分為一整體,一期工程平面形狀為矩形東西方向長152.2.00m,南北寬44.50m,地上部分由六個單體建筑組成矩形。塔吊隨建筑構造布置,既要保證地上建筑的施工需要,又要兼顧基礎結構施工時,盡可能多的覆蓋

6、施工作業面。根據本工程現場情況,工程量、吊次計算和進度安排,選用2臺60米臂(QTZ6012)塔吊,布置在建筑內部,塔吊基礎設在基礎底板下。(3)塔吊安裝有關問題塔吊的性能指標表性 能參數備注臂長(m)60最大幅度起重量(t)1.4最大起重量(t)10電 壓380供電容量/總功率(Kw)88標準節高(m)3吊鉤最大自由高度(m)2.5獨立式最大高度(m)505.4.2混凝土地泵的布置通過計算基礎的砼量,確定基礎砼澆注需要2臺地泵(HBT80)(具體位置見總平面圖),我們另備2臺汽車泵隨時準備應急。5.4.3地磅的布置為保障材料進場數量,方便計量,我部擬于辦公樓北向空地設置3.8m寬×

7、16.2m長的地磅,與辦公樓平行間距8m左右。地磅與入口混凝土路面施工道路連通。第四節 臨時用水布置4.1臨時用水設計思路4.1.1臨時用水組成:臨時用水主要由三部分組成:施工用水、消防用水、生活用水。4.1.2用水特點:該工程結構為框架結構,用水量大,用水范圍廣,涉及人員多,在規劃施工用水時要同時考慮到養護用水、砌體工程用水、抹灰工程用水等;在規劃生活用水時要考慮到結構施工工人總數和裝修施工工人總數疊加問題。4.1.3上樓供水管路本工程樓層低施工供水和消防供水共用一個系統。4.1.4室外供水管路施工現場和生活區、辦公區的用水分別從主干管上引用。4.2臨時用水管道設計供水干管采用80mm鋼管,

8、由業主指定的地點(營銷中西南端)引入。 地下室用水沿80mm供水干管開梯設三路DN50的施工給水管,隨結構樓層接設。地上建筑按棟號每棟設一路DN50的施工給水管并根據需要,在施工現場需要用水處甩若干DN32的取水口(帶DN15的水嘴,用閘閥作為關斷閥門)。4.2.2現場排水設計(詳現場排水施工方案)第五節 臨時用電布置5.1用電概況:施工用電按結構施工用電高峰期計算,主要用電設備為結構施工和二次結構施工的2臺塔吊,2臺砼泵和若干臺電焊機及材料加工設備、現場照明設備等(詳見用電設備表)。5.2電力負荷計算5.2.1用電負荷施工用電高峰時施工用電機械計算。現場機械設備高峰用電參數表序號機械名稱規格

9、型號數量用電功率1塔吊QTZ6012288KW2砼泵HBT80290KW3插入式振搗棒ZX3041.1KW4插入式振搗棒ZX5041.5KW5電焊機BX-300218KVA6電焊機BX-500225KVA7鋼筋彎曲機WJ4025KW8鋼筋切斷機GJ-4023KW9鋼筋調直機GT4-1427.5KW10直螺紋絲扣機TS163253KW11木工平刨M1B-80/124KW12木工壓刨BM50323KW13木工電鋸MJ10522KW5.2.2根據施工現場各用電設備使用情況,采用需要系數(Kx)法,將用電設備分組進行計算,計算公式如下:1、電動機用電量P機=176+180+30+4.4+6+10+6+

10、15+15+8+6+4=464.4KW2、電焊機用電量P焊=86KW3、總用電量K1=0.6,K2=0.6,COS=0.75S=1.1(K1P機/ COS+K2P焊)=1.1×(0.6×464.4/0.75+0.6×86)=465KVA現場施工用電由現場東側變壓器(輸出功率500KW)引入總配電箱,變壓器容量滿足要求。5.3現場供電1、電源:施工現場設置現場配電室,電源由甲方提供的現場東側變壓器引入。2、供電方式及線路布局本工程現場臨時用電采取TN-S供電系統,放射式多路主干線送至各用電區域,然后在每個供電區域內再分級放射式或樹干式構成配電網絡,并在配電柜及二級配

11、電箱處做重復接地。按照配電柜(一級配電箱)現場總配電箱(二級配電箱)現場分配電箱(三級配電箱),三級配電,兩級漏電保護原則配電。根據施工現場平面布置及用電負荷分布情況,低壓配電柜置于臨電配電室內,由現場總箱深入負荷相對集中區域,供給塔吊、各分箱、電焊機、振搗棒等用電。水泵房、現場辦公室、塔吊單獨從配電室引出,既保證供電可靠性,又能單獨計量生活用電。分箱、層箱級配電箱分散供電,施工作業面采用手提箱供細部施工及照明。3、基本保護系統的接線方式本工程采用TN-S接零保護系統,即三相五線制,并且在配電房及2個現場總配電箱處作重復接地,對于塔吊等高大金屬設備做防雷接地。4、特殊工藝根據施工需要,塔吊需放在基坑內,需將電纜由基坑外引至塔身。在基坑外打鋼管樁,用鋼絲連接樁與塔身作為承力裝置,下吊電纜,并綁上紅蘭彩色三角旗,便于塔吊司機避讓。5、防雷與接地裝置設計依據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規定該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