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傷處理原則和火線急救課件_第1頁
戰傷處理原則和火線急救課件_第2頁
戰傷處理原則和火線急救課件_第3頁
戰傷處理原則和火線急救課件_第4頁
戰傷處理原則和火線急救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戰傷處理原則和火線急救第一頁,共三十五頁。戰傷處理原則和火線急救l 戰傷是指戰爭中作戰武器所造成的損傷,其中大多數為常規武器所造成的火器傷。雖然平日(pngr)也可發生火器傷之類,但是作戰武器的殺傷力強,戰時的傷員數量多,且成批出現。加以有戰爭環境的特殊性和軍隊指揮方面的要求,戰傷救治工作需要區別于平日(pngr)的損傷處理。我軍在革命和衛國的戰爭歷史中,曾積累豐富的戰傷救治經驗。現代戰爭的武器、運載工具、戰場部署和作戰方法已與過去的有所不同,然而以往我軍戰傷救治的基本經驗仍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第二頁,共三十五頁。戰傷處理原則和火線急救1. 戰傷救治工作應在部隊后勤部門領導下,有統一組織、統

2、一指揮、統一規定和統一行動,以減少傷員(shngyun)的致殘和死亡,提高治愈率。第三頁,共三十五頁。戰傷處理原則和火線急救2.戰傷救治人員要樹立全心全意為傷員 服務的思想,聽眾上級指揮,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工作中要發揚勇敢機智和艱苦奮斗的作風(zufng),千方百計救治傷員。 第四頁,共三十五頁。戰傷處理原則和火線急救3.為使大批傷員都能得到有效的救治,采取分組救治(階梯(jit)治療)的辦法。從前線到后方,設立各級救治組織,前接后送、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戰傷救治任務。為了充分發揮分組救治的作用,必須做好傷員分類工作。 第五頁,共三十五頁。戰傷處理原則和火線急救4.對傷員要做到快搶、快救和快送。

3、要特別重視火線搶救,因為這是救治工作的第一步,不但直接關系到傷員生命,而且能為后續(hux)各級治療奠定基礎。要優先救治危重傷員,及時防治休克、急性呼吸衰竭等并發癥。后送傷員要做到迅速和確保安全;還要盡可能使專科治療單位接近前線。 第六頁,共三十五頁。戰傷處理原則和火線急救5.普及(pj)戰傷急救的知識和技能,以便戰時開展現場的自救互救和軍民結合的戰傷救治工作。 第七頁,共三十五頁。戰傷處理原則和火線急救l根據戰時的情況,傷員(shngyun)分別由戰術后方(作戰區)、戰役后方(兵站區)和戰略后方的各級醫療組織負責救治 第八頁,共三十五頁。戰傷處理原則和火線急救 第九頁,共三十五頁。戰傷處理原

4、則和火線急救1.戰術后方救治工作由連、營、團、師各級單位分工負責。連搶救組營救護所負責火線搶救,主要的任務有:l 尋找火線上的傷員,作臨時安置;l 施行基本急救,包扎、止血、固定、防治窒息(zhx)等;l 對核輻射和化學毒劑作初步洗消;l 準備安全后送。 第十頁,共三十五頁。戰傷處理原則和火線急救l團和師的救護所負責早期治療,主要的任務有:l從前方接回傷員,繼續進行急救,如輸液輸血、手術止血、氣管切開、清創術等;l進行傷員分類工作;l留治12周內可治愈歸隊的傷員;l派出專門人員參加核武器或化學(huxu)毒劑的傷員搶救和早期治療。l師救護所具備相當的技術人員和裝備,能施行一部分腹、胸、顱腦等部

5、位的手術處理,并根據需要派出醫療隊支援營團救護所。 第十一頁,共三十五頁。戰傷處理原則和火線急救2.戰役后方救治工作組織軍、兵種的醫院和部分(b fen)地方醫院,分兩線負責傷員治療。一線醫院靠近前沿,與師救護所保持銜接;二線醫院設置在基地。這兩線醫院有相當的專科,尤其是二線,能基本完成戰傷治療。第十二頁,共三十五頁。戰傷處理原則和火線急救3.戰略(zhnl)后方救治工作組織戰略(zhnl)后方軍隊和地方的醫院,治療來自戰役后方的傷員。 第十三頁,共三十五頁。戰傷處理原則和火線急救 第十四頁,共三十五頁。戰傷處理原則和火線急救第十五頁,共三十五頁。戰傷處理原則和火線急救l成批的傷員(shngy

6、un)必須按傷情的輕重緩急,確定救治和后送的次序,工作方能有條不紊取得效果。先在分類哨(場)進行初步分類工作;其次在收容分類室進行治療分類,確定治療的要求和次序;還需進行后送分類,確定后送傷員(shngyun)的次序和方法。擔任分類工作的軍醫應具有豐富的戰傷救治經驗和較強的組織工作能力。 第十六頁,共三十五頁。戰傷處理原則和火線急救1.1.傷因傷因 按致傷武器種類,可分為火器傷、刃器傷、核武器復合傷等;還可發生非武器性損傷,如擠壓傷、凍傷等。 2.2.傷部傷部 按解剖關系分為顱腦、面頸、胸前、腹腰、陰臀、上肢、下肢和多處傷。過去(guq)的戰爭中四肢傷占多數;現代戰爭中則以顱腦傷和多處傷較多見

7、。戰傷部位的分布,與戰爭中所用的武器種類以及防衛措施相關。第十七頁,共三十五頁。戰傷處理原則和火線急救3.3.傷型傷型 按皮膚是否完整,可分為閉合傷和開放傷。按體腔(顱腔、胸腔、腹腔、關節腔等)是否與外界相通,可分為非穿透傷和穿透傷。根據火器傷的傷道形態,可分為貫通傷、盲管傷、切線傷等。4.4.傷情傷情 通常根據傷員的戰斗能力、所需治療時間、轉歸等區分傷情輕重。輕傷:重要臟器未損傷,無生命危險,暫時失去(shq)戰斗能力,在1個月內可治愈歸隊。中等傷:損傷后雖無生命危險,但需較長的治療時間(12個月),愈后可能留有功能障礙,影響歸附服役。重傷:重要臟器損傷或多系統器官衰竭,有生命危險,治療時間

8、至少需要2個月,愈后有嚴重殘廢。 第十八頁,共三十五頁。戰傷處理原則和火線急救l傷員分類用傷標和分類牌作為標志,掛在胸前醒目的部位,使各級工作人員能迅速識別(shbi)。傷標傷標樣式有統一規定,用布條或塑料條制成,重傷用紅色條重傷用紅色條,骨傷用骨傷用白色條白色條,放射性傷用藍色放射性傷用藍色,傳染病用傳染病用黑色條黑色條,化學性傷用黃色條化學性傷用黃色條。分類牌是救治機械內部使用,表示治療分類和后送分類,樣式可由各單位自定,但應容易識別,以提高救治和后送的工作效率。 第十九頁,共三十五頁。戰傷處理原則和火線急救l重傷用紅色重傷用紅色(hngs)(hngs)條條l骨傷用白色條骨傷用白色條l放射

9、性傷用藍色放射性傷用藍色l傳染病用黑色條傳染病用黑色條l化學性傷用黃色條化學性傷用黃色條第二十頁,共三十五頁。戰傷處理原則和火線急救第二十一頁,共三十五頁。戰傷處理原則和火線急救l戰傷救治必須在火線上(發生損傷的現場)著手實施。急救的基本(jbn)技術主要有五項,為搶救傷員生命和進一步治療所必需。這五項基本(jbn)技術不擔要求衛生人員熟練掌握,而且平時應在指戰員和民兵中普及練習,以備戰時開展自救互救,減少部隊的傷殘減員。 第二十二頁,共三十五頁。戰傷處理原則和火線急救第二十三頁,共三十五頁。戰傷處理原則和火線急救l傷員的鼻咽腔和氣管,被血塊、泥土(nt)或嘔吐物等堵塞,或昏迷后舌后墜,均可造

10、成窒息,應立即選用下列方法,恢復呼吸道通氣。 第二十四頁,共三十五頁。戰傷處理原則和火線急救l1.指摳口咽法指摳口咽法 一手用拇、示指拉出舌頭,另一手示指伸入口腔和咽部,迅速將血塊、異物取除。l2.拍背法拍背法 使傷員上半身前傾或半俯臥;一手支托其胸骨前,用另一手掌猛擊其背部兩肩胛骨之間,促使咳嗽(k su)將上呼吸道的堵塞物咯出。 l3.垂俯壓腹法垂俯壓腹法( (腹部沖擊法腹部沖擊法 HeimlichHeimlich法法) )從背側用雙手臂圍抱傷員上腹部,將傷員提起使其上半身垂俯,用力壓腹,促使上呼吸道堵塞物吐出、咯出。 l4.托頜牽舌法托頜牽舌法 昏迷傷員的舌后墜堵塞聲門,應用手從下頜骨向

11、前側托起,解除舌后墜對氣道的阻塞。 第二十五頁,共三十五頁。戰傷處理原則和火線急救l戰傷止血法有多種,可根據(gnj)具體情況選用。 第二十六頁,共三十五頁。戰傷處理原則和火線急救l1.指壓法指壓法 通常是將中等或較大(jio d)的動脈壓大骨的淺面。例如,將頸總動脈壓向第5頸椎橫突,將肱動脈壓在肱骨干上,等等。此法僅能用于短時間控制動脈血流。應隨即繼用其他止血法。l 2.壓迫包扎法壓迫包扎法 常用于一般的傷口出血。注意應將敷料的無菌面貼向傷口,包扎要松緊適度。 l3.填塞法填塞法 用于肌肉、骨端等滲血。先用12層大的無菌紗布鋪蓋傷口,以紗布條、繃帶待充填其中,外面加壓包扎。此法的缺點是止血不

12、夠徹底,且增加感染機會。 l4.止血帶法止血帶法 能有效地制止四肢出血。但用后可能引起或加重肢端壞死、急性腎功能不全等并發癥。因此主要用于暫不用其他方法控制的出血。 第二十七頁,共三十五頁。戰傷處理原則和火線急救l使用止血帶的注意事項:使用止血帶的注意事項:l必須作出顯著標志(如紅色(hngs)布條),注明和計算時間,優先后送傷員。l連續阻斷血流時間一般不得超過1小時,如必須繼續阻斷血流,應每隔1小時放松12分鐘。l要避免止血帶勒傷皮膚,勿用繩索、電線等縛扎;用橡膠管(帶)時應先在縛扎處墊上12層布。還可用帆布帶或其他結實的布帶,加以絞棒絞緊作為止血帶(勿過緊)。l止血帶位置應接近傷口(減小缺

13、血組織范圍)。但上臂止血帶不應縛在中1/3處,以免損傷橈神經。前臂的小腿不適用止血帶,因有兩根長骨使血流阻斷不全。第二十八頁,共三十五頁。戰傷處理原則和火線急救l包扎的目的是保護傷口、減少污染、敷料和幫助止血。常用的材料是繃帶和三角巾;搶救中也可將衣褲、巾單等裁開作包扎用。無論(wln)體積包扎法,均要求包好后固定不移和松緊適度。第二十九頁,共三十五頁。戰傷處理原則和火線急救l1.繃帶卷包扎法繃帶卷包扎法 有環形包扎、螺旋(luxun)反折包所、“8”字形包包和帽式包扎等。包扎時要掌握“三點一走行”,即繃帶的起點、止點、著力點(多在傷處)和走行方向順序。l2.三角巾包扎法三角巾包扎法 三角巾制

14、作較方便,包扎時操作簡捷,且能適應各個部位(圖13-4)但不便于加壓,也不夠牢固。 第三十頁,共三十五頁。戰傷處理原則和火線急救l骨關節損傷時均必須固定制動,以減輕疼痛、避免骨折片損傷血管和神經等,并能幫助防治休克。較重的軟組織損傷,也宜將局部固定。固定前,應盡可能牽引(qinyn)傷肢和矯正畸形;然后將傷肢放到適當位置,固定于夾板或其他支架(可就地取材如用木板、竹竿、樹枝等)。固定范圍一般應包括骨折處遠和近的兩個關節,既要牢靠不移,又不可過緊。急救中如缺乏固定材料,可以自體固定法。例如,將受傷上肢縛在胸廓上,或將受傷下肢固定于健肢。第三十一頁,共三十五頁。戰傷處理原則和火線急救l火線上的傷員

15、搬運,必須防備敵人火力,而且常不可能使用平日的搬運工具。根據過去的火線搶救(qingji)經驗,搬運傷員可用背、夾、拖、抬、架等方法。第三十二頁,共三十五頁。戰傷處理原則和火線急救l背:背:背傷員匍匐前進;或者用背帶加短木,使傷員騎坐其上,然后背走。l夾:夾:夾持傷員,側身前進。l拖:拖:用大衣、雨衣、布單等包裹傷員,拴繩索或皮帶(p di)于其腋下,然后拖拉運走。l抬:抬:雙人徒手抬送傷員。l架:架:就地取材制成臨時擔架,搬運傷員。l注意:注意:對骨折、特別是脊柱損傷的傷員,搬運時必須保持傷處穩定,切勿彎曲或扭動。對昏迷傷員,搬運時必須保持呼吸道通暢。 第三十三頁,共三十五頁。戰傷處理原則和火線急救謝謝(xi xie)!第三十四頁,共三十五頁。戰傷處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