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必修ⅰ人教新課標第3課 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 速效提能_第1頁
歷史必修ⅰ人教新課標第3課 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 速效提能_第2頁
歷史必修ⅰ人教新課標第3課 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 速效提能_第3頁
歷史必修ⅰ人教新課標第3課 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 速效提能_第4頁
歷史必修ⅰ人教新課標第3課 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 速效提能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2009年高考江蘇卷)唐代中樞機構中書省、尚書省和門下省的精細分工體現了()A施政觀念上的民主追求B剝奪相權的創新設計C行政運作程序的有效制衡D弱化君權的重要進步解析:選C。本題旨在考查對唐代三省制的認識和理解。唐朝在中央設置三省,三省的長官都是丞相,各有分工,又相互制衡,這就削弱了相權,加強了皇權,達到了行政機構運作程度的有效制衡。2(2011年中山統考)如圖所示的我國古代中央機構分別出現于()A秦朝和西漢 B西漢和東漢C秦朝和唐朝 D唐朝和宋朝解析:選C。本題考查學生的讀圖能力。左圖反映的是三公九卿制,右圖反映的是三省六部制,由此可判斷出兩圖分別出現在秦朝和唐朝。故正確答案為C項。3(

2、2011年鎮江檢測)唐中宗不經中書省和門下省而徑自封拜官職,因心怯,故他裝置詔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發,而改用斜封,所書“敕”字也不敢用朱筆,而改用墨筆,當時稱為“斜封墨敕”,這表明()A中書省和門下省的權力高于皇權B唐朝中樞機構的行政決策具有民主性質C唐中宗時期皇權有所弱化D國家制度對皇權具有一定的約束力解析:選D。唐朝三省各有分工,中書省負責決策,門下省負責審議,唐中宗“徑自封拜官職”,因而“不敢照常式封發”說明國家制度對皇權的約束。4西漢察舉制和隋朝科舉制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的主要原因是()A通過分科考試選拔到一些德才兼備之士B自下而上的選拔方式擴大了統治基礎C以儒家思想作為挑選人才的唯一

3、標準D皇帝和高官主考的形式提高了知識分子的政治地位解析:選B。本題實際上是問兩種制度為什么能夠加強中央集權的共同原因。A、C兩項只符合科舉制;D項出現在唐朝。兩者的共同之處在于自下而上地選拔官員,可以擴大地主階級的統治基礎。故正確答案為B項。5閱讀下列材料:材料1:漢武帝創始了一條新的法制,即派遣中級人員(六百石俸祿)巡行郡國,察考大吏(二千石俸祿)的成績和罪惡,隨時向中央快速匯報,這種官職叫“刺史”。注:“石”為糧食重量單位,品級高的官員俸祿高,漢代俸祿折算成糧食。趙儷生趙儷生文集第三卷材料2:(西漢)成帝末,翟方進、何武乃言:“春秋之義,用貴治賤,不以卑臨尊。刺史位下大夫,而臨二千石,輕重

4、不相準。請罷刺史,”而朱博以漢家故事(指漢代的傳統制度),置部刺史,秩卑而賞厚,咸勸功樂進(指為獲皇帝賞識,積極性高)。”于是復置刺史。顧炎武日知錄卷九材料3:古代戰爭水平不高,崇山峻嶺、長河大川都是天然的防守工事。因此如嶺南山地,如四川盆地,如山西高原,都是地理條件極佳的割據區域。元代的省無視歷來與劃界密切相關的幾條最重要的山川邊界秦嶺、淮河、南嶺、太行山等的存在,陜西行省越過秦嶺而有漢中盆地;湖廣行省以湖南、湖北為主體而又越過南嶺有廣西;江西行省也同樣跨過南嶺而有廣東;至于江浙行省,乃從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周振鶴犬牙相入還是山川形變?歷史上行政區域劃界的兩大原則請回答:(1)請將材料

5、1和材料2進行對比閱讀,然后用材料1中的信息解釋材料2中“以卑臨尊”的含義。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解釋刺史“秩卑”有什么積極作用?(2)根據材料,判斷元代行省劃界的原則是什么?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元代采用這種劃界原則的目的。(3)根據所學知識,說明中國古代中央對地方控制演變的特點。答案:(1)“以卑臨尊”指用六百石監察二千石。“秩卑”的官員積極性高;便于控制。(2)犬牙相入,使地方割據缺乏好的地理條件。加強中央集權。(3)中央對地方進行多層級管理;中央對地方官員進行多渠道控制。一、選擇題1錢穆在國史新論中說:“漢代宰相是首長制,唐代宰相是委員制。”這反映的實質問題是()A漢代宰相位高權重

6、 B唐代宰相權力下降C宰相數量逐漸增加 D皇權不斷加強解析:選D。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現象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題關鍵在于“實質問題”,A、B兩項是表現,C項只是現象,而D項才是材料反映的實質。2我國現行的“省”這種行政區劃制度是由下列哪種制度直接演變而來的()A郡縣制度 B三省六部制C丞相制度 D行省制度解析:選D。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現象的理解能力。元朝為了統治遼闊的疆域,在地方實行行省制度,我國現行的省這種行政區劃即由此而來。3“文武將吏,擅自署置,貢賦不入于朝廷。雖稱藩臣,實非王臣也。”舊唐書中的這則材料反映出當時的實質問題是()A君權與相權的矛盾B中央與地方的矛盾C漢族政權與少數民族

7、政權的矛盾D文臣與武將的矛盾解析:選B。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閱讀分析能力。抓住“藩臣”“不入于朝廷”等關鍵詞,即可知是中央與地方的關系。4(2011年上海檢測)“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中的“州官”,其最早的職能是()A管理地方行政 B代表中央監察地方C管理地方軍事 D代表中央節制地方解析:選B。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再認再現和分析能力。漢武帝為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把全國分為十三個監察區,叫十三州部,每州部設刺史一人,刺史位卑權重,代表中央監察地方。東漢靈帝時(公元188年),又改刺史為州牧。自此以后,刺史就由中央派遣的視察官變為地方行政官。東漢的地方行政也由郡、縣二級制變為州、郡、縣三級制。5

8、隋唐設立三省是為了分割相權以加強皇權,而元朝建立后,廢除三省,實行一省制。對此認識正確的是()A皇權日益加強B皇權加強趨勢的減弱C相權戰勝皇權,權力得以恢復D皇權、相權矛盾得以緩和解析:選A。元朝的一省制源于蒙古族統治者的認識,并不能說明皇權加強趨勢的減弱。實際上,元代宰相由皇太子兼任,皇太子又不履行實際職責,這樣,中央權力之爭就更加復雜,故應是皇權日益加強。6漢武帝為加強對地方官員的監察、控制而采取的措施是()A設內朝 B設刺史C設提點刑獄司 D設都察院解析:選B。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現象的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注意題干的關鍵詞“地方”、“監察”。設內朝是為了削弱中央政府中丞相的權力,C、D

9、兩項分別是宋代和清代的監察機構,而漢武帝時代在全國設十三州部,每州部設刺史一人,以監察地方政治,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7隋朝三省六部制的推行,突出反映了()A宰相權力的增大B任人唯賢的原則得以貫徹C中央決策的民主化D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進一步完善解析:選D。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現象的理解能力。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開始于秦朝,隨著隋朝三省六部制的推行使相權得以分散,而皇權得到加強,因此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也進一步完善。82011年1月14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京舉行。溫家寶在會上指出:對做出重大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的科研人員進行獎勵,最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體現。劍橋中國史中寫道:“在唐代,科舉

10、考試不過產生一批官僚精英分子而已。其數量可能略多于全部官僚集團的10%。總之,其中大部分人出身于名門望族,都來自書香門第。在唐朝滅亡以前,這種情況沒有改變。”材料反映了()A門閥依然存在B科舉制度在唐代沒有被實行C唐代官員都是科舉出身D科舉考試有利于人才選撥解析:選A。材料首先肯定了科舉考試產生了官僚精英,但其中心在于說明科舉考試所產生的官僚數量僅占全部官僚集團的少數,而出身名門望族的官僚則占據多數,科舉制雖然擴大了官吏的來源,抑制了門閥的作用,但唐朝時的門閥并沒有消亡,依然影響著唐朝的政局。二、非選擇題9閱讀下列材料:材料1:宰、相之名分別出現于商周及春秋之時,宰相連稱始于戰國。當時所謂的宰

11、、相或宰相,地位均相當于丞相。后來,宰相一直沿用于整個封建社會。不過,除遼代設置“宰相”外,宰相一般只是一個習慣用語,用以指輔佐皇帝行使權力、處理國家政務的主要官吏,而不是一個正式官名。材料2: 三省制由于三省分職,在一些問題的處理上不免各執己見,爭執不下,浪費時間。于是,唐太宗在門下省設政事堂,便于宰相合議軍國大事。參加政事堂會議的,開始只有三省長官,后來又陸續增加了一些官員,以“參知政事”等名義參決朝政,這些人也是宰相。政事堂的創立,增強了三省制的功能。材料3:宋朝對地方采取極端限制的措施,“收鄉長、鎮將之權悉歸于縣,收縣之權悉歸于州,收州之權悉歸于監司,收監司之權悉歸于朝廷”。這種運行機

12、制雖然可以消除地方權重的弊端,卻嚴重影響了地方政權的工作效率。請回答:(1)宰相名稱始于何時?它與秦朝的丞相有何不同?(2)唐朝和宋朝為完善和加強中央集權,各采取了哪些措施?(3)唐朝和宋朝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分別產生了怎樣的影響?解析:第(1)問的答案分別來自材料和教材;第(2)問“宋朝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既要考慮到中央又要考慮到地方機構;第(3)問要結合措施內容和時代背景分析影響。答案: (1)戰國。宰相一般只是習慣用語,用以指輔佐皇帝行使權力、處理國家政務的主要官吏。秦朝的丞相是正式官名,地位很高,“一人之下,萬人之上”。(2)唐:實行三省六部制并設政事堂。北宋:在中央設參知政事、樞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權力;在地方削弱節度使的權力,派文臣做地方官,防止武將專權。(3)唐:三省六部制加強了中央統治力量,完善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提高了行政效率。宋:嚴格控制地方,消除了地方割據的隱患,但影響了地方政權的工作效率。附:課內答疑站探究與思考1提示:(1)皇帝專制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