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脫氮除磷原理、控制及異常分析_第1頁
生物脫氮除磷原理、控制及異常分析_第2頁
生物脫氮除磷原理、控制及異常分析_第3頁
生物脫氮除磷原理、控制及異常分析_第4頁
生物脫氮除磷原理、控制及異常分析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生物脫氮除磷原理、控制及異常分析 一、A-A-O生物脫氮除磷的原理及過程 A-A-O生物脫氮除磷工藝是活性污泥工藝,在舉行去除BOD、COD、SS的同時可生物脫氮除磷。 在好氧段,硝化細菌將入流污水中的氨氮及由有機氮氨化成的氨氮,通過生物硝化作用,轉化成硝酸鹽; 在缺氧段,反硝化細菌將內回流帶入的硝酸鹽通過生物反硝化作用,轉化成氮氣逸入大氣中,從而達到脫氮的目的; 在厭氧段,聚磷菌釋放磷,并吸收低級脂肪酸等易降解的有機物;而在好氧段,聚磷菌超量吸收磷,并通過剩余污泥的排放,將磷去除。以上三類細菌均具有去除BOD5的作用,但BOD5的去除實際上以反硝化細菌為主。 污水進入曝氣池以后,隨著聚磷菌的

2、吸收、反硝化菌的利用及好氧段的好氧生物分解,BOD5濃度漸漸降低。在厭氧段,因為聚磷菌釋放磷,TP濃度漸漸上升,至缺氧段升至最高。在缺氧段,一般認為聚磷菌既不吸收磷,也不釋放磷,TP保持穩定。在好氧段,因為聚磷菌的吸收,TP快速降低。在厭氧段和缺氧段,NH3-N濃度穩中有降,至好氧段,隨著硝化的舉行,NH3-N漸漸降低。在缺氧段,因為內回流帶入大量NO3-N,NO3-N瞬間上升,但隨著反硝化的舉行,NO3-N濃度快速降低。在好氧段,隨著硝化的舉行,NO3-N濃度漸漸上升。 二、A-A-O脫氮除磷系統的工藝參數及控制 A-A-O生物脫氮除磷的功能是有機物去除、脫氮、除磷三種功能的綜合,因而其工藝

3、參數應同時滿意各種功能的要求。如能有效地脫氮或除磷,一般也能同時高效地去除BOD5。但除磷和脫氮往往是互相沖突的,詳細體現的某些參數上,使這些參數只能局限在某一狹窄的范圍內,這也是A-A-O系統工藝系統控制較復雜的主要緣由。 1.F/M和SRT。徹低生物硝化,是高效生物脫氮的前提。因而,F/M(污泥負荷)越低,SRT(污泥齡)越高。脫氮效率越高,而生物除磷則要求高F/M低SRT。A-A-O生物脫氮除磷是運行較靈巧的一種工藝,可以以脫氮為重點,也可以以除磷為重點,固然也可以二者兼顧。倘若既要求一定的脫氮效果,也要求一定的除磷效果,F/M一般應控制在0.1-0.18BOD5/(kgMLVSS

4、83;d),SRT一般應控制在8-15d。 2.水力停歇時光。水力停歇時光與進水濃度、溫度等因素有關。厭氧段水力停歇時光一般在1-2h范圍內,缺氧段水力停歇時光1.5-2.0h,好氧段水力停歇時光一般應在6h。 3.內回流與外回流。內回流比r一般在200-500%之間,詳細取決于進水TKN濃度,以及所要求的脫氮效率。一般認為,300-500%時脫氮效率最佳。內回流比r與除磷關系不大,因而r的調整徹低與反硝化工藝全都。 4.溶解氧(DO)。厭氧段DO應控制在0.2mg/L以下,缺氧段DO應控制在0.5mg/L以下,而好氧DO應控制在2-3mg/L之間。因生物除磷本身并不消耗氧,所以A-A-O脫氮

5、除磷工藝曝氣系統的控制與生物反硝化系統全都。 5.BOD5/TKN與BOD5/TP。對于生物脫氮來說,BOD5/TKN至少應大于4.0,而生物除磷則要求BOD5/TP20。運行中應定期核算入流污水水質是否滿意BOD5/TKN4.0,BOD5/TP20。倘若其中之一不滿意,則應投加有機物補充碳源。為了提高BOD5/TKN值,宜投加甲醇做補充碳源。為了提高BOD5/TP值,則宜投加乙酸等低級脂肪酸。 6.PH控制及堿度核算。A-A-O生物除磷脫氮系統中,污泥混合液的PH應控制在7.0之上;倘若PH6.5,應外加石灰,補充堿度不足。 三、工藝運行異樣問題的分析與排解 傳統活性污泥工藝的故障診斷及排解

6、技術,一般均適用于A-A-O脫氮除磷系統。倘若某處理廠控制水質目標為:BOD525mg/L;SS25mg/L;NH3-N3mg/L;NO3-N7mg/L;TP2mg/L。則當實際水質偏離以上數值時,屬異樣狀況。 現象一:TP2mg/L,NH3-N2mg/L,NO3N7mg/L。 其緣由及解決對策如下: 1.內回流比太小。增大內回流。 2.缺氧段DO太高。倘若DO0.5mg/L,則首先檢查內回流比r是否太大。倘若太大,則適當降低。另外,還應檢查缺氧段攪拌強度是否太大,形成渦流,產生空氣復氧。 現象二:TP2mg/L,NH3-N3mg/L,NO3-N5mg/L,BOD525mg/L。 其緣由及解決

7、對策如下: 1.好氧段DO不足。倘若1.5DO2.0mg/L,則可能只滿意BOD5分解的需要,而不滿意硝化的需要,應增大供氣量,使DO處于2-3mg/L。 2.存在硝化抑制物質。檢查入流中工業廢水的成分,加強上游污染源管理。 現象三:TP2mg/L,NH3-N3mg/L,NO3-N5mg/L,BOD525mg/L。 其緣由及解決對策如下: 1.入流BOD5不足。檢查BOD5/TKN是否大于4,BOD5/TP是否大于20,否則應實行增強入流BOD5的措施,如跨越初沉池或外加碳源。 2.外回流比太小,缺氧段DO太高。檢查缺氧段DO值,倘若DO0.5mg/L,則應實行措施,見“現象一”。外回流比太大,把過量的NO3-N帶入了厭氧段,應適當降低回流比。 現象四:TP2mg/L,NH3-N3mg/L,NO3-N5mg/L,BOD525mg/L。 其緣由及解決對策如下: 1.泥齡太長。可適當增大排泥,降低SRT。 2.厭氧段DO太高。倘若DO0.2mg/L,則應尋覓DO上升的緣由并予以排解。首先檢查是否攪拌強度太大,造成空氣復氧,否則檢查回流污泥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