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內壓增高及腦疝教案設計及課件_第1頁
顱內壓增高及腦疝教案設計及課件_第2頁
顱內壓增高及腦疝教案設計及課件_第3頁
顱內壓增高及腦疝教案設計及課件_第4頁
顱內壓增高及腦疝教案設計及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文案大全理論課教案學科名稱:顱內壓增高和腦疝年級專業:20132013 級班級名稱:醫學影像專業學年學期:2014-20152014-2015 上學期授課教師:杜軍所在單位:黔江中心醫院授課學時:2 2 學時文案大全理論課教案目錄周次革N內谷授課類型學時合計文案大全吉首大學醫學院理論課教案課程名稱顱內壓增局和腦疝授課年級2013授課對象醫學影像專業授課教師杜軍職稱主治醫師授課方式課堂時間2014年10月授課題目顱內壓增局和腦疝教材名稱、主編外科學出版社版次人民衛生出版社第八版教學目的要求一、掌握顱內壓增局的機理和病因。、手握顱內壓拍同|由床表現。三、熟悉顱內壓增高的病理、病理生理。四、熟悉腦疝

2、形成機理及臨床表現。五、了解顱內壓增高和腦疝的治療原則。教學難點顱內壓增高的機理、病因、臨床表現及治療。教學重點顱內壓增高的機理、病因、臨床表現及治療。教學方法手段課堂教學。PPT思考題或作業1.顱內壓正常值?2.顱內壓增局原因?3.腦疝分類及鑒別?復習參考資料人民衛生出版社第八版課后教學小結顱內壓正常值:成人:0.72kPa(70200mmH2O);兒童:0.51.0kPa(50100mmH2O);換算:1cmH2O=0.098kPa顱內壓增局的原因1.顱內占位性病變;2.腦組織體積增大;3.腦脊液循環和(或)吸收障礙所致梗阻性腦積水和交通性腦積水;4.腦血流過度灌注或靜脈回流受阻;文案大全

3、5.先天性畸形使顱腔的容積相對變小。顱內容積壓力關系曲線呈藉指數關系,前半部分平坦,后半部分陡直,其臨界點表示顱內容積代償機能的耗竭。(橡皮筋)顱內壓增高后果:1)腦血流量降低,造成腦缺血甚至腦死亡2)腦疝一一昏迷、死亡3)腦水腫一一神經功能障礙4)Cushing反應(全身血管加壓反應):生命體征變化(兩慢一高:心率、呼吸、血壓)5)胃腸功能紊亂和消化道出血6)神經源性肺水腫顱內壓增高的類型根據范圍:彌漫性顱內壓增高、局灶性顱內壓增高根據病變進展速度:急性顱內壓增高、亞急性顱內壓增高、慢性顱內壓增高引起顱內壓增高的常見疾病顱腦損傷、顱腦腫瘤、結核性腦膜炎、腦血管疾病、腦寄生蟲感染、腦積水顱內壓

4、增高臨床表現1.顱內壓增高三主征:頭痛、嘔吐和視乳頭水腫(頭痛:早、晚較重;脹痛、撕裂樣痛)2.意識障礙和生命體征變化(眼底靜脈回流障礙,視乳頭邊緣模糊不清,中央凹陷消失)昏迷、去腦強直、瞳孔散大、血壓升高、體溫升高、呼吸不規則、脈搏減慢3.顱縫增寬、頭顱增大(患兒可出現顱縫增寬、頭顱增大、頭皮和額眶部淺靜脈擴張)顱內壓增高的程度1.輕度:22.6kPa即1520mmHg2.中度:2.65.3kPa即2140mmHg3.嚴重:超過5.3kPa即40mmHg顱內壓增高的診斷1.“三主征”存在:視乳頭水腫2.其它臨床表現:偏癱、癲癇、其它神經功能障礙3.神經放射學檢查:CT、MRI、DSA、X平片

5、4.腰椎穿刺測壓:避免誘發腦疝5.顱內壓監測治療:1.病因治療;2.降低顱內壓治療;3.對癥治療。腦疝分類:小腦幕切跡疝(又稱顆葉鉤回疝)、枕骨大孔疝(又稱小腦扁桃體疝)、大腦鐮下疝。文案大全顱內壓綜合征:多種神經系統疾病所共有(外傷、腫瘤、出血、炎癥等)急癥:如不能及時診斷和采取措施緩解顱內壓,往往因腦缺血或腦疝而死亡。一、顱內壓的形成與正常值1.顱內壓:顱腔內容物對顱腔壁所產生的壓力2.顱腔內容物:腦組織、腦脊液和血液3.顱腔容積:1400-1500ml4.正常顱內壓成人:0.72kPa(70200mmH2O)二、顱內壓調節與代償1.成人的顱腔容積為1400ml1500ml2.腦體積115

6、01350立方厘米,3.腦血容量占顱腔容積的2%11%4.腦脊液約占顱腔容積的10%(約150ml,其中1/3于顱腔內,2/3在脊髓蛛網膜下腔中)顱內壓的調節主要靠腦脊液的增減來實現。由于腦組織的體積不可壓縮,顱內壓的代償主要靠腦脊液及腦血容量的減少,代償容積占顱腔容積8%10%。超過此限度則會引起顱內壓增高的病理改變。三、顱內壓增高的原因1.顱內占位性病變2.腦組織體積增大3.腦脊液循環和(或)吸收障礙所致梗阻性腦積水和交通性腦積水4.腦血流過度灌注或靜脈回流受阻5.先天性畸形使顱腔的容積相對變小四、顱內壓增高的病理生理1.影響顱內壓增高因素1)年齡2)病變擴張速度3)病變部位4)伴發腦水腫

7、程度顱內壓增高教學內容與進程20分鐘35分鐘35分鐘兒童:0.51.0kPa(50100mmH2O)換算:1cmH2O=0.098kPa文案大全5)全身系統性疾病顱內容積壓力關系曲線呈藉指數關系,前半部分平坦,后半部分陡直,其臨界點表示顱內容積代償機能的耗竭。(橡皮筋)2.顱內壓增高后果1)腦血流量降低,造成腦缺血甚至腦死亡腦血流量=腦灌注壓CPP/腦血管阻力CVR腦灌注壓CPP=平均動脈壓MAP一顱內壓ICP(正常灌注壓70-90mmHg,血管阻力壓1.2-2.5mmHg)2)腦疝一一昏迷、死亡3)腦水腫一一神經功能障礙4)Cushing反應(全身血管加壓反應):生命體征變化(兩慢一高:心率

8、、呼吸、血壓)5)胃腸功能紊亂和消化道出血6)神經源性肺水腫顱內壓增高一、顱內壓增高的類型根據范圍:彌漫性顱內壓增高、局灶性顱內壓增高根據病變進展速度:急性顱內壓增高、亞急性顱內壓增高、慢性顱內壓增高二、引起顱內壓增高的常見疾病顱腦損傷、顱腦腫瘤、結核性腦膜炎、腦血管疾病、腦寄生蟲感染、腦積水三、顱內壓增高臨床表現1.顱內壓增高三主征:頭痛、嘔吐和視乳頭水腫(頭痛:早、晚較重;脹痛、撕裂樣痛)2.意識障礙和生命體征變化(眼底靜脈回流障礙,視乳頭邊緣模糊不清,中央凹陷消失)昏迷、去腦強直、瞳孔散大、血壓升高、體溫升高、呼吸不規則、脈搏減慢文案大全3.顱縫增寬、頭顱增大(患兒可出現顱縫增寬、頭顱增

9、大、頭皮和額眶部淺靜脈擴張)四、顱內壓增高的程度1.輕度:22.6kPa即1520mmHg2.中度:2.65.3kPa即2140mmHg3.嚴重:超過5.3kPa即40mmHg五、顱內壓增高的診斷1.“三主征”存在:視乳頭水腫2.其它臨床表現:偏癱、癲癇、其它神經功能障礙3.神經放射學檢查:CT、MRI、DSA、X平片4.腰椎穿刺測壓:避免誘發腦疝5.顱內壓監測六、治療1.病因治療2.降低顱內壓治療1)高滲脫水或利尿劑(速尿):減輕腦水腫2)靜滴血漿白蛋白或濃縮血漿:減輕腦水腫3)激素:早期應用對消除腦水腫有效4)冬眠低溫:降低腦代謝、減輕腦缺氧性損害和腦水腫5)過度換氣:降低PaCO2血液P

10、CO2下降1mmHg腦血流量下降2%。3.對癥治療腦疝一、概念因某種原因導致顱內某分腔的壓力大于鄰近分腔的壓力,腦組織從高壓力區向低壓力區移位,導致腦組織、血管及神經等重要結構受壓和移位,被擠入硬腦膜的間隙或孔道中,從而出現一系列嚴重臨床癥狀和體征,稱為腦疝。二、常見分類小腦幕切跡疝(又稱顆葉鉤回疝)、枕骨大孔疝(又稱小腦扁桃體疝)、大腦鐮下疝三、小腦幕切跡疝:常見于一側大腦半球特別是額、顆葉的占位性病變,使顆葉內側面的海馬及鉤回疝入小幕裂孔。臨床表現:1.顱內壓增高的癥狀:頭痛伴煩躁不安2.瞳孔改變:縮小(少見)單側散大雙側散大3.運動障礙:偏癱,嚴重時去腦強直文案大全4.意識改變:網狀上行

11、激動系統受累5.生命體征紊亂:血壓、脈搏、呼吸和體溫呼吸先停的原因:1、呼吸中樞對缺氧敏感;2、呼吸中樞位置低,易受壓;3、心臟尚有自律性。四、枕骨大孔疝:枕骨大孔的前后徑約35mm,橫徑30mm,有延脊髓、椎動脈和脊神經通過。當后顱窩有占位性病變引起局部顱內壓增高, 或當顱內其它部位有占位病變引起幕上顱內壓不斷增高, 兩側小腦扁桃體及鄰近的小腦組織可經枕骨大孔向下疝入椎管。臨床表現1.劇烈頭痛和頻繁嘔吐:腦脊液循環通路梗阻2.頸后部疼痛和頸項強直:頸神經根受到牽拉3.生命體征改變:較早4.吞咽困難、面部異樣感:第四腦室底部受激惹5.眼球震顫及平衡障礙:前庭神經核受影響6.意識狀況和瞳孔變化:較退五、腦疝治療原則腦疝是顱內壓增高發展過程中的一種緊急而嚴重的情況應爭取早期診斷和處理。1.快速靜脈輸注降顱壓藥物,爭取時間2.根據病情迅速做好開顱術前準備,盡快手術去除病因3.難以確診或病因無法去除時,采用姑息性手術,如腦室外引流術、腦脊液分流術及內外減壓術等,以降低顱壓、解除腦疝。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