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手術配合基本技術1. 簡述手術野皮膚消毒原則手術野皮膚消毒的目的主要是殺滅擬做切口及周圍皮膚表面的暫居菌,最大限度地殺滅或減少常居菌,避免術后切口感染。消毒的原 則是:1)盡量將病人的衣物脫去,充分顯露消毒圍;2)消毒順序以手術切口為中心,由向外,由上到下。若為感染傷區 消毒,則應由外向;3)消毒圍應手術切口 20cm的區域;4)嬰兒、面部。會陰部一般需使用刺激性較小的消毒液;5)已接觸邊緣的消毒紗球,不得返回中央涂擦;6)如手術時有延長切口的可能,貝卩應適當擴大消毒圍。2、簡述病人手術野皮膚消毒時的方法和要求1)使用消毒液擦拭皮膚時,需稍用力涂擦;2)碘酊消毒后1-2min再用75沱醇脫碘。
2、碘酊液不可浸蘸過多,以 免消毒時藥液流向病人的其他部位造成皮膚脫碘不凈引起皮膚燒傷;3)皮膚消毒時,應用兩把無菌敷料鉗分別夾持碘酊、乙醇紗球,以免引起消毒過程中污染。使用后的敷料鉗不可放回器械臺上;4)采用碘附皮膚消毒,應涂擦 2遍,作用時間3min;5)在消毒過程中,消毒者雙手不可觸碰手術區域或其他物品;6)消毒過程中床單明顯浸濕,應更換床單或加鋪一層干的布單再鋪無菌巾,以免術中病人皮膚長時間接觸浸有消毒液的床單,造成皮膚灼傷(尤其是嬰幼兒);7)注意臍、腋下、會陰等皮膚皺褶處的消毒;8)實施頭面部、頸后入路手術時,應在皮膚消毒前用防水眼貼(眼保 護墊)保護雙眼,防止消毒液流入眼,損傷角膜。
3、3、簡述手術野皮膚消毒劑的選擇見表2-1-2表2-1-2手術野皮膚消毒劑的選擇術野消毒主要成分優點缺點碘酊2%碘酊殺菌丿譜消毒部位無持效性75%酉精高水平消毒劑、速干皮膚刺激性大使用不方便,需要酒精脫碘碘伏0.5% 碘殺菌廣譜、刺激性低不能速干表面活性劑中低水平消毒劑不易貼膜有較短持續性切口不易愈合聚維酮碘0.5% 碘殺菌廣譜、刺激性低聚乙烯吡咯中低水平消毒劑不能速干烷酮有較短持續性價格略高安爾碘0.2% 碘殺菌廣譜、刺激性低價格略高0.45%氯已定高水平消毒劑、速干65%酒 精持續殺菌4、簡述手術室常用的無菌術手術無菌術是外科治療的基本原則,是外科術的基本技術對的重 要組成部分。外科無菌術是
4、指與病人傷口或手術區域接觸的任何物品 (包括器械、敷料、藥品、手術人員的手等)均應無菌及其操作無菌。常用的無菌術有:1)物品滅菌術;2)外科手刷手術;3)床手術 衣;4)戴手套;5)鋪無菌巾;6)無菌持物鉗的使用;7)術中無菌 要求。5、簡述手術中應遵循的無菌原則1 )穿戴好無菌衣、手套的手術人員的無菌區域為:肩以下,腰以上, 的前胸、雙手、前臂、側臂、側胸。手術人員的背部、腰以下、肩以 下和手術臺桌邊緣以下應視為有菌地帶,均不能接觸;2)傳遞器械應從手術人員的胸前傳遞, 不可從手術人員身后或頭部 傳遞;3)手術人員手套破損或碰觸有菌的地方,應更換無菌手套;4)手術人員如需調換位置應先后退一步
5、,然后背對背地轉到另一位 置,如需調換到對側,則需自器械臺走到對側位置;5)不可面向無菌區大聲談笑。咳嗽。打噴嚏,不能控制時應扭轉頭 位;6)使用無菌包前應檢查并確認包外、保化學指示物滅菌合格,器械 干燥后方可使用,并將包外標識物留存或記于手術護理記錄單上;7) 布類覆蓋物一經潮濕即可有細菌通過, 必須另加無菌巾覆蓋。如衣袖 背汗水浸濕或污染時,應另加無菌袖套;8)術中已被污染的器械,在完成有關部分的操作后,須另放于彎盤, 不得再用于無菌區,手套須用無菌鹽水洗干凈或跟換;9)手術需要暫停(如等待病理快速切片報告)時,切口應用無菌巾 覆蓋。術中需行X線攝片或造影時,球管須用無菌巾包裹,并應注意
6、無菌區不被污染。6、簡述無菌手術衣的穿著步驟及要求常用的手術衣式樣有對開式、折疊式兩種。折疊式手術衣的穿著步驟 為:1)拿取開了包的折疊無菌手術衣,選擇較寬敞處站立,面向無菌區域, 手提衣領、抖開,使手術衣下垂;2)兩手提住衣領兩角,衣袖向前,展開手術衣,使其側面面對自己;3)將手術衣向上輕輕拋起,雙手順勢插入袖中,兩臂前伸;4)(巡回護士幫助)系衣領;5)戴手套;6)系腰帶,松開腰帶,將腰帶一端交于巡回護士并用無菌持物鉗夾 持住,穿衣者原地旋轉一周,將左右兩端腰帶系于腰前。要求:1)穿無菌手術衣時應在擬建立的無菌區;2)手術衣大小、長短合適,無污染、潮濕、破損,手術不可接觸其他物品或地面;3
7、)拿取手術衣時手指可觸碰手術衣面;4)穿手術衣時雙臂不可高舉過肩,也不可向左右撒開,以免觸碰污染;5) 穿戴好手術衣、手套后,雙手置胸前,不可將雙手置于腋下、上 舉過肩或下垂過腰,不得離開手術間,不觸摸非無菌物品;6) 手術衣如粘有血液及液體污染應及時更換。7、簡述無接觸式戴手套法無接觸式戴手套法是指醫務人手員手消毒、穿無菌手術衣后借助手 術衣的衣袖完成的一種手不直接接觸滅菌手套的穿戴方法。保證了醫務人員從手消毒到穿戴手術衣、手套的整個過程,消毒的手不接觸手 套而在衣袖完成戴手套的全部動作,有效地杜絕了消毒手未戴無菌為 手套前拿取無菌物品的情況。操作方法:1) 取無菌手術衣,雙手平行向前,同時
8、伸進袖,手不出袖口;2) 隔著衣袖取無菌手套放于另一只手的袖口處,手套的手指向前向上(注意與各手指相對);3) 放有手套的手隔著衣袖將手套的側反折邊抓住,另一只手隔著衣袖拿另一側反折將手套翻于袖口上,手迅速伸入手套;4) 再用已戴手套對的手,同法戴另一側。8簡述手術野鋪無菌巾原則手術野鋪巾的目的是防止細菌進入切口, 避免和減少手術中的污染。 其操作原則:1) 鋪無菌巾由器械護士和手術醫生共同完成;2) 鋪巾前,器械護士應穿戴無菌手術衣、手套。手術醫生徒手鋪第一層切口單,然后重新消毒雙手臂后穿戴無菌手術衣、 手套, 最后與護士一道鋪其他層無菌單;3) 鋪無菌單時,距離切口 2-3cm,懸垂直床緣
9、30cm以下(不能拖 地),至少4層;4) 無菌單覆蓋的整體圍,向上覆蓋上身及頭架、向下覆蓋下身及 托盤;5) 無菌巾一旦放下,不要移動,必須移動時,只能由向外,不得由外向;6) 嚴格遵循鋪巾順序(方法視手術切口而定),原則上第一層無菌 巾是從相對干凈到較干凈、先遠側后近側的方向進行遮蓋。如腹部治療巾的鋪巾順序為:先下后上,先對側后同側。9、簡述手術鋪巾的基本步驟(以腹部手術為例)不同的手術切口其鋪巾圍和要求不同。以腹部手術為例,鋪巾 基本步驟:1) 器械護士遞第1、2、3塊治療巾時,折邊對向助手,依次鋪蓋 切口的下方、對方、上方。2) 遞第4塊治療巾時,折邊對向自己,鋪蓋切口的同側,然后以4
10、把布巾鉗固定。3) 鋪大單2塊:于切口處向上外翻上身及頭架、向下外翻遮蓋下身及托盤,保護操作者的雙手不被污染。4) 于手術切口處黏貼皮膚保護薄膜紙,以干紗墊平。5) 鋪直孔巾1塊:切口處對的箭頭朝上,遮蓋全身、頭架及托盤。6) 對折中單一塊,鋪于托盤上。若行肝、脾、胰、髂窩、腎移植等手術時,宜先在術側身體下 方鋪對折中單2塊分別鋪蓋切口兩側身體的下方,然后鋪切口 巾;若使用皮膚保護膜,切口巾則不需要布巾鉗固定。10、簡述頭部(額、顳、頂)手術鋪巾的基本步驟1)將對折中單1塊鋪于頭、頸下方,巡回護士協助病人抬頭;2)治療巾4塊鋪于切口周圍;3)折合中單1塊,1/3搭于胸前托盤架上,巡回護士放上托
11、盤壓住 中單,將剩余2/3布單外翻蓋住托盤;4)鋪大單2塊,鋪蓋頭部、胸前托盤及上身,2把布巾鉗固定連接 處布單;5)鋪圓孔巾,顯露術野;6)對折治療巾1塊、組織鉗2把固定于托盤下方與切口之間布單上, 形成器械袋。11、簡述會陰部手術鋪巾的基本步驟1)臺布(或中床單對折)1塊,鋪于臀下,巡回護士協助抬高病人 臀部;2)治療巾4塊,鋪蓋切口周圍;3)鋪肛單,鋪蓋雙下肢,會陰部及恥骨聯合以上身體;4)套托盤套,巡回護士協助,將托盤置于病人右膝上方。若無肛單, 可用腿套代替,即腿套2個分別罩住雙腿,然后再鋪蓋普通孔巾。12、簡述四肢手術鋪巾的基本步驟1)臺布1塊,鋪于術側肢體下方;2) 對折治療巾1
12、塊,向下向上包饒上臂或大腿根部及止血帶,1把 布巾鉗固定;3) 大單1塊,鋪蓋臺布上;4) 折合中單1塊,包裹術側肢體末端,無菌繃帶包扎固定;5) 大單1塊,鋪蓋上身及頭架,2塊大單連接處用2把布巾鉗固定;6) 鋪孔巾1塊,術側肢體從孔中穿出。13、簡述器械傳遞的基本原則熟悉器械用途并熟練掌握傳遞技巧,是確保手術配合質量保證。器械 傳遞的基本原則為:1) 器械對、方法準、速度快。術者接過后無需調整方向即可使用。2) 力度適當,達到提醒術者的注意力為度;3) 根據手術部位及時調整手術器械。一般而言,切皮前、縫合皮 下時遞海綿鉗夾持乙醇紗球消毒皮膚;切開、提夾皮膚,切除 瘢痕、黏連組織時遞有齒鑷,
13、其他情況均遞無齒鑷;提夾血管 壁、神經時遞無損傷鑷;手術部位淺時遞段器械、徒手遞結扎 線,反之遞長器械、血管鉗帶線結扎;夾持牽引線時遞蚊式鉗。4) 及時收回切口周圍的器械,避免堆積,防止掉地。5) 把持器械時,有弧度的彎側向上;有手柄的朝術者;單面器械垂直遞;銳利器械的刃口向下水平傳遞。6) 切開或切除腔道組織前,遞長鑷、濕紗墊數塊以保護周圍組織, 切口下方鋪治療巾一塊防止污染器械;切除后,遞 0.3%碘附紗 球消毒創面,接觸創緣的器械視為污染,放入指定盛器;殘端縫合完畢,遞長鑷撤除切口周圍保護紗墊,不宜徒手拿取,否則應更換手套。14、簡述穿針帶線法(一針一線)的基本步驟穿針帶線的目的是用于血
14、管組織的縫合,是手術室護士的基本功。 穿針引線時利用持針鉗夾持外科縫合針, 將縫合線穿過針眼,完成針 帶線的過程,從而實現組織縫合、牽引等目的。不同規格縫針的夾持 方法、穿針速度均有差別,但基本要求都是期望在最短的時間夾穩針、 穿過線、卡住線尾不掉線,且縫合時有利進針、不折針等。那么,以 6x7圓針、45cm長1號絲線、18cm普通持針鉗為例,穿針引線過程 要求做到:縫針尾端約1/3除被持針鉗夾持并稍向外上、持針鉗開口 端約1/3夾持縫針、縫線的返回線占總線的1/3 (即三個1/3),同時要求穿針速度13針/分15、簡述血管鉗帶線結扎的基本方法常用于深部組織的結扎。1) 右手握18cm血管鉗,
15、左手拇指、示指持縫線一端,頭端露出線 尾1cm左右,以備血管夾持;2) 血管鉗開鉗端,夾住線頭約2mm處。要在血管鉗尖端正中夾持 縫線,鉗尖端夾縫線不宜過多,要將鉗的關節完全卡緊,以確 保鉗端線不滑脫、不移位;3) 右手傳遞結扎線。傳遞時,將縫線繞到手背或環指、小指將縫 線夾住,使術者接鉗時不致抓住縫線而影響操作。16、簡述徒手遞線的基本步驟常用于淺表部位組織的絲線結扎。護士拉出縫線,右手握住線的前1/3處、左手持線中后1/3處,雙手稍用力繃線讓術者接線,以增加 術者手感。遞線時應盡量讓術者接線的手正好落在縫線的中后1/3交界處。這樣做可使術者接線后,輕甩線尾就能恰好留出線的前端給對 側手握持
16、,保證結扎時前端的縫線夠長,不需倒手。17、簡述手術刀的傳遞方法手術刀由刀片和刀柄組成,借助持針器進行安裝。安裝時,用持 針器夾持刀片前端背側,將刀片與刀柄槽對合,向下嵌入;取下時, 再以持針器夾持刀片尾端背側,稍稍提起刀片,向下順勢推下。傳遞過程中應注意:1)傳遞手術刀片時,器械護士手持刀背握住 刀柄和刀片銜接處,刀刃面向下、尖端向后,水平傳遞,將刀柄尾端交給術者,切忌刀刃向上或朝向手術者,以免誤傷,也可將手術刀放 于碗盤傳遞;2)手術刀用完后及時將其收回器械臺上或放置在適當地方,以免滑 落臺下,造成人員意外傷。18簡述血管鉗的傳遞方法及注意事項器械傳遞常以拇指和四指合力來實現, 小器械也可
17、以通過拇指、中 指和示指對的合力來傳遞,以準確、快速、實用為前提。常用的傳遞法有三種:1)對側傳遞法:右手拇指握凸側上 1/3處,四指握凹側中部,通 過腕部的適力運動,將器械的柄環部拍打在術者掌心上;2)同側傳遞法:右手拇指、環指握凹側,示指、中指握凸側上1/3 處,通過腕下傳遞。左手則相反;3)交叉傳遞法:同時遞兩把器械時,遞對側器械的手在上,同側的 手在下,不可從術者肩部或背部傳遞。19、簡述鑷子、持針器的傳遞方法兩者均為基本器械。(1)鑷子:主要用于夾持、輔助解剖及縫合組織。傳遞方法:手握 鑷尖端、閉合開口,直立式傳遞給術者,讓其拿持鑷的中上 1/3處;術中緊急狀態也可用拇指、示指、中指
18、握鑷尾部,以 三指的合力關閉鑷開口端,讓術者持住鑷的中部。(2)持針器:主要用于夾持縫合針、輔助縫線打結。其傳遞方法: 手握持針鉗,讓縫針的尖端朝向手心、針弧朝背、縫線搭在手背或用手夾持。傳遞時要避免術者將持針鉗和縫線同時握住20、簡述拉鉤、咬骨鉗、錘、鑿的傳遞方法均為基礎器械(1)拉鉤:又稱為牽開器,拉鉤的種類繁多,大小、形狀不 一,宜根據手術部位、深淺進行選擇。傳遞拉鉤前應用 鹽水浸濕前端,護士手握住拉鉤前端,將柄端平行傳遞 給術者。(2)咬骨鉗:護士握持槍狀咬骨鉗的軸桿部,將手柄處傳遞 給術者。若為雙關節咬骨鉗,則握住頭端,弧度朝上, 將手柄傳遞給術者。(3)錘、鑿:護士手握鑿端的中下1
19、/3處垂直傳遞,握住骨 錘的頭端水平傳遞。21、簡述常見手術體位擺放的原則手術體位擺放的原則:1)病人舒適、安全、無并發癥;2)充分顯露手術野,便于手術操作;3)固定牢靠,不易移動;4)不影響呼吸、循環功能;5)不損傷和壓迫神經。常見的手術體位有仰臥位、側臥位、俯臥位、截石位。22、簡述仰臥位擺放的基本方法仰臥位分水平仰臥、垂頭仰臥、側頭仰臥位三種。水平仰臥位適用于 腹部、胸部、四肢手術,垂頭后仰仰臥位適用于甲狀腺、下頜骨、喉 部、前路頸椎手術,側頭后仰臥位適用于頭部、頜面部、側頸部、耳 部等手術。基本用物:頭圈、膝枕、托手架、上肢約束帶、下肢約束帶、肩墊、 頸墊各1個,小沙袋2個。水平仰臥位
20、:1)病人自然平臥,頭下墊一小枕;2)上肢平置于軀 體兩側,掌心貼向身體兩側(腕部用的束帶應加棉墊固定),然后用橫鋪于手術臺上的中單固定。若上肢輸液則將上肢外展置于托架上, 角度V 90°,托手架調至遠端關節略高于近端關節; 3)膝下墊軟枕, 保持雙膝微屈20°,在膝關節上方5cm處用約束帶固定下肢,松緊 度于固定后容納一指為宜;4)避免肢體接觸手術金屬配件及其他金屬 物(如托盤、輸液架等)。垂頭后仰臥位:1)病人肩下墊一肩墊(平肩峰),抬高肩部20°2)頸下墊一頸墊,使頭后仰,兩側置小沙袋固定頭部,保持頭頸正 中伸直,使手術部位暴露充分;3)上肢收固定,下肢擺放
21、如水平仰臥 位。側頭仰臥位:1)病人面部朝向健側;2)頭兩側置小沙袋或以頭圈、 頭架固定頭部;3)上肢收固定,下肢擺放如水平仰臥位。23、簡述側臥位的種類與基本用物側臥位分垂直側臥位、腎手術側臥位、半側臥位和側俯臥位四種。 垂直側臥位臨床用途最廣,其他側臥位是在此基礎上細微變更而來。 適用于腦、肺、食管、賁門、胸壁、腎、脊柱以及下肢手術等。基本用物:頭圈、胸墊、恥骨聯合擋板、腰或背擋板、大軟枕、大 沙袋、小沙袋、普通雙層托手架(或可調節)、下肢約束帶各1個, 上肢約束帶2個。24、簡述垂直側臥位擺放的基本方法與相關手術特殊要求垂直側臥位是指病人軀干部分與手術床相對垂直而言。其擺放方法為:1)病
22、人取健側臥位,頭下墊一頭圈,頭的高度平下側肩寬,頸椎 呈水平位置。2)腋下(距腋窩iocm處墊胸墊。3)術側上肢屈曲并放在可調節托手板上,保持遠端關節低于近端關節;下側上肢外展于普通托手上,保持遠端關節高于近端關 節;共同維持胸廓自然舒展。病人兩肩連線和手術臺呈90°。4)下側下肢屈曲約45°,上側下肢為屈膝,兩腿間用大軟枕間隔, 足底部墊小沙袋。5)腹側用擋板支持恥骨聯合,背側用腰背擋板固定臀部或背部(以 遠離術野為宜),維持病人中立側臥位。6)小腿及雙上肢用約束帶固定。腎手術側臥要求升高腰橋約15c m或折床(手術床的頭、尾同時搖 低),使病人凹陷的腰區逐漸變平,有利手
23、術顯露。擺體位時應;1)選擇帶腰橋或折床性能的手術床,腰橋或反折處對準腰部;2)雙下肢屈曲45°,錯開放置(上側下肢伸直后,下側下肢在前), 兩腿間墊一大軟枕。半側臥位擺放時應:1)術前胸部墊高30-45 ° ;術側手臂屈肘上舉、手指外露。功能位固定于麻醉床頭架上。固定前應用棉墊保護,繃帶纏繞不宜過緊,不可將上肢直接裸露固定 在麻醉頭架上,以免發生電燒傷。側俯臥位擺放時應:1)病人身體向前下傾斜,與手術床呈 45。或 60°; 2)下側下肢伸直、上側下肢向前屈曲,自然放松; 3)骨盆擋 板放置于腹側的胸部、下腹部,擋板之間加放棉墊以緩沖壓力。若上 頭架,上側上肢自然收放置或外展固定于可調節托手板上,下側上肢向后屈曲,約束帶固定肩部,防止肩部向頭端滑動。25、簡述全麻俯臥位(上頭架)擺放的基本方法適用于頭部、頸椎和臀部手術。用物準備:頭圈或啫喱頭圈、特型 俯臥架、下肢約束帶、提臀帶各1個,托手架、上肢約束帶各2個, 胸墊、大軟枕各3個。必要時備頭架。1)裝置頭架和特型俯臥架。根據病人體形調整頭架的長、寬,大 軟枕3個置于手術床尾。若特型體位架為平行支架型,應根據 病人兩乳距離調整架的兩個平行支架距離,使架距兩乳間距 約5cm。若無特型支架,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買賣合同擔保人協議書
- 逾期仲裁調節協議書
- 裝修合同毀約協議書
- 餐飲招收學員協議書
- 音樂機構合伙協議書
- 高考志愿招生協議書
- 魚塘投股合同協議書
- 食堂勞務外包協議書
- 食品轉讓合同協議書
- 賭博自愿離婚協議書
- mq135空氣質量檢測傳感器說明書空氣污染控制用
- 國家開放大學《監督學》形考任務( 1-4)試題和答案解析
- 試卷交接簽字單
- 高考化學答題技巧與規范課件
- 2022屆高考英語復習:最后一節英語課(13張PPT)
- 加強評標專家管理實施方案
- 股票實戰技巧(一)薛斯通道_CCI_DMI經典指標組合
- 小學生德育教育ppt課件
- 配電箱系統圖
- 精選靜電感應現象的應用練習題(有答案)
- 初中音樂--人聲的分類--(1)pptppt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