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應該合理使用而不是省著點用 生命在于運動_第1頁
膝關節應該合理使用而不是省著點用 生命在于運動_第2頁
膝關節應該合理使用而不是省著點用 生命在于運動_第3頁
膝關節應該合理使用而不是省著點用 生命在于運動_第4頁
膝關節應該合理使用而不是省著點用 生命在于運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膝關節應該合理使用而不是省著點用 生命在于運動 時下,有越來越多的人熱衷于健身運動,由此帶來的運動損傷也有所增加,諸如“跑步膝”“網球肘”等。于是有人提出,關節的壽命是有限的,要“省著點用”。醫師認為,沒有“關節要省著點用”這樣的說法。運動是必需的,膝關節應當合理使用,而不是省著點用。下面跟隨360常識網了解一下吧! 運動應當張弛有道 “生命在于運動”,運動對人而言,是必需的。膝關節的運動,涉及到肌肉、肌腱、軟骨等組織,這些組織的強健與否,也同樣影響著膝關節的功能健康。 人體的肌肉都是相互拮抗的,假如一部分肌肉處在屈曲、放松的狀態,那么相對應的肌肉就處在拉伸、緊急的狀態。這就是為什么人在睡軟墊

2、床的時候感覺很舒適,但其次天會感覺身體很累,而睡硬板床的時候,當時感覺并不舒適,但是其次天卻感覺很舒適。 之所以睡軟墊床的時候會感覺很舒適,是由于軀干的屈肌都處于放松狀態,但是長時間躺在軟墊床上,屈肌在長時間放松的同時,意味著對側的伸肌始終處于拉伸的狀態,起床后反而會覺得渾身酸脹不舒適。而睡硬板床的時候,軀干肌肉累了就自然而然會調整身體的位置,不斷地翻身,伸肌和屈肌就會交替休息。其次天起床的時候,就會感覺身體很舒適。 所以,我們平常做康復訓練的時候,也要讓伸肌和屈肌交替休息。真正有利于肌肉放松休息的方式是,有節律的收縮和放松。膝關節也是如此,四周肌肉長時間保持同一狀態,反而更簡單疲乏,應當常常

3、活動,交替變換姿態,所謂張弛有道。 軟骨需要常常“擠壓” 對于骨關節而言,運動也是必需的。關節存在的意義就在于便于人的活動。假如不活動,關節就會退化,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義。 運動時對骨關節產生適當的沖擊力,肌肉適當地收縮與松弛,對軟骨是有益的。假如猛烈的沖擊超過其承受力量,軟骨就簡單老化。但是假如不運動,軟骨也簡單老化、變性。軟骨的養分依靠關節液一點點地滲透滋潤,所以對于軟骨而言,最好的養分方式就是賜予肯定的擠壓。比如慢跑、快走、慢走等這種程度的運動,產生的擠壓就比較合適。 長期不用,關節軟骨就會退化。有些人平常一動不動,漸漸肥胖之后,想要減肥了,突然開頭運動,很簡單損傷關節。因此,適度適量

4、地、持之以恒地運動,對膝關節是有好處的。 不同年齡段選擇不同的運動方式 運動是健康的基礎,每個人都需要運動,區分在于選擇怎樣的運動方式,包括運動強度和運動量。不同的運動方式對膝關節會造成不同的影響, 什么年齡段做什么年齡段的運動。有些天生體質特殊好的人,關節、韌帶、肌腱等的機能都特殊好,可能到了六七十歲仍能進行較強的運動,但是大部分人到了這個年齡段就已經不適合做猛烈運動了。許多運動員到了三四十歲就退役了,并不是由于他們不喜愛運動了,而是由于身體機能到了肯定的年齡段就承受不了高強度的運動了。 “膝關節的半月板從20歲以后,就開頭漸漸老化、變性了。”專家介紹說,“好比一個橡皮墊放在陽光下曬,就會漸

5、漸脫水、變干。”年輕的時候,我們從高處跳下,膝關節的半月板能夠承受這一沖擊力;而到了三四十歲,從同樣的高度跳下來,同樣的沖擊力,半月板可能就會裂開。所以,從運動角度來講,什么樣的年齡段適合什么樣的運動。隨著年齡的增長,運動方式應當做適當調整,可以選擇打羽毛球、游泳等對抗性不強的運動。 對于膝關節而言,特殊推舉游泳運動。哪怕是不會游泳的人,也可以在水中做劃水動作或在水中行走,既能熬煉身體,又能增加肌力。而且由于水的浮力,體重給膝關節帶來的負荷也相對削減。對于年齡大不便利游泳者,可以慢走、快走、慢跑。老年人不適合長距離奔跑或打籃球等一些跳動性的運動。由于跳動的過程對半月板軟骨的沖擊力比較大,對于已

6、經老化的半月板來說可能難以承受這種沖擊力,簡單造成損傷,導致半月板裂開。 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強度 膝關節炎的發病也存在肯定的個體差異,每個人能承受的運動強度是不一樣的,不能一概而論。那么,如何推斷適合自己的運動強度呢? 可以依據自己運動后的感覺來推斷。假如白天運動后,晚上睡覺的時候膝關節沒有不舒適的癥狀,不影響休息,這個運動量就是合適的。假如運動后消失膝關節痛苦,這是一種預警癥狀,說明這種運動已經不太適合這一年齡段了,需要調整運動方式。假如在同樣的運動強度和運動量下,間或消失一次膝關節痛苦,比如一年最多發生一兩次這種狀況,那么還是可以保持這樣的運動強度和運動量的。 總之,運動強度的把握要靠自己

7、的感受。運動后沒有明顯的酸脹痛、不影響睡眠、不影響日常生活就可以。假如運動后多次發生酸脹痛苦、影響睡眠甚至影響生活,實際上就是身體在預警,告知你運動已經超負荷了。 運動方式因病而異 常聽人說,下樓、下坡對膝關節的沖擊最大、損傷最大,所以下樓最好坐電梯,下山最好選擇纜車。事實真的如此嗎? 不同的運動方式,沖擊力作用于不同的部位。有些關節炎患者的確在下樓、下坡的時候痛苦加劇,或消失“打軟腿”的現象,那么這些人就不適合這類活動;但也有些膝關節炎患者下樓、下坡的時候并沒有不適,也就沒有必要禁止這類活動。 某些運動方式導致膝關節不適的時候,應當做合理的調整,而不是放棄運動。比如膝關節前方痛苦,可能是髕骨

8、軟骨炎,在這種狀況下就不能再做蹬自行車的運動,盡量削減上樓、爬山、半蹲等,由于這些運動或動作會對髕骨產生較大的壓力,增加髕骨損傷的幾率。但可以進行快慢走等對髕骨壓力小的運動,以削減對髕骨的損傷。一旦消失膝關節痛,還是應當先去醫院骨科就診,讓專科醫生來推斷畢竟是哪一部位的損傷,讓專科醫生關心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 膝關節肌肉熬煉要使大腿強壯,首要進展大腿正前方的股四頭肌,股四頭肌是人體最大最有力的肌肉之一,功能是使膝關節伸直,也可屈髖關節,以維持人體直立姿態,股四頭肌收縮時拉動膝上肌腱并使膝伸直,人就是主要用這塊肌肉來行走和奔跑,可見其對于膝關節的重要性。 熬煉股四頭肌有哪些方法呢? 非負重直腿抬

9、高訓練 仰臥,膝關節盡量伸直,大腿前方股四頭肌收縮,盡量背伸踝關節,緩慢抬起整個下肢離床面約15厘米,保持5秒鐘后緩慢直腿放下,10次一組,每天100200次,左右腿可交替練習。 靜蹲練習 背靠墻,雙足分開與肩同寬,足跟距離墻壁40-50厘米,保持小腿長軸與地面垂直,上身不要貼住墻壁不要前傾,一般大腿與小腿之間的夾角不宜少于90度;時間長短因人而異,每次蹲到股四頭肌(大腿肌肉前部)發酸,無法堅持算一次,然后起身休息1-2分鐘,再重復進行,每天練習30分鐘。單次靜蹲可堅持5分鐘以上者,重復4-6次為宜。 床上幫助等張收縮訓練 1、仰臥床上,雙膝并攏屈曲90度,保健側膝關節屈曲90度,患側膝關節緩慢伸保持5秒,緩慢放下,每日50100次。 2、 坐在床邊,雙膝關節自然垂下,雙手抱大腿,盡量背伸踝關節,然后雙膝關節伸直保持5秒鐘后緩慢落下,每日50100次。 此外,要熬煉膝關節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