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墻體單側支模施工方案4_第1頁
地下室墻體單側支模施工方案4_第2頁
地下室墻體單側支模施工方案4_第3頁
地下室墻體單側支模施工方案4_第4頁
地下室墻體單側支模施工方案4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精選文檔地下室圍護樁偏位處外墻單邊支模施工方案1 編制依據序號名 稱編號1本工程結構、建筑設計施工圖2本工程所在區域自然及環境條件3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6建筑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9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 工程現場概況隨著大城市鬧市區的開發建設和進展以及舊房改造等,可供建設的城市土地空間日趨削減,為了節省土地,新建的建筑物大都緊貼規劃紅線而建,這就促使高層建筑的地下室外墻與基坑圍護間的距離越來越小,甚至無間距,圍護墻即充當地下室外墻的外模板。由于各高層建筑的地下室設計功能及開挖深度均有所不同,所以高層建筑

2、地下室的層高也不盡相同,往往從3.9m至5.6m不等,墻體厚度也等等不一,從500mm厚到600mm不等,甚至達到800mm以上,這些墻體的高度和厚度均超出常規施工的地下室外墻,模板的側壓力較大,鑒于此狀況,我們想另辟蹊徑來加固外墻模板。經過多種支模方法比較之后,我們在施工實踐的基礎上,總結出了地下室外墻單面模板利用鋼管排架結合地錨體系支撐的施工工法。本工法關鍵之處為利用常規鋼管扣件搭設成剛度較好的桁架,將較大的混凝土側壓力通過桁架傳至預先埋設的鋼筋地錨上,由地錨來平衡支撐反力;同時結合混凝土澆筑技術措施,達到了超超群厚地下室外墻單側支模施工時平衡較大的混凝土側壓力的目的。本工法的鋼管式腳手架

3、支撐系統,利用剛度較好的鋼管桁架將外墻傳來的水平側壓力傳至地錨上,將水平力轉化為對樓地面的壓力和對地錨的剪力,利用主地錨和幫助地錨共同擔當。其優點是材料通用性強,重復利用率高,有利于降低成本,對周邊坡道、井筒等多種形式的外墻適應性強,無論是施工成本以及施工周期均強于上述兩種支撐體系。該工法創新之處在于有效的將水平力轉化為對樓地面的壓力和對地錨的剪力,利用主地錨和幫助地錨共同擔當,而摒棄了常規的利用對拉螺栓來平衡水平側壓力的方法,同時也避開了一次投資較大的型鋼支撐法。一、 適用范圍本工法適用于全部的地下室外墻單側支模的工程,無論是地下室幾層,層高和墻厚多少均適用,尤其適用于地下室外墻的面積較大,

4、并可劃分流水施工段的工程,最適宜鋼管排架的材料周轉使用,經濟效益更加明顯;同時由于本方法取消了對拉螺栓,保證了地下室墻體自防水的完整性,杜絕了因螺桿鋼筋銹蝕而造成滲漏的誘導因素,達到了結構自防水的目的,對于地下防水要求較高的工程更加適宜。工藝原理本單側支模的施工工法工藝原理為利用常規的腳手架鋼管扣件搭設成剛度較好的鋼管桁架,將外墻傳來的水平側壓力通過該桁架傳至鋼筋地錨上,將水平力轉化為對樓地面的壓力和對地錨的剪力,利用主地錨和幫助地錨共同擔當,以確保平衡外墻混凝土澆筑時傳來的側壓力,從而保證了外墻混凝土的成型質量。二、 施工工藝流程及操作要點本工法的施工工藝流程如下:地下室底板或樓面鋼筋綁扎時

5、預埋鋼筋主地錨和幫助地錨支配專人看護預埋地錨底板或樓面混凝土澆筑制作外墻大模板,尤其留意模板表面涂刷清漆隔離層綁扎外墻鋼筋墻體鋼筋工程隱蔽驗收·安裝外墻大模板在此期間完成內墻柱的混凝土澆筑并養護,以便作為該鋼管桁架的幫助支撐點搭設鋼管桁架,同時支設樓面模板,綁扎樓面鋼筋樓面鋼筋隱蔽驗收澆筑外墻和樓面抗滲混凝土混凝土終凝后即可拆除外墻的斜撐桿件和部分水平桿混凝土達到設計要求后,全部拆除排架和外墻模板三、操作要點1. 全部鋼管接頭處,盡量避開接受轉向扣件連接,應使用連接扣件相接,防止因扣件節點滑移引起支撐變形。 2. 鋼管盡量選用新材或選用符合國標要求,順直無銹蝕的鋼管,搭設前要檢查其材

6、質和規格,不能把未經整修的已壓彎壓扁拉傷裂縫的鋼管和零部件用上去。3. 構件相對位置幾何尺寸外形必需滿足要求。4. 地錨與鋼管的節點連接處,立桿鋼管應套在地錨上,同時因鋼管內徑大于地錨的直徑,故為防止立桿有位移,應在立桿套入時在地錨旁鑲插一根12的鋼筋,以使得鋼管與地錨牢靠固定。5. 澆筑墻板混凝土時須分期分皮,并放慢混凝土的澆筑速度,把握在每小時澆筑2m高左右,與計算工況相吻合,以減緩混凝土對模板的側壓力,減小支撐系統的荷載,從而削減模板體系位移引起的垂直度偏差;6. 因外墻和樓面一道澆筑,在澆筑完以后外墻模板因排架太密,導致在混凝土養護期內不易拆除,而外墻混凝土的養護很重要,否則因養護不到

7、位易引起開裂,導致滲漏,故在模板與混凝土的接觸面宜涂刷一層清漆,作為隔離層,使混凝土在不拆模期間水分不會蒸發,達到自養護的目的。7. 混凝土澆筑過程中質檢員和木工需經常用吊垂檢查模板的變形情況,以隨時訂正模板偏位。8. 內墻柱混凝土需在澆筑外墻前3-4天澆筑完成,以此作為外墻單面模板的幫助支撐點。9. 為保證墻面平整度及表面觀感,在模板制作加工時其接縫必需做到嚴密合縫,避開消滅漏漿。模板安裝完畢應進行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澆筑混凝土。3 剪力墻單側模板施工 單側支模關鍵在于把握模板支撐體系穩定和混凝土澆筑。同時為減小混凝土的側壓力,剪力墻施工縫留置在距離底板500mm處。3.1模板支撐體系選擇該工

8、程為框架剪力墻結構,內部沒有可以作為水平支撐點的混凝土構件,所以接受模板支撐斜撐的方式 。考慮地下室模板接受15mm厚木模板,當單側支模時這部格外墻模板無法接受對拉螺栓將其拉結鎖緊,混凝土的側壓力完全由模板的背支撐來承受,這就給模板施工帶來了極大的困難。斜向支撐的中部加設橫桿保證相互受力及斜向支撐的整體穩定性。模板的背楞及支撐設計如下。 (1)水平背楞 模板立好后,先固定水平背楞。水平背楞接受40*90木方,從施工縫下200向上布置,間距不大于200mm。 (2)豎向背楞 水平背楞固定好以后,再固定豎向背楞。豎向背楞也接受2根48×3.0鋼管,間距600mm。 (3)支撐 豎向背楞固

9、定好以后,設置三道或四道斜向支撐,鋼管底部支撐在預埋25鋼筋上。從第一排滿堂架開頭設置剪刀撐,每四跨設置一道剪刀撐,與底板的夾角為45o60o。為增加架體穩定性,沿剪力墻長度方向水每600mm設置一道三角斜向支撐,三腳架斜鋼管卡在預埋22U形鋼筋內,22U形鋼筋埋深200mm,鋼管用扣件連接,扣件連接符合規范規定要求。支撐架體及詳圖如圖4-1、4-2、4-3、4-4、4-5、4-6。圖4-1 單側支模板示意圖圖4-2靠近墻體的第一道地錨大樣圖圖4-3 三腳架詳圖圖4-4、 模板拼裝立面圖4-53.2 模板驗算 參照其他工程閱歷,該工程所選模板及支撐體系的強度均能滿足要求,現只對其剛度進行驗算。

10、 (1)荷載 a)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垂直面模板取4KN/m2。 b)新澆筑混凝土對模板側面的壓力標準值 接受內部振搗器,按下列兩式計算,并取最小值。 (1) (2)式中:F新澆筑混凝土對模板的最大側壓力,KN/m2。 混凝土的容重,24KN/ m3。 T0新澆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取T0=5h。 V混凝土的澆筑速度4m/h。 H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筑混凝土頂面的總高度,取H=3.3米。 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不加外加劑時取1.0,摻具有緩凝作用的外加劑時取1.2。 混凝土塌落度影響修正系數。當塌落度小于30mm時取0.85,5090mm時取1.0,110150mm時取1.15。由(1)

11、式得F=60.72KN/ m2。由(2)式得F=71.52 KN/ m2。取二者最小值得F=60.72 KN/ m2。C)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水平荷載2 KN/ m2。(2)鋼管背楞剛度計算按墻體底部最不利位置計算,計算見圖為連續梁,如下圖所示:f=(3qL4)/(384EI) (3)式中:E彈性模量,為2.06*108 KN/ m2。I慣性矩,0.45*10-6 m2。q側壓力,q=23.7 KN/ m2。則f=0.3mm。墻體模板體系剛度滿足要求。3.3 模板安裝施工方法 (1)安裝程序:安裝前預備模板安裝設置背楞及斜撐模板驗收澆筑混凝土。 (2)安裝前預備:彈好墻邊線,將模板表面清理潔凈,

12、鋼管扣件依據規格預備完畢。 (3)模板安裝:將模板下口與預先彈好的墻邊線對齊后,安裝到位,保確保模板安裝到位,不會漏漿。 (4)設置背楞及斜撐:背楞及斜撐由48×3.0的鋼管組成,設置方法詳模板設計。調整模板背楞及斜撐,使得模板上口向內傾斜約5mm,以備單側支撐系統受力后傾。 (5)地下室底板混凝土澆筑時,先算準靠近墻板處斜撐支模架的立桿位置,在底板混凝土澆筑前預埋22螺紋鋼筋,使支模架立桿套在上面,設置縱、橫向掃地桿,作為斜撐管的支點。 (6)模板驗收:澆筑混凝土前,由施工單位、監理單位一同檢查模板的安裝狀況,合格后方可澆筑混凝土。 (7)留意斜支撐單獨支撐不與滿堂架相連。3.4

13、模板拆除施工方法 (1)當墻體混凝土達到規定拆模強度后,并保證新澆筑墻體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引起損傷時,方可進行拆模。 (2)模板拆除應分段,分塊進行,先拆除斜撐連接,再拆除斜撐及背楞,最終拆除模板。假如,模板與混凝土粘結較緊,可用木錐敲擊模板使之松動,然后拉下,不得亂砸。 (3)拆下的模板及配件應有專人接應傳遞,按指定地點堆放,并做到準時清理、修理及涂刷好隔離劑,以備再用。 (4)混凝土拆除后應加強養護。3.5 技術保證措施(1)澆筑墻體混凝土時應放慢澆筑速度,以減緩混凝土對模板的側壓力。振搗棒嚴禁接觸磚墻,防止墻體開裂脹壞磚模。(2)地錨與斜向鋼管的節點連接堅固,斜向鋼管還應與滿堂架立桿連

14、接,形成整體,橫向支撐與滿堂架連接應堅固。(3)混凝土的澆筑過程中,施工人員應經常用吊錘檢查模板的垂直度,以隨時訂正模板偏差。(4)為了便利施工和減小混凝土澆筑時的自落高度,每次澆筑混凝土時都要分層澆筑,每層澆筑高度為600mm左右,嚴禁一次澆筑過高(易造成爆模或振搗不重逢)。(5)剪力墻與地下室頂板一起澆筑,澆筑時支配技術力量強、閱歷豐富的木工看模,利用有效的通訊設備進行把握,防止支模架的變形和漲模。4 平安留意事項(1)現場作業人員必需戴平安帽、系下頜帶;酒后嚴禁作業,操作現場嚴禁吸煙。(2)人員應由基坑梯子處上下基坑,不得任憑跳下和往下扔東西。(3)電動工具必需做到一機一閘一保險,作業前檢查其工作性能。(4)振搗棒必需配備兩人,一人引線,一人振搗,作業人員應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