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性試題如何評分?”演示文稿_第1頁
“開放性試題如何評分?”演示文稿_第2頁
“開放性試題如何評分?”演示文稿_第3頁
“開放性試題如何評分?”演示文稿_第4頁
“開放性試題如何評分?”演示文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 開放性試題如何評分? 介紹兩種質性評分方法 教育部新課程評價項目組 2 主要內容主要內容一、一、SOLOSOLO分類法;分類法;二、二、PTAPTA量表法;量表法;三、實踐中如何運用三、實踐中如何運用SOLOSOLO與與PTAPTA?3等級描述型評定方法等級描述型評定方法SOLOSOLO分類法分類法1.11.1 SOLOSOLO分類法的由來與理論假設分類法的由來與理論假設 比格斯(JB Biggs)教授 皮亞杰的兒童的認知發展4階段論:1、感知運動階段;2、前運演階段;3、具體運演階段;4、形式運演階段。比格斯的同事科利斯(Collis , 1975)提出的5階段論:1、前運演階段(4-6

2、歲);2、初級具體運演階段(7-9歲);3、中級具體運演階段(10-12歲);4、具體概括運演階段(13-15歲);5、形式運演階段(16歲以后)。 4 設定的認知結構(HCS:Hypothetical Cognitive Structure) 可觀察的學習成果結構(SOLO: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 比格斯和他的同事通過研究發現,人的認知不僅在總體上具有階段性的特點,在對具體知識的認識過程中,也具有階段性的特征。也就是說,學生在具體知識的學習過程中,都要經歷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每發生一次質變,學生在對于某一種知識的認識上就要進

3、入到更高一級的水平。51.2 1.2 SOLOSOLO分類法的層次、編制與評分方法分類法的層次、編制與評分方法前結構:沒有形成對問題的理解,回答問題邏輯混亂, 或同義反復;單點結構:回答問題時,只能聯系單一事件,找到一個線索就立即跳到結論上去;多點結構:回答問題時,能聯系多個孤立事件,但未形成相關問題的知識網絡;關聯結構:回答問題時,能夠聯想多個事件,并能將多個事件聯系起來;拓展抽象結構:回答問題時,能夠進行抽象概括,結論具有開放性,使得問題本身的意義得到拓展。 6 認知發展階段和解答層次發展階段SOLO層次能力思維操作應答結構形式運演16歲以上拓展抽象最高:問題線索相關素材聯系假設演繹與歸納

4、能在新的情景中進行概括具體概括運演1315歲關聯結構高:問題線索相關素材聯系歸納在舊情景或已知經驗范圍內進行概括7中級具體運演1012歲多點結構中:問題線索多個孤立的相關素材能聯系有限的孤立的事件初級具體運演79歲單點結構低:問題線索單個相關素材只能聯系單一事件前運演46歲前結構最低:問題線索與解答均混亂不接受,同義反復,不了解相關知識 說明:圖中表示不相關素材;表示給出的相關素材;表示沒有給出的相關假設。8例例1.火柴棒擺圖形火柴棒擺圖形七根擺兩個,等等。SOLO理論認為各結構層次的學生能夠回答的問題如下:(1)單一結構:多少根火柴能擺三個框?(2)多元結構:擺五個框比擺三個框多用多少根 火

5、柴?(3)關聯結構:用31根火柴能擺多少個框?(4)擴展抽象結構:如果擺成了n個框,則用去 了多少根火柴? 如圖:用火柴擺成框形圖案,四根擺一個框,9 答對第一個問題就達到單點結構的水平,可以記為D; 答對第二個問題就達到多點結構的水平,可以記為C; 答對第三個問題就達到關聯結構的水平,可以記為B; 答對第四個問題就達到拓展抽象的水平,可以記為A。 這種記分方法有利于教學診斷,可以為教師和學生提供有益的反饋信息,主要用于過程性評價。在終結性的考試與評價中,若有需要,還可以給各個等級賦予一定的分值。此外,在需要一定區分度的考試中,上述四個等級之間還可以有過渡的等級,也就是說,SOLO的等級數不必

6、限于5個,可以有多個等級,分別記為A+、A、B+、B、C+、C甚至可以使用百分數。10 2. 2. 要素分析型評定方法要素分析型評定方法PTAPTA量表法量表法 2.1 2.1 PTAPTA的由來與基本思想的由來與基本思想 美國教師沃爾弗德與安迪生 PTA是英文Primary Trait Analysis 的縮寫,意思是: 基本要素分析 PTA量表可以評定的學生表現:英語口語、語文作文、實驗操作、研究報告、藝術表演等等。 PTA量表的理論假設11 2.2 2.2 PTAPTA量表的制作方法量表的制作方法 制定一份PTA量表主要有三個步驟: 一是確定可能對評價起重要作用的要素。例如:論點、方法與

7、資料、色彩的使用、與聽眾的目光交流等等; 二是編制測試學生每一個要素的評價量表。一般是一個二等級、三等級或五等級的評價量表; 三是對量表進行試測與修改。如果有學生先前的作業樣本,這一項工作就簡便一些。量表的修改通常是與其它教師合作進行的。12 2.3 2.3 PTAPTA量表評分實例量表評分實例 例例2. 一個一個PTA量表的制作實例量表的制作實例 美國教師安迪生要求學生在生物課高級班中設計并完成一個原創性的科學實驗:比較兩種可以買到的產品,并用科學報告的格式來說明這種比較。她用PTA量表評價學生在完成這一任務上的表現。首先,她選擇了十個她所要測驗的要素,這些要素包括: (1)標題 (2)引言

8、 (3)科學的格式要求 (4)方法和資料方面 (5)非實驗信息 (6)實驗設計 (7)操作性定義 (8)變量控制 (9)數據搜集和結果交流 (10)數據的解釋:結論和啟示13 一個PTA量表的部分內容任務:設計和完成一個原創性的科學實驗,并按照科學格式撰寫報告。 要素:方法和資料部分水平五:包含有效的、數量充足的和簡明的組織信息,并且實驗能夠被重復;記錄下所有文件固有的信息,并能返回到這一部分;確認所收集到數據的來源,以一種適當的時間識別后續信息;沒有繁雜的描述過程。 14 (2 2)完整使用)完整使用 所謂完整使用,就是完全按照PTA量表的一般編制程序,首先確定基本要素的數量,再按照要素的數

9、量編制多個PTA評定量表,而后分別以各個分量表對學生作業中的各個基本要素進行評定,最后得到一個學生的總成績。 PTA量表的完整用法的特點是:可以對各個要素分別進行評價,從而可以較好地發揮評價的教學診斷功能,。但工作量較大,分數的合成也是一件費時的事情。15水平四:同五,但可能包含不需要的信息或繁雜的描述在內。 水平三:當前的實驗含有明確的位置,文件中所有信息都可能同這部分有關系;但不能識別某些數據的來源中目前的后續信息處于無組織的方式。 水平二:目前實驗是最低的重復,部分基本設計能被讀者推理出,沒有足夠的過程描述,在前面的材料和方法中不能預期出結果的信息。 水平一:實驗描述極其缺乏,或實驗不能

10、被重復。162.4 2.4 PTAPTA量表的等級表述和使用方法量表的等級表述和使用方法2.4.1 2.4.1 PTAPTA量表的兩種等級表述方法量表的兩種等級表述方法一是描述法。一是描述法。例例3一個描述法的實例一個描述法的實例要素:解決文中描述問題的方法水平五:學生綜合解決這一問題水平四:學生分析問題水平三:學生解釋問題水平二:學生描述問題水平一:學生僅僅確認了問題或者根本就沒有提這一問題17二、增減法例例4 一個實驗報告的實例:一個實驗報告的實例:水平五:報告安排得有邏輯、有條理;重述實驗假設; 說明數據是怎樣支持假設和拒絕假設的; 在數據解釋的過程中從課堂內容、測驗等方面搜索資料; 識

11、別解釋非預期結果和由于實驗失誤所造成的結果; 運用科學術語(反映對實驗中涉及的科學原理的理解); 說明接受還是拒絕假設。水平四:報告達到水平五的前三個和其余四個標準中的任意兩個標 準。水平三:報告達到水平五的前三個和其余四個標準中的任意一個標準。水平二:達到七個標準中的任意三個標準。水平一:達到兩個或者更少的標準。182.4.2 2.4.2 PTAPTA量表的幾種使用方法量表的幾種使用方法 (1 1)簡化使用)簡化使用 所謂簡化使用,就是編制一個比普通PTA量表更為簡單一些的等級評價量表。主要做法是:將普通PTA量表中的多個基本要素作以合并,并在一個量表中呈現;或者省略各個要素的等級量表中,各

12、個水平的詳細文字描述。其特點是:可以減輕教師的工作量,提高評定效率,但精確性降低、評分誤差可能會加大。 19 (3 3)部分使用)部分使用 所謂部分使用,就是將PTA的分數僅僅作為確定學生最后成績的一個部分,而不是全部。比如,安迪生在確定學生等級時,80%是依據PTA分數,20%要看學生是否運用了恰當的圖表與數字,是否遵守了字數限制,是否按時交了作業,以及是否認真地作過修改等等。20 3. 3.實踐中如何運用實踐中如何運用SOLOSOLO與與PTAPTA? 變通之一:簡化。 比如,在一些用于作現場評定的量表中,我們需要使量表盡可能的簡單,以便于操作。這時,在PTA形式的量表中,各個等級的詳細描

13、述就會顯得過于繁雜,因此可以將等級描述省去,如下面的例5所示。這種情形我們可以稱之為PTA的“簡化”;21例例5 一個簡化的一個簡化的PTA量表:表現性評價量表量表:表現性評價量表1 說明:根據學生演講時表現的行為特質程度選擇適當的數字1從未,2很少,3偶爾,4總是。一、肢體表現方面: 1、站立姿勢自然,并且面對觀眾。 1 2 3 42、隨著說話音調的高低面變化面部的表情。 1 2 3 43、保持與聽眾目光接觸。 1 2 3 4二、聲音表達方面:4、說話聲調穩定、清晰。 1 2 3 45、變化音調,以強調說話的重點。 1 2 3 46、說話的音量能使聽眾聽清楚。 1 2 3 47、每一個字都能

14、正確發音。 1 2 3 4三、語言表達方面8、使用能清楚表達意思的精確詞匯。 1 2 3 49、避免不必要的重述。 1 2 3 410、用完整的語句表達思想。 1 2 3 411、信息表達有邏輯性。 1 2 3 412、下結論時,能扼要重復重點。 1 2 3 4 1 教育部基教司師范司:新課程與學生評價改革,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第86頁;22 變通之二:細化。 運用SOLO分類法進行評分時,我們可能會覺得學生的實際水平層次不止5個,而是有7個、8個甚至更多,這時可以根據SOLO的原則再將層次進一步細分,如下面的例6所示。這種形式的變通,我們可以稱之為SOLO的“細化”;23

15、例例6. 一個一個SOLO的擴充實例:物理開放性試題及其評的擴充實例:物理開放性試題及其評分標準分標準2 這是一道提供給學生進行探究性作業的開放性物理問題: 將一氣墊導軌傾斜放置,用標尺標明導軌上各點的位置,讓滑塊從導軌的高端滑下。不斷重復這一過程。觀察這一過程并做出你認為必要的測量(可以利用自己的手表和導軌上的標尺),做出你認為必要的記錄,然后以你認為是最科學的方式描述這一過程。應清楚地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推導論證、公式計算、數據結論、圖線表格等等。 2 資料提供:教育部華南師范大學課程中心高凌飚教授24本題無參考解答,教師可參照下面基于SOLO分類理論制定的評分標準給學生評分: 0 分:沒

16、有回答,或給出的回答言不及義或文不對題。1 分:只有定性的描述,基本上能說清滑塊的運動過程。2 分:有定性的描述和定量的測量。其中定量的測量只是測 出幾個時間及距離而沒有做進一步的分析整理,也沒有結論。或測得的數據與實際的差距很大。3 分:有定性的描述和定量的測量。其中定量的測量包括對滑 塊運動到不同位置時,滑塊與原點的距離及運動所經過的時間,并能用這一數據計算出滑塊運動的平均速度或即時速度這兩個量中的一個。測得的數據基本上合理。25 4 分:情況同上,但能將滑塊運動的平均速度和即時速度兩個量都求出來。 5分:在前面的基礎上,整個實驗報告的敘述,包括目的、原理、過程、數據記錄和整理、最后的結論

17、等,條理清楚,結論明確。 7分:在前面的基礎上,進一步求出滑塊運動的加速度。 9分:在前面的基礎上,能利用所掌握的多種數學工具,包括圖表、圖線等等,將實驗觀察的結果非常清楚地表達出來。 10分:在前面的基礎上,能從實驗事實出發對滑塊的運 動以至普遍情況下的勻加速運動,或其它任何問題進行討論,且言之成理。其它形式的答案,可參照上述等級給分。26 變通之三:整合。 有時我們為了評定的方便與快捷,需要將SOLO與PTA綜合起來使用,如下面的例7所示,這種情形的變通,我們可稱之為“整合”;27 例例7一個一個SOLO與與PTA相整合的實例:高考作文評定量表相整合的實例:高考作文評定量表3 一等(50-41分) 二等(4031分)三等(30-21分)四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