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數碼單鏡反光照相機的基本知識Mayfleo一、數碼單鏡反光照相機構造 1、數碼單鏡反光照相機構造 2、快門與光圈構造二、曝光 1、曝光 2、設定曝光:快門速度和光圈 3、快門速度 4、光圈 5、組合光圈和快門速度 6、P、S、A 和 M 模式(曝光模式) 7、曝光補償三、ISO 感光度 ISO 感光度四、自動對焦 1、自動對焦 2、自動對焦區域模式 3、對焦模式五、白平衡 白平衡六、測光 測光七、鏡頭 1、焦距和畫角 2、最大光圈(最小 f 值) 3、透視效果 4、最小對焦距離 5、景深 八、閃光燈 1、閃光模式 2、閃光級別(閃光指數)數碼單鏡反光照相機的基本知識照片效果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
2、快門速度、光圈和 ISO 感光度。本指南對數碼單鏡反光照相機的功能及設計進行了簡單易懂的說明,以便于初次使用者掌握其基本知識。Question數碼單鏡反光照相機構造 Answer數碼單鏡反光照相機構造數碼單鏡反光照相機構造數碼照相機使用將光線轉換為電子信號的影像感應器拍攝照片。單鏡反光(SLR)照相機的不同之處在于由光學取景器顯示通過照相機鏡頭的影像。"單鏡反光"名稱中的"單鏡"指的是單個鏡頭既要用來拍攝照片又要服務于取景器。"反光"指的是對光線的反射。數碼單鏡反光照相機配備了反光板,它通過向上反射來引導光線從鏡頭進入取景器,因此名稱
3、中包含了術語"反光"。被向上反射的光線投向取景器對焦屏;穿過對焦屏后,光線再繼續經過五棱鏡或五面鏡進入 取景器接目鏡窗口。因而拍攝者可直接在取景器中看到來自照相機鏡頭的影像。當完全按下快門釋放按鈕時,反光板將會彈起,且通過鏡頭的光線將徑直指向快門簾幕。同時,簾幕將打開以讓光線投向影像感應器,此時照相機拍攝一張照片??扉T然后關閉且反光板降回原來的位置。在快門與反光板的聯動之下,通過鏡頭的光線可以投向取景器 對焦屏 或影像感應器。某些新型數碼單鏡反光照相機可在顯示屏中顯示通過鏡頭的影像。這就是所謂的"即時取景"。即時取景期間,反光板將 彈起;這將阻擋本可到達
4、對焦屏的光線,使您不能在取景器中構圖。從鏡頭到反光板再到取景器的光學路徑完全按下快門釋放按鈕之前,照相機內的反光板位于鏡頭和快門簾幕之間,向上反射來自鏡頭的光線,并由一個五棱鏡或五面鏡將光線導入光學取景器。完全按下快門釋放按鈕時,反光板將會彈起且快門簾幕打開,使通過鏡頭的光線可直接投向影像感應器。Question快門與光圈構造 Answer快門與光圈構造快門與光圈構造數碼單鏡反光照相機安裝了影像感應器。影像感應器正前方是一個擋住光線的快門。快門通常是關閉的,以防光線到達影像感應器。當按下快門釋放按鈕時,反光板將彈起且快門開啟,使光線可以投向影像感應器。改變快門速度即會改變快門開啟的時間長度。&
5、#160;快門裝置鏡頭有一個光圈(開口),它由一個包含交疊式葉片的控光裝置構成。改變光圈值(f 值)即會改變口徑的大小,從而改變光線的通過量。f 值越高(例如 f/16),口徑越小;f 值越低(例如 f/2.8),則口徑越大。照相機通過調整快門開啟的時間長度和光圈大小來控制投向影像感應器的光線量。 光圈構造快門光圈當快門開啟時,光線投向影像感應器。增加快門開啟的時間長度將增加投向感應器的光線量,而縮短時間則減少光線量。改變光圈大小即會增加或減少通過圓形控光裝置的光線量。增加口徑的大小將增加通過的光線量,而縮小口徑的大小則會減少通過的光線量。問題曝光 解答曝光曝光"曝光&q
6、uot;就是讓影像感應器感光的過程。通過調整光線量,您可以將陽光燦爛的景色拍出較暗的效果,而將黑暗的室內拍出較亮的效果。數碼單鏡反光照相機擁有可自動優化照片亮度的自動曝光系統。無論是明亮的拍攝對象,還是光線不足的拍攝對象,您均可通過該系統獲得最理想的效果。這就是所謂的"最佳曝光"。使用自動曝光拍攝的照片照相機測定拍攝對象的亮度和顏色,并自動調整曝光以獲得最佳效果。 一般來說,由照相機控制曝光可在多種場景下獲得最佳效果。但是,拍攝者可能希望某些照片更亮一點,而某些照片更暗一點,也就是說,拍攝者不一定總認為由自動曝光系統所選擇的最佳曝光適用于所有照片。以不同曝光拍攝的
7、同一場景減少曝光以強調陰影并使天空藍色稍暗。這張照片是由照相機自動曝光系統調整曝光所獲得的最佳效果。增加曝光以突出陰影中的細節,包括道路和汽車。這些是以不同曝光所拍同一場景的示例。您或許希望減少曝光突出天空顏色,或者增加曝光突出陰影中的汽車和其它細節。"最佳"曝光根據拍攝者及其所認為的重要細節和要強調的內容而異。問題設定曝光:快門速度和光圈 解答設定曝光:快門速度和光圈設定曝光:快門速度和光圈決定曝光進而影響照片亮度的兩個因素便是快門速度和光圈(決定曝光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 ISO 感光度,但在接下來的闡述中,我們將假定 ISO 感光度固定不變)??扉T速度 是指快門開啟的時間
8、長度。速度越高,則快門開啟的時間越短,影像感應器感光的時間也越短。影像感應器感光的時間越短,則拍出的照片越暗。相反,快門速度越低,則影像感應器感光的時間越長,拍出的照片將更加明亮。光圈(表示為 f 值)控制穿過鏡頭成像于影像感應器上影像的亮度。f 值越高,則成像于影像感應器的影像越暗,拍出的照片也越暗。相反,f 值越低,則成像于影像感應器的影像越亮,拍出的照片也越亮。 曝光取決于快門速度和光圈(f 值)的組合若提高 f 值,您仍可通過選擇一個更低的快門速度實現最佳曝光。換句話說,若降低 f 值,您仍可通過選擇一個更高的快門速度拍出具有同樣亮度效果的照片。提高 f 值的同
9、時,按比例降低快門速度 。降低 f 值的同時,按比例提高快門速度 高 f 值,低快門速度 低 f 值,高快門速度快門速度和光圈的不同組合可用來實現同樣的曝光。照相機顯示示例 D5000 信息顯示快門速度:高于 1 秒的速度以分數表示(例如:1/125、1/160、1/200、1/250)。某些照相機可能會省略分子,因而"1/125"變成"125","1/250"變成"250",依此類推。低于 1 秒的速度則表示為數值加一個秒號(例如:1")。 D5
10、000 信息顯示f 值:f 值以 1/3 EV 級顯示,例如 f/4、f/4.5、f/5、f/5.6、f/6.3、f/7.1、f/8 等。問題快門速度 解答快門速度快門速度快門速度 是對快門開啟時間長度的衡量,它以秒或秒的分數形式表示:1 秒、1/2 秒、1/4 秒1/250 秒、1/500 秒等??扉T速度越高,影像感應器感光的時間越短;快門速度越低,影像感應器感光的時間則越長。若您正在拍攝移動中的拍攝對象,通過使用不同的快門速度,您可以獲得不同的效果。高速快門可"鎖定"動作,而在低速快門下則產生模糊。產生模糊的原因有兩種:照相機移動(照相機震動)和拍攝對象移動(有關該主題
11、的信息,請參閱"鏡頭模糊與動作模糊")。換句話說,快門速度越高,則越容易在不引起模糊的狀態下捕捉拍攝對象和"鎖定"動作,且照相機震動的影響越小。相反,低速快門適用于表現動態效果,比如拍攝流水或其它移動中的拍攝對象時。通過改變快門速度,您可以控制是"鎖定"動作還是表現動態效果。高速快門。在低速快門下拍攝對象移動所引起的模糊在高速快門下拍攝的照片中,步行者看起來好像"鎖定"于中間的步伐。這是由于快門僅開啟了一小段時間,照相機只記錄了步行者的一個動作瞬間。而在低速快門下拍攝的照片中,步行者是模糊的。這是由于在快門開啟期間
12、步行者進行了移動。 高速快門 低速快門表現拍攝對象的動作 高速快門鎖定動作。 低速快門表現動態效果??扉T速度快門速度的變化如下表所示。低快門速度(秒)高1 級選擇一個比當前快門速度高 1 級的快門速度(例如,將快門速度從 1/60 秒更改為 1/125 秒)稱作"將快門速度提高 1 級",這將使快門開啟的時間減半。選擇一個比當前快門速度低 1 級的快門速度(例如,將快門速度從 1/125 秒更改為 1/60 秒)稱作"將快門速度降低 1 級",這將使快門開啟的時間加倍。若您使用的是尼康數碼單鏡反光照相機,快
13、門速度將以 1/3 級為單位變化;某些型號的照相機也支持 1 級或 1/2 級的增量。鏡頭模糊與動作模糊快門開啟期間,若照相機或拍攝對象移動,拍出的照片將會模糊。由拍攝對象移動所引起的模糊稱作"拍攝對象模糊"或"動作模糊";由照相機移動("照相機震動")所引起的模糊稱作"鏡頭模糊"。兩種情況下的結果類似,但是,由拍攝對象移動所引起的模糊一般可當作一種在照片中表現動作的合理方式,而由照相機震動所引起的模糊通常被認為是拍攝上的失敗。雖然鏡頭模糊并不一定總會導致拍攝失敗,但必需注意避免無意的鏡頭模糊。兩種情況下主要拍攝對
14、象都會模糊,但其結果與拍攝對象失焦(對焦模糊)而造成的模糊截然不同。鏡頭模糊 動作模糊 在快門開啟期間,照相機移動引起了模糊。在快門開啟期間,主要拍攝對象被風吹動而發生了模糊;周圍的花朵和葉子在快門開啟期間處于靜止狀態,未發生模糊。失焦(對焦模糊) 預期的效果 照相機對焦的不是中央的花朵而是稍后方的花朵。中央的花朵清晰對焦。照相機顯示示例 D5000 信息顯示快門速度:高于 1 秒的快門速度以分數表示(例如:1/125、1/160、1/200、1/250)。某些照相機可能會省略分子,因而"1/125"變成"
15、;125","1/250"變成"250",依此類推。低于 1 秒的速度則表示為數值加一個秒號(例如:1")問題光圈 解答光圈光圈光圈控制穿過鏡頭成像于影像感應器上影像的亮度。它以 f 值表示(寫成"f/"后加數字的形式),例如 f/1.4、f/2、f/2.8、/f4、f/5.6、f/8、f/11、f/16、f/22 或 f/32。更改 f 值將改變光圈的大小,從而改變通過鏡頭的光線量。f 值越高光圈越小,通過鏡頭的光線量也越少;f 值越低光圈越大,通過鏡頭的光線量也越多。例如,將光圈從 f/4 變為 f/5.6 使
16、通過鏡頭的光線量減少一半,且成像于影像感應器上影像的亮度也降低一半。更改 f 值還將改變對焦點前后清晰對焦的距離。f 值越高,對焦點前后清晰對焦的距離越長;相反,f 值越低,對焦點前后清晰對焦的距離越短。對焦點前后清晰對焦的距離稱作"景深"。以不同光圈拍攝相同場景 更改光圈將改變景深。高 f 值(景深增大)插圖為設計師的構想。景深:長 單擊圖像可放大。低 f 值(景深減小)插圖為設計師的構想。景深:短 單擊圖像可放大。f 值 f 值按下表所示更改。低f 值高1 級將 f 值提高 1 級稱作"將光圈降低 1 級"或"將光圈
17、降低 1 f 級"。這將使光圈區域(或開口)減少一半,從而成像于影像感應器上影像的亮度也將降低一半。將 f 值降低 1 級稱作"將光圈提高 1 級"或"將光圈提高 1 f 級"。這將使光圈區域(或開口)增加一倍,從而成像于影像感應器上影像的亮度也將增加一倍。若您使用的是尼康數碼單鏡反光照相機,f 值將以 1/3 級為單位變化;某些型號的照相機也支持 1 級或 1/2 級的增量。照相機顯示示例 D5000 信息顯示f 值: 顯示為 f/4、f/4.5、f/5、f/5.6 等。問題光圈和快門速度的組合 解答光圈和快門速度的組合光圈和快門
18、速度的組合光圈(f 值)和快門速度的組合決定曝光(決定曝光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 ISO 感光度,但在接下來的闡述中,我們將假定 ISO 感光度固定不變)。選擇較高 f 值將使成像于影像感應器的影像相應變暗,但是如果按比例降低快門速度您仍可獲得最佳曝光。相反,選擇較低 f 值和較高快門速度您也可獲得最佳曝光。換句話說,多個不同光圈和快門速度的組合可以產生相同的曝光。例如,假設光圈為 f/4 且快門速度為 1/250 秒時,拍攝對象可正確曝光。那么,將 f 值提高至 f/5.6 而快門速度降低至 1/125 秒,您同樣可獲得正確曝光。在 f/8 和 1/60 秒以及 f/11 和 1/30 秒時的情
19、況也一樣。與 f/4、1/250 秒產生相同曝光的光圈和快門速度組合光圈F16F11F8F5.6F4F2.8F2F1.4快門速度(秒)1/151/301/601/1251/2501/5001/10001/2000若您總是調整快門速度以適應光圈變化,在任何光圈或快門速度下您都能獲得正確曝光。但是請注意,改變光圈也將改變景深,而改變快門速度也將改變運動中物體的樣子。換句話說,您也可調整光圈以獲得所需景深,或者調整快門速度以獲得動態效果。較高 f 值,較低快門速度插圖為設計師的構想。較低 f 值,較高快門速度插圖為設計師的構想。 高 f 值,低快門速度 低 f 值,高快門速度
20、低快門速度模糊噴泉中的水柱;高 f 值增加景深,使背景清晰對焦。高快門速度將水滴定格在空中;低 f 值減小景深,使背景模糊。P、S、A 和 M 模式(曝光模式) 解答P、S、A 和 M 模式(曝光模式)P、S、A 和 M 模式(曝光模式)拍攝模式分為 3 種:自動、場景以及 P、S、A 和 M 模式。在自動和場景模式下,照相機控制快門速度和光圈。P、S、A 和 M 模式就是所謂的曝光模式,拍攝者可通過其選擇自己希望控制的曝光因素-光圈或快門速度。模式 P(程序自動) 照相機自動調整光圈和快門速度以獲得最佳曝光,但是拍攝者可選擇能產生相同曝光的不同光圈和快門速度組合。這就是所謂的柔性
21、程序。模式 S(快門優先自動) 拍攝者選擇快門速度,而照相機自動調整光圈以獲得最佳曝光。模式 A(光圈優先自動) 拍攝者選擇光圈,而照相機自動調整快門速度以獲得最佳曝光。請注意,在 P、S 和 A 三種模式中,都是由照相機自動調整曝光以獲得最佳效果。模式 M(手動) 拍攝者選擇光圈和快門速度,因此其創意表現空間得到了很大擴展。但是,選擇不正確的組合將導致照片太亮(曝光過度)或太暗(曝光不足)。因此,選擇光圈和快門速度時,我們建議您使用照相機曝光指示作為引導。模式 快門速度 光圈 P(程序自動)由照相機選擇 由照相機選擇 S(快門優先自
22、動) 由拍攝者選擇 由照相機選擇 A(光圈優先自動)由照相機選擇 由拍攝者選擇M(手動) 由拍攝者選擇由拍攝者選擇在模式 S 下選擇正確的快門速度在模式 S 下,拍攝者控制快門速度,而照相機自動調整光圈以獲得最佳曝光。但是,如果可用快門速度的范圍非常大(例如,從 30 秒到 1/4,000 秒),在特定條件下,某些快門速度下可能沒有任何光圈設定可產生最佳曝光。例如,如果您選擇1/4,000 秒等高速快門進行較暗的室內拍攝,即使使用最低 f 值以確保當時成像于影像感應器的影像盡可能亮,影像感應器感光的時間也將太短而無法獲得最佳曝光,照片也仍將太暗(曝光不足)。在這種情況下,光圈顯示將
23、出現"Lo"。另一方面,如果您選擇 1 秒等低速快門進行明亮的戶外拍攝,即使使用最高 f 值以確保當時成像于影像感應器的影像盡可能暗,影像感應器感光的時間也將太長而無法獲得最佳曝光,照片也仍將太亮(曝光過度)。在這種情況下,光圈顯示將出現"Hi"。 曝光不足 曝光過度在模式 S 下拍攝時,請注意鏡頭支持的光圈范圍以避免曝光過度或不足。照相機顯示示例 D5000 信息顯示曝光模式:用下列字母表示-"P"(程序自動)、"S"(快門優先自動)、"A"(光圈優先自動)及&
24、quot;M"(手動)。問題曝光補償 解答曝光補償曝光補償曝光補償用于改變照相機選擇的曝光值,從而使照片更亮或更暗。在模式 P、S 和 A 下,照相機自動調整設定以獲得最佳曝光,但是它不一定總會產生拍攝者預期的曝光。曝光是個人喜好問題,比照相機所選值更亮或更暗的曝光有時可能更能反映拍攝者的目的。用于這種情況下的功能稱為 曝光補償。數碼單鏡反光照相機允許您立即查看效果,因此您可拍攝一張照片,將其顯示于顯示屏,并確定是增加曝光補償以獲得更亮效果還是降低曝光補償以獲得更暗效果,然后再重拍一張。 一個黑暗、背光的拍攝對象以正曝光補償增亮的同一拍攝對象照相機顯示示例 D5
25、000 信息顯示曝光補償:顯示為-1.0、-0.7、-0.3、0.0、+0.3、+0.7、+1.0,其中"-1.0"比照相機所選的最佳曝光值暗 1 級。ISO 感光度 AnswerISO 感光度ISO 感光度對于數碼照相機而言,ISO 感光度是對照相機捕捉光線能力的衡量。數碼照相機將投向影像感應器的光線轉換成電子信號進行處理。通過增強這種信號可提高ISO 感光度。將ISO 感光度提高一倍,這種電子信號也將增加一倍,從而將為獲得最佳曝光所需投向影像感應器的光線量減少一半。換句話說,若ISO 感光度從ISO 100 提高到ISO 200 而光圈不變,將快門速度提高一倍可獲得同樣
26、的曝光。將ISO 感光度從ISO 200 提高到ISO 400 時情況也一樣?;璋凳覂葓鼍八璧牡退倏扉T容易使照片模糊。若提高ISO 感光度,您可選擇較高快門速度從而減少模糊。這就是人們說光線不足時應該提高ISO 感光度的原因。ISO 感光度可由拍攝者手動設定,或由照相機自動設定?;璋祱鼍埃禾岣逫SO 感光度 低ISO 感光度,低快門速度 高ISO 感光度,高快門速度騎車者的這兩張照片拍攝于較暗光線下。低ISO 感光度需要低速快門以獲得正確曝光,從而產生由于拍攝對象移動而引起的模糊。高ISO 感光度可在較高快門速度下獲得正確曝光,從而可拍攝"鎖定"動
27、作的照片。昏暗場所中的無閃光攝影光線不足時,您可使用閃光燈照亮人物拍攝對象。但是閃光燈組件的閃光范圍有限。若您提高ISO 感光度,無需使用閃光燈即可使人物拍攝對象和背景均獲得最佳曝光。 使用閃光燈拍攝的照片 關閉閃光燈以高 ISO 感光度拍攝的照片噪點提高ISO 感光度可使用較高快門速度,從而減少由于拍攝對象或照相機移動而引起的模糊。您可能會覺得疑惑,如果是這樣,是不是可以總是簡單地以最高ISO 感光度設定進行拍攝呢?但是事實上,提高ISO 感光度會使您的照片中出現一種稱為"噪點"的不自然顯示,使照片看起來充滿顆粒。提高ISO 感光度將增強電子信號,
28、同時也將增加信號中的噪點;因此,ISO 感光度越高,噪點在照片中的影響越明顯。這種情況對于所有數碼照相機都一樣。我們建議您僅將ISO 感光度提高至用以避免模糊的所需高度。照相機顯示示例 D5000 信息顯示ISO 感光度:顯示為 ISO 200、400、800、1600、3200 問題自動對焦 解答自動對焦自動對焦自動對焦(AF)是自動調整照相機對焦的系統。照相機一般有一個兩段式快門釋放按鈕:輕輕地半按下快門釋放按鈕即第一段,完全按下快門釋放按鈕即第二段。半按下快門釋放按鈕時照相機對焦,而完全按下該按鈕時照相機拍攝照片。半按下和完全按下快門釋放按鈕插圖為設計師的構想。更改
29、照相機設定后,通過旋轉鏡頭對焦環可手動進行照相機對焦。這就是所謂的手動對焦(MF)。問題自動對焦區域模式 解答自動對焦區域模式自動對焦區域模式照相機將用于自動對焦的構圖區域在取景器中用對焦點表示。通過選擇對焦點,拍攝者可選擇照相機將對焦的位置。這個選擇操作可由拍攝者進行,也可由照相機進行。決定如何選擇對焦點的設定稱為 自動對焦區域模式。若您使用的是尼康 D5000 數碼單鏡反光照相機,您可選擇自動區域自動對焦、單點自動對焦、動態區域自動對焦或 3D 跟蹤。對這些自動對焦區域模式的說明如下。單點拍攝者手動選擇對焦點;照相機對焦于所選對焦點上的拍攝對象。適用于靜止的拍攝對象。動態區域同上,拍攝者手
30、動選擇對焦點,但是如果拍攝對象短暫偏離所選對焦點,照相機將根據來自周圍對焦點的拍攝對象信息進行對焦。適用于正在進行不可預測運動的拍攝對象。自動區域照相機自動偵測包含拍攝對象的對焦點,并自動進行對焦。3D 跟蹤(11 個對焦點)拍攝者手動選擇對焦點;照相機對焦后,若持續半按下快門釋放按鈕,拍攝者可改變構圖,并且照相機可自動根據需要選擇一個新的對焦點以保持對焦于所選拍攝對象。對焦點顯示構圖區域中照相機可用于自動對焦的位置在取景器中用對焦點表示。在單點自動對焦、動態區域自動對焦和 3D 跟蹤時,拍攝者可手動選擇對焦點。照相機顯示示例 D5000 信息顯示對焦點:用于自動對焦的對焦點顯示在
31、信息顯示中。 D5000 信息顯示自動對焦區域模式:自動對焦區域模式顯示如下。單點自動對焦動態區域自動對焦自動區域自動對焦3D 跟蹤自動對焦(11 個對焦點)問題對焦模式 解答對焦模式對焦模式半按下快門釋放按鈕時照相機將執行自動對焦。拍攝者可選擇在半按下快門釋放按鈕期間,照相機是鎖定對焦還是繼續調整對焦??刂拼斯δ艿脑O定就是 對焦模式。單次伺服自動對焦(AF-S)在單次伺服自動對焦(AF-S)模式下,照相機對焦后,若持續半按下快門釋放按鈕,照相機將鎖定對焦。對焦鎖定對焦鎖定用于在不更改對焦的情況下改變構圖。若您構圖時將主要拍攝對象置于所選對焦點,進行對焦,然后在持續半按下快門釋放按
32、鈕鎖定對焦期間改變構圖,您便可創建主要拍攝對象不處于對焦點但卻清晰對焦的構圖。插圖為設計師的構想。連續伺服自動對焦(AF-C)在連續伺服自動對焦(AF-C)模式下,照相機對焦后,若持續半按下快門釋放按鈕,照相機將繼續對焦。由于到完全按下快門釋放按鈕這一刻之前,照相機都繼續對焦,因此該模式適合在拍攝移動中的拍攝對象時選擇。連續對焦插圖為設計師的構想。AF-C 模式不應選擇AF-S 或AF-C 的情況AF-S:對焦鎖定 由于半按下快門釋放按鈕期間對焦將鎖定,AF-S 不適用于不斷移動(靠近或遠離照相機)的拍攝對象。插圖為設計師的構想。對焦鎖定過程中釋放快門AF-C:對焦不鎖定
33、; 在AF-C 模式下,若您在對焦后改變構圖,照相機將重新對焦于當前在對焦點上的物體,這將使您無法使用快門釋放按鈕鎖定對焦。插圖為設計師的構想。自動伺服自動對焦(AF-A) 某些照相機提供一種自動伺服自動對焦模式,該模式可自動在AF-S 和AF-C 之間進行選擇。半按下快門釋放按鈕時,照相機對焦于對焦點上的拍攝對象后,對焦將短暫鎖定。若拍攝對象隨后開始移動從而改變了與照相機之間的距離,照相機將自動切換到連續伺服自動對焦,并根據照相機與拍攝對象間距離的變化調整對焦。插圖為設計師的構想。照相機顯示示例 D5000 信息顯示對焦模式:顯示為 AF-A、AF-S 或 AF-CQuestio
34、n白平衡 Answer白平衡白平衡白平衡 用于調整色彩以適應光源色彩,從而使白色物體呈現白色。拍攝對象可能被多種不同的光源照射,包括太陽光、白熾燈和熒光燈燈光。雖然對于肉眼而言,所有這些光源都可能呈現為無色,但實際上它們發出的光線卻具有不同的色彩。數碼照相機中的影像感應器將如實地再現這些色彩差別,從而未經進一步處理時,照片色彩將根據光源的不同呈現變化。自動白平衡 可自動處理圖像以去除不需要的色彩氛圍,例如,加深白熾燈燈光下所拍照片的藍色以糾正此類燈光的泛紅氛圍。通常情況下,使用自動白平衡可拍出滿意的照片效果,拍攝者無需擔心燈光類型。若使用自動白平衡未能拍出滿意的效果,拍攝者可根據天氣或光源從多
35、種固定白平衡選項中進行選擇。拍攝者也可根據自己的創作意圖,選擇直射陽光或白熾燈燈光的設定,以將特殊的紅色或藍色氛圍應用到圖像中。 自動白平衡 直射陽光(紅色氛圍) 白熾燈(藍色氛圍)照相機顯示示例 D5000 信息顯示白平衡:白平衡顯示如下。自動白熾燈陰天熒光燈陰影直射陽光手動預設Question測光 Answer測光測光測光 是指測量拍攝對象的亮度。照相機根據拍攝對象的亮度調整快門速度和光圈以獲得最佳曝光,亮度由照相機的內置 測光感應器 測量。照相機不只是簡單地測量畫面的整體亮度,它會將畫面分割成多個區域。測光模式 決定照相機用來測量拍攝對象亮
36、度的畫面區域以及照相機設定曝光的方式。通常情況下,照相機使用 矩陣測光,該測光方式時,照相機將畫面的廣泛區域分割成多個單元,并根據拍攝對象的亮度和色彩等多種信息設定曝光。您也可選擇 中央重點 測光(該測光方式時,照相機將最大比重分配給畫面的中央區域)和 點 測光(該測光方式時,照相機對所選對焦點周圍的區域進行測光)。測光感應器。該感應器位于照相機內部,感光時,感應器即會測量拍攝對象的亮度。根據場景和創作意圖選擇一種測光方式,所得結果將能更好地體現您的藝術構想。矩陣測光 紅色網格代表測光單元。事實上,測光單元并不會顯示。矩陣測光確保明亮和暗淡區域之間的平衡。中央重點測光
37、紅色圓圈代表中央測光區域。為畫面中央區域設定正確的曝光。點測光 紅色圓圈代表點測光區域。為所選對焦點上的人物拍攝對象設定正確的曝光。照相機顯示示例 D5000 信息顯示測光:測光顯示如下。矩陣測光中央重點測光點測光問題焦距和畫角 解答焦距和畫角焦距和畫角鏡頭 焦距 是指拍攝對象清晰對焦時鏡頭與影像感應器之間的距離,通常用毫米表示(如 28 mm、50 mm 或 100 mm)。若為變焦鏡頭,則同時指出最小和最大焦距,例如 18-55 mm。畫角 是指影像感應器所捕捉場景的可視范圍,用角度表示。寬畫角可捕捉較大的區域,小畫角則捕捉較小的區域。改變焦距也將改變畫角。焦距越短
38、(如 18 mm),則畫角越寬且捕捉的區域越大。焦距越長(如 55 mm),則畫角越小且拍攝對象顯得越大。AF-S DX 尼克爾 18-55 mm f/3.5-5.6G VR 鏡頭短焦距鏡頭(寬畫角)插圖為設計師的構想。長焦距鏡頭(小畫角)插圖為設計師的構想。寬畫角鏡頭統稱為廣角鏡頭,小畫角鏡頭統稱為遠攝鏡頭。鏡頭畫角焦距捕捉的區域外觀大小廣角寬短大小遠攝小長小大焦距為 18-55 mm 的變焦鏡頭在焦距為 18 mm 時提供最寬畫角,焦距為 55 mm 時提供最小畫角。若只有唯一的 18-55 mm 變焦鏡頭而您卻需要更寬的畫角,比如說在風景拍攝時,您就需購買一個焦距短于 18 mm 的鏡頭
39、,例如 10-24 mm 的鏡頭。相反,若想在較遠距離處進行拍攝,您則需選擇一個焦距長于 55 mm 的鏡頭,例如 55-200 mm 的鏡頭。畫角焦距:12 mm焦距:24 mm焦距:50 mm焦距:70 mm焦距:135 mm焦距:200 mm焦距越短,鏡頭捕捉的場景范圍越大。相反,焦距越長,鏡頭捕捉的場景范圍越小。若以同一距離拍攝同一拍攝對象,拍攝對象的外觀大小將隨焦距變短而縮小,隨焦距變長而增大。問題最大光圈(最小 f 值) 解答最大光圈(最小 f 值)最大光圈(最小 f 值)鏡頭開口的最大直徑稱為鏡頭的 最大光圈 或 最小 f 值。最小 f 值是指鏡頭可選的最小 f 值。最大光圈隨鏡
40、頭的不同而異,且包含于鏡頭型號名稱中。AF-S 尼克爾 50 mm f/1.4GAF-S 尼克爾 24-70 mm f/2.8G EDAF-S DX 尼克爾 18-55 mm f/3.5-5.6G VR示例鏡頭名稱最大光圈鏡頭上的字母AF-S 尼克爾 50 mm f/1.4Gf/1.41 : 1.4AF-S 尼克爾 24-70 mm f/2.8G ED固定為 f/2.8,與鏡頭所選的焦距無關1 : 2.8AF-S DX 尼克爾 18-55 mm f/3.5-5.6G VR隨鏡頭焦距的不同而變化,鏡頭從 18 mm 至 55 mm 進行放大,光圈則從 f/3.5 至 f/5.6 隨之變化1 :
41、3.55.6最大光圈較小的鏡頭AF-S DX 尼克爾 18-55 mm f/3.5-5.6G VR最大光圈較大的鏡頭AF-S 尼克爾 24-70 mm f/2.8G ED最大光圈表示鏡頭在影像感應器上創建的影像亮度:最大光圈較大的鏡頭(最小 f 值較低)在影像感應器上創建的影像比最大光圈較小的鏡頭(最小 f 值較高)創建的更明亮。最大光圈較大的鏡頭稱為"快"鏡頭,因為它們能在影像感應器上創建更亮的影像,從而允許較快的快門速度。在某些情況下,對使用最大光圈較小的鏡頭拍攝時可能會模糊的拍攝對象,若使用最大光圈較大的鏡頭拍攝,則可防止模糊。此外,最大光圈較大的鏡頭可獲得柔化背景的
42、較小景深,即最大光圈越大,柔化效果越強,且更能突出拍攝對象而忽略背景。最大光圈和景深最大光圈較小的鏡頭 單擊圖像可放大。最大光圈較大的鏡頭 單擊圖像可放大。使用焦距相同的兩個鏡頭拍攝的同一拍攝對象。兩張照片均以最大光圈拍攝:左邊的一張使用最大光圈較小的鏡頭所拍攝,右邊的一張則使用最大光圈較大的鏡頭所拍攝,表現出減小景深的柔化效果。問題透視效果 解答透視效果透視效果透視效果 這一術語是指由于物體與觀察者的距離增加而導致物體顯得更小的一種視覺效果。拍攝過程中,您可通過更改鏡頭焦距進行透視控制。鏡頭一般有寬鏡頭(廣角鏡頭)和長鏡頭(遠攝鏡頭)兩種。廣角鏡頭視野角度廣闊,可增大距離照相機遠近不同的物體
43、在外觀大小上的差異。換句話說,即近處的物體顯得更大,遠處的物體顯得更小。而遠攝鏡頭視野角度狹小,可減小距離照相機遠近不同的物體在外觀大小上的差異。這一效果可用于通過更改鏡頭焦距增加或減少透視效果。設想一下使用不同焦距的鏡頭以相同外觀大小對拍攝對象進行拍攝。不論焦距如何,您僅可通過移動照相機進行拍攝,使拍攝對象以相同大小顯示在畫面中:使用廣角鏡頭時需貼近拍攝對象,而使用遠攝鏡頭時則需遠離拍攝對象。且盡管畫面中拍攝對象以同樣的大小顯示,但與背景的外觀距離將會改變。使用廣角鏡頭時,您將看到較多的背景且背景物體顯得較遠。另一方面,使用遠攝鏡頭時,您將看到較少的背景且背景物體顯得較近。廣角鏡頭插圖為設計
44、師的構想??煽吹捷^多的背景且背景物體顯得較遠。遠攝鏡頭插圖為設計師的構想??煽吹捷^少的背景且背景物體顯得較近。不同的透視效果焦距:12 mm焦距:24 mm焦距:50 mm焦距:70 mm焦距:135 mm焦距:200 mm在這些照片中,我們改變了照相機與拍攝對象之間的距離,以便拍攝對象總以相同的大小顯示。請注意人物拍攝對象和背景建筑物之間在平衡上的差異。鏡頭越寬,與建筑物的外觀距離就越大。問題最小對焦距離 解答最小對焦距離最小對焦距離最小對焦距離 是指鏡頭可以對焦的最短距離。使用數碼單鏡反光照相機時,測量與拍攝對象間的距離是從照相機機身上的焦平面標記開始而不是從鏡頭前部開始。焦平面標記插圖為
45、設計師的構想。鏡頭無法在短于最小對焦距離的地方對焦。了解鏡頭可貼近拍攝對象進行對焦的最短距離對您非常有幫助。不同鏡頭擁有不同最小對焦距離。AF-S DX 尼克爾18-55 mm f/3.5-5.6G VR 鏡頭的最小對焦距離為0.28 m(此信息在鏡頭上顯示為-0.28 m/0.92 ft)。 AF-S DX 尼克爾18-55 mm f/3.5-5.6G VRAF-S 尼克爾 50 mm f/1.4G 的最小對焦距離為 0.45 m(最小對焦距離顯示在鏡頭對焦距離顯示中)。 AF-S 尼克爾 50 mm f/1.4G還原率還原率(攝影放大率)是指影像感應器上影像的尺寸與
46、拍攝對象實際尺寸的比率。例如,一個5 cm 長的物體在影像感應器上為1 cm,還原率即為1 : 5(0.2 倍)。還原率越高,拍攝對象則以越大的尺寸拍攝。微距鏡頭支持高還原率,因此它們是拍攝花朵和其它細小物體的最佳選擇(請注意,微距鏡頭不僅僅只用于近拍攝影,它們還可對遠距離處的物體進行出色的還原)。普通鏡頭和微距鏡頭的比較 普通鏡頭 微距鏡頭微距鏡頭比普通鏡頭具有更高的還原率。問題景深 解答景深景深景深 是指鏡頭實際對焦點前后清晰對焦的距離。景深由光圈、鏡頭焦距以及與拍攝對象之間的距離決定:· 光圈:光圈越大(f 值越低)景深越短,光圈越小(f 值越高)則景深
47、越長。· 鏡頭焦距:焦距越長景深越短,焦距越短則景深越長。· 與拍攝對象之間的距離:距離越近景深越短,距離越遠則景深越長。 短景深長景深光圈大(低 f 值)小(高 f 值)焦距長(遠攝鏡頭)短(廣角鏡頭)與拍攝對象之間的距離近遠景深景深:短 大光圈 長焦距 與拍攝對象之間的距離較近景深:長 小光圈 短焦距 與拍攝對象之間的距離較遠盡管以上照片是在同一位置拍攝的,但其中一張的背景細節比另一張要模糊得多。如您所見,您可通過改變光圈、焦距以及與拍攝對象之間的距離創建照片來改變效果。Question閃光模式 Answer閃光模式閃光模式
48、很多數碼單鏡反光照相機配備有內置彈出式閃光燈組件。若照相機處于自動模式,當光線不足或拍攝對象背光時,閃光燈將自動閃光。在人像、近攝以及其它場景模式下的情況也一樣。在 P、S、A 和 M 模式下,拍攝者可手動開啟和關閉閃光燈。若閃光燈閃光過于明亮,照片將會太亮(曝光過度);若閃光不夠明亮,照片則會太暗(曝光不足)。即將釋放快門之前,尼康數碼單鏡反光照相機中的內置閃光燈組件會發出弱閃光(監控預閃)以測量拍攝對象反射的光線量。這些數據和照相機與拍攝對象之間的距離一起決定主閃光的強度。插圖為設計師的構想。使用閃光燈光線不足時,若未使用閃光燈,快門速度將會降低且照片可能模糊。若拍攝對象背光,陰影區域中的細節可能會丟失。閃光燈可用于避免模糊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甲方和物業合同協議
- 電玩店加盟合作合同協議
- 盆栽大蔥售賣合同協議
- 甜味劑批發合同協議
- 2025至2030年中國磁控式軟起動器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電動液壓式卡壓工具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瓶裝李子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沙灘席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桌裙椅套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斜鋯石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含深井鑄造)
- 《生物冶金》課程教學大綱
- DB22-T 5118-2022 建筑工程資料管理標準
- 工程地質測繪ppt版(共61頁)
- 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勘察工程地質測繪PPT
- 崩塌易發程度數量化評分表
- 年產10000噸耐高溫α-淀粉酶發酵車間設計
- 機組黑啟動方案
- 平衡計分卡及戰略地圖
- 《觀潮》學歷案案例
- 附件:湖北省重點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招標投標評分標準-鄂水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