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化學計算的解題方法與技巧一、守恒法利用電荷守恒和原子守恒為基礎,就是巧妙地選擇化學式中某兩數(如化合價數、正負電荷總數)始終保持相等,或幾個連續的化學方程式前后某微粒(如原子、電子、離子)的物質的量保持不變,作為解題的依據,這樣不用計算中間產物的數量,從而提高解題速度和準確性。(一)原子個數守恒【例題1】某無水混合物由硫酸亞鐵和硫酸鐵組成,測知該混合物中的硫的質量分數為a,求混合物中鐵的質量分數。【分析】根據化學式FeSO4、Fe2(SO4)3可看出,在這兩種物質中S、O原子個數比為1:4,即無論這兩種物質以何種比例混合,S、O的原子個數比始終為1:4。設含O的質量分數x,則32/64a/x
2、,x2a。所以(Fe)13a【例題2】用1L 1mol/L的NaOH溶液吸收0.8molCO2,求所得的溶液中CO23和HCO3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分析】依題意,反應產物為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根據Na原子和C原子數守恒來解答。設溶液中Na2CO3為xmol,為NaHCO3為ymol,則有方程式2x+y=1mol/L×1Lx+y=0.8mol,解得x=0.2,y=0.6,所以CO32:HCO31:3(二)電荷守恒-即對任一電中性的體系,如化合物、混和物、溶液等,電荷的代數和為零,即正電荷總數和負電荷總數相等。【例題3】在Na2SO4和K2SO4的混和溶液中,如果Na+=
3、0.2摩升,SO42-=x摩升 ,K+=y摩升,則x和y的關系是(A)x=0.5y (B)x=0.1+0.5y (C)y=2(x0.1) (D)y=2x0.1【分析】可假設溶液體積為1升,那么Na+物質的量為0.2摩,SO42-物質的量為x摩,K+物質的量為y摩,根據電荷守恒可得Na+K+=2SO42-,所以答案為BC【例題4】用1L1mol/L的NaOH溶液吸收0.8molCO2,求所得的溶液中CO32和HCO3-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分析】根據電荷守恒:溶液中Na+H+=HCO3+2CO32+OH,因為H+和OH均相對較少,可忽略不計。Na+=HCO3+2CO32,已知Na+1mol/L,根
4、據C原子守恒:HCO3+CO320.8mol/L,所以10.8+CO32,所以CO320.2mol/L,HCO30.6mol/L,所以CO32:HCO31:3(三)電子守恒-是指在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時,氧化劑得到的電子數一定等于還原劑失去的電子數,無論是自發進行的氧化-還原反應還是原電池或電解池中均如此。【例題5】將純鐵絲5.21克溶于過量稀鹽酸中,在加熱條件下,用2.53克KNO3去氧化溶液中亞鐵離子,待反應后剩余的Fe2+離子尚需12毫升0.3摩/升KMnO4溶液才能完全氧化,寫出硝酸鉀和氯化亞鐵完全反應的方程式。【分析】鐵跟鹽酸完全反應生成Fe2+,根據題意可知Fe2+分別跟KMnO4溶
5、液和KNO3溶液發生氧化還原反應,KMnO4被還原為Mn2+,那么KNO3被還原的產物是什么呢?根據電子得失守恒進行計算可得KNO3被還原的產物是NO,所以硝酸鉀和氯化亞鐵完全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KNO3+3FeCl2+4HCl=3FeCl3+KCl+NO+2H2O【練習】往150mLFeBr2溶液中緩緩通入2.24L(標況)氯氣,反應完全后,溶液中有1/3的溴離子被氧化成溴單質。求原溶液FeBr2的物質的量濃度。(四)質量守恒-質量守恒就是化學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總和不變,在配制或稀釋溶液的過程中,溶質的質量不變。【例題6】1500C時,碳酸銨完全分解產生氣態混合物,其密度是相同條件下氫氣密
6、度的( )(A)96倍 (B)48倍 (C)12倍 (D)32倍【分析】(NH4)2CO3=2NH3+H2O+CO2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混和氣體的質量等于碳酸銨的質量,從而可確定混和氣體的平均分子量為96/4=24 ,混和氣體密度與相同條件下氫氣密度的比為24/2 =12 ,所以答案為C(五)原子的物質的量守恒-即反應前后各元素種類不變,各元素原子個數不變,其物質的量、質量也不變。【例題7】有一在空氣中放置了一段時間的KOH固體,經分析測知其含水2.8%、含K2CO3 37.3% 取1克該樣品投入25毫升2摩升的鹽酸中后,多余的鹽酸用1.0摩升KOH溶液30.8毫升恰好完全中和,蒸發中和后的
7、溶液可得到固體( )(A)1克 (B)3.725克 (C)0.797克 (D)2.836克【分析】KOH、K2CO3跟鹽酸反應的主要產物都是KCl,最后得到的固體物質是KCl,根據元素守恒,鹽酸中含氯的量和氯化鉀中含氯的量相等,所以答案為B(六)化合價數值守恒【例題8】某元素X的氧化物含氧44.0,已知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51,則該氧化物的化學式為( )(A)XO (B)X3O5 (C)XO3 (D)X2O5【分析】設X元素的化合價為+n,根據氧元素化合價總數等于X元素化合價總數的原則得:56n/5144×2/16,解得n5,則氧化物的化學式為D。【練習】某酸式鹽的組成可用Ca3(
8、PO4)2·nH3PO4·mH2O表示。現取該磷酸鹽7.56g加熱到失去全部結晶水后殘余物質量為7.02g。同質量的該鹽溶于水并加入4.44g消石灰剛好使之全部轉化為正鹽,則該鹽的組成為( )(A)Ca3(PO4)2·5H3PO4·2H2O (B)Ca3(PO4)2·4H3PO4·3H2O (C)Ca3(PO4)2·5H3PO4·3H2O (D)Ca3(PO4)2·2H3PO4·5H2O(七)體積守恒【練習】有一真空瓶的質量為M1g,該瓶充入空氣總質量為M2g,在相同狀況下,若該瓶充某氣體A后,
9、總質量為M3g。則A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八)守恒的綜合利用1.硝酸工業中用NaOH處處理廢氣,現對廢氣中的NO和NO2的含量作如下分析:將一定量的廢氣通人100mL 1mol/LNaOH溶液中,反應后NO和NO2均無剩余,且溶液質量增加3.2g,再向此溶液中通人O2,使溶液中的NaNO2完全轉化為NaNO3,再用0.2mol/L鹽酸中和過量的NaOH,消耗鹽酸100mL,求廢氣中NO和NO2物質的量之比。2.已知Cl和Ag+反應生成AgCl,每次新生成的AgCl中又有10見光分解成單質銀和氯氣,氯氣又可在水溶液中歧化HClO和HCl,生成的Cl又可與Ag+繼續反應。現有1.1molNaCl溶液
10、,向其中加人足量AgNO3溶液,求最終生成多少克難溶物(Ag和AgCl)?若最后溶液體積為IL,求H+為多少?二、差量法差量法是依據化學反應前后的某些"差量"(固體質量差、溶液質量差、氣體體積差、氣體物質的量之差等)與反應或生成物的變化量成正比而建立的一種解題方法。此法將"差量"看作化學方程式右端的一項,將已知差量(實際差量)與化學方程式中的對應差量(理論差量)列成比例,其他解題步驟與按化學方程式列比例或解題完全一樣。(一)質量差法【例題9】在1升2摩/升的稀硝酸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銅粉,充分反應后溶液的質量增加了13.2克,問:(1)加入的銅粉是多少克?
11、(2)理論上可產生NO氣體多少升?(標準狀況)【分析】硝酸是過量的,不能用硝酸的量來求解。銅跟硝酸反應后溶液增重,原因是生成了硝酸銅,所以可利用這個變化進行求解。 3Cu + 8HNO3 = 3Cu(NO3)2 + 2NO+ 4H2O 增重 192 60 19260=132 X克 Y升 13.2 可得X=19.2克,Y=4.48升【練習】1.在天平兩盤內各放有等質量等體積的燒杯,分別盛有同物質的量同體積的鹽酸,天平平衡。再分別加人一定量的鎂、鋁,充分反應后,若使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則加人鎂、鋁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A)9:8 (B)11:12 (C)12:11 (D)3:42.將4.6g鈉和4
12、.8g鎂分別投入盛有等物質的量濃度、等體積的稀硫酸的兩個燒杯中,充分反應后,所得溶液總質量分別為mg和ng,則不可能的關系為( )(A)m=n (B)m>n (C)m<n (D)mn 三、十字交叉法十字交叉法是進行二組分混和物平均量與組分量計算的一種簡便方法。凡可按M1n1 + M2n2 = (M)(n1 + n2)計算的問題,均可用十字交叉法計算的問題,均可按十字交叉法計算,算式如右圖為:式中,(交)表示混和物的某平均量,M1、M2則表示兩組分對應的量。如(兩)表示平均分子量,M1、M2則表示兩組分各自的分子量,n1、n2表示兩組分在混和物中所占的份額,n1:n2在大多數情況下表
13、示兩組分物質的量之比,有時也可以是兩組分的質量比,如在進行有關溶液質量百分比濃度的計算。十字交叉法常用于求算:混和氣體平均分子量及組成、混和烴平均分子式及組成、同位素原子百分含量、溶液的配制、混和物的反應等。(一)混和氣體計算中的十字交叉法【例題12】在常溫下,將1體積乙烯和一定量的某氣態未知烴混和,測得混和氣體對氫氣的相對密度為12,求這種烴所占的體積。【分析】根據相對密度計算可得混和氣體的平均式量為24,乙烯的式量是28,那么未知烴的式量肯定小于24,式量小于24的烴只有甲烷,利用十字交叉法可求得甲烷是0.5體積【練習】在相同的條件下,將H2(密度為0.0899g/L)與CO2(密度為1.
14、977g/L)以何體積比混合,才能使混合氣體的密度為1.429g/L?(二)同位素原子百分含量計算的十字叉法【例題13】溴有兩種同位素,在自然界中這兩種同位素大約各占一半,已知溴的原子序數是35,原子量是80,則溴的兩種同位素的中子數分別等于。(A)79 、81 (B)45 、46 (C)44 、45 (D)44 、46 【分析】兩種同位素大約各占一半,根據十字交叉法可知,兩種同位素原子量與溴原子量的差值相等,那么它們的中子數應相差2,所以答案為D(三)溶液配制計算中的十字交叉法【例題14】某同學欲配制40%的NaOH溶液100克,實驗室中現有10%的NaOH溶液和NaOH固體,問此同學應各取
15、上述物質多少克?【分析】10%NaOH溶液溶質為10,NaOH固體溶質為100,40%NaOH溶液溶質為40,利用十字交叉法得:需10%NaOH溶液為60/90 ×100=66.7克,需NaOH固體為30/90 ×100=33.3克【練習】1.有A g質量分數為15的NaNO3溶液,若將其質量分數變為30,可采取的方法的是( )(A)蒸發掉溶劑的1/2 (B)蒸發掉A/2g溶劑(C)加入3A/14g NaNO3 (D)加入3A/20g NaNO32.配制20的硫酸溶液460g,需要98的硫酸(密度為1.84g/mL)多少毫升?(四)混和物反應計算中的十字交叉法【例題15】現
16、有100克碳酸鋰和碳酸鋇的混和物,它們和一定濃度的鹽酸反應時所消耗鹽酸跟100克碳酸鈣和該濃度鹽酸反應時消耗鹽酸量相同。計算混和物中碳酸鋰和碳酸鋇的物質的量之比。【分析】可將碳酸鈣的式量理解為碳酸鋰和碳酸鋇的混和物的平均式量,利用十字交叉法計算可得碳酸鋰和碳酸鋇的物質的量之比97:26【例題16】用1L1mol/L的NaOH溶液吸收0.8molCO2,求所得的溶液中CO23和HCO3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分析】依題意,反應產物為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若只生成為Na2CO3,需NaOH 1.6mol,若只生成為NaHCO3,需NaOH 0.8mol。現共消耗NaOH 1mol,于是由
17、十字交叉法得(右圖):n(Na2CO3):n(NaHCO3)1:3 四、關系式法實際化工生產中以及化學工作者進行科學研究時,往往涉及到多步反應:從原料到產品可能要經過若干步反應;測定某一物質的含量可能要經過若干步中間過程。對于多步反應體系,依據若干化學反應方程式,找出起始物質與最終物質的量的關系,并據此列比例式進行計算求解方法,稱為"關系式"法。利用關系式法可以節省不必要的中間運算步驟,避免計算錯誤,并能迅速準確地獲得結果。(一)物質制備中的關系式法【例題17】含有SiO2的黃鐵礦試樣1克,在O2中充分灼燒后殘余固體為0.76克,用這種黃鐵礦100噸可制得98%的濃硫酸多少
18、噸?(設反應過程有2%的硫損失)【分析】根據差量法計算黃鐵礦中含FeS2的量為72% ,而反應過程損失2%的硫即損失2%的FeS2 ,根據有關化學方程式找出關系式:FeS2 - 2H2SO4 利用關系式計算可得結果為:制得98%的濃硫酸117.6噸。(二)物質分析中的關系式法測定漂白粉中氯元素的含量,測定鋼中的含硫量,測定硬水中的硬度或測定某物質組成等物質分析過程,也通常由幾步反應來實現,有關計算也需要用關系式法。【例題18】讓足量濃硫酸與10克氯化鈉和氯化鎂的混合物加強熱反應,把生成的氯化氫溶于適量的水中,加入二氧化錳使鹽酸完全氧化,將反應生成的氯氣通入KI溶液中,得到11.6克碘,試計算混
19、和物中NaCl的百分含量。【分析】根據有關化學方程式可得:4HCl - I2 ,利用關系式計算可得生成氯化氫的質量是6.7克,再利用已知條件計算得出混和物中NaCl的百分含量為65% 。五、估算法(一)估算法適用于帶一定計算因素的選擇題,是通過對數據進行粗略的、近似的估算確定正確答案的一種解題方法,用估算法可以明顯提高解題速度。【例題19】有一種不純的鐵,已知它含有銅、鋁、鈣或鎂中的一種或幾種,將5.6克樣品跟足量稀H2SO4完全反應生成0.2克氫氣,則此樣品中一定含有 (A)Cu (B)Al (C)Ca (D)Mg【分析】計算可知,28克金屬反應失去1摩電子就能符合題目的要求。能跟稀H2SO
20、4反應,失1摩電子的金屬和用量分別為:28克Fe、9克Al、20克Ca、12克Mg,所以答案為A(二)用估算法確定答案是否合理,也是我們檢查所做題目時的常用方法,用此法往往可以發現因疏忽而造成的計算錯誤。【例題20】24毫升H2S在30毫升O2中燃燒,在同溫同壓下得到SO2的體積為 (A)24毫升 (B)30毫升 (C)20毫升 (D)18毫升【分析】2H2S + 3O2 = 2SO2 + 2H2O 根據方程式系數的比例關系估算可得答案為D六、平均值法 混合物的計算是化學計算中常見的比較復雜的題型。有些混合物的計算若用平均值法,則可化難為易,化繁為簡,進而提高解這類題的能力。 兩個數進行算術平
21、均所得的平均值,一定介于兩個數之間。若已知平均值,則可推斷原來兩個數一定比平均值大,另一個數比平均值小。這種應用平均值去判斷兩個數的取值范圍的方法稱為平均值法。 可利用分子量或原子量的平均值,體積平均值,組成平均值來確定混合物的組成。【例題21】0.1mol由兩種氣態烴組成的混合氣體完全燃燒后,得到0.16molCO2和3.6g水,混合氣體中( )A.可能有甲烷 B.一定是甲烷和乙烯 C.一定沒有乙烷 D.一定有乙炔【分析】設混合氣態烴的平均化學式為CxHy,因0.1molCxHy和O2反應生成0.16molCO2和0.2molH2O,則x=1.6,y=4,即混合烴的平均化學式為C1.6H4,
22、由此可得:(1)混合氣態烴中一定有CH4 ,(2)另一種氣態烴為CnH4,可能是C2H4或C3H4等,但一定沒有C2H6,故正確答案為七、始終態法始終態法是以體系的開始狀態與最終狀態為解題依據的一種解題方法。有些變化過程中間環節很多,甚至某些中間環節不太清楚,但始態和終態卻交待得很清楚,此時用"始終態法"往往能獨辟蹊徑,出奇制勝。【例題22】把適量的鐵粉投入足量的鹽酸中,反應完畢后,向溶液中通入少量Cl2 ,再加入過量燒堿溶液,這時有沉淀析出,充分攪拌后過濾出沉淀物,將沉淀加強熱,最終得到固體殘留物4.8克。求鐵粉與鹽酸反應時放出H2的體積(標準狀況)。【分析】固體殘留物可
23、肯定是Fe2O3 ,它是由鐵經一系列反應生成,氫氣是鐵跟鹽酸反應生成的,根據2Fe - Fe2O3 、Fe - H2 這兩個關系式計算可得:H2的體積為1.344升八、等效思維法對于一些用常規方法不易解決的問題,通過變換思維角度,作適當假設,進行適當代換等使問題得以解決的方法,稱為等效思維法。等效思維法的關鍵在于其思維的等效性,即你的假設、代換都必須符合原題意。等效思維法是一種解題技巧,有些題只有此法可解決,有些題用此法可解得更巧更快。【例題23】在320C時,某+1價金屬的硫酸鹽飽和溶液的濃度為36.3% ,向此溶液中投入2.6克該無水硫酸鹽,結果析出組成為R2SO4·10H2O的
24、晶體21.3克。求此金屬的原子量。【分析】21.3克R2SO4·10H2O晶體比2.6克無水硫酸鹽質量多18.7克,這18.7克是從硫酸鹽飽和溶液得的,所以它應該是硫酸鹽飽和溶液,從而可知21.3克R2SO4·10H2O中含有11.9克結晶水、9.4克R2SO4 ,最后結果是:此金屬的原子量為23九、討論法 (一)不定方程討論法 當一個方程式中含有兩個未知數時,即為不定方程。不定方程一般有無數組解,有些化學題根據題設條件最終只能得到不定方程,必須利用化學原理加以討論才可以得出合理的有限組解。使問題得到圓滿解決。【例題24】22.4克某金屬M能與42.6克氯氣完全反應,取等質
25、量的該金屬與稀鹽酸反應,可產生氫氣8.96升(標準狀況),試通過計算確定該金屬的原子量。【解】金屬M跟氯氣反應生成物為MClx ,跟稀鹽酸反應生成物為MCly ,分別寫出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 2M + xCl2 = 2MClx 2M 71x 列式整理可得:M=18.7x (1)式 2M + 2yHCl = 2MCly + yH2 2M 22.4y 列式整理可得:M=28y (2)式對(1)式和(2)式進行討論可得,當x=3 、y=2時,原子量M=56(二)過量問題討論法 所謂過量問題討論法是指題目沒有明確指出何種反應物過量,且反應物相對量不同時,反應過程可能不同,需要通過討論來解題的方法。【例
26、題25】寫出H2S燃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1升H2S氣體和a升空氣混和后點燃,若反應前后氣體的溫度和壓強都相同(200C,101.3千帕),試討論當a的取值范圍不同時,燃燒后氣體的總體積V(用含a的表達式表示,假設空氣中氮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為41,其它成分可忽略不計)。【解】反應式為: 2H2S+3O2=2SO2+2H2O 2H2S+O2=2S+2H2O a升空氣中含氧氣0.2a升、含氮氣0.8a 升。氮氣不參加反應,體積保持不變。根據 2H2S+O2=2S+2H2O 若1升H2S氣體和a升空氣完全反應,則a=2.5升,下列進行討論:(1)若a<2.5升,硫化氫過量 2H2S+O2=2S+2
27、H2O 2 1 所以V=1-0.4a+o.8a=1+0.4a (L)(2)若a>2.5升,氧氣過量 2H2S+O2=2S+2H2O 2H2S+3O2=2SO2+2H2O 2 1 2 3 2可得V=0.2a-0.5+0.8a=a-0.5 (L) (三)分析推理討論法 在分析推理討論法中,突出分析推理對不定因素的討論,用較少的計算過程肯定可能的情況,否定不可能的假設,從而較快地進入實質性問題的解決過程。【例題26】在28.4克CaCO3和MgCO3組成的混和物中加入足量稀鹽酸,生成氣體全部被250毫升2摩/升NaOH溶液吸收,將此溶液在減壓,低溫條件下蒸干得到29.6克不含結晶水的固體物質。
28、求原混和物中各種物質各多少克?【解】NaOH物質的量為0.5摩,所以固體物質也應含有0.5摩的鈉離子,下面進行討論:(1)NaOH過量,0.5摩NaOH質量為20克,而0.25摩Na2CO3質量為26.5克,NaOH和Na2CO3混合不可能得到29.6克固體物質。這個假設不成立。(2)CO2過量,固體物質可能為Na2CO3和NaHCO3 ,0.25摩Na2CO3質量為26.5克,0.5摩NaHCO3質量為42克,這個假設成立。通過上述討論可知29.6克固體物質是Na2CO3和NaHCO3的混和物,有關反應為:CO2 + 2NaOH =Na2CO3 + H2O CO2 + NaOH = NaHC
29、O3 利用方程式計算CO2的物質的量為0.3摩,生成二氧化碳的有關反應為: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 利用方程式計算可得:原混和物中CaCO3為20克、MgCO3為8.4克。【作業練習】一、 守恒法1把aL(NH4)2SO4和NH4NO3的混合溶液分成兩等份,一份加入b mol燒堿并加熱,剛好把NH3全部趕出。另一份需消耗c mol BaCl2沉淀反應剛好完全,原溶液中硝酸根離子物質的量濃度為( B )A.(b-2c) / a mol/L B. (2b-4c) / a mol/L C. (2
30、b-c) / a mol/L D. (b-22a) / a mol/L2用鉑電極電解500ml的KNO3和Cu(NO3)2混合液一段時間后,在兩極均生成11.2L氣體(標況下),則原溶液中Cu2+濃度為() A.0.5 mol/L B. 1mol/L C.2 mol/L D.無法確定二、 差量法3在標況下,6.72 L NO2通過水后,收集到5.04L氣體,則被氧化的NO2體積是( A )A.1.68 L B.2.52 L C.0.56 L D.1.12 L4溴化鉀和氯化鉀的混合物3.87g,溶于水并加入足量AgNO3溶液后,產生6.63g沉淀,則混合物中含K+為()三、 十字交叉法5由CO2
31、、H2和CO組成的混合氣體在同溫同壓下與氮氣的密度相同,則該混合氣體中CO2、H2和CO的體積比不可能為( A )A.29:8:13 B.39:24:5 C.13:8:29 D.26:16:576銅有兩種天然同位素 63Cu和 65Cu , 參考銅的原子量為63.5 , 估算 63Cu 的平均原子百分含量約是( ) A. 20% B.25% C.66.7% D.75%7物質的量分別為6摩/升, 1摩/升的硫酸溶液,按怎樣的體積比才能配成4摩/升的 溶液?四、關系式法8用稀硫酸溶解FeS和Fe(OH)3的混合物28.3g,可得到1.6g硫。原混合物中FeS質量可能是( BD )9鎂帶在空氣中完全
32、燃燒后,將其產物溶于50mL1.8mol/L稀鹽酸中, 再加入20mL0.9moL/LNaOH溶液以中和多余的酸, 然后加入足量NaOH溶液使氨全部逸出, 經測定氨的質量為0.102g。求鎂帶的質量。(0.792g。運用質量守恒法和整體思維技巧)10工業生產電石是用生石灰與焦炭在電爐內加熱進行的(3C+CaO=CaC2+CO),假設原料利用率為100%,則36t焦炭可生產多少t乙炔?(26t)五、估算法11下列化合物中氯元素的含量為47.65%的是( D )A.HCl B.NaCl C.AlCl3 D.KCl122SO2(g)+O2(g)2SO3(g) +196.6KJ,就此反應測知4 mol
33、SO2參加反應時,放出的熱量為314.3KJ,則SO2的轉化率為( C )A.40% B.50% C.80% D.100%六、平均值法13電解普通水(H2O)和重水(D2O)的混合物,通電一段時間后,兩極共生成氣體18.5g,其體積為33.6L(標況下),在所生成的氣體中重氫和普通氫的原子個數比為() A.2:3 B.2:5 C.1:2 D.1:314有銣與另一種堿金屬的合金4.4g,與足量水反應產生2.24L(標況下)氫氣,則另一種堿金屬可能是() A.Li B.Na C.K D.Cs15兩種氣態烴混合物1體積充分燃燒時,需消耗相同條件下的氧氣3.75體積,則這兩種烴可能是( D ) A.甲
34、烷、乙烯 B.丙烯、丁烯 C.丙烷、丁烯 D.乙烯、丙烯16K2CO3樣品中含有Na2CO3、KNO3、Ba(NO3)2三種雜質中的一種或兩種,現將13.8g樣品加入足量水,樣品全部溶解,再加入過量的CaCl2溶液,得9g沉淀,原樣品所含雜質的正確判斷是( A B ) A.肯定有KNO3 B.肯定有KNO3,可能有Na2CO3 C.肯定沒有Ba(NO3)2,可能有KNO3 D.肯定沒有Na2CO3和Ba(NO3)2七、等效思維法17300C時一定量的硫酸銅溶液,若溫度保持不變,加入25g膽礬或蒸發掉55g水均可得到飽和溶液。則300C時CuSO4飽和溶液的質量分數為( A )A.20% B.4
35、0% C.60% D.80%八、討論法1818.4g NaOH和NaHCO3混合固體,在密閉容器中加熱至2500C,經充分反應后,排出氣體,冷卻,稱得剩余固體為16.6g。試計算混合固體中NaOH的質量分數。(54.3%)19. 某單質銀硝酸反應,若參加反應的單質與硝酸的物質的量之比為,則酸元素在反應中所顯示的化合價是( BD )A. B. C. D. 20. 標準狀況下,將盛滿、混合氣的集氣瓶倒置于水中,完全溶解,無氣體剩余,其產物不擴散,則所得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M)數值大小范圍為( B )A. B. C. D. 21. 由氣態烴和氣態炔烴組成的混合氣體,(標況)質量為,該混合氣體中與的體
36、積比不可能是( D )A. B. C. D. 22有、混合溶液400mL,經測定其中濃度為,投入過量的鋅粉,充分反應后過濾,所得固體殘渣經洗滌干燥后,質量為。則:(1)原混合溶液中、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2)的數值 。(3)的數值越大,說明混合溶液中含量 越大 。(4)的最大值應為 ,最小值(以,表示)應為 。23電子工業常用一定濃度的溶液腐蝕敷有銅箔的絕緣板,制成印刷線路板。有關反應為現將一塊敷有銅箔的絕緣板浸入某溶液A中,一段時間后,將該線路板取出,向所得溶液B中加入鐵粉,充分反應得固體;將固體濾出并從濾液C(忽略反應前后溶液體積的變化)中取出,向其中滴入溶液時,溶液中的恰好完全沉淀
37、。請計算:(1)溶液A中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2)假若鐵粉不再溶解,向溶液B中加的鐵粉質量至少應大于 ;(3)討論當剩余固體的組成不同時和可能的取值范圍,并填入下表:剩余固體的組成的取值范圍的取值范圍(用含的代數式表示)只有銅有鐵且有銅23. 往的溶液中,通入標準狀況下的氣體,然后在低溫和減壓下蒸干水份得白色固體A求:(1)固體A的質量與通入的氣體的關系,并指明固體的組成。(2)當白色固體A的質量為,求通入硫化氫的體積(標準狀況)情況1時,情況2時, 九、極值法19由某堿金屬M用其氧化物M2O組成的混合物4.0g與水充分反應后,蒸發、結晶得到干燥的固體5.0g,問該金屬是何種金屬?(K) 20
38、PCl5在密閉容器中有反應:PCl5(g) PCl3 (g) +Cl2 (g)。t1?C時PCl5的分解率為48.567%,t2?C時分解率為97.034%。則t2?C時反應體系的物質的量是t1?C時反應體系的多少倍( )(A)0.4 (B) 1.3 (C) 1.6 (D) 1.921在一定條件下,氣體A可發生如下反應:2 A(g)B(g)+ 3 C(g)。若已知所得混合氣體對H2的相對密度為4.25。則A的式量可能是( C )(A)8.5 (B) 16 (C) 17 (D) 3422Mg、Al、Fe三種金屬的混合物與足量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2.8L(標況),則金屬混合物中三金屬的物質的量之和
39、不可能是( )(A)0.120mol (B)0.15 mol (C)0.08 mol (D)0.10 mol23將一定質量的Mg、Zn、Al的混合物與足量稀硫酸反應,生成H2 2.8 L(標準狀況),則原混合物的質量可能是( BC )A. 2 g B. 4 g C. 8 g D. 10 g24第IIA元素R的單質及其RO的混合物12 g,加足量水經完全反應后蒸干得固體16 g,試推測該元素可能是( BC )A. Mg B. Ca C. Sr D. Ba25C8H18經多步裂化,最后完全轉化為C4H8、C3H6、H2H4、C2H6、CH4五種氣體的混合物的平均分子質量可能是( BC )A. 28
40、 B. 30 C. 38 D. 402340g鐵粉放入600g稀硝酸中,若二者恰好完全反應,且稀硝酸被還原為NO,求(1)稀硝酸的質量分數(2)被還原的硝酸的物質的量十、始終態法1取一根鎂條置于坩蝸內點燃,得到氧化鎂和氮化鎂混合物的總質量為0.47Og,冷卻后加入足量水,將反應產物加熱蒸干并灼燒,得到的氧化鎂質量為0486 g。(1)寫出氮化鎂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鎂和氨的化學方程式。(2)計算燃燒所得混合物中氮化鎂的質量分數。反應條件不同,產物有別 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要重視反應條件,因為即使反應物相同,當反應條件不同時,產物往往不相同,現就各種情況舉例說明。一. 反應物濃度不同,產物不同 例1.
41、 銅與濃反應,產物為,與稀硝酸反應,產物為NO。 例2. 鋅與稀硫酸反應可生成,與濃硫酸反應只能生成。 二. 反應溫度不高,產物不同 例3. 濃與微熱或不加熱時生成,強熱時生成。 例5. 乙醇在濃硫酸的催化下,時產物是乙烯,時產物則為乙醚。 例6. 與溶液反應,在常溫下得到,加熱時則得到。 例7. 鈉在氧氣中,常溫被氧化成白色的,加熱或點燃則生成淡黃色的, 例8. 將通入冷的濃硫酸,只能被氧化成零價的S,而將與濃硫酸混合加熱,則可將其氧化成+4價的。 例9. 室溫下濃硫酸、濃硝酸可使鐵、鋁鈍化,加熱時則可發生反應。 三. 催化劑不同,產物不同 例10. 鹵代烴與水溶液共熱生成醇,與NaOH醇溶
42、液共熱生成烯烴。 例11. 乙醇在氧氣中燃燒產物是和,而催化氧化的產物卻是乙醛。 四. 反應物用量不同,產物不同。 例12. 磷在中燃燒,充分燃燒生成,不充分燃燒生成。 例13. 硫化氫氣體在氧氣中燃燒,氧氣不足時產物是單質硫,氧氣充足時產物則為。 例14. 強氧化性酸與少量鐵反應生成鐵鹽,與過量的鐵反應生成亞鐵鹽。 例15. 多元弱酸的正鹽與少量強酸反應生成酸式鹽,與足量強酸反應生成弱酸。 例16. 多元弱酸與堿反應,酸多生成酸式鹽、酸少生成正鹽。 例17. 鋁鹽與適量的強堿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鋁,與過量的強堿溶液反應生成偏鋁酸鹽。 例18. 偏鋁酸鹽與適量的強酸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鋁,與過量的
43、強酸溶液反應生成鋁鹽。 五. 操作順序不同,產物不同 例19. 向鋁鹽溶液中滴加強堿生成氫氧化鋁沉淀,向強堿溶液中滴加鋁鹽則生成偏鋁酸鹽。 例20. 向硝酸銀中逐滴滴加氨水生成氫氧化銀沉淀,向氨水中逐滴滴加硝酸銀生成銀氨溶液。 六. 時間不同,產物不同 例22. 新制的氯水中有七種微粒:,而久置的氯水由于發生的反應,其成分相當于稀鹽酸。守恒法守恒存在于整個自然界的千變萬化之中。化學反應是原子之間的重新組合,反應前后組成物質的原子個數保持不變,即物質的質量始終保持不變,此即質量守恒。運用守恒定律,不糾纏過程細節,不考慮途徑變化,只考慮反應體系中某些組分相互作用前后某些物理量或化學量的始態和終態,
44、從而達到速解、巧解化學試題的目的。一切化學反應都遵循守恒定律,在化學變化中有各種各樣的守恒,如質量守恒、元素守恒、原子守恒、電子守恒、電荷守恒、化合價守恒、能量守恒等等。這就是打開化學之門的鑰匙。一質量守恒質量守恒,就是指化學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總和不變。1已知Q與R的摩爾質量之比為9:22,在反應X2Y?2QR中,當1.6 g X與Y完全反應,生成4.4 g R,則參與反應的Y和生成物Q的質量之比為A46:9 B32:9 C23:9 D16:92在臭氧發生器中裝入氧氣100 mL。經反應3O2?2O3,最后氣體體積變為95 mL(均在標準狀況下測定),則混合氣體的密度是A1.3 g/L B1
45、.5 g/L C1.7 g/L D2.0 g/L二元素守恒元素守恒,就是指參加化學反應前后組成物質的元素種類不變,原子個數不變。330 mL一定濃度的硝酸溶液與5.12 g銅片反應,當銅片全部反應完畢后,共收集到氣體2.24 L(標準狀況下),則該硝酸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至少為A9 mol/L B8 mol/L C5 mol/L D10 mol/L4在CO和CO2的混合氣體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64%。將該混合氣體5 g通過足量的灼熱的氧化銅,充分反應后,氣體再全部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的質量是A5 g B10 g C15 g D20 g三電子守恒電子守恒,是指在氧化還原反應中,氧
46、化劑得電子總數等于還原劑失電子總數。5某強氧化劑XO(OH)2+被亞硫酸鈉還原到較低價態。若還原2.4×10?3 mol XO(OH)2+到較低價態,需要20 mL 0.3 mol/L Na2SO3溶液,則X元素的最終價態為A+2 B+1 C0 D?163.84 g銅和一定量濃硝酸反應,當銅反應完畢時,共產生氣體2.24 L(標況)。(1)反應中消耗HNO3的總物質的量是_mol。0.22 mol。(2)欲使2.24 L氣體恰好全部被水吸收,需通入_mL標準狀況下的氧氣(氧氣也恰好全部被吸收)。672 mL。四電荷守恒電荷守恒,就是指在物理化學變化中,電荷既不能被創造,也不會被消滅。
47、換言之,在化學反應中反應物的電荷總數應等于產物的電荷總數;在電解質溶液中陰離子所帶的負電荷總量應等于陽離子所帶的正電荷總量。7鎂帶在空氣中燃燒生成氧化鎂和氮化鎂。將燃燒后的產物溶解在60 mL 2.0 mol/L的鹽酸中,再用20 mL 0.5 mol/L NaOH溶液中和多余的鹽酸,然后在此溶液中加入過量的堿,把氨全部蒸出來,用稀鹽酸吸收,稀鹽酸增重0.17 g。則鎂帶的質量為_g。1.2五化合價守恒化合價守恒,是指化合物或混合物中正負化合價絕對值相等。在電解過程中各電極上析出物質的總價數也是守恒的。8用0.1 mol/L的Na2SO3溶液300 mL,恰好將2×10?2 mol的
48、離子還原,則元素X在還原產物中的化合價是A+1 B+2 C+3 D+49一種含MgO、Mg3N2的混合物,若其中Mg的質量分數為62.4%,則氮的質量分數為_。5.6%。六能量守恒在任何一個反應體系中,體系的能量一定是守恒的。在解答與能量有關的試題時,考慮能量守恒,能使解題的程序簡化。10已知硝酸鉀晶體溶于水時要吸收熱量,從溶液中析出晶體會放出熱量,若有室溫下硝酸鉀飽和溶液20 mL,向其中加入1 g硝酸鉀晶體,充分攪拌,這時A溶液的質量會減少 B溶液的溫度會降低C溶液的溫度無變化 D溶液的溫度先降低后升高七巧練11往100 mL FeBr2溶液中緩慢通入2.24 L Cl2(標準狀況),結果
49、溶液中有1/3的溴離子被氧化成溴單質,則原FeBr2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_mol/L。1.2 mol/L。12為了配制一種培養液,需用含有NaH2PO4和Na2HPO4(它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3:1)的混合液,每升混合液中含磷原子0.1 mol。現用4.0 mol/L的H3PO4溶液和固體NaOH配制2.0 L混合液,問需該H3PO4溶液_mL和NaOH固體_g。50 mL/10 g13在鐵和氧化鐵的混合物15 g中加入稀硫酸150 mL,標準狀況下放出氫氣1.68 L,同時鐵和氧化鐵均無剩余。向溶液中滴入KSCN未見顏色變化。為了中和過量的硫酸,且使Fe2+完全轉化為氫氧化亞鐵,共消耗3 mo
50、l/L的氫氧化鈉溶液200 mL,則原硫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_mol/L。2 mo/L。14某金屬硝酸鹽溶液,用鉑做電極電解,電解時陽極產生的氣體為560 mL(標準狀況),在陰極析出m g金屬,若金屬在硝酸鹽中為+n價,則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為Amn B20m/n C20mn D10mn守恒法巧解一質量守恒1已知:MQ/MR9/22,nQ/nR2/1。mQ/mRnQMQ/nRMR2/1×9/229/11;mQmR×9/114.4×9/113.6 g。根據質量守恒得到:mYmQmRmX3.64.41.66.4 g。則:mY/mQ6.4/3.616/9。2由質量守恒定律得知,反應前后容器內的氣體質量不變,為100 mL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國際貿易代理基礎知識考核試卷
- 珠寶首飾表面處理技術考核試卷
- 玻璃制品耐候性測試與優化考核試卷
- 稻谷種植農業氣象服務需求與供給考核試卷
- 新材料新技術引領可持續發展的新方向考核試卷
- 果蔬汁飲料的企業文化與品牌建設考核試卷
- 紡織企業成本分析與控制考核試卷
- 勞務派遣企業招聘渠道分析與優化考核試卷
- 濟南大學《模特經紀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服裝學院《嬰幼兒護理與急救》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針刺傷警示教育課件
- 星際求職指南-札記
- 【MOOC】戲曲鑒賞-揚州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創新與實踐》
- 企業合規管理體系建設與運行機制研究
- 寫字樓項目招商方案
- 2024年海南省中考道德與法治試題卷(含答案解析)
- 期中檢測卷(試題)-2023-2024學年人教PEP版英語六年級下冊
- 擋墻橋墩沖刷計算表
- 胸痛基層診療指南
- 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技術交底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