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顯峰開題報告_第1頁
吳顯峰開題報告_第2頁
吳顯峰開題報告_第3頁
吳顯峰開題報告_第4頁
吳顯峰開題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畢業設計(論文)開題報告題 目:外支架注塑模設計及成型過程仿真 學 院: 應用技術學院 專 業: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學生姓名: 吳顯峰 學 號:200913340103指導老師: 陶友瑞 2013年4月2日開題報告填寫要求1開題報告(含“文獻綜述”)作為畢業設計(論文)答辯委員會對學生答辯資格審查的依據材料之一。此報告應在指導教師指導下,由學生在畢業設計(論文)工作前期內完成,經指導教師簽署意見及所在專業審查后生效。2開題報告內容必須用黑墨水筆工整書寫或按此電子文檔標準格式(可從教務處網頁上下載)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紙上后剪貼,完成后應及時交給指導教師簽署意見。3“文獻綜述”應按論文的格式

2、成文,并直接書寫(或打印)在本開題報告第一欄目內,學生寫文獻綜述的參考文獻應不少于10篇(不包括辭典、手冊),其中至少應包括1篇外文資料;對于重要的參考文獻應附原件復印件,作為附件裝訂在開題報告的最后。4統一用A4紙,并裝訂單獨成冊,隨畢業設計(論文)說明書等資料裝入文件袋中。 畢 業 設 計(論 文)開 題 報 告1文獻綜述:結合畢業設計(論文)課題情況,根據所查閱的文獻資料,每人撰寫2500字以上的文獻綜述,文后應列出所查閱的文獻資料。文 獻 綜 述0引言 在現代化工業生產中,60%90%的工業產品需要使用模具加工,模具工業已成為工業發展是基礎,許多新產品的開發和生產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賴于模

3、具生產,特別是汽車、輕工、電子、航空等行業尤為突出。而作為制造業基礎的機械行業,據國際生產技術協會預測,21世紀機械制造工業的零件,其粗加工的75%和精加工的50%都將依賴模具完成。因此,模具工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工業。模具工業發展的關鍵是模具技術的進步,模具技術又涉及到多學科的交叉。模具作為一種高附加值和技術密集型產品,其技術水平的高低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制造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世界上許多國家,特別是一些工業發達國家都十分重視模具技術的開發,大力發展模具工業,積極采用先進技術和設備,提高制模制造水平,已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美國是世界超級經濟大國,也是世界模具工業的領先國家,早在20世紀

4、80年代末,美國模具行業有一萬二千多個企業,從業人員有十七萬多人,模具總產值達64.47億美元。日本模具工業是從1957年開始發展起來的,當年模具總產值僅有106日元,到1988年總產值已超過4.88萬億日元,在短短的40余年內增加了460多倍,這也是日本經濟能飛速發展并在國際市場上占有一定優勢的重要原因之一。1塑料的概念、分類及性能1.1塑料的概念塑料是以合成樹脂(或化學改性的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為基本成分,可在一定的條件下(主要是溫度和壓力)塑化成型,產品最后能保持形狀不變的材料。組成:聚合物合成樹脂(40 100%)。 輔助材料:增塑劑、填充劑、穩定劑、潤滑劑、著色劑、發泡劑、增強材料。

5、 輔助材料作用:改善材料的使用性能與加工性能,節約樹脂材料(貴)。 塑料有300余品種,常用的是40余種 ,名稱是以所使有的合成樹脂作為名稱來稱呼: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酚醛樹脂、氧樹脂,俗稱:電木(酚醛樹脂),有機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脂),玻璃鋼(熱固性樹脂用玻璃纖維增強);英文名稱:尼龍(聚酰胺)PA 聚乙烯 PE 。1.2塑料的分類 (1)按塑料用途可分為通用塑料、工程塑料和特殊塑料; (2)按受熱、冷卻時樹脂呈現的特性可分為熱塑性塑料和熱固性塑料。1.3塑料的性能 (1)密度小、質量輕; (2)比強度和比剛度高; (3)化學穩定性好; (4)電氣性能優良; (5)減摩、耐磨和自潤滑

6、性好; (6)成型和著色性能好; (7)光學性能好; (8)多種防護性能。2 塑料成型工藝性能 塑料成型的工藝性能包括收縮性、流動性、結晶性、熱敏性、水敏性、吸濕性、水分和揮發含量、應力敏感性、相容性、壓縮比、比體積以及硬化特性等。3 塑料成型方法簡介(1)注塑成型 注塑成型是使用注塑機(或稱注射機)將熱塑性塑料熔體在高壓下注入到模具內經冷卻、固化獲得產品的方法。注塑也能用于熱固性塑料及泡沫塑料的成型。注塑的優點是生產速度快、效率高,操作可自動化,能成型形狀復雜的零件,特別適合大量生產。缺點是設備及模具成本高,注塑機清理較困難等。(2) 壓縮成型壓縮模塑又稱模壓,是模塑料在閉合模腔內借助加壓(

7、一般尚須加熱)的成型方法。通常,壓縮模塑適用于熱固性塑料,如酚醛塑料、氨基塑料、不飽和聚酯塑料等。壓縮模塑的主要優點是可模壓較大平面的制品和能大量生產,其缺點是生產周期長,效率低。(3)壓注成型壓注成型又稱傳遞成型,傳遞模塑是熱固性塑料的一種成型方式,模塑時先將模塑料在加熱室加熱軟化,然后壓入巳被加熱的模腔內固化成型。傳遞模塑對塑料的要求是:在未達到固化溫度前,塑料應具有較大的流動性,達到固化溫度后,又須具有較快的固化速率。能符合這種要求的有酚醛、三聚氰胺甲醛和環氧樹脂等。(4)擠出成型擠出成型也稱擠壓模塑或擠塑,它是在擠出機中通過加熱、加壓而使物料以流動狀態連續通過口模成型的方法。擠出法主要

8、用于熱塑性塑料的成型,也可用于某些熱固性塑料。擠出的制品都是連續的型材,如管、棒、絲、板、薄膜、電線電纜包覆層等。此外,還可用于塑料的混合、塑化造粒、著色、摻合等。擠出成型機由擠出裝置、傳動機構和加熱、冷卻系統等主要部分組成。擠出機有螺桿式(單螺桿和多螺桿)和柱塞式兩種類型。前者的擠出工藝是連續式,后者是間歇式。(5) 吹塑成型借氣體壓力使閉合在模具中的熱型坯吹脹成為中空制品,或管型坯無模吹脹成管膜的一種方法。該方法主要用于各種包裝容器和管式膜的制造。凡是熔體指數為0.04 1.12的都是比較優良的中空吹塑材料,如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熱塑性聚酯、聚碳酸酯、聚酰胺、醋酸纖維素和聚

9、縮醛樹脂等,其中以聚乙烯應用得最多。4注塑模CAD/CAM軟件簡介4.1注塑模CAD軟件簡介Unigraphics(簡稱UG)是由美國EDS公司推出的一個功能強大的應用軟件,是當今世界上最先進和緊密集成的,面向制造業的交互式CAD/CAE/CAM高端軟件。UG是一個全三維雙精度系統,該系統的CAD模塊提供了一個三維設計環境,允許設計師精確地描述幾乎任何幾何形狀,通過各種形狀的組合,可對產品進行設計、分析和建立工程圖等。通過三維實體建模、裝配建模功能,可生成直接可觀的數字虛擬產品,并能夠對其進行運動分析、干涉檢查、制造應用、仿真運動及載荷分析等操作。 UG的功能被分成許多具有特定功能的應用程序模

10、塊,而Mold Wizard模塊就是UG中的一個外掛模塊,它可以完成整套注塑模具的三維設計,整合了模具專家的經驗,有效地幫助用戶完成型腔、型芯的建立,模架的選用,澆口、冷卻系統、滑塊、頂出裝置和嵌件的設計等,然后再通過UG軟件的CAD/CAM集成性,將型腔、型芯的數字信號直接提供給CAM模塊,即可完成零件的數控加工程序的編制。4.2注塑模CAM軟件簡介MoldFlow軟件是美國MOLDFLOW公司的產品,該公司自1976年發行了世界上第一套塑料注塑成型流動分析軟件以來,一直主導塑料成型CAE軟件市場。近幾年,在汽車、家電、電子通信、化工和日用品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MoldFlow軟件包括兩部

11、分:MoldFlow Plastic Advisers(產品優化顧問,簡稱MPA):塑料產品設計師在設計完產品后,運用MPA軟件模擬分析,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可以得到優化的產品設計方案,并確認產品表面質量。 MoldFlow Plastics Insight(注塑成型模擬分析,簡稱MPI):對塑料產品和模具進行深入分析的軟件包,它可以在計算機上對整個注塑過程進行模擬分析,包括填充、保壓、冷卻、翹曲、纖維取向、結構應力和收縮,以及氣體輔助成型分析等,使模具設計師在設計階段就找出未來產品可能出現的缺陷,提高一次試模的成功率。5.我國塑料模具的發展現狀及前景5.1塑料模具的發展現狀: 據新近有關統計資

12、料表明,在國內外模具工業中,各類模具占模具總量的比例大致如下:沖壓模、塑料模各占3540;壓鑄模占1015;粉末冶金模、陶瓷模、玻璃模等其他模具占10左右,因此,塑料成型模具的應用在各類模具的應用中占有與沖壓模并駕齊驅的“老大”位置。隨著我國經濟與國際的接軌和國家經濟建設持續穩定發展,塑料制件的應用快速上升,模具設計與制造和塑料成型的各類企業日益增多,塑料成型工業在基礎工業中的地位和對國民經濟的影響日益重要。目前,我國模具生產廠點約有3萬多家,從業人數80多萬人。2005年模具出口7.4億美元,比2004年的4.9億美元增長約50,均居世界前列。2006年,我國塑料模具總產值約300多億元人民

13、幣,其中出口額約58億元人民幣。除自產自用外,市場銷售方面,2006年中國塑料模具總需求約為313億元人民幣,國產模具總供給約為230億元人民幣,市場滿足率為73.5%。在我國,廣東、上海、浙江、江蘇、安徽是主要生產中心。廣東占我國模具總產量的四成,注塑模具比例進一步上升,熱流道模具和氣輔模具水平進一步提高。注塑模具在量和質方面都有較快的發展,我國最大的注塑模具單套重量己超過50噸,最精密的注塑模具精度己達到2微米。制件精度很高的小模數齒輪模具及達到高光學要求的車燈模具等也已能生產,多腔塑料模具已能生產一模7800腔的塑封模,高速模具方面已能生產擠出速度達6m/min以上的高速塑料異型材擠出模

14、具及主型材雙腔共擠、雙色共擠、軟硬共擠、后共擠、再生料共擠出和低發泡鋼塑共擠等各種模具。在CAD/CAM技術得到普及的同時, CAE技術應用越來越廣,以 CAD/CAM/CAE一體化得到發展,模具新結構、新品種、新工藝、新材料的創新成果不斷涌現,特別是汽車、家電等工業快速發展,使得注塑模的發展迅猛。整體來看我國塑料模具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在質量、技術和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進步,但與國民經濟發展的需求、世界先進水平相比,差距仍很大。一些大型、精密、復雜、長壽命的中高檔塑料模具每年仍需大量進口。在總量供不應求的同時,一些低檔塑料模具卻供過于求,市場競爭激烈,還有一些技術含量不太高的中檔塑料模具也有

15、供過于求的趨勢。 5.2中國塑料模具行業和國外先進水平相比,主要存在以下問題(1)發展不平衡產品總體水平較低。雖然個別企業的產品已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但總體來看,模具的精度、型腔表面的粗糙度、生產周期、壽命等指標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尚有較大差距。包括生產方式和企業管理在內的總體水平與國外工業發達國家相比尚有10年以上的差距。(2)工藝裝備落后,組織協調能力差雖然部分企業經過近幾年的技術改造,工藝裝備水平已經比較先進,有些三資企業的裝備水平也并不落后于國外,但大部分企業的工藝裝備仍比較落后。更主要的是,企業組織協調能力差,難以整合或調動社會資源為我所用,從而就難以承接比較大的項目。(

16、3)供需矛盾短期難以緩解。近幾年,國產塑料模具國內市場滿足率一直不足74%,其中大型、精密、長壽命模具滿足率更低,估計不足60%。同時,工業發達國家的模具正在加速向中國轉移,國際采購越來越多,國際市場前景看好。市場需求旺盛,生產發展一時還難以跟上,供不應求的局面還將持續一段時間。(4)大多數企業開發能力弱,創新能力明顯不足。一方面是技術人員比例低、水平不夠高,另一方面是科研開發投入少;更重要的是觀念落后,對創新和開發不夠重視。模具企業不但要重視模具的開發,同時也要重視產品的創新。這既要求塑料機械企業在技術人才、技術創新方面要具有雄厚的實力,也要求企業能在第一時間內準確把握客戶的個性化需求。5.

17、3注塑模的發展前景(1) 大力提高注塑模開發能力; 將開發工作盡量往前推,直至介入到模具用戶的產品開發中去,甚至在尚無明確用戶對象之前進行開發,變被動為主動。目前,電視機和顯示器外殼、空調器外殼、摩托車塑件等已采用這種方法,手機和電話機模具開發也已開始嘗試。這種做法打破了長期以來模具廠只能等有了合同,才能根據用戶要求進行模具設計的被動局面。(2) 注塑模具從依靠鉗工技藝轉變為依靠現代技術;隨著模具企業設計和加工水平的提高,注塑模具的制造正在從過去主要依靠鉗工的技藝轉變為主要依靠技術。這不僅是生產手段的轉變,也是生產方式的轉變和觀念的上升。這一趨勢使得模具的標準化程度不斷提高,模具精度越來越高,

18、生產周期越來越短,鉗工比例越來越低,最終促進了模具工業整體水平不斷提高。目前我國已有10多個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約200個省市級高新技術企業。與此趨勢相適應,生產模具的主要骨干力量從技藝型人才逐漸轉變為技術型人才是必然要求。(3) 模具生產正在向信息化迅速發展在信息社會中,作為一個高水平的現代模具企業,單單只是CAD/CAM的應用已遠遠不夠。目前許多企業已經采用了CAE、CAT、PDM、CAPP、KBE、KBS、RE、CIMS、ERP等技術及其它先進制造技術和虛擬網絡技術等,這些都是信息化的表現。向信息化方向發展這一趨向已成為行業共識。(4) 注塑模向更廣的范圍發展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模具

19、必然會向更廣泛的領域和更高水平發展。現在,能把握機遇、開拓市場,不斷發現新的增長點的模具企業和能生產高技術含量模具企業的業務很是紅火,利潤水平和職工收入都很好。因此,模具企業應把握這個趨向,不斷提高綜合素質和國際競爭力。隨著市場的發展,塑料新材料及多樣化成型方式今后必然會不斷發展,因此對模具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滿足市場需要,未來的塑料模具無論是品種、結構、性能還是加工都必將有較快發展。超大型、超精密、長壽命、高效模具;多種材質、多種顏色、多層多腔、多種成型方法一體化的模具將得到發展。更高性能及滿足特殊用途的模具新材料將會不斷發展,隨之將產生一些特殊的、更為先進的加工方法。各種模具型腔表面處理

20、技術,如涂覆、修補、研磨和拋光等新工藝也會不斷得到發展。5.4結束語 模具生產技術水平的高低不僅是衡量一個國家產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這個國家的產品質量、效益及新產品開發能力。我國目前的模具開發制造水平比國際先進水平至少相差10年,特別是大型、精密、復雜、長壽命模具的產需矛盾十分突出,已成為嚴重制約我國制造業發展的瓶頸。 模具是工業的基礎工藝裝備,在電訊、汽車、摩托車、電機、電器、儀器、家電、建材等產品中,80%以上都要依靠模具成形,用模具生產制件所表現出來的高精度、高復雜程度、高一致性、高生產力和低消耗,是其它加工制造方法所不能比擬的。因此,我們應該認清形勢,認準方

21、向加快發展速度,而不是永遠依靠進口產品。當然,近年來我國的注塑模行業發展速度也不可小覷,我們應該以此為契機,在最短的時間內趕上發達國家。塑料模具盡管成為時下最為誘人的“奶酪”,但櫻桃好吃樹難栽。由于塑料零配件形狀復雜、設計靈活,對模具材料、設計水平及加工設備均有較高要求,并不是人人都可以輕易涉足的。專家認為,目前中國與國外水平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眼前需盡快突破制約模具產業發展的三大瓶頸:一是加大塑料材料與注塑工藝的研發力度;二是塑模企業應向園區發展,加快資源整合;三是模具試模結果檢驗等工裝水平必須盡快跟上,否則塑料模具發展將受到制約。(格式要調整) 參考文獻1 李發致主編.模具先進制造技術.北

22、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2 葉久新、王群主編.塑料成型工藝及模具設計.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3 程俊偉、馮憲章、劉長紅主編.模具設計指導書注塑模部分.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4 李德群、肖景容主編.塑料成型模具設計M.武漢: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05 張秀玲、黃紅輝主編.塑料成型工藝與模具設計M.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20066 付宏生、劉京華主編.注塑制品與注塑模設計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37 Donald R.Askelsnd,Pradeep P.Phule.Th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f Materials Fourth Edition

23、.清華大學出版社8 李志尊主編.UG NX 4.0 基礎應用與范例解析.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9 任秉銀主編.模具CAD/CAE/CAM.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0610屈華昌主編.塑料成型工藝與模具設計(修訂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1中國模協技術委員會、孫錫紅.我國塑料模具發展現狀及發展建議A.電加工與模具,2010,增刊31-3312仲愷農業技術學院、劉少達.我國塑料模具工業的現狀及發展趨勢.廣州,200413 四川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自動化系數控模具教研室.我國塑料模具工業現狀及進一步發展的對策.成都,201114洪慎章主編.實用注塑成型及模具設計M.北京:機

24、械工業出版社,2006畢 業 設 計(論 文)開 題 報 告開題報告:一、課題的目的與意義;二、課題發展現狀和前景展望;三、課題主要內容和要求;四、研究方法、步驟和措施開 題 報 告1、 課題的目的與意義 本課題是外支架注塑模設計及成型過程仿真分析,是我們完成學業的最后一個重要環節,它既是對所學知識的全面總結和綜合應用,又為今后走向社會的實際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1)通過該課題的設計訓練,提高并鞏固我們所學的理論知識培養我們綜合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和技能,分析并解決計算機軟件中遇到的問題。(2) 培養我們獨立工作、獨立思考并運用已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工程技術問題的能力,結合課題的需要更應注意培養學生獨

25、立的獲取新知識的能力。(3)培養我們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4)學會運用MoldFlow仿真軟件對整個注塑過程進行模擬分析,包括填充、保壓、冷卻、翹曲、纖維取向、結構應力和收縮,以及氣體輔助分析等。同時分析各工藝參數對零件成型過程及質量的影響。(5)充分認識課題實踐中的不足和需要提高的內容。二、課題的發展現狀和前景展望2.1課題的發展現狀:整體來看,中國塑料模具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在質量、技術和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進步,但與國民經濟發展的需求、世界先進水平相比,差距仍很大。一些大型、精密、復雜、長壽命的中高檔塑料模具每年仍需大量進口。在總量供不應求的同時,一些低檔塑料模具卻供過于求

26、,市場競爭激烈,還有一些技術含量不太高的中檔塑料模具也有供過于求的趨勢。 近年來,塑料模具工業迅速發展,體現在模具產品向著大型、精密、復雜的方向發展,綜合技術含量不斷提高,模具制造周期不斷縮短。但與國外塑料模具的先進水平相比,依然存在一定差距。 (1)模具材料和標準件 國內大多數冶金廠設備、工藝較落后,大多采用電爐冶煉鋼的純度差,表面脫碳層深、碳化物級別高、疏松超標。鋼材的冶金質量低、成材率低,一般質量的模具鋼多,高質量的模具鋼材少。而國外模具鋼生產80%以上采用真空精煉和電渣重熔生產,鋼材純度、等向性高。我國列入國家標準中的塑料模具鋼僅為3Cr2Mo和3Cr2MnNiMo。國外常用的塑料模具

27、鋼已形成較完整的系列,如美國塑料模具鋼有7個鋼號,形成完整的P系列,日本日立金屬公司有15個鋼號:日本大同特殊鋼13個鋼號。 國外模具的標準化率可達85%(如德國、日本) ,中小模具的局部結構標準化程度高(如日本的手機模具) 。德國的保險杠模具,模架是標準的,熱流道是標準的,和國內相比,周期快,成本降低30%。國內模具企業大型模具的標準化程度約為25%30%。模具的標準化程度已成為制約國內模具制造周期的瓶頸之一。(2) 模具的精度、壽命和模具制造周期 國外的汽車企業都在實施“2 mm”工程,在國內,單一零件還能夠做到,幾百個零件裝配到一起就沒有保證了。零件精度低造成修配量大,整模故障率高、穩定

28、性差。德國的模具制造周期在2周20天,備料45天,試模23天。日、韓的模具周期要求2周,原因是他們有專門的模具配件城,滑塊、頂桿、澆口套組件等均可以買到,型腔件加工好裝上就行了。國內配件標準化做不到,零件加工精度做不到。 (3) 加工設備、模具制造工藝和測量技術 德國、日本模具企業的加工設備先進,基本都是數控、高速切削、單向走絲線切割或4軸5軸聯動的高速加工機床,能實現模具型面的鏡面加工。而國內模具企業的4軸5軸聯動的高速加工機床占的比例有限,高光模具的加工與國外相比差距較大。德國、日本汽車模具的制造工藝已標準化,制品精度高、制造周期短。精密模具零件的加工均采用在線測量,這方面國內至少差152

29、0年。 (4) 新工藝、新材料研究和創新能力 一個國家的創新、研發能力體現了國家的綜合基礎實力。國外企業對新產品開發很重視,模具廠經常會與材料廠商、產品廠共同開發新產品和模具,注射機廠會與材料廠商共同研發新機型,名牌塑料供應商會與名牌汽車公司聯合研制以塑代鋼的新塑料和新產品(如BAYER與寶馬合作開發全塑賽車、GE與克萊斯勒共同開發全塑轎車) 。這種強強合作,使企業具有很強的研發能力。 2.2課題的前景展望(1) 在塑料模具設計和制造中應用CAD/CAM/CAE技術 當前,CAD/CAM技術已發展成為一項比較成熟的技術,塑料制品及模具的3D設計與成型過程中3D分析將在我國塑料模具工業中發揮越來

30、越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塑料模具研究方向中,CAD/CAM軟件的智能化程度將得到進一步提高。 (2) 應用熱流道技術,發展氣體輔助成型 由于熱流道模具成型后的制品沒有殘留的凝料,所以,這種成型方法可以節省大量的塑料制品的原材料,而且利于實現自動化,提高產品的生產率。氣體輔助注射成型可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成本。在這種成型方法中,模具設計和控制的難度較大,在這方面的研究中,需要著力于氣體輔助成型流動分析軟件的研究。 (3) 發展快速成型制造技術,縮短模具的設計制造周期,降低生產成本。 (4) 應用優質材料和先進的表面處理技術,提高模具壽命和質量,降低塑料產品的生產成本。 (5) 提高塑

31、料模具標準化水平和標準件的使用率 在工業生產中采用標準化,可以較好地保證產品質量,縮短生產周期,降低生產成本。目前,工業發達國家模具標準化的商品化程度已達到70%80%,但是在我國還不足30%,我國的模具生產的標準化程度方面與一些工業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的差距。三、課題的主要內容和要求1. 開題報告一份,結合畢業設計課題,論述課題主要內容和要求、研究方法、 設計步驟和保證措施; 2. 采用CAE方法分析工藝合理性,繪制模具裝配圖,要求結構合理,充分考慮模具設計、制造、裝配、使用等環節; 3. 繪制模具所有零件圖(標準件除外),要求視圖正確,結構工藝性好,標注齊全,采用仿真分析的方法分析各工藝

32、參數對零件成型過程及質量的影響; 4. 三千字左右的本專業國內外的現狀和發展趨勢的綜述報告一份; 5. 編寫設計說明書一份(1.2萬字左右);6. 畢業設計課題調研實習報告一份(翔實的外出實習筆錄);塑件三維圖如下圖1、2所示 圖1 塑件正面圖 圖2 塑件反面圖 四、研究方法、步驟和措施 (寫得不錯) 4.1研究方法運用CAD/CAM/CAE相結合的設計方法。先用AutoCAD/UG/Solidworks等軟件正確的繪出外支架的工程圖和三維圖。然后將三維圖通過軟件轉換格式為IGES導入MoldFlow進行注塑成型性分析。預測成型過程中的缺陷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通過調整工藝過程和技術參數達到所

33、需的設計要求。最終導出IGES模型并以此設計所需的模具,從而有效減少修模次數,減短開發周期和降低開發成本。4.2設計步驟(1)收集資料。收集整理有關制件設計、成型工藝、成型設備、機械加工及特殊加工資料,以備設計模具時使用。(2)分析成型材料的成型工藝性和塑料制品的結構工藝性。ABS為熱塑性塑料,化學穩定性比較好,機械強度較好,有一定的耐磨性,但耐熱性較差。ABS吸水性較大,成型前原料要干燥;在升溫時粘度增高,成型壓力較高,塑件上的脫模斜度易稍大;易產生熔接痕,模具設計時應注意盡量減少澆注系統對料流的阻力;在正常成型條件下,壁厚、熔料溫度及收縮率影響較小,總的成型性能很好。 表1 ABS主要技術

34、指標密度吸水率(24h)收縮率熔點抗拉強度抗彎強度硬度HB1.021.160.20.40.40.713016050Mpa80Mpa9.7R121(3) 運用MoldFlow軟件對塑件成型過程進行仿真分析1 在UG中將塑件圖轉換為IGES格式導出;2 項目的創建及塑件的導入如圖3所示;3 塑件的網格劃分如圖4所示;4 選擇塑件的材料ABS;5 合理選擇塑件的注射位置;6 對塑件的成型過程進行仿真分析并確定合理的工藝參數。 圖3塑件的導入 圖4塑件網格的劃分 (4)計算制品的質量(體積)、確定型腔數量。利用三維軟件UG可以計算所設計的制品的體積為16031.5040 mm3。型腔數量需根據制品的結構、尺寸來確定。(5)注塑成型工藝的設計(參數選擇)。 根據制品的結構,參考注塑成型工藝資料選擇合適的參數。(6)注射機的參數及技術規范。 根據材料成型設備以及制品的結構大小、體積等來選擇合適的注射機的型號及技術規范。 (7)模具結構設計。選定制品成型位置及分型面。 分型面的形式和位置會影響到模具加工、排氣、脫模、塑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