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總則1.0.1 為了加強建筑工程質量管理,統一地下防水工程質量的驗收,保證工程質量,制定本規范。1.0.2 本規范適用于地下建筑工程、市政隧道、防護工程、地下鐵道等防水工程質量的驗收。1.0.3 地下防水工程中所采用的工程技術文件以及承包合同文件,對施工質量驗收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規范的規定。1.0.4 本規范應與國家標準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 GB503002001配套使用。1.0.5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質量的驗收除應執行本規范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規范的規定。2. 術語2.0.1 地下防水工程underground waterproofensineenng 指對工業與民用建筑地下工
2、程、防護工程、隧道及地下鐵道等建(構)筑物,進行防水設計、防水施工和維護管理等各項技術工作的工程實體。2.0.2 防水等級 grade Of waterProof 根據地下工程的重要性和使用中對防水的要求,所確定結構允許滲漏水量的等級標準。2.0.3 剛性防水層 rigid waterproof laygr 采用較高強度和無延伸能力的防水材料,如防水砂漿、防水混凝土所構成的防水層。2.0.4 柔性防水層 flexible waterproof layer 采用具有一定柔韌性和較大延伸率的防水材料,如防水卷材、有機防水涂料構成的防水層。2.0.5 初期支護 Primary linning 用礦山
3、法進行暗挖法施工后,在巖體上噴射或澆筑防水混凝土所構成的第一次襯砌。2.0.6 盾構法隧道 shield tunnelling method 采用盾構掘進機進行開挖,鋼筋混凝土管片作為襯砌支護的隧道暗挖施工法。2.0.7 土工合成材料 geosynthetics 指工程建設中應用的土工織物、土工膜、土工復合材料、土工特種材料的總稱。 3 基本規定3.0.1 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級分為4級,各級標準應符合表的規定。3.0.2 地下工程的防水設防要求,應按表1和表3.0. 2-2 選用。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前,施工單位應進行圖紙會審,掌握工程主體及細部構造的防水技術要求,并編制防水工程的施工方案。
4、0;表地下工程防水等級標準防水等級標準1級不允許滲水,結構表面無濕漬2級不允許漏水,結構表面可有少量濕漬工業與民用建筑:濕漬總面積不大于總防水面積的1,單個濕漬面積不大于0.1m2,任意100 m2防水面積不超過1處 其他地下工程:濕漬總面積不大于總防水面積的6,總個濕漬面積不大于0.2 m2,任意100 m2,防水面積不超過4處3級 有少量漏水點,不得不 線流和漏泥砂 單個濕漬面積不大于0.3 m2,單個漏水點的漏水量不大于2.5L/d,任意100 m2防水面積不超過7處 4級有漏水點,不得有線流和漏泥砂 整個工程平均漏水量不大于2L/ m2·d,任意100 m2,防水面積的平均漏
5、水量 不大于4 L/ m2·d3.0.2 地下工程的防水設防要求,應按表和表選用表3.0.2-1 明挖法地下工程防水設防工程部位主體施工縫防水措施防水混凝土防水砂漿防 水卷材防水涂料塑料防 水板金屬板 遇水膨脹止水條中埋 式止水帶外貼式止水帶外抹防水砂漿外涂 防水涂料防水等級1級應選應選一至二種應選二種 2級應選應選一種 應選一至二種3級應選應選一種應選一至二種4級宜選應選一種 工程部位后澆帶變形縫、誘導縫防水措施膨脹混凝土遇水膨脹止水條外貼式止水帶防水嵌縫材料中埋式止水帶外貼式止水帶可卸式止水帶防水嵌縫材料外貼防水卷材外涂防水涂料遇水膨脹止水條防水等級1級應選
6、應選 二種應選應選 二種2級應選應選一至二種應選應選一至二種3級應選應選一至二種應選應選一至二種4級應選宜選一種應選宜選一種 表3.0.2-2 暗挖法地下工程防水設防工程部位 主體內襯砌施工縫內襯砌變形縫、誘導縫 防水措施 復合式襯砌離壁式襯砌、襯砌 貼壁式襯砌 噴射混凝土 外貼式止水帶 遇水膨脹止水條 防水嵌縫材料 中埋式止水帶 外涂防水涂料 中埋式止 外貼式止水帶 可卸式止水帶 防水嵌縫材料
7、 遇水膨脹止水條防水等級1級應選一種應選二種 應選應選二種 2級應選一種應選一至二種應選應選一至二種3級應選一種宜選一至二種應選宜選一至二種4級應選一種宜選一種應先宜選一種3.0.3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前,施工單位應進行圖紙會審,掌握工程主體及細部構造的防水技術要求,并編制防水工程的施工方案。3.0.4 地下防水工程的施工,應建立各道工序的自檢、交接檢和專職人員檢查的“三檢”制度,并有完整的檢查記錄。未經建設(監理)單位對上道工序的檢查確認,不得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地下防水工程必須由相應資質的專業防水隊伍進行施工;主要施工人員應持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其指定單位頒發的執業資格證書。地下防
8、水工程所使用的防水材料,應有產品的合格證書和性能檢測報告,材料的品種、規格、性能等應符合現行國家產品標準和設計要求。對進場的防水材料應按本規范附錄A和附錄B的規定抽樣復驗,并提出試驗報告;不合格的材料不得在工程中使用。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期間,明挖法的基坑以及暗挖法的豎井、洞口,必須保持地下水位穩定在基底0.5m以下,必要時應采取降水措施。地下防水工程的防水層,嚴禁在雨天、雪天和五級風及其以上時施工,其施工環境氣溫條件直符合表的規定。表3.0.8 防水層施工環境氣溫條件防水層材料施工環境氣溫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冷粘法不低于5,熱熔法不低于-10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冷粘法不低于5,熱風焊接法不低于-
9、10有機防水涂料溶劑型-535,水溶性535無機防水涂料535防水混凝土、水泥砂漿535地下防水工程是一個子分部工程,其分項工程的劃分應符合表的要求。表3.0.9 地下防水工程的分項工程 子分部 工程分項工程地下防水工程 地下建筑防水工程:防水混凝土,水泥砂漿防水層,卷材防水層,涂料防水層,塑料板防水層,金屬板防水層,細部構造特殊施工法防水工程:錨噴支護 ,地下連續墻,復合式襯砌,盾構法隧道排水工程:滲排水、盲溝排水,隧道、坑道排水注漿工程:預注漿、后注漿,襯砌裂縫注漿地下防水工程應按工程設計的防水等級標準進行驗收。地下防水工程滲漏水調查與量測方法應按本規范附錄C執行。4 地下建筑防水工程 4
10、1 防水混凝土4.1.1 本節適用于防水等級為14組的地下整體式混凝土結構。不適用環境溫度高于80或處于耐侵蝕系數小于0.8的侵蝕性介質中使用的地下工程。 注:耐侵蝕系數是指在侵蝕性水中養護6個月的混凝土試塊的抗折強度與在飲用水中養護6個月的混凝土試塊的抗折強度之比。4.1.2 防水混凝土所用的材料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水泥品種應按設計要求選用,其強度等級不應低于32.5級,不得使用過期或受潮結塊水泥; 2 碎石或卵石的粒徑宜為540mm,含泥量不得大于 1.0,泥塊含量不得大于 0.5; 3 砂宜用中砂,含泥量不得大干3.0,泥塊含量不得大于1.0; 4 拌制混凝土所用的水,應采用不含有害物
11、質的潔凈水; 5 外加劑的技術性能,應符合國家或行業標準一等品及以上的質量要求; 6 粉煤灰的級別不應低于二級,摻量不宜大于20;硅粉摻量不應大于3,其他摻合料的摻量應通過試驗確定。4.1.3 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應符合下列規定:1 1 試配要求的抗滲水壓值應比設計值提高0.2MPa;2 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00kg/m3;摻有活性摻合料時,水泥用量不得少于280kgm3; 3 砂率宜為3545,灰砂比直為1:21:2.5; 4 水灰比不得大于055; 5 普通防水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大于50mm,泵送時入
12、泵坍落度直為100140mm。4.1.4 混凝土拌制和澆筑過程控制應符合下列規定:1 拌制混凝土所用材料的品種、規格和用量,每工作班檢查不應少于兩次。每盤混凝土各 組成材料計量結果的偏差應符合表的規定。表 4.1.4-1 混凝土組成材料計量 結果的允許偏差(%)混凝土組成材料每盤計量累計計量水泥、摻合料±2±1粗、細骨料±3±2水、外加劑±2±1注:累計計量僅適用于微機控制計量的攪拌站。2 2 混凝土在澆筑地點的坍落度,每工作班至少檢查兩次
13、。混凝土的坍落度試驗應符合現行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試驗方法 GNJ80的有關規定。混凝土實測的坍落度與要求坍落度之間的偏差應符合表2的規定。表 4.1.4-2 混凝土坍落度允許偏差要求坍落度()允許偏差()40±105090±15100±20 4.1.5 防水混凝土抗滲性能,應采用標準條件下養護混凝土抗滲試件的試驗結果評定。試件應在澆筑地點制作。 連續澆筑混凝土每500m3應留置一組抗滲試件(一組為6個抗滲試件),且每項工程不得少于兩組。采用預拌混凝土的抗滲試件,留置組數應視結構的規模和要求而定。 抗滲性能試驗應符合現行普通混凝土長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試驗方
14、法 GBJ82的有關規定。4.1.6 防水混凝土的施工質量檢驗數量,應按混凝土外露面積每 100m2抽查1處,每處10m²,且不得少于3處;細部構造應按全數檢查。 主控項目4.1.7 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及坍落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方法:檢查出廠合格證、質量檢驗報告、計量措施和現場抽樣試驗報告。4.1.8 防水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和抗涉壓力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方法:檢查混凝土抗壓、抗滲試驗報告。4.1.9 防水混凝土的變形縫、施工縫、后澆帶、穿墻管道、埋設等設置和構造,均須符合設計要求嚴禁有滲漏。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和檢查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一般項目4.1.10 防水混凝土
15、結構表面應堅實、平整,不得有露筋、蜂窩等缺陷;埋設件位置應正確。 檢驗方法:觀察和尺量檢查。4.1.11 防水混凝土結構表面的裂縫寬度不應大于0.2mm,并不得貫通。 檢驗方法:用刻度放大鏡檢查。4.1.12 防水混凝土結構厚度不應小于250mm,其允許偏差為十15mm、-10mm;迎水面鋼筋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 50mm,其允許偏差為 ±10mm。 檢驗方法:尺量檢查和檢查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4.2 水泥砂漿防水層4.2.1 本節適用于混凝土或砌體結構的基層上采用多層抹面的水泥砂漿防水層。不適用環境有侵蝕性、持續振動或溫度高于80的地下工程。4.2.2 普通水泥砂漿防水層的配合比應按
16、表選用;摻外加劑、摻合料、聚合物水泥砂漿的配合比應符合所接材料的規定。表4.2.2 普通水泥砂漿防水層的配合比名稱配合比(質量比)水灰比適用范圍水泥砂水泥漿10.550.60水泥砂漿防水層的第一層水泥漿10.370.40水泥砂漿防水層的第三、五層水泥砂漿11.52.00.400.50水泥砂漿防水層的第二 、四層 4.2.3 水泥砂漿防水層所用的材料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水泥品種應按設計要求選用,其強度等級不應低于32.5級,不得使用過期或受潮結塊水泥; 2 砂宜采用中砂,粒徑3mm以下,含泥量不得大于1,硫化物和硫酸鹽含量不得大于1; 3 水應采用不含有害物質的潔凈水; 4 聚合物乳
17、液的外觀質量,無顆粒、異物和凝固物; 5 外加劑的技術性能應符合國家或行業標準一等品及以上的質量要求。4.2.4 水泥砂漿防水層的基層質量應符合下列要求: 1 水泥砂漿鋪抹前,基層的混凝土和砌筑砂漿強度應不低于設計值的80; 2 基層表面應堅實、平整、粗糙、潔凈,并充分濕 潤,無積水; 3 基層表面的孔洞、縫隙應用與防水層相同的砂漿填塞抹平。4.2.5 水泥砂漿防水層施工應符合下列要求: 1 分層鋪抹或噴涂,鋪抹時應壓實、抹平和表面壓光; 2 防水層各層應緊密貼合,每層宜連續施工,必須留施工縫時應采用階梯玻形搓,但離開陰陽角處不得小于200mm; 3 防水層的陰陽角處應做成圓弧形;4 4
18、60; 水泥砂漿終凝后應及時進行養護,養護溫度不宜低于5并保持濕潤,養護時間不得少于14d。4.2.6 水泥砂漿防水層的施工質量檢驗數量,應按施工面積每100m2抽查1處,每處10m2,且不得少于 3處。4.2.7 水泥砂漿防水層的原材料及配合比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方法;檢查出廠合格證、質量檢驗報告、計量措施和現場抽樣試驗報告。4.2.8 水泥砂漿防水層各層之間必須結合牢固,無空鼓現象。 檢驗方法:觀察和用小錘輕擊檢查。 一般項目4.2.9 水泥砂漿防水層表面應密實、平整,不得有裂紋、起砂、麻面等缺陷;陰陽
19、角處應做成圓弧形。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4.210 水泥砂漿防水層施工縫留控位置應正確,接槎應按層次順序操作,層層搭接緊密。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和檢查隱蔽工程驗收記錄。4.2.11 水泥砂漿防水層的平均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最小厚度不得小于設計值的85。 檢驗方法:觀察和尺量檢查。 4.3 卷材防水層4.3.1 本書適用于受侵蝕性介質或受振動作用的地下工程主體迎水面鋪貼的卷材防水層。4.3.2 卷材防水層應采用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和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所選用的基層處理劑、膠粘劑、密封材料等配套材料,均應與鋪貼的卷材材性相容。4.3.3 鋪貼防水卷材前,應將找平層清掃干凈,在基面上涂劇基層處理劑
20、;當基面較潮濕時,應涂刷濕固化型膠粘劑或潮濕界面隔離劑。4.3.4 防水卷材厚度選用應符合表的規定。表4.3.4 防水卷材厚度防水等級設防道數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1級 三道或三道以上設防 單層:不應小于1.5;雙層:每層不應小于1.2單層:不應小于4;雙層:每層不應小于32級二道設防 3級一道設防不應小于1.5不應小于4復合設防不應小于1.2不應小于3 4.3.5 兩幅卷材短邊和長邊的搭接寬度均不應小于100mm。采用多層卷材時,上下兩層和相鄰兩幅卷材的接縫應錯開1/3幅寬,且兩層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鋪貼。4.3.6 冷粘法鋪貼卷材應符合下列規定: 1 膠粘劑涂刷應
21、均勻,不露底,不堆積; 2 鋪貼卷材時應控制膠粘劑涂劇與卷材鋪貼的間隔時間,排除卷材下面的空氣,并輥壓粘結牢固,不得有空鼓; 3 鋪貼卷材應平整、順直,搭接尺寸正確,不得有扭曲、皺折; 4 接縫口應用密封材料封嚴,其寬度不應小于10mm。4.3.7 熱熔法鋪貼卷材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火焰加熱器加熱卷材應均勻,不得過分加熱或燒穿卷材;厚度小于3mm的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嚴禁采用熱熔法施工; 2 卷材表面熱熔后應立即滾鋪卷材,排除卷材下面的空氣,并輥壓粘結牢固,不得有空鼓、皺折; 3 滾鋪卷材時接縫部位必須溢出瀝青熱熔膠,并應隨即刮封接口使接縫粘結嚴密; 4 鋪貼后的卷材應平整、順直,搭接尺
22、寸正確,不得有扭曲。4.3.8 卷材防水層完工并經驗收合格后應及時做保護層。保護層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頂板的細石混凝土保護層與防水層之間宜設置隔離層; 2 底板的細石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應大于50mm; 3 側墻宜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保護層,或砌磚保護墻(邊砌邊境實)和鋪抹30mm厚水泥砂漿。4.3.9 卷材防水層的施工質量檢驗數量,應按銷貼面積每100m2抽查1處,每處10m2,且不得少于 3處。 主控項目4.3.10 卷材防水層所用卷材及主要配套材料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方法:檢查出廠合格證、質量檢驗報告和現場抽樣試驗報告。4.3.11 卷材防水層及其轉角處、變形縫、穿墻管道等細部做法均須
23、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和檢查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一般項目4.3.12 卷材防水層的基層應牢固,基面應潔凈、平整,不得有空鼓、松動、起砂和脫皮現象;基層陰陽角處應做成圓弧形。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和檢查隱蔽工程驗收記錄。4.3.13 卷材防水層的搭接縫應粘(焊)結牢固,密封嚴密,不得有皺折、翹邊和鼓泡等缺陷。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4.3.14 側墻卷材防水層的保護層與防水層應粘結牢固,結合緊密、厚度均勻一致。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4.3.15 卷材括接寬度的允許偏差為-10mm。 檢驗方法:觀察和尺量檢查。 4.4 涂料防水層4.4.1 本節適用于受侵蝕性介質或受振動作用的地下工程主體
24、迎水面或背水面涂刷的涂料防水層。4.4.2 涂料防水層應采用反應型、水乳型、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或水泥基、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徐料。4.4.3 防水涂料厚度選用應符合表的規定:表4.4.3 防水涂料厚度()防水等級設防道數有機涂料無 機涂料反應型水乳型聚合物水泥水泥基水泥基滲透結晶型1級三道或三道以上設防1.22.01.21.51.52.01.52.00.82級二道設防1.22.01.21.51.52.01.52.00.83級 一道設防2.02.0復合設防1.51.5 4.4.4 涂料防水層的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1 涂料涂刷前應先在基面上涂一層與涂料相容的基層處理劑;2 涂膜應多遍完成
25、,涂刷應待前遍涂層干燥成膜后進行; 3 每遍涂刷應交替改變涂層的涂刷方向,同層涂膜的先后搭茬寬度直為3050mm; 4 涂料防水層的施工縫(甩槎)應注意保護,搭接縫寬度應大于100mm,接涂前應將其甩茬表面處理干凈; 5 涂刷程序應先做轉角處、穿墻管道、變形縫等部位的涂料加強層,后進行大面積涂刷; 6 涂料防水層中鋪貼的胎體增強材料,同層相鄰的搭接寬度應大于100mm,上下層接縫應錯開1/3幅寬。4.4.5 防水徐料的保護層應符合本規范第條的規定。4.4.6 涂料防水層的施工質量檢驗數量,應按涂層面積每100m²抽查1處,每處10m2²,且不得少于3處。 主控項目4.4.7
26、 涂料防水層所用材料及配合比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方法:檢查出廠合格證、質量檢驗報告、計量措施和現場抽樣試驗報告。4.4.8 涂料防水層及其轉角處、變形縫、穿墻管道等細部做法均須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和檢查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一般項目4.4.9 涂料防水層的基層應牢固,基面應潔凈、平整,不得有空鼓、松動、起砂和脫皮現象;基層陰陽角處應做成圓弧形。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和檢查隱蔽工程驗收記錄。4.4.10 涂料防水層應與基層粘結牢固,表面平整、涂剛均勻,不得有流淌、皺折、鼓泡、露胎體和翹邊等缺陷。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4.4.11 涂料防水層的平均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最小厚度不得小于
27、設計厚度的80。 檢驗方法:針測法或割取20mm×20mm實樣用卡尺測量。4.4.12 側墻涂料防水層的保護層與防水層粘結牢固,結合緊密,厚度均勻一致。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 4.5 塑料板防水層 4.5.1 本節適用于鋪設在初期支護與二次襯砌間的塑料防水板(簡稱“塑料板”)防水層。4.5.2 塑料板防水層的鋪設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塑料板的緩沖襯墊應用暗釘因固定在基層上,塑料板邊鋪邊將其與暗釘圈焊接牢固; 2 兩幅塑料板的措接寬度應為10mm,下部塑料板應壓住上部塑料板; 3 搭接縫宜采用雙條焊縫焊接,單條焊縫的有效焊接寬度不應小于10mm; 4 復合式襯砌的塑料板鋪設與內襯混凝土
28、施工距離不應小于5m。4.5.3 塑料板防水層的施工質量檢驗數量,應按鋪設面積每100m2抽查1處,每處10m2,但不少于3處。焊縫的檢驗應按焊縫數量抽查5,每條焊縫為1處,但不少于3處。 主控項目4.5.4 防水層所用塑料板及配套材料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方法:檢查出廠合格證、質量檢驗報告和現場塑料板的搭接縫必須采用熱風焊接不得有滲漏。 檢驗方法:雙焊縫間空腔內充氣檢查。 一般項目4.5.6 塑料板防水層的基面應堅實、平整、圓順,無漏水現象;陰陽角處應做成圓弧形。檢驗方法:觀察和尺量檢查。4.5.7 塑料板的鋪設應平順并與基層固定牢固,不得有下垂、繃緊和破損現象。檢驗方法:觀察檢查。4.5
29、.8 塑料板搭接寬度的允許偏差為-10mm。 檢驗方法:尺量檢查。 4.6 金屬板防水層4.6.1 本節適用于抗滲性能要求較高的地下工程中以金屬板材焊接而成的防水層。4.6.2 金屬極防水層所采用的金屬材料和保護材料應符合設計要求。金屬材料及焊條(劑)的規格、外觀質量和主要物理性能,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的規定。4.6.3 金屬板的拼接及金屬板與建筑結構的錨固件連接應采用焊接。金屬板的拼接焊縫應進行外觀檢查和無損檢驗。4.6.4 當金屬板表面有銹蝕。麻點或劃痕等缺陷時,其深度不得大于該板材厚度的負偏差值。4.6.5 金屬板防水層的施工質量檢驗數量,應按鋪設面積每10m2抽查1處,每處lm2,且不得
30、少于3處。焊縫檢驗應按不同長度的焊縫各抽查5,但均不得少于1條。長度小于500mm的焊縫,每條檢查1處;長度5002000mm的焊縫,每條檢查2處;長度大于2000mm的焊縫,每條檢查3處。 主控項目4.6.6 金屬防水層所采用的金屬板材和焊條(劑)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方法:檢查出廠合格證或質量檢驗報告和現場抽樣試驗報告。4.6.7 焊工必須經考試合格并取得相應的執業資格證書。 檢驗方法:檢查焊工執業資格證書和考核日期。 一般項目金屬板表面不得有明顯凹面和損傷。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焊縫不得有裂紋、未熔合、夾渣、焊瘤、咬邊、燒穿、弧坑、針狀氣孔等缺陷。檢驗方法:觀察檢查和無損檢驗。4.6.
31、10 焊縫的焊波應均勻,焊渣和飛濺物應清除干凈;保護涂層不得有漏徐、脫皮和反銹現象。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 4.7 細部構造4.7.1 本節適用于防水混凝土結構的變形縫、施工縫、后澆帶、穿墻管道、埋設件等細部構造。4.7.2 防水混凝土結構的變形縫、施工縫、后澆帶等細部構造,應采用止水帶、遇水膨脹橡膠膩子止水條等高分子防水材料和接縫密封材料。4.7.3 變形縫的防水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止水帶寬度和材質的物理性能均應符合設計要求,且無裂縫和氣泡;接頭應采用熱接,不得疊接,接縫平整、牢固,不得有裂口和脫膠現象; 2 中埋式止水帶中心線應和變形縫中心線重合,止水帶不得穿孔或用鐵釘固定; 3 變
32、形縫設置中埋式止水帶時,混凝土澆筑前應校正止水帶位置,表面清理干凈,止水帶損壞處應修補;頂、底板止水帶的下側混凝土應振搗密實,邊墻止水帶內外側混凝土應均勻,保持止水帶位置正確、平直,無卷曲現象; 4 變形縫處增設的卷材或涂料防水層,應按設計要求施工。4.7.4 施工縫的防水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水平施工縫澆筑混凝土前,應將其表面浮漿和雜物清除,鋪水泥砂漿或徐刷混凝土界面處理劑并及時澆筑混凝土; 2 垂直施工縫澆筑混凝土前,應將其表面清理干凈,涂刷混凝土界面處理劑并及時澆筑混凝土; 3 施工縫采用遇水膨脹橡膠膩子止水條時,應將止水條牢固地安裝在縫表面預留精內; 4 施工縫采用中埋止水帶時,應
33、確保止水帶位置準確、固定牢靠。4.7.5 后澆帶的防水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后深帶應在其兩側混凝土齡期達到42d后再施工; 2 后澆帶的接縫處理應符合本規范第條的規定; 3 后澆帶應采用補償收縮混凝土,其強度等級不得低于兩側混凝土; 4 后澆帶混凝土養護時間不得少于28d 。4.7.6 穿墻管道的防水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穿墻管止水環與主管或翼環與套管應連續滿焊,并做好防腐處理; 2 穿墻管處防水層施工前,應將套管內表面清理干凈; 3 套管內的管道安裝完畢后,應在兩管間嵌入內襯填料,端部用密封材料填縫。柔性穿墻時,穿墻內側應用法蘭壓緊; 4 穿墻管外側防水層應鋪設嚴密,不留接茬;增鋪附
34、加層時,應按設計要求施工。4.7.7 埋設件的防水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埋設件端部或預留孔(槽)底部的混凝土厚度不得小于250mm;當厚度小于250mm時,必須局部加厚或采取其他防水措施; 2 預留地坑、孔洞、溝槽內的防水層,應與孔(糟)外的結構防水層保持連續; 3 固定模板用的螺栓必須穿過混凝土結構時,螺栓或套管應滿焊止水環或翼環;采用工具式螺栓或螺栓加培頭做法,拆模后應采取加強防水措施將留下的凹槽封堵密實。4.7.8 密封材料的防水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檢查粘結基層的干燥程度以及接縫的尺寸,接縫內部的雜物應清除干凈; 2 熱灌法施工應自下向上進行并盡量減少接頭,接頭應采用斜槎;密封
35、材料熬制及澆灌溫度,應按有關材料要求嚴格控制; 3 冷嵌法施工應分次將密封材料嵌填在縫內,壓嵌密實并與縫壁粘結牢固,防止裹人空氣。接頭應采用斜槎;4 接縫處的密封材料底部應嵌填背村材料,外露密封材料上應設置保護層,其寬度不得小于100mm。4.7.9 防水混凝土結構細部構造的施工質量檢驗應按全數檢查。 主控項目4.7.10 細部構造所用止水帶、遇水膨脹橡膠膩子止水條和接縫密封材料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方法:檢查出廠合格證、質量檢驗報告和進場抽樣試驗報告。4.7.11 變形縫、施工縫、后澆帶、穿墻管道、埋設件等細部構造作法,均須符合設計要求,嚴禁有滲漏。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和檢查隱蔽工程驗收記
36、錄。 一般項目4.7.12 中埋式止水帶中心線應與變形縫中心線重合,止水帶應固定牢靠、平直,不得有扭曲現象。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和檢查隱蔽工程驗收記錄。4.7.13 穿墻管止水環與主管或翼環與套管應連續滿焊,并做防腐處理。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和檢查隱蔽工程驗收記錄。4.7.14 接縫處混凝土表面應密實、潔凈、干燥;密封材料應嵌境嚴密、粘結牢固,不得有開裂、鼓泡和下塌現象。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 5 特殊施工法防水工程 5.1 錨噴支護5.1.1 本節適用于地下工程的支護結構以及復合式襯砌的初期支護。5.1.2 噴射混凝土所用原材料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水泥優先選用普通硅酸鹽水泥,其強度等級不應
37、低于32.5級; 2 細骨料:采用中砂或粗砂,細度模數應大于2.5,使用時的含水率直為57; 3 粗骨料:卵石或碎石粒徑不應大于15mm;使用堿性速凝劑時,不得使用活性二氧化硅石料; 4 水:采用不含有害物質的潔凈水; 5 速凝劑:初凝時間不應超過smin,終凝時間不應超過10min。 5.1.3 混合料應攪拌均勻并符合下列規定: 1 配合比;水泥與砂石質量比直為1:44.5,砂率宜為4555,水灰比不得大于0.45,速凝劑摻量應通過試驗確定; 2 原材料稱量允許偏差:水泥和速凝劑±2,砂石±3; 3運輸和存放中嚴防受潮,混合料應隨拌隨用,存放時間不應超過20min。5.1
38、.4 在有水的巖面上噴射混凝土時應采取下列措施: 1 潮濕巖面增加速凝劑摻量; 2 表面滲、滴水采用導水盲管或盲溝排水; 3 集中漏水采用注漿堵水。5.1.5 噴射混凝土終凝2h后應養護,養護時間不得少于14d;當氣溫低于5時不得噴水養護。5.1.6 噴射混凝土試件制作組數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抗壓強度試件:區間或小于區間斷面的結構,每20延米拱和墻各取一組;車站各取兩組。 2 抗滲試件:區間結構每40延術取一組;車站每20延米取一組。5.1.7 錨桿應進行抗拔試驗。同一批錨杯每100根應取一組試件,每組3根,不足100根也取3根。同一批試件抗拔力的平均值不得小于設計錨固力,且同一批試件抗拔力
39、的最低值不應小于設計錨固力的90。5.1.8 錨噴支護的施工質量檢驗數量,應按區間或小于區間斷面的結構,每20延米檢查1處,車站每10延術檢查1處,每處10m2,且不得少于3處。 主控項目5.1.9 噴射混凝土所用原材料及鋼筋網、錨桿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方法:檢查出廠合格證、質量檢驗報告和現場抽樣試驗報告.5.1.10 噴射混凝土抗壓強度、抗滲壓力及錨桿抗拔 力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方法:檢查混凝土抗壓、抗滲試驗報告和錨桿抗拔力試驗報告。一般項目5.1.11 噴層與圍巖及噴層之間應粘結緊密,不得有空鼓現象。 檢驗方法:用錘擊法檢查。噴層厚度有60不小于設計厚度,平均厚度不得小于設計厚度,
40、最小厚度不得小于設計厚度的 檢驗方法:用針探或鉆孔檢查。5.1.13 噴射混凝土應密實、平整,無裂縫、脫落。漏噴、露筋、空鼓和滲漏水。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5.1.14 噴射混凝土表面平整度的允許偏差為30mm,且矢弦比不得大于1/6。 檢驗方法:尺量檢查。5.2 地下連續墻5.2.1 本節適用于地下工程的主體結構、支護結構以及遂道工程復合式襯砌的初期支護。地下連續墻應采用摻外加劑的防水混凝土,水泥用量:采用卵石時不得少于370kg/m3,采用碎石時不得少于400kg/m3,坍落度宜為180220mm。地下連續墻施工時,混凝土應按每一個單元槽段留一組抗壓強度試件,每五個單元槽段留置一組抗滲試件
41、。地下連續墻墻體內側采用水泥砂漿防水層、卷材防水層、涂料防水層或塑料板防水層時,應分別按本規范第4.2節、第4.3節、第4.4節和第4.5節的有關規定執行。單元槽段接頭不宜設在拐角處;采用復合式襯砌時,內外墻接頭宜相互錯開。地下連續墻與內襯結構連接處,應鑿毛并清理干凈,必要時應做特殊防水處理。地下連續墻的施工質量檢驗數量,應按連續墻每10個槽段抽查1處,每處為1個槽段,且不得少于3處。主控項目防水混凝土所用原材料、配合比以及其他防水材料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方法:檢查出廠合格證、質量檢驗報告、計量措施和現場抽樣試驗報告。地下連續培混凝土抗壓強度和抗滲壓力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方法:檢查混凝土
42、抗壓、抗滲試驗報告。 一般項目5.2.10 地下連續墻的槽段接縫以及墻體與內襯結構接縫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和檢查隱蔽工程驗收記錄。5.2.11 地下連續墻墻面的露筋部分應小于1墻面面積,且不得有露石和夾泥現象。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5.2.12 地下連續墻墻體表面平整度的允許偏差:臨時支護墻體為50mm,單一或復合墻體為30mm。 檢驗方法:尺量檢查。 5.3 復合式襯砌5.3.1 本節適用于混凝土初期支護與二次襯砌中間設置防水層和緩沖排水層的隧道工程復合式襯砌。5.3.2 初期支護的線流漏水或大面積滲水,應在防水層和緩沖排水層鋪設之前進行封堵或引排。5.3.3 防水層和緩沖排
43、水層鋪設與內襯混凝土的施工距離均不應小于5m。5.3.4 二次襯砌采用防水混凝土澆筑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混凝土泵送時,入泵坍落度:墻體宜為100150nun,拱部直為160210 mm; 2 振搗不得直接觸及防水層; 3 混凝土澆筑至墻拱交界處,應間隙l1.5h后方可繼續澆筑; 4 混凝土強度達到2.5MPa后方可拆模。5.3.5 復合式襯砌的施工質量檢驗數量,應按區間或小于區間斷面的結構,每20延米檢查1處,車站每10延米檢查1處,每處10m2,且不得少于3處。 主控項目5.3.6 塑料防水板、土工復合材料和內襯混凝土原材料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方法:檢查出廠合格證、質量檢驗報告和現
44、場抽樣試驗報告。5.3.7 防水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和抗滲壓力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方法:檢查混凝土抗壓、抗滲試驗報告。5.3.8 施工縫、變形縫、穿墻管道、埋設件等細部構造作法,均須符合設計要求,嚴禁有滲漏。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和檢查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一般項目5.3.9 二次襯砌混凝土滲漏水量應控制在設計防水等級要求范圍內。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和滲漏水量測。5.3.10 二次襯砌混凝土表面應堅實、平整,不得有露筋、蜂窩等缺陷。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 5.4 質構法隧道5.4.1 本節適用于在軟土和軟巖中采用盾構掘進和拼裝鋼筋混凝土管片方法修建的區間隧道結構。5.4.2 不同防水等級盾構隧道襯
45、砌防水措施應按表選用。5.4.3 鋼筋混凝土管片制作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混凝土抗壓強度和抗滲壓力應符合設計要求; 2 表面應平整,無缺棱、掉角、麻面和露筋; 3 單塊管片制作尺寸允許偏差應符合表的規定。表5.4.2 盾構隧道襯砌防水措施防水措施高精度管片接縫防水混凝土或其他內襯外防水涂層彈性密封墊嵌縫注入密封劑螺孔密封圈 防水等級1級必選必選應選宜選必選宜選宜 選2級必選必選宜選宜選應選局部宜選部分區段宜選3級應選應選宜選宜選部分區段宜選4級宜選宜選宜選 表5.4.3 單塊管片制作尺寸允許偏差項目允許偏差()寬度±1.0弧 長 、弦長 ±1
46、.0厚度3,1 5.4.4 鋼筋混凝土管片同一配合比每生產5環應制作抗壓強度試件一組,每10環制作抗滲試件一組;管片每生產兩環應抽查一塊做檢漏測試,檢驗方法按設計抗滲壓力保持時間不小于2h,滲水深度不超過管片厚度的l/5為合格。若檢驗管片中有25不合格時,應按當天生產管片逐塊檢漏。5.4.5 鋼筋混凝土管片拼裝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管片驗收合格后方可運至工地,拼裝前應編號并進行防水處理; 2 管片拼裝順序應先就位底部管片,然后自下而上左右交叉安裝,每環相鄰管片應均布擺勻并控制環面平整度和封口尺寸,最后插入封頂管片成環; 3 管片拼裝后螺栓應擰緊,環向及縱向螺栓應全部穿進。5.4.6
47、鋼筋混凝土管片接縫防水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管片至少應設置一道密封墊溝槽,粘貼密封墊前應將槽內清理干凈; 2 密封墊應粘貼牢固,平整、嚴密,位置正確,不得有起鼓、超長和缺口現象; 3 管片拼裝前應逐塊對粘貼的密封墊進行檢查,拼裝時不得損壞密封墊。有嵌縫防水要求的,應在隧道基本穩定后進行; 4 管片拼裝接縫連接螺栓孔之間應按設計加設螺孔密封圈。必耍時,螺栓孔與螺栓間應采取封堵措施。5.4.7 盾構法隧道的施工質量檢驗數量,應按每連續20環抽查1處,每處為一環,且不得少于3處。 主控項目5.4.8 盾構法隧道采用防水材料的品種、規格、性能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方法:檢查出廠合格證、質量檢驗報告和
48、現場抽樣試驗報告。5.4.9 鋼筋混凝土管片的抗壓強度和抗滲壓力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方法:檢查混凝土抗壓、抗滲試驗報告和單塊管片檢漏測試報告。 一般項目5.4.10 隧道的滲漏水量應控制在設計的防水等級要求范圍內。襯砌接縫不得有線流和漏泥砂現象。 檢驗方法: 觀察檢查和滲漏水量測。5.4.11 管片拼裝接縫防水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方法:檢查隱蔽工程驗收記錄。5.4.12 環向及縱向螺栓應全部穿進并擰緊,襯砌內表面的外露鐵件防腐處理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 6 排水工程 6.1 滲排水、富溝排水6.1.1 滲排水、盲溝排水適用于無自流排水條件、防水要求較高且有抗浮要求的地下工
49、程。6.1.2 滲排水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滲排水層用砂、石應潔凈,不得有雜質; 2 粗砂過濾層總厚度直為30mm,如較厚時應分層鋪填。過濾層與基坑土層接觸處應用厚度為100150mm、粒徑為510mm的石子鋪填; 3 集水管應設置在粗砂過濾層下部,坡度不宜小于1,且不得有倒坡現象。集水管之間的距離宜為510m,并與集水并相通; 4 工程底板與滲排水層之間應做隔漿層,建筑周圍的滲排水層項面應做散水坡。6.1.3 盲溝排水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盲溝成型尺寸和坡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2 盲溝用砂、石應潔凈,不得有雜質; 3 反濾層的砂、石粒徑組成和層次應符合設計要求; 4 盲溝在轉彎處和高低處應設置
50、檢查井,出水口處應設置濾水蓖子。6.1.4 滲排水、盲溝排水應在地基工程驗收合格后進行施工。6.1.5 盲溝反濾層的材料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砂、石粒徑 濾水層(貼天然土):塑性指數Ip3(砂性土)時,采用0.12mm 粒徑砂子; Ip3(粘性土)時,采用25mm粒徑砂子。 滲水層:塑性指數Ip3(砂性土)時,采用17mm粒徑卵石; lp3(粘性土)時,采用510mm粒徑卵石。 2 砂石含泥量不得大于2。6.1.6 集水管應采用無砂混凝土管、普通硬塑料管和加筋軟管式透水盲管。6.1.7 滲排水、盲溝排水的施工質量檢驗數量應按10抽查,其中按兩軸線間或10延米為1處,且不得少于3處。 主控項目6
51、.1.8 反濾層的砂、名粒徑和含泥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方法:檢查砂、石試驗報告。6.1.9 集水管的埋設深度及坡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方法:觀察和尺量檢查。 一般項目6.1.10 滲排水層的構造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方法:檢直隱蔽工程驗收記錄。6.1.11 滲排水層的鋪設應分層、鋪平、拍實。 檢驗方法:檢查隱蔽工程驗收記錄。6.1.12 盲溝的構造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方法:檢查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6.2 隧道、坑道排水6.2.1 本節適用于貼壁式、復合式、離壁式襯砌構造的隧道或坑道排水。6.2.2 隧道或坑道內的排水泵站(房)設置,主排水泵站和輔助排水泵站、集水池的有效容積應符合設計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公立學校教師與學校勞動合同
- 與讀書有關的課件模板
- 肇慶市實驗中學高三生物三四五高效課堂教學設計:異常遺傳專題
- 江西省南昌市進賢二中2025年高三生物試題(下)期中試卷含解析
- 江西省南昌市10所省重點2025屆高三復習統一檢測試題生物試題含解析
- 新疆烏魯木齊市達標名校2024-2025學年初三下學期寒假開學考試語文試題含解析
- 新疆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2025屆三下數學期末檢測試題含解析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電路理論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司法警官職業學院《中學歷史名師教學賞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技術開發與合作合同
- 危廢處置方案
- 2025年化學檢驗工職業技能競賽參考試題庫(共500題)
- 農村合作社農業產品供應合同
- 中國鍍錫銅絲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及發展趨勢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2024-2030)
- GB/T 320-2025工業用合成鹽酸
- 安裝工程類別劃分標準及有關規定31183
- 【道法】做核心思想理念的傳承者(教案)-2024-2025學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統編版)
- 2025-2030中國復合材料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與投資風險研究報告
- 2025年濮陽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適應性考試題庫及答案1套
- 血站新進員工培訓
- 牧原股份養殖場臭氣治理技術的創新應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