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標管理、持續改進、爭創一流_第1頁
對標管理、持續改進、爭創一流_第2頁
對標管理、持續改進、爭創一流_第3頁
對標管理、持續改進、爭創一流_第4頁
對標管理、持續改進、爭創一流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對標管理、持續改進、爭創一流尊敬的集團公司各位領導,各兄弟單位同仁:首先感謝公司給我們提供這次交流學習的機會,也借此機會向給予我公司工作大力支持和幫助的各位領導和同志們表示衷心的感謝!下面我就寧德發電公司在對標管理方面所做的工作進行匯報,不足之處敬請批評指正。寧德發電公司目前總裝機容量為2520MW。一期兩臺600MW超臨界機組分別于2006年6日6日、9月8日投產。二期兩臺660MW超超臨界機組分別于2009年2月19日、6月27日投產。自首臺機組投產后,我們即把開展能耗對標工作做為實現機組經濟運行的重要管理手段,每月的節能分析會我們都要與同類型的國內各電廠的各項指

2、標進行對比,從設備、管理上細致分析每一項差距產生的原因,積極開展設備改造和管理創新。自集團公司開展能效對標活動后,我們充分利用這一先進的管理平臺,按照集團公司以熱效率為核心能耗管理指導意見、火電機組能耗指標分析指導意見對各項指標偏差的原因進行深入分析,根據差距和機組實際運行狀況,認真分析機組目前的能耗水平,逐臺主機、逐臺輔機、逐個閥門找問題、找原因,按照“五確認、一兌現”的管理要求落實責任、閉環管理。通過設備治理改造、運行方式優化、加強運行調整等手段,寧德發電公司一期兩臺機組供電煤耗2009年較投產當年下降了14.75 g/kWh ,3號機組獲得07年度全國大機組競賽一等獎。2010年截至12

3、月20日,在負荷率同比下降10%的情況下,供電煤耗同比又降低了1.68 g/kwh,生產廠用電率降低了0.02%、發電水耗降低了0.5Kg/kWh、油耗降低了1.36t/億kWh,四耗指標全部完成集團、大唐國際今年下達的目標確保值,截至11月底#1機組供電煤耗累計完成297.8g/kwh,保持集團公司超超臨界機組的最優水平,節能降耗工作取得顯著成績。以下通過幾個方面介紹一下我們對標活動的開展情況:一、通過設備改造,提升機組經濟運行基礎與同期投產的同類型機組比較發現我公司廠用電率明顯偏大,查找原因判斷是由于設計時設備選型、系統設置等原因造成部分輔機設備配套性差,機組節電潛力很大。自06年下半年兩

4、臺機組投產后,我們就開始逐步進行運行優化和設備改造工作,主要完成了汽泵前置泵通流改造、閉式冷卻水泵葉輪車削、循環泵高低速改造、凝結水泵變頻加通流改造等,主要輔機的電率明顯下降,以上輔機耗電率較投產初期下降超過0.84,見下表:主要輔機電率情況比較耗電率給水泵凝結泵閉式泵循環泵開式泵06年0.260.430.111.050.0707年0.220.410.120.84008年0.220.250.070.85009年0.180.170.060.80010年11月份0.160.20.070.650下降值0.100.230.040.400.07對標過程是一個持續改進的過程。在凝泵變頻改造后我們發現耗電率

5、較先進值仍有差距,為進一步降低凝泵耗電率,隨后又對一臺凝泵進行了通流改造,改后在變頻運行下比改前凝泵變頻運行時效率平均提高了4%以上,實現了正常負荷調整時全程變頻調節運行。后又將除氧器上水旁路電動門更換為快關電動頭,實現了凝泵變頻運行下主、副調整門、旁路電動門全部開啟,減少節流損失,使凝泵的運行耗電率進一步降低3040 kwh。通過多項措施的綜合改造,在75負荷率時凝泵耗電率由改造前的0.42降至改造后的0.17,達到了先進水平。通過對標發現我公司送風機耗電率較同類型機組偏高0.04%左右,運行方面從氧量控制、空預器差壓、漏風等方面查找原因未發現較明顯偏差,在同類型機組不同制造廠家送風機之間比

6、對時發現,與我公司同型的送風機耗電率普遍較高。通過多臺風機效率試驗,發現在各負荷段送風機效率與設計效率75-85%差距較大,實際運行效率在35-60%之間,通過試驗結果發現送風機實際運行曲線嚴重偏離設計工況?,F已制定了改造方案,待項目批復后實施。二、完善運行績效耗差系統,向管理要效益寧德發電公司績效、耗差分析系統,經過近兩年多的調試和完善,多次通過熱力試驗對計算結果進行了校核,作為大唐國際首家試點單位已在今年通過了專家驗收,通過與設計值和同類型機組最優值的比較,運行人員、技術人員能夠實時掌握各項大小指標的差距,目前已實現了將運行可控偏差做為運行人員經濟調整效果評價的主要指標,通過科學的管理手段

7、,提高了運行調整積極性,效果日益顯現。再熱減溫水量08年以前各臺機組在高負荷時大都在20-30t/h左右的水平,各機組主、再熱汽溫與設計值偏差較大,尤其#3、4機組偏差達到2,對機組熱耗影響較大。隨著績效、耗差系統的應用,在管理方面積極進行指標考核基準和考核辦法的修訂,力爭做到運行人員汽溫每變化0.1、再熱減溫水量每降低0.1t都能在績效得分中體現,同時對各指標考核權重按照對總耗差影響原則進行調整。通過積極的燃燒調整以及吹灰方式的優化等措施,目前各機組再熱減溫水流量已下降到0-5 t/h,主、再熱汽溫與設計值偏差也控制到0.5范圍內。三、依靠科技進步,深化對標工作對標過程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解

8、決問題的過程,通過對標工作的開展,廣大技術人員通過學習和實踐,實現了自身的提高,同時也推動了企業的技術進步和科技創新。在沿海電廠我們率先完成循環泵高低速改造后,為確保機組在最經濟方式下運行,積極開展循環水優化試驗工作。根據海水溫度、機組負荷變化情況,在不同水溫下進行各典型負荷下各種運行泵組合方式的經濟性比較試驗,同時完成了循環水量變化對凝汽器真空影響試驗、真空變化對熱耗影響試驗,通過試驗結果確定最佳運行方式,循環泵耗電率明顯下降。2010年11月與2009年同期相關指標比較情況:時間負荷率%海水溫度真空度%循泵耗電率%2009.1182.3421.494.20.722010.1180.6620

9、.0694.740.632010年我公司大量摻燒了與設計煤種偏差較大的印尼煤和褐煤,為消除或降低摻燒帶來的經濟性下降,組織專業人員通過對照分析煤種變化前后的各指標變化,制定對策。通過試驗調整分離器折向擋板不同開度,測量煤粉細度,掌握分離器擋板和煤粉細度的關系,對比不同煤粉細度下制粉單耗和飛灰含碳量的變化、作為磨煤機磨制不同煤種分離器擋板調整依據。通過對不同磨煤機出口溫度下排煙溫度的試驗比較,針對印尼煤高揮發份、全水分高的特點,選擇合理的煤粉細度和磨煤機運行出口溫度,經濟效益明顯。如在同樣的給煤量和一次風量條件下,將燃燒印尼煤的磨煤機煤粉細度R90從12.30%增大到25.05%,磨煤機電流從55.20A減小到48.50A,其它指標無明顯變化的情況下,相應的磨煤機單耗由9.790kWh/t降低到8.680kWh/t。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進一步貫徹集團公司“能效對標”工作要求,提高管理水平,通過技術改造和優化運行等手段對標、達標、創標,全面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