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V穿越排水設施工程檢測及監測技術規程-20141104V穿越排水設施工程檢測及監測技術規程-20141104V穿越排水設施工程檢測及監測技術規程-20141104 Q/BDG *-*-2014 Through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rainage facilities monitoring (試行) 2014-*-*實施 2014-*-*發布 北京排水集團 發布 QB 北京排水集團企業標準 穿越排水設施監測技術規程 前 言 為加強外部工程穿越既有排水設施的管理
2、,規范工前檢測評價、監測、工后檢測評價的技術流程、要求和指標,科學開展檢測、監測及評價,制定本規程。 本規程的主要技術內容:1.總則;2.術語;3.基本規定;4.工前檢測評價;5.監測設計要求;6.監測實施方案要求;7.工后檢測評價。 本規程由北京排水集團管網部負責管理,由客服中心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 本規程由北京排水集團技術專家委員會批準。 本規程主要起草人:張娟、楊超 本規程參加起草人:鄭江、周開鋒、溫春和、王增義、徐剛、楊蜀華、袁玉霞、盧長松、 趙殿義、曾新宇、張萍 (張建全、王思鍇、高愛林、龔潔英、孔祥利、杜小虎、方成、吳鋒波) 本規程主要審查人:* 本規程為首次發布。 I 目 次
3、 1總 則 . 1 2術 語 . 2 3基本規定 . 4 4工前評價 . 5 4.1一般規定 . 5 4.2檢測評價程序 . 5 4.3資料調查 . 5 4.4排水設施評價等級確定 . 7 4.5工前檢測方案編制 . 7 4.6儀器設備 . 7 4.7工前現場檢測 . 7 4.8檢測結果分析、評價與報告 . 7 5監測設計要求 . 8 5.1一般規定 . 8 5.2監測范圍 . 8 5.3監測項目 . 8 5.4監測方法 . 8 5.5監測頻率 . 8 5.6監測周期 . 9 5.7控制指標 . 9 6監測實施方案要求 . 11 6.1一般規定 . 11 6.2監測工作程序 . 11 6.3監
4、測方案 . 11 6.4測點布置 . 11 6.5監測方法及技術要求 . 13 6.6監測數據管理 . 14 6.7監測報告編制 . 15 7工后評價 . 17 7.1一般規定 . 17 7.2一般規定 . 17 7.3資料調查 . 17 7.4工后檢測方案編制 . 17 7.5檢測設備 . 17 7.6工后現場檢測 . 17 7.7檢測結果分析評價 . 18 7.8工后檢測評價報告 . 18 本標準用詞說明 . 20 II 引用標準名錄 . 21 III 1 總 則 1.1.1 0 本規程規定了穿越既有城鎮排水設施的工前檢測評價、監測設計、監測實施、工后檢測評價等環節的流程和要求,制定本規程
5、。 1.1.2 監測設計、監測0 本規程適用于既有城鎮排水設施保護區中外部工程穿越排水設施的檢測方案、 方案的編制、論證、實施等工作。 1.1.3 0 本規程規定了外部工程建設過程中穿越既有排水設施檢測和監測的基本技術要求,對于老舊、特殊結構的管渠和蓋板河等重大排水設施,以及其它超出本規程的特殊情況,應進行專題論證。 1 2 術 語 2.1.1 0 既有排水設施 existing drainage facilities 指收集和輸送污水、雨水的管道、溝渠和檢查井、雨水口、提升泵站等附屬構(建)筑物。 2.1.2 0 保護范圍 the scope of protection 從排水設施結構外緣向
6、外延伸的空間范圍,在此范圍內進行地下工程施工或降水將對排水設施的安全造成不利影響。 0 穿越 pass through 2.1.3 穿越排水設施工程與既有排水設施之間的相對空間位置關系,包括上穿、下穿、并行、鄰近等。 2.1.4 0 風險等級 the risk level 根據排水設施自身特點、穿越工程特點、周邊地質體、環境因素、地理位置等因素,綜合判定的排水設施受施工影響的風險,以不同的等級,分別表示排水設施所面臨的風險程度。 0 沉降值 sedimentation value 2.1.5 排水設施及周邊環境在荷載作用下產生的豎向移動,包括上升和下沉。其下沉或上升值稱為沉降量。 2.1.6
7、0 變形速率 the rate of deformation 單位時間的變形量,一般為兩次監測變形增量除以時間。 0 警戒值 the warning value 2.1.7 警戒值是排水設施作為安全控制的一種強制性警示,一般由設計人員或評估人員通過有計算得出,由累計變形量和變形速率兩種數值組成。 0 監測點間距 monitoring point spacing 2.1.8 兩監測點在水平或垂直方向的徑向距離。 2.1.9 0 監測點埋深 monitoring point depth 測點最下端至地面的距離。 0 2.1.10 監測周期 monitoring cycle 自監測開始至停止監測的時
8、間間隔。 0 2.1.11 監測頻率 the frequency of monitoring 單位時間內的監測次數。 2.1.12 工前檢測評價 preceding detection and evaluation 0 穿越既有排水設施工程施工前,通過調查、儀器檢測等手段,檢測、分析、評價既有排水設施變形、損傷等狀況,以及周圍地質體狀況。并對排水設施健康狀況,穿越風險等級進行評價的工作。 0 2.1.13 監測 monitor 采用儀器量測、現場巡查等手段和方法,長期、連續地采集和收集反映既有排水設施結構以及周邊地質體的安全狀態、變化特征及其發展趨勢的信息,并進行分析、反饋的活動。 2.1.1
9、4 0 工后檢測評價 post detection and evaluation 穿越排水設施工程施工后,對排水設施及周邊地質體進行檢測評價的工作。 2.1.15 變形縫 deformation joint 0 變形縫是伸縮縫、沉降縫和抗震縫的總稱。 2.1.16 地下工程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0 部分或全部位于地面以下的建設工程。包括地下構筑物、各種市政管線、地下軌道交通(地鐵)及建筑物基礎工程等。 2 3 3 基本規定 0 穿越排水工程的風險管控實施流程:3.1.1 初步咨詢工前檢測評價監測設計監測方案 專家論證現場實施監測工后檢測評價風險隱患消除。 3.1.2
10、 0 在工前檢測評價及監測設計之前應收集相關資料,包含外部工程施工圖設計的文件、地形地貌 資料、工程地質水文地質資料、排水設施運行資料等。 0 工前檢測評價在排水設施現狀調查與檢測基礎上,3.1.3 由建設單位委托運營單位組織開展工前評價 工作,確定目前排水設施的結構等級,并對監測對象、項目提出建議。 0 監測設計由建設單位委托運營單位組織開展針對排水設施的專項監測設計,3.1.4 包括監測范圍、監 測項目、監測方法、監測頻率和周期、監測布點、控制指標等內容。 3.1.5 0 監測方案由建設單位委托運營單位組織第三方監測單位編制針對排水設施的專項監測方案,內 容包括監測工作程序、測點布置、數據
11、管理、報告編制、信息報送、預警處理、應急預案等內容。 0 工前檢測評價報告、監測設計、監測方案經編制單位內部審核后,由建設單位委托運營單位組3.1.6 織專家評審會,須邀請5名及以上專家參加,其中排水設施專家不少于3人。各編寫單位根據專家意見完善的報告和方案,需報排水設施運營單位備案。 3.1.7 0 現場實施監測應依據通過專家評審的監測方案,由第三方監測單位獨立開展監測。 3.1.8 0 工后檢測評價于外部工程土建結構施工完成后且排水設施的沉降、變形和位移穩定之后,應由 建設方委托運營單位組織具有相關資質的第三方對排水設施及周邊土體進行工后檢測評價;工后檢測結果需對比工前檢測結果,分析施工對
12、排水實施結構的影響,評價排水設施的結構等級。 0 風險隱患消除須依據工后檢測內容,3.1.9 為了恢復排水設施的功能和結構強度,以及周圍地質體的 穩定,消除風險隱患,需對排水設施進行加固維修,對管線周邊土質疏松甚至空洞的區域進行地層加固。加固方案需由專業設計單位提出加固維修專項設計,并由運營單位同意后,監督完成。 3.1.10 0 開展專項監測工作的單位,要求具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核發的工程測量甲級資質。開展檢測 工作的單位,要求具有主體結構專項、勘察物探乙級或CMA的物探參數認證。 4 4 工前檢測評價 4.1 一般規定 4.1.1 工前檢測評價應在穿越排水設施、監測設計前進行。 4.1.2
13、工前檢測評價應作為評價外部工程施工影響既有排水設施的初始依據。 1 4.1.3 排水設施現狀調查與檢測,包括檢測結構外觀調查(檢查井雨水井的砌體的開裂、變形 和完好程度等)、管道工程的結構缺陷檢測、排水泵站的結構性能檢測、管道工程周邊土體疏 松探測、明渠(護坡、擋土墻和壓頂;裂縫、沉陷、傾斜、缺損、風化、勾縫脫落)檢測。檢測方法可采用人工目測和專業儀器檢測。 4.2 檢測評價程序 4.2.1 工前檢測評價程序,應按圖4-1進行,包括資料調查、工前檢測方案編制、儀器設備確認、現場檢測、檢測結果分析和工前檢測評價報告編制。 圖4-1 工前檢測評價程序框圖 4.3 資料調查 4.3.1 資料調查應包
14、含既有排水設施的設計、施工、竣工、專項維修、被穿越、改移以及地形地貌資料、工程地質水文地質等資料。 4.3.2 外部工程施工圖設計的文件包括外部工程的線位和工法。 4.3.3 工程地質水文地質資料主要收集排水設施地下水位情況和監測區的土質構成。 5 4.3.4 排水設施運行資料主要收集管線充滿度和運行負荷。 6 4.4 排水設施評價等級確定 4.4.1 排水設施評價等級應執行地下工程建設中排水設施保護技術規程(Q/BDG JS003-GW02-2012)和排水設施風險評定技術規程(在編)。 4.4.2 排水設施評價依照外部工程施工圖設計、工程地質水文地質資料和排水設施運行資料,采用層次分析法、
15、專家論證法和模糊數學綜合評判法確定風險等級。 4.4.3 根據外部工程穿越排水設施可能導致的后果嚴重程度和發生概率的大小,風險等級劃分為一至五依次排序,共五個等級,五級風險最高。 4.4.4 排水設施應通過“排水施安全保護分級智能判定系統”,計算出設施的安全風險等級,安全風險等級不低于三級時,應進行工前檢測評價。 4.5 工前檢測方案編制 4.5.1 現場檢測前應編制檢測方案,方案應包括工程概況、檢測范圍、檢測內容、檢測依據、檢測方法、檢測儀器設備、檢測人員、檢測計劃等。 4.5.2 檢測范圍應由穿越排水工程的設計單位結合排水工程原設計單位意見根據穿越排水工程施工主要影響區域確定,并經排水運營
16、單位確認。 4.5.3 檢測內容應按附表1-3進行行,并經排水運營單位確認,主要包括檢測結構外觀調查(檢查井雨水井的砌體的開裂、變形和完好程度等)、管道工程的結構缺陷檢測、排水泵站的結構性能檢測、管道工程周邊土體疏松探測、明渠(護坡、擋土墻和壓頂;裂縫、沉陷、傾斜、缺損、風化、勾縫脫落)檢測。 4.6 儀器設備 4.6.1 工前檢測使用的儀器設備應在檢定或校準周期內,儀器設備的精度和量程滿足檢測需要。 4.7 工前現場檢測 4.7.1 排水管道檢測作業的安全管理和技術操作應嚴格按照城鎮排水管道維護安全技術規程(CJJ6-2009)中的相關規定執行。 4.7.2 現場檢測專業技術人員應滿足國家標
17、準的相關要求。 4.7.3 現場檢測前應對儀器設備當前狀態進行檢查。 4.7.4 現場檢測應根據檢測方案進行相關項目的檢測。 4.7.5 現場檢測應做好既有排水設施的保護。 4.8 檢測結果分析、評價與報告 4.8.1 應對檢測結果的合理性進行專項分析,當發現現場檢測數據不足或異常時,應補充檢測。 4.8.2 現場檢測完成后應編制工前檢測評價報告。 4.8.3 工前檢測評價報告應包括項目背景、檢測評價范圍、評價項目、依據、方法、儀器設備、人員、現狀初步調查、現場檢測成果、結論及建議等內容。 4.8.4 工前檢測評價報告應對工前檢測評價工作進行總結,根據排水管道結構等級評定標準(Q/BDG JS
18、001-GW05-2012)給出排水管道結構等級,根據國家標準確定泵房砌體結構的安全性能以及既有排水設施的安全風險等級,對穿越排水工程的初步專項設計方案和安全評估提出建議。 4.8.5 報告中應明確提出初步專項設計方案中應保護的重點內容和第三方監測的監測重點。 7 5 監測設計要求 5.1 一般規定 5.1.1 穿越既有排水設施工工程應在施工前應就排水設施監測進行監測設計,監測設計由專業設計單位進行。 5.1.2 穿越既有排水設施工程排水設施的監測設計應在綜合考慮穿越工程設計、工前檢測評估結果、排水設施自身狀況、穿越工程同邊環境。 5.1.3 排水設施監測設計文件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工程概
19、況、監測設計編制依據、監測范圍、監測目的、監測頻率和時間、監測警戒值。 5.1.4 穿越工程施工期間的監測范圍、監測項目、監測頻率及周期、監測控制指標等均應結合排水設施安全風險等級確定。 5.1.5 根據穿越既有排水設施工程的風險等級及實施條件確定采用自動化監測或人工監測手段。 5.2 監測范圍 5.2.1 監測范圍應根據穿越排水設施工程的施工設計圖及運營管理要求,結合施工安全性專家評審意見確定。 5.2.2 結合的城市軌道交通工程監測技術規范(GB50911-2013)中工程影響分區劃分,對于安全風險評定等級評定級為一、二級的穿越工程,監測范圍須涵蓋主要影響區,對于安全風險評定等級評定級為三
20、、四、五級的穿越工程,監測范圍須涵蓋主要影響區和次要影響區。 5.3 監測項目 5.3.1 監測項目應根據穿越排水設施工程的施工設計圖及運營管理要求,結合施工安全性專家評審意見確定。 5.3.2 監測項目應包含現場監測和現場巡視。具體監測項目宜按但不限于表5-1中所列項目。 表5-1排水管線監測項目表 5.4 監測方法 5.4.1 監測方法的選擇應根據監測對象和監測項目的特點、精度要求、場地條件和當地工程經驗綜合確定,監測方法應合理易行。 5.4.2 三級及以上風險的穿越工程宜采用自動化監測和人工監測相結合的方法進行。 5.5 監測頻率 5.5.1 監測頻率應結合穿越排水設施工程風險等級確定,
21、三、四、五級風險的穿越工程按表5-2、表8 5-3、表5-4中規定的頻率實施監測,一、二級風險的穿越工程可適當降低。 注:1 H2底板澆筑后可根據監測數據變化情況調整監測頻率。 表5-3 盾構法工程穿越既有排水設施監測頻率表 注:1 D盾構法隧道開挖直徑(m),L開挖面至監測點或監測斷面的水平距離(m); 2 監測數據趨于穩定后,監測頻率為1次/(15d30d)。 注:m); 2 當拆除臨時支撐時應增大監測頻率; 3 監測數據趨于穩定后,監測頻率為1次/(15d30d)。 5.6 監測周期 5.6.1 監測周期自穿越排水設施工程施工前一周至穿越工程完工且排水設施的沉降、變形和位移穩定為止。 5
22、.7 控制指標 5.7.1 穿越排水設施工程實施應制定監測控制值,對工序復雜的施工,應根據工序分解控制值。 9 5.7.2 三、四、五級風險的穿越工程應按根據檢測結果評估得出的允許值作為監測的控制值,一、二級風險的穿越工程可按表5確定,三、四級風險的穿越工程可按表5的0.8倍確定。 表5-5 穿越工程控制值表 10 6 監測方案實施要求 6.1 一般規定 6.1.1 穿越排水設施工程施工期間應對穿越工程影響范圍內的排水管線、排水泵房等排水設施和排水設施周圍的土質體進行監測。 6.1.2 穿越工程施工期間應采用儀器監測和現場巡查相結合的方法實施監測。現場監測包含管線絕對沉降及差異監測、管線傾斜率
23、、周圍土體沉降監測等,現場巡視監測包含對穿越工程及管線自身和周地表等內容的檢查,包括目測、工具量測、影像記錄等。 6.1.3 監測點應在穿越排水設施工程施工前布設,避免布設在土體注漿加固區域內,并于施工前取3次穩定觀測數據的平均值作為初始值。 6.1.4 監測初始值應在穿越排水設施工程施工前反饋至排水設施權屬單位和穿越排水設施工程建設單位。 6.1.5 監測使用的儀器設備應在檢定或校準周期內,儀器設備精度應滿足監測設計的要求。 6.2 監測工作程序 6.2.1 穿越排水設施工程監測程序,應按圖6-1進行,包括收集資料、現場踏勘、編寫監測方案、監測方案專家評審、監測方案技術交底、現場監測作業、資
24、料整理、信息反饋、監測總結報告編制。 提交監測總結報告圖6-1 6.3 監測方案 6.3.1 工程監測方案編制前應廣泛收集并分析施工期間的水文氣象資料、穿越工程水文地質勘查報告、周邊環境調查報告、安全風險評估報告、設計文件及施工方案等相關資料,并進行現場踏勘。 6.3.2 工程監測方案應包括工程概況、監測依據、監測目的、監測項目、測點布置、監測方法及精度、監測人員及主要儀器設備、監測頻率、監測報警值、異常情況下的監測措施、監測數據的記錄制度和處理方法、工序管理及信息反饋制度等方面內容。 6.3.3 工程監測方案應經專家評審,根據專家評審意見修改完善后的工程監測方案方可作為穿越排水設施工程施工過
25、程監測的實施方案。 6.4 測點布置 11 6.4.1 基準點布置應選在穿越排水設施工程施工影響范圍以外的區域,并滿足長期監測的要求。基點的埋設數據量不少于3個。基準點的埋設形式應按國家標準執行。 6.4.2 當基準點距離所監測工程較遠致使監測作業不方便時,宜設置工作基點。 6.4.3 排水設施監測點的布置應根據排水設施的重要性、修建年代、類型、材質、管徑、接口形式、埋設方式、使用狀況以及與工程的空間位置關第等綜合確定。應按照但不限于下述原則布設。 1)排水管線監測點在有管井的部位宜布設管頂監測點。 2)排水管線監測點宜布設在管線的節點、轉角點、位移變化敏感或預測變形較大的部位。 3)排水管線
26、豎向位移監測點根據穿越排水設施工程的風險級別按5m30m的間距布設。特別是礦山法暗挖下穿排水設施工程布點間距不大于10m。 4)泵房等排水設施監測點應布設在外墻上,監測點沿外墻間距宜10m15m,在外墻轉角處應有監測點控制。 5)監測點布設時應將排水設施監測點與周邊土質體監測點結合按斷面布設,監測斷面的位置和數量宜根據工程條件及規模進行確定,每個工程不少于3個監測斷面。 6.4.4 根據穿越排水設施工程的風險等級確定監測點埋設形式,三、四、五級風險等級的穿越工程監測點應在關鍵位置布設不少于總量20%且不少于3個的深層形式測點(密貼下穿時,測點數量可適當減少),一、二級風險工程按淺層形埋設,管線
27、監測點可結合其他監測對象的測點綜合布設。 圖6-2地下管線位移桿式直接監測點 1地面;2保護井;3測桿;4保護管;5管線; K1保護井蓋直徑;K2保護井井壁厚度;K3井底墊圈寬度 圖6-3地下管線位移桿式直接監測點 12 1地面;2保護井;3測桿;4保護管;5管線; K1保護井蓋直徑;K2保護井井壁厚度;K3井底墊圈寬度 圖6-4地下管線管側土體監測點 1地面;2保護井;3測桿;4保護管;5管線;6混凝土塊; K1保護井蓋直徑;K2保護井井壁厚度;K3井底墊圈寬度 6.4.5 監測點埋設過程中,不得造成管線破壞。 6.5 監測方法及技術要求 6.5.1 基準網的監測方法及技術要求應滿足如下條件
28、: 1)變形監測基準網應布設成環形網并采用水準測量方法施測,基準網觀測的主要技術要求應符合GB50026表10.3.3中二等和表10.3.4中二等垂直位移監測基準網的技術要求。 2)變形監測基準網應定期復測,復測周期不大于每半年一次;當變形監測成果發生懷疑時,應隨時檢核監測基準網。當基準網中有不符合穩定要求的基準點及時補設。 6.5.2 變形監測點監測方法及技術要求應符合如下條件: 1)變形監測點觀測應將監測點與基準點或工作基點構成符合水準路線并采用水準測方法施測,其觀測主要技要求應符合GB50026表10.4.8中二等垂直位移監測網的技術要求。 2)各期的變形監測,應滿足下列條件: a 在較
29、短的時間內完成。 b 采用相同的觀測路線和觀測方法。 c 使用同一臺儀器和設備。 d 觀測人員相對固定。 e 記錄相關的環境因素,包括荷載、溫度、降水、水位等。 f 采用統一的基準處理數據。 6.5.3 每次觀測前,應對所使用的儀器和設備進行檢查,并做好記錄。 6.5.4 每期監測結束后,及時處理數據,當監測數據達到警戒值時,及時預警并通知排水設施運營單位。 6.5.5 穿越工程施工期間應對排水設施進行現場巡視,巡視的內容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內容,巡視過程中,填寫現場安全巡視表。 1)管線沿線地面開裂、滲水及塌陷等情況; 2)檢查井等附屬設施的開裂及積水變化情況; 13 3)井蓋附近有無明顯沉陷等
30、; 4)對在首次巡視中發現的既有裂縫測量其寬度并與初始寬度進行現場比較。 5)發現地下管線持續漏水、檢查井內出現開裂或進水等異常情況及時通報,并拍照存檔。 6.6 監測數據管理 6.6.1 監測單位應有系統的數據質量保證措施,保證監測數據應真實、有效。 6.6.2 監測預警可分為三個級別,即黃色預警、橙色預警、紅色預警。監測預警分級及預警響應見表6-6。 表6-6 監測預警分級及預警響應表 6.6.3 巡視預警可分為三個級別,即黃色預警、橙色預警、紅色預警,巡視預警分級見表6-7。 表6-7 巡視預警分級表 6.6.4 監測單位應及時對監測數據進行分析,結合現場巡視、施工狀況,對排水設施狀況及
31、時評判安全狀態,當出現危及排水設施安全的隱患出現時及時為建設及排水設施管理方提出合理建議。 6.6.5 監測數據應及時報送,當發生預警或出現管周土體坍塌、管涌等突發事故時應實時報送。 6.6.6 監測信息分為一般信息和預警信息,一般信息按圖4所示的反饋流程進行,預警信息應第一時間電話通知排水設施權屬單位和穿越工程的建設單位,并以快捷、有效方式立即通知各相關監控單位和設計單位。 14 圖4 一般監控信息報送流程圖 6.7 監測報告編制 6.7.1 監測報告種類:日報、預警報告、階段報告及總結報告。 6.7.2 監測日報應包括: 1)工程進度; 2)現場巡視信息:巡視照片、記錄等; 3)監測項目日
32、報表、結論及建議。 6.7.3 預警報告宜包括: 1)警情發生的時間、地點、情況描述、嚴重程度、施工工況等; 2)監測數據圖表及現場巡視信息:監測項目的累計變化值、變化速率值、監測點平面位置圖、巡視照片、記錄等; 3)警情原因初步分析; 4)警情處理措施建議。 6.7.4 階段報告應包括: 1)工程概況及施工進度; 2)現場巡視信息:巡視照片、記錄等; 3)監測數據圖表:監測項目的累計變化值、變化速率值、時程曲線、必要的斷面曲線圖、等值線圖、監測點平面位置圖等; 4)監測數據、巡視信息的分析與說明; 5)結論與建議。 6.7.5 總結報告宜包括下列主要內容: 1)工程概況; 2)監測目的、監測
33、項目和監測依據; 3)監測點布設; 4)采用的儀器型號、規格和元器件標定資料; 15 5)監測數據采集和觀測方法; 6)現場巡視信息:巡視照片、記錄等; 7)監測數據圖表:監測值、累計變化值、變化速率值、時程曲線、必要的斷面曲線、等值線圖等; 8)監測數據、巡視信息的分析與說明; 9)結論與建議。 16 7 工后評價 7.1 一般規定 7.1.1 穿越工程完工且排水設施的沉降、變形和位移穩定之后,應由建設方委托具有相關資質的第三方對排水設施進行結構安全檢測評價。 7.2 一般規定 7.2.1 工后檢測評價程序,應按圖7-1的框圖進行,包括資料調查、工后現場外觀初步調查、工后檢測方案編制、工后現場檢測、檢測結果對比分析、工后檢測評價報告編制。 圖7-1 穿越排水設施工后檢測程序框圖 7.3 資料調查 7.3.1 工后評價所需的基礎資料應包含工前檢測評價報告、穿越排水設施工程施工專項保護設計資料及施工資料、監測成果等。 7.4 工后檢測方案編制 7.4.1 工后檢測實施前應編制工后檢測方案,應包括工程概況、檢測范圍、檢測內容、檢測依據、檢測方法、檢測儀器設備、檢測人員、檢測計劃等。 7.4.2 工后檢測具體項目應包含工前檢測內容,具體項目參見附表5-1。 7.5 檢測設備 7.5.1 工后檢測使用的儀器設備應在檢定或校準周期內,儀器設備的精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內蒙古呼和浩特實驗中學2024-2025學年下學期初三數學試題第一次月考考試試卷含解析
- 四川航天職業技術學院《歷史影視劇鑒賞》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攀枝花學院《素描2》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商洛學院《非營利組織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圖書館學與信息學考試卷及答案
- 2025年市場研究與分析專業考研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試卷及答案
- 山西省呂梁地區離石區2024-2025學年三下數學期末監測試題含解析
- 上海視覺藝術學院《臨床藥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微信小程序電商運營培訓及用戶體驗優化協議
- 四川農商銀行招聘筆試真題2024
- 右足底皮膚裂傷護理查房
- 國有建筑施工企業提質增效探討
- 2025年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沖刺壓軸卷一英語試卷(含答案)
- 兒科社區獲得性肺炎護理
- 陜西師大附中2025年高三5月總復習質檢(二模)生物試題含解析
- 2025年生豬屠宰獸醫衛生檢疫人員考試題(附答案)
- 2025年中國鐵路信號電源屏數據監測報告
- 2024北京海淀區高一(下)期末英語試題和答案
- 警察知識小學講課
- 投標資格報告范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