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導論楊占堯電子課件第一章_第1頁
模具導論楊占堯電子課件第一章_第2頁
模具導論楊占堯電子課件第一章_第3頁
模具導論楊占堯電子課件第一章_第4頁
模具導論楊占堯電子課件第一章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對于模具的概念,通俗的講,就是作為模型的工具,是指利用其本身特定形狀去成形具有一定形狀和尺寸的制品的工具。嚴格上講,模具是工業產品生產用的工藝裝備,主要應用于制造業和加工業。它是和沖壓、鍛造、鑄造成形機械,同時和塑料、橡膠、陶瓷等非金屬材料制品成形加工用的成形機械相配套,作為成形工具來使用的。 使用模具生產的產品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我們中秋節所吃的月餅,就是由最簡單的模具成形的,如圖1-1所示。如圖1-2所示的蜂窩煤,是我們取暖做飯不可缺少的,也是由蜂窩煤機中的模具成形的,如圖1-3所示。 1.1 模具的含義模具的含義1.1.1 模具的概念模具的概念 當然,以上都是非常簡單的模具,我

2、們將要學習的是各種復雜的成形金屬材料和非金屬材料模具的設計與制造,如圖1-4所示的生產塑料殼體的熱塑性塑料成形模具。圖1-4 月餅及其生產用的模具(a) 塑料模具 (b) 產品 模具屬于精密機械產品,因為它主要由機械零件和機構組成,如成形工作零件(凸模、凹模),導向零件(導柱、導套等),支承零件(模座等),定位零件等;送料機構,抽芯機構,推(頂)料(件)機構,檢測與安全機構等。為提高模具的質量、性能、精度和生產效率,縮短制造周期,其零、部件(又稱模具組合),多由標準零、部件組成。所以,模具應屬于標準化程度較高的產品。一副中小型沖?;蛩芰献⑸淠?,其構成的標準零、部件可達90%,其工時節約率可達2

3、5% 45%。1.1.2 模具的特點模具的特點 由于模具生產技術的現代化,在現代工業生產中,模具已廣泛用于電動機與電器產品,電子與計算機產品,儀表、家用電器產品與辦公設備,汽車,軍械,通用機械等產品的生產中。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模具有一系列特點: 1. 制件的互換性好制件的互換性好 即在模具一定使用壽命范圍內,合格制件(沖件、塑件、鍛件等)的相似性好,可完全互換。 2. 模具的適應性強模具的適應性強 針對產品零件的生產規模和生產形式,可采用不同結構和檔次的模具與之相適應。如為適應產品零件的大批量生產,可采用高效率、高精度和高壽命的、自動化程度高的模具;為適應產品試制或多品種、小批量的產品零件生產,

4、可采用通用模具,如組合沖模,快換模具(可用于柔性生產線),以及各種經濟模具。 根據不同產品零件的結構、性質、精度和批量,以及零件材料和材料性質、供貨形式,可采用不同類別和種類的模具與之相適應。如鍛件則需采用鍛模,沖件則需采用沖模,塑件則需采用塑料成形模具,薄殼塑件則需采用吸塑或吹塑模具等。 3. 生產效率高、低耗生產效率高、低耗 采用模具成形加工,產品零件的生產效率高。高速沖壓可達1800次/min,由于模具壽命和產品產量等因素限制,常用沖模也在200 600次/min 范圍內。塑件注射循環時間可縮短在1 2min內成形,若采用熱流道模具,進行連續注射成形,生產效率則更高,可滿足塑件大批量生產

5、的要求。采用高效滾鍛工藝和滾鍛模,進行連桿鍛件連續滾鍛成形。采用塑料異型材擠出模,進行建筑用門窗異型材擠出成形,其擠出成形速度可達4m/min??梢?,采用模具進行成形加工與機械加工相比,不僅生產效率高,而且生產消耗低,可大幅度節約原材料和人力資源,是進行產品生產的一種優質、高效、低耗的生產技術。 4. 社會效益高社會效益高 模具是高技術含量的社會產品,其價值和價格主要取決于模具材料、加工、外購件的勞動與消耗三項直接發生的費用和模具設計與試模(驗)等技術費用。后者,是模具價值和市場價格的主要組成部分,其中一部分技術價值計入了市場價格,而更大一部分價值,則是模具用戶和產品用戶受惠變為社會效益。如電

6、視機用模具,其模具費用僅為電視機產品價格的1/3000 1/5000,盡管模具的一次投資較大,但在大批量生產的每臺電視機的成本中僅占極小部分,甚至可以忽略不計,而實際上,很高的模具價值為社會所擁有,變成了社會財富。 模具是現代工業生產中廣泛應用的優質、高效、低耗、適應性很強的生產技術,或稱成形工具、成形工裝產品。模具是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使用廣泛的新技術產品,是價值很高的社會財富。1.1.3 模具的分類模具的分類 總體上說模具可分為三大類:金屬板材成形模具,如沖模等;金屬體積成形模具,如鍛(鐓、擠壓)模,壓鑄模等;非金屬材料制品用成形模具,如塑料注射模和壓縮模,橡膠制品、玻璃制品、陶瓷制品用

7、成形模具等。 模具的具體分類方法很多,常用的有:按模具結構形式可分為沖模中的單工序模、復合模、級進模等。塑料成形模具中的壓縮模、注射模、擠出模等,按模具使用對象可分為電工模具、汽車模具、電視機模具等。按模具材料可分為硬質合金模具和鋼模等。按工藝性質可分為沖孔模、落料模、拉深模、彎曲模,塑料成形模具中的吸塑模、吹塑模等。這些分類方法具有直觀、方便等優點,但不盡合理,易將模具類別與品種混用,使種類繁多無序。因此,采用綜合歸納法,將模具分為十大類,各大類模具又可根據其使用對象、材料、功能和模具制造方法,以及工藝性質等,再分成若干小類和品種較為合理,詳見表1-1。 表表1-1 模具的分類模具的分類1.

8、1.4 模具的產業特征模具的產業特征 模具的產業特征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 技術含量高技術含量高 作為模具產業,它的技術含量較高。一是對從業人員的素質和實踐經驗要求較高;二是模具本身的制作精度高,通常模具的精度要求高出其工業產品精度一個級別,它不僅要求有精密的機械加工設備,而且還要求有高素質的設備操作人員和模具裝配人員;三是模具的工藝流程較工業產品復雜的多,它不僅需要與先進制造技術相結合,還要與先進的工藝技術相結合(熱處理、表面硬化、表面涂覆等),因此模具對技術要求特別高。 2. 訂單式生產訂單式生產 模具產業投資較大,有訂單沒批量。因模具不是批量生產的產品,它具有單件生產和對特定用戶的依

9、賴特性,是配合批量工業產品而開發設計的,屬于訂單式生產,所用設備一般為精密型設備,價格昂貴,且加工產品不是批量產品,故設備的利用率通常較低,這是模具產業的一大特征。 3. 生產周期要求短生產周期要求短 模具的設計制造周期要求比較短。因模具是隨著工業產品的批量訂單而開發的,為保證產品的按期交貨,模具的設計制造周期一般都比較短。1.1.5 模具工業的地位與作用模具工業的地位與作用 模具是制造業的重要基礎工藝裝備。用模具生產制件所達到的高精度、高復雜程度、高一致性、高生產率和低耗能、低耗材,使模具工業在制造業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模具權威人士認為“模具是印鈔機”,將模具工業稱為“永不衰亡的工業”、“無

10、與倫比的效益放大器”。模具生產技術水平的高低,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產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因為模具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產品的質量、效益和新產品的開發能力。沒有高水平的模具就沒有高水平的產品已成為共識。 1.模具工業是高新技術產業的一個組成部分模具工業是高新技術產業的一個組成部分 例如,屬于高新技術領域的集成電路的設計與制造,不能沒有做引線框架的精密級進沖模和精密的集成電路塑封模;計算機的機殼、接插件和許多元器件的制造,也必須有精密塑料模具和精密沖壓模具;數字化電子產品(包括通信產品)的發展,沒有精密模具也不行。不僅電子產品如此,航空航天領域也離不開精密模具。例如,形狀誤差小于0.1 0.3m的

11、空空導彈紅外線接收器的非球面反射鏡,就必須用高精度的塑料模具成形。因此可以說,許多高精度模具本身就是高新技術產業的一部分。有些生產高精度模具的企業,已經被命名為“高新技術企業”。 2. 模具工業是高新技術產業化的重要領域模具工業是高新技術產業化的重要領域 模具制造技術水平的提高,模具工業的技術升級,離不開同高新技術的嫁接。CAD/CAE/CAM技術在模具工業中的應用,快速原型制造技術的應用,使模具的設計制造技術發生了重大變革,就是一個最好的例證。模具的開發和制造水平的提高,有賴于采用數控精密高效加工設備;逆向工程、并行工程、敏捷制造、虛擬技術等先進制造技術在模具工業中的應用,也要與電子信息等高

12、新技術嫁接,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化。 3. 模具工業是裝備工業的一個組成部分模具工業是裝備工業的一個組成部分 在1998年以前,許多人把機械工業當作一般的加工工業。在1998年11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首次明確提出了加大裝備工業的開發力度,推進關鍵設備的國產化。將機械工業作為裝備工業,同一般的加工工業區別開來,是對機械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與作用的重新定位。模具作為基礎工藝裝備,在裝備工業中自然應有其重要地位,因為國民經濟各產業部門需要的裝備,其零部件有很大一部分是用模具做出來的。各產業部門需要的裝備,有許多是電子信息技術的載體,好像一個人,不僅要有聰明的腦袋和靈敏的神經系統,還要有堅強的軀

13、干和靈巧的手腳。機械工業制造的裝備一旦與電子信息技術嫁接,就如虎添翼,使腦袋更聰明,神經更靈敏,手腳更靈巧了。 4. 國民經濟的五大支柱產業都需要發展模具工業國民經濟的五大支柱產業都需要發展模具工業 模具工業地位之重要,還在于國民經濟的五大支柱產業-機械、電子、汽車、石化、建筑-都要求模具工業實現與之相適應的發展。機械、電子、汽車工業需要大量的模具,特別是轎車大型覆蓋件模具、電子產品的精密塑料模具和沖壓模具,目前在質與量上都還不能滿足這些支柱產業發展的需要,近幾年我國每年要進口7億美元左右的模具。我國石化工業一年生產500多萬噸聚乙烯、聚丙烯和其他合成樹脂,很大一部分需要塑料模具成形,1997

14、年我國生產的塑料制品達700多萬噸,2005年將增加到1500萬噸左右。建筑業過去與模具工業的關系不大,現在不同了,地板磚和衛生潔具需要大量的陶瓷模具,塑料管件和塑鋼門窗也需要大量的塑料模具。從五大支柱產業對模具的需求當中,可以明顯地看出模具工業地位之重要。1.2 模具的發展歷史模具的發展歷史 1.2.1 模具的起源模具的起源 模具起源于何時,現已無從考證。 在距今二百多萬年前的石器時代,要說人類就已經知道制造模具,那有些不切實。因為那時的人類主要以生存為主,沒時間和精力支思考生存以外的事。石器時代是一個以石制器械為主的時代,當然人們也使用木、竹、骨做器件從事生產活動。 早期的石器制作主要以打

15、制為主。在石器時代晚期,人們又加上了研磨的工序。這是一個巨大飛躍,它使打制的石器更尖銳、鋒利、并具有一定的美感??脊虐l現,當時人類所使用的較簡單的石制工具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狀器、球狀器各鏃形器等;復雜的有石斧、石刀、石矛、石鏟、石錛、石鑿、石鐮和石磨等,如圖1-5所示。進一步的挖掘表明,當時的人類已開始使用了一定數量的石質裝飾品。 圖1-5 石斧、石刀、石矛、石鏟、石錛等照片 在石器時代,最富創意的發明應該是弓箭。不過這些與我們所說的模具沒有直接的關系。這里提到它,主要是想指出早期的人類不具備一定的制造能力,那要追溯模具的遠古起源就沒有意義。 石器時代沒有出現真正意義上的模具,一種制造意義上

16、的模具,其原因,有些人認為主要是由于生產力低下的緣故。這種解釋有點模糊和籠統。根本的原因應該是那時和人們根本沒有意識到有必要制造或使用模具,在人們的意識當中沒有哪怕是最初的模具概念。 模具真正的起源應該是在銅器時代。銅器時代距今約5000-7000年左右,是一個主要以銅為生產原料和制作工具原料的社會發展期。考古發現,在中國,距今約5000-6000年以前以西北地區為主的北方地區出現了一些以銅為原料的小型合金制品。 中國青銅文明的鼎盛期出現在商代至春秋戰國時期。1986年,四川廣漢三星堆發掘出的兩個商代祭祀坑出土了近千件精美絕倫的珍貴文物,其中有大小不同的青銅人頭像、神秘怪誕的青銅面具等,如圖1

17、-6所示。這些事實表明早在5000-7000年前,人類就開始使用了模具,因為不使用模具,要制造像青銅大立人這樣的大型青銅作品是無法想象的。圖1-6 三星堆出土的青銅器 1998年底,從秦陵地下宮城軍備庫陪葬坑中出土的秦劍、鈹、矛、戟、車馬器構件、錛、箭頭及其他軍用裝備證明:到了秦朝時期,青銅兵器的鑄造技術、規模及鑄后的加工技術已經達到了較為先進的水平,如圖1-7所示。應該說,鑄模技術的運用對成就秦始皇的統一大業功不可沒。圖1-7 秦陵地下宮出土的兵器 青銅主要是銅、錫的合金,其間也含有少量的鉛、 鋅等。一件銅器的制作,需要采礦、冶煉、合金配制、制范、澆鑄與后期處理等程序。其中的制范其實是模具制

18、作。曾先后出現了泥范、石范、陶范、銅范以及鐵范、熔模等模具制制作方式。在我國、泥范,鐵范、熔模被稱為先秦“三絕”。 泥范因為易損壞,古代世界使用較少,但在我國卻大量使用,是先秦時期銅器鑄造的基本范型,并一直沿用到近代的砂型之前。 鐵范出現較晚,但因其地質堅硬、難以損壞,而成為大量重復鑄造的首選范型。 熔模鑄造是一項更為先進的鑄造技術。具體用作塑模的材料較多,古代中國最先創造的是蠟制成的模具,稱為“失蠟法”鑄造。 泥范鑄造法要經過制模、塑出花紋、翻制泥范、經高溫焙燒、澆注金屬液體以及加工修整等工藝過程。泥范需要有很高的清晰度和準確度,這樣制作出來的成品才美觀漂亮、線條錯落有致。范泥又分單合范、雙

19、合范、三合范等。造型簡單的就用單合范或雙合范制作,比如刀、戈等器件;復雜的就用三合范或三塊以上的多合范制成,比如鼎、壺等日常用品。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這樣制成的。它的鼎身是由8塊外范構成,鼎底是由3塊外范組成,鼎耳、鼎足中空,鼎耳是事先鑄好,然后再鑄在鼎身上面形成。 但是,泥范鑄造法不適宜鑄造器形和雕鏤復雜的器物,進而人們又發明了“失蠟法”,又稱“熔模法”。這是冶鑄史上的一項重大發明。其具體工藝是先用蠟、松香、油脂等配制成蠟料,后根據需要制成不同形狀、紋飾的蠟模,再以馬糞泥或低漿泥掛涂成形,陰干后加熱把蠟化去,形成鑄形空腔,再澆鑄成器。這種方法可用整模,無需分塊,鑄出的成品可達很高的精度。用

20、失蠟法鑄造青銅器,從出土的實物看,可追溯至戰國早期。湖北隨縣曾候乙墓出土的尊和尊盤就是用失蠟法鑄造的,如圖1-9所示。這套青銅器由尊和盤組成,尊置于盤中,也可以分開。尊盤的口沿附加精細、繁褥的透空附飾,系采用“失蠟法”鑄成。尊盤鑄有變形龍紋和龍形附飾,顯得十分華麗精美。尊和盤均鑄有“曾候乙作持用終”銘文。 泥范鑄造法和失蠟鑄造技術是古代世界先進的模具制造技術,但是真正的模具起源仍然被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人們沒有辦法知道真正的模具造型到底起源于何時。因為一個簡單的造型,一片小小的樹葉都有可能成為模具的最初起源。沒有辦法懷疑遠古時代的人們所使用的任何一件粗陋簡單的器件不可以成為一件模具。使用模具真

21、正的意義就在于復制同一形狀的物體,而這也是人們沒有辦法知道它的真正起源的原因之一。 目前,人類所知道的模具歷史大都是一些已經成熟的模具技術或工藝,而離它的起源相差太遠。想象一下,遠古時代的一個小孩,如果他生長在大海邊,就有可能使用貝殼來生成他想要在具有同一形狀的東西,這樣,你就會知道模具的形成是多么容易和簡單! 這是一件非常有諷刺意味的事!人們在使用模具,但是沒有意識到自己在使用模具。當然這與制造意義上的模具相差十萬八千里。而我們所說的模具起源不僅是指它的制造,而且也是指它的使用。這也就是說,在制造和使用上,對于模具的起源我們知之甚少。 但這些并不妨礙我們很好的使用模具。而正是有了模具,有了為

22、了一定目的而制作出來模具,人類的生活生產方式才顯得豐富多彩、富有意味!石器易得,卻不易制成精良工具;青銅器精良,卻需要高超技藝。一切都需要創造性的參與才成為可能!小小的石斧、石刀看起那樣不起眼,可沒有想象力或創造力的參與,這些都不可能。 模具的概念來源于一種對復制品的意識,它需要一種意識的參與,除此之外,它也需要一種行為作為基底?,F代模具工業的發展就是建立在這樣一個雙重的基礎之上?,F代模具制造業高度發達,但是不應忘了遠古時代的那個可能的原始起源!那個小孩使用小小的貝殼就可以復制他想要的形狀,如果他覺得這樣有意思的話。1.2.2 我國模具工業的發展歷史我國模具工業的發展歷史 20世紀上半葉,我國

23、工業基礎薄弱,模具用得很少??箲饡r期,大都是私人開辦的模具作坊在加工、制作一些簡易模具,模具技術的傳承也一般是以由有經驗的鉗工師傅手把手帶徒弟的方法進行。抗日戰爭勝利后經濟蕭條,工業水平低下,汽車工業僅做些維修工作,輕工、五金行業多是私營的手工小生產作坊,電機工業也瀕于停產狀態,對模具的需求量都很小。與世界工業發達國家的模具業相比,中國模具的發展起步要晚幾十年,乃至上百年,這可從中國模具業主要事件發生年代中得到體現,如表1-2所示。表表1-2 中國模具主要事件年表中國模具主要事件年表續表續表1-21.2.3 我國模具工業的現狀我國模具工業的現狀 20年前,中國模具行業在世界上還默默無聞,經過2

24、0年來的努力發展,現在的中國模具已舉世注目,模具工業產值僅次于日本和美國,排在世界前三位。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對模具行業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也為其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動力。近幾年,我國模具發展駛入了快車道, 正以每年15%左右的增長速度穩步發展。國內模具在數量、質量、技術等方面有了很大的跨躍,特別是中低檔模具在國際市場上存在著較大的價格優勢,部分模具價格只有國際市場的幾分之一,再加之我國低廉的優質勞動力資源、較好的技術基礎和基礎配套設施,到中國來采購模具的跨國公司越來越多。 隨著模具行業競爭的激烈,我國一般技術水平的模具消費已經相對飽和,對于技術含量較高的模具產品的需求仍然存在較大的市場空間,這決

25、定了我國模具行業在進口替代方面大有可為。經過10多年艱苦努力,我國已從昔日模具進口大國悄悄向模具出口國轉變。隨著模具設計和制造水平的穩步提高,我國模具進口與出口之比,已從1995年的1 0.06升至2007年的1 0.688。 回顧20年來的發展歷程,看中國模具與世界的關系,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后起之秀,大而不強,正在加速融入世界并實現國際共贏,影響日漸擴大?!?中國長期以來將模具視為保證“前方”生產的“后方”,未把它作為產品,因此也無法與國外開展有效的合作。1984年中國模具工業協會成立以后,才派員出席國際會議,1987年模具才被列為產品,應該說,中國模具行業的形成應以此為始。1992年才正

26、式加入國際組織,而且到2002年才成為ISTMA的成員,中國模具不可謂不“后起”。 中國模具的“秀”則可理解為快速進步與快速發展?,F在中國的模具已從20世紀90年代以前的默默無聞,不被世界所重視,變為目前的世界模具生產大國,并且已越來越快地融入世界。表1-3為近年來中國模具工業的發展情況(統計數據中未包括港、澳、臺的數據),表1-4為19972007年中國模具進出口情況。表表1-3 近年來中國模具工業發展情況近年來中國模具工業發展情況表表1-4 19972007年中國模具進出口情況年中國模具進出口情況 (萬美元萬美元) 圖1-10所示數據說明了近9年來我國模具行業的快速發展狀況。從圖1-10可

27、以看出近幾年的市場需求趨勢:銷售收入呈直線增長,特別是2005年增長速度急劇加快,在這種基礎上,2006年和2007年增長稍有變緩,2008年只有前5個月的數據,增長率不能說明問題,但從前5個月的情況可以推測,到2008年底模具行業銷售收入將繼續保持增長趨勢。圖1-10 20002008年5月模具制造業市場銷售收入變化及增長趨勢 圖1-11所示為20002008年5月模具制造業工業總 產值及產銷率變化情況。2002年以來模具制造業一直在快速發展,工業總產值呈直線上升趨勢, 2007年比2000年增長了4.37倍,產銷率也在波動上升,這都說明該行業良好的發展態勢。這種好的發展態勢一方面是由于國內

28、、國際有利的大環境,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行業投資和科技創新力度的增加。 按“十一五”期間模具行業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速12%和15%及2010年至2020年期間年均增速10%左右測算,總量目標為:按年均增速12%推算,模具行業工業總產值2010年將達到1000億元, 2020年將達到26000億元;按年均增速15%推算,模具行業工業總產值2010年將達到1200億元, 2020年將達到3100億元。圖1-11 20002008年5月模具制造業工業總產值及產銷率變化情況 中國模具近年來的進步與發展除了上述表中數字可以說明之外,還有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模具產品質量和水平的進步與發展。過去做不了的現在能做

29、了,部分模具已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模具出口越來越多,中國模具已被許多國際大公司列入全球采購大名單,這是有目共睹的。目前,中國已能生產精度為2m、壽命達2億次的多工位級進模,中檔和部分高檔轎車的覆蓋件模具,汽車保險杠、整體儀表板、大容量洗衣機連體桶、大屏幕彩電等大型塑料模具,精度達3m的精密塑料模具,腔數達到幾千個的多型腔模具,多色注射模具,塑料異型高速擠出模具,重50多噸的大型復雜壓鑄模,子午線輪胎模具等高技術含量的模具。模具CAD/CAE/CAM技術、熱流道和氣輔技術、快速成形技術、高速加工技術以及逆向工程技術、并行工程、敏捷制造、信息網絡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 中國模具大而不強的主

30、要表現:中國模具大而不強的主要表現: 所謂大,主要是指模具生產企業多,從事模具生產的人數多,生產總量大。中國模具行業的生產企業數和職工總數在世界上排名都是第一,生產總量排名第三,這已足夠說明其大。 所謂不強,主要是指模具生產及其產品的綜合水平不高,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要落后許多,與生產總量居世界第三的位置相差甚遠。我們要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去追趕,不斷提高行業的自主創新能力,積極采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來提高行業的總體水平,努力向模具生產強國邁進,這是我們的奮斗目標。1.2.4 中國模具對世界模具的影響中國模具對世界模具的影響 中國模具對世界的影響正在不斷擴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IS

31、TMA和FADMA及其他國家的模協和有關國際組織已越來越重視中國模協,邀請中國出席國際會議、參加國際行業活動越來越多,到中國來考察和交流也越來越頻繁,中國模具已經成為國際模具中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力量。2005年12月9日,中國模協與葡萄牙模協簽訂了兩國模具界關于商務合作的意向協議書,兩國總理出席了簽字儀式。 2. 隨著國際交往的日益增多,外資在中國模具行業的投入日益增加,中國模具越來越融入世界,并已逐步與國際接軌,三資企業已對中國模具的發展作出了很大貢獻,在中國模具業中已成為主力。 3. 無論是出口還是在中國國內使用,中國模具已為境外企業和境內三資企業降低了不少生產成本,也就是說,為世界的進步做

32、出了一些貢獻,而且這一貢獻將隨著中國模具的進一步發展而不斷增大。中國模具與世界正在實現雙贏。 4.由于中國的過去、現在和將來一直有較為優秀且豐富的人力資源、龐大的市場及其他有利條件,中國已成為承接工業發達國家模具業轉移的良好目的地,加速了世界模具產業的轉移,從而也為通過這種轉移而使工業發達國家向更高層次發展作出了貢獻。 5. 中國龐大的模具市場促進了世界模具的發展。例如,近年來隨著中國汽車市場的迅猛發展,汽車模具市場也得到了快速發展。由于目前中國汽車模具制造水平還滿足不了市場需求,因而中高檔模具只能依靠大量進口。這不但促進了境外汽車模具生產的發展,而且也加速了世界汽車模具生產向中國轉移。汽車模

33、具如此,其他如電子、機械、輕工、通信及辦公室設備、建材、五金等行業也有類似情況。 從上述情況看,中國模具確實已經與世界模具密不可分,而且中國模具在世界模具中的地位將會越來越重要,其影響也越來越大。中國模具加速融入世界并實現國際雙贏的局面將會進一步發展下去。在當今信息社會和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過程中,世界在促進中國模具的發展,中國模具也正在并將進一步促進世界模具業的發展。1.2.5 中國模具存在問題和主要差距中國模具存在問題和主要差距 目前,我國模具總量雖然已達到相當大的規模,模具水平也已有了很大提高,但設計制造水平在總體上要比德、美、日、法、意等工業發達國家落后許多,也要比加拿大、英國、西班牙

34、、葡萄牙、韓國、新加坡等國落后。存在的問題和差距主要表現在下列5個方面。 1. 總量供不應求,國內的模具自配率只有70%左右。其中中低檔模具供過于求,中高檔模具自配率只有50%左右。 2. 企業組織結構、產品結構、技術結構和進出口結構都不合理。我國模具生產廠點中多數是自產自配的工模具車間(分廠),自產自配比例高達60%左右,而國外70%以上是商品模具。國內專業模具廠大多數是“大而全”、“小而全”的組織形式,而國外大多是“小而專”、“小而精”。國內模具總量中,屬大型、精密、復雜、長壽命模具的比例不足30%,而國外在50%以上。進出口之比2004年為3.7 1,進出口相抵后的凈進口達13.2億美元

35、,為凈進口量最大的國家。 3. 模具產品水平要比國際水平低許多,而許多模具的生產周期卻要比國際水平長。產品水平低主要表現在模具的精度、型腔表面粗糙度、壽命及結構等方面。 4. 開發能力較差,經濟效益欠佳。我國模企業技術人員比例低,水平也較低,不重視產品發,在市場經濟中常處于被動地位。我國模具企每個職工平均每年創造模具產值約合1萬美元右,國外模具工業發達國家大多為1520萬美元,有的達到2530萬美元,隨之而來的是我國模具業經濟效益差,大都微利,缺乏后勁。 5. 與國際水平相比,模具企業的管理落后甚于技術落后。技術落后易被發現,管理落后易忽視。國內許多模具企業還沿用過去作坊式管理式,真正實現現代

36、化企業管理的還不多。 造成上述差距的原因很多,除了歷史上長期來未將模具作為產品得到應有的重視以及多數國企業機制仍不能適應市場經濟之外,還有下列幾主要原因: 1. 國家對模具工業的政策支持力度還不夠。 雖然有了正確的產業政策,但配套政策少,力度弱。目前享受模具產品增值稅先征后返的企業不足200家,杯水車薪,大多數企業仍舊稅負過重。模具企業進行技術改造、采用高新技術引進設備要交納不少稅,影響技術進步。民營企業貸款仍舊十分困難。 2. 人才嚴重不足,科研開發及技術攻關方投入太少。 模具行業是技術密集、資金密集、勞動密集的行業,隨著時代的進步和技術的發展,能掌握和運用技術的人才異常短缺,高級模具鉗工及

37、企業管理人才也非常緊缺。由于模具企業效益欠佳及對科研發和技術攻關不夠重視,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則將主要精力放在創收上,因而總體來看模具行業科研開發和技術攻關方面投入太少,致使科技進的步伐不大,進展不快。 3. 工藝裝備水平低,且配套性不好,利用低。 近年來我國機床行業進步較快,已能提供比較成套的高精度加工設備,但與國外裝備相比,仍有較大差距。雖然國內許多企業已引進不少國外先進備,但總的來看裝備水平仍比國外企業落后許多,特別是設備數控率和CAD/CAM應用覆蓋率要比國外企業低得多。由于體制和資金等方面原因,引進設備不配套、設備與附配件不配套現象十分普遍備,利用率低的問題長期得不到較好解決。 4. 專業化、標準化、商品化的程度低,模具企業之間協作差。 由于長期以來受“大而全”“小而全”影響,模具專業化生產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