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氧氣吸入法操作并發癥_第1頁
第七章氧氣吸入法操作并發癥_第2頁
第七章氧氣吸入法操作并發癥_第3頁
第七章氧氣吸入法操作并發癥_第4頁
第七章氧氣吸入法操作并發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七章 氧氣吸入法操作并發癥 一、無效吸氧 1原因 (1)中心供氧站或氧氣瓶氣壓低,吸氧裝置連接不緊密。 (2)吸氧管道脫落、扭曲、堵塞。(3)呼吸道不通暢,如氣道內分泌物過多。(4)吸氧流量未達病情要求。 2臨床表現 (1)呼吸費力、胸悶、煩躁、不能平臥。查體:呼吸急促,胸悶,缺氧癥狀無改善,氧分壓下降,口唇及指(趾)甲床紫紺、鼻翼顫動等。(2)呼吸頻率、節律、深淺度均發生改變。3預防和處理(1)認真檢查供氧裝置、管道連接。 (2)根據病人的病情調節吸氧流量。(3)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6)嚴密觀察病人缺氧癥狀有無改善,及時監測病人的血氧飽和度。 (7)出現無效吸氧,立即

2、查找原因,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 二、氧中毒 1原因 長時間給予高濃度給氧,導致肺實質的改變。 2臨床表現 (1)肺型氧中毒:發生于吸人1個大氣壓左右的氧8h后,病人出現胸骨后銳痛、燒灼感、 咳嗽,繼而出現呼吸困難、惡心、嘔吐、煩躁不安,3d后可有肺不張,晚期表現為肺間質纖維化及多臟器功能受損,以致死亡。 (2)腦型氧中毒:吸入23個大氣壓以上的氧,可在短時間內引起腦型氧中毒。病人出現視覺和聽覺障礙,惡心、抽搐、暈厥等神經癥狀,嚴重者可昏迷、死亡。 3預防和處理 (1)認真仔細評估病人,嚴格掌握吸氧、停氧指征,選擇恰當給氧方式。 (2)嚴格控制吸氧濃度與時間,避免長時間使用高濃度的氧氣。 (3)

3、給氧期間,監測動脈血液中的氧分壓和氧飽和度,發生氧中毒,立即報告醫生,對癥處理。 (4)對氧療病人做好健康教育,告知病人吸氧過程中勿自行隨意調節氧流量。 三、氣道黏膜干燥 1原因 (1)濕化瓶內濕化液不足,氧氣濕化不充分。 (2)吸氧流量過大。 2臨床表現刺激性咳嗽,無痰或痰液粘稠,不易咳出。部分病人可出現痰中帶血或鼻出血。 3預防和處理 (1)及時補充氧氣濕化瓶內的濕化液。(2)發熱病人補充水分(3) 采用加溫、加濕吸氧裝置 (4)已發生呼吸道黏膜干燥的病人,采用超聲霧化吸入。【四】晶體后纖維組織增生 1原因 僅見于新生兒,以早產低體重兒多見。長時間高濃度吸氧后,導致晶狀纖維化,視網膜脫離,

4、導致視力受損甚至失明。 2臨床表現 視網膜血管收縮,視網膜纖維化,臨床上可造成視網膜變性、脫離,繼發性白內障,繼發性青光眼,斜視,弱視,最后出現不可逆的失明。 3預防和處理 (1)勿長時間、高濃度吸氧。 (2)對于曾長時間高濃度吸氧后出現視力障礙的患兒應定期行眼底檢查。(3)已發生晶狀體后纖維組織增生者,應盡早行手術治療。五、吸收性肺不張 1原因 病人吸人高濃度的氧氣后,肺泡內氮氣(不能被吸收)被大量置換,一旦病人支氣管有阻塞,肺泡內的氧氣可被循環的血流迅速吸收,導致肺泡塌陷,引起肺不張。 2臨床表現 煩躁不安,呼吸、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呼吸困難,發紺等表現,甚至發生昏迷。 3預防和處理 (1

5、)鼓勵病人深呼吸和咳嗽,加強痰液的排出,防止分泌物阻塞。 (2)降低給氧濃度。 (3)使用呼吸機的病人可加用呼氣末正壓通氣來預防。 六、肺組織損傷 1原因 進行氧療時,違反操作規程,高流量氧氣在短時間內沖人肺組織造成損傷。 2臨床表現 嗆咳、咳嗽,嚴重者產生氣胸。 3預防和處理嚴格執行用氧操作流程 七、腹脹1、原因1)多見于新生兒,鼻導管插入過深,因新生兒上呼吸道相對較短,易誤入食道。2)全麻術后患者咽腔收縮,會厭活動度、食道入口括約肌松弛,舌體后移,咽腔因插管而水腫,使氣體排出不暢,咽部成為一個氣壓正壓區,此時氧氣吸入流量大,正壓更加明顯。迫使氣體進入消化道2、臨床表現缺氧癥狀加重,病人煩躁

6、,腹脹明顯,腹壁張力大,呼吸急促表淺,胸式呼吸減弱,口唇青紫,脈搏細速,呈急性表現,嚴重者危及生命。3、預防及處理1)正確掌握鼻導管的使用方法,插管不易過深,成人在使用單鼻孔吸氧時鼻導管插入的深度以2cm為宜。新生兒鼻導管吸氧時必須準確測量長度,注意插入方法,插入鼻導管時可將患兒頭部稍向后仰。避免導管兒進入食道,插入不可過深。2)用鼻腔吸氧法,鼻前庭或面罩吸氧法能有效避免此并發癥的發生。3)如發生急性腹脹,及時進行胃腸減壓和肛管排氣。八、感染 1、原因1)吸氧終端裝置污染,吸氧管道。氧氣是濕化瓶等容易發生細菌生長。2)插管動作粗暴導致鼻腔粘膜破損,而病人機體免疫力低下,抵抗力差,易發生感染。2

7、、臨床表現病人出現局部和全身感染癥狀,如畏寒,發熱,咳嗽,咳痰、敗血癥等。3、預防及處理1)每日更換吸氧管。氧氣濕化瓶及濕化瓶內濕化液,濕化瓶每日消毒。2)濕化瓶內液體為滅菌處理的冷開水,蒸餾水。3)每日口腔護理兩次4)插管動作宜輕柔,以保護鼻腔粘膜的完整性,避免發生破損。5)如有感染者,去除引起感染的原因,應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療。九、鼻衄1、原因1)插鼻導管動作過猛或反復操作所致;部分患者鼻中畸形,而操作者按常規方法插管,使鼻粘膜損傷,引起鼻衄2)導管兒過粗和質地差。3)長時間吸氧者,鼻導管與鼻咽部分泌物單粘連,干涸,在更換鼻導管時,鼻咽部的粘膜被外力扯破,導致出血。4)長時間較高濃度吸氧,且

8、濕化不足,導致鼻粘膜過度干燥,破裂。2、臨床表現 鼻腔黏膜干燥、出血,血液自鼻腔流出。3、預防及處理措施1)正確掌握插管技術,插管時動作輕柔。如有阻力,切勿強行插管。必要時改用鼻塞法吸氧或面罩法吸氧。2)選擇質地柔軟、粗細合適的吸氧管。3)長時間吸氧者,防止鼻腔黏膜干燥。拔除鼻導管前,如發現鼻導管與鼻黏膜粘連,應先用濕棉簽或液體石蠟濕潤,再輕搖鼻導管,等結痂物松脫后才拔管。 4)如發生鼻衄,及時報告醫生,進行止血處理。如使用收縮劑或局部壓迫止血,對鼻衄出血量多,上述處理無效者,請耳鼻喉科醫生行后鼻孔填塞。十、燒傷1、原因吸氧裝置連接不緊密,導致氧氣外漏,室內使用明火,如進行艾灸,拔火罐兒等操作。或病人用腈綸質地的衣物摩擦易產生靜電導致火災發生。2、臨床表現根據燒傷嚴重程度,分為不同的臨床表現。I度;打角質層,紅、腫、熱、痛,感覺過敏,不起水泡,表面干燥。淺II度:達真皮層,劇痛,感覺過敏,溫度增高,有水泡,基底潮濕,均勻發紅,水腫明顯。深II度:達真皮深層,有附件殘留,可有或無水泡,基底濕潤蒼白,有出血小點兒,水腫明顯,痛覺遲鈍,拔毛時痛。III度:損傷至皮膚全層,甚至包括皮下組織,肌肉,骨骼,皮革樣蠟白或焦黃,炭化,感覺消失,無水泡,干燥,干后可見栓塞靜脈呈樹枝狀痂下水腫,拔毛不痛3、預防及處理1)注意安全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