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復試題作物栽培學部分_第1頁
研究生復試題作物栽培學部分_第2頁
研究生復試題作物栽培學部分_第3頁
研究生復試題作物栽培學部分_第4頁
研究生復試題作物栽培學部分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3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06年作物栽培學部分試題1.水稻、小麥穗分化水稻穗分化發育過程可劃分為8個時期(見書16頁):第1苞分化期又稱穗頸節分化期,是生殖生長的起點。一次枝梗原基分化期苞的出現,標志一次枝梗原基分化開始;在苞著生處開始長出白色的苞毛,至此第一次枝梗原基分化結束。二次枝梗及穎花原基分化期幼穗長約1.01.5mm,苞毛非常濃密。雌雄蕊形成期全穗長約510mm。此后,幼穗發育由分化形成期轉入生殖細胞形成期,即孕穗期。花粉母細胞形成期此時劍葉正處在抽出過程中,穎花長度接近2mm,約達到最終長度的1/4,幼穗長約1.54.0cm。花粉母細胞減數分裂期從外觀形態上看,當劍葉葉枕在伸出過程中與其下一葉葉枕平齊時

2、,為減數分裂盛期,此時對環境條件反應十分敏感,是決定穎花能否健全發育或退化及谷粒容積大小的關鍵時期。花粉內容物充實期穎殼葉綠素開始增加,柱頭出現羽狀突起。花粉完成期 抽穗前12d,花粉內容容物充滿。小麥穗分化見書74-75頁2.水稻葉齡模式(畫圖)見書18頁早稻 組以12葉、4個伸長 節間的作代表出葉次序123/456789X1011 1|12孕推節間伸長次序1234中稻 組以15葉、5個伸長 節間的作代表123/4567891011/12因1415孕"推12345晚稻 組以18葉、6個伸長 節間的作代表123/45678910111213X141161718孕推123456特晚 熟

3、組以20葉、7個伸長 節間的作代表123/45678910111213141 '5困17181920孕推1234567特殊 型以17葉、5個伸長 節間的作代表123/4567891011121314用1617孕推12345表 注/開始分槃的最低葉齡期為 4/0葉期(分槃始齡)4_群體有效分槃臨界葉齡期口莖人基部第J節間伸長期(拔節始期)12、13、14、15孕穗:表示主莖15葉、5個節間品種最上(其余各類品種的符號均同上述表示)3個發根節的發根期苞分化期頂四葉后半期枝梗分化期穎花分化期花粉母細胞形成及減數分裂期花粉充實完成期幾個關鍵的葉齡期以下幾個葉齡期與栽培的關系最為密切。分篥始期葉

4、齡期開始發生分篥的最小葉齡,各品種類型均為第 4葉期,不受栽培條件影響,是計算有效發篥數的起點。有效分篥臨界葉齡期為主莖總葉數減去伸長節間數的葉齡期。 此期是大田群體控制的關鍵時期之一,其主要診斷指標是群體總莖菜數。這時高產的適宜莖菜數為預期穗數。若莖篥數不足應追肥促篥,若莖篥數超過預期穗數應及早曬田抑制。拔節始期的葉齡期為伸長節間數減2的倒數葉齡期。若某品種伸長節間數5個,則5-2=3,即倒3葉為拔節始期。拔節始期若總莖篥數不足, 葉色淡,可酌情施用保篥促花肥, 若總莖篥數偏多,葉色深,應偏重曬田,以抑制莖葉生長,促進根系下扎,防止后期倒伏。倒2葉抽出期 該期為穗分化處于穎花分化期,是大穗形

5、成的重要時期,如穎花量不足,應適時追施保花肥,若穎花量過剩則可不施,并可適當延長曬田期3.壯秧標準及秧田管理壯秧的標準及意義見書39頁2.壯秧的標準 壯秧的標準有形態特征和生理特性兩方面。形態特征包括葉寬苗健、扁蒲白根、生長整齊、適當秧齡等,生理特性包括光合能力強、碳氮比 (C/N)適中、束縛水含 量相對較高、移栽后發根力和抗逆性強等方面。不同育秧方式及其管理見書41頁1 .露地濕潤育秧 又稱半旱秧田育秧,是應用最廣的育秧方式。其技術環節如下:(4) 秧田管理芽期從播種到第1完全葉展開之前為芽期。播后秧板不宜上水,只保持土壤充分濕 潤,保證充足氧氣幼苗期指1葉展開至3葉期。應采取露田與淺灌相結

6、合的管水方法。關鍵在于早施斷奶肥。斷奶肥應提早到 1葉1心期施用為宜。成苗期 指3葉期以后至移栽。應保持秧田有水層。45葉時,應施一次接力肥。一般在移栽前35d施起身肥(送嫁肥),葉色褪淡的基礎上施尿素3045kg/hm2。4.水稻的產量構成因素見書19頁2單位面積穗數(hm2) x每穗粒數x結實率()x千粒重(g)產量(kg/hm2) =1000X10005.源庫類型見書23頁源是生產和輸出同化產物的器官或組織,庫是接受和貯藏同化物質的器官或組織。源庫是相對的、動態的,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發生轉化。生產上常用單位面積的穎花數與葉面積分別作為衡量庫與源的主要指標。根據水稻產量的源庫特征,可以將品種

7、分為源限制型、庫限制型和源庫互作型三類(曹 顯祖等,1987)。1.源限制型 (1)穎花形成能力強,庫容量大且相對過剩 (2)結實率偏低且不穩定 (3) 莖、鞘物質的輸出率(莖、鞘輸出干重占出穗期干重的為與轉換率(莖、鞘輸出干重占籽粒增重的%高,成熟期莖、鞘殘留的可用性碳水化合物少(4)產量隨源的增加而增加(5)強、弱勢粒灌漿為異步灌漿型(6)在栽培策略上,以增加抽穗前的莖、鞘貯存物和出穗后 的光合生產為主攻目標。6.品質見書30頁我國稻米品質的評價與方法加工品質,它反映稻米對加工的適應性,又稱碾磨品質,其評價指標主要有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外觀品質,或稱市場(商品)品質,它體現吸引消費者

8、的能力,評價指標主要有堊 白米率、堊白面積、堊白度、透明度、粒形,裂紋等。蒸煮與食味品質,指米飯的色、香、味及其適口性(如粘彈性、柔軟性等),反映稻米的食用特性。主要有直鏈淀粉含量、糊化溫度、膠稠度、米飯粘性、硬度、氣味、色澤以 及冷飯質地等)。營養品質,指精米中蛋白質及其氨基酸等養分的含量與組成,以及脂肪、維生素、礦 物質含量等。衛生品質,主要是稻米中農藥及重金屬元素(如神、鎘、汞、鉛)等有害成分的殘留狀況等。主要包括有毒化學農藥、重金屬離子、黃曲霉素、硝酸鹽等有毒物質的殘留量。7.肥料運籌、田間管理水稻施肥量和施肥時期的確定見書47頁1 .水稻的施肥量 決定施肥量時,應根據單產水平對養分的

9、需要量,土壤養分的供給量, 所施肥料的養分含量及其利用率等因素進行全面考慮,在理論上施肥量可根據產量指標按下式計算:理論施肥量計劃產量吸收養分量土壤養分供給量肥料中該元素含量肥料利用率2 .施肥時期的確定 根據各生育期的吸肥特點, 結合產量構成因素的形成時期, 在進行 合理施肥時,必須注意選擇適宜的施肥時期。(1) 增加穗數的施肥適期以基肥和有效分篥期內追施促篥肥效果最好,對于遲熟品種于幼穗開始分化時再追一次肥,有保篥增穗和保花的作用。(2) 增加每穗粒數的施肥適期在第一苞分化至第一次枝梗原基分化時追肥,有促進穎花數增多的效果,稱“促花肥”;在雌雄蕊形成至花粉母細胞減數分裂期施肥,可防止穎花

10、退化稱“保花期”,鉀肥效果優于氮肥。對于生育期較長的大穗品種,“促花”、“保花”肥均施增粒效果顯著。前期施肥少,穗肥可提前,反之,則移后。(3)提高粒重和結實率的施肥適期水稻在粒期(抽穗后)還要吸收一定數量的氮肥,這時施“粒肥”有延長葉片功能期,提高光合強度,增加粒重,減少空枇粒的作用。一般除地 力較高或抽穗期肥效充足的田塊外,齊穗期追施氮肥或葉面噴氮或磷酸二氫鉀對提高結實 率,增加粒重均有效果。(三)水稻肥料運籌與施用1 .底肥“一道清”施肥法 即將全部肥料于整田時一次施下,使土肥充分混合的全層施肥法。適用于粘土、重壤土等保肥力強的稻田。2. “前促”施肥法 在施足底肥基礎上,早施、重施分篥

11、肥,使稻田在水稻生長前期有豐富的速效養分,以促進分篥早生快發, 確保增篥增穗。尤其是基本苗較少的情況下更為重 要。一般基肥占總施肥量的 7080%其余肥料在返青后全部施用。此施肥法多用于栽培生 育期短的品種,施肥水平不高或前期溫度較低,肥效發揮慢的稻田。3. “前促、中控、后補”施肥法這種施肥法仍注重肥料的早期施用。其最大特點是強調中期限氮和后期補氮。 在施足底肥基礎上, 前期早攻分蘗肥,促進分蘗確保多穗,中期曬田控氮,抑制無效分蘗,爭取壯桿大穗,后期酌情施穗肥,以達多穗多粒增加粒重的目的。這種施肥法,在生產上應用廣泛,尤其在南方一季中稻區,適用于施肥水平較高, 生育期較長,分蘗穗比重大的雜交

12、稻。4. “前穩、中促、后保”施肥法在栽足基本苗的前提下,減少前期施肥量,使水稻穩健生長,主要依靠栽培的基本苗成穗,本田期不要求過多分蘗。中期重施穗肥,促進穗大粒多,后期適當補施粒肥, 增加結實率和粒重。 適用于生長期較長的品種和肥料不足,土壤保肥力較差田塊。以上幾種方法各有其適應條件,不能一概而論。但從水稻的生育特點與對肥料的吸收規律, 前期集中施肥與分段施肥, 則以分段施肥更有利于各產量構成因素的發展, 獲得較理 想的產量。不同生育階段的田間管理見書 51 頁2. 拔節長穗期的田間管理(1) 生育特點 此期一方面以莖稈生長為中心,完成最后幾片葉和根系等營養器官的生長,另一方面進行以幼穗分化

13、為中心的生殖生長。這段時期是水稻需水、需肥較多的時期,也是對外界環境條件敏感的時期。(2) 田間管理 巧施穗肥 , 以促進大穗, 提高結實率和粒重; 合理灌水,保證不缺水, 不 受旱;注意防止紋枯病、白葉枯病、稻瘟病及螟蟲、稻縱卷葉螟和粘蟲等。8. 擱田 見書 49 頁曬田的作用及技術 曬田又名烤田或擱田,是指水稻分蘗盛期后到幼穗分花前的排水曬田,是我國水稻灌溉技術中的一項獨特的措施。(1) 曬田的生理生態作用 一是改變土壤的理化性質, 更新土壤環境, 促進生長中心從蘗向穗的順序轉移,對培育大穗是十分有利的; 二是調整植株長相, 促進根系發育, 促進無效分蘗死亡,葉和節間變短,稈壁變厚,植株抗

14、倒力增強。還能促進根系下扎,白根增多,根系活動范圍擴大,根系活力增加。高產栽培中,當全田總苗數達到一定程度時,采取排水曬田,以提高分蘗成穗率,增加穗粒數和結實率。(2) 曬田技術 曬田常因氣候、土壤、施肥和秧苗長勢不同而掌握不同的曬田時期與曬田程度。 曬田一般多在水稻對水分不甚敏感的時期進行, 以分蘗末期至幼穗分化初期較適宜。曬田程度要視苗情和土壤而定。苗數足,葉色濃、長勢旺,肥力高的田應早曬、重曬,人立不陷腳,葉片明顯落黃;相反則應遲曬、輕曬或露田,田中稍緊皮,葉色略退淡。曬田不宜過頭或不足,要靈活掌握。9. 群體質量 見書 25 頁群體質量指標1. 產量形成期較高的光合生產量2. 適宜的

15、LAI 及較高的總穎花量3. 較高的粒葉比與良好葉系配置4. 較高的單莖莖鞘重5. 較高的根活量6. 莖蘗成穗率較高且穗數適宜2007 年作物栽培學復試題1. 水稻品質是指什么?簡述稻米品質及評價方法?見 06 年第 6 題2. 曬田的效應作用及技術要領?見 06 年第 8 題3. 水稻濕潤育秧的田間管理的主要技術措施?見 06 年第 3 題4. 15 葉, 4 個伸長節間, 18 葉, 6 個伸長節間做代表的生育進程葉齡模式?參照 06 年第 2 題5. 水稻的肥料運籌與施肥方法?見 06 年第 7 題6. 簡述水稻拔節長穗期的生長特點及其主要栽培對策? 見書 51 頁7. 簡述小麥的葉分組

16、及各葉的功能? 見書 71 頁( 1 )近根葉組,指拔節前出生和定型的著生在分蘗節上的葉片。近根葉組的光合產物主要供給分蘗、 根系和中部葉片的形成, 以及幼穗早期分化和基部節間的生長, 拔節后其作用便逐漸減小。 ( 2 ) 中層葉組, 指著生在伸長莖節最下面的 3 片抱莖葉。 其主要功能是促進穗花發育,提高分蘗成穗率,以及使莖稈第 1 、 2 節間伸長、長粗和充實。( 3 )上層葉組,指劍葉、倒2 、倒3 葉。上層葉組對提高結實率、增加每穗粒數及上部節間的伸長、充實和籽粒灌漿都有重要作用。8. 影響小麥穗分化的因素?見書 75 頁9. 專用小麥的肥料用量及肥料運籌?見書 84 頁10. 作物栽

17、培學與現代農業的關系及其發展戰略?2009 年作物栽培學復試題1 .群體質量見 06 年第 9 題2 .合理密植見書 45 頁3 .合理密植的途徑及其適宜條件根據苗莖穗粒關系,目前水稻高產的密植途徑有三種:一是“增穗”途徑,靠增加穗數來提高產量,它是針對早熟品種、遲栽小春田、瘦田、少肥、秧苗素質差、管理水平低等的地區或田塊,采取適當加大密度,增加基本苗等相應措施,促進早生快發,以多穗獲高產。一般密度為27X 10430X 104穴/hm2;二是“增粒”途徑,在稻田土、 肥、 水等條件都比較好, 科學種田水平高的條件下, 采取適當稀植, 促進個體發育,提高單株分蘗成穗,促大穗、粒多、粒重,提高單

18、株生產率,奪取高產。這一途徑對高產地區,高產田塊實現穩產高產是可能的,尤其是對部分肥田、半旱式壟作田、 大穗型品種較為適宜。一般密度為15X 10418X104穴/hm2;三是“穗、粒兼顧”途徑,在生產條件較好,管理水平較高的情況下,靠增加穗數使高產受到一定的限制,主要表現在群體內部日漸加深對個體的影響,導致群體惡化,出現分蘗成穗率低,采用“穗、粒兼顧”途徑,保持一定密度,適當增加群體發展,使之即有足夠穗數和一定的實粒數,從而獲得穩產高產。適宜于目前生產上占最大比重的中產地區和田塊,一般密度為20X 104 - 23X 104穴/hm2。4 .根系吸收的環境5 .小麥需肥見書 86 頁6 .節

19、水栽培見書 49 頁稻田灌溉與節水要點1. 水稻不同生育期對水分的要求及灌溉 灌排水的任務在于調節稻田水分狀況, 以充分滿足水稻生理和生態需水的要求。 掌握水稻不同生育期稻田適宜的水分范圍, 是田間灌溉的依據。(1) 返青期 水稻返青期間稻田保持一定水層, 給秧苗創造一個溫濕較為穩定的環境, 促進早發新根,加速返青。 但水層不能超過最上面全出葉的葉耳,否則影響生長的恢復。 早栽的秧苗,因氣溫較低,白天灌淺水,夜間灌深水,寒潮來時適當深灌防寒護苗。返青期遇陰雨應淺水或濕潤灌溉。(2) 分蘗期 適宜水稻分蘗的田間水分狀況是土壤含水高度飽和到有淺水之間,以促進分蘗早生快發, 隨著水層加深分蘗會受到抑

20、制。 生產上多采用排水曬田的方法來抑制無效分蘗。(3) 幼穗發育期 稻穗發育過程是水稻一生中生理需水的臨界期。加之曬田復水后稻田滲漏量有所增大,一般此時需水量占全生育期的30%- 40%此期一般宜采用水層灌溉,淹水深度不宜超過10cm,維持深水層的時間也不宜過長。(4) 出穗開花期 出穗開花期對稻田缺水的敏感程度僅次于孕穗期。 受旱時, 重則出穗、開花困難, 輕則影響花粉和柱頭的活力、 空秕率增加。一般要求水層灌溉。 在中稻出穗開花期常遇高溫危害的地區,稻田保持水層,可明顯減輕高溫的影響。(5) 灌漿結實期 后期斷水過早,會影響稻株的吸收和運輸,秕粒增加。此期最適的水分是間隙灌水,使稻田處于漬

21、水與落水相交替的狀態。3.稻田節水灌溉技術要點稻田節水灌溉的主要措施:建立健全并完善稻田灌溉渠系,實行計劃供水用水; 耕作過程中進行旱犁、 旱整, 回水后盡快水耕、 水耙, 把好整地質量關,同時糊好田埂; 實行濕潤或淺水灌溉, 對“望天田” 要淺灌深蓄, 或早蓄晚灌或上蓄下灌;根據水稻各生育期的生理生態需水實施計劃供水;實行水稻半旱式種植或地膜覆蓋旱種;選用耐旱性強的品種,實行旱育秧,培育耐旱帶篥壯秧;采用高成穗率的施肥技術和其他配套技術。6 .光能利用率7 .高產栽培環境條件見書 43-44 頁高產稻田土壤基本特征和耕地原則1 .高產稻田土壤的基本特征土壤整體構造良好;土壤養分充分協調,不缺微量元素;適當的保水保肥力;土壤有益微生物活動旺盛,生化強度高,保熱、保溫性能好,升溫降溫較緩和。2 . 稻田的耕地原則 耕地總的原則是田平整, 土壤膨軟, 土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