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部編版八下語文第三、六單元理解性默寫(含答案)-文檔資料_第1頁
2018年部編版八下語文第三、六單元理解性默寫(含答案)-文檔資料_第2頁
2018年部編版八下語文第三、六單元理解性默寫(含答案)-文檔資料_第3頁
2018年部編版八下語文第三、六單元理解性默寫(含答案)-文檔資料_第4頁
2018年部編版八下語文第三、六單元理解性默寫(含答案)-文檔資料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6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古詩文默寫一、填空1 .浮云游子意,。(李白送友人)2 ., 只有香如故。(陸游卜算子詠梅)3 .氣蒸云夢澤,。(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1.1, 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5 .青青子衿,。(詩經鄭風子衿)6 . ,胡為乎中露?(詩經鄴風式微)7 .揮手自茲去,。(李白送友人)8.,兒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9 .曲徑通幽處,。(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10 . ,白水繞東城。(李白送友人)11 .誰見幽人獨往來,。(蘇軾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12 . ,徒有羨魚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13 .萬籟此都寂,。(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14.,風煙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

2、州)15.揀盡寒枝不肯棲,。(蘇軾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16.,秋天漠漠向昏黑。(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17 .八月秋高風怒號,。(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18 . , !風雨不動安如山。(杜甫茅屋 為秋風所破歌)19 .自經喪亂少睡眠,。(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20.,心憂炭賤愿天寒。(白居易賣炭翁)21 .滿面灰塵煙火色,。(白居易賣炭翁)22 .是馬也, , , , , 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韓愈馬說)23 .大道之行也,。 ,。(禮記大 道之行也)24 . ,;雖有至道, 弗學,不知其善也。 (禮記雖第11頁第1頁有嘉肴)25 .是故學然后知不足,。(禮記雖有嘉肴)26

3、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 。(禮記雖有嘉肴)27 .鵬之徙于南冥也,, ,去以六月息者也。(莊子北 冥有魚)28.,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秦風兼葭)29 .兼葭萋萋,。, 。(詩經秦風兼葭)30 .溯河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 。(詩經秦風兼葭)31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詩經周南關雎)32 . ,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詩經周南關雎)33 .閉之,則右刻“,” ,左刻“,”。 (魏學海核舟記)34 .潭西南而望,, 。(柳宗元小石潭記)1.1, 蒙絡搖綴,。(柳宗元小石潭記)36 .芳草鮮美,。(陶淵明桃花源記)37 .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陶淵明桃花源 記

4、)38 .是故謀閉而不興,, o 是謂大同。(禮 記大道之行也)39 .天之蒼蒼,? ?(莊子北冥有魚) 40.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莊子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二、理解性默寫回延安賀敬之(1)革命圣地延安曾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賀敬之的回延安一詩抒發了對延安的感激和熱愛之情, 樹梢樹枝樹根跟,親山親水有親人 用比興手法寫 出了自己與延安的密不可分的關系; 東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紅旗手中的書 寫出了當年在延安時的生活情景;夸張句千萬條腿來千萬只眼也不夠我走來也丕夠我看_寫出了延安新城的巨大變化排比句是 一條條街道第又平:一盞盞電燈亮第2頁第2頁又明,一排排綠樹

5、迎春風 描繪了延安新貌桃花源記陶淵明(1)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描寫老人小孩都高高興興,自得其樂(或桃花源中 人們精神狀態)的句子是黃發垂狀,并怡然自樂。(2)作者描寫桃花源內自然景象(或環境的角度寫桃花源美)的句子是土地平曠, 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描寫桃花林草美花繁的句子: 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描寫桃花源內生活情景(社會風尚)的句子是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 人,黃發垂髯,并怡然自樂。寫出描寫桃花源人們和平勞動與幸福生活的語句:自然景象加生活情景桃花源的人見到漁人的第一反應是見漁人、乃大驚 。說明桃花漁人與世隔絕已久的句子是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5)課文第二段作者

6、從那幾個方面對桃花源人們進行描寫的 (心情角度)黃發 垂髯,并怡然自樂 (穿著角度)男女衣著,悉如外人(活動角度)其中往來種作(6)漁人“欲窮其林”的原因是 忽逢挑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 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 自云先是避秦時舌L,率妻子邑人來此 絕境。(8)文中體現桃花源人熱情好客的句子是便耍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 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余人各勿延至其家:皆出灑食 。(9)文中哪些話表明桃花源人聽了漁人的話之后,仍想繼續在桃花源生活?不足為外人道也。他們不愿離開的原因有:桃花源中牛活安寧能安居樂業和睦相處一(10)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

7、嘆惋”漁人說了什么:說了秦末以來的歷史。皆嘆惋的原因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11)本文線索是漁人的行蹤。圍繞這一線索,作者謝了哪幾件事 逢桃林 桃源尋桃源。(12)表明漁人進入桃花源后總體感受的句子:豁然開朗第3頁第3頁寫出桃花源不易發現的句子: 山有小口;初極狹(14)桃花源人滿足于桃花源生活,厭惡外界生活的體現是:此中人語云: 不足為 外人也(15)作者在本文寄托了怎樣社會理想?(或描寫世外桃源的用意)當時條件下能 否實現?試作評價。沒有階級,沒有剝削,沒有戰亂,自給自足,和平恬靜的社會。作者這一社會理想、在客觀上反映了廣大人們的要求、具一定積極意義、但在 階級社會中只是一種

8、幻想,是不可能實現的。小石潭記柳宗元(1)文中寫水聲清脆悅耳的語句: 如鳴佩環。(2)文中側面描寫水清澈透明的語句: 皆如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3)寫潭中游魚動靜相宜、靈活有趣的語句: 怡然不動,俶爾遠逝。(4)描寫溪流曲折悠遠(或作者抓住景物特點,運用形象比喻,描寫溪身、溪水) 的語句:斗折蛇行,明滅可見。(5)小石潭流水淙淙,樹蔓青翠,魚兒在清澈的潭水中暢游,面對如此美景,遭 貶而游歷于此處的柳宗元卻感到:凄神寒骨,悄愴幽邃。(6)課文中“皆如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 影布石上。”的句子跟與朱元思書 一文中的“ 游魚細石、 直視無礙。”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者B寫出了水的清澈見底,透

9、明可愛,魚兒自由游弋,似與人們相樂情趣。(7)本文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游臨順序發現小石潭一潭中景物一小潭源流一潭周圍氣氛。(8)本文第一段描寫了哪些景物:空竹.水聲,小潭.潭邊青樹、翠蔓。用“隔” “聞” “伐” “取” “見”.等動詞寫出發現小石潭的經過,同時點出小石潭位于人跡罕至的荒僻幽靜之處。為下文寫環境的 “寂寥無人” “其位過 地"埋下伏筆。第一段“伐竹取道”與上文 “隔篁竹”呼應,又為下文“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 ”埋下伏筆。本文第二段寫潭水有 清、澄的特點、用到側面描寫,好處是_通討游笛、陽曲、影子等景物描寫潭水;無一字在寫水,在無處不在寫水。第二段寫了哪些景物: 潭水

10、 ,游魚 ,用到特寫鏡頭寫法。作者寫魚采用 手法,先寫魚“ 怡然”即靜止不動的樣子,潭底石頭上清晰映著魚的影子, 這是靜止的畫面。又寫“ 俶爾遠逝 ” 一些魚一會游到這,一會游到那,非 常活躍,這是活動的畫面。(9)文中既表現水之清,又暗示石潭之小的語句是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還有無所依。(10)作者是站在小石潭的東岸來觀賞景物的,這可從文中“從小丘西行百二十工”和“潭西南而望”兩個句子得到印證。本文運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現手法,用原文回答表現作者情感的句子寂寥無人,凄神寒骨 ,悄愴幽邃 (心樂之) 。(12)本文中表現地理環境使作者內心憂傷凄涼的句子是寂寥無人、凄神寒骨。(13)本文寫游魚自由輕

11、靈游動的姿態的句子是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 。(14)本文描寫潭周圍樹木的語句是青樹翠蔓.蒙絡搖綴 .參差披拂。詩經二首(1)關雎中君子產生追求淑女愿望(或表現小伙子一般都喜歡美麗賢惠的姑 娘)的句子是 窈窕淑女,君子好球。(2)關雎中君子想像求得淑女后歡樂的句子是窈窕淑女、鐘鼓樂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3)關雎中以 輾轉反側、寤寐思服。 將主人公長夜無眠、思緒萬千以至輾 轉難耐的相思之苦,形象深刻地表現出來。 (或最能體現全詩的精神,抒發求之不得 的憂思的句子)(4)關雎中描寫君子追求淑女不得時苦苦思念(或最能體現全詩精神,抒發 求之不得憂思)的短句是“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求

12、之不得.寤寐思服”, “琴瑟友之” “鐘鼓樂之”是抒情主人公以想像來化解求之而不得的矛盾。(5)關雎中的男子由“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引起“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的美好聯想;“悠哉悠哉,輾轉反側。”抒寫了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 窈窕 淑女、鐘鼓樂之。”抒寫了求而得之的美好愿望和喜悅心情。(6)起興的句子是: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參差存菜左右流之 兼葭第11頁第5頁(1)兼葭中用蕭瑟冷落的秋景起興,渲染凄清氣氛,烘托惆悵心情的詩句是兼葭蒼蒼,白露為霜。(2)古詩常常會成為現代歌詞作者靈感之源,比如歌曲在水一方中“我愿逆 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無奈前方險灘,道路又遠又長。”就化用了兼葭中的溯河從之,道

13、阻且長。本文與濃濃秋意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句子是兼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3)成語“秋水伊人”源之 兼葭中的詩句: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描寫男主人公追尋之路艱險、漫長的詩句是;溯洞從之,道阻且長;溯河從之,道阻且躋;溯河從之,道阻且右。(4)表現他雖望穿秋水但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詩句是 :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 垠;宛在水中扯。課外詩詞(1)式微中借女子之口道出詩人遭受統治者的壓迫,夜以繼日地在野外干活, 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的怨言的句子是: 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微君之躬, 胡為乎泥中?子衿(2) “青青子衿” “青青子佩 ”,是以戀人的衣飾借代戀人。對方的衣飾給她 留

14、下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寫出了其相思縈懷之情。(3) “ 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的內心獨自,則通過夸張修辭技巧,造成主觀時 問與客觀時間的反差,從而將詩人強烈的情緒心理形象地表現了出來。運用假設語氣、讓步的姿態做出強烈反問的兩句是:“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 ”(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中寬慰友人,表達送別情感的(或用來鼓勵和安慰朋 友不要哀傷,道出幾千年人們心聲,表達詩人豁達胸懷)千古名句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勸慰友人不要做兒女之情句是: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5)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敘將別之時,氣勢宏偉,已寓不必傷別之意, 為下文抒情情奠定基調的

15、詩句是: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第6頁第6頁第11頁第11頁(6)望洞庭湖之任蜀州 中筆力千鈞,備受后人贊賞的句子(或形象地描繪出 洞庭湖壯闊氣勢的句子)是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 其中“蒸”表現云蒸霧蔚、龍騰虎躍、萬馬奔馳之勢,“撼”筆力千鈞,使 人仿佛看到巨瀾飛動的場景。(7)望洞庭湖之任蜀州 中借用典故,巧妙設喻,道出全詩主旨(或作者婉轉 向張九齡表達自己希望被在想張九齡引薦做官愿望)的詩句是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隱喻想做官而沒有途徑,希望有人引薦,積極出仕的詩句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含蓄的表達了詩人求仕之心的詩句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表達作者渴望出仕而無人引薦

16、的句子是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莊子二則北冥有魚在北冥有魚中描繪鯨鵬體形碩大無比,變幻莫測的句子是:鯨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莊周用一個比喻句來描述鯨鵬奮飛時的情形的句子是: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文中描繪鯨鵬奮飛時激起的水花達三千里,奮飛直上九萬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 在作者看來也并非逍遙,因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水擊三千里,拎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4)作者舉現實生活中的很小的實物也需要依憑外物的實例,與大鵬鳥的“海運 將徙”作類比的句子是: 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5)面對高遠蔚藍的天空,作者不禁想到如果大鵬鳥飛到九萬里

17、的高空向下看會 是什么樣呢?會不會也像我們看天空一樣呢?文中對天空的顏色成因進行了探尋,并發出了疑問的兩句是:天之蒼蒼,其正色耶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禮記二則雖有佳肴(1)文中運用類比推理的方法,以“佳肴”類比“至道”,說明實踐出真知的道 理的句子是: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教學相長指教和學相互促進。出自禮記學記: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固曰:教學相長也。(2)大道之行也可以為現在政府任用人才,營造社會風氣所借鑒的兩句是選賢舉能,講信修睦。(2)孟子曾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 與

18、之相近的語句是: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大道的內涵是實行民主體制、共同管理公共事務 即 天下為公、選賢舉能、講 信修睦。(4)社會制度是公有制天下為公。實行民主選舉,即選賢舉能。(5) “大同社會”是各盡所能,即 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 。(6)社會”實行各取所需,即 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7) “大同社會”社會安定和平,即 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 ,固外 戶而不閉,是謂大同,這是全文的總括句。馬說韓愈寫伯樂對千里馬起決定作用的名句是: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描寫千里馬終身遭遇的句子是 :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楊之間、丕 以千里稱也 。食馬者淺薄愚妄表現(或千里馬

19、被埋沒的表現)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 盡其才鳴之不能通其意馬說中千里馬被埋沒的直接原因是: 食不飽、 力不足、才美不外見 (5)對食馬考進行強烈諷刺是: 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 (6)馬說的主旨是: 其真不知馬也。懷才不遇的人常慨嘆的兩句話是:千里馬常有 ,而伯樂不常有。(7)這篇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寫法。 伯樂比喻善于識別人才的統治者 ;千里馬 比喻 有才之士 :食馬者比喻:不識人才,摧殘人才,埋沒人才的淺薄愚妄的統治者 。唐詩二首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杜甫雖身處漏雨茅屋,知心憂天下寒土,發出了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塞 第8頁第8頁士俱歡顏的呼喚。表現杜甫舍己為人,至死不悔的決心的

20、那兩句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3)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主旨句、表現詩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作者憂國憂民的情懷的詩句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4)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表達作者博大胸懷、作者的濟世情懷,表達他曠達胸 襟的詩句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5)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身處漏雨茅屋,還存有憂國憂民的情思,在茅 屋為秋風所破歌一詩中發出了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的呼喊。(6)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詩中表現杜甫舍己為人的獻身精神,博大的胸襟、至 死不悔的決心的那兩句詩是: 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7)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不僅濃墨

21、渲染出陰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詩人 凄惻愁慘的心境的句子,或描寫天氣變化的(或描寫秋天凄涼氛圍的)句子是: :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8)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寫詩人無可奈何的詩句是: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仗自嘆息。與“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抒發詩人為理想而獻身的偉大情懷的句子是:吾廬獨破 爻凍死亦足。(11)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表現群童頑皮的句子:南村郡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12)抒發作者雖身居漏雨屋舍仍關心天下百姓疾苦的句子是:安得廣廈千萬問,大庇天下寒十俱歡彥天(13)抒發作者憂國憂民

22、博大胸襟的著名詩句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塞十俱歡彥貞。(14)詩中期承上啟下過渡作用的詩句是 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仗自嘆息。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15)詩中表現我衰老困窘的詩句是:唇信口燥呼不得,_歸來倚仗自嘆息。賣炭翁白居易1 .描繪了賣炭老人的矛盾心理: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2 .描寫火炭翁飽經風霜、孤苦伶仃的勞動者形象的詩句是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 鬢蒼蒼十指黑。3 .描寫賣炭翁外貌的句子是: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4 .表明賣炭翁貧困的句子是: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5 .揭露了宮市制度不合理的句子是:半匹紅綃一丈綾、系上牛頭充炭直。課外古詩詞題破山寺后禪院常建1、破山寺后禪院環境幽靜深遠,正如常建詩中所寫 曲徑山幽處、禪房花木深。2、常建的題破山寺后禪院中有兩句詩各含一個成語,這兩句詩是:“ 曲徑通幽處” “萬籟此都寂”。3、題破山寺后禪院中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兩句詰寫出了環境的心 幽及人生的啟示。4、悠長的鐘磬聲,在萬籟俱寂中帶來深遠的禪意,使人心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