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課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權的措施_第1頁
第14課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權的措施_第2頁
第14課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權的措施_第3頁
第14課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權的措施_第4頁
第14課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權的措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第1414課課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權的措施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權的措施中央集權制度中央集權制度 中國古代的政體中國古代的政體-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主要特征是皇帝個人專斷獨裁主要特征是皇帝個人專斷獨裁, ,集國家最高集國家最高權利于一身權利于一身, ,從決策到行使軍、政、財大權都具從決策到行使軍、政、財大權都具有獨斷性和隨意性。有獨斷性和隨意性。 而中央集權是相對與地方分權而言而中央集權是相對與地方分權而言, ,其特點其特點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沒有獨立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沒有獨立性性, ,必須嚴格服從中央政府的命令必須嚴格服從中央政府的命令.

2、.一切受控與中一切受控與中央。央。 專制主義體現的是君臣關系;而中央集權處專制主義體現的是君臣關系;而中央集權處理的是中央和地方的關系。理的是中央和地方的關系。 知識點一:廢分封、立郡縣,建立中央集權制度知識點一:廢分封、立郡縣,建立中央集權制度中央集權制度的內容:中央集權制度的內容:(1(1)至高無上的皇權)至高無上的皇權(2 2)中央機構的三公制)中央機構的三公制(3 3)地方機構的郡縣制)地方機構的郡縣制 秦始皇詔版銘文。秦始皇詔版銘文。陜西咸陽秦都遺址陜西咸陽秦都遺址出土。詔版中有這出土。詔版中有這樣一段文字:樣一段文字:“廿廿六年,皇帝盡并兼六年,皇帝盡并兼天下諸侯,黔首大天下諸侯,

3、黔首大安,立號為安,立號為皇帝皇帝 秦王嬴政統一六國后,采用秦王嬴政統一六國后,采用“皇帝皇帝”稱號,并確立稱號,并確立了皇帝至高無上的地位。(注意與黃帝的區別)了皇帝至高無上的地位。(注意與黃帝的區別)秦朝在中央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他們都對秦朝在中央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他們都對皇帝負責皇帝負責在地方,廢除以血緣紐帶為基礎的分封制,建立在地方,廢除以血緣紐帶為基礎的分封制,建立中央直接管轄的郡、縣二級行政機構。中央直接管轄的郡、縣二級行政機構。注意:郡縣制既是秦國商鞅變法所推行的縣制的發展,又是對西周以來實行的分注意:郡縣制既是秦國商鞅變法所推行的縣制的發展,又是對西周以來實行的分封制

4、的否定,它奠定了日后中國地方行政區劃的基礎。毛澤東講封制的否定,它奠定了日后中國地方行政區劃的基礎。毛澤東講“百代都行秦政百代都行秦政制制”這個這個“制制”就是指郡縣制。就是指郡縣制。公元前公元前221221年,丞相王綰向秦始皇建議:現在燕、齊、楚年,丞相王綰向秦始皇建議:現在燕、齊、楚三國距離秦太遠,不好控制,請分封諸子到三地當諸侯王。三國距離秦太遠,不好控制,請分封諸子到三地當諸侯王。秦始皇命大臣們討論,大臣們支持這一建議,只有一個人秦始皇命大臣們討論,大臣們支持這一建議,只有一個人堅決反對,這個人就是廷尉李斯。堅決反對,這個人就是廷尉李斯。你能根據你在歷史課堂你能根據你在歷史課堂上所學的

5、歷史知識,猜測一下李斯反對的理由嗎?上所學的歷史知識,猜測一下李斯反對的理由嗎?想一想想一想郡縣制與分封制的異同:郡縣制與分封制的異同:分封制郡縣制同異盛行時代劃分基礎官員任免自身權利歷史作用根本目的都是為了鞏固統治根本目的都是為了鞏固統治奴隸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封建社會以血緣為紐帶以血緣為紐帶按地域劃分按地域劃分世襲世襲由皇帝直接任命由皇帝直接任命享有高度自治享有高度自治,有較大獨立性,有較大獨立性直接對皇帝負責,直接對皇帝負責,只有行政管理權只有行政管理權初期鞏固了統初期鞏固了統治,后期諸侯治,后期諸侯坐大,出現了坐大,出現了地方割據。地方割據。地方服從中央,地方服從中央,有利于加強中有利

6、于加強中央集權和國家央集權和國家的統一。的統一。秦國行政系統簡表秦國行政系統簡表皇帝皇帝太尉太尉丞相丞相御史大夫御史大夫郡守郡守縣縣令令掌管軍事掌管軍事協助皇帝處理國家政事協助皇帝處理國家政事負責檢查百官負責檢查百官最高統治者最高統治者中央政府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君主專制君主專制中央集權中央集權國家通過中央和地方行政機構管理人民、征收賦稅,個體家庭成為國家通過中央和地方行政機構管理人民、征收賦稅,個體家庭成為社會組織的基本單位。此后歷代王朝基本沿用秦朝開創的中央集權社會組織的基本單位。此后歷代王朝基本沿用秦朝開創的中央集權制度制度知識點二:車同軌,書同文知識點二:車同軌,書同文( (經濟文

7、化方面)經濟文化方面)秦統一后:秦統一后: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 史記史記大意:統一了度量衡的標準,車輛的輪距都相同,大意:統一了度量衡的標準,車輛的輪距都相同,書寫的文字都相同書寫的文字都相同秦統一前:秦統一前:田疇異畝,車涂異軌,律令異法,田疇異畝,車涂異軌,律令異法,衣冠異制,言語異聲,文字異形。衣冠異制,言語異聲,文字異形。大意:秦統一以前,各國丈量土地的單位不同,大意:秦統一以前,各國丈量土地的單位不同,車輛的輪距和道路和寬度不一樣,法律制度各不車輛的輪距和道路和寬度不一樣,法律制度各不相同,穿戴也都不一樣,語言不同,字形各異相同,穿戴也都不

8、一樣,語言不同,字形各異。知識點二:車同軌知識點二:車同軌秦始皇下令拆除一切路障,統一車輛行制,秦始皇下令拆除一切路障,統一車輛行制,規定所有車輛兩個輪子的距離一律改為規定所有車輛兩個輪子的距離一律改為,使車輛在全國通行無阻。使車輛在全國通行無阻。知識點二:書同文知識點二:書同文秦始皇規定以小篆作為標準文字,頒行天下。秦始皇規定以小篆作為標準文字,頒行天下。后來有推行一種新的字體后來有推行一種新的字體“隸書隸書”知識點二:統一貨幣知識點二:統一貨幣秦始皇規定以秦國貨幣圓形方秦始皇規定以秦國貨幣圓形方孔錢為標準樣式,統一全國貨孔錢為標準樣式,統一全國貨幣幣圓形方孔錢圓形方孔錢 圓形方孔錢為什么中

9、國古代多鑄造圓形為什么中國古代多鑄造圓形方孔錢?方孔錢? 有人認為這象征古人的有人認為這象征古人的宇宙觀宇宙觀“天圓地方天圓地方”,有人認為秦始皇迷信方士而有人認為秦始皇迷信方士而采用采用 。“秦半兩秦半兩”作為我作為我國錢幣發展史上的里程碑,國錢幣發展史上的里程碑,標志著外圓內方的錢幣形制標志著外圓內方的錢幣形制從此固定下來,并為歷代沿從此固定下來,并為歷代沿襲,直至襲,直至“民國通寶民國通寶”,流,流行長達兩千余年行長達兩千余年。知識點二:統一度量衡知識點二:統一度量衡度度-計算物品長度的單位。秦一尺約今計算物品長度的單位。秦一尺約今23.1cm23.1cm量量-測量物品容積的單位。秦一升

10、約今測量物品容積的單位。秦一升約今202ml202ml衡衡-測量物體輕重的單位。秦一斤約為今測量物體輕重的單位。秦一斤約為今250g250g度度量量衡衡經濟文化方面:車同軌,統一貨幣、文字、度量衡經濟文化方面:車同軌,統一貨幣、文字、度量衡知識點三:修長城,御匈奴(軍事方面)知識點三:修長城,御匈奴(軍事方面)臨洮臨洮遼東遼東 匈匈 奴奴注意:今天我們所見到的萬里長城不是秦長城的注意:今天我們所見到的萬里長城不是秦長城的遺址,大多是明長城的遺址。遺址,大多是明長城的遺址。知識點四:焚書坑儒(思想方面)知識點四:焚書坑儒(思想方面)目的:加強思想控制目的:加強思想控制 影響:影響: 焚書坑儒鉗制

11、了思想,焚書坑儒鉗制了思想, 摧殘了文化摧殘了文化課堂小結課堂小結秦始皇鞏固統一的措施:秦始皇鞏固統一的措施:1 1、政治上:廢分封立郡縣,建立中央集、政治上:廢分封立郡縣,建立中央集權制度權制度2 2、經濟上:車同軌,統一貨幣、度量衡。、經濟上:車同軌,統一貨幣、度量衡。3 3、文化上:統一文字、文化上:統一文字4 4、軍事上:修長城,抵御匈奴。、軍事上:修長城,抵御匈奴。5 5、思想上:焚書坑儒、思想上:焚書坑儒課堂小結課堂小結如何評價秦始皇如何評價秦始皇? ? 秦始皇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秦始皇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的建立者。被稱為封建國家的建立者。被稱為“千古一帝千古一帝” “ “功功”主要表現在:(主要表現在:(1 1)統一六國,建立中國歷史上)統一六國,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朝(秦朝(2 2)廢分封立郡縣,建立了中央集權制度(廢分封立郡縣,建立了中央集權制度(3 3)統一車軌、文字、)統一車軌、文字、貨幣、度量衡,促進了全國各地經濟文化的交流和發展貨幣、度量衡,促進了全國各地經濟文化的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