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施工質量控制重點_第1頁
光伏施工質量控制重點_第2頁
光伏施工質量控制重點_第3頁
光伏施工質量控制重點_第4頁
光伏施工質量控制重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文檔太陽電池方陣光伏發電項目施工質量控制重點 太陽電池方陣光伏發電項目,主要包括電站場區場地平整、主干道工程;支架基礎、電池組件的土建安裝工程、預埋件、接地系統(埋入部分)制作、安裝;逆變器、箱變器、配電室、開關站土建、電氣二次系統及接地系統工程;會線、支架、組件安裝;電站接地及避雷系統;給水、消防、報警系統等。為了提高施工質量,預防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各類質量通病,特整理施工過程中各道工序的質量控制重點如下: 一、支架基礎(基礎灌注樁)1、測量放線:進場前首先進行場地測量,定位各個坐標點,以1MWP方陣為單位定位場地標高,為以后減少各光伏板方陣落差打好基礎;放線時做好標記,將本單位最高點及最

2、低點的坐標定位。質量控制重點主要是標識清晰,定位準確。2、樁身開槽:樁身開槽前首先考察施工區域的土質狀況,確定好施工方案,一般含沙量大土質松散的土質采用二次成型方式進行鉆孔,開槽深度=樁身高度樁基露出地表高度,機械鉆孔成型后采用人工清孔方式,清除坑底浮土,防止成型后樁基下沉。質量控制重點主要是孔深符合圖紙要求,坑底干凈無浮土、無異物,孔壁無塌方。3、鋼筋籠綁扎:按圖紙技術要求進行材料下料及制作,質量控制重點主要是主筋下料尺寸及箍筋間距在公差范圍內,箍筋綁扎牢固,主筋分布均勻,主筋兩端平齊。4、灌注樁澆筑施工:4.1、在混凝土澆筑前應先進行基槽驗收,軸線、基坑尺寸、基底標高,鋼筋籠質量及定位基準

3、線應符合設計要求,合格后方可施工。質量控制重點主要是混凝土強度達到圖紙要求,混凝土坍落度符合技術要求,孔深符合圖紙要求,孔深公差±10mm,鋼筋籠在運輸過程中無變形,基坑驗槽后應立即澆筑墊層混凝土。4.2、一般設置兩個定位基準線,一個為水平定位基準線,一個為立面垂直定位基準線,水平定位基準線保證方陣內基礎上平面在同一個水平面上,垂直定位基準線保證方陣內基礎樁在一條直線上,這樣就保證了基礎灌注樁的水平高度和樁身間距在要求的誤差范圍內。相鄰兩個方陣落差不能過大,落差要考慮日光的最小照射傾角。質量控制重點主要是定位線尺寸準確,方陣內定位線尺寸公差±1mm,相鄰兩個方陣之間最大落差

4、小于80mm。4.3、鋼筋籠首先放置在孔底,澆筑混凝土,當混凝土與地面平齊時停止澆筑,將鋼筋籠按圖紙要求的保護層提起一定高度后進行振搗。質量控制重點主要是保證鋼筋籠上下均有混凝土保護層,混凝土振搗良好。4.4、放置模具,按兩個定位基準線來調整模具的位置,調整好后澆筑混凝土并振搗。保證模具與地面垂直無傾斜現象,模具上面在本方陣均在一個水平面上,高度尺寸公差±3mm,樁身間距橫向及縱向尺寸公差均為±3mm,混凝土振搗良好。4.5、放入預埋螺栓,調整好螺栓間距及螺栓外露高度,調整好后樁身上表面抹平。質量控制重點主要是螺栓間距,一個灌注樁上的兩個螺栓間距尺寸公差±2mm,

5、灌注樁間螺栓間距尺寸公差±3mm,對角線尺寸公差±5mm,螺栓外露高度尺寸公差±5mm,螺栓垂直無傾斜現象,預埋件應進行防腐防銹處理。4.6、混凝土澆筑及養護:澆筑成型24小時后拆模,進行混凝土養護,外表套好塑料袋,地表培土。質量控制重點主要是保證防護密封,混凝土無外露,在同一支架基礎混凝土澆筑時,混凝土澆筑間歇時間不宜超過2小時;超過2小時,則應按照施工縫處理;頂部預埋件與鋼支架連接前,基礎混凝土養護應達到100強度。4.7、支架基礎的軸線及標高偏差應符合表 4.7-1的規定:表4.7-1 支架基礎的軸線及標高偏差項目名稱允許偏差同組支架基礎之間基礎頂標高偏差&

6、#177;2mm基礎軸線偏差5mm方陣內基礎之間(東西方向、相同標高)基礎頂標高偏差±5mm基礎軸線偏差10mm方陣內基礎之間(南北方向、相同標高)基礎頂標高偏差±10mm基礎軸線偏差10mm 支架基礎尺寸及垂直度偏差應符合表4.7-2的規定:表4.7-2 支架基礎尺寸及垂直度允許偏差項目名稱允許偏差mm/全長基礎垂直度偏差5mm基礎截面尺寸偏差10mm 支架基礎預埋螺栓偏差應符合表4.7-3的規定:表4.7-3 支架基礎預埋螺栓偏差項目名稱允許偏差同組支架的預埋螺栓頂面標高偏差10 mm位置偏差2 mm方陣內支架基礎預埋螺栓(相同基礎標高)頂面標高偏差30 mm位置偏差2

7、 mm 二、支架安裝 1、固定式支架安裝: 1.1、支架立柱:支架的前后立柱通過地腳板及預埋螺栓安裝在基礎上,安裝過程中保持與水平面垂直放置,當發現方陣基礎不平齊時,可通過墊鐵找平。立柱安裝基準線為兩個,前后立柱各一個??刂浦攸c主要是立柱的垂直度及水平度,垂直度公差±1度,水平度公差±2mm。 1.2、支架主梁:主梁通過螺栓固定在前后立柱上,與水平面成37度角,主梁安裝是支架安裝的關鍵工序,安裝不規范將會加大以后工序的施工難度,也容易造成太陽能電池組件破損。主梁安裝基準線為兩個,靠近前后立柱位置在上平面前后各一個,安裝時可以通過立柱上螺栓長孔上下調整位置??刂浦攸c主要是方陣

8、內各主梁上平面平齊,控制公差±2mm。 1.3、橫梁和次梁:橫梁和次梁安裝在主梁上,其上平面有與壓接光伏板的壓塊連接,主要作用是提高支架強度和安裝光伏組件用。一般中間橫梁也充當走線橋架用,此時其連接螺栓的安裝方向有明確要求,螺栓方向要安裝正確??刂浦攸c主要是橫梁及次梁水平度及平行度,水平度公差±1度,平行度為材料兩端間距公差±3mm,螺栓方向安裝正確。 1.4、支架的緊固度:應符合設計圖紙要求及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5中相關章節的要求。 1.5、螺栓的連接和緊固應按照廠家說明和設計圖紙上要求的數目和順序穿放。不應強行敲打,不應氣割擴孔。2、跟蹤式

9、支架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跟蹤式支架與基礎之間應固定牢固、可靠。(2)跟蹤式支架安裝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設計或技術協議文件的規定(3)跟蹤式支架電機的安裝應牢固、可靠。傳動部分應動作靈活,且不應在轉動過程中影響其他部件。 (4)聚光式跟蹤系統的聚光鏡宜在支架緊固完成后再安裝,且應做好防護措施。(5)施工中的關鍵工序應做好檢查、簽證記錄。(6)支架的焊接工藝應滿足設計要求,焊接部位應做防腐處理。(7)支架的接地應符合設計要求,且與地網連接可靠,導通良好。3、支架的焊接工藝應滿足設計要求,焊接部位應做防腐處理。4、支架的接地應符合設計要求,且與地網連接可靠,導通良好。 三、組件安裝1、壓塊安裝:

10、壓塊通過螺栓固定在橫梁和次梁上,壓塊安裝位置不合理或不規范容易造成光伏組件的破損,也容易造成光伏組件固定不牢固。控制重點主要是與光伏組件安裝緊密無縫隙,螺栓連接緊固。2、組件安裝:光伏板通過壓塊連接在支架上,安裝時基準線為上下邊緣各一個,安裝時要求上平面平整,下連接面不允許有異物,安裝施工時不允許踩踏。控制重點主要是上平面平齊,壓塊與光伏板配合緊密無縫隙,光伏板上表面無劃傷。 四、組件串接1、光伏板之間組串:根源光伏板的電壓等級不同,一般每20或22片為一個組串,組串時要求接頭干凈無異物,接頭插接牢固無虛接現象。在與匯流箱連接前要求中間一對接頭開路,以免發生意外事故。控制重點主要是接頭插接牢固

11、無虛接,連接線在線槽內敷設平整。2、匯流箱組串:安裝時要求匯流箱內主開關處于斷路狀態,匯流箱進線標識清晰,饋線敷設平整,饋線連接點緊密??刂浦攸c主要是線號標識清晰,連接緊固,饋線敷設整齊。 五、匯流箱安裝1、 匯流箱通過支架安裝在后立柱上,進、出線通過埋地穿線管從匯流箱下口接入??刂浦攸c主要是匯流箱安裝高度一致,進出線管整齊、垂直。2、 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支架和固定螺栓應為鍍鋅件。3、 地面懸掛式匯流箱安裝的垂直度允許偏差應小于1.5mm。4、 匯流箱的接地應牢固、可靠。接地線的截面應符合設計要求。5、 匯流箱進線端及出線端與匯流箱接地端絕緣電阻不小于2M(DC1000V)。6、 匯流箱

12、組串電纜接引前必須確認組串處于斷路狀態。 六、設備安裝1、 光伏發電主要設備有逆變器、箱變器、主變壓器、SVG無功補償器、GIS開關設備、高低壓開關柜、通訊柜??刂浦攸c主要是設備基礎符合圖紙要求,設備型號、規格應正確無誤;外觀檢查完好無損;資料齊全,安裝規范。2、 電氣二次系統: 2.1、二次系統盤柜不宜與基礎型鋼焊死。如繼電保護盤、自動裝置盤、遠動通訊盤等。 2.2、二次系統元器件安裝除應符合電氣裝置安裝程工程盤、柜及二次回路接線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171的相關規定外,還應符合制造廠的專門規定。 2.3、調度通訊設備、綜合自動化及遠動設備應由專業技術人員或廠家現場服務人員進行安裝或指導安

13、裝。 2.4、二次回路接線應符合電氣裝置安裝程工程盤、柜及二次回路接線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171的相關規定。3、 其它設備: 3.1、光伏電站其它電氣設備的安裝應符合現行國家有關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的要求。 3.2、光伏電站其它電氣設備的安裝應符合設計文件和生產廠家說明書及訂貨技術條件的有關要求。 3.3、安防監控設備的安裝應符合安全防范工程技術規范GB 50348的相關規定。 3.4、環境監測儀的安裝應符合設計和生產廠家說明書的要求。 七、電纜敷設1、電纜線路的施工應符合電氣裝置安裝工程 電纜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168的相關規定;安防綜合布線系統的線纜敷設應符合建筑與建

14、筑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GB/T 50311的相關規定。2、通信電纜及光纜的敷設應符合光纜.第3-12部分:室外電纜.房屋布線用管道和直埋通信光纜的詳細規范IEC 60794-3-12-20053、架空線路的施工應符合電氣裝置安裝工程 35kV及以下架空電力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173和110500kV架空送電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 GB 50233的有關規定。4、線路及電纜的施工還應符合設計文件中的相關要求。5、電纜:按設計要求一般設計為直埋形式,所以電纜多為鎧裝電纜,控制重點主要是電纜規格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出廠檢測資料及合格證是否齊全,外表無破損。6、電纜溝:由于各地區氣溫不同,要求

15、電纜溝深度各地區有所差異,一般在1.5米至1.8米之間,控制重點主要是電纜溝深度符合圖紙要求,電纜溝開槽平直,溝底無異物。7、電纜敷設:電纜直埋敷設按相關的施工規范施工,放線時嚴禁在堅硬地面上拖拉,放入電纜溝時要求順直,不允許有U型或S型彎曲現象。電纜過路時要穿保護管后再施工。施工時主要控制重點是按規范施工,過路是否穿管,外表無破損,多條電纜之間無搭接、間距符合要求(一般要求最小間距100mm)。 八、防雷接地1、光伏電站防雷與接地系統安裝應符合電氣裝置安裝工程 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169的相關規定,和設計文件的要求。2、地面光伏系統的金屬支架應與主接地網可靠連接。3、屋頂光伏系統

16、的金屬支架應與建筑物接地系統可靠連接。4、接地溝:施工設備主要為小型挖掘機,施工時主要控制重點為接地溝深度和寬度達到設計要求和施工要求,溝底無浮土。5、接地扁鐵施工:接地扁鐵為外表熱鍍鋅形式,施工不規范容易造成鋅面磨損或脫落,所以不允許拖拉及硬物錘擊??刂浦攸c主要是扁鐵表面無損傷,扁鐵焊接時焊高及搭接長度符合圖紙要求,焊接部位防腐處理符合技術要求。6、接地極:為保證防雷接地可靠性,在接地網內增設接地極,接地極長度一般在2.5米至2.8米之間,由于長度較大,造成施工比較困難,施工方式為人工和機械施工兩種方式??刂浦攸c主要是接地極長度及埋深是否符合圖紙要求,施工過程中材料無明顯彎曲、變形。7、接地

17、電阻:圖紙要求光伏廠區防雷接地接地電阻一般為4歐姆,主控樓及開關站接地電阻一般為1歐姆。控制重點主要是檢測單位及人員資質,檢測方式符合規范要求,檢測數值是否符合技術要求。 九、設備和系統調試1、光伏組串調試前具備以下條件:(1)光伏組件調試前所有組件應按照設計文件數量和型號組串并接引完畢。(2)匯流箱內防反二極管極性應正確。(3)匯流箱內各回路電纜接引完畢,且標示清晰、準確。(4)調試人員應具備相應電工資格或上崗證并配備相應勞動保護用品。(5)確保各回路熔斷器在斷開位置。(6)匯流箱及內部防雷模塊接地應牢固、可靠,且導通良好。(7)監控回路應具備調試條件。(8)輻照度宜大于700W/的條件下測

18、試,最低不應低于400W/。1.2、光伏組串調試檢測應符合下列規定:(1)匯流箱內測試光伏組串的極性應正確。(2)同一時間測試的相同組串之間的電壓偏差不應大于5V。(3)組串電纜溫度應無超常溫的異常情況,確保電纜無短路和破損。(4)直接測試組串短路電流時,應由專業持證上崗人員操作并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防止拉弧。(5)在并網發電情況下,使用鉗形萬用表對組串電流進行檢測。相同組串間電流應無異常波動或差異。(6)逆變器投入運行前,宜將逆變單元內所有匯流箱均測試完成并投入。(7)光伏組串測試完成后,應按照本規范附錄B的格式填寫記錄。1.3、逆變器在投入運行后,匯流箱內光伏組串的投、退順序應符合下列規定:

19、(1)匯流箱的總開關具備斷弧功能時,其投、退應按下列步驟執行。 先投入光伏組串小開關或熔斷器,后投入匯流箱總開關。 先退出匯流箱總開關,后退出光伏組串小開關或熔斷器。(2)匯流箱總輸出采用熔斷器,分支回路光伏組串的開關具備斷弧功能時,其投、退應按下列步驟執行。 先投入匯流箱總輸出熔斷器,后投入光伏組串小開關。 先退出箱內所有光伏組串小開關,后退出匯流箱總輸出熔斷器。(3)匯流箱總輸出和分支回路光伏組串均采用熔斷器時,則投、退熔斷器前,均應將逆變器解列。1.4、匯流箱的監控功能應符合下列要求:(1)監控系統的通信地址應正確,通信良好并具有抗干擾能力。(2)監控系統應實時準確的反映匯流箱內各光伏組

20、串電流的變化情況。2、跟蹤系統調試前,應具備下列條件:(1)跟蹤系統應與基礎固定牢固,可靠;接地良好。(2)與轉動部位連接的電纜應固定牢固并有適當預留長度。(3)轉動范圍內不應有障礙物。2.1在手動模式下通過人機界面等方式對跟蹤系統發出指令,跟蹤系統應符合下列要求: (1)跟蹤系統動作方向應正確;傳動裝置、轉動機構應靈活可靠,無卡滯現象。(2)跟蹤系統跟蹤的最大角度應滿足技術要求。(3)極限位置保護應動作可靠。2.2在自動模式調試前,應具備下列條件:(1)手動模式下應調試完成。(2)對采用主動控制方式的跟蹤系統,還應確認初始條件的準確性。2.3跟蹤系統在自動模式下,應符合下列要求:(1)跟蹤系

21、統的跟蹤精度應符合產品的技術要求。(2)風速超出正常工作范圍時,跟蹤系統應迅速做出避風動作;風速減弱至正常工作允許范圍時,跟蹤系統應在設定時間內恢復到正確跟蹤位置。(3)跟蹤系統在夜間應能夠自動返回到水平位置或休眠狀態,并關閉動力電源。(4)采用間歇式跟蹤的跟蹤系統,電機運行方式應符合技術文件的要求。(5)采用被動控制方式的跟蹤系統在弱光條件下應能正常跟蹤,不應受光線干擾產生錯誤動作。2.4跟蹤系統的監控功能調試應符合下列要求:(1)監控系統的通信地址應正確,通信良好并具有抗干擾能力。(2)監控系統應實時準確的反映跟蹤系統的運行狀態、數據和各種故障信息。(3)具備遠控功能的跟蹤系統,應實時響應

22、遠方操作,動作準確可靠。3、逆變器調試前,應具備下列條件:(1)逆變器控制電源應具備投入條件。(2)逆變器直流側電纜應接線牢固且極性正確、絕緣良好。(3)逆變器交流側電纜應接線牢固且相序正確、絕緣良好。(4)方陣接線正確,具備給逆變器提供直流電源的條件。3.1逆變器調試前,應對其做下列檢查:(1)逆變器接地應符合要求。(2)逆變器內部元器件應完好,無受潮、放電痕跡。(3)逆變器內部所有電纜連接螺栓、插件、端子應連接牢固,無松動。(4)如逆變器本體配有手動分合閘裝置,其操作應靈活可靠、接觸良好,開關位置指示正確。 (5)逆變器臨時標識應清晰準確。(6)逆變器內部應無雜物,并經過清灰處理。3.2逆

23、變器調試應符合下列規定:(1)逆變器的調試工作宜由生產廠家配合進行。(2)逆變器控制回路帶電時,應對其做如下檢查: 工作狀態指示燈、人機界面屏幕顯示應正常。 人機界面上各參數設置應正確。 散熱裝置工作應正常。 (3)逆變器直流側帶電而交流側不帶電時,應進行如下工作: 測量直流側電壓值和人機界面顯示值之間偏差應在允許范圍內。 檢查人機界面顯示直流側對地阻抗值應符合要求。(4)逆變器直流側帶電、交流側帶電,具備并網條件時,應進行如下工作: 測量交流側電壓值和人機界面顯示值之間偏差應在允許范圍內;交流側電壓及頻率應在逆變器額定范圍內,且相序正確。 具有門限位閉鎖功能的逆變器,逆變器盤門在開啟狀態下,

24、不應作出并網動作。(5)逆變器并網后,在下列測試情況下,逆變器應跳閘解列: 具有門限位閉鎖功能的逆變器,開啟逆變器盤門。 逆變器網側失電。 逆變器直流側對地阻抗高于保護設定值。 逆變器直流輸入電壓高于或低于逆變器設定的門檻值。 逆變器直流輸入過電流。 逆變器線路側電壓偏出額定電壓允許范圍。 逆變器線路頻率超出額定頻率允許范圍。 逆變器交流側電流不平衡超出設定范圍。(6)逆變器的運行效率、防孤島保護及輸出的電能質量等測試工作,應由有資質的單位進行檢測。3.3逆變器調試時,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逆變器運行后,需打開盤門進行檢測時,必須確認無電壓殘留后才允許作業。(2)逆變器在運行狀態下,嚴禁斷

25、開無斷弧能力的匯流箱總開關或熔斷器。(3)如需接觸逆變器帶電部位,必須切斷直流側和交流側電源、控制電源。(4)嚴禁施工人員單獨對逆變器進行測試工作。3.4施工人員應按照本規范附錄C的格式填寫施工記錄。3.5逆變器的監控功能調試應符合下列要求: (1)監控系統的通信地址應正確,通信良好并具有抗干擾能力。(2)監控系統應實時準確的反映逆變器的運行狀態、數據和各種故障信息。(3)具備遠方啟、停及調整有功輸出功能的逆變器,應實時響應遠方操作,動作準確可靠。4、其它電氣設備調試:4.1、電氣設備的交接試驗應符合電氣裝置安裝工程 電氣設備交接試驗標準GB 50150的相關規定。4.2、安防監控系統的調試應

26、符合安全防范工程技術規范GB 50348 和視頻安防監控系統技術要求GA/T 367 的相關規定。4.3、環境監測儀的調試應符合產品技術文件的要求,監控儀器的功能應正常,測量誤差應滿足觀測要求。5、二次系統調試:5.1二次系統的調試工作應由調試單位、生產廠家進行,施工單位配合。5.2、二次系統的調試內容主要應包括:計算機監控系統、繼電保護系統、遠動通信系統、電能量信息管理系統、不間斷電源系統、二次安防系統等。5.3、計算機監控系統調試應符合下列規定:(1)計算機監控系統設備的數量、型號、額定參數應符合設計要求,接地應可靠。(2)調試時可按照水力發電廠計算機監控系統設計規定DL/T 5065相關章節執行。(3)遙信、遙測、遙控、遙調功能應準確、可靠。(4)計算機監控系統防誤操作功能應準確、可靠。(5)計算機監控系統定值調閱、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