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課 專制集權的不斷加強 含解析_第1頁
第4課 專制集權的不斷加強 含解析_第2頁
第4課 專制集權的不斷加強 含解析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學業分層測評建議用時:45分鐘學業達標1“幽州是古代地名,在某一時期幽州負責管轄“郡、國十一,縣九十。據此判斷“某一時期最有可能是【導學號:24940018】A秦代B漢代C宋代 D唐代【解析】從材料“郡、國十一,縣九十可知當時存在郡國并行制,漢初推行這一制度,故B項符合題意。【答案】B2“立行中書省十有一:曰嶺北,曰遼陽,曰河南,曰陜西,曰四川,曰甘肅,曰云南,曰江浙,曰江西,曰湖廣,曰征東,分鎮藩服材料所反映的制度創立于A唐朝 B宋朝C元朝 D明朝【解析】從材料中的“行中書省判斷這是元朝的行省制度。【答案】C3以下措施中有利于限制地方割據權力的有秦始皇建立郡縣制漢武帝公布“推恩令唐玄宗設置

2、節度使宋太祖派文臣做知州ABC D【解析】唐玄宗設置節度使導致地方形成割據權力,最終導致“安史之亂,形成了藩鎮割據的場面,排除,應選D項。【答案】D4三公九卿制度的根本構造從秦朝一直沿用,直到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中國古代歷史中的中央官制三級制度才算壽終正寢。“壽終正寢的標志性事件是【導學號:24940019】A漢代設中朝 B唐代設三省C宋代設副相 D明代廢丞相【解析】漢代設中朝,又稱內朝,削弱相權,而三公九卿成為外朝,故A項錯誤;唐代設三省,三省長官為宰相,仍存在中央官制三級制度,故B項錯誤;宋代設副相分割相權,不符合題意,故C項錯誤;明代廢丞相,權分六部,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符合題意,故D項

3、正確。【答案】D5北京故宮中清朝中央某機構遺址有如下文字介紹:“接折閱讀奏折見面請皇帝旨述旨擬皇帝旨意過朱皇帝過目確定交發下發旨意。這說明該機構的主要職能是A輔佐皇帝,隨侍左右B跪奏筆錄,上傳下達C陪讀陪寫,參與決策 D掌管軍隊,謀劃戰事【解析】雍正時期為應對西北軍務,設立軍機處,軍機大臣品級不高,由皇帝任命,跪奏筆錄,上傳下達,進步了辦事效率,加強了中央集權。【答案】B才能提升6唐朝后期“文武將吏,擅自署置,貢賦不入于朝廷。雖稱藩臣,實非王臣也。?舊唐書?中的這那么材料本質上反映了當時【導學號:24940020】A中央與地方的矛盾B皇權與相權的矛盾C文臣與武將的矛盾D中央與少數民族地區的矛盾

4、【解析】“文武將吏,擅自署置,貢賦不入于朝廷,可見藩臣已擁有獨立的軍政、財政大權,已經開展為地方割據權力。因此本質上反映了中央與地方的矛盾。【答案】A7據史料記載,中國古代某一機構,其主要職責是“掌獻替可否,奉陳規晦,點檢題奏,票擬批答,以平允庶政。由此可以看出這一機構A對皇權形成了一定的制約B可以參與中央決策C進步了中央行政效率D適應了皇權加強的需要【解析】解題的關鍵在于理解題干中的“掌獻替可否,奉陳規晦,點檢題奏,票擬批答,以平允庶政,從“票擬批答可以看出是明朝內閣的職責。 內閣的形成是適應皇權加強的需要。應選D項。【答案】D8中國古代歷來重視對地方的管轄。閱讀材料,答復以下問題。材料一昔

5、周公吊感懷二叔不咸通“賢,故封建親戚,以蕃屏周。?左傳?分天下以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監。?史記·秦始皇本紀?材料二西漢初年地方行政區劃圖材料三本朝鑒五代藩鎮之弊,遂盡奪藩鎮之權。兵也收了,財也收了,賞罰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朱子語類?1材料一的內容反映的分別是什么制度?這兩個制度在當時發揮了怎樣的作用?2材料二地圖反映了西漢初年地方實行怎樣的政治制度?為解決這一制度所產生的問題,漢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3簡述宋朝是如何“盡奪藩鎮之權的,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說明其影響。4綜合上述信息,說明中國古代中央對地方控制演變的特點。【解析】第1問,結合材料中“封建親戚,以蕃屏周和“分天下以三十六郡判斷制度;結合時代背景分析作用。 第2問,解讀行政區劃圖中“東萊郡“高密國等兩類區劃判斷;結合所學知識答復措施。第3問,材料信息“兵“財“賞罰刑政,從錢、權、兵這三個角度分析;結合材料中“州郡遂日就困弱從積極和消極兩方面分析影響。第4問,需要綜合以上信息總結。【答案】1制度:分封制,郡縣制。作用:通過分封制,擴大了周人的統治范圍;郡縣制加強了秦朝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有利于維護國家統一。2制度:郡國并行制。措施:實行“推恩令,建立刺史制度。3措施:全國精兵編入禁軍,由中央控制;派文臣做知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