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從砍柴牧牛到學做木匠》_第1頁
《齊白石:從砍柴牧牛到學做木匠》_第2頁
《齊白石:從砍柴牧牛到學做木匠》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齊白石:從砍柴牧牛到學做木匠從砍柴牧牛到學做木匠齊白石同治十年,我九歲。十一年, 我十歲。十二年,我十一歲。這三年,我在家, 幫著挑水、種菜、掃地、打雜,閑著就帶著我兩個兄弟。最主要的是上山砍柴,砍了柴,自己家里有得燒了,還可以賣了錢,補助家用。我那時,不是一個光會吃飯不會做事的閑漢子,但最喜歡做的,卻是砍柴。鄰居的孩子們,和我歲數差不多的,一起去上山的有的是,我們就成了很好的朋友。上了山,砍滿了一擔柴,我們在休息時候,常常集合三個人,做“打柴叉”的玩兒。打柴叉是用砍得的柴,每人取出一捆,一頭著地,一頭靠在一起,這就算是“叉”了。用柴耙遠遠的輪流擲過去,誰能擲倒了叉,就贏得別人的一捆柴。擲不倒

2、的算是輸。也就輸掉自己的一捆柴。三人都擲倒了,或者都沒曾擲倒,那是沒有輸贏。兩人擲倒,就平分輸的那一捆,每人贏到半捆。因為三捆柴并在一起,柴耙又不是很重的,擲倒那個柴叉,并不太容易, 一捆柴的輸贏,總要玩上好大半天。這是窮孩子們不用花錢的娛樂。我小時候也挺高興玩的。后來我作客在外,有一年回到家鄉,路過山上,看見一群砍柴的孩子,里頭有幾個相識的鄰居,他們的上輩,早年和我一起砍過柴,玩過打柴叉的,我禁不住感傷起來,做了三首詩,末一首道:來時歧路遍天涯,獨到星塘認是家。我亦君年無累及,群兒歡跳打柴叉。光緒三年,我十五歲。父親看我身體弱,力氣小,田里的事,實在累不了,就想叫我學一門手藝, 預備將來可以

3、糊口養家。 但是, 究竟學哪一門手藝呢?父親跟我祖母和我母親商量過好幾次,都沒曾決定出一個準主意來。那年年初,有一個鄉里人都稱他為“齊滿木匠”的,是我的本家叔祖,他的名字叫齊仙佑,我的祖母,是他的堂嫂,他到我家來。向我祖母拜年。我父親請他喝酒。 在喝酒的時候, 父親跟他說妥。 我去拜他為師, 跟他學做木匠手藝。隔了幾天,揀了個好日子,父親領我到仙佑叔祖的家里,行了拜師禮。吃了進師酒,我就算他的正式徒弟了。仙佑叔祖的手藝,是個粗木作,又名大器作, 蓋房子立木架是本行,粗糙的桌椅床凳和種田用的犁耙之類, 也能做得出來。 我就天天拿了斧子鋸子這些東西,跟著他學。 剛過了清明節,逢到人家蓋房子,仙佑叔

4、祖帶了我去給他們立木架,我力氣不夠,一根大檁子,我不但扛不動, 扶也扶不起, 仙佑叔祖說我太不中用了,就把我送回家來。父親跟他說了許多好話,千懇萬托地求他收留。他執意不肯,只得罷了。我在家里, 耽了不到一個月。 父親托了人情, 又找到了一位粗木作的木匠, 名叫齊長齡,領我去拜師。 這位齊師傅。 也是我們遠房的本家,倒能體恤我, 看我力氣差得很, 就說:“你好好的練罷!什么事都是練出來的,常練練,就能把力氣練出來了。”記得那年秋天我跟著齊師傅做完工回來,在鄉里的田塍上, 遠遠地看見對面過來三個人,肩上有的背了木箱, 有的背著很堅實的粗布大口袋,箱里袋里裝的。 也都是些斧鋸鉆鑿這一類的家伙,一看就

5、知道是木匠,當然是我們的同行了,我并不在意。想不到走到近身,我的齊師傅垂下了雙手,側著身體,站在旁邊,滿面堆著笑意,問他們好。他們三個人,卻倨傲得很,略微地點了一點頭,愛理不理地搭訕著:“從哪里來?”齊師傅很恭敬的答道: “剛給人家做了幾件粗糙家具回來。 ”交談了不多幾句話,他們頭也不回地走了。齊師傅等他們走遠,才拉著我往前走。我覺得很詫異,問道:“我們是木匠,他們也木匠,師傅為什么要這樣恭敬?”齊師傅拉長了臉說: “小孩子不懂得規矩!我們是大器作,做的是粗活,他們是小器作,做的是細活。他們能做精致小巧的東西,還會雕花,這種手藝,不是聰明人,一輩子也學不成的, 我們大器作的人,怎敢和他們并起并

6、坐呢?”我聽了, 心里很不服氣, 我想:“他們能學,難道我就學不成!”因此,我就決心要去學小器作了。(1)下列對文章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兩項是()()(5 分)A 第段中白石老人詳細講述了童年“打柴叉”的游戲,是為了說明自己早年是一個窮苦孩子,并且也交代了自己童年的樂趣。B第段中 “我禁不住感傷起來” 是因為看到這些砍柴的孩子想到自己無憂無慮的童年,同時又想自己中年生活的艱辛,并且家鄉人們的生活仍然艱難。C因為白石老人小時候身體弱、力氣小、為了能夠養家糊口,白石老人便拜了本家叔祖齊仙佑為師,后因力氣不夠被送回了家,之后又托了人情拜了齊長齡為師。D第段中白石老人回憶師徒二人遇到“小器作”木

7、匠的故事是為了說明過去木匠藝人之間是有等級的,手藝好的人地位高,受人尊敬。E白石老人在文中用了工筆細描的手法,如對三個“小器作”木匠的倨傲、愛理不理的逼真地、細致如微地精雕細刻,透露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世界。(2) 結合原文具體概括一下白石老人的兩位木匠師傅的性格特點。(6 分)(3)文章大部分是齊白石晚年口述,由晚輩記錄下來的。后人對這本傳記的評價是“我手寫我口”。請概括本文的語言特點,并簡要分析。(6 分)(4) 齊白石能從木匠成長為“中國人民藝術家” ,除了過人的天賦,更因為有一種“不服氣”的勁頭。請你結合文章內容和自己的體會,談談你對此問題的看法。 (8 分 )(1)C、E( C是

8、的父親看身體弱、力氣小,想叫學門手藝,預備將來養家糊口,讓先后拜了兩位木匠為師;E用的是白描的手法,以樸實的文字描繪生動的人物形象。)(2) 齊仙佑師傅:性格倔強,為人固執,難以通融,對徒弟要求高。因為年幼的齊白石力氣小,干活不中用,就辭退了他,齊父“千懇萬托地求”他,他卻“執意不肯”齊長齡師傅:能體恤人,能包容徒弟的短處和缺點,并且態度誠懇,循循善誘,看到齊白石“力氣差得很” ,就鼓勵他,只要好好練,就能把力氣練出來。( 3 分)。(3 分)(3)口語化濃。如“光緒三年,我十五歲。父親看我身體弱,力氣小,田里的事,實在累不了,就想叫我學一門手藝” 。敘事簡潔生動、自然流暢、樸實無華。如“這三年,我在家,幫著挑水、種菜、掃地、打雜,閑著就帶著我兩個兄弟。”多用短句,準確簡潔。如“同治十年,我九歲。十一年,我十歲。十二年,我十一歲” 。白描手法運用得很好,三言兩語即能刻畫一個人物。如“我的齊師傅垂下了雙手,側著身體,站在旁邊。滿面堆著笑意,問他們好”。通過對比展示故事情節。 如拿兩個師傅進行對比, 大器作與小器作的對比。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