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件鋼管架支模的安全性_第1頁
扣件鋼管架支模的安全性_第2頁
扣件鋼管架支模的安全性_第3頁
扣件鋼管架支模的安全性_第4頁
扣件鋼管架支模的安全性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扣件鋼管架支模的安全性 2000年10月25日上午9:30分左右,南京市電視臺新演播大廳在屋蓋混凝土澆筑中發生了模板支撐整體倒塌重大事故,造成6人死亡,11人重傷,24人輕傷,這是一起典型的用扣件鋼管架搭設排架支模的倒塌事故。這起事故給我們許多警示與啟示,江蘇省乃至全國仍有相當多的工程采納扣件鋼管架作為模板支撐架,這就需要項目經理和技術人員以及搭設架子的作業人員排解一些熟悉上的誤區,對扣件鋼管架支模的平安性引起足夠的重視。 1 搭設材料及存在的擔心全因素 11 鋼管 模板支架用普碳鋼鋼管采納帶鋼卷制,拼縫處用高頻電焊焊接,亦稱電焊鋼管,它比無縫鋼管成本低,Q235鋼管的延長率18%,比低硬鋼

2、管的延長率(10%)高8%。最新進展和正預備推廣的鋼管為低合金鋼管,規格為?48mm×2.5mm。低合金鋼管管壁較薄,當模板支架的尺寸由撓度掌握或穩定性掌握時,需要留意應比常規普碳鋼鋼管的尺寸小10%。 鋼管的管徑優選為48mm;最大長度限制為6.5m,每根重量掌握在25kg以內,以確保搭設和拆卸的平安。鋼管的檢測按國家標準碳素結構鋼GB700-89中Q235A鋼的規定。在模板支架倒塌事故發生后,地方技術監督局通常對現場所用的鋼管會作抽樣檢測。 模板支架鋼管存在的擔心全因素為:普碳鋼管易銹蝕,嚴峻的消失麻坑,影響其承載力;租賃的鋼管來路不同,鋼管管壁厚度嚴峻不均,從2.64.0mm不

3、等,一般為3.0mm,設計時必需考慮這一因素,用鋼管規格?48mm×3.0mm進行計算復核是牢靠的;鋼管的管端經多次氣割或電焊割,端面嚴峻不平整,用作立桿時,在對接扣件部位消失初彎曲,嚴峻影響立柱的承載力,易失穩。 12 扣件 扣件有鋼板沖壓的和可鍛鑄鐵的。用于搭設模板支撐架的扣件為可鍛鑄鐵扣件,材料為機械性能不低于KTH33008的可鍛鑄鐵,其機械性能:抗拉強度330N/mmsup2/sup,延長率8%,硬度HB120163??慑戣T鐵是由肯定成分的白口鑄鐵經石墨化退火而成,比灰口鑄鐵具有較高的韌性,多用于制造成承受沖擊荷載的鑄件。 扣件檢測的基本要求如下:新扣件必需有產品質量合格證

4、、生產許可證、專業檢測單位的測試報告;扣件螺栓擰緊力矩達70N·m時,可鍛鑄件扣件不得破壞。 扣件使用中存在的擔心全因素為:扣件來源雜亂,質量不均,特殊是有價格很低的劣質扣件進入施工現場(價格為2.5元/個);舊扣件的螺栓有滑絲,但仍牽強使用。 2 扣件鋼管搭設模板支撐架的基本受力特性 21 排架支撐立桿兩種不同受力狀態的承載力 211 鋼管排架立桿頂端設可調托座傳力支模 在鋼管頂端插入可調托座,這種支模方法在高架橋或其他連續梁橋施工中應用較多,屬典型的軸心受壓,因此,減小步高h能顯著提高其承載力量。經計算,在相同條件下,因管壁減薄至3.0mm,其承載力降低12%左右。 212 鋼管

5、排架頂部水平鋼管傳力支模 這種支模方式為一般施工單位典型的支模方式。梁或板等水平混凝土構件的自重和施工荷載通過底模下的木枋將荷載傳至支架的水平鋼管,水平鋼管又通過與立桿扣接的直角扣件將荷載傳至立桿。立桿所受的力為偏心力,偏心距為53mm。模板支架系統的承載力由2個因素打算:立桿在偏心荷載下的穩定承載力,經計算,支架步高1.8m時,穩定承載力設計值為13.3kN;支架頂部水平鋼管與立桿扣接的直角扣件的抗滑力。當直角扣件的擰緊力矩達4065N·m時,試驗表明:單扣件在12kN的荷載下會滑動,其抗滑承載力可取8.5kN;雙扣件在20kN荷載下會滑動,其抗滑承載力可取12kN。對比可知,扣件

6、的抗滑承載力小于偏心受壓狀態下的穩定承載力,尤其是當扣件擰緊力矩沒有準確保證時更是如此。1986年中國建筑機械化討論所曾對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4個城市的14個高層扣件鋼管腳手架的1230個扣件螺栓扭力矩作了抽查,抽查表明擰緊力矩在4070N·m間的僅達43.7%,扣件式鋼管排架支模的扣件擰緊狀況不會好于外腳手架。因此,用扣件式鋼管排架支模架時,該支模方式的承載力主要由支架頂部水平鋼管與立桿的扣件抗滑力打算,此點有別于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用作外腳手架的狀況。 22 支架立桿用對接扣件作鋼管接長的承載力 在斜梁支模或支模高度與鋼管長度不相符時,木工通常用2只旋轉扣件作鋼管搭接接長。依據青島

7、建工學院的試驗,用2只旋轉扣件作鋼管搭接接長后的最大承載力為26.3kN。在相同試驗條件下,用對接扣件作對接接長的最大承載力為82.7kN,為搭接接長的3.14倍。該試驗結果對鋼管排架支模有啟示,在可能的條件下,特殊是重荷載支模時,應優先采納立桿鋼管對接接長的方式。若頂部立桿用單直角扣件扣接在下一部水平鋼管上作高度調整時,此時該頂部立桿的承載力打算于單扣件的抗滑力,以小于8kN考慮為宜。若頂部立桿用雙旋轉扣件搭接接長時,每根立桿的允許荷載以小于8kN為宜,兩旋轉扣件的間距應在800mm以上。 23 高空支模采納雙立柱的承載力 當外腳手架搭設高度超過50m時,上海、南京等地80年月曾用雙立柱搭設

8、,以增加立柱的穩定性。對雙立柱的腳手架,中國建筑機械化討論所做過試驗,其承載力比單立柱高16.5%,其破壞形態表現為上部的單立柱失穩。雙立柱中,荷載作用在其中的1根主立柱上,通過試驗表明,雙立柱的主立柱的荷載安排規律為由上而下遞減,副立柱為由上而下遞增。向下傳至第3步時,主立柱承受的荷載降為60%,經7步傳遞后,主副立柱各承受50%。 外腳手架的雙立柱搭法也可移植于高空支模,在滿意頂部扣件抗滑的條件下,為增加高度達30m左右的支架的穩定性,在支架下部可搭設成雙立柱形式。南京太陽宮工程的大混凝土拱肋施工,其支模高度達40m的支架采納4根鋼管組成的加強組合立柱形式。南京國際展覽中心工程1000mm

9、×2650mm的大梁;支模高度達8m,工程項目部技術員也曾提出過梁底支架雙立柱的支模主案。 24 掃地桿和梁下橫向水平桿的設置對立柱承載力的影響 由于沒有這方面的特地試驗,但在施工現場這又是排架支模搭設的通病。參照腳手架的試驗,其結果為:設置縱、橫向掃地桿的可使腳手架的承載力提高5.24%;在立柱與縱向水平桿的相交處間隔設置橫向水平桿和不設掃地桿,使立柱的極限承載力量降低11.1%。由此可見,大梁下的支架的每步橫向水平鋼管和底部的掃地桿都是必需設置的。 25 剪刀撐的設置對排架支撐穩定性的影響 鋼管排架支撐設置必要的剪刀撐有利于支架的整體穩定性,特殊是超大構件的重荷載支模,合理設置剪

10、刀撐能防止在樓面混凝土泵輸送管的抖動支架的整體失穩。國內對腳手架設置合理剪刀撐的試驗對比表明,支撐體系能夠提高立柱的極限承載力量約17%。對模板支架,剪刀撐的設置有別于外腳手架(外腳手架設置的方法一般為45°每6跨設置)。合理的剪刀撐設置能轉變產桿的失穩形態,特殊是斜桿應與每立桿和橫桿的節點用旋轉扣件扣接。 26 變形對模板支架穩定性的影響 變形對模板支架的穩定性影響主要有:地基的不勻稱沉降能量顯著影響支架立柱的受力勻稱性,易產生立柱的局部失穩事故;模板下部支撐梁的變形易引發支架的嚴峻不勻稱受力,導致支架突發性的整體倒塌事故。 3 典型模板支架倒塌事故介紹與分析 31 深圳高架橋施工

11、模板支架倒塌事故 2000年11月27日晚9時45分左右,深圳鹽壩高速大路工程起點高架橋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發生了半幅橋面模板支架長約3050m的塌陷事故,重傷10余人。經調查,事故緣由為:立柱垂直高度誤差偏大,部分扣件未擰緊,水平桿連接未用搭接方式;坍塌的第7跨支架設計中未設橫向剪刀撐,縱向雖設但數量不夠;支架設計中對不利荷載因素及分布熟悉不足,未實行相應對策和措施;施工部門、監理部門上管理不力,平安意識淡薄。 32 中國銀行蘇州分行干將路綜合業務樓工程模板支架整體倒塌事故 1997年1月15日中國銀行蘇州分行干將路綜合業務樓工程在共享空間頂層屋蓋井字混凝土大梁澆筑過程中發生了模板支撐系統整

12、體倒塌事故,造成6人死亡,7人重傷,7人輕傷的三級死亡事故,直接損失達100萬元。 33 南京電視臺演播中心工程大演播廳屋蓋模板支架整體倒塌事故 331 工程概況 南京電視臺演播中心的大演播廳屋蓋平面尺寸為24m×26.8m雙向預應力梁井式樓蓋。Y向預應力大梁有2根,截面尺寸為500mm×(16001850)mm;X向大梁有5根,截面尺寸為400mm×1600mm。屋蓋板厚130mm。屋蓋頂面標高29.3029。575m,大梁梁底的支模高度約為36m(地下室2層,高度為8.7m)。 332 事故發生狀況概述 大演播廳的屋蓋進行泵送混凝土澆筑,澆筑沿向(即南北方向)

13、分層推動。當澆筑至樓蓋混凝土量約一半,剛過11軸線的第1根Y向預應力大梁時,中部支架突然下沉,隨即支架整體倒塌,時間連續僅4s,樓面上作業工人及模板下加固支架的工人短時間無法逃命。 333 事故發生的技術緣由分析 南京電視臺演播中心工程的大演播廳屋蓋模板支架整體倒塌事故幾乎是蘇州中國銀行共享空間屋蓋模板支架事故的重演,在對事故現場進行調查后,從技術上講,其事故的發生有其必定性。 (1) 對超高支模的重要性和嚴峻性熟悉不足是事故產生的深層次緣由。大演播廳的屋蓋其支模高度達36m,雙向井式樓蓋的跨度達25m左右,其大梁高度為1800mm左右,但該工程的項目部人員及監理人員對這些重要的支模技術參數沒

14、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2) 對扣件式鋼管排架支撐的承載力影響因素熟悉不足是事故產生的主要技術緣由。該工程樓蓋施工的模板支架方案為:一般板下立桿間距為800mm×800mm,步高為1800mm;大梁下立桿間距增設為400mm,步高為900mm。但實際搭設時有變動,立桿的雙向基本尺寸改為1000mm×1000mm,步高統一為1800mm,在地下室局部地坑處步高達2.6m。大梁下增設了間距為500mm的立桿,但凡增設地立桿均缺水平桿連系(這種作法為最典型的搭設錯誤),支架的承載力沒有得到根本性提高。 (3) 搭設的支架構造不合理是事故產生的又一主要緣由。查看事故現場殘存的支架,支架底部無掃地桿,相鄰的連續5根立桿的鋼管接頭對接在同一高度,未見設置剪刀撐,大梁底模下也未設置必要的勻稱安排荷載的橫向水平木枋等。 4 超常規混凝土結構施工鋼管排架支模的一些勝利閱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